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生活化 生活课堂化
课堂生活化
生活课堂化
网络是当今社会人们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网络的认识不仅要从对电脑本身的特点去领悟,更重要地是要从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去体验,还要从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去了解。如何把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教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当今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我认为这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让学生的生活课堂化,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一、创设生活情境
有效地课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创设生活情境,就要把学生不知或浅知的东西带到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去。寓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生活情境中,可以让学生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在给学生讲解了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后,让学生欣赏了许多用word设计制作的贺卡。便结合每年有母亲节和教师节这一契机,动员学生用所学的技能给自己的妈妈和老师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贺卡。学生们设计热情很高,一节课下来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贺卡。但这些贺卡又如何送到妈妈和老师手中呢,这又设及到了电子邮件的发送知识,我便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解了如何发送电子邮件。虽然这两个章节的知识不连贯,但也让学生轻松掌握了。
二、感受信息生活
现在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客观世界地基本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给学生讲解了上网知识以后,使他们明白了可以通过网络全面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看看近期的新闻事件,可以查询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查询要购买商品的近期报价,可以通过网络对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这时候我出了一道数学难题,带领学生通过一个QQ上的教师交流平台,很快解决了这道难题,还查找了一些英语单词等。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网络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探究生活问题
“让电脑成为舞台、让网络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那些实际问题能用网络来解决。例如教师想征求学生意见,把自己的信箱地址告诉学生,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自己。或者老师说自己想买一台电脑,让学生回去在网上调查一下那种电脑性能超前,质优价廉。把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反馈给老师。这些问题的设置都可以练习学生运用网络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篇:地理课堂生活化
地理课堂生活化
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与生活相近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欲望。
我校高一地理组在各级领导的督促与指导下,积极开展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学习、研究与推进,把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搬到了课堂,将生活地理与课本知识、生态课堂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将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情境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值得精心设计的部分,导入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设置的思路进入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能激发较为持久而又稳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人新课的教学。
例如,如在讲“地转偏向力”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当把一水池的水放掉时,水流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现在我们可以品尝到很多反季节的和来自域外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这得益于农业区位的什么条件?同学们喜欢在夏季游泳说明海陆气温有何不同?2014年暑假期间大家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时,为什么大多在深更半夜观看?
通过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担当角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习充满情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作探究生活化
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及自然界的生动实例来学习地理知识,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获得技能。
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当地大量人口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对当地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怎样解决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交流展示生活化
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提出相应的案例,并做出合理解释。
例如,在学习“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这一知识点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解释出来。一小组用举例的方式来解释:把教室比作一个小型社会,教室所能容纳学生数量的能力可以理解为“环境承载力”,教室能容纳的最多学生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教室容纳的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人口合理容量”。虽然学生解释得不甚准确,但至少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三个概念有了相应的理解,并可以迁移应用到生活实例中去了。当然,除了对生活实例的迁移外,学生还需将其他学科知识与地理知识相结合。
四、学习迁移生活化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实践,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的习惯,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对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新知,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体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活化了课本知识。
因此,地理课堂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能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学以致用,从而切实体现地理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政治课堂生活化
政治课堂生活化
长期以来,原思想政治课教学被看成“高、大、空”的政治口号和远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主要原因是它把源于生活的理论抽象化,过多关注理论和规范的传授,用概念和观点建立起来的理论取代了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教育因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一、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当代的学生接受,更不能通过强制灌输来使学生接受。所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自身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要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思考,解决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在与家庭、学校、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他们形成健康、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享受快乐,过积极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生活是科学世界(书本世界)的基础,是思想品德知识的意义之源。道德的学习与发展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没有效果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贯通,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应体现生活性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主要指教材内容,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所以,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世界,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把教学内容
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才艺大舞台”】:“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中的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的最后一目,如果从书本到书本进行教学,只要15分钟就可以把书本内容讲完。张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处理,开辟了一个“才艺大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示才艺。教学内容如下。
1.才艺大舞台。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2)叙述自己的或欣赏到的生活情趣。
2.经验分享。
(1)对同学表现的才艺或生活情趣,让学生自己自由发言点评。(2)在学习、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3.学会欣赏。
(1)让才艺表演的同学介绍欣赏某类艺术的要点。如书法作品欣赏要点,音乐欣赏要点等。(2)结合实际指出在欣赏中要注意的礼节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也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案例“难报三春晖”】:在讲授“难报三春晖”一课,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感恩情感缺失现象,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我先发给学生一张卡片,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父母的年龄和生日写在卡片上,并出示给同学看。这时,我发现多半数学生面露难色、抓耳挠腮,被这道“易”题难住了!当我让他们出示卡片时,他们都显得很不好意思,只有少数同学知道父母的年龄。我因势利导地教育他们: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让学生们阅读后得出结论:孝敬父母不仅仅是道德义务,同时也是法律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然后,我要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最后,我把学生说的进行归类,让学生们领悟到,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它的主要环节有课首导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罗曼·罗
兰曾经说过:“唯有健康快乐的生灵才是真正的生灵。”教学的过程,应是适宜生命成长、生态和谐地育人的过程。要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应在以下三个环节中均有所体现。
1.课首导入生活化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教学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
【案例“男生女生”】:讲《男生〃女生》一课,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题目。同学们看到题目后,意料中的有些噪动。我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男生〃女生……”从同学们的声音中我更是听出了他们的好奇。于是,我巧用课本中的活动题目接着说:“男生、女生,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字眼,但你们想过自己心目中的男(女)生是什么样的吗?”同学们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我再“推波助澜”:“今天,我们让男生说说自己心目中最欣赏和最讨厌的女生形象,让女生说说自己心目中最欣赏和最讨厌的男生形象……”课堂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孩子们在交流中提高了认识,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同学们的眼神中更是闪烁着兴奋。
在课首导入课题的常用方法有: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的呈现法;让学生与实物见面,调动多种感官并亲自操作,从中孕育直觉感受的实物法;以小品等游戏为中介,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与生活的桥梁的游戏法;引发学生回忆、反思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唤起法;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倾述个人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体验的倾述法。在这里,我运用了唤起法和倾述法,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
2.课中展开生活化
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体验和认知。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教学的展开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与感悟。郭思乐教授指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拓展的工作。感悟是孕育在学生心中的道德花蕾。”课中展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师生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要接纳和欣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堂教学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变成学生精神焕发、德性成长的沃土。
【案例“青春畅想曲”】:让学生全面理解青春是《感悟青春》这一节课的难点,也是最终落脚点。我校的张老师在“青春调色板”和“青春进行时”这两个板块的基础上,进行了“青春畅想曲”这一板块的教学。“同学们,让我们尽情放飞心中的梦想,一起来畅想美丽的青春,每组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诗词、漫画、歌曲、文字等)来描绘青春,进行交流。”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被激发了,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小组出谋划策:
“这里用红色,象征青春的朝气”,“这句话不好,重新想一句”,“别画错了,慢慢来……”这一刻学习真正成了一种快乐。最后的展示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每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对青春的企盼,整个课堂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并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那些学生们所折服,他们太富有创造力了,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学生都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
3.课后延伸生活化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现实生活中自主建构形成的。所以,一节课的课尾不能突然停止,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如果用标点符号形象表征的话,课尾不是句号,而应是逗号、问号或冒号。所谓“逗号”,是指在课尾一环要将课内教育有机地延续到校外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去。所谓“问号”,是指课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又会触发学生继续去探究新的问题。所谓“冒号”,是指在课尾要召唤和趋动学生将课中学习的收获和道德感悟拿到生活中去验证,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学习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后,张老师让学生回去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要求:作品应便于携带,上面印有匪警、火警电话和当地派出所、医院、消防队的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等。张老师还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周末收看CCTV1的《今日说法》并要求写出观后感。这个案例,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为学生行为践履提供了生机勃勃的表现平台,既复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也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如果脱离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法形成。所以,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在课堂上,教师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自主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四篇:地理课堂生活化探究
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 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谈谈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生活经验,巧妙导入新课
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才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学生当地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熟悉的生活经验等一些地理现象,设计出地理问题,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新疆》之前,我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吃过葡萄干吧?说说葡萄干的味道。当学生回答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哪里能生产葡萄干呢?为什么本地不能生产?学生当然知道葡萄干产自新疆,但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只有新疆能盛产葡萄干,而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地理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就是要选择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感触特别深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感受到地理的趣味性,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学习“南北方的地理差异”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三张图片:本地民居建筑风格、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浙江民居建筑风格。通过联系本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说明:为什么本地传统民居屋顶不那么陡斜,而是介于陡斜与平顶之间?再如:为什么北方人冬天要取暖,要睡火炕,而南方人一年四季都睡床?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因素探究其成因。这样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定会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地理学习的需要,也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技能。
三、引入时事新闻,融入课堂教学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但学生却有可能“熟视无睹”,因过于熟悉了,反而没有更好地思考它们与地理的联系。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点“空白”,从平时日常生活入手,在相关的地理教学中适当插入,并进而用地理知识阐述,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对地理知识也会变得乐学、爱学,并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例如6月11日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非常引人关注,但在刚开赛几天后,就有一股寒流席卷了南非,不仅影响了赛事,还对当地人和前去南非观赛旅游的游客造成很大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南非海岸的500只小企鹅因此被冻死。说起这条新闻,学生只注意到南非有世界杯赛,没人对当地的气候感兴趣,但是当我说到寒流造成小企鹅冻死的新闻时,学生才显现出好奇。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
类似的教学还有很多,如汶川、玉树地震,南方的干旱等,每发生新事件我都会在教学中引用,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地理问题,理解地理知识,这样学生不再视学习为负担,他们在愉快的分析、深切的感受中既内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增添了学习地理的自觉性。
四、关注身边地理、促进课堂教学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与地理有关。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多留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查探究,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而通过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处处留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究其中奥秘。
记得在学习西双版纳一节时,提到了西南地区的干旱,于是我引导学生回想去年辽宁省的干旱情况,接着又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里宽甸地区发生过大洪水吗?平常年份怎样?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宽甸地区降水状况,这样做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自觉接受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教育,才是比较稳固和持久的。这样的乡土地理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模得着,能具体感知和认识的事物,具有天然的情感纽带作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体现出情感的相融性。与课本材料相比,乡土事物与学生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并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法制观念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当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地理的应用价值。
第五篇: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常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作为品德教师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品德课的课堂。给品德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如何让我们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这点值得我们教师思考。[关键词] 选取场景 创设情境 参与实践
品德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品德课的课堂。应让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选取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
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取适当的生活场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如我听过的一堂《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一开始,这位上课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著名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在歌声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年秋天,一对夫妇带他们的孩子去效游,在乘做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途中发生故障,眼看就要坠落于峡谷之中,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这时,教室里雅雀无声,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看得出故事和歌曲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歌曲播放完后,这位教师首先
说了自己的感受:“我被故事中伟大父母无私的爱和歌声感动的同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呢?”学生马上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并且说和老师一样气愤。因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甚至人身安全都未能得到保护,这时这位教师就很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切入主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依靠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武器。这里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情绪
新课标指出“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显然,鲜活的生活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了学生的观察,经历的生活情境,没有他们的具体而生动的表象认识,同样也就没有他们抽象知识的升华,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可以借以分析讨论的东西,哪来的判断,评价呢?从此看出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是品德与社会课开展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老师在每备一课时,都要充分的考虑你要利用何种事物来创设生活情境,方法比较多,手段也比较多,但是要遵循一个原则,创设一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越真实越好,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漫画邮政》这一课中,就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创设了一个“少年邮局”的招募会。因为学校正好有一个“当湖少年邮局”,而且少年邮局的局长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这位老师就利用这个真实的生活资源,把少年邮局的局长请到课堂上,先让局长介绍了“当湖少年邮局”的一些发展和活动资料,让学生对少年邮局有个大致的印象,然后,采用了有关邮政知识的有奖竞猜环节,考考大家,答对的奖品就是一张邮政明信片。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涨,邮局局长是一位本校的大姐姐,她的到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少年邮局之间的距离。因为真实存在,所以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纷纷要求加入少年邮局,也对邮政知识更感兴趣了,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三、参与生活实践,扎实落实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说道根本上是“育人”,教育出一个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观的社会主义新人。想一想,如果没有体验的过程,没有自己亲身
经历的过程,你讲的再精彩,学生学的再扎实,事件分析的再怎样正确,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生活的经验有这一段距离。因此,在课堂上要扎实地进行活动体验,让他们当再遇到此类事件的时候,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这种体验的经验来进行处理,获得感受。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上的《走近你,亲爱的消防员》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消防员在平时训练的刻苦,加深对消防员叔叔的了解。这位教师先让学生看了有关消防队员平时训练的录像和图片。看完之后让学生马上体验消防队员的一个训练项目之一:做俯卧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双手做俯卧撑比赛,时间为一分钟。做好之后,教师马上采访这两个小朋友,问:“怎么样,累不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累!”教师马上说道:“小朋友,你们才做了一分钟,做了二十几个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是我们的消防队员叔叔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而且还是单手做,是不是很厉害?”学生纷纷点头说道:“是”。教师马上又按排了第二个体验项目:穿消防衣。教师先让学生看消防队员穿消防衣的视频。然后请大家猜一猜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学生有的猜5分钟,有的猜10分钟,教师马上邀请班上动作比较快的学生上来体验一下,看看到底花多少时间。一个学生兴致勃勃上来穿,结果花了两分钟,老师马上采访:“感觉怎么样?”学生说道:“衣服实在太重了,不好穿。”教师马上说道:“是呀,这件衣服不是普通的衣服,很重,可是我们的消防员叔叔只要花30秒就穿好了,这是他们平时经过刻苦训练得来的。”学生听了这个数据之后,都感到非常惊讶。都觉得消防队员叔叔非常的了不起。这位教师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消防队员叔叔,真正做到了走近消防队员,从而加深了对消防队员的敬佩之情。从而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生活赋予品德课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能成为品德课教学的最大动力。生活化教学给品德教学涂上了“七色彩虹”,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并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品德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我们教师只有立足于生活,着眼于生活,让品德课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品德课生活化,才能使品德课熠熠升辉,使之成为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