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标签: 教案 2008-03-30 09:2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
感 性认识(初级阶段)内容 形式 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
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主要表现在:
(1)人的感觉是理解了的感觉。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觉。人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非一张白纸,总是有以往的理性认识掺杂在其中,理性认识加强了感觉的明确清晰的程度,并且由于理解而使感觉更敏锐,更深刻。
(2)人的感觉必须通过概念,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不能作为认识传达给别人的。
(3)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总是用自己已有的逻辑只是去感知外部对象的。如看到玫瑰花是红的,黑白是黑的,实际上,人们头脑中早已有了红的,黑的等理性认识了。理性认识中有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主要表现在:
(1)理性认识不仅易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文字、图像及通信手段等感性形式来传递和表达。越是抽象的理论,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和表达。
(2)对理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往往比青年人理解得更深刻。4 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想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只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只有积累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人脑提供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占有丰富的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条件。
“扣盘扪烛” 说从前,有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向明眼人打听。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就像这个铜盘,是圆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听到发出响亮的声音,便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根蜡烛摸了摸,记住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根竹萧,不禁高兴地叫到:“啊哟!我摸到了太阳。”这则故事中,瞎子想从感性认识开始认识事物,这在方向上是对的。但他不了解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一味依赖于自己的感觉,而忽视大脑这个思维器官的作用,对听来的、摸到的片面感性材料一概不作分析,结果闹出把钟声、竹萧当作太阳的笑话。第二,应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靠途径。掌握了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进行自觉能动的选择。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真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未必能上升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
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哲学启示
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道应训 》中有这样的记述 : 秦穆公对伯乐说 :“ 年纪很大了 ,你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他们去相马的人吗 ?” 伯乐回答说 :“ 一般的好马 , 可以凭外貌骨架来识别他。若是识别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 就得注意他身上若隐若现的神韵 , 甚至抛开他的形体不顾。像这种马 ,超凡绝世 , 奔驰如飞 ,不留足迹。我的孩子们 ,都是下等材料 ,可以告诉他们哪种外形的是一般的好马 ,但不能传授他们相千里马的本领。我有一位一起打过柴的朋友九方皋 , 这个人在相马本领方面 ,不在我之下。让我引见给君王吧。”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他出外寻求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禀报说 :“ 我已经相中了一匹千里马 , 在沙丘。” 穆公问 :“ 是怎样的马呢 ?” 九方皋说 :“ 雄的 , 黄色。” 穆公派人前往沙丘提取 , 却是匹纯黑的雌马。穆公很不高兴 , 叫来伯乐责备说 :“ 败兴的很 ,你引见的那个求马人!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楚 , 又能识别什么千里马!” 伯乐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 说 :“ 竟然到了这样神秘的地步 ? 这正说明他为什么本领高出我千万倍 , 神妙的无法估量啊。像九方皋观察到的 ,是马的天赋灵性。他正是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 他看的是应该看的 ,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像他这种相马的经验 ,比千里马还贵重呢。” 马赶回以后果然是匹千里马。所以《老子》 说 :“ 最直的好像是弯的 , 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 这段记述中 , 九方皋相千里马的高明之处是 : 看到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 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看的是应该看的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事物的本质 , 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相千里马 : 毛色、雌雄等外形特征是 “ 粗 ”“伪” “表”, 是现象 ,是事物的次要方面;马的天赋灵性神韵是 “ 精 ”“ 真 ”“ 里 ”, 是本质 , 是事物的主要方面;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这正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 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 ,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 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 ,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它要求 : 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一分为二;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伯乐、九方呆相马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 他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 ,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 , 特别是理 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 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 送人一 鱼饱食三餐 ,授人一渔终身受益 ”,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 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 ,做好各项工作。
第二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主要表现在:
(1)人的感觉是理解了的感觉。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觉。人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非一张白纸,总是有以往的理性认识掺杂在其中,理性认识加强了感觉的明确清晰的程度,并且由于理解而使感觉更敏锐,更深刻。
(2)人的感觉必须通过概念,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不能作为认识传达给别人的。
(3)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总是用自己已有的逻辑只是去感知外部对象的。如看到玫瑰花是红的,黑白是黑的,实际上,人们头脑中早已有了红的,黑的等理性认识了。
理性认识中有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主要表现在:
(1)理性认识不仅易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文字、图像及通信手段等感性形式来传递和表达。越是抽象的理论,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和表达。
(2)对理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往往比青年人理解得更深刻。4 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想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只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只有积累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人脑提供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占有丰富的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条件。
“扣盘扪烛” 说从前,有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向明眼人打听。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就像这个铜盘,是圆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听到发出响亮的声音,便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根蜡烛摸了摸,记住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根竹萧,不禁高兴地叫到:“啊哟!我摸到了太阳。”这则故事中,瞎子想从感性认识开始认识事物,这在方向上是对的。但他不了解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一味依赖于自己的感觉,而忽视大脑这个思维器官的作用,对听来的、摸到的片面感性材料一概不作分析,结果闹出把钟声、竹萧当作太阳的笑话。
第二,应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靠途径。掌握了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进行自觉能动的选择。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真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未必能上升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
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哲学启示
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道应训 》中有这样的记述 : 秦穆公对伯乐说 :“ 年纪很大了 ,你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他们去相马的人吗 ?” 伯乐回答说 :“ 一般的好马 , 可以凭外貌骨架来识别他。若是识别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 就得注意他身上若隐若现的神韵 , 甚至抛开他的形体不顾。像这种马 ,超凡绝世 , 奔驰如飞 ,不留足迹。我的孩子们 ,都是下等材料 ,可以告诉他们哪种外形的是一般的好马 ,但不能传授他们相千里马的本领。我有一位一起打过柴的朋友九方皋 , 这个人在相马本领方面 ,不在我之下。让我引见给君王吧。”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他出外寻求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禀报说 :“ 我已经相中了一匹千里马 , 在沙丘。” 穆公问 :“ 是怎样的马呢 ?” 九方皋说 :“ 雄的 , 黄色。” 穆公派人前往沙丘提取 , 却是匹纯黑的雌马。穆公很不高兴 , 叫来伯乐责备说 :“ 败兴的很 ,你引见的那个求马人!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楚 , 又能识别什么千里马!” 伯乐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 说 :“ 竟然到了这样神秘的地步 ? 这正说明他为什么本领高出我千万倍 , 神妙的无法估量啊。像九方皋观察到的 ,是马的天赋灵性。他正是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 他看的是应该看的 ,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像他这种相马的经验 ,比千里马还贵重呢。” 马赶回以后果然是匹千里马。所以《老子》 说 :“ 最直的好像是弯的 , 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 这段记述中 , 九方皋相千里马的高明之处是 : 看到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 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看的是应该看的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事物的本质 , 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相千里马 : 毛色、雌雄等外形特征是 “ 粗 ”“伪” “表”, 是现象 ,是事物的次要方面;马的天赋灵性神韵是 “ 精 ”“ 真 ”“ 里 ”, 是本质 , 是事物的主要方面;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这正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 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 ,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 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 ,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它要求 : 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一分为二;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伯乐、九方呆相马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 他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 ,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 , 特别是理 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 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 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 送人一 鱼饱食三餐 ,授人一渔终身受益 ”,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 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 ,做好各项工作。
第三篇: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
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
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
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
第四篇:以人为本与制度执行的辨证关系文档
以人为本与制度执行的辨证关系
吴天红
摘要: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及其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制度的制定有其与生俱来的、不可能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条文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机械地照章办事往往会有悖于制定制度的初衷,因而给制度的执行者带来了难以破解的悖论。本文意在阐述如何深刻理解制度制定的原旨,在制度执行时强调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制度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关键词:制度执行以人为本辨证关系
一、严格执法与善意违法的矛盾
先举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例子。2000年8月份,沈阳市法库县即将临产的孕妇叶女士乘坐三轮“板的”赶往县医院,就在离医院还有5分钟的十字街口,值班交警以“此为迎宾道,不许三轮‘板的’行弛。”为由强令他们绕行,结果5分钟的路变成了孕妇半小时的煎熬,而这因为执行制度所增加的25分钟,竟成了一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在人间短暂的生命历程!——刚到医院门口,婴孩就从妈妈的身上掉到了地上,没等抢救就夭折了。这位交警照章办事,谁也不好说他有错儿,但是如果他让这辆特殊的三轮“板的”从迎宾道直奔医院,或许那个婴孩就得救了。类似这样的事例见诸报端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由此引发的关于“无情守法”与“善意违法”的讨论也在各类媒体上沸沸扬扬喧闹了一阵子。
再举一个企业管理中的例子。企业为了救助大病患者,设立救助基金制度,在其执行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说,按规定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达到80,000元,就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那么,如果说某大病患者一年的医疗费是79,999元,离制度规定的80,000元只差1元,这时候,该不该给救助金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给了,患者可以继续治疗,生命得以延续,说不定就在继续治疗期间,奇迹发生,患者康复,但这显然是违反了制度之规定;如果按规定执行,不给救助金,这个被病魔拖累花光了积蓄且负债累累的患者,也许就此中止治疗,只有痛苦地忍受病魔的摧残,无望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二、制度的制订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这两个事例是比较典型的,它反映出法与理、制度与执行的困惑。究其原因,首先,任何一部法规和制度的制订,都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之所以说与生俱来,是因为它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工作小组制订的,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制订者不可能对所制订的东西将要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掌握,因为即使最资深的专家,他的学识也是有限的。所以这些法规制度从孕育到出生,就有先天的缺憾。而且有趣的是,制订者分明知道它必然存在不足,但又说不出或者说不全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不足,故而只好带病出世了。
其次,法规和制度的制订强调的是普遍性,而对特殊性很难一一列举再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果把所有的特殊情况全部罗列并明确规定,那么,这些条文叠加起来估计比摩天大楼都要高,一幢摩天大楼似的庞然大物,别说学习和执行了,就是印发、运输都是问题。
再者,一项法规和制度一旦公布实施,就有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要执行,而执行,原则之一就是照章办事,正所谓“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样,类似上述事例中的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三、制度的必要性
尽管制度的制订存在以上所说的难题,但是制度的必要性是无可置疑的。道路交通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可以想象那也是车辆横行,路人乱窜,“板的”必将寸步难行。如果大病救助没有额度限制,无论多少都来申请,也没法操作。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各项管理制度,人们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将是怎样一个乱象,根本就没法组织生产经营!所以,搞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岗位人员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原始的家长、族长到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皇帝,再到民主社会、法制社会的逐步建立,可以说法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执行制度要“以人为本”
一项制度的公布实施,必然有其强制性,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类似前面所说的尴尬时,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执行者对为什么要制定制度和制度制订的宗旨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首先,必须明白制度是为管理服务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公民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根本。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根本宗旨,那就必然会产生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后果。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保证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如果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那就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必然产生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因素。
其次,必须明白条款是为制度的宗旨服务的。通常,人们往往只是牢记了制度的条款,却忽视了对前言的学习和理解,而每项制度的前言却正是这项制度最根本的宗旨,至于后面罗列的各项条款只是为前言中所阐述的宗旨服务的。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不去深刻的理解制度制订的宗旨,不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就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违背制定者最初的意愿,使制度成为管理的羁绊,甚至带来背道而弛的结果。表面上,是按条条框框严格执行了制度,实际上等于是践踏了这个制度本身。
当然,现实中也不乏一些貌似依法办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实则怕担责任,怕丢乌纱帽的昏庸之辈,在执行制度时僵死地套用条款。这样的执行者已经不是理解不理解制度宗旨的问题,而是其极端的私欲早已吞噬了起码的良知。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貌似认真负责实则是极端不负责任,出了问题推到制度上,进而推给领导,因为制度是领导负责制定、审核、批准执行的,自己没有任何责任,这样的人何其可恶!
最后,管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是人。在社会是公民,在企业就是职工。在所有因素当中,人是最根本的,没有了一个和谐向上的人员队伍,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这也正是目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因所在。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甚至战乱频发,这个社会怎么可能发展呢?!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今天聚众上访,明天堵塞交通,这个企业哪里还有精力去抓发展呢?!
所以,在执行制度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在深刻理解根本宗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制度条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依据制度的宗旨进行特殊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制度制订的初衷和宗旨得以实现。
结语:总之,任何制度都是为管理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制约和羁绊管理。制度所规定的普遍性与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特殊性与具体条文上是对立的,而在宗旨上是可以统一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制度制订的根本宗旨,牢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使制度为管理服务。
第五篇:感性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名称:认识实习
二、实习目的:感性认识
三、实习时间:6.21—7.2四、实习形式:参观、讲座、岗位体验
五、实习地点:太原酒厂、东湖醋厂、山西博物院、山西青年报
六、指导教师:孔庆新、郭静安
七、实习内容:
1、2011年6月21日上午,我们在孔庆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马道坡的东湖醋厂,东湖醋厂创立于明1863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独创熏蒸法,酿出绵酸香甜鲜的老陈醋,其后被选为御用供品。1996年更名为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我们拿着参观券先后跟导游参观了历史展示室、荣誉产品陈列室、醋疗园、醯坊,尽览醋园风味。在这里,最值一提的就是醯坊一游了,在这里,他向我们展示了美和居创始的老陈醋的工艺流程——蒸、窖、熏、淋、晒,辩证忠实的继承了古代优良传统的文化精髓,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最后,我们有幸品尝了五年、八年的老陈醋,它的醇香使我深深回味,最后我们结队返回了学校。
2、2011年6月22日,我们随曹莉老师坐车来到了我神仪已久的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的文物精华,20万件馆藏文物以“晋魂”为主题,分为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名族熔炉、佛分遗存、戏曲故乡、、明清晋商七个历史专题和翰墨丹青、瓷苑艺葩、方圆世界、山川精英、土木华章五个艺术专题。初到那儿,我就被博物院的气势所折服,其中“明清晋商”展示了晋商风行天下,创立票号、一度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的辉煌历史最使我钦佩。徜徉此间,历史与艺术之美触目皆是,令人心旷神怡,久久回味。
3、2011年6月25日,我们来到了大东关街的太原酒厂,太原酒厂成立于1951年,现已有60年的历史,以生产高粱白为主要系列,此外还有其它多种衍生产品,享誉三晋。刚到那儿,我们就被那醇香的酒香所吸引,一种高粱发酵的味道沁入心脾。我们先到展览室看了酒厂发展短片及一些产品,其后我们又到发酵车间看了高粱发酵和到生产车间观看了装瓶、压盖、包装等过程。最后我们又到了储藏间,那里放着几十口大缸,装着不同年份的酒,有蒜酒、姜酒等,令我们大开眼界。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揣摩着,羡慕者。
4、2011年6月27日下午,我们班主任老师郭静安针对我门大学的一些实际情况,给我们做了一次全面的讲座。他指出,在大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的地理环境、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大学留下空白和遗憾。尽早明确自己四年后的方向,不论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都要有所准备和计划。
5、2011年6月28日下午,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山西青年报中华文化讲师团的李经理为我们作了一场“弟子规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讲座。“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他详细为我们讲述了弟子规七大章节的要义,要求我们谨记圣人教诲,做一个敢于面对挑战、承担责任的人。
6、2011年6月29日,我们很早就起床,来到了大北门附近的红马甲青年报分站实习。红马甲分站站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要求我们谨记《弟子规》教训,随后带我们参观了红马甲分站,并作了详细介绍,告诉我们物流配送的基本情况,表示,红马甲分站的大门永远为我们打开。
八、实习总结:
1、参观“东湖”醋厂,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酸”,这种酸都没法形容,让人无法正常呼吸,出来眼泪哗哗的,但是神清气爽。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很好的宣传自己的品牌文化,免费工业游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我们要学习东湖醋厂。
2、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镇国之宝,必须要好好保护,自然使我们的和谐之家,要加倍爱惜。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地磨砺才能铸就好剑,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成就自己。我们必须努力、,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全力航行。其次,企业当做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要注意衍生产品的生产与拓展,不断使自己发展壮大。
4、不管自己四年后走的是哪一条路,每条路都很精彩。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使之有价值。
5、心灵的建设是需要重复的,每重复一次,就壮大一次。我们要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多尽孝心,做我们自己能够做的事,不要等到明白了,也就后悔了。
6、我对红马甲站长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坚毅的表情,知道,对信仰的执着是最可贵,也是最可怕的,瞄准了一个目标,就要义无反顾。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了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了运用。作为在校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