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1: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王 魁

新课改背景下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1)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曙光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3)热爱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关键词:义务教育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作环境不好、待遇偏低、进取精神不强等。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新建教学楼,使中小学的班容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建学生公寓,满足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要求;建立实验室、校园网,让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城市学生的学习条件;建教师公寓,让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城市教师的住宿条件,让他们安家落叶。

2、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农村教师的收入比城市教师普遍要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例如,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增加两级工资;放宽农村学校的职称结构比例;实行城乡学校经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让农村学校教师同城里教师一样享受课时津贴等措施,这样能够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3、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本地区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即以城区的一所优质学校为核心,与同一区域若干所相应的农村学校组成办学实体,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等一体化体系,形成城乡学校一体化。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统一领导和管理。统一领导和管理包括教师的统一安排、经费的统一使用、教育教学的统一要求等。

(2)消除“城区教师”与“农村教师”的身份。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城乡学校一体化”内的教师待遇要统一。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城区学校的教师工资、福利、奖金、住房公积金等要统一政策;城乡教师有平等的学习进修、评优、晋级的机会。此外,农村学校教师还可享受交通费、伙食费、上浮工资等农村任教补贴,以此鼓励教师到一体化内的农村学校任教。

(3)实行教师轮岗制度。为保证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应实行教师在城区和农村任教轮岗。一般以三年为一轮,至于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几轮要视一体化学校内的实际需要和各教师的具体情

况而定。

4、实行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政策。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将城市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可以延长其工作年限,鼓励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二)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靠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外,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1、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1)不同层次教师的提高。对新教师,采取新老结对的方式给与必要的专业指导。如果本校没有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本区域内选择指导教师,让年青教师尽快胜任本岗位的教学工作。中年教师年富力强,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帮助他们认真总结提高,学习教育理论,撰写教育论文,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观念滞后,因此,对于老年教师主要是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加教师业务培训等,让老教师既要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又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学业务上再学习、再提高。对于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学校在经费上给与支持,使本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到100%。

(2)构建良好的教师集体。良好的教师集体有利于学校工作发挥整体效能,有利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行为调节机制。学校要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群体的共同目标:一方面是将学校总体目标内化为教师个体目标;另一方面让教师个体已有的目标融入群体目标体系,这样全体教师就会在学校共同目标的旗帜下通过人际沟通形成一个整体。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热爱教育、热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等良好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准则,影响、支配和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教师个体和全体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学校管理中,要扶持正确的理论,抵制和纠正错误导向,促使教师群体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此外,在学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促使教师和睦相处、互相谅解和合作共事。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农村学校分布较散,有的地处偏远闭塞村落,难免有“天高皇帝远”的松懈,加之文化娱乐生活落后,教师容易自由散漫,教师行为难免失范。学校要通过经常性的师风师德教育,定时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定期进行师德考评,查摆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有意识树立身边的典型,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要注意发现新的问题与苗头,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达到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无怨无悔。

3、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学校生活不方便,住房条件较差,子女入学困难等。要想让农村教师扎根农村任教,作为学校必须要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做好服务,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子女入学难等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

4、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要制定教科研制度,积极引导并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要求学校每个教师都要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通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相互交流、写反思小结、撰写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热爱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1、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做,甘于清贫,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应该如此,才能够扎根于乡村教育。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应该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让这些农村学生享受同城里一样的教育,培养出令你佩服的学生,这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

2、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有一种只是恐慌感和危机感,不学习就有落伍和淘汰的危险。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中小学,信息闭塞,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家的实践性著作,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和教育札记,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无名氏.《语文教学与环保意识培养》.教育网.2008

2、戴苏伟.《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存在问题》.教育网.2007

3、李镇西.《教育天地》.河南.青年出版社

第二篇: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一,我县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我县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普遍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质量不高

我县现任中小学教师,大致有三块。老牌师范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毕业)、民师转正的和近年师范毕业生。第一类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第三类他们多为高考扩招后中考或高考上的师范院校,因而自身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难免有先天不足的现象;第二类根据历史不同时期政策转正,很大一部分教学经验、敬业精神都没问题,但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也落后,但有一部分人钻了政策孔子,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教师资格,素质极低,现在很多人也不在教学第一线,也没能力。

虽然许多教师通过20世纪末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和其他多方面原因,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

2,极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低下,应该肯定,当前我县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献身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一些教师中存在道德观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心缺乏等问题,他们不安心于教学工作,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耐不住寂寞,抵制不住各种名利的诱惑,表现为工作自由散漫,教学中乱收费,吃拿卡要家长,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过性侵犯学生等恶劣行为。

3,我县教师队伍不稳定

(1)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

我县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指教师有教育系统向非教育系统流动;一线教师向学校,学区,教育局教育行政人员流动;山区向平原,乡镇向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流动;小学向初中,初中向高中流动

(2)教师队伍中的“躲猫猫”现象——在编不在岗

我县教师队伍中有许多教师在编不在岗,工资照领的现象,既增加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又浪费了我县的财政收入,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3)教师队伍的“隐性流动”,指未构成现实的流动行为大多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自卑感,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感情的减退,以及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变化;有的则“人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4,教师的结构不合理

(1)学科结构:配套不齐,短缺严重

小学学科结构性缺编最为紧缺的是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科技活动等学科的教师,高中学科结构性缺编主要是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师。

(2).学段结构:层层“拔高”,整体下滑

总的来讲,小学教师数量相对过剩,中学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县近一段时间面临小学教师相对过剩、中学教师短缺的双重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将小学高水平教师拔高为初中教师,将高水平的初中教师拔高为高中教师,或将有些短缺学科的大专毕业生拔高为高中教师等现象,这样既造成了初中和高中教师整体素质下滑,对小学教育更是釜底抽薪。

(3),地域结构:县城富余,乡镇不足

我县教师地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县城学校教师趋于饱和,乡镇学校教师明显不足。第二,从素质要求上来看,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县城学校希望有高学历、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而乡镇学校则要求教师素质更为全面和综合,主要许多学校是一人一班,需要全能老师。第三,从教师流向上来看,从乡镇流向县城的多,回流的极少。

5,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

我县广大的教师似乎都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自己缺失远大的理想追求,普遍认为教师工作是死工资,没有什么前途。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则是不求创新,不求上进,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不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第二、工作中动力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工资少,待遇低,对工作没有兴趣。第三、对待学生缺少必要的恒心和耐心,爱心。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做法简单,不会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有效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有了问题,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向家长告状,使本来已经紧张的师生关系更加尖锐,却很少从自己身上做检讨。

6,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常规抓的不紧,教科研意识普遍淡薄

由于没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常规的要求,忽略了广大学生的教学利益要求,更谈不上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应该使广大教师通过参与教科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出现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逐步走上“向教科研要质量”的 科学化的教改道路。

7,教师中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

由于公务员工资的逐步兑现而教师的还有部分未及时兑现,职称评定问题,师生纠纷,领导处理不公等问题是部分教师的不满情绪增加,特别有了网络这一平台更促进了这一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今天说,目前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有3个问题比较突出:

——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比城市低。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而农村地广人稀,学校规模偏小,有些偏僻地区还大量存在着分散的教学点,据统计,全国目前约有10万个教学点。

——边远、贫困地区、山区教师依然紧缺。有些地方则是由于财政困难或财政供养人员超编,即使有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

——农村教师的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在职培训机制尚需完善。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在有的地方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年龄断层。在学科结构方面,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还有相当一批教师,长期缺乏培训,知识老化,难以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在教师。为解决以上问题,检查组建议应适时调整和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在编制上向农村倾斜,为农村学校安排少量附加编制,对学生少的教学点可单独核编,为寄宿制学校配备一定数量的生活管理教师。完善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推动建立贫困地区教师特殊补贴制度,使贫困地区派得进、留得住教师。(崔丽程刚)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使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都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切美好愿望和长远奋斗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教师队伍的质量搞上去,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各项建设才有了根本保障。由此可见,教师素质对学校发展甚至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认真贯彻全(省)教会精神和深入学习国家(四川)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之际,我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进行来了调研。应该说现在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观念落后,师德师风弱化。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办法不多,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教育提质的各项工作,在学校层面无法得到落实。一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育宗旨淡化、教育能力弱化,在知识更新、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不会制作课件,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的电教设备成了摆设。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和聚宝盆利用,违规推销资料、有偿补课、家教家养,有的教师甚至体罚学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二、对社会现实不满,一些教师喜欢与高收入群体作待遇比较,长期发牢骚形成的消极思想影响教学工作情绪。

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受编制、财力影响,加上优秀师范生、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四、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校,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相对富余,而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普遍不足。

五、聘任制度失去积极的主导作用。聘任终身制,让一些聘上小高的教师(以小学为例)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写论文再与其无关,派其出去参加优质课等比赛,也是能推尽量推,工作敷衍。

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高学历率不高。名优教师少,骨干教师缺乏。

七、缺乏危机意识,还存有“铁饭碗”意识,业务上不思进取,导致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技能僵化、缺少爱与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等等。这样的一些不良现象任由其发展下去,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下面,就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中的思考,谈几点建议。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强县”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统领,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德育意识,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超强的德育规范行为引领学生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强化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通过提高自身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强化教师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保证政治思想与业务知识与时俱进。

二、标本兼治,强化师德建设。

1、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制定并实施各种师德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师依法从教、以德施教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但规章制度效能的发挥,还得依赖于教师的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管理首先应当是师德管理。在师德管理中,要善于做到“三先”:即“管理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在强调执行和实施上级和学校制定的各种师德具体规范要求时,要想方设法了解把握教师的各种心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让一些具体的师德规范要求和制度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心理认同,真正内化为一种行为约束。

2、坚持抓积极因素与抓消极因素相结合。抓积极因素中,首先要树立师德新概念。把教师的成功放在首位,努力创设一个既照亮别人又照亮自己,在奉献中成就自我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培养一种甘于奉献、甘守清贫的职业精神。其次,学校校长要负起应有的责任,付出人文关怀,在对待教师成长上应当像班主任热爱每一个学生一样,公平对待每一个教职员工,鼓励支持相对后进的教职工成长。因为唯其热爱,才能善于发现每位教职员工的某种优点或长处,才能促其扬长避短。抓消极因素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在一些对班级管理严格要求,对学生则是“恨铁不成钢”的敬业型教师身上。在严格管理中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或者言语过激,或者处理失当,引起个别学生或家长的误会、曲解和责难,有的还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却会得到其他一些教师的同情。校长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会感到很棘手。因此,我们必须冷静、恰当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一要晓以利害,严格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努力维护教师形象、学校形象、教育形象。二要引导教师讲究教育方法和策略,有点“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在目前管理学生尚缺乏较好大环境的情况下,领导要为教师多承担责任,注意保护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的责任性和积极性。

3、坚持抓科学发展观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于教师的一些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也要竭尽全力,分忧解难。长此以往,就能大大增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人和万事兴”,不但利于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在碰到诸如评定职称、评优评先等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有些教师也能顾全大局,其中也不乏情感维系的因素。

应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师德建设,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努力创设一种人人奋发向上的氛围,这是教师综合素质得以持续提高的原动力。

第三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民工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促进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给出的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 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的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四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21世界,人才最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义务教育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城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严重失衡,导致我国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目标;教师素质;教育投入;教育平衡

(一)农村义务教育目标错位。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等都围绕着升学考试指挥棒转。形成重智育轻德育丢体育,重分数轻能力,重升学轻实用的“三重三轻”的恶性循环局面。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更无兴农爱农的思想意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一切都围绕升学转。至于其他不能考得高分的学生,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适合学习的方式,大多数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学生缺少必要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致富本领,所学的知识不实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农村中小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多数教师家在当地,并且配偶没有固定收入,一个人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从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家在当地,调动可能性小,也影响了教师的进取精神;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致使多数教师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因此改革意识较为淡漠。山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所教学科极不稳定,并且常常是同时教几个学科,这极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造成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绝大多数是由小学老师调任,一般都是中师文凭,到中学后往往是通过自修或函授学习尽快使学历达标,而自修或函授学理科难度大,学文科相对较容易(绝大多数是学中文和政史专业),但部分教师学非所用,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了教学能力的发挥。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是由民师经过突击培训,转正而来,其整体素质不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全日制大学生一般都不愿到贫困边远的山区工作,即便是分配来了,工作也不安心,总想通过各种渠道外流,使这些学校教师结构不能得到良性改善。总之,由于贫困地区学校条件艰苦,外面的好教师调不来,本校的好教师又留不住,使这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三)地方财政困难,教育资金投入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税费改革后,尤其是“一费制”学校,上交各部门代收费用后,剩下的初中人均40元、小学人均30元杂费,无法开销学校正常办公经费,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诸如水电费、出差会议费、报刊茶水费、取暖降

温费等无法解决。有的学校公用电话也停了,工友也辞退了;有的学校因交不起电费,如取消收上机费,就会被迫停止计算机教学;电脑、电教器材坏了没钱维修,只好停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危房无钱改造,更不要说还债;桌凳坏了学生自己带回家修理,教师的办公桌椅坏了,也只能是自己修理,凑合使用等等。

(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上以升学为根本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考虑较少,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并且大多数农民认为,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一定就是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思进取的孩子。由于这些偏见的存在,导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失衡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端正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劳动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一个青壮年农民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要使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增加农村教师的山区补贴额。应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师德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应予以重奖,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农村教师,应清除出农村教师队伍。

(三)加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社会多方筹措资金。

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应该齐抓共管,尤其需要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特别是中央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和县级政府要将农村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统一直接拨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还要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将会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要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督保障机制,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要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四)推行使用乡土教材,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同时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的初中一、二年级阶段加入有当地特色的农村职业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不予安排。如在山区农村可安排种植类、畜

牧兽医类的课程,在沿海地区可安排海产养殖类的课程。这样,即可以培训回乡从事农业的学生的一技之长,又不会耽误、可升学学生的学习。教材应采用在地方长期从事农业推广、有经验的农技员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土专家编写的教材,教材应该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即可以满足农村孩子对农业事务了解的渴求心理,又可以让农村孩子学有一技之长。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检验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只有搞好义务教育,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生源来接受高等教育,来发展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础教育搞不好,将对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应该肯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农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也面临着不容乐观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有:

一、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一)教育投入少,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办学经费的问题。近些年,虽然在有关法律、政策的保证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危房少了,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基本的教学器具仍比较缺乏。一些课程特别是艺术、体育以及实验课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教具不完善。农村学校学生享受不到城镇学校学生的学习条件,薄弱学校依然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正是由于办学条件上的差别,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农村学校也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这使 到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得了学,而办不好学‛。正是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为此,一些学生家长对学校不满意,情愿为子女出高价择校、借读或送子女入民办学校,从而使中央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规定在有些地方成为一纸空文。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比较薄弱的乡镇,基础教育的发展难度极大。二是各地实施新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学校的经费单一全靠财政维持学校的基本的运转,无其它多余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更新设施设备,更谈不上足额保证教师进修提高和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费用。三是由于山区条件限制,按学生就近入学要求,迫使一些学校的整合力度不够,无法更好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二)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教师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政府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一些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实际收入低,较多的骨干教师流向城市或调入效益较好的城市学校,或纷纷抢夺公务员这个‚金饭碗‛,至使一些学校特别是边远学校严重缺编、教师老龄化。一些教师即使没有调动的想法,但为了家庭生活也大多从事第二职业,变成了‚亦商亦教‛,这样使一些原本基础教育薄弱的地方更是雪上加霜。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多数教师无其它收入来源,只能靠工资养家糊口,不得不分散精力从事其它职业,增加收入以维持生计,从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了教师的进取精神;二是学校其它收入微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完全与教师劳动付出成正比,奖金分配差距不大,难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三是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致使多数教师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因此改革意识较为淡漠;四是经济薄弱的乡镇教师严重缺编,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所教学科极不稳定,并且常常是同时教几个学科,这极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造成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了。总之,由于农村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学校条件艰苦,外面的优秀教师引不进,本地的好教师又留不住,使这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较差,许多教师‚上得了岗,但站不‘稳’岗。

(三)辍学率有所反弹,实际辍学率情况严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绩。但至今为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2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4—10%之间。具体情况一般是小学毕业后就有1%左右 的学生未就读初中,进入初中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初三年级为辍学高峰。初中学生辍学多发生在年级之间,即由初一年级向初三年级过度时,或二年级向三年级过度时。其辍学原因有:一是课程内容设臵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二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丧失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大;三是部分教师缺失师德师风,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师生抵触情绪大;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严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叛逆心理较强;五是家长法律意识、社会见识差,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与学校教育不同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学生 ‚上得起学,却上不好学‛。

(四)山区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布局调整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然而,在山区,学生的上学交通安全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在山区,有的小学生每日要走10多里才能到学校,再加上山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安全问题尤为严重。由于山区交通无法达到像城市一样便利,学校集中实施寄宿制后,造成上下学、放假或返校时段交通拥挤,甚至学校生无公交车可乘,迫使一些学生搭乘无证车辆,形成严重安全隐患。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教育经费来主要源于政府的投入,虽然义务教育现在实行免费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学校办学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只有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稳定的投入,才能真正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

一是通过制定教育投入法和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县、乡镇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责任、投入比例和奖励处罚要求:根据城乡不同的人均GDP和人均实际收入,制定乡镇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标准,作为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首先是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的拨款原则与拨款标准,使教育拨款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拨款程序,增加拨款的透明度。当前,在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上,弱化或不实行重点学校教育资源优先配臵政策,不使有限的资金、教学设施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少数学校,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现实情况下,要特别增加对乡镇学校、对各级各类村级小学的投入,解决经济落后乡镇义务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是保证县财政对义务教育主渠道投入的畅通,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常性预算,并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

(二)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低,必须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实现区域师资配臵的均衡。并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觉悟,使农村教师安教乐教。

首先,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上,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分布广、班额小等情况,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增加教师编制。

其次,对长期坚持在落后乡镇工作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县政府安排一定专项经费,补贴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提高这些地区学校教师待遇,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条件艰苦的学校任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其职称晋级。

最后,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必须下大力气清理整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是对于不能胜任教师职业的要分离出去,同时严把教师进入关,招考教师应考查参考人员的实际教育教学操作能力为主,而不能只停留在书面的理论考查上;二是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关心热爱学生;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四是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让他们接触最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各地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城市的 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上观摩课、优质课,这样可以把先进的经验、方法、思想和观念带到农村,达到资源共享。也可以引导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结对子,在互帮互学中使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学生流失

义务教育对个体的成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展,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流失反弹迹象明显,大量初中未毕业的学生流失到社会,直接阻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后劲。并且,‚早流‛的青少年群体缺少抗体和抗病能力,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习气等‚病毒‛感染,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控制农村初中生流失,必须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统一认识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一,着力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等软件配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优化课程设臵,尽量开设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让更多学生能发现自身的特长,而不至于在学校当中找不到自己学下去的理由。第二,建立依法保障机制。实行‚控制学生辍学四书制‛,即学生入学前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义务教育通知书》;学生入学时由乡(镇)政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订《保学合同书》;学生辍学时向家长送达由乡(镇)政府盖章的《限期复学通知书》;家长不送学生返校时送达《处罚决定书》。

第三,建立控制辍学奖惩机制。凡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规定范围的,教育工作评先选优时将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产生大面积辍学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导致辍学率明显上升的,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由于歧视、侮辱、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辍学的,要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教师的责任。

第四,完善学籍管理机制。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两级报表制和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制度,认真履行学生转出转入休学手续,防止学生辍学。建立小学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出现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初中的入学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四)立足源头,解决安全隐患

面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日益突出交通安全问题,要坚持从源头入手,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学校区域结构。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可按照‚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进行,不能只停留在撤并几所学校或改建几所学校的基础上,“关、停、并、转”也不能搞一刀切。学校布局一要结合乡镇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二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地理位臵进行规划,重点放在扩大乡镇所在地的初中和中心校规模上,这样既可以满足乡镇适龄儿童和农村转入城镇的适龄儿童入学的需要,又可以实现初中和中心校有限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良性运转。在学校建设方面要在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上多做文章,以满足中小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必须正视义务教育在经费上、教师队伍建设上、高辍学率上、安全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所 在 电 大: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

    新课改背景下(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农村教育 《国家中长......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样例5)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教育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稳步前进,但是农村教育实际上却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瓶颈。农村教育的......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一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一 农村学校教师师资力量的配备不均衡。距离县城越远的学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外流越严重,而县城以及县城周边学校的教师数量过多,造成教师资源的浪......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二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二 一、教师整体素质觉悟不高,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问题存在的原因 1、 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一批原民办转国办的教师,年龄普遍偏高,由于原来学历的限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影响着农村人才的培养。然而农村当前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有......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论文《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

    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已经全面推行,课改对农村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农村初中英语课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