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肖像描写)
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
主备人:许礼靖
【写作目标】
五彩缤纷生活中的人是千姿百态的。那么,怎样才能让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呢?首先必须学会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希望通过本章讲解,同学们能学会人物的外貌描写方法,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丰满。
【技法指导】
一、抓住特征,促其形似
外貌描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比如人物的身材(高、矮、胖、瘦)、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衣着(穿着打扮)、表情(喜、怒、哀、乐)等。进行外貌描写,要反映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关于都德的肖像描写:
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
通过对都德的头、头发、眼睛、胡须等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都德目光犀利,思维活跃,很有作家学者的风范,外貌描写突出了他的职业特点。
二、巧用修辞,凸显神韵
外貌描写多用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巧妙精确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凸显出人物与众不同的神韵。例如下面两段话就是不用修辞和使用修辞的效果对比: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孩子就跟才从垃圾堆里拣出来似的,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像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两段文字,前者未用修辞手法,显得干瘪无力,而后者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文章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三、讲究条理,先后有序
外貌描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要本着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这样既符合规律,又条理清晰。例如某一学生写新来的老师,这样写道:
她就是新来的刘老师。看上去四十多岁,身材苗条,个子在1.56米左右,身着一件中长外套,合身而挺括,显得很精神。
她,一张瓜子脸,略显苍白的面庞,细长的眉毛下有一双有神的眼睛,头发梳理成一把束在脑后,她的眼睛周围虽然有一圈黑晕,但是极富有感情,充满光彩。
文中先写她的年龄、身材和衣着,再写面部特征和表情,既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又使行文清晰富有条理。
四、烘托点染,彰显状态
在对人物描写时,采用侧面烘托或在具体环境中点染,可彰显人物的精神面貌、生活状况。运用得当,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物描写中亦可将具体环境描写与其相融合,来点染人物的生活状况。
当然,写好一个人的肖像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佳作展示一】
为老师画像 标准像
两条粗重的眉毛,一双锐利的眼睛藏在了那副厚厚的眼镜后面,高挺的鼻梁、标准的“美女嘴”、红润的嘴唇、整齐的牙齿,一张历经沧桑但又有几分孩子气的脸庞,笑的时候嘴边有几条皱纹,有几分中年人的成熟,也有几分孩子似的稚气,使人看了便不会忘记那亲切的笑。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怎么样?一位标准的“帅男”吧?
他的标准像一般出现在讲课投入的时候,或随着那声“老师好”而出现,有时批改作文时也会出现。不过你千万不要被他的美丽外表轻易折服,他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一面,需要你对着这张画像慢慢去品味。
侧面像
他的侧面像一般出现在工作累时或不愿意工作时。我敬慕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敏捷的思维。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他也有偷懒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巧经过老师的办公室,头很自然地向办公室一甩,“哇!”我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老师的办公室里乌烟瘴气,一股浓烈的烟味扑鼻而来,办公桌上的教案被他熏得皱着眉头。但是我不太爱他的侧面像,只要看一眼,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艺术照
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张成O型,嘴角挂着几丝笑意,下巴骄傲地向上扬起,估计他正在“引吭高歌”或者“兴奋过度”了。他的头发很有型,根根精神抖擞地排列着,朝气蓬勃,活力无限,显示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好像是微雨过后苍劲的青松。
这是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时的“艺术照”,很神气!可惜这样的艺术照并不是太多,其艺术性往往被我们大打折扣。面对我们这些“俗家弟子”,有时候他也会出现艺术照,不过出现次数极少,我很喜欢他的艺术照!
漫画像
他撇着嘴,眉头紧锁,仿佛世纪大灾难来临一般,脸上的稚气与温和早已荡然无存,脸色由于气愤而变红,由于激动而由红变黄,由于用力而由黄变红„„如此黄了红、红了黄,像一条变色龙一样,他的表情很夸张,仿佛他是一个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第一个教“俗家弟子”的人。
这是在上课我们不认真听讲时或考试成绩极差的时候,他的特写镜头,跟漫画极其夸张的人物表情相似,所以称之为漫画像。假如你不幸看到了这个镜头,千万不要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发笑或说话,在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最好不要“以身试法”,否则你一定会很惨的。
点评:作者用四幅画像准确地诠释了老师不同
状态的工作情况。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白描手法,将老师不同时期的工作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抓住了特征,写出了神韵,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和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
【名家引路】
片段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写作借鉴:这是在朱自清笔下,父亲为“我”买橘子时对父亲穿着的描写。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中却隐匿了许多暗自伤感的潜台词:一个“黑”字,折射出了家境的惨淡;“深青布棉袍”中潜伏着惆怅、孤独、悲伤的复杂心境。对人物着装的描写,可以让人直观地得到所描写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的信息。
片段二: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 迅《故乡》
写作借鉴:这是鲁迅笔下中年闰土的形象。作者采用了人物对比的描写方法来表现日益破产、生活贫困潦倒的农民形象。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判若两人,“灰黄”“很深的皱纹”的脸,“又粗又笨而且开裂”“松树皮”似的手,表明闰土饱经风霜,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作者虽简笔勾勒,但却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写作训练】
一、小作文
1.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的人,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和行为特征,选择其中一个最有特点的写一篇人物外貌日记。
2.似水年华时,谁不曾在校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谁不曾与同学留下一段真挚的友谊,谁又不曾与同桌留下一声声欢声笑语!
二、大作文
请以“同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运用外貌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例文
个性十足的同桌
你想了解我的同桌吗?那就由我来介绍介绍吧!
你看:班里那个个子最高的女生,有着一双小而亮的耗子眼,还留着一头西瓜太郎的头发,那头发乌黑浓密,一甩就有一种香飘飘的味道散发出来。而她此时正目露凶光地盯着我,她就是我的“东方淑女”同桌——马萱婕。
一、个子高
“你大声点儿,我听不见你说啥!”唉!和这个“长颈鹿”说话,简直是蚂蚁和大象对话——难!每次和她说话,我都得抬起头来,真麻烦。她的身高1米66,再这样长下去还不超过姚明了!不过高有高的好处,上次我的羽毛球落在树上,我怎么也弄不下来。正当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时,同桌正好经过,她轻轻一跳,羽毛球像施了魔法一样落了下来。她的“大恩大德”真是令我难以忘怀!
二、数学专家
做数学题时,忽然有道应用题让我陷入深思,抓耳挠腮不得其解。我拍了一下同桌,用一双温柔的眼睛望着她:“马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讲一下嘛!”看着可怜巴巴的我,她说:“这样1+1的题都不会,真是的!身为你的老师都快气死了。”于是,她一步步给我讲,很快我就会做了,真叫我佩服!
不过,刚开始和她坐同桌时,她就画了一条“三八线”。只见她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拿把尺子。左量量右看看,对我说:“拿尺子来!”过了5分钟,又不满地说:“你的尺子刻度不准,换一把!”最后终于在桌子上画了一道“三八线”。真行!整整用了10分28秒。我本以为自己可以多占点地方,但一看课桌两边长短相同,不差分毫。真不愧是“数学专家”,连“三八线”都画得那么精准!
三、迷张杰
“小张,你觉得这几个人哪个最帅?”同桌掏出照片娇声娇气地问。关键时候来了,你若不指张杰,今天肯定会被她猛揍的。瞧!她书包里装了很多张杰的照片和贴画;看!她书上也是张杰的贴画;她甚至连涂改液都没有放过,也贴上了张杰的贴画;连网名都是张杰的粉丝团“星星”。张杰,张杰,开口闭口都是张杰,我都快疯了,真受不了她!有一次,我差点把周杰伦当成张杰,幸亏她不在,否则„„
课间休息,她又在问我:“小张,你的偶像是谁?”正在闭目养神的我随口回答:“叶圣陶、季羡林,你的就不用说了!”同桌目光恐怖,我连忙说:“你说吧!我会耐心地听。”她清清嗓子,神情陶醉:“是张杰,你不知道他有多帅。你看他的目光、头发、身材都是那么帅,哇!如果我能和他握一次手、见一次面,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了„„”完了!她又口若悬河地说开了„„
四、不讲理
她这个人啊,可是不讲理到家了!有一次她忘带涂改液了,她说:“能不能借我用用涂改液?”我随手就给了她。有一天,我忘带了,说:“小马,借我用用涂改液!”她想了一会儿,说:“你上次的涂改液出墨小,我这个出墨大,所以你只能涂两下!”我顿时晕倒„„
每天放学老师都让我们把自己的凳子放到桌上,以方便值日生打扫。我俩约定一人放一天,谁知过了不久她不放了,我好奇地问:“该你放了!”她理直气壮地说:“你看!我每天都给你讲题,所以这一年由你放,这是讲题费!”我心想:“好像我没给你讲过题一样。”嘿„„
这就是我的同桌,怎么样,很有个性吧? 点评
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抓住人物“个子高”“数学专家”“迷张杰”“不讲理”的特点,勾勒出一个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个性女生。
第二篇: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动作描写)[范文]
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9
动作描写
主备人:许礼靖
【写作目标】
动作是指通过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立体丰满起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正如契诃夫所说的:“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技法指导】
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对动作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例外的。高尔基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写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示,形象才能真正丰富起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把动作描写得精彩。
一、特征法
精选富有特征、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例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蔡芸芝老师要打学生的一个动作: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笑了。
“敲”这一典型的动作,把蔡老师只想吓唬吓唬“我”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连贯法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行动,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例如《社戏》一文中的动作描写: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点开”“磕”“退后”“上前”“出”“架起”“换”“说笑”“嚷”这一系列描写孩子们开船出航动作的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喜不自禁、轻松舒展、自由欢快的心情及对看社戏翘首以待的急切心情。
三、特写法
运用细致的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显于读者面前,可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同时加强了文章的情感力量。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的动作描写: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大臣们的这些动作,反映出他们溜须拍马、装腔作势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四、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运用动词之间的对比关系,使文章形成内容上互相关照,意义上相对或相反,从而产生预想的效果。通过比较显示出事物的特点,通过动作的对比描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的情态和发展变化鲜明地展示出来。例如《斜塔上的实验》一文中的动作描写: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
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嘘”“哄笑”“大吃一惊”“窃窃私语”的对比反映了人们愿望的破灭,更表现了伽利略是一个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名家引路】
片段一: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加。„„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清]吴承恩《西游记》
写作借鉴:本片段采用特征法表现人物。“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将猪八戒自私、可笑的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片段二:于是他扑哧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曲 波《林海雪原》
写作借鉴:本片段采用连贯法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小炉匠一说出杨子荣“不是胡彪,是共军”,局势便危急得一触即发。杨子荣“笑”“磕”“吐”“抹”“说”“坐”“掏”“抽”等一系列动作,把他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的性格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片段三: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清]曹雪芹《红楼梦》
写作借鉴:“挺胸叠肚”者高人一等,与刘姥姥“掸”“教”“溜”“蹭”等动作所体现的窘态形成对比。在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鲜明揭示中,不难看出刘姥姥身份的卑贱和地位的低下。
【写作训练】
任选下面一题,写一个300字的片段,要有细致的行动描写。
1.寒风呼啸,写一段母亲在庭院中扫雪的文字。(150字左右)
指导:冬天扫雪肯定和平常扫地不一样,想一想,在寒风中扫雪该用上哪些动词?怎样串起来才能最恰当地体现母亲的辛苦?同时,寒风呼啸,院子里会怎样,母亲会怎样?可辅以其他相关的描写,更好地突出母亲的动作。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进行相关的片断描写。
指导:这个文题很宽松,可选择面也很广。因为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所以更好切入。在写作的时候,如果写个人的体育运动就要注意运用好相关的动词,把过程描述清楚。如果是群体体育运动,就要突出重点,展现出最精彩的一面。
3.请认真观察一位同学上课开始写作业时的一个片段,用文字描述出来。
指导:首先,看他从准备做作业到完成作业分成哪几个动作,选择合适的动词来描绘。其次,观察这位同学的心理特点是专心致志还是三心二意,是争分夺秒还是慢条斯理,是有条不紊还是颠三倒四,是成竹在胸还是一头雾水。最后,想一想用哪些形容词来修饰更能突出他的性格,用哪些修辞手法来修饰这些 句子。4.请写一段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的文字。
指导:把握住老师的动态特征、步伐、体态,通过身体语言揣摩他内在的思想感情。抓住最能体现该老师性格特点的动作着力描摹,做到要言不繁。
第三篇: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动词类作文写作)
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17
动词类作文写作
主备人:许礼靖 【写作目标】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动词类作文审题的能力,学会安排结构。【技法指导】
动词型作文一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引入语,就是先引用一则材料,该材料可能是一则故事,也可能是一句名言,还可能是一首诗或是一幅图等。这个引入语起到的作用是为下面的话题内容做个铺垫或提供依据,它与下面的话题直接关联。
2.延伸提示语,就是由材料或某个观点进行展开提示,它的作用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示怎样理解话题,提示这个话题与其他事物有何关系,可以写哪些内容。
3.写作要求语,就是写作该文章的要求,如文体、拟题、字数等。这部分具有选择性和规定性,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是选择性的,字数不少于600,则是规定性的。
拿到题目以后,同学们要认真审读引入语和提示语,明确动词的含义,既要理解动词的字面意思,还要通过联想和引申,挖掘动词的不同层面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具体为抽象,然后再在不同层面的意义中寻找立意、组合材料、思索文脉、连缀成篇。
【写作训练】 儿时的梦想,你还记得吗?长大后,梦想会实现吗?今天的你还会做梦吗?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还是不再拥有梦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字数最好不要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从意义上讲,“梦想”有两个意项。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渴望”。若从“妄想”这一意项出发,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这一角度切入,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但要实现梦想必须根据现实各方面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为之努力,为之拼搏,才能圆梦。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梦想与现实”或“梦想与行动”这些论题来展开论证,写成议论文;也可以从虚拟的角度,针对现实,谈你美好的愿望,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以散文的笔调,描写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横向拓展,并列成段,铺排现实生活中不如人意的现象,再分别将它们提升到一种理想的境界;还可以编拟故事,反映梦想与现实分离会导致不良后果这样一个主题,以警醒人们找到梦想与现实的最佳契合点。
若从梦想的另一个意项——“渴望”出发。可以反映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渴望,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个人,每一个成长阶段总有一些梦想,然而梦想往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正是我们表达心迹的材料。有的令自己遗憾终身,有的令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又有的需要我们为之呼吁,有的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把它说出来,是非功过供人评说,让人们在读你写的文章时,与你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这就需要你用心去坦露你的心迹,用清新纯朴的文字来扣住读者的心弦。比如回忆儿时的梦想,长大后,再看看梦想能不能实现?在不断实现梦想后的今天,你是否还拥有新的梦想?在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后,你还会做梦吗?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感悟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可以回忆,可以抒情,可以感悟,可以对梦想进行议论评判,这些均在可写的范围之内。愿同学们打开思路,创出新意来。
【例文一】
梦
被灯光笼罩的房间格外寂静。灯下,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桌旁,桌上堆着厚厚两摞本子。小女孩手握着笔,笔尖不停地在纸上跳动着。
写着写着,她的手酸了,眼皮不住的往下耷拉,一个劲儿打着哈欠。
“吱——”门开了,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看到孩子累成这样,心疼地说:“孩子,别写了,先睡会儿吧,看把你困的!”“不行啊!妈,明天老师还要检查呢!”“还差多少啊?”“还有英语,语文,还有„„太多了,你先睡吧,我写完了就睡。”妈妈心疼的叹着气,出去了。
小女孩继续写着。渐渐地,她眼前的x,y,+,-,÷也模糊不清了。她真恨不得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上,可她知道,酸涩的眼睛不允许她那么做。
她趴在桌上睡着了。
梦里,她回到了小时候——“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采棉花„„”几个女孩轻快地跳着皮筋,小燕子般地蹦来跳去。
“叮„„„„”上课铃响了,这是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课上,老师给大家讲了个小故事,同学们自由发言。个个都积极踊跃,小鸟似的唧唧喳喳地说着、笑着。
要放学了,今天的作业总共两题,同学们装好书包,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飞奔出校门„„
小学的生活,多么轻松愉快„„丰富多彩呀!
灯下,伏在桌上的小孩嘴角微微向上翘着——她笑了,继续在梦里遨游着。她回到了刚入中学的第一天,教师们的第一节课各有千秋——语文老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数学老师:“陈景润从小就勤奋学习„„”英语老师说:“每天早点起来,英语一定要多读,多背、多练„„”阵阵教诲滔滔不绝。
双休日的作业多得惊人:“黑板上语文老师留了半板面,数学老师留了半板面,英语老师只好擦了再写半板面”„„同学们天天怨声连连,但无可奈何,上课时只好强睁着熬得发红的眼睛,就像全班流行红眼病。每天上课,下课,午休,晚上,同学们都无休止地浸泡在题海里„„
小女孩似乎又听到了老师在喊:“一定要多做题!”
忽然砰的一声响,把小女孩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小猫把花盆弄掉了、破了,花也无精打采的倒在一边。“唉,不管它了”,因为妈妈总是不停地给那花浇水,水多了,花都枯了。小女孩想着笑着自言自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小女孩拿起笔继续写着,灯光把字镀了一层金。小女孩眼睛又一次模糊了,她困极了。
灯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均匀的呼吸——她,又睡着了„„ 柔柔的灯光抚摸着她,似乎想给她一点温暖,一点补偿。
[简评]小作者将自己的梦想蕴含在字里行间,含而不露。以一个学生累极入梦,表达中学生不堪重负,回忆童年的快乐生活,向往减轻学生负担的一天早日到来。
【例文二】
从梦想到现实
搏击长空,翱翔九天之上是鹰的梦想;纵情狂奔,绝尘草原之间是马的梦想;兴云布雨,翻腾万顷碧波之中是龙的梦想。那么人呢?人的梦想是什么?
身为万类灵长的人,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于一身,所思所想自然与众不同。有人梦想出将入相、封妻荫子;有人梦想,一朝高中、金榜题名;也有人梦想家资千万,富甲天下„„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演尽人世兴衰。其实梦想并非是天马行空式的逍遥游,自有它滋生的现实土壤。
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的,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现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梦想。汉朝名将霍去病终生不娶,一生以“直斩楼兰报国恩”为梦想;而诗圣杜甫的梦想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何两个人的梦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两人身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汉武帝时天下安定,只有北方匈奴不时侵犯边境,武帝大举对匈奴用兵,于是当时社会竞相以军功为荣,才会有霍去病的“直斩楼兰报国恩”。而杜甫所处的时代则是安史之乱,大唐国运直转急下,纷争四起,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十分困顿,饥寒交迫,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由此可见,现实是滋生梦想的土壤。
然而,现实并不是梦想的温床,很多时候,现实也是残酷的。一代英才诸葛亮,穷毕生之心血,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终于病逝五丈原,振兴汉室的梦想随着他一起被长久地埋入地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想来真令人扼腕而悲啊!南宋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年轻时意气风发,怀一腔热血南渡,幻想借南宋王朝收复北方失地,一展宏图,可惜统治者们偏安南方,苟且偷生,致使辛弃疾报国无门,在无情的岁月流失中磨尽英气,只好空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的冲撞,格格不入,其内心的苦闷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屈原投江了,陶潜弃官了,李白醉了,杜甫哭了,柳永沉沦了。
现实包裹于梦想之中,梦想游离于现实之间,现实与梦想缠绕交错在一起,我站在历史的晦明之间,看着他们渐渐模糊起来,摸摸自己的胸口,忽然感觉:梦想与现实总是要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奏出和谐的强音。
【简评】这位小作者博古通今,有着很敏锐的感知,所以文字读来感慨特别深切,情感特别厚重。“人的梦想是什么”——“梦想深深扎根于现实”“现实不是梦想的温床”„„每一个观点之下都有典型的事例来充实印证,让人信服!结尾自然得出精辟的观点:梦想与现实总是要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奏出和谐的强音。构思巧妙,论述严密,观点新颖,领悟深刻,真不愧为一篇优秀习作。
第四篇:郑梁梅中学初一作文教案之《景物描写作文指导》
郑梁梅中学初一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把握景物描写中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三个要求.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思,那么我们怎样用文字将生活之景很好地展现在文章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1.了解景物描写的含义及作用:
景物描写又称环境描写,一般分为两类,即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即对于同人物活动及活动场所有关的自然风光、自然事物、自然空间状况等的描写.包括天地日月,风雨霜雪,山水草木,天色物候,季节时辰,古迹园林等等的描写。一般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多方面的作用。包括:①为人物的活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时间背景,更真实地反映生活。②衬托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③谊染氛围,烘托情调,强化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感情倾向,为作者提供抒情的途径。④为情节作铺垫,设伏笔,安排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⑥以暗喻、象征的形式表现人物精神、作品主题。
2.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描写本身最主要的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表现为该事物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某种独有的征象或标志.景物的特征,就是这一景物不同于其他同类景物的地方.有些景物的特征受地域的影响很大,同样是山或水,我国北方和南方就不同,同样是居住环境,东方和西方有别.汉族和少数民族迥异。这是由地域包括国家、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决定的.有些景物的特征随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田野,草木,天空,大海,不同季节或不同时辰,景象不同。这就是所谓地域特征和季节特征。而各种景物还有其自身的特征,写作时要注意把握。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第一,是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第二,是利用同类其他景物进行比较。第三,参考和引用有关文献资料和文章、诗词作品。
3.景物描写要注意写作顺序。
景物描写要注意条理性。即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其中包括:①空间顺序.即按照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某一景物自身的空间结构来进行.②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的变化或先后来安排描写顺序.③观察顺序.即按照行踪和观览的顺序进行描写。④类别顺序。即把景物划分为若千不同类别加以描写。4.景物描写要注意融情于景。
景物描写要融情于景,要用语言再现自然美和景物美,要充分调动联想、想象、情感体验。恰当使用比喻、拟人、攀声、绘形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美和给人的美感表现出来.以便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三、讨论《夜色》初稿并加以修改 1.多媒体展现《夜色》初稿
黄昏过后不久,夜幕便悄悄降临了。白天深蓝的河水变得墨黑一片。月亮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河水中有一轮银色的月亮,一阵风吹来,河面漾起一长串洁白的月光。
几只夜鸟在上空飞过,喳喳的叫声连成一片,顷刻便过去了,在这静静的夜里反而更加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来,吹在我的身上,别有一番情趣。晚风夹着河对岸野花的香味,带来了浓郁而又清新的田野气息。树影婆娑,婀娜多姿,煞是好看。不知名的昆虫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让人觉得仿佛来到了一个昆虫的世界中。
不远处河边传来“哗哗”的水声,是野鸭子在戏水玩耍。月光照在水上闪闪发亮,水上又漾起了一阵阵粼粼的波光。2.学生齐声朗读文章。
3.学生从写作方面自由谈谈《夜色》的得失优劣。4.学生思考并回答:
(1)《夜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选材的?(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时间顺序
由静到动
河水、月亮(视觉)
夜鸟、昆虫 野鸭(听觉)野花(嗅觉)
5.老师总结文章的优点,并指出其缺点,即联想想象还不够,夜色还不美,还缺少诗情画意。
6.学生群策群力,一起动手动脑,修改文章,让文章美起来。7.总结交流修改成果。《夜色》修改稿
多情的黄昏,伸出无数只小手,轻轻地抖开了夜的纱幕,东方的圆月便登场了。银盆似的月亮,像充满深情的眼睛一样,俯视着大地。
与此同时,夜一不小心,身子一晃,翻落在河里,迅速的融化开来。于是,白天里深蓝色的河水,渐渐的被染黑了。一会儿,这条匍匐的大河变成了墨黑墨黑的一片,与岸上的黑树林连成一体。一切都沉浸在深邃的静谧之中。
月儿升高了,深深的河底出现了一片蓝天和一轮圆月。风儿吹着口哨,奏着美妙的音乐,河两岸一些不知名的虫豸也叫叫嚷嚷,闹得可欢呢。树影一阵婆娑,婀娜娇媚,杨柳甩着长辩梢,真是可爱极了。这时候河中蓝色和月亮不知道哪里去了。哦!它们化成了河面上的点点碎银,一漾一漾的,一直传到河那边去了。河水,在月光的亲吻下,变得愈加温顺,月光,在河水的浮载中,显得格外的轻柔。河对岸的野花的馨香乘着风过来。直沁我的心脾。
一会儿,风又停了,但空气中掺扎着的一股浓郁而又清新的野花香味还是没有褪尽。我嗅了一下,仿佛喝了一口醉人的美酒。
风儿不起,虫儿不鸣,远处的轮团船汽笛也停止了。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世界!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了的三两只夜鸟,叼着星,衔着月,在苍穹中翱翔。相唤声在空中传过,传得老远老远的。赶热闹的小虫虫又叫起来,夜风又吹起口哨。夜色中大自然的音乐家们卖弄着喉咙和管弦,时而粗犷豪放,时而委婉悠扬,把我的心带到了另一个更加美妙的境界————
2.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优劣并发表看法。3师总结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言之有物
要仔细观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多角度选材 言之有序
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言之有情
移情于物、物我换位、联想想象 四.迁移作业:任选下面一个题目作文。
1.借鉴朱自清先生的《春》,以夏季为中心自命题作一篇写景文章 2.《校园之晨》
第五篇: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之重点突出主旨明
郑梁梅中学初三作文系列学习材料4
重点突出主旨明
——如何让叙述重点更加突出
主备人:赵姗姗
【教学目标】
⒈ 掌握命题作文的一贯思路和解题方法,更好地应对这类作文。
⒉ 培养学生写作时重点突出的能力,学会运用让叙述重点更加突出的常见方法。⒊ 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培养 学生用真情动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写作时重点突出的能力,学会运用让叙述重点更加突出的常见方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上街,正好和一个骄横的年轻人碰了个照面。年 轻人气势汹汹地说:“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
旁边的人看看年轻人,又看看马克•吐温,都不知道这僵局将如何收场。没想 到马克•吐温侧身而过,只说了两个字:“我让。”
马克•吐温走过去了,人群发出了笑声。大伙理解那两个字是“我从来不给蠢 人让路”的延续,也就是说他给蠢人让路。
马克•吐温一语双关,一下就抓住了对方的要害,置对方于尴尬的境地。写文章也应这样,我们要牢牢抓住写作重点,紧紧扣住文章重点进行选材、组材、布局和描写,这样中心就鲜明突出,正所谓重点突出主旨明。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叙述重点更加突出呢?
二、明含义,知作用。
1.叙述重点突出的含义。
叙述重点突出,指我们在写记叙类文章时要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和关键,能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叙述和描写,那些与中心或主题无关的材料尽可能少写或不写。
2.叙述重点突出的作用。
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是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基本规范和要求。重点突出,情感才会丰盈,人物才会立体,中心才会鲜明。
三、叙述重点突出的写作技巧。⒈场面描写法
指抓住生活的精彩场面,用细致的描写来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场面描写犹如特写镜头,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贴着生活抓住其精彩的场景,能让叙述的重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课文《最后一课》,作者没有交待事件的背景,也没有花笔墨去写最后一堂法语课后还能否再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更没有写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和当地人们后来的命运如何。作者只紧紧抓住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课堂场景——小弗郎士的化和韩麦尔先生的神情举动。
场面描写法,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它就像生活中的特写镜头一样,省去了繁琐的背景交待,也略去了不必要的结果陈述,直接抓住最具表现力的场面加以描写,这样重点突出,能收到很好的效果。⒉过程详写法
指在叙述典型事例时只抓住最有用的“过程”,而省去或略写其“背景”“开始”“结果”等,以突出叙述重点的写作方法。
例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整篇文章按照“赶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顺序展开来写,但作者只把笔墨重点放在“遇于勒”“躲于勒”的情节上,因为它们最能表现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市侩、刻薄无情的形象特征,对中心表现最有效果。
⒊详略安排法
指文章主体部分选用多则材料时,以刻意的详略安排来凸显文章重点的写作方法。它特别能体现作者对文章重点的把握,应这样有重点、有主次、有区别地对待材料。
遵循原则:详写与中心、主题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主题的重点材料;略写与中心、主题关系不大,但又不可或缺,交代背景、铺垫情感等的次要材料。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运用详略安排法的成功典范。作者选取了四则材料来行文: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车站送别。作者略写前三件事,而详写车站送别这件事,其中又重点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因为它最能表现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意。
详略安排法,还讲究材料的合理布局。一般来说略写在前,详写在后;实写在前,虚写在后;一两则详写,其他略写。
⒋ 正面表现法
指文章对写作对象进行正面地、直接地叙述和描写,以此作为文章重点的写作方法。对人物的直接叙述和描写,为正面表现;对人物的间接叙述和描写,为侧面表现。前者为实,后者为虚。文章应以实写为主,虚写为辅,实写是文章的重点。
例如课文《孔乙己》,主要抓住孔乙己进行叙述和描写,辅以对酒店掌柜、酒客的简单叙述和描写,因为前者为正面表现,后者为侧面表现,以突出孔乙己的悲惨境遇及世态的炎凉。
⒌描写表现法
指对文中的主人公进行细致入微、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描写,以突出文章重点的写作方法。写人记事类文章,就是要塑造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
例如课文《范进中举》,范进是本文的主人公,作者对范进的细节描写有很多。放榜当天,范进抱了鸡在集上卖,“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地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好不狼狈;邻居告诉他中了举人,他却以为人家哄他,“只装作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便要夺他手里的鸡,他只好无奈地请人家不要跟他开玩笑。这些细节描写,把范进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范进读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了疯,拍手大笑,满街飞跑,弄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里狂念:“中了!中了!”作者以细致的笔触描摹了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疯态,刻画出范进对功名的热衷,表现了他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巴尔扎克曾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说明,细节是写作的重点。
⒍对比表现法
对比表现分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对比是指对不同对象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而纵向对比是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无论采用哪种对比方式,都要紧紧抓住其特征,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如课文《故乡》,作者通过对少年闰土(纯真、神气)和中年闰土(麻木、愚昧)的对比,表现了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对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言行举动的同时,小说的主题也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再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也是通过对十年前的紫藤萝(伶仃、稀落)和眼前的紫藤萝(茂盛、繁密)进行对比,来表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主题。
四、叙述重点突出的注意事项。
⒈要学会列提纲
我们在平时写作时要学会列提纲(哪怕只是几个关键词语),时刻提醒自己哪些内容应当详写,哪些内容应当略写,这样就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鲜明。
⒉要学会紧扣中心
选材、布局、角度、描写、结构都受中心的制约,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我们在行文时要紧扣中心,这样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容易将中心表现得鲜明突出。
⒊要学会直接表现
要学会在事例中穿插有效的叙述和描写,用直接表现的方式行文,文章的重点就会凸显出来。余秋雨先生曾说:“好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唯有如此,我们写出来的人物才有特征,表达的情感才会动人,文章的主旨才会鲜明,正所谓重点突出主旨明。
五、升格示范。
我们的语文老师
教室里,五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讲台。新上任的语文老师正在颁布他的“施政纲领”,洪亮的声音响在教室:“我„„生字不教,你们自己查字典;注释不讲,自己看懂;段落大意不概括,中心主题不归纳„„课后练习的答案不讲,你们自己研究„„”大家愣住了:老师,你这也不教,那也不教,那么你还教我们什么呢?我们还要你这样的老师干吗?不明白,真不明白!
老师一丝不苟地执行他的施政纲领,两个星期中,只是重复我们早在小学时就掌握的查词方法,预习课文、阅读课文的方法,然后让我们自己读了两篇课文,并且宣布,要考试了。发了考卷,试卷上全是生字生词的默写、解释,课文的阅读分析,反正都是他不教的东西,全班考得一塌糊涂!老师没有发火,说:“明天再考。”大家不明白“明天再考”的含义,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第二天发了试卷一看,天哪,一字不差,还是那张试卷!又是一塌糊涂!老师看看大 家,又是一句“明天再考”。大家吃足了苦头,谁还敢不拼命地看,第三次考试 的成绩不言而喻了。
我们恨死了,但是不敢不看,不敢不记,不敢不自习,为了那该死的考分!一天,老师让我们用“纷纷扬扬”这个词语造句。这还不容易!但他提了 个要求,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前一个同学造的内容,大家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思 考,多多益善。同学们纷纷举手,用“雪花”“纸屑”“气球”“灰尘”等词语 造了句子,老师一一作了肯定,接着问:“这些东西具有什么相似的特征呢?”
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一,最后概括出了“小”“细”“轻”“多”的特点,老师很满意。可是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造的都是看得到的有形的事物,有没 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也能用“纷纷扬扬”造句?大家被问住了,教室 里没有一丝声响。第二天,老师重复了这个问题,我心中的火山终于爆发了,我刷地站起来:“老师,你这也不教,那也不说;你一再追问、苦苦相逼,你太懒 了,你的懒名声早在学校里纷纷扬扬地传开了!”
教室里一片寂静,空气沉闷得像要爆炸,大家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哈哈,”老师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你终于懂了,你终于明白了。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某种信息这一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可以用‘纷纷扬扬’造句。造得好,造得好!”同学们被感动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对于我的非难,老师只字不提。
哎,我们遇到的许多好老师大多是带病上课、放学补课、深夜还在备课的。他们苦口婆心,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都塞给我们。在他们的关心下,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学能力能有多少?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语文老师这也不教,那也不教,似乎包含着一个什么 哲理。哎,用心良苦的语文老师。
【点评心得】
文章为了突出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有针对性地筛选了材料。对“考试事件”略写,而对“造句事件”详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等都细致 精彩。正是抓住了写作的重点,文章才显得内容翔实,错落有致,人物个性鲜明,情感表达得当,中心突出。
六、实战演练
开心于与“你”的每次交心,你从来不嫌弃我寸步不离;甜蜜于与?你?的朝夕相处,你让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庆幸于有“你”的一路支持,你让我感觉拥有了整个世纪!我会好好珍惜,一年四季里有你;今天我要用心回忆,与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
(1)内容具体典型,语言生动。(2)注意人称的正确运用。(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文体写成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优秀作文】 成长路上有你相伴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可今年的清明节却和以往不同,更多了几分哀伤。去年的此刻,你还和我们一起,可今天,却成了我们来祭拜你。我呆呆的望着天空,思绪渐渐回到了从前。
就在几年前吧,还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正是下大雪的时候,你到我们家来住几天,你刚一进门,就听到我吵着要吃鸡蛋,可家里却没有鸡蛋,于是还没等妈妈招待你坐下时,你就又撑起伞下楼闯入雪中,我往窗外望去,只见你迈着蹒跚的步伐艰难的走在雪中,不时踉跄几步,瘦小的身躯在雪中瑟瑟发抖,看着你的背影愈来愈远,我的心中也越来越酸。没一会儿,楼梯里传出几声熟悉的脚步声,我连忙跑过去开门,果然你的手中多了满满一袋子的鸡蛋。妈妈从厨房里出来,看看了,说:“这孩子要吃鸡蛋,我出去买就是了,怎么要你来操心呢?再说外面还下着大雪,万一摔了怎么办?”你顺手拍了拍裤腿上的雪说道:“我这次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听见他想吃鸡蛋就出去买了一袋子,也算是我的一个心意吧。”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提着鸡蛋进了厨房,我见了高兴的大喊大叫,你和蔼的摸了摸我的头,笑了。
最让我记忆忧新的是在我8岁时学自行车的时候,那时虽然没有凛冽的寒风,也没有.那鹅毛大雪,可却是烈日当头,烤得人十分难受。依然是你在我得身旁,教我骑自行车,可是我怎么也学不好,只会直着走,不会拐弯,也不会捏刹车,每次要想停车都得墙上或一旁的树上撞一下,每撞一次我就摔到一次。记得有一次刹车,依旧是望墙上一撞,只是之前的速度太快,车子狠狠的往墙上一撞,我自然也从车子上“飞”了出去,膝盖磕在地上生疼生疼的,我便哭了起来,期望你过来安慰我。可是你却毫不理睬,只是冷冷的叫我站起来,你对我说:“做人要坚强,不能这么轻易就留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要自己坚强,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听了你的这番话,小小的我似乎也从中听懂了什么,从地上爬起来,又骑起了车子,过了一会儿我感觉这似乎挺容易,很快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你正满意的望着我,还不时的点点头。我的心里也十分的自豪,并且从此记住了你的那一句话“做人要坚强,不能这么轻易就留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要自己坚强,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
想到这里我不禁摇了摇头,在你的坟前久久站立,看着你的坟墓,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突然我闭上了眼睛,心里想到你说过“做人要坚强,男儿有泪不轻弹”便将眼泪逼了回去。
我的外公,成长的路上,有你相伴,虽然你我已身处两个不同的世界,可是我坚信,你的信念永远都跟随着我。你的那句话,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