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指导2018

时间:2019-05-13 12: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文阅读指导201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文阅读指导2018》。

第一篇:散文阅读指导2018

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一般指以下三种: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它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达情感。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作为全文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

3、哲理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主题明确集中(散文的主题常在文章的最后几节表现出来)。

2、意象融情,情真意切。散文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含蓄抒情,如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等,其中的景、事、物都是寄寓作者感情的载体,要认真分析。

3、语言优美,富于文采。

三、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主要考察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

1、词语理解的题型:

(1)、(2007 全国)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2)、(2007 江苏)17。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解题诀窍】根据该词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它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一个词语的出现,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作具体的阐释,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前后,抓住阐释性的词语,即可找到答案。如(1):应先理解字面意思;这两个词语涉及到的内容在原文第五、第七段,在具体的语境中抓住阐释的语句,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的题型:

(1)、(2007 全国)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

【解题诀窍】(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重点词语,采用提问法弄清重点词语的含义。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2)几种常用方法

(a)、自问自答法:针对句子自己提出若干个问题,然后一一解答,就能得出答案。如,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解答本题时,可以设计三个问分别作答:为什么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指什么?给黄河作的传为什么说明是“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

(b)、向“心”凝聚法:“心”指文章的主旨。对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等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句子,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如上面的(2007 全国)第十五题,本文的主题是表达对人应该能够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练并在历练中成长的思想和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角度、扣准主旨作答。

(c)、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筛选信息、作出解答。

(d)、语体转换法:对于一些“修饰句”,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 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e)、摘词组合法:摘出文中符合答案要求的重要词语组合成答案。■

3、理解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型

(A)、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B)、(2007 重庆)“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题诀窍】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

内容上——以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结构上的作用: A、开头句(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括)全文,点明题旨;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感情基调。

B、中间句(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中间段如果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对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是: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结(括)性的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还具有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C、结尾句(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

1、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2007 安徽)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答案:①风拂炊烟图 ②风吹莲荡图 ③风摇树木图

(2007 湖南)19.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解题诀窍】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步骤是(a)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抓准解题方向。(b)、在明确问题指向的基础上,找准有效的答题区间(范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注意将相关对应点找全。(c)、准确筛选信息,组织答案。可以直接摘取原文重要词句直接作答,可以提取概括文中词语组合作答。择其内容要点,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录并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轻重异同。(d)、看赋分,形成条理性。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三点。(e)、有效组织语言。首先扣题意,问啥答啥。很多人只知机械的摘录原文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答题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的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的要求,将文中信息重新排列、有效组合,形成答案。其次,重提取。一般说,答案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炼、重组。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再之,重条理。在综合分析后,要条分缕析的表述出来,表述时要注意:、忌用修辞,回答时,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忌无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忌遗漏,千万不要遗漏答题要点。第四,宁全勿缺(扣住题意,宁可多答一些,因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定扣分);切分要点(对4分以上的题目,要设序号分要点作答,这样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机智排序对切分出的要点,按与题干要求贴近的程度排列先后顺序,或将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点排在前面,把握不大的排在后面)。■

2、分析作品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题型:(2007 重庆)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17.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2007 四川)

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2006 重庆)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阅读文章时注意抓住表明作者行文思路转换的过渡性语句,如“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你走在山脉上„„”“再或,你走在„„”“实际说,„„”“连我自己„„”“我不敢说„„”等,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解题诀窍】(a)、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如过渡句、照应句、首尾句以及“这样、这种、这种情况、这个问题”等指代性词语、“相反、否则、与此不同、更加、而且、首先、其次、因此、那么、也、由于”等关联词语。(b)、根据各个语句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分析。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某段(层)的意义或全文的主旨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题型: 《阳光的香味》(2006 全国)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2007 辽宁)

2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4分)【解题诀窍】(1)、概括段意,要准确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重要词句,整合到一起即可。(2)、概括层意,要在归纳分析段意及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并简明的表述出来。(3)归纳全文主旨,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思想感情是什么。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分析文章结构,把各段意思概括出来,进一步整合便可归纳出中心思想;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段的开头或结尾),抓住即可,没有中心句的可通过分析句间关系来把握内容重点;还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

五、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

1、分析鉴赏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分析表达技巧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和谋篇布局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

★(1)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

提问方式:这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点明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知识储备】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

※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冒号的用法: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

提问方式:文章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作用、效果)。

答题模式:明确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的分析说明)+作用(效果)【知识储备】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

象征: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

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人称变化: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另外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联想想像等 ★(3)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

(a)、叙述:顺序;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b)、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景物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细节描写。

(c)、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d)、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e)、说明。★(4)、谋篇布局(主要针对全篇)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巧设伏笔,过渡照应,巧设线索,巧设悬念,首尾照应,多角度描写等。

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看,常用术语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行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

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C)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2.表现手法:,联想和想象,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抑扬,讽喻等。(具体见上)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具体见上)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D)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第二篇:哲理散文指导 文档

【转】散文天空中的绚丽星光

——哲理散文的写作指导

【写作点津】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概念,万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长“一点点”的过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点点。如此论理,变玄虚隔障为可见、可感、可亲。

(三)即物兴感

即在对事物的观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中,认识到身在其中,为一物所制,反而难以认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赋》前半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苏子答客的一

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水月为喻,提出变动与永恒的辩证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撑起全篇的高超洒脱”(余光中语)。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展现。此类写法,避免空洞说教,而是引人入毂中,然后一语道破。如林清玄的《黄昏的沙堡》,写一群孩子在海滩堆沙堡,因保护自己的城堡而起争执,由争执而毁坏别人的沙堡。最后潮来了,“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笔下,已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童话,折射出让人深味的哲理。徐迟的《枯叶蝴蝶》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而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灭绝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延展至人类社会,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此外,语言有趣有味也是让哲理性散文“趣”味横生的妙方。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生哲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渗入到读者的心田。

【名家范文】

走是灯笼 刘金生

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的那次经历。

离开姑妈家的时候还是响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开始还不觉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

路边全是庄稼地,没有人家,连一棵树都没有,避雨,是妄想。脚下的土路变成了泥路,每向前迈一步都得做出一个奋力拔腿的姿势。虽然是夏天,雨水浇在身上还是凉凉的,接着就是从心里往外冷。天变暗了,路上没有行人——也许有行人但看不见,脸上流着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脚下的一小片地方。还有六七华里的路程。当时我还只是个身小力薄、刚满13岁的孩子!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妈家,但想到经过努力才换来的行程再用同样的努力倒回去,我实在不甘心。我想停下来。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爷爷说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记不清爷爷是不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果等,所面临的就是窟窿——我将坠入困苦的深渊!“等是窟窿”这句即时得到的警语,在我的几乎空白的大脑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论多么艰难,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

记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记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等是窟窿”这句话,已经和这个情景凝为一体,成为一条活生生的哲理融进我的生命。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顾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是的,当年在雨中的“走”是灯笼,后来所有的决不消沉的“走”也是灯笼。这灯笼就是在朦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散文》2002年第5期)

【评析】

一次再寻常不过的经历,好像一杯白开水,人们喝过不会感到任何滋味,然而爷爷的一句“等是窟窿”,却使作者从这杯白开水中翻出新意,即事成理:“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作者“不等”的经历多了,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感悟:“走是灯笼”。虽然作者主旨在于突出“走是灯笼”,却又欲发先藏,先渲染一次路遇大雨、进退两难时的生活体验,着重突出“我”的困苦矛盾的心理,就在“我”明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时,文章主旨到此似已揭示,而又拔高一筹,开掘出更深广的人生意义:“走是灯笼”,使文章结尾处卒章显志,尾如撞钟。在富含哲理的叙事中,作者善将抽象的叙述巧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达,比喻新奇,发人深省。

【优秀习作】

竞争,让生命更美丽

家中后院栽有一盆太阳菊。时值初春,锦簇的花瓣在硕大的叶片映衬下,绽放着金黄色的光彩。

忽一日,盆中黑土钻出了一点青色,点破了墨绿的沉寂,为这单调的春色平添了几分新意。惊喜之余,我不禁暗自担忧:与这枝粗叶壮的太阳菊共处一盆,这纤弱的小苗能顺利地生长吗?

然而,我多虑了。有限的泥土,令她珍惜所拥有的土地;稀疏的阳光,使她向往每一方晴空。她吮吸着,接纳着,生长着,与粗壮的太阳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她仿佛逆江而上的一叶扁舟,在竞争的激流中,虽然时时有覆舟的危险,却总能在小心翼翼中奋勇前行。终于,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花枝招展。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幕景象。市公园内有一排市民们自发栽种的小树。其中有两棵种得很近。按理说,由于光照不足,这两棵树的成长必定不如其他树。但出人意料,在新树中,长得最高大茂盛的便是这两棵。正因为种得太密,为了生存,两棵树都尽可能地伸展着枝叶,伸向对方所不能及的空间,同时积极地向上生长,以求摆脱对方的遮挡,获取充足的阳光。就这样,这两棵树不断竞争着,虽然彼此承受着生存的威胁,但“力争上游”使得它们脱颖而出,造就了公园一处别致的景观。

竞争使生存变得窘困;竞争更令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焕发!

“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一切生命概莫能外——包括人。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自然就有压力。但是,正因为有了竞争,才有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才有了历史的前进。前不久,一位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朋友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在浙大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习,每一个人,时刻都有遭排挤的危险。但我们感谢竞争,是竞争造就了我们渊博的学识、谦虚的人品和坚毅的性格。浙大也因此成为人才的输送站。竞争,使生活演绎得五彩缤纷。” 是的,竞争使人感到压力,更使人充满活力。背上了竞争的行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将留下光辉的足迹。那么,坦然地面对竞争吧,我们的体格会因此更健壮,我们的身姿会因此更丰腴动人,我们的生命会因此更美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6期)

【评析】

这篇哲理性散文采取即物兴感的写法,从两种植物入手,让人感受到竞争带来的活力。然后由朋友的话,深化主题,让人顿悟。全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文中精当的描写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给读者感性的审美愉悦。但与作家的文章相比,议论稍觉平直,理趣犹嫌不足,给人的感觉还不够意味深长。

【活学活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边缘是地理的概念,也是经济、文化的概念。地理的边缘,在相对封闭和生产力低下的漫长年代,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边缘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沿江、沿边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地区。事物的边缘,最容易被忽略、受侵害,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地方。颜色的边缘最柔和,黑夜的边缘便是充满希望的黎明。边缘是与中心、主流等概念相对的,边缘化意味着不受人关注。但是主流与边缘往往又是互相转化的。

读了以上的文字,请以“边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文体特征鲜明。

第三篇:叙事性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总之,记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

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四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散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是结构。散文的结构应该是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也就是写散文的着笔处一定要有“见”或“闻”,然后由此产生联想和抒发感受。这一点在巴金的《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都有体现,可以参考。

二是语言。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要美,它的美应该体现在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且能够给人以启发,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范文

荔枝蜜

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我有一回上树采花,不料让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不轻易蜇人,准是以为你要伤害它;它一蜇你,自己也就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也很可怜,便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当看见蜜蜂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些忌惮。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湖水,简直是一幅山水画。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花开时节,满山遍野嗡嗡嗡的,那些蜜蜂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呢。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色泽美,养分高。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朋友送了我两瓶。我一开瓶盖,就闻到一股甜香。我舀了两茶匙放在杯里,加了水,搅拌好,一喝,很有点鲜荔枝味儿。我一向嘴馋,接着又喝了一大杯,不觉动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养蜂场。当时春色正浓,花开得正欢。我一走进养蜂场,就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片沸沸扬扬的情景。

养蜂员老梁小心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体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赞叹地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问他:“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收多少蜜?”

老梁说:“能收几十公斤。蜜蜂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它酿的蜜多,自己吃得可有限。每回收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从来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常常要到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吗?”

老梁摇一摇头说:“蜜蜂是很懂事的,到时候,自己就悄悄地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头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美的生活。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创造自己的生活,等于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燕 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园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1]

第四篇: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也可称为散文化的议论文。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的双重特点。作为议论文,它是说理的。它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散文。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这类文章往往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而得高分,因此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就议论性散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而言,写好这种作文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

一、议论性散文的内容

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议论性散文在说理的同时往往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作者将感情融入文章之中。而一般的议论文则仅以说理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将道理阐释清楚。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以抒情性说理为主。在议论性散文中,文章中的议论往往是作品的主题,由于感情倾向明显,因此这些议论常和抒情结合运用,在阐明道理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基于这种特点,议论性散文的具体内容常常是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例如下面这篇例文:

菊酒剑,看人生

□张智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心态。

也许我们忘却了映着残阳斜晖的悠悠江水,也许我们冷落了锈迹斑斑的五尺长剑,也许我们饮尽了令人迷惘的烈酒。一次次在人生长河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我们忘却了在夕阳西下时品着一份香茗,坐观云卷云舒的平淡,我们忘却了举杯对月的豪情,更忘却了“男儿何不带吴钩”的那份壮志。

我们渴望陶潜李白的平常,渴望着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然。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脚步流苏,我们常常觉得心乏体困,渴望回到平常。其实很简单,孤灯夜下,手持一卷诗书,细细品味,便可使疲惫的心态消除,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迷惘中解脱出来,静观古人的平常与敏感。

陶潜,厌恶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厌恶于案牍之劳形,于是他选择了适合于己的的平常之心,他归隐田园,依南山而种地,好不逍遥自在!李白,经过了官场的压迫排挤也愤然离开,从此寄情于山水,骑鹿访名山,忘却了世间的零零总总,多么洒脱飘然!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李贺之壮志难酬。一声声长叹响彻云霄,一句句诗歌撼人心魄。他对

自己的人生太敏感了,总以为自己当是一个带剑叱咤于疆场的英雄。可是上天并不遂人愿,让他一次次的失意。他狂饮烈酒,狂发牢骚,仰天长叹千百次,而壮志难酬身先死,只落得“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生的心态并不只有这两种,不过一个人的心态绝对又包括这两种。我们以我们的心态而活着,古人也只能是我们的典范,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作主。

拥有平常心的人,生活平淡闲适。是云般随风而行。

拥有敏感心的人,生活也许会灿烂,但也许会黑暗。

酒菊代表平常的人生态度,那么剑呢?剑就是一番豪气。

人生需要菊,需要酒,也需要剑!

点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从本文的选材上看,作者选用了李白、陶潜、李贺等历史人物阐述观点。在行文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十分明显。比如对李白和陶潜,作者持肯定态度,这可以通过文章的语言表现出来。比如“我们渴望陶潜李白的平常,渴望着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然”,这样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李白及陶潜这种淡泊心态的肯定。相反,作者对李贺则持否定态度,比如“他对自己的人生太敏感了,总以为自己当是一个带剑叱咤于疆场的英雄”,这样的话语则明显带有否定意味。由此看来,本文符合议论性散文即说理又抒情的文体特点。

二、议论性散文的结构

一切的艺术创作都需要精良的设计,如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其中对结构章法的设计又是重中之重。议论性散文作为一种说理文,同样需要事先安排好结构章法。

与一般的议论文的结构相似,议论性散文的常用结构也有以下两种:并列式、对照式。第一,并列式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结构,也是考场作文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

这种文章的结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重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我们要论述“成功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缩小切入角度,先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并用恰当材料来证明。其次我们说“成功属于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最后再说“勤奋属于懂得思考的人”。有一点需要注意,并列结构中的各材料之间没有先后顺序,所以可以互换。第二,对照式结构是比较容易突出中心的结构。

对照式是把两种事物或思想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思想来从反面烘托某一事物或思想,段与段、段与层之间形成正反对照的关系。比如要证明“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先从正面说“好好学习”的作用,然后再从反面说“不好好学习”的危害,这样就把道理非常明白地展示出来了。这种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共同阐释一个道理方法,其好处是观点鲜明、中心突出。

佳作示例:

菊花飘香的时节

□重庆考生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寒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吧,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弃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涂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行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哮,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点评:

这篇文章的结构属于同学们最常用的并列式。作者将不同的人物,按照同一个主题组合在一起,使题材丰富,意蕴丰厚。本文选取稽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具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这种并列式的构思是最简单的构思之一,它可以使同学们快速确定文章的思路。

三.议论性散文的语言

议论性散文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的议论文只需要论证有力即可,因此对语言的要求不高,而议论性散文对语言的要求极高。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的是,这种文章的语言必须要用到大量修辞来增强文章的文采,进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议论性散文最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引用。这三种修辞是议论性散文的三大法宝。首先,比喻这种修辞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从而使文章的语言活泼。这一点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只是一种论证技巧而不是单纯的修辞手法。其次,排比在议论性散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修辞本身的修辞效果就是增强语言气势,有时可以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这一点最适宜写议论性散文。第三,“引用”这种修辞是议论性散文时常用到的。因为这种文章常常选择古代文人做材料,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古代文人的诗文。同时,引用一些诗词典故也同样会增强文章的文采。

佳作示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刘秋雯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的修养,应该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习惯,是水到渠成的惯性。那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应该像人的呼吸一样自然吐纳,无需考虑,无需思索,如水之就下,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一手足、一举止、一眉宇之间。

犯而不校是一种修养。古有蔺相如,便是犯而不校的修养之人。他从不与廉颇计较个人得失,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威势,他选择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他不争夺名利,不卖弄才华,谦虚谨慎,终令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尽释前嫌,共同辅佐赵君成就了赵国的强大。他崇高的修养不知道使多少有志之士击节而叹。

施恩不图报是一种修养。淮阴侯韩信早年很穷,便到河边钓鱼以维持生计。有个老妇经常来河边洗衣服,见他饿得可怜,每次都给他带些饭菜来。韩信很是感激,承诺终会报答她的。可是这时老妇人很不高兴地说:“我是看你饿得可怜啊,哪里想要你回报。”是啊,有的人施爱如播种粮食,还没有种下去,就已经在期待秋天粮粟盈仓。而有的人而却是随手将种子撒出,而又绝尘而去,他收获的是惊喜,是心情。他播下的是爱心,呈现的是一种修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修养。苏轼被贬无数次,却仍然大唱“大江东去”,登超然台作超然之人。在黄州,他高吟“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密州,他聊发少年狂,放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岭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政治的失意,并没有给他的人生带来阴霾,相反,他“穷而后工”,将绝世之词彰显于后世。这种修养已经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以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很多人都在苦苦追求功名利禄,唯有真正的豁达之人能够体味出这种境界。陶渊明便是这种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归去来兮”,“采菊东篱下”,“带月荷锄归”,甘愿每天都闻“鸡鸣桑树巅”,面对“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怡然自得。这是怎样的一种修养啊!

李白诗云“惟有饮者留其名”,我不赞同。我以为应该是有修养之人方能流芳百世。有修养之人,无需修饰,无需多言,便会被后人牢记心中,此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评:

文章以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题,形象地点出了修养的特征,发人深思,又极具文化底蕴。中间四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事例典型,论据充分,论证十分有力。最后引用李白的诗句并反弹琵琶总结全篇,点名题旨。作者引用材料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在紧张的考场上,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如此挥洒自如,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较深的语文素养是达不到如此境界的。在修辞运用上,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及引用的修辞,使文章极富文采。

四、议论性散文的禁忌

由于在现在的高考阅卷中,议论性散文常常得到较高分数,因此许多考生对这种文体也是一哄而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事实上,并不是将议论写得朦朦胧胧就是议论性散文,它有许多禁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否则便会写出不规范的议论性散文而导致高考失败。议论性散文写作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忌做作

议论性散文注重感情的抒发。感情应自然地传染给读者,不能做作地主观刻意抒情,因为那是虚情假意。虚情假意的作文在高考考场上也是层出不穷,令人作呕。如98年的高考作文

“战胜脆弱”,有不少同学写父母双亡,从而陷入巨大的悲痛而不能自拔,然后又经过斗争终于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从而说明“战胜脆弱”的道理。试问一下,事实上有那么多的孤儿考生吗?这些幼稚的小作者无非是为了“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因此才会委屈一下亲人或自己了。当然,如果真能得高分,牺牲便不在话下了。而事实上这些虚情假意的作文只能被“打入冷宫”。

无独有偶,08年四川卷高考作文“坚强”,同样有许多的同学写自己被埋在废墟下上百小时,然后喝了父亲或母亲从身下掏出的半瓶矿泉水又坚强地活了下来,而父亲或母亲却因没舍得喝一口水而死去。这些看似动人的故事其实漏洞百出,事实上我们看新闻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挺过100小时的。再说真正被压的学生也没有参加这次统考,而是延期高考了。要知道,感情不是作者用来喊而读者用来听的,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读者也只能从中意会。可见,如何使你文章蕴含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达成默契才是至关重要的。

2、忌矫情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与影视表演不同,影视表演有时可以靠主持人的煽情增强气氛。为了达到感染观众的效果,主持人的煽情往往是恰到好处的,再加上主持人的独特嗓音,观众极易被引起情感共鸣。不仅如此,在一些小品类的节目中也常有煽情的设计。比如今年黄宏的小品《黄豆黄》,在逗着观众笑过之后,“黄豆黄”从袋子里拿出五星红旗那一刻,全场突然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他说:“看到这面五星红旗,我就激动得想流泪啊!”黄豆黄的话语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十分煽情,观众此时都是激动的。可以说,小品创作者的这个设计是十分成功的。换言之,无论是小品还是作文,煽情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矫情。因此,在议论性散文中,作者的感情一定要自然流露,而不能刻意装腔作势。

3、忌罗列事例,不会分析

罗列事例是指考生写作文时从时下流行的一些低浅俗滥的阅读文选中搬出一个个小故事,逐个背写在作文里,议论的语段过少甚至没有,只在结尾时用一两句话联系话题的情况。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所写事例要概括而形象,并有到位的分析议论,这种以事例代替分析的现象,反映了部分考生认识水平不高,不会分析的现状。这类考生要学会辩证分析,多读一些规范的议论性文章,掌握一般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列举事例之后,必须扣住话题进行分析,使文章始终围绕中心论证。文段扣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首句扣题、议论描述性扣题、结句扣题。容易犯罗列事例毛病的考生,尤其要注意学会结句扣题。

《青少年日记》2009年9月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三中学

第五篇: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指导

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活动

0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 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

02 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师: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 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生:答略 师: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两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外阅读这一专题的情况。第一个问题 的设计集中对作家进行介绍,弥补了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缺陷。第二个问题则 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03 回顾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 品味”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 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去品读。教师调动了学生已有阅读经验和技能学习新的内容,学生容易激起兴趣,获 得成就感。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原有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04 欣赏、品味作品 教师让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 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阅读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展示朗读的作品数量和形式不限。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趣味,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交流,这一安排能 提高阅读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同类作品阅读 能力的提高。

05 推荐名句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让学生充分品味到冰心作品中 “爱”的主题。

06 总结回味 大部分儿童散文作品都晓畅易懂,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与感悟是教学重 点。刘振海老师抓住这一重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悟作家在作品中表达 出的情感,较好地达到了阅读指导的目的。精心的教学设计避免了指导的随意性 和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下载散文阅读指导2018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文阅读指导201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散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公开课简案(夏月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初读、跳读、研读的方法读文读题; 2、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有关散文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知......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人物类 江苏省天一中学王同猛 2013-11-20 (一)占有素材,模仿活用 【文题回放】 (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这一文体在表达......

    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品味字里行间散逸之美 ——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郑忠盛 阅读属于一种技能,这种技巧需要长时间训练方能获得。初中阶段,散文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散文具有“......

    散文的写作指导

    散文的写作 1、题材的来源 文学来源于生活,散文也是一样,每件小事,每个瞬间,每种感触,每样物品都能带给写散文的灵感,我们写散文,其实就是为了生活而写,文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欣赏......

    游记散文写作指导

    游记游记,有“游”有“记” ——游记散文写作指导 224500江苏滨海县第三中学 陆可爱 ***【师生聊天室】 孙蕙:老师,我们如何写好游记散文呢? 陆老师:游记游记,首先是“游......

    高考散文写作指导5篇

    散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中,散文越来越成为考生喜爱的问题。因为散文的写作在表现方式上,自由自在自主,记人叙事、摹景状物、抒情论理皆纵意所如;在题材对象的选择上,无拘无束无穷,笼......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复习——课外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教学目的】 1. 梳理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 2. 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指导。 【教学内容】 1.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