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语文学习的思考
基于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我有两个想法:
一、我的语文课从下阶段开始,将坚持做到以下“五个一”。
1、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个同学进行“三分钟演讲”,或者,讲“一个哲理故事”,学生自拟话题、自选材料、自写演讲稿。演讲稿写在专门的本子上,演讲稿前10-12小时交给我修改,不合格的就要重写,每个人都要登台演讲。这样,可以积累习作素材,锻炼胆量与口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每日诵读一段经典诗文,力求背诵。我们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得翻身。这一代的国人,没有文化根基,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3、每天晚自习时练字一刻钟。写字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写字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气质,它的意义是深远的。
4、每半月一次小作文,也就是小随笔。写写两周的读书心得,和奇闻趣事,甚至写写时政评论都是可以的,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
二、为了远离网络小说之类的低俗读物,我向大家推荐几种刊物和书籍,你们可以有选择性的订阅、购买。
1、刊物类:
《中华活页文选》、《散文选刊》、《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读写月报》、《时文选萃》、《杂文选刊》、《中学生阅读》、《课堂内外》等。
2、散文类:
(1)《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梁衡《数理化演义》;(2)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3)余秋雨《文化苦旅》;(4)余光中《余光中散文》;(5)史铁生《我与地坛》;(6)《林清玄散文精选》;
(7)《席慕容散文精选:前尘〃昨夜〃此刻》;(8)《毕淑敏散文作品精选集:幸福的七种颜色》;(9)三毛的散文《撒哈拉的故事》;(10)席慕容散文集《透明的哀伤》;(11)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12)《汪国真诗选》;(13)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3、随感类:
(1)《把栏杆拍遍》,作者:梁衡;
(2)《怅望千秋:唐诗之旅》,作者:李元洛;(3)《夹缝中的历史》,作者:朱鸿;(4)《寂寞圣哲》,作者:鲍鹏山;(5)《古典幽梦》,作者:朱以撒;(6)《千秋叩问》,作者:王充闾;(7)《历史的多维透视》,作者:鲍鹏山;(8)《明月松间照》,作者:杨闻。
第二篇:语文学习的思考
2013高考尘埃落定,回望2013高考评卷工作,我们学校语文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行四人远赴开封,参加了极为艰辛而又颇具收获的高考语文评卷工作,为使我们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迎取2014年高考的更大胜利,我们特将作评卷情况及感受作以下文字总结。
上篇:试卷评卷分析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考查论述类文章,内容关于老子其人其书,有一定文学性。这3个小题,有着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得分并不是很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相呼应,更能考查考生的综合性阅读素质。
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研究考试大纲的要求。训练题目既要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也要选择自然科学类文章,要格外注意“结合类”文章。训练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整体阅读意识,以“宏观把握,微观推敲”为解读方略,以“读懂”为解题根本,不必过分纠缠于偷梁换柱、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所谓的设题“雷区”。
文言文阅读,选自《明史》的《马文升传》,约600字,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人物仍为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人物,故事性较强,文字较为浅易,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并据此完成试题。第1小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第2小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第3小题重点考查考生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第4小题翻译10分,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复习备考时,要据此选择合适的文本,指导学生以理解文言文为主,进行科学的复习备考。
诗歌选取的是陆游的《鹊桥仙》,两道小题,第1小题从内容上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能力,可以说鉴赏诗歌读懂始,“上阙最后两句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两个小问,难度都不算大。但学生得分并不高,关键在于学生未能真正读懂诗歌。第2小题切入点也很小,范围极为明确“结尾借用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既是对艺术手法的地考查,也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查,所以,诗歌鉴赏一定要多引导学生从读懂诗歌内容入手,而不可过于纠结于名词术语和表现手法,因为一切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名句名篇的背诵,严格按照64篇段“背诵推荐篇目”进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的《观刈麦》内容不熟,痛失2分。这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选做题,即“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其一。更准确地说,在“小说阅读”和“传记阅读”中选择其一。90%以上的考生选用“实用类文本阅读”,事实也证明,实用类文阅读也远文学类文本得分要高。但是,个人觉得,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可能会在此处有一定变化,因为这些年该选考题已失去了其就有意义。
第II卷
表达题。
语言运用类题目也较“稳定”。成语、病句、语言连贯,与以往没有任何变化。
16、17小题,补齐填空与图文转换也是稳定为主。
写作
今年我们河南的高考作文试题,形式平稳、入手较易,联系现实、关注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下是高考评卷专家对今年作文的分析:
一、立意角度(涉及五类人)商人、专家、三种切割师
1、商人:面对挑战机遇,反复咨询,坚持不懈,终于通过老新切割师实现钻石增值。
2、专家:提出切割建议,不是核心。
3、很多切割师:不敢切割钻石,代表了害怕风险、没有勇气,虽有经验技术,患得患失,顾虑重重,担心害怕,衬托老新切割师。
4、老切割师:技艺高手,周密、经验丰富。
5、年轻切割师:出生牛犊不怕虎、毫无顾虑,勇气可嘉,新老切割师是黄金搭档:经验技术与勇气的结合。
二、立意分类:材料的关键句是老切割师的那句话,点明了寓言的寓意。第一句话:“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强调三者缺一不可,“更”突出了勇气的重要作用、核心价值,与前面的“经验技术”形成主次关系。经验技术是钻石切割成功的基础,勇气是钻石切割的关键。
第二句话:“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指出成功要具备的心态和做事的相关,二者是因果关系,要放下顾虑,卸下包袱、排除干扰、心无旁鹜。
以下四种立意符合题意
1、关注第一句话:可写“经验+技术+勇气=成功”,正面谈“拥有勇气积极作用”,但必须以勇气为核心,从反面可谈“缺乏勇气弊端”,应该把勇气与经验技术结合来谈,哪怕是一句话。当然,材料中如果没有出现“经验技术”等字眼,文章暗含也行。
2、关注第二句话:以放下顾虑为核心。正面可谈“排除干扰、心无杂念、心无旁骛”,反面可谈“顾虑重重、患得患失、难以专注”,也可写:关注每一小步或做好每个细节(《庖丁解牛》)
3、从商人的角度:面对挑战与机遇,勇于尝试、坚持不懈。
4、从老新切割师角度:团队精神,齐心协办(老新结合、黄金搭档、强强联合)
三、确定等级
1、一等二等:只要围绕以上以上四项任何一种,内容可划为一等或者二等,表达和特征分也可划为一等二等。
如: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
心无杂念,勇往直前 坚持不懈,勇于尝试
团队合作,铸造完美
2、三等。基本符合题意,从材料出发,针对某一个点,牵涉到材料中有关内容,但与中心含意有一点距离。
①从商人角度:写规避风险,独具慧眼等;
②从老割师角度:写预案,周密计划,凡事预则立;
③从钻石角度:写瑕不掩瑜,缺憾是一种美,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我等; ④从老新切割师角度:写强将手下无弱兵; ⑤从专家角度:写抓住关键、切中肯綮等;
3、四等。偏离题意,与材料无联系,随意发挥、中心不当,立意不当。(天时地利人和、无我。)
可以看出,今年的作文依然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坚持将立意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凸显对学生利用材料发掘立意、选择角度的发掘能力。而且,材料最后老切割师的一番话,更是明确点明了作文的立意重点,降低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这样,考生拿到作文试题之后,对于耳熟能详的新材料作文形式,不会感觉陌生;对于情节简单主题明确的故事材料,不会无从下手,这有利于考生快速构文,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的写作水平。
所以,今年我们河南省的高考作文题,内容平稳、入手平易,看似与时政热点无关,却有着极强的时代性,既能有效考查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又继续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是一则较为成功的作文试题。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强化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要真正把握准“经验”与“勇气”的辩证关系,既不要只说“经验”重要,也不能片面地否定“经验”、绝对夸大“勇气”,这也算是命题人对考生思维能力考查的一个 2 方面吧。
下篇:对备考的启发与建议
鉴于以上情形,建议我们师生在下一年的复习备考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1、端正态度,热爱语文。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学习,也不同于其它学科,尤其不同于理科。语文是汉语母语的学习,对汉语母语的学习运用,与生俱来,终生乃已。所以,学习语文就要端正态度,热爱语文,而不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唯考分是图。
必须承认,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在中学各学科中,语文是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有人性味的一门学科,是“功在当前,利在终生”的一门学科。学好了语文,拥有“一手好字,一张好嘴,一手好文”,既是取得高考优异成绩的要求,也是一个人成功社会大门的敲门砖。而通过语文学习,拥有“一颗善良的好心,一幅善于思考的好脑”,用真善美之心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用良好的思维品质去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是一个人受益终身的品德和能力。
我们要把语文学习提高到人生修养的高度,跳出狭隘的语文应试圈子,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如果你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以满腔的热爱之情去学习语文,虽然你的目标没有紧盯高考分数,高考语文高分大多会与你结缘。可以说,爱语文爱学语文,与急功近利学语文相比,高考语文不一定出类拔萃,但一定不会一塌糊涂。
2、瞄准方向,吃透纲领。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正确的方向,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对语文学习的正确态度,它是语文高考复习备考不走或少走弯路的必要保证。正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才有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才有了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语文学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学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分析》这几个高考语文复习纲领性的文件。
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复习备考时,要认准复习方向,吃透以上几个纲领,做到胸有成竹、纲目并举。尤其是作文,要认识到作文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得分,更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写作要方向正确,从弘扬主旋律,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发挥育人功能,发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思考,表达昂扬向上的真情实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写作兴趣、挖掘写作潜能、培养写作才子。才不会走急功近利、生搬硬套、僵化死板的作文套路。
3、重视读写,读写合一。
语文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读多写,读写合一。多读,读经史子集、古今中外,让自己徜徉在书中美妙的意境中,感受梦游天姥山的豪放浪漫,体味老树昏鸦古道愁肠,领略文章的遣词造句之妙,欣赏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用心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总结文章中心„„,通过读,涵养思想,锻炼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高三复习备考这么紧张,哪有时间去吟咏品味诗词文章啊,高三复习,应该把大量时间用在做题做题再做题上。其实不然,虽然我们高考试题的最终落脚点在做题答题上,但仔细研究高考试题后,我们将不难发现,大部分试题的考查重点,都是放在对文本正确理解上,所以,平时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广泛阅读,将是成就高考,受益终身的一件事。
多写,就要多思考、勤练笔,把平时生活的点滴冲动、喜怒哀乐,随时记录,养成“用 3 我手写我口,用我口说我心”的良好写作习惯,把平时阅读的收获随时记录,通过阅读作品,摸索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当然,我们的重视写,既包括写文章,也包括写字,写好作文卷面。书法是中国传统瑰宝,写好字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一张好的作文卷面,会让满眼苦涩的评卷老师精神一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你作文中的闪光点,如果再有标题醒目、凤头豹尾、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那么一篇高分满分作文就会凌空出世。相反,如果书写太差、卷面难辩,再优秀的作文内容,也会“明珠暗投”。(对这点下面还有阐述)
4、规范答卷,一目了然。语文试卷要答题规范,一目了然。答题规范,一目了然,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说。形式上答题规范,一目了然。首先,要严格按试卷要求规范审题、规范答题,不可答错位置,漏答内容。
其次,规范修改。“能不修改就不修改,能少修改少修改”,要给评卷老师一目了然的感觉。整体上,试卷不可大勾小圈,胡涂乱抹、抹(墨)迹斑斑。
这就要求作答前,要规范认真审题,规范仔细构思,拟出规范而简单的草稿,做到思考成熟、成竹在胸、答题准确、下笔无误。切不可像某些同学那样,因为粗心,答错了位置,或答错了内容,或答漏了要点,等发现之后,心慌意乱,草率修改,于是铁丝网遍布,墨疙瘩重重。因为山重水叠,评卷老师要想迅速看清作答内容,实在得费尽九二虎之力,于是,评卷老师心中一烦,低分了断!
所以,试卷作答最好不要轻易涂改,若错误实在太厉害,不修改严重影响内容的表达,也要本着能少改就少改,能简改就简改的原则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改后清晰,不影响阅读内容,不影响读者情绪。
再次,规范书写,一目了然。书写时,尽量书写清晰美观,一目了然。字的间距行距合理、大小合适,笔画清晰,墨色适中。有的书写字大如斗,你挤我扛、张牙舞爪、撑破天地,如满天狂絮;有的书写小如蝇粪,星星点点、不知所云。有的笔画粗如牛皮带,让人满目苍黑;有的笔画草蛇灰线,万分难辩:以上这些,都不能让试卷内容一目了然,让评卷者费尽心力方可辩清,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再次,我们书写不要求学生非得写成王羲之的书法字,却要求学生写出清晰美观容易辨认的实用字,不管你是楷体还是宋体还是隶体,都要尽量少些连笔、多些工整,少些草率、多些认真。
内容上。
1、知识题的答题,要有分点意识,做到条分缕析、眉目清楚。对于最有把握最准确的内容,可以放在显眼位置突出显示;要简洁凝练,内容多少适中,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乌压压一片,让评卷老师去挑去拣。
2、作文的写作,要主题鲜明、中心第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首先,考场作文要有主题第一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在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章其它关键处,体现文章的主题,让评卷老师一看,这篇作文是紧密围绕中心、不蔓不枝、集中行文,而不是读了半天,不知所云。其次,段落合理,一目了然。标题醒目、开头亮丽,段落布局合理,首尾照应得当„„
以上所谈,难免有不到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第三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它呈现的是多维的立体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上,每册都有6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
二、它首先应该姓“语”,活动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不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多地掌握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的知识。翻开“语文课标”,我们就会看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以“马的世界”为主题让学生学习,尽管学生在收集、理解“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现实生活中的马”的时候需要查阅典籍,甚至到生活中去观察马,了解马的生活习性,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己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获取关于马的动物学知识。
三、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但不需要搞太多的花架子,要注重学习的实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能力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它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学科的整合学习。单从命名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性”字便体现了这个意思,在这里,“综合性”指的是在综合学习方面的种种表现。
为了达到这种学习目标,不少老师在设计这样的课程时都是尽可能地利用有关教具,把课程内容用多种形式,诸如声音、图片、网络下载的文字材料等等,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甚至有的老师觉得综合性学习课不利用多媒体就无法完成,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电(电脑)不成课”,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形式诸如小组研讨、小组竞赛、演讲比赛、电脑小报展示等等,总想在一节课甚至两节课上讲授方方面面的内容,课堂上老师感觉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下课后可爱的学生们基本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其实走入了一个误区,曲解了“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内涵。
第四篇: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几点思考
闫召国 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作为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师的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材大胆取舍,提前做好规划。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有课文进行整合与分类,重新确定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一般确定一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同时拓展阅读3---5篇此主题下的阅读材料。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不但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扩大了阅读量,同时也能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二、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
本学期定期开展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师生的读书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了“小博士”、“演讲明星”、“文学之星”等称号。
三、及时提炼总结学法、写法,并能举一反三。
各年级每一个学习单元,我们在精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应及时总结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用此方法自主、高效地学习本单元内的略读课文,同时进行相关《主题学习丛书》的拓展阅读。
四、要重视自学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个体的自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结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语文的实践性,要做到教师精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实践的机会、自学的时间。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自学,合作学习成为需要;合作学习开展得好,使自学的效果更有保证。这不仅体现在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上,还体现在互相鼓励、互相督促上。我们看到的合作学习为什么常常是“无效劳动”?大多是因为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学”出发,不是带着需要合作学习的任务“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时候“合作”,使之流于形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一学期来,我们和平中学开展语文主题实验课题以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成绩,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得以提高,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工具学科的作用。
第五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姓名:张萍
地址:江苏南京市江宁开发区苏源颐和美地(西园)颐然居22-3 邮编:211100 电话:***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目前,“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正如课程专家吕达先生所预言的那样:“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教师而言,综合性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教学理念认识的偏差和实践中不正确的做法,亟待我们深入研究解析、切实想办法解决。【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为了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性学习成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项目,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并列。
一、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理念
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对此,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阶级目标的要求,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等。
三、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1、用语文活动代替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在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改变的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忽略了语文课程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为“物理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节目表演”等文艺活动,基本上还没有摆脱“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还局限于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功夫,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容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目的在于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语文课外活动,更不同于以往的作文训练。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综合性,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景模拟来实现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可以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在各种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陈旧的教学方法
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一要保证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有些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常常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只是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例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势必为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为作文而制造故事。实际上,这里的三个活动尽管都有作文要求,但“作文”不是主要目的,作文只是活动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除了“作文”之外,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期望: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的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3、过于注重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和手段,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目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验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学习过程”认识不足,对“整体考虑”关注不够的现象,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缺乏及时的评价、激励和督导。
过分依赖课本,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没有认清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的根本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绝不能蜕变成普通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而绝不可不顾当地的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状况,把课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当作“金科玉律”照搬照抄。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应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形态第一次进入语文课程的必修课,新教材才较为具体地设置了一些适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情境,给予了必要的示范与引导。
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城镇学校有城市的优势,农村学校有农村的优势。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人语文学习。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调动学生关注身边可资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例如:我们可以抓住三峡的主题开展系列的综合性学习,再活动中启发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一切资源作为他们的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切莫本本主义,画地为牢,越俎代庖。
4、单纯的突出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开放性的教师角色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就“作壁上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开放”,除了为活动作了个开场白和小节外,其余时间都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活动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使综合性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降低了综合学习的质量,学生难以从活动中得到预期的锻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师教学的启发、诱导下会得到深化和升华。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需要教师提供咨询和导向,以确保学生学习优势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学生能在引导中更加明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式”的引导更能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学。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对老师是一次重大挑战。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素养,克服目前的种种困难,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如何有效进行综合性学习
1、注重系统性、整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统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系统性,学习功能的整合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从学习内容上看,语文学习片面强调书本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 技能的机械训练;从学习功能上看,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整体发展相背离。鉴于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在于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养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和涉及到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和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学习方法上,不再仅仅通过语文活动或情景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且要注重在实际情景中,在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体验中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学习功能上,不再仅仅追求智育目标,而且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基于这个观点,在具体操作时还须注重避免三个问题。一是避免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那种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不要着眼于某一技能的演练,不要局限在提高学生某项语文能力上下功夫。二是避免把综合性学习搞成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三是避免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避免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淡化学科界限,趋于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语文学科虽然目前尚属分科设置,但决不意味着要与其他学科泾渭分明,不可融通。恰恰相反,语文作为母语可以通达各个学科,而综合性学习正是跨学科学习,多学科结合是一种最佳选择。
2、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究和研究的过程,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间。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的方式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完全可以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也只是提供一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为此,在具体操作时还须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面向生活和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可选择性。不要过于依赖课本,也千万别把综合性学习变成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削弱了,相反是提高了。因为组织策划,管理安排,指导辅导等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要高度重视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活动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目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
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锻炼自己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目光,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调动学生留意身边可以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学语文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书》
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