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0: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

第一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

【发布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厦府办〔2009〕204号 【发布日期】2009-08-03 【生效日期】2009-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厦府办〔2009〕20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当前我市正处在盛夏炎热季节,7至9月是高温时期,特别是近期天气以高温晴热为主。为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全市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当前防暑降温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及时研究,重点预防,狠抓落实,科学合理安排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二、抓好重点,预防为主。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持续高温容易引发各类事故的特点,结合各自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人员中暑和各类安全事故。要突出重点,加强防范,近期要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各级各类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生产设备定期检测,排除安全隐患;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市政、电力、通信、广电等部门要认真做好供水、供电、供气、电力通信设施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管护;建设、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旅游景点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各区和教育部门要加强暑期学生安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防止学生和儿童因下水游泳造成伤亡事故。卫生防疫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重点加大对机关、企业、学校食堂和饮食行业监管力度,强化卫生防疫措施,严防传染疾病和食品中毒事故发生。?

三、统筹安排,有序保障。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高温时节各项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一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供水保障。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居民、后企业”的原则,科学制定供水计划,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证党政机关、医疗机构、各类学校、车站码头等重要公共场所用水,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供水应急预警机制,一旦出现供水紧张,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企业错峰、避峰或轮休用水方案,以确保全市城乡居民和重要公共用水。二要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特别是在高温酷暑用电最困难时期,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有序用电原则,完善错避高峰方案,努力做到限电不拉路,切实保障生活用电不受影响。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做好迎峰度夏让电于民工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强化节能减排工作,提倡少开空调,确实需要使用空调的,空调温度应当设置在26℃以上,办公场所无人时要随手关闭空调。三要加强节约用水用电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节约用水用电宣传,形成全社会抓好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四、关注民生,解决困难。高温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关注民生,把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放在突出位置。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一次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长期患病者以及丧失劳动能力、低收入和无生活来源等弱势群体在防暑降温方面存在困难的排查摸底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物资和药品,确保帮困工作落实到户到人。各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各类避暑场所,向孤寡老人和需要救助人员开放。同时要关心职工尤其是从事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露天作业职工的生产生活,落实好防暑降温物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妥善安排好职工的休息。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用工企业的检查,杜绝因高温室外作业而发生安全事故。?

五、加强值班,及时处置。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值班工作的各项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尤其是安监、交通、市政、气象、卫生防疫、电力通信等重点部门,要加强领导带班制度,充实人员值班,确保信息畅通,一旦遇有紧急、重要事项或重大突发事件要立即报告,及时协调,妥善处理,以确保我市社会安定稳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九年八月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的通知(厦府办

【发布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厦府办〔2009〕43号 【发布日期】2009-02-14 【生效日期】2009-0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的通知

(厦府办〔2009〕4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九年二月十四日

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标准化为手段的技术性措施不断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沟通国际贸易、国际间经济合作的技术纽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厦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对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新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实施、协调发展”为推进模式,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着力构建完善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提升区域标准化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使标准化成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构建与厦门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建立推进经济建设和激励技术创新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和服务运行机制,使标准化成为促进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具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分别为10个、15个、20个,制修订市级农业地方标准40项,力争80%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实现标准化;80%以上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建立技术标准体系,争创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省级12家;新增采用国际标准标志产品120项,争取8个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设立在厦门,力争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创建10个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点。

三、重点工作

(一)开展标准化专项研究。强化对厦门支柱产业、重点骨干企业相关标准及主要贸易国和地区、重点贸易产品的技术标准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并实现研究成果让厦门全社会共享。及时提供WTO/TBT(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有关技术法规资讯、预警服务以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等方面的服务。

加强对电子、机械、化工、光电子等支柱产业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及时跟踪分析、研究确定“采标”的目标与措施,鼓励企业结合实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企业标准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立足本市企业,建立健全以国内标准为基础,以厦门主要贸易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信息以及台湾标准为特色资源的信息库、数据库,构建权威、高效的市级标准化信息平台。

(三)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活动,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并承担国家级或省市级标准科研项目、标准化示范项目。

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参与并力争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依靠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果,创新一批能够反映国际先进水平和引领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争创“标准贡献奖”。

(四)加大标准实施力度。以贯彻实施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切入点,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托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加大技术标准创新和先进技术标准研制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五)拓展标准实施领域。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从制造业向其它领域的拓展。

⒈加快推行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等相关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规范城市的整体服务标准,提高管理水平。

⒉积极开展以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制造业标准化工作,优先选择有优势、有特色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列入制造业标准化工作重点发展目录,鼓励企业投入研发,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道路,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争创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⒊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核心,加快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工作,逐步实现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以点带面,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⒋大力推行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化水准,坚持以“政府引导、行业协调、企业运作”为原则,组织制定适应厦门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标准,推动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宾馆酒店、餐饮、购物商场、交通场站等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示范单位窗口活动,强化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⒌大力开展能源高效利用、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加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工业节能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的贯彻实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组织领导。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领导,发挥组织推动、业务管理与指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作用,努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有效实施。

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把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配套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为实施标准化战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建立健全标准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标准化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地方法规体系。

(三)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标准化信息平台、开展标准化研究等的工作经费以及对企业实施标准化项目的资助与奖励。有关标准化项目的资助、奖励额度,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⒈对国际标准研制中的主要起草单位,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参与标准起草的,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研制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参与标准起草的,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⒉对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科研项目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项目,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⒊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的单位,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承担国家、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⒋对承担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的单位,根据项目的实施年限,按给予6万元、5万元、4万元资助。

⒌对获得国家、省级“标准贡献奖”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8万元、6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⒍对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标志”的产品,每项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一单位每年的奖励额度不超过4万元。

⒎其它未提及的资助、奖励项目及额度比对相近项目酌定。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融入企业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对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和产品以及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等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在科技计划的立项、成果奖励,推荐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厦门市优质品牌、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五)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作用和典型事例,认真总结有关单位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验和做法;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标准化相关专业或课程,开展对企业管理者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增强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识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和推进标准化战略的良好氛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南府办

【发布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南府办〔2009〕222号 【发布日期】2009-09-17 【生效日期】2009-09-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南宁市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南府办〔2009〕2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企事业、企业单位:

为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12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农民工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把握形势,切实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府南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工就业压力加大。我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农民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实施“1180”投资项目扩大内需拉动就业的积极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

二、广开就业渠道,全力促进农民工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广开农民工就业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综合作用,帮助在岗农民工稳定就业、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或者就地就近就业。在信贷支持、财政投入、税费优惠、社会保障、场地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稳定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加强劳务输出工作,主动与区内外各类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做好就业岗位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鼓励、引导农民工向区外转移就业和在区内就业。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本地企业,引导其与农民工积极协商,采取适当缩短工时、组织培训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避免大规模裁员。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按照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愿望、企业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以及县、区发展情况,采取贷款贴息、小额贷款担保、以奖代补、定额补助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种养业,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三、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

按照“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要整合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全面组织实施“全民创业技能培训计划”、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培训。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统筹利用就业专项补助资金、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等资金,增加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扩大培训规模,动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优势作用,采取部门联合行动的办法,针对农民工中的不同就业群体开展专项培训行动。

支持和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愿意进入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完成规定学习且成绩合格的返乡农民工,由财政按一定标准补贴到培训单位,培训单位免收返乡农民工食宿费用并负责推荐就业。对愿意进入技工学校、农业中专学校和水产畜牧兽医中专学校学习并就读一个学期以上、完成规定内容学习且成绩合格的返乡农民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相应补助。

适应农民工参加各类培训的需求,完善就业专项补助资金培训补贴办法,从原来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调整为允许返乡农民工第二次享受培训补贴,调整补贴的标准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广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9〕5号)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南府发〔2009〕11号)文件精神,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按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相关税费。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和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分别给予补贴。农民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向所在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五、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9年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06〕51号)精神,努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稳定就业的良好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及时到位。县、区要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和及时处理因欠薪问题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各级劳动保障、建设、公安、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发放工资情况,监控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并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具体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企业关闭破产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对恶意欠薪逃逸的业主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要妥善处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仲裁争议,按照“快立、快办、快结、办好”的原则,尽可能采取简易程序处理,对小额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实行终局裁决。凡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要依法先予执行。要加强与外省市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好我市农民工在区外务工时发生的欠薪问题以及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对不执行相关文件规定、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其名单通报政府各级部门,对其新增投资行为应予以限制,建立各部门联动监督机制。

六、强化公共服务,落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在输入地受伤的农民工,农民工输出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与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协调,保障返乡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农民工的各项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应享受的义务教育待遇政策,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病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及时做好农民工子女中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采取等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对返乡农民工已婚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关爱”、“三服务”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及时实现就业。大力开展就业援助等系列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专场招聘会,发挥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返乡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七、加强管理服务,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要研究新情况,解决好流动在城乡之间农民工的耕地问题。违法流转的农民工承包土地,农民工要求退还的要坚决退还;因长期占用不能退还的,要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对依据口头协议等方式进行短期流转且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原则上应退还农民工。长期流转又有流转合同的,可依法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有纠纷的,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八、加强调查统计,动态掌握农民工情况

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动态跟踪调查,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和报告制度,将稳定就业半年以上转失业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建立劳动用工情况监测和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当前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及时掌握行政区域内企业用工和农民工返乡回流变化情况。建立企业普遍联系和困难企业重点联系制度,加强相关统计监测工作,建立相应信息反馈和工作应急机制。建立企业关闭、停产、破产职工失业情况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凡出现有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裁员,或企业职工人数不足100人但裁员总数达到15%以上的,应事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因就业和劳动关系调整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各县(区)各部门要做到快速反应,用时介入,妥善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川办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川办发[2005]1号 【发布日期】2005-01-18 【生效日期】2005-01-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

(川办发[2005]1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

2004年是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第3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明显成效。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一些地方农村税费改革的相关政策仍未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地方农村基本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向农民筹资筹劳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个别地方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时有发生。去年10月,农业部、国务院纠风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04〕13号),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了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妥善处理乡镇债务和税费尾欠,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

妥善处理乡镇债务问题,要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工作,妥善处理税费尾欠。?

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四项制度”。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要进一步抓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实行“一费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照核定的“一费制”标准在每学期初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仍执行原来的收费标准,即小学生每生每年18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310元。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省政府核定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公费订阅报刊实行“限额制”,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乡镇不超过2000元,大的乡镇不超过3000元;村级组织不超过500元,大村不超过800元;农村中小学每年公费订阅党报党刊限额标准为:村小学不超过200元,乡镇中心小学不超过1000元,乡镇初中不超过1200元,高(完)中不超过1600元,禁止学校以订阅报刊为名向学生摊派。严格执行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涉农负担案(事)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坚持违反农民负担政策“一票否决”。

加强对农村灌溉用水用电等涉农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价格的监督和查处。农村灌溉用水要逐步推行计量用水、计量收费的办法,推行终端水价,定价到户,彻底取消中间环节乱加价和搭车收费。清理畜牧乱收费,对畜牧防疫服务收费要坚持自愿原则,畜牧服务机构应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先服务后收费。继续清理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今后农民进城务工,在流出地只缴纳由计生部门收取的5元/证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在流入地只缴纳由公安部门收取的暂住证费用(5元/证,IC卡暂住证20元/证),除此以外,不得强迫农民缴纳其他任何费用。?

二、规范“一事一议”,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取消农村劳动力“两工”负担,各地不能以任何借口要农民再承担“两工”义务。“一事一议”必须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村民自治办法进行,只能用于村内公益设施建设,且每年每个劳动力筹劳不超过10个工,其中筹资部分不超过15元。严禁任何部门单位以“一事一议”名义向村、社和农民乱集资、乱摊派。对违规向村社下达筹资筹劳任务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各地要深入研究、细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议事程序、议事范围、审批程序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各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级补助资金的监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平调,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体系?

为确保从源头上制止农村“三乱”问题,省政府决定,农民负担监督卡由省统一规范项目、内容,统一制订格式,由各市(州)人民政府组织印制和下发,不得再向农民收取负担监督卡工本费。县、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审核把关、分解登记任务,使负担监督卡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农民负担管理规范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做好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工作。各地要强化监测手段,调整充实县(市)监测点,保证补助经费,提高监测质量,使其在信息反馈方面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继续完善预防和处置涉农负担案(事)件工作制度。加强对农民负担重点联系县的重点跟踪回访监督检查,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督查督办,杜绝涉农负担案(事)件。充分发挥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和12318价格举报电话的社会监督作用。?

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农收费项目备案审查制度。每年年初县级涉农收费部门和单位应将该拟收费项目报县级农民负担监管办审查备案。县级农民负担监管办会同财政、物价、纠风等部门对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价格项目进行审查,凡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项目一律取消。坚持对农村“三乱”实行事前监督。?

四、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省委、省政府决定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村新的问题和矛盾还会产生,对农民负担反弹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不能放松,只能加强。要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减轻农民负担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专项治理的部门责任制,逐步建立起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的奖励和制约机制,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作为考核和任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政府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对认真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五、切实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各地要认真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进行一次排查,尤其对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摸清情况,妥善处理。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退耕还林政策和征占地补偿政策。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民工工资兑现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灾区群众和特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搞好生活救济和生产帮扶,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南府办

【发布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南府办〔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2-19 【生效日期】2009-02-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南宁市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南府办〔2009〕2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55号)精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气候异常背景下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努力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防雷设备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类防雷建(构)筑物、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通信设施、广电设施、电力设施、人口聚集场所、公共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设施和场所,必须按照国家防雷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选用和安装防雷装置。符合雷击风险评估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保证防雷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要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制度,做好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和定期安全检测工作。由气象部门负责牵头,安监等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防雷安全排查检测工作。对在排查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防雷安全隐患,要督促及时整改,确保防雷安全。

三、切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职责,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严格执行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许可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质量监督管理,把好防雷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关。防雷装置建设与建设项目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到当地气象部门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种防雷产品质量和流通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四、全面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

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警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各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五、强化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针对雷击伤亡事件多发在农村地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气象部门要逐步构建农村地区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广农村地区雷电防护技术,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特别要加强对偏远农村地区的防雷科普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雷电原理和防护方法,消除部分群众迷信和恐惧心理,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六、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突发性强,对农村地区,以及电力、交通、通信、石化等行业影响重大,必须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重大雷电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妥善处置灾情,迅速开展救助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七、广泛宣传防雷减灾知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当前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情况,结合典型事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学校等广泛开展普及防雷减灾知识和常识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气象部门要建立防雷科技推广基地,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厦府办〔20[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