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
摘要:按照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其分类教学,彰显因材施教的特色。
关键词:初中作文 分类教学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版块,分数多达53分,写作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老师认为最难以去啃的一块“骨头”,它往往花去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能够收到的成效却往往让人的希望落空。作为一名身处基层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也在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参差有别,写的作文又各具个性,除了每次训练有一定的大范围的要求和标准外,学生的习作又会呈现出不同的实力和水平来,如果仅仅只是靠老师的低头苦改、给分评价、集中讲评,可能会有泛泛而谈的问题,对不同学生的作文会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意义。所以现在我尝试着对学生的作文教学采用了分类教学的方法,并把它延伸到写作课以外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去,有一定的成效。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阅读积累深厚,写作能力强,可在班内往往只是极少数而已。
我首先会有针对性地推荐他们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经典写景写人记事类的名家散文等。提高其阅读能力,提升其文学修养,从而也能间接激发其写作灵感,也可以在其写作实践中有一些好的借鉴,如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其次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
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打印出来,粘贴在教室内的“学习园地”里供学生们来共同欣赏或做为优秀习作在作文评讲课中示范。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为班级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些身边的榜样,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写作目标,提升自己的写作信心。
第二类,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可是他们往往混杂在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
我同样用培养优秀生的方法来培养他们,只是在作文的意境、立意等方面要求略低一点。也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针对他们每次作文出现的各类不同问题,如审题失误,详略不当,开头或结尾未能点题等,进行全文或片段修改,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我相信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对这类学生大有裨益。
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假以时日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将会崭露头角,朝优秀型靠近。
第三类,中间型。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往往就会拿作文书来“移植”。
我曾在写作课上用示范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这一类学生大多数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示范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所以我要求他们订一些写作素材类的期刊,买一些有指导意义的作文书来看,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写作范本;同时要求他们在写作实践中决不能有想走捷径,抄袭他人作文的念头,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降低对这一类学生写作评价的要求,一旦发现可取之处或进步之处,就予以肯定和相对较高的作文分数,激励他们的写作热情,从而让他们的写作水平得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他们阅读能力比较低,平日里基本没有阅读的习惯。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
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针对作文教学的方法也不一而足。我相信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同仁比我的心得体会更多、更好,而在这里我把自己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小心得、小做法写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也希望能对作文教学这一语文教学重头戏有所裨益。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开题报告书
吴豫
2015年 7 月 17 日
Ⅰ-1 拟定论文题目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应用基础研究 ;
Ⅱ-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提出,7-9年级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实施建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语文老师所认识和接受,新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旧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改变。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却缺少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学生达成了课堂学习目标,却缺少讨论交流,没有形自己读懂文章的思维能力;教师费时费力于一篇文章,却没有多篇的对比、整合阅读训练;精读训练多,速读、略读等其它现代社会急需阅读方式训练少。课外阅读流于形式,缺少课内外阅读的互相关照,缺乏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构建和集体构建的训练。阅读教学现实与课标要求有一定距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取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吸收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仍然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以大声朗读和词句理解为主要教学手段。重课文内容解析,轻摄取要点速读,重教师感受倾诉,轻学生兴趣激发,重课内文本精读,轻广泛吸取多读;重单篇文章讲读,轻全书整体自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读的少,不爱读,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学生的普遍状态。我们的初中阅读教学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群文阅读则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到共识。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既有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开阔视野,学会思辨,提升阅读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正是解决初中生阅读面狭窄,课内外阅读脱节,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教学欠缺等问题的好办法,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公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群文阅读”自从专家提出后,全国有十几个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推介,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大有普及之势。然而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还处在发轫阶段,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有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了解得并不深刻。人们对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议题与文本,议题与学生、议题、文本的层级性,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浅表,对群文阅读与学生阅读心理的关系缺乏研究。这些领域都有探讨的必要。
本课题在研究群文阅读相关理论,阅读有关群文阅读经验文章和收看相关课堂实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群文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初中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何结合中学生特点选择议题与文本,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填补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空白。为群文阅读教学更好的在初中阶段推广做出贡献。
Ⅱ-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群文”这个概念,最早是我国台湾地区赵镜中教授提出来的“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国际儿童阅读研究领军人物吴敏而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中论述了群文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讯息,建构出较巨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讯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或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在《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中较为详尽的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系统理论。他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来源:阅读的广泛性;阅读对于心智模式的转换;多文本阅读及其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创造性的体现。该文阐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该文还对“选文”、“议题”、“集体建构”和“共识”等几个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概念做了解释。
蒋军晶是小学群文阅读的实践家,在全国不少地方讲群文阅读观摩课,他在《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一书中说明让孩子进行“群文阅读”的原因,一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读,二是让阅读变得更“真实”,培养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三是依靠大量生活化阅读,建构实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连结、重读、视觉化等。蒋军晶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群文阅读》把“群文阅读”的特征表述为: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就是三条:用显性的方式教“阅读,用显性的方式教“文学”,用显性的方式教“思考”。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吴丙辰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与思考》一文中认为,群文阅读是指把一组文本,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它一改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在单元主题教学的框架下,在精读引领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课内外材料的统整、比较和延伸,因而对学生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拓展都大有裨益。
石宏芳在《学子》<教育教学>2014年第8期上发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指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精选文本,按题材、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合理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厘清概念,发展技能,获得阅读快感。
袁正波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分析了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认为群文阅读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四川龙孔中学张玉钱在《群文阅读教学反思》中指出,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因此,应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2015年4月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举行四川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研讨及观摩活动,围绕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范式探索、确立,就初中群文阅读的性质、功用、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和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交流了看法。进行不同范式的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示。
Ⅲ.选题材料收集
[1]斯坦利.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佐藤子著《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李秀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1.1第1版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沙永玲、麦倩宜、麦奇美等译 南海出版社;2009年7月1日第1版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5]曾祥芹《阅读学新论》 语文出版社 1999 年9月版
[6]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等据剑桥大学1981年版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7] 佐藤子《学校的挑战:创造学习共同体》钟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8]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1日第1版
[9]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10]程汉杰《实用快速阅读法》漓江出版社 1992年年7月第1版
[11]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日第1版
[12]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4]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长春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15]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16] 李家栋 曹志祥 付宜红《教师拓展阅读指导》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17] 赵镜中《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吳敏而主编 萬卷樓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出版
[18]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19]刘守立《“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9期10期
[2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9-2
5[2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摘自豆丁网http://下载,原载2008-10-17 《小学语文》2008第4期
[2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日第3版
[25]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26] 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27]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Ⅳ.研究写作设想
绪论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主流教学模式调查。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试的附庸
1、教法单调,流程固化
2、阅读量小,费时、低效
3、教学思维公式化,文本理解泯灭个性
4、关注标准答案,忽视方法、策略的教学
5、假话遮挡了真心,形式冲淡了内容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探析
(一)群文阅读概念诠释
(二)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
(三)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初中学生阅读心理探究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之处
(三)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原则探究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课本为依托把群文阅读教学视作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3、议题的选择要有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2、大课制。
(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1、课前热身,教师引领
2、谈论问题,引出议题
3、围绕议题,单篇示范
4、阅读其它文本
5、展开对话分享观点
四、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文本和议题哪里来
(二)从学课文到学阅读的转变
(三)扩大视野和应对考试的统一
(四)学习双基和实践策略之间的关系
(五)短时群文也要优质高效
(六)学生个性阅读与教师恰当引导的关系
五、结论
Ⅴ.本选题创新之处
说明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预期成果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本选题主要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出现时间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实践也不够丰富,更无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选题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借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智力和阅读心理特点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归纳群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原则,具体教学环节,并对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群文阅读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成长和完善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为正在进行群文阅读实验的同行们提供一些讨论的话题和理论上的参考。
Ⅵ.研究写作进度安排
理论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推导,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撰写论文等;
应用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验设计,仪器设备的研制和调试,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撰写论文等。
2015年5月-7月参加相关培训,收集阅读文献资料。
2015年7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进行理论沉淀,理清思路,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9月-2016年1月进行本选题的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邀请导师进行考察。
2016年2月-2016年3月进行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请导师第二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3月-4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修改提升(请导师第三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5月修改定稿。
Ⅶ.研究写作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有六年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历,在阅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三次主持地、县级教学课题研究,主持的县级教学研究课题《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参加“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推荐为群文阅读种子教师。
本人研究成果如下:
2009年 论文《怎样做一个魅力教师》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2010年 论文《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获荥阳市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1年 主持县级《初中语文早读辅导技巧探索》课题研究,获荥阳市教育专题研究一等奖
2012年 论文《语文实践课实施策略浅谈》获城关中学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3年 主持县级《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获三等奖
2014年 主持郑州市级《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正在评审。
2015年 参加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子课题《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为种子教师。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解决的途径。
⑴已经具备的条件:
①本人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可以在所教班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
②作为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种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关于群文阅读研究的信息;
③有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知识,可做理论指导
⑵尚缺少的实验条件
①本人只担任一个年级的课程,无法在其它年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观测;
②所在地区群文阅读研究起步晚,关于群文阅读的实验材料贫乏。
⑶解决的途径。
⑴ 与教研组组成课题组进行综合研究;
⑵ 建立与《新语文在线》网站的联系,参加群文阅读QQ群。
第三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讲座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讲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永远的伤痛,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对自己的学生讲授大堆的写作道理,费尽心机,口干舌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的许多学生对作文动起笔来总是叫苦连天。我们怎样让学生由“怕”作文变为“乐”作文了。首先分析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对作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写作态度存在问题。第三,抄袭现象较严重。第四,轻视评改。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境,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局面,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出台,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到了,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
写作教学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是集识字、阅读、理解、观察、思考、书写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活动,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写作”不仅是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又是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表达自我,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交流。表达和交流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则是重要方式,而书面的表达和交流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书面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总是要表达交流自己对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理解与看法,表达交流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与要求。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因此,写作的过程
又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发展的过程。
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所谓文如其人,写作总是反映着一个人的人品、学养和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一个人的文章,我们也往往能看出这个人阅读的量、阅读的面、阅读的品位,看出他的立场、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种提法提示我们应十分重视写作教学;应注重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注重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习之
间的关系;应多从写作去考察评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精选)
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摘 要】
记叙文写作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强化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为了攻破写作教学难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
记叙文 写作 教学 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其中,写作教学必然成为教学重难点。
众所周知,记叙文写作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强化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为了攻破写作教学难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面对记叙文,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如何攻破这个难关,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学习策略
记叙文写作既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基本内容,也是其他
文体写作的基础,更是学生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和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试金石。但就目前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现状来说,学生的文章中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缺乏真情实感、扣题不严密、中心不突出、内容不充实、结构不严谨、语言不生动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
1.善于观察。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最关键在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作文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应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人、事、物、景,将自己的真实感情真正融入作文中,见到卑微的生命顽强地生存,应感知其奋发向上的精神;见到父母艰辛劳作的场景,应感恩其对自己的无私奉献??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感知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小情,进而以小见大,写出自己的真感情。
2.注重积累。平时观察得到的点滴启示和感悟,应随时记录摘抄在积累本上,以备随时查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叙文的写作无非是人事的描写,而这描写的技巧需要在平时生活中逐渐积累,人物描写手法,叙述技巧,结构脉络,这些既要自己学着掌握,也可以在学习课文中习得,积累后的知识经过运用,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受益无穷。
3.加强训练。无论是平时的作文写作,还是考试的考场作文训练,都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检测,所以学生应利用好每次训练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训练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每一次写作训练都当成是对自己的检测和考验,变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
学为主动地自发学习。
通过这些方面的训练力求提升学生的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为写好其他文体打下良好基础。尽管在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找出更完善的策略,使学生的记叙文水平步上新台阶。
二、教师教学策略
记叙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有的教师会想到干脆用议论文取代记叙文,那么真的能放弃记叙文写作教学吗?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记叙文需要教师耐心教,细心指导,不断训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语文教师如何排除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实际困难,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不妨好好学习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遵循其中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非一味地灌输记叙文的写作注意事项。记叙文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话说不出,想说却不知怎么表达,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将自己的
想法,自己见过的、体验到的、经历过的说出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自愿地、自由地参与到记叙文的写作中,最后将自己想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成为一篇篇佳作。
2.注重思维训练,从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选材上都比较新颖,既紧贴学生生活,又能较好地反应时代气息,所以,老一套的写作技巧明显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进行思维训练,打开思维枷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天际,多角度地分析所给材料,拓展四维空间,其次,给予学生积极回应,激发其写作潜能,创造性地进行写作,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再次,鼓励学生多投稿,教师在修改作文时,可以把学生文章中的佳作挑选出来,推荐到校刊或者报刊上,调动学生进一步写作的激情。
3.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最基本的写作就是记叙文写作,所以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记叙文的写作,譬如结构的安排,描写手法的掌握,修辞的运用,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等等,技巧的掌握和训练可以通过平时的课堂仿写习得,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进行仿写不但能掌握文章重点段落,还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可谓一举双得。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学习相关写作能力,自己以身作则的效果才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欣赏,在学生眼中,教师既是自己学习的指导者,也是言行的榜
样者,专业的知识,精神的教学能力,才能博得学生的青睐,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科学、有效地学习写作。
高效优质的教学过程就像一场愉悦的精神游戏,师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更应该赢在其中。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教师把握教学策略,双管齐下,共同努力,学生和教师才能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共同进步,进而突破难重点,找准对策,有针对性地一一克服、解决,持之以恒,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才会迎来崭新的一幕。
第五篇: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 要: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低效,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作文教学行为。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教学思考 教学方法
长期的应试教育催生了“应试作文”这一畸形产物,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为写作而写作,当写作成为升学工具,自然扭曲了作文的本质属性。那么,广大语文教师是否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呢?如何使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下面我谈谈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朗读研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提高阅读素养,“读”是根本,要靠学生大量地读作品,靠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片面注重讲练,那么就会使学生没时间充分地读,没机会积累、感悟,受到熏陶,语言感受力就难以提高。所以,应指导学生多读书、多好书,品味文章的意味,增强语言感受力。
朗读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朗读、学生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活动,从而为学生阅读文章后进一步答题打下基础。
文章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研讨。可以是文中的人物,文章的情节,文章的主题,文章写作手法,文章的艺术特色,学生感兴趣的细节,文章的评价,等等。研讨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等等。这种阅读的研讨,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二、重视仿写作文
仿写是在原有思想、生活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着重模仿借鉴典范文章的某些特点或某部分来写。作文教学不一定让所有学生将来都能成为作家,但学生要“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应用文”,必须打好语文基础,垫好作文的底子,练好写作的基本功,培养创新精神。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口吃不成胖子。作文水平的提高要从基础抓起,好高骛远,无异于拔苗助长,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渐进的过程,教师指导仿写时要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范例供学习和借鉴。
三、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让学生掌握好工具,只靠口耳是不行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悟、自得,自己强化语言能力,自己锻炼用语言吸收、交流、储存的本领,对此别人无法代替,别无捷径可走,只有自身积极参与、积极体验。为了让学生做到积极参与、积极体验,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习情境的创设,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结构更符合课堂教学的自然规律,更符合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借助教材,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把学生学习语言的活动,组织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则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个性化的活动。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自己掌握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本领,由于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从零开始,之前已掌握了大量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反映在注重字词句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结合,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语文和学生生活的结合,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四、改进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思路
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作文评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作文讲评课做到“四个结合”。
1.阅读教学与写作讲评相结合。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入选新教材的课文更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佳作是学生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
2.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语文教材的“表达”部分,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的阐述,一方面,作文评讲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将学生习作与作文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语言的运用、条理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中心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写作与汉语知识中词性、单句、复句、修辞等紧密相连。作文评讲应注意教材中写作理论、语法知识等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
3.批改、讲评与修改相结合。批改是评讲的前提,修改是评讲的目的。作文评讲可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再现别人写作时所犯错误;也可使其借鉴同龄人习作的立意构思、方法技巧等。作文的修改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与评讲目标、内容统一,可在作文评讲基础上,尝试自改、互改,改写、仿写等评讲与修改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作文评讲才更有效。
五、走进生活,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知识经验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无时不在接触社会。让学生的笔回到生活,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感体验,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他们纯真的眼睛必定会发现多彩感人的世界。
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良好的母语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不仅知识不足,更多的是学生生活经验的贫乏和对生活的漠然。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活引进课堂,或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写作题材,这样学生表现的是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就有内容可写,不再“难为无米之炊”。
总之,只有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尊重科学规律,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辐射,课外向课内集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才能改变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