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聆听自然的七种方式:聆听天籁之声
聆听自然的七种方式:聆听天籁之声
在松花江流域采风,一位老萨满告诉我,小鸟们在林间飞跃,会沿途遗下星星点点的白色粪便,无意中标点出它们的飞行路线,这叫雀路。当无数雀路像车辐条一样穿过崇山峻岭,自四面八方汇至一个圆心,那里是鸟天堂。如果找到那里,无论多脏的灵魂都会变得一尘不染。
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天籁?!
于是去民间和荒野找寻和聆听,成为我的创作取向。
这种选择基于对复杂或冷酷人际关系的迷茫、失望、痛苦,转向山林寻求心情澄明平和的主动;基于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对生态惊人的漠视以及人类对其犯下太多罪行的反动;这涉及另一种活法和创作道路,虽然迟到,但我听从心灵召唤。
30岁那年在乡下,一个牧羊人指着山谷中的悬崖讲,过去那里是狼开会的地方。二十多年前,每逢月夜,狼叫声此起彼伏。我到悬崖下吼一嗓,结果出奇响亮且有数波回音。我对山谷里错落有致的天然音柱似的矮崖、石垛着了迷,流连忘返……暮色渐沉,忽然一声悠长的狼啸响起,凄美高亢,丝绸般柔软中透出刺破苍穹的刚性。
我幡然醒悟:昔日,这里是一座狼歌台。
听说,有一晚它们叫得格外悲凉,整个山谷哀音缭绕,此后狼迹全无。凌晨时分,有人看见狼队携老挈幼朝东迁离。
唉,人间有数不清的卡拉OK,却容不下一座狼歌台…… 那天,心里埋下一颗散文之种。
2004年春,去鸭绿江看中华秋沙鸭。听说有个山村曾收养一狼崽,喜歌唱,村人称谓歌狼,住村里15年老去。弥留中,村人结队为其送饭,沿其无力贴地吻端摆做船形垛。狼号称饥饿之王,终生为饥馑所迫,常夜行百余里觅食,如今在美味环簇之中舒缓阖眼,可谓极乐。
吁,苍天佑我,沉睡19年的种子终于发芽。
乌德赫人的世界观即北方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核心主张:自然和宇宙间“没有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跟人一样。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的物体”。这与土地伦理学之父利奥波德的土地共同体哲理多么惊人地相似。是生命就会发出声音,就会成长,我们也会看见和听到。然而,动物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胆小,若接近,只听到慌不择路的簌簌窜逃声。万般无奈只有选择聆听,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作品框架。如此,在一个流传于长白山 区的民间故事母体上,生长出摹写水獭戏水声音的长篇散文《拍溅》。在此文中写到四种对野生生命的聆听感受,也可叫做方法:
一、像古人王维听“桂花落,鸟鸣涧”,徐霞客听石潭泉滴那样,细听各种细微自然音响。
二、倾听黑暗中的自然律动,流水音韵,水獭配对的歌鸣及搅水,春夜冰层融雪声。
三、谛听所有人都听得到的自然之声中的所有人听不到的内在之声,大鱼心跳、雪落湖水等音响。
四、辨听野生动物叫声中传达的含义,水獭求偶、唤仔、警告、恫吓、报警等叫声。
另外,还有三种聆听的方法已有心得,还未用,应该是聆听的至高境界:
一、化作“它们”走火入魔,深入秋虫唧唧的灌木丛,与虫鸟你一声我一声搭话(今夏曾遇数只灰伯劳,摹其鸣声对语,竟有一只从叶丛中杀出,边叫边冲我跳跃而来),大家都挺认真,沉入同样心情。
二、聆听声音背后的生命故事,听山兔、野狍的绝叫似孩儿喊痛,是谁伤害它,为什么?
三、以生命聆听生命,即以生命为代价或在弥留之际选择聆听天籁之声;这源自曾当过木把的贾殿清伯伯讲的民间传说,隐居深山的老人用柳笛与小鸟相问候相照拂直至生命结束……
实际上,这就是鸟天堂、狼歌台的境界。至于那声狼啸,估计是幻听,这也算一种方法。
2013-03-24 来源:海南日报 摘自胡长林新作《狐狸的微笑》
第二篇:聆听自然之声
聆听自然之声
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却只有少数人听得到自然的声音。
自然的声音是多变的,小到昆虫、蚂蚁,大至天地万象。凡是处于自然之中的事物,皆可成为自然地代言人。
自然的声音是需要去体会的,一阵风、一片叶,自然给了我们太多美好,却很少有人发觉。“一叶而知秋”便是对自然的一种聆听。我们现在许多人都忙忙碌碌,每天过着日出而起,日落未息的生活,时光匆匆,人也匆匆,不知不觉,剩下的日子已越来越少,却从未感受过自然之趣,这样活着,即使不算劳累,未免有些无聊,不如抽空出来感受、聆听一下自然的声音,听风、听泉、看雨、见雪,返回工作时已精神饱满。
聆听自然之声是有必要的。所有灾难发生前,自然都给了人类警告,可是却没有人听到。我记得西方有个人说过“在灾难发生前,上帝总会告诉我们建造诺亚方舟。”这便是指自然给我们的警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丢失生命。我们知道,板块的运动是很缓慢的,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地震前的些许异常现象呢?也许是科技不够发达,也许是人们太过匆忙,忽略了细小的异常,但总的来说却是我们对自然不够了解,这与对自然的声音缺少聆听是密不可分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去管这些,全球变暖、地震,这些统统与我无关。”那么我们来说一下最贴近生活的的天气问题。大家都有过出门带伞没下雨,下雨了却没带伞的经历,观察、聆听自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边雷响,西边雨”等等这些古代的物候语,能告诉我们自然的规律,这都是长期聆听自然得到的呀。
聆听自然,感受自然,关心自然,爱护自然,这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功课。
初三1班陈明仁
第三篇:聆听自然之声
聆听自然之声
——听《绿色之歌》音乐教学有感 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小学 韩淑萍
一进教室,小树、小鸟、花、草、蝴蝶的头饰就把二年级的学生打扮的更加烂漫可爱。黑板上绿树、小溪、碧草以及用繁花修饰的花边使悄然走近的春天呼之欲出,更使观者眼前一亮。接下来一曲教师伴奏学生演唱的《快乐小舞曲》,又给这幅春景以跃动的音符。教室显得更加明净、畅亮。
学生在紧凑而欢欣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学会了这节课的新歌《小树长高》。在手风琴美妙的旋律下,学生的羞涩、紧张都不再像平常听语文、数学公开课那样夸张。而有伴奏的集体合唱听来更是嘹亮、愉悦。其声音清脆如珍珠落盘,明净如露水滚动,欢快如溪流蹿跃。最有趣的是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一点也不亚于歌德吟诵《浮士德》。
这让我感动,也让我感慨学生巨大的学习能力。再看,在座的各位老师都不见了平时听课的严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纯真、慈善的笑容,这笑容里饱含着陶醉里的期待,也有期待被满足的幸福。这样的情景真的很少见。
细想,每一篇文章不都是艺术的结晶吗?不都可以浸润每个心灵吗?学一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能浏览六地二省在短短五十六个字里的绝妙运用,这般广阔的视野有谁不被折服!拿它与《春望》、《早发白帝城》对比来感受诗人的喜极而狂,领略要在三峡天险里放舟纵跃的豪迈激情,那是何等的浪漫啊!倘若愿意,还可以扯来一两帧杜子美故乡——洛阳的城景乡韵,抑或是捧出素来被人称赞的洛阳牡丹,再配上那首《洛阳看花》这不也是令人兴奋的享受吗?这些俯拾皆是的艺术内容,语文课自然是可以表现的。
如果展开来谈语文课的艺术是很广泛的,教学艺术、审美艺术、内容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这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艺术与语文课堂的艺术氛围。(当然这些与其它内容也有很多交错的地方。)所以现在我就可以这样表达:如果抹去艺术因素,语文课的内容就只剩下功利了。这功利有对识字量的追求,有对积词累句的追求,有对运辞会话的追求,有对想象力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作业与成绩的追求。我承认这些追求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方面有着绝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很多时候语文课的这些元素被蒸馏了,不再是立体的语文教学,而是对单一效果的过分追求。这种追求已经使得语文从最初的“最喜欢语文书,可爱、好看”变得让学生讨厌了。其原因,离不开语文教学使语文中原有的艺术魅力分崩瓦解的教学操作,语文课中的艺术氛围远不如文本本身的艺术氛围,不光如此还会常常成功地“创造”出语文课堂死寂、低效这个怪胎。这些效应固然与教学的其它因素不无关系,但更多的是因着教师的知识、艺术素养。
“我常看到有些青年教师主观上也很想有好的作为,然而他们平时除了看几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书和杂志外,几乎不看别的书,尤其对那些 被他们认为和语文教学‘无关’的书,从不翻一翻。” 钱梦龙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序》中的这段话里所说的“无关”的书是指:广泛的文学作品、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哲学、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思维科学、美学乃至几何学等多门学科。练就语言表达能力以便使课堂时时处于教师语言的艺术氛围里,就应该宗从这段教导。
教师的素养,尤其是用艺术化语言表达的能力,能使课堂的每分每秒像音乐课一样美。体会文章的优美意境,感受语言的摄人魅力是一桩美事,营造学生感受这种美,享受其中的乐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之声是艺术的源泉,音乐赞美它,语言也赞美它,艺术的声音在任何的形式里都会散发魅力。能否让学生也体会到这种种魅力,关键在于传递、表达它的人——教师的能力。
因此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对今天的语文教师同样适用。
第四篇:用心灵聆听自然之声
用心灵聆听自然之声
六年级
姚佳音
我爱听清脆悦耳的音乐,可我最爱听的是——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是多变的,是无拘无束的。大自然那么多声音,可我最喜欢的是溪流之声。
一年四季中,每到一个季节溪流的乐章都是不一样的哦!听!夏天溪流的声音:华啦啦,哗啦啦。这声音犹如浑 厚的大提琴奏出的安抚人心的温暖歌谣。每当我感到不安时,总会走到小溪旁,闭上眼,敞开心灵去·感受这声音的美妙; 闭上眼,遐想着溪流的故事;闭上眼,沉下心去回忆令我开心,沮丧,失落,兴奋的往事......看,夏天的溪流是不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呢?
一转眼,温柔似水的秋天来了。溪流好似被温柔的秋姑娘感染了,它流淌的声音变得轻柔,变得缓慢。哗—— 哗—— 哗—— 每当听见这羽毛般轻柔的声音,总会让我想到小时候妈妈给我唱的摇篮曲,让我想到儿时的趣事,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想起温柔的母亲。这秋天的溪流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小溪流啊流,一不小心,流到了冬天。冬天这个世界是热情的,看见小溪来到了这里,他马上迎上前去打招呼,还等不及冬天说话,小溪就被冬天的严寒冻住了。小溪不再歌唱,不再流淌,也不再笑着跟人们打招呼。冬天看到这一幕可吓坏了,为了让小溪恢复生机,冬天赶紧去找正在休息的春姑娘代班。
活泼的春姑娘赶紧起床工作,她一来。小溪身上的大冰块也在慢慢融化,叮咚,叮咚,好似在倾诉融化的快乐。一向活泼的春姑娘听见这动听的音乐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微风为春天伴舞,树叶也为她们伴奏。美!真希望时间在此定格........其实你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去感受,就会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
第五篇:聆听自然
聆听自然
当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帮你排忧解难,但只有当你走近它的心田,与它在一起,才能聆听到它的声音,才会真正走近它的内心。 ̄ ̄ 题记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奇怪的人.总喜欢一个人在林中不停地穿行;一个人在开满鲜花的山坡奔跑,跑累了就躺在野草中感受一个人与自然的亲密;一个人在荒草丛生中仰望蓝天,梦想着自己像一只小鸟一样,在树杈中飞行,在蓝天中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时,我听见了大自然的声音,那样的低沉、那么的有力。它说了句……我没有听懂它的话。
不过我慢慢地懂得了它的话。那是在一个春天,我明白了它的话。以前的我是那么的自闭、那么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只知道自己内心的世界,不懂心外世界的精彩。大自然说的是:你只知道我一半的精彩,你没有走近我的内心,你要打开自己的心扉,走近别人的世界。
我尝试着走近别人的世界,发现我的世界那么的渺小。我开始惊喜我发生的变化。
此后,我还像以前一样,喜欢去林中、山坡。不过,我不在是一个人,我经常叫他们陪我一起去,去放松自己。大家都认为我开朗了,我也这么认为。但奇怪的是我再也没有听见大自然对我说的话。难道它忘了我?我始终感到困惑,它去哪了?
有一次,正当我在花丛中,追逐蝴蝶的时候。我想起了它说的一句话,“只有你走近我的心田,才能聆听到我的声音。”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又错了。我并没有走近别人的心田,只不过不再那么沉默寡言罢了。我试着改变自己。
终于,在我巨大的变化下,我再一次地听见了它的声音。那声音还是那么低沉、那么有力。它说,我改变得真大。以后,每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我都去找他人帮我,然也有它的身影。
我真正地学会了聆听大自然,我也明白了要用心和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