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

时间:2019-05-13 10:5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篇: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

《周庄水韵》教案

教学方案设计一(2课时)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实情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体会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与其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在朗读、品味课文的语言中欣赏美,感悟美,把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审美活动。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在清新舒缓的音乐中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结合图片展示,幻灯片播放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积累,进一步品味和感悟作品呈现的美境;通过重点品读,揣摩、学习课文的语言。

反映周庄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准备清新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由对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或云南“丽江古城”的介绍引入;

2.由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创设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引入; 3.由对周庄的介绍直接导入。互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被成为中国“第一水乡”。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二.整体把握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在背景音乐中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在悠悠琴韵和朗朗书声中,大家初步领略了周庄的美,那么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周庄让我想起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生:周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水为周庄这座古城增添了神采和韵味。可以说是周庄包容了水的生机,水为周庄增添了活力。

师:两位同学说得不错。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大杰游览了巴东三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风光对比照片,说说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周庄清雅秀丽,三峡雄气险峻。

生:周庄房屋古朴,水流恬静,有一种阴柔之美;三峡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有一种阳刚之美。

师:不错,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美。假如要我们打个比方,把三峡和周庄比作两个不同的人,你觉得三峡是一个什样的人,周庄又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周庄像一位温柔、婉约的古典女子;三峡像一位热情、奔放的热血男儿。生:周庄像少女,矜持恬静;三峡像男孩,活泼调皮。

师:同学们的联想真可谓丰富,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将我们对三峡和周庄截然不同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种感受不仅可以化作人物形象来感知,甚至可以用不同类型的乐曲来模拟,不是吗?

生:周庄像妈妈在耳畔哼唱的摇篮曲,充满柔情;三峡则像摇滚乐,让你浑身激荡着豪情。生:周庄让我联想到了《春江花月夜》:三峡让人想起琵琶曲《十面埋伏》。

生;周庄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邓丽君的歌曲,款款深情,直入人心;三峡给人的感觉像歌手韩磊的音乐,大气,豪迈,激越澎湃。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周庄像一位典雅女子,像一支温柔夜曲。怪不得我们的作者曾三次游览周庄。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找出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相互交换修改评选优秀的标题,师生共同评价、赏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加以板书。)

如:图一,从“我曾经三次到周庄”到“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图二,从“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到“用人类的乐曲永远也无法模仿。”——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师:前两幅画同学们都抓住了画面的特点,尤其注意到了作者对这两幅画的独特评价和感悟,请大家将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反复品读,想想作者为什么把烟雨蒙蒙的周庄比作一幅在宣纸上的水墨画,把斑斑积雪下的周庄比作一幅版画?

生:细雨蒙蒙的周庄清雅、恬谈、朦胧,与水墨画表现的意境相似,而小雪点点的周庄与周围的景物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正如版画。

师:照此看来,你觉得,灯火缤纷的周庄像什么画? 学生讨论后明确:它色彩艳丽、浓烈,像是一幅抢眼的油画。

师板书:图三,从“最近一次去周庄”到“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春天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油画。三.重点赏析

(一)品味赏析

师:不管是水墨画、版画还是油画,它们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韵味。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喜欢的文段、文句,组内讨论交流感想,全体师生共同赏析。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清新、优美,抒情性很强,尤其是文中所使用的比喻非常生动而贴切,在这一赏析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生:朗读“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

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富有感情,流畅自然。不过我觉得语速上还应该慢一点。生:对,因为这段话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闲适与和缓的感觉。师:有道理,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种“闲适”的呢?

生:比如“悠然”一词,还有“不慌不忙”一词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样的意境。师:好一个恬静与闲适的周庄,这份宁静与和谐的气氛真让人不忍打扰。当然你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否则你走不进这连绵不断的长卷。那么这段文字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大家? 生:这段文字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写得活灵活现,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生:作者将小船划过、木橹搅动的河面比做“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比喻十分形象,既抓住了河面晃动、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的特点,而且显得极其柔美。

师:品味非常独到,注意到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这也是本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揣摩它的妙处。

生:“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抓住了版画立体感强、色彩浓烈的特点,形象贴切。

生:“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表现了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师:在这样的比喻中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那么它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周庄水韵的呢? 生: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的。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描写角度吗?

生:作者从视觉上也进行了精彩的描绘,比如“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师:这位同学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那个色彩缤纷的节日夜景之中。大家能说说你对这段文字的感受吗?

生: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七彩焰火照耀下的”周庄景象,周庄的水似乎变成了一条条熠熠生辉的彩带,从天上到水里,都成了充满欢欣的热闹的海洋。

师:走进节日的周庄,一步一景,步步生花,恍惚间,我们已然得到了最美的享受,最舒服的体验。

(二)赏析小结

师:本文在写作上是否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呢?有的话不妨跟同学讲一讲。

生:课文以时空为序,主要写了我三次游览周庄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前两次略,第三次详,描写逐步加强,感受逐步加深。

师:不错,抓住了课文在顺序和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生:文章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感染力,使描绘的景物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生: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描写,绘形写声,强化了周庄诱人的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实感。四.拓展延伸

1.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照其句式、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2.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把你家乡独具特色的地方介绍给游客呢? 3.朗读课文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何不同。学生回答略

„„不错,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周庄水韵》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运用优美的文笔将这座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我们再齐读一遍课文,好好从这优美的字里行间领略领略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风情。(播放江南水乡的录象,配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五.教学小结

1. 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

2.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3.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

教学方案设计二(2课时)

说明:可与《巴东三峡》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在课前查阅、搜集三峡与周庄的图片和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两篇文章的描写对象、作品意境、作者抒发的感情、写作手法、描写角度等对比,采取探究式学习。

参考学案 学习方法建议:

加强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对自然山水,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拓展性学习建议:

1.从知识的角度出发,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典、民俗建筑,风景名胜的现存状况极其旅游开发情况。

2.从培养写作的目的出发,可以进行拓展性的景物描写片段练习。教学测评 一.础知识测评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斑斓()眩目()屋脊()参差()()谛听()娴熟()瞬息()璀璨()()2.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_______(照耀 照射 抚摸 触摸)大地。2)细细________(聆听 倾听 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

3)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________(飘动 荡漾 漾动)的一匹长的彩绸。二.阅读理解测评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具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称的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

2.黑体字部分从描写的角度看是运用了_________来描写。从视角变化上看是由____到_____,从______到______来观察的。从修辞手法上来看使用的是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参考答案:一.1.lan xuan ji cen ci di xian shun cui can 2.抚摸

谛听 漾动 二.1.周庄 赵丽宏 《周庄水韵》 2.听觉 远近上(天上)下(水中)比喻 3.周庄古老的建筑,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朴的民风与欢乐、五彩缤纷的现实在周庄的河面上交相辉映,我们由此看到古镇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周庄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外开放的意识。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到面对的就是一个“神奇的童话”。教学反思

1.通过阅读,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

2.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3.学生能否在实际写作中得以恰当的运用。

第二篇:周庄水韵教案

2、周庄水韵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实情感;

2. 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 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 体会山川美丽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就曾居住周庄,它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所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被评为中国“第一水乡”。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这中国第一水乡的风韵。今天让我们随散文家赵丽宏一起去游览周庄,感受周庄的水之韵。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解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在“行万里路”后才写出优美动人的游记,本文作者赵丽宏三次神游周庄写下此篇《周庄水韵》,这个“韵”字指什么?周庄水的“韵”具体体现在哪儿呢?同学们要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本文。

2、复习游记知识,请学生完成下列填空。

游记,要点明、,交代、,抓住,并做到

。(答案:时间;地点;游踪;观赏顺序;景物特点;情景交融。)

3、朗读课文。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并指出一些字词的音义。(1)提出疑难字词。(2)解释重点词语。

(3)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学生现场评价,教师指导。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欢快和喜悦的,朗读时要语调舒缓轻柔,语音清晰自然,不要过于造作。注意节奏与停顿,但语断情不断,个中韵味要把握好,朗读时以头脑出现一个个形象的画面为最佳。

1、师:大家初步领略了周庄的美,那么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周庄让我想起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

生:周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水为周庄这座古城增添了神采和韵味。可以说是周庄包容了水的生机,水为周庄增添了活力。

2、师:假如要我们打个比方,把三峡和周庄比作两个不同的人,你觉得三峡是一个什样的人,周庄又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周庄像一位温柔、婉约的古典女子;三峡像一位热情、奔放的热血男儿。生:周庄像少女,矜持恬静;三峡像男孩,活泼调皮。

3、师:同学们的联想真可谓丰富,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将我们对三峡和周庄截然不同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种感受不仅可以化作人物形象来感知,甚至可以用不同类型的乐曲来模拟,不是吗?

生:周庄像妈妈哼唱的摇篮曲,充满柔情;三峡像摇滚乐,让你浑身激荡着豪情。生:周庄让我联想到了《春江花月夜》:三峡让人想起琵琶曲《十面埋伏》。

三、师生讨论课文内容。

1、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周庄像一位典雅女子,像一支温柔夜曲。怪不得我们的作者曾三次游览周庄。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找出起止段落,并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相互交换修改评选优秀的标题,师生共同评价、赏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加以板书。)

如:图一,从“我曾经三次到周庄”到“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

图二,从“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到“用人类的乐曲永远也无法模仿。”——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

师:照此看来,你觉得,灯火缤纷的周庄像什么画? 学生讨论后明确:它色彩艳丽、浓烈,像是一幅抢眼的油画。

师板书:图三,从“最近一次去周庄”到“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春天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油画。2、把握文章整体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指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为总分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第二部分:(4—6自然段)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四、分析课文。

(一)讨论第一部分。

1、阅读第一自然段,讨论问题:

(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周庄给他的总印象?

学生讨论明确:从水中迷离的倒影、河道上应接不暇的拱桥及井字形的河道,这三个方面来写,突出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2)本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要点:本段描绘了一幅乌篷船水中摇橹时,水面出现倒影的美丽画面。(3)这个画面体现了什么?

要点:周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4)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指出本体、喻体,并说出其作用。2、阅读第二自然段。

(1)首先使用了一句反问句“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作者强调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最富有诗意,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有诗意?

(2)请学生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要点:小小的木船,窄窄的河道;拱形的桥孔,古老的形状风格不同的石桥;桥上的行人,船上的乘客。这些景物就如同诗中所描绘的一样,充满诗情画意。

3、阅读第三自然段。

(1)周庄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学生在原文中找出。

要点: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为一体。(2)“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如何理解? 要点:这是对周庄水乡整体的高度评价。

4、小结:第一部分叙述了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河水、波光、倒影、石桥、行人、小舟,古雅幽美,充满诗情画意。

五、课后作业。

1、阅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4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字词。

2、请学生背诵文章第4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 „„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周庄美丽的风光吸引作者几次游玩周庄,近距离接触、欣赏周庄。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与周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亲密接触的。请同学们速读第二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次数 时间 观察角度 作者感受 特点 详略安排 第一次游览 仲春雨中 视觉(色彩)水墨画 恬淡宁静 概括写 第二次游览 冬天雪后 视觉(色彩)听觉(声音)色如版画

声似音乐 略写 色彩鲜明 万般柔情

第三次游览 春夜旅游节 视觉(色彩)光带、梦境

多姿多彩 详写

2、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1)本段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讨论后归纳:总分的结构形式。第一句话先总括三次去周庄,每次的印象各不相同。后几句话分述前两次去周庄的印象。

(2)学生从描写的顺序、角度、方法、语言等方面,重点分析本段写得较精彩的一两个句子或表现力较强的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从中点拨)

参考:①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周庄令人目眩的色彩,却仍旧蕴含着凝重的历史韵味。②用词丰富。雪融化的声音用“滴、淌、渗”等动词形容,不单调,足见作者文学功底。③“抚摸”一词用得极为准确,把阳光拟人化,突出阳光的温暖、轻柔,给人以舒适感。

3、分析第5、6自然段。讨论、归纳:

(1)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哪些景物?

参考:第三次游周庄描绘了节日夜景,如岸上的彩灯、倒影、花船、丝竹管弦之声、礼花等。(2)细读第5自然段,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述旅游节欢乐气氛的。

分组讨论后归纳:作者先由岸上写到河中。写河中景物先写河中倒映的光带,再写河中张灯结彩的花船,写船上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再写到小船划到古镇尽头所见的景色和突然看到的缤纷礼花,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欢呼声。有条有理,顺序井然。(3)这样的描写与作者所要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参考:文中描绘了节日夜景下五彩缤纷的周庄,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及对改革开放的讴歌之情。(4)作者为什么写三次游周庄?第三次为什么详写?

要点:作者多次游周庄水乡,这正表明周庄景色情韵深深吸引了作者。有些景点,单凭一次游览,浮光掠影,感受肤浅,难以领悟其奥妙,体会其神韵。两次,三次,仔细观赏,细细品味,才能多角度地领悟其境界之妙处。故而本文写了三次游周庄水乡的情景,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文章的详略也就自然形成了。

小结:文章的第二部分,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充分体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也表现了 周庄这个古镇在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更表现了周庄人民的幸福生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1. 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5

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

2.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3.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

(2)学完《周庄水韵》,请同学们谈谈这个“韵”字的含义。(各抒己见)参考:古朴,宁静,清幽,柔美,多姿多彩„„最主要指的是一份柔美。(3)归纳本文的特点。

与《巴东三峡》不同,这篇游记随着时间转移,记叙的对象、空间虽相同,但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所见所感也各不相同,可见游记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

四、比较阅读,思考问题。

课外已布置同学们阅读《远去的周庄》,现在思考:文章为何称周庄是“远去的”,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

参考:周庄原本是以它的清幽、别致、宁静、柔美的水乡神韵闻名于世的,是与外界尘嚣互不沾染,超尘脱俗的,如今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使清静的地方变成奢靡浮躁之所。一切都人让“现代化”的色彩涂抹、淹没。周庄已“远去”,已日渐失去了它的宁静,它的灵魂,商业铁踢粗暴地践踏着我们文明与文化的命脉。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水中倒影——美丽

对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小河泛舟——诗意 只有威尼斯才能见到 整体布局——巧妙

第二课时

第一次游周庄:仲春 水墨画 恬静宁静

第二次游周庄:冬天 版画 色彩鲜明、声音柔美 多姿多彩 第三次游周庄:春夜 旅游节 仿佛进入了梦境 动人心弦

四、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优美,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水,课文中有哪些你喜欢的描写水的句子,请摘录下来,加以体味,说说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1、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这一段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展示了周庄水韵的迷人之处。突出了滴水和流水声的轻柔,作者把它比做裹着万般柔情的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非常形象。带有古典风味,在措词方面也很讲究多用叠词如:细细、重重叠叠,如„„如„„袅袅,读起来富于音乐的美感,真的感觉到流水叮咚作响。

2、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从视觉角度突出了河水一改先前的平静幽深,突然变得光彩夺目。“落”这个词用得好,比“映”来到有动感。作者把此时的河水比作一条彩带,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文中句式整齐,多为四字词,节奏鲜明,读起来欢快和谐,如:面目一新、瞬息万变、辉煌璀璨、平静幽深、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缤纷的现实与古香古色的周庄形成了对比。

3、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作者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象描绘得富有诗意。“木橹”“悠然搅动”“石桥”“不慌不忙”“彩绸”等词语写出了周庄的古朴、宁静。“斑斓”“迷离闪烁”“朦胧眩目”等词又写出了周庄的神秘,令人捉摸不透。

4、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再次把灯光倒映的小河比作光带。

5、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突出了河水的神秘莫测。

6、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作者的感觉很独特,水居然因丝竹声而变得清澈剔透,而且想像出是有荧光从水下射出。

7、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写礼花盛开前的宁静,水面上除了点点星光外什么都没有,有静有动,使得文章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二)研读1—3段。

1、找出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和作者对这样的印象高度评价的句子。印象: 评价:

2、作者把周庄和威尼斯比较的用意何在?

3、三段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1段中“悠然”、“不慌不忙”表现了周庄什么特点? 5、2段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6、3段中“据说”、“大概”等词有什么作用?

7、这部分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1、仔细朗读文章第二部分,三次游周庄作者去的时令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感悟也不同,请你说说有哪些不同。

2、文中提到了“水墨画”和“版画”,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赏析文章第4段。

1、这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2、作者叙述第二次游周庄较第一次着墨多了许多,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述周庄特有的神韵的?

3、从全文来看,作者写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4、这一段的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三)赏析第5、6段(重点)

1、作者第三次游周庄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2、第三次游周庄,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周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第5段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周庄水韵的?举例说明。

4、如果说前两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那么第三次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描写周庄的?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庄水韵》教案 语文版

《周庄水韵》学案

教师寄语:水是肌肤,水是血脉。说水冰清它便玉洁,说水幽蓝它便碧绿。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学习重点: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学习难点: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单元第1课时总第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号。

2、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完成下列注音。木橹()搅动()斑斓()()漾动()彩绸()连缀()仲春()屋脊()覆盖()目眩()屋檐()渗出来()谛听()参差()()娴熟()轨迹()剔透()丝弦()勾勒()黑黝黝()缤纷()隐匿()璀璨()()摇曳()

3、词语积累 迷离:

闪烁:。朦胧:。连缀:。

仲春:。丝竹: 清澈剔透:。

张灯结彩:。勾勒:。黑黝黝:。隐匿:。凝重:。蔓延:。

四、自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3、分析本文结构:

六、课堂总结: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写前两次到周庄,较简略,第三次到周庄为详写。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不尽相同。第一次时值“仲春”,“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游周庄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水墨画”与“版画”,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还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七、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最喜欢的精彩语句或语段。

2、完成综合能力测试题目。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课时

第1单元第2课时总第 课时

一、回顾本文的游记线索:

文章以作者三次游周庄为线索,虽然记叙的对象都相同,但随着时间转换,景色各异,三次游周庄时的所见及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也正反映了周庄随着时间悄无声息的变化,体现了周庄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2、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3、找画出最能表现周庄“水韵”的语句,与第四段比较,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4、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5、前面春冬两次游周庄,作者差不多已经写完了周庄的(“桥”)和“水”,那么第三次游历周庄时,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有什么作用?

6、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所表达的效果。

三、本文主旨探究

文章描述了三次去周庄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古镇水乡的勃勃生机及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

四、课堂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五、当堂训练——类文品读

离开平遥后我们来到了祁县的乔家大院,一踏进大门,与我们同行的歌唱家单秀荣女士就说:“到这里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富贵。”其实,单秀荣女士长期居住在北京,见过很多世面,并不孤陋寡闻。就我而言,全国各地的大宅深院也见得多了,但一进这个宅院,记忆中的诸多名园便立即显得过于柔雅小气。进门一条气势宏伟的甬道把整个住宅划分成好些个独立的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是中国古典建筑学中叹为观止的一流建筑。张艺谋在这里拍摄了杰出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那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些角落而已。事实上,乔家大院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过着影片中那种封闭生活。你只要在这个宅院中徜徉片刻,便能强烈地领略到一种心胸开阔、敢于驰骋华夏大地的豪迈气概。万里驰骋收敛成一个宅院,宅院的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的云天。钟鸣鼎食的巨室不是像荣国府那样靠着先祖庇荫而碌碌无为地寄生,恰恰是天天靠着不断的创业实现着巨大的资金积累和财富滚动。因此,这个宅院没有像其他远年宅院那样传递给我们种种避世感、腐朽感和诡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一种心态从容的中国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

乔家大院吸引着很多现代游客,人们来参观建筑,更是来领略这种逝去已久的人生风采。乔家的后人海内外多有散落,他们,是否对前辈的风采也有点陌生了呢?

乔家,只是当年众多山西商家中的一家罢了。其他商家的后人又怎么样了呢?他们能领略猜度自己祖先的风采吗?

1.以上文段中提到了“荣国府”,请写出《红楼梦》里提到的荣国府中的四个人物的名字。① ② ③ ④

2.文章开头写了单秀荣女士的一句话,强调的是乔家的富贵程度。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乔家富贵的原因?

3.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飞檐大都是向上的,乔家大院的飞檐似乎并无特别之处,而作者却需要专门写一句“宅院的无数飞檐又指向着无边无际的云天”,为什么?

4.文中提到了张艺谋拍摄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其作用是什么?

5.依你看来,乔家大院的主人的“人生风采”至少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出其中两点。①、②、6.文中第二段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7、文章结尾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你读了本文,还会提出哪些与文章中的有关的问题,请写出两个。① ②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课后完成“思考练习四”:朗读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六、板书设计

整体水韵图画(1段——3段)。

“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印象图

三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4段——6段)第一次——烟雨迷蒙的周庄水墨画 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周庄动感版画 “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版画 “水”之“声”——如诉如泣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

周庄节日的夜景——多姿多彩的光带 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节日夜晚的周庄——似梦境,像神奇的童话

七、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专心3

第四篇:语文:第2课《周庄水韵》教案(语文版八年级)

周庄水韵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1、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画一幅周庄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 顔色错杂灿烂

迷离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莹 光亮透明

第五篇:2周庄水韵教案

2.周庄水韵

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理清思路。

3.研读课文,品味准确、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品味准确、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过“黄 山集中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

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 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介绍背景知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周庄水韵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等阅读障碍。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明确:主要写作者游周庄的所见、所闻、所感。

②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阅读这两部分,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6):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四、精读文章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思考:

① 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印象是什么?

② 语段中描绘了哪些画面?

③ 作者对此有何评价?

(以下为板书)

周庄(总体印象):“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 事物。”

画面

评价

① 水中倒影:波动似绸

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② 小河泛舟:富有诗意

③ 整体布局:井形河道,古镇为一体。

小结:第一部分叙述了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河水、波光、倒影、古桥、小舟、行人、游客,古雅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1.画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美。

2.搜集周庄、同里等江南水乡的图片和描写江南水乡的诗文,体会景物之美 和语言之美。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周庄水韵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二部分。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作者游览周庄共三次,印象分别是什么样的?

提示:第一次去周庄,是在“仲春”时节,“天下着小雨”,蒙蒙春雨,让作 者觉得这“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是冬天,一夜的小雪过后。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 明对照,交相辉映,“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水墨画”与“版画”,虽 同为画,但韵味不同。作者写第二次到周庄较前一次详细一些,写了“令人目眩” 的色彩,还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水声描写 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美妙动人。

第三次游周庄,悬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正是周庄的旅游节,到处都充满了节 日的欢乐气氛。作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这一夜的景象,使作者感 到如梦幻、如童话一样神奇美妙。

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乡。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由岸上写到水上,坐 船夜游,描绘水中的朦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船摇过桥洞,最后到古镇尽 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由“天上” 写至“地上”。

三、仔细体会揣摩语言,完成课后第二题。

明确:

1.写冬日白天的雪景,着重从滴水、流 水的声音方面来表现周庄之水声充 满柔情。

2.写春夜河上所见到的五彩斑斓的礼花。着重从色彩方面来描写周庄水乡 绚丽多姿。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周庄水韵

四、朗读背诵。

朗读并努力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一段文字。

五、模仿写句子。

模仿“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 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这句话的形式,写一句话。

六、小结。

下载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第20课《周庄水韵》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周庄水韵教案[范文]

    2.周庄水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掌握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难点) 3.......

    八年级语文《周庄水韵》说课稿(共五篇)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周庄水韵》说课稿华安五中 黄文辉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今天这么热的天,大家在这里比赛,很闷热。请大家随我到一片清凉地吧---周庄走一......

    《周庄水韵》教案(共5篇)

    《周庄水韵》教案 泾源高级中学 于永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 2、诵读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随“时(令)......

    《周庄水韵》教案 - 中华语文网—中华语文教育第一门户

    《周庄水韵》教案河南省淮滨县马集初中张健刚 [教学目标] 1、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3、了解课文随“时(......

    八年级语文第20课教学案

    邓州市课改联谊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郭静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蓝蓝的威尼斯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进一步学习移......

    第2课《周庄水韵》同步练习4(语文版八上)

    周庄水韵同步练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斑斓( ) 眩( )目 仲( )春 晶莹( ) 参差( )( ) 谛( )听 娴( )熟 瞬( )息万变 璀璨( )( ) 2 解释下列词语: 斑斓: 眩目: 漾动: 飘忽: 参差: 如泣如诉: 万般: 娴熟: 张......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鲁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

    八年级语文下册 清塘荷韵教案 北师大版

    《清塘荷韵》说课稿 袁蓉晖 一、教学思想:《清塘荷韵》这篇课文被安排在在《语文读本》的第三册中。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我认为首先要对新教材中语文读本的地位和作用要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