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 (新)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2: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选读 (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选读 (新)》。

第一篇:《论语》选读 (新)

平凉一中校本课程之一

《论语》读

主讲人:独化

选1

序言:读书法

《四书章句集注》中总结了读《论语》、《孟子》的方法。自己将其总结为:通文义,见道理,下功夫,知行相长。对其中的顺序作了一些调整,摘录如下:

一、读书须先通文义。此不待赘言。多有文义误读而与道理相背者,不可不慎。文义通后可以诵读。眼,耳,口,心都到,方能读熟。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二、读书须是读得切己,要从自己身上见道理。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来至者、所以来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三、读经典不可将其只当文本、当知识看。要在自己这里下功夫,方能于己有益。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已,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四、知行相长。读得愈久,道理愈明。有知之、好之、乐之之可期待处。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五、经典自是须读得圆融,通读方好。选段之意在于量力而为,选取自己读得有体会处。宁缺毋滥,宁拙毋巧。抛砖引玉,待读者读后自己再下功夫方是初衷。

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第一课

一、导论

此是论语12·20(第十二篇颜渊篇第二十章)子张问达的记录,此章问答反映了闻与达的区别,内含孔子所重的名实问题。“色取仁,而行违”真乃仁之贼也。近名而不务实者,在己为舍本逐末,在人乃欺世盗名之徒。观此,则知闻乃圣人之所深恶。

二、选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三、释义

1、“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此问看起来明白,但仍需注意,这一问,问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不是为“达”这个概念求定义的问题,之后孔子所谓“夫达也者夫闻也者”也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是举例说明,都是提点启发式的回答,不可局限看。

2、“何哉,尔所谓达者?”此是反诘,很妙,乃为师之艺术,所谓“发其病”。

3、“虑以下人”此是节己让人之谦德,提醒学人不可争强好胜,要给他人空间,留有余地,这也建立在前面“察言而观色”而知其所欲的基础上,是一种义行,值得体会。

4、“色取仁”,这个“取”字值得深玩。“仁”成了一个工具化的东西妆饰在“形色”之上了,再深入,则涉 及仁的内涵问题,在此基础上,“仁”可否“取”的问题自然明白。

四、翻译

子张问:“士做到怎样才可以称为达呢?” 子曰:“你所说的达是指什么呢?”

子张对曰:“在邦必能闻名,在家必能闻名。”

子曰:“这是闻,不是达。所谓达者,素质真直而好求大义,明察人言而观其形色,内心常怀节己让人之心。这样的人,在邦必行事坦达,在家必行事坦达。所谓闻者,以仁饰色而行为违背,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所处的境况不加怀疑。这样的人,在邦必能闻名,在家必能闻名。”

五、思考

1、请考析闻与达各自的内涵,并区别;

2、以此篇对话为引,谈谈你对“义”和“仁”的理解。

第二课

一、导论

这段选文出自《论语·里仁》第十七章,总章八三。夫子在这一章讲的是与人交往中自修的问题,教学者在与不同人相处中如何自处,如何学习。我们在面对好的人时会十分羡慕,在遭遇坏的人时会十分怨恨,然而,仅仅做到这样却是远远不够的。

二、选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翻译

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对他的品行心生思慕,从而自己也努力,去拥有美好的德行;见到不贤的人或者不好的事,自己要去反躬自省:自己是否也有这种不好的品性?有的话一定要改正。”

四、释义

1、“见贤”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别人比我们好,这种“好”却常常不是贤。比如富贵、家境、社会地位、权力、样貌等等。当我们见到这样的“好”时,很难有“思齐”的心境,反而会有所谓的“羡慕嫉妒恨”。问题就出在这一个“见”字上。“见”须是自己去认真判断后才具有的“见”,而学习是提升我们这种判断能力的途径。一个人学习并思考之后,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贤”。

2、“思齐”是“见贤”唯一可能的结果。一个人“见贤”之后,首先生起的是对这种贤的思慕,是真心觉得这种东西那么地好,思慕之情一生,自然就要去做“思齐”的事情,就好比人“好好色恶恶臭”一样自然。生活中不断地见贤思齐,人就会向着美好的方向不断靠近。

3、“见不贤”与“见贤”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一个具有了判断能力的人才能判断何为不贤,所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种判断力也是我们要去不断学习的。这个意义上,我们许多讨厌他人的理由都值得再去反思。

4、“内自省”是“见不贤”之后的唯一事情。之所这样说,是因为对不贤的作为要在自省之后。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人常常于自己的错处不自知,见到不贤时却是一个反省自己的好的契机。这种时候更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努力改正。自己不希望朋友如此对待自己,自己日后就更不应如此待人。其次要反省自己见人不贤是否见得确切,如第3条所言,不能带着自己的偏见看人。他人确实不贤之时,也要反省自己是否能做到“以直报怨”(《论语·宪问》),不能因为一时怒气对他人的应对失了中正。

五、思考

1、结合此章,谈谈你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的理解。

2、结合此章,阅读下面《大学》中的材料,谈谈你对“絜矩之道”的理解。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第三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学而》第三章,总章三。在《论语·阳货》第十七章再次出现,总章四五〇。这一章夫子讲人去追求外在的好声气待人会带来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二、选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三、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要是在待人接物时追求使自己的言语动听、面色悦人,那么他就很难成为一个仁人了。”

四、释义

1、“鲜矣仁”是一个严重的判断。夫子讲话宽大有余裕,意在不绝人。说“鲜”,亦即很少,我们就能想见,“巧言令色”是一个完全背离“仁”的行为。

2、“巧言令色”内无情实,又欲使人信己有实,则惑人而为伪。“巧”和“令”都是“好”、“善”的意思,在这里作使动用法,“使„„好、善”,亦即使自己的言语和颜色都好,以使别人愉悦。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一个人话说得好听一些,看起来辞色使人愉悦,绝不能与不仁不义联系起来,事实也是如此。但是这种行为取向会使一个人走上“鲜矣仁”的道路,与仁背道而驰。问题就在于“巧言令色”是一个外在妆饰言行的过程,一个人内心并不如此,却想要别人相信自己确是如此,才需要“巧言令色”取悦于人。这一个表里不一就是伪的根源。

3、“巧言令色”最需警惕的是似是而非。言语是有力量的,历史上颠倒黑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而祸国殃民者大有人在。这类人中“色取仁而行违”(《论语·颜渊》)12 者,就看似仁义,实则行败坏仁义之事,可不警乎!这个层面再说“巧言令色,绝于仁”亦不为过。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厚重自持,言语要谨慎,因为行之不易。要能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自己确实如是认为的,自己确能做到的,才说与人听,所言则无不有实,不敢有伪。如此行事,根本没有要去妆饰言语辞色的动机和必要。如此行事,对他人负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自己始终面对的是内心真实的自己,有这个真实在,才有不断进步的空间和可能,而对外的妆饰欺人的同时却免不了要去自欺。

5、“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并不是我们交往中必要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我们都耳熟能详,生活中不妨多一些从容。与人交往时不必在一开始就急于示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慢慢来,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五、思考

1、请结合此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注:木者,质朴;讷者,迟钝。

2、请结合此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注:足,过也。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

第四课

一、导论

此是论语1·14(第一篇学而篇第十四章)。这应该是有所针对的一句话。因无一定的语言背景,所以无法确定。但所说的内容还是比较完整的,就是人应该学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即立志问题。

二、选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三、释义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个话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它的意思是吃住不要追求温饱吗?这就牵扯对“君子”的定义,历来有两种解释,即“有德者”和“有位者”。你可以推敲,这里我取“有德者”。因为有权位的人,温饱是不需要追求的,他们不求就可以温饱,所以孔子也不会对他们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我更倾向把这句话理解为对颜回一类的好学者的肯定和鼓励。正因为他们事实上很难“食得饱,居得安”,他们在基本的物质条件都很难满足的情况下,还能不断的从自身修养上用力,“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所以才有孔子所肯定的“可谓好学也已”。所以这句话的理解前提是对这句话的定性,是教训还是肯定性的鼓励,你可以推敲。

2、“就有道而正焉”“就”,效法,择取,即“择其善者而从之”之“择”。“有道”此还不可释为有道者,因为有道之人不一定能事事行行在理在道,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判断的问题,即何为“有道”即“善者”的问题。“正”即使端正,改正。

四、翻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追求饮食的满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机敏而出言谨慎,不断效法有道之行端正自己,真可谓好学呀!”

五、思考

1、你怎么理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句话。

2、请思考何为“有道”。

第五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泰伯》第十一章,总章一九五。这一章夫子讲骄吝,把骄傲和吝啬放在一起来说。对骄与吝的认识将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谦虚的品德。

二、选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三、翻译

孔子说:“假如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智能才艺之美,但他却是一个骄傲且吝啬的人,那么他其它种种的美好也就不足为好了。”

四、释义

1、“骄且吝”是败坏德行的。“骄”是自满、骄矜的意思,“吝”是鄙吝、小气的意思。周公是我国古代的圣人,他的才能和技艺都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但是一个才智如此好的人,倘使有了骄吝的毛病,他其他种种的好居然就被全部抵消了。这是因为,一个人才能再好,自满和气量狭小都会使他其他的德行败坏,渐至于一个没有可取之处的人。

2、“骄”与“吝”实则是一个毛病。二者的根源都在于私其所有。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未有骄而不吝,吝而不骄者也”,“非骄无所用其吝,非吝则无以为骄”。自古骄矜之人所秉持以为骄矜之本的,有钱财、地位、知识、能力等,而鄙吝之人所吝惜,深觉自己不够的也不外乎以上。骄则吝,不吝则我有之物他人亦能有之,有何可骄处?不吝就不能保持骄之所资。吝则骄,吝惜物事不过期于人无而我有,如此则难以不至于要以此骄人。所以,这样的人只是在拥有时骄傲,没有时鄙吝。骄傲或者鄙吝都使他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3、“骄且吝”者所拥有和追求的常常并不值得。并非说钱财,地位,知识,能力这些东西不好,只是它们不能作为一个人据为己有就可以安身立命的东西,一个人并不因为他拥有的外在的东西而美好,要紧的是你是什么,而非你有什么。一个好的人才能对这些东西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真正能让一个人觉得要拥有的东西,是德行,是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这样的东西会起的是“见贤”的思慕之情,会有的是“思齐”的举动。

4、为什么要谦虚?这是一个伪命题。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品质,谦虚在当今的时代遭遇了许多质疑,我们开始提倡表现自己,甚或觉得谦虚是一种不积极的态度。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现在看来,骄矜才是毛病,改掉了骄矜,一个人自然而应当的态度就是谦虚。“谦”,敬也。(《说文解字》)“虚”,虚心之谓。谦,是本着对人对事的一种敬意,所以待人接物谦让温和,不争不傲;虚,不自满而虚心,一个人方能学而有进。谦虚不易,一个人越学习才越能做到虚心,见识越高越见得这世界值得人虚心以待。

五、思考

1、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谦虚的理解。

2、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下列材料的理解。

明道先生曰:富贵骄人,固不善。学问骄人,害亦不细。(《近思录》)

注: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人。程颢与其弟程颐,皆宋代理学大家,世称“二程”。细,小。

第六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述而》第三十三章,总章一八〇。夫子的德行既善且美,这一章中夫子却不以“圣”、“仁”自居,而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谓。通过这一章,学者可以学习自己所应立志和下功夫处。

二、选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三、翻译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哪里敢以此自居呢?我也就是从事于仁、圣之道而不厌烦,以仁、圣之道教人而不知疲倦而已。”公西华说:“老师‘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一点恰恰是学生们做不到的。”

四、释义

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绝非矫情。夫子的品德可谓尽美矣又尽善矣,有仁德,是圣人。然夫子不居者,盖以夫子之德行,学而时习之,而乐仁不疲,所以“其为人也,乐以忘忧,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其好学之心总觉有可学习进益处,岂会称自己已有至德(圣与仁)。另一方面,仁圣之道是需要一生去践行的,人对此生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在这个意义上,说圣与仁是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也无不可。可见,有圣人之德,则必不以圣与仁自居。

2、“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圣人教人处。夫子不以圣与仁自居,但并不意味者圣与仁不是人应当向往和可以追求到的,恰恰相反,作为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品德,仁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和应当希冀的。以夫子之德,实见仁德之好,方能以之为乐,而为之不厌;实见仁道之应当,才能以之教人而不知疲倦。“不厌不倦”正是圣人到处。然学者要至圣人,也无二路可走,直是向着圣人所示之仁、圣之道学向上去,终能有得。

3、人要立志学圣人,有仁德,然不应以成圣为期。明道先生说:人之为学忌先立标准,若循循不已,自有所至矣(《近思录》)。今日我们读书常喜定个目标,十日当如何,半年当如何云云。然在进德一事上,心里计划着我多久能成为圣人,这个念头却是功夫不到,而起了要圣人之名的意。如此,则要么计较厉害就走了捷径,要么勉强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先贤的标准,而心中不能实在有此德行。都背离了求道之途。进德的功夫是人每一事上都要做得问心无愧,不能苟且。非是求他人评价,只看自己学问长进,既是如此,也只须去下功夫,功夫到时自有进益。

4、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弟子规》中如是教人读书。学者立志广大,功夫要紧,却须学得从容不迫,以“知之、好之、乐之”为序,笃志于学,自能至于乐之而不厌不倦。

五、思考

1、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夫子“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理解。

2、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第七课

一、导论

此是论语6·3(第六篇雍也篇第三章)。论语中,孔子明确说过三个人“好学”,一个是丘,一个是孔文子,一个就是颜回。可见颜回的厉害。我们从颜回好学所达到的境界“不迁怒,不贰过”可以知道孔子所谓的“好学”学的是什么,“古人之学,在学为人”,其实就是达到“仁”的境界。

二、选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三、释义

1、“不迁怒”朱熹解为“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迁怒”是常人的一种常见行为。如果我们对“迁怒”本身没有真知,就很难从根本上做到“不迁怒”。我们也许很少思考过“迁怒”是怎么回事,一个人凭什么可以把由于甲而生出的气撒给毫不相干的乙呢?使得迁怒可能的东西或根据是什么?我想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是自我的泛滥,自我对他人无理的侵入。在我把生出的气撒给别人的时候,我伤害甚而抹杀着他人的平等的存在。这是毫无道理的行为,是不仁的行为。由于怒,由于血气的汹涌,由于虚妄的自我的无节制,一个迁怒的人是在任性地侵略他人。人的社会性及存在的需要要求人必须去中心化。以自我为中心是迁怒的根源,所以克制自己,尊重他人,才能做到不迁怒,这需要好学。

2、“不贰过”朱熹解为“过于前者不复于后”。如果我们不能真知“过”的本质,就不能做到“不贰过”。这里涉及的“过”不是算错一道数学题这种意义上的过。“过”的本义为经过,走过,即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请你体会,我们各自都有一个世界,而且我们 24 在同一个世界中,这是我们的基本存在方式。因为人在世存在,所以“过”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所以不存在“不过”。我们把它局限在伦理的范围内,“过”即伤害到别人。这是我思考的结果,你可以自己分析。前面提到的“迁怒”,就是一种“过”,它完全由于自己的问题伤害到别人。只要我们时时事事能够学着考虑到别人的存在,懂得别人的共同存在,明白别人的平等存在,尊重别人的世界,心中有他人,那么我们可以尽力做到不犯同样形式的过错伤害到他人,这是所谓的克己功夫,也是仁的实践。

3、“不迁怒,不贰过”绝非易事。这是克己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成效,不是想不迁就可以不迁,想不贰就可以不贰的。这是必须真知“迁怒”与“过”的根本问题所在,才可以“不”的。它们的本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平等的共同的存在,伤害到他人。

四、翻译

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对曰:“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形式 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如今没有了,没有听说过有好学的人。”

四、思考

1、请切身思考“迁怒”对他人以及自己造成的伤害。

2、“怒”不可迁,那么“喜”呢?

3、你怎么理解所谓的“过”。

第八课

一、导论

这一章出自《论语·子路》第二十四章,总章三二五。这一章描述君子跟周围人的关系,从这一章我们可以区分看起来的“好人”和真正有德行的人,也可以知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可以希冀什么。

二、选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三、翻译

子贡问孔子说:“要是一个人能做到使乡里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子贡接着问:“那如果做到让乡里的人都看不惯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不如做到让乡里的善人都欣赏他,而乡里不善的人都不喜欢他。”

四、释义

1、君子绝非老好人。君子可为周围有德者欣赏,以其善可为善者感知故;而为无德者不喜,盖无德者无以分辨善恶,则恶异于己之君子。朱子(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人能得一乡人之喜,若非同流合污,将何以悦不善者?苟且败德,何以称其君子?若人意识及此,不愿做老好人,求标新立异,而 27 为一乡人所恶,则又是歧途,离有德远矣。如此,一个君子必为乡中善者喜,不善者恶。老好人或是孤高怪诞都不足与形容君子。

2、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乡愿”指能使一乡人都喜欢的人。夫子对这种人深恶痛绝,评价他们是戕害德行的人。何以严重至此?一者,乡愿之行似仁而非,则乱德。乡愿们多看似有德行,与人交好,常负有德之名。但其心中实无德行,处事何能有义?待其无义时不但害人且败坏仁义之名。今人常以为仁义不实者,盖多为乡愿坏矣。二者,乡愿们由其得人之爱戴,愈加以为自己所行诚是,欺人者渐自欺。其难于进德,更甚于无知之人。

3、学者与人为善,而不以结果为期。学者知应为“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那么应该如何作为呢?非是又以此作一目标,再去求之。学者所当务,在修己之德行,与人为善。与善者诚心相交,而远不善者。至于人是否喜欢自己,有诸多原因,并非能够且不应该去有意营为的。交友但当求问心无愧,不应以结果为期。《近思录》中程子说交朋友应当“修身诚意以待之,亲己与否,在人而已,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比己也。于乡党亲戚,于众人,莫不皆然。”(“比”意为亲附)诚哉斯言!

五、思考

1、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乡愿”的理解。

2、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第九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卫灵公》第三十一章,总章四〇九。此章夫子讲学问与俸禄的关系,指明君子所当谋者。谋道则为君子,谋食则为小人。

二、选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三、翻译

孔子说:“君子用其心于道理,而不汲汲于俸禄。耕种有道,有歉收而饥时,(有丰收而饱时);学习道理,有见用而得禄时,(有不见用而无禄时)。君子忧心于道不得行而不忧心于自己的俸禄。”

四、释义

1、耕种有道,不以馁辍耕;学问有道,不以禄废学。一个诚朴的农民,耕种是对土地和生活的交待。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他对土地怀着亲切和敬爱。耕种要按着农时,不能懈怠,不敢草率,在一方土地上年年月月辛勤耕耘,耕种就是生活,他虔诚地相信土地不会亏了生活其上的人。因此,丰收时,人们庆祝,感谢养育他们的土地;遇到凶年,收成不好时,人们更加辛勤地劳作,对庄稼更好,以弥补天气的不好。更加珍惜粮食,珍惜这些长得不易的养人之物。这是农民的本分。若是种地 30 只为了收成,收成好就种,不好就让地荒着,这样的农民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他亏了地,不爱地,就只能算是一个榨取土地的商人,不是一个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耕种是夫子拿来与做学问类比,凡事皆有道理,只计较利害成败都不能称作是真正在做这件事情。做学问求道理,使自己学得更多的道理,做一个更好的人,是一个学者安身立命之所在。而不能得官位就不去做学问,其所学的只是求官之术,并非圣贤之道。

2、君子谋道不谋食。在治世,天下有道,学者只须安心修德,己之善德自可为人所知。己之见用也是自然,在其位谋其政是本分;己不见用则乐于见到有德者在位,修德更勉,从容自在。在乱世,天下无道,学者当忧心于此,然可为者,亦须勉于道理,才能敏于作为。此时做官更当谨慎,道理不明时警于为世道所污,道理明时持道不易,不能苟且。君子所患,皆道不行于天下,而非己之一身不能见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谋道,求之在己,修德自能得之,于外事外物能正应之,31 故坦荡;小人谋食,求之在人,患得患失,故长戚戚。《论语·阳货》中夫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谋食之小人,常患位失,故而至于不择手段,可不慎择乎!

五、思考

1、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谋道”和“谋食”的理解。

2、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第十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宪问》第三十五章,总章三六六。千里马是我们熟知的,我们在看到千里马日行千里时,还需知道这是以其驯良为前提的。这一章夫子说马,而教学者才与德之别。

二、选文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三、翻译

孔子说:“好马值得赞赏的不是它的脚力,而是它的品性驯良。”

四、释义

1、何以选良驹?提起好马,我们首先想到千里马,神骏非常、日行千里。人皆赞其脚力一日千里。遂以为良驹之不可求,在其禀赋少有。禀赋确实重要,但我们也许忽略了日行千里之马亦须有超常的耐力,要品性驯良才能为人所用,不然,只可谓其暴戾野马,不副美名。一匹好马,需要品性配得上它的脚力。

2、何以举贤人?选马尚且尚德,人岂可不以德为先。选贤士必先德而后才。德足而才不足者,可量其才而用之,必能尽其职分;才足而德不足者,其德不足以善用其才,何以能为善。倘用其才于歧途,为祸倍于常人。

3、做人修德而后学才。马以德称,人岂不然。为人本分在于修己之德行。修德之事一日不可殆,德行不足当日思齐,切下功夫。至于才,有得于天之禀赋者,不可强求,有后天学而能者,当善择其可而学之。量己之才以行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然至于用时,都务求堂堂正正,尽心尽力。德行不足则耻之勉之,才华不若人时,知才为用物,不妒忌而能善人之用。如是,可谓德称其才矣。

五、思考

1、请结合此章,谈谈你对下文的理解。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注:射,指射箭。皮,革也,指靶上的革。科,等也。古代射箭看中的是能否射中,而不是能否穿透靶子。

2、请结合此章,理解下文。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1]兮无他技,其心休休[2]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3]圣,其心好之,不啻[4]若自其口出;寔[5]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6]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7]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大学》)

注:[1]断断:专诚守一。[2]休休:宽容,气魄大。[3]彦:美士也。[4]不啻:不仅仅。[5]寔:同“实”。[6]媢:嫉妒。[7]俾:使也。

第十一课

一、导论

这一章是《论语·雍也》第二十八章,总章一四七。这一章子贡以“遍济天下”来向夫子问仁。夫子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明白行仁要从近处下功夫,同时,也对立志高远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选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三、翻译

子贡问孔子:“如果做到博施于人,而且能够相助天下之人,怎么样?可以称为仁吗?”孔子回答说:“何止可以称得上仁呢?有此作为必定是圣人了吧!连尧舜这样的圣王怕是也要觉得做不到‘博施于人而能济众’呢!仁者,自己想要立就也使别人能立,自己想要达就也使别人能达。能够做到以自己想要的比诸他人,就可以说是求仁的方法了。”

四、释义

1、初学者立志不当“遍济天下”。

初学之人常好高远,以天下为任,动辄要学以遍济天下。夫子告诉我们,我们所志之事,连圣王都不会认为 36 自己做到了。立这样大且难的一个志,对我们并没有好处。

首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做人之本,在于认识自己,然后明白自己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从这个根本做下去,把自己成就为一个真正的人,就是大学中说的“明明德”,“明德”就是自己人之为人的根本,明就是把这个根本彰显出来。这是一个人一生唯一要去做的事。而自己对道理看得越明白,就越能体会“仁”,体会到处,就知道先贤所说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近思录》程子语),彼时,自己只是做自己分内应为之事,去妥善对待周围每一事每一物,到效验处,自然能安顿天下万物。非是自己要为天下人做什么,只是做自己该当之事。是以“尧舜有天下而不与”(《论语·泰伯》),尧舜这样的圣王拥有天下并不以此为荣,拥有天下并不对他们做一个人有加有减。圣王安顿天下,也只是尽自己为人的本分事。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所应立志的,就是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其次,以天下为志,未见得万物与己相关时,终是把天下当成了外于自己的事。而在外者并非一求即得者(在外者发生有许多因素作用),求不得时是要怨天尤人亦或不择手段(以天下之名行不仁之实)?此时的志,恐只是一时意气,并不足以支持一个人走下去。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求仁之方”。

自己想要“立”、“达”这样的好时,使别人也能“立”、“达”。这是当下就可以去做的。如孟子屡次提到与民同乐,在自己享受快乐时使他人也能快乐。此是人一颗恻隐爱人之心使然,我们见他人不好时,心有不安,去做事情将这一点不安妥善地安顿下来,便是求仁之方。反之,泯灭掉这一点不安就与仁背道而驰。

待我们这样做得久了,对这样做的道理体会得更深,就会明白我所应当欲的,正是人都该有的,因此就会去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使人皆能做人应当之事。这是我的本分。此时,己一欲中自然有要去立人的部分,就不用勉强为之。然不当好高骛远,还是应当一事一物 38 上去认真思考,认真去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功夫。

明白了以上两点,就会知道“己欲立而立人”绝非简单的自己想要什么就也给别人什么。更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对这一个“欲”字要做思考,去学习和思考什么才是人真正当“欲”的。

五、思考

1、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理解。

2、请结合本章,谈谈你对立志高远的理解:立志高远就是要以有伟大的功业为目标吗?

3、请结合生活,谈谈你对“己欲立而立人”的理解。

第二篇:《论语》选读(完整)

《论语》选读

1.子曰:‚弟(通‚悌‛)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学而》)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饮食(可以)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与有道的人接近,(不断)修正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4.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看重情谊,而小人看重自己的利益。”

9.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治长》)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15.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敢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泰伯》)

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1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泰伯》)

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偏远的地方。有人说:“物质条件太差了,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物质条件有什么差的呢?”

1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泰伯》)(《论语·子罕第九》)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0.席不正,不坐。(《乡党》)

坐席放得不端正,就不能坐。

2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乡党》)

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的情况)。

2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颜渊死了,孔子说:“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2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2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孔子说:“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在一起,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没道德的人在一起,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 求协调。”

2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有人问孔子:“用感激来回报怨,怎么样?” 孔子回答:“怎么回报恩德?用正直报答怨,用恩惠报答德。”

29.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3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孔子说: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

3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庄重拘谨与世无争,(虽然)聚集在一起但不结党营私。”

3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孔子说: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6.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3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3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 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40.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4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42.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季氏》)

陈亢问伯鱼说:“您也曾听过特别的教诲吗?”回答说:“没有.父亲曾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说:‘学《诗》了吗?’回答说:‘没有.’‘不学诗,就不能言谈应对.’我退下来就学《诗》.另一天又看到父亲独自站着,我快步地走过庭院,父亲说:‘学礼了吗?’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的根本.’我就退下学习礼.听到过这两件(特别的事).”陈亢退下来高兴地说:“问了一件事得到了三件事,得知了诗,得知了礼,又得知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孩子.”

43.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4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通‚逊‛),远之则怨。‛(《阳货》)

孔子说“唯(汝子)指子贡你这个人啊与(小人)指意识形态不合道德的人是很难共同相处的了,相近了你就会看不顺眼,即使走远了你还是有满腹怨言啊。”

第三篇:《论语》选读-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现在大家都知道也都会说论语充满了智慧,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政治的精彩言论。可我读《论语》这部书,从中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孔老夫子,更从中知道很多关于学习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从小学就开始听一直听到现在,而关于怎样能够真正意义上“学”的这个问题,从《论语》中的确学到了不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首先是学习的目的。学习,不是空泛的去获得知识,而是以知识来充实自己,推动成功,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便是这个道理。孔子有一段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其次关于学习的态度。从小到大老师家长一直都在跟我们不断的强调要端正学习态度。可这端正二字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除此之外,学习更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等等言论都告诉我们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第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最后,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总而言之,无论是任何知识都要拿到现实生活中去激活,去刻上时代的印记。学习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师无常师,学无止尽,只有不断的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握住经典,立足于当下!

第四篇:《〈论语〉选读》教案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课时:《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

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

(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

(二)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共三编:主题选讲 论语原文 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 诸侯国 君的对话录......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课时: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三.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校本课程教案

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之 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词、曲,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收集一定量的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词、曲等,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

1、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丰富的诗歌宝库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2、通过学习和鉴赏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优秀的古典诗歌、词、曲,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对象 五、六年级所有学生

四、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对话式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查找、积累、摘录有关的诗歌,小组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上展示、讨论。

2、导入新课

以诗歌引出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诗歌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曲层出不穷,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可是,2005年3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我国的传统节日正遭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提出来,请同学们深思……

下面列举的这些诗词曲中的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诗歌和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与重视,自觉加入到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

(一)传统节日——春节

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师解说】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明·叶颙《已酉新正》:‚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二)传统节日——元宵节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教师解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能引伸这个方面来,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那么,喝酒的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那时的酒,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在是酒,而在一种‚精神‛了,长歌当哭,狂醉似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这一境界。

3、品味鉴赏学生所收集到的表现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词、曲等,初步认识我国古代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从而了解诗词曲——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热爱。

(三)传统节日——寒食节与清明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故事——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春秋]介子推

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师解说】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唐·韩翃(hóng,音红)《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教师解说】韩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成就突出,存诗较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高仲武评其诗:‚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多士之选也。‛(《中兴间气集》)徐献忠:‚君平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警拔,节奏琅然,每一篇出,辄相传布,亦雅道之中兴也。‛(《唐诗品》)然而,在韩翃的存诗中,《寒食》这首小小的绝句,其灿烂之光尤为夺目,诗人为之生色,‚大历十才子‛为之生色,唐代乃至中国诗歌为之生色。

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第二课时

(四)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介绍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源于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国老臣伍子胥 •源于纪念东汉时期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 •源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古越族图腾祭

唐·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传统节日——中秋节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可见,中秋是个收获与享受的节日。而中秋节又是浪漫而感伤的,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来说说—— •板书列举如下: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水调歌头 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解说】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本诗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苏轼还有一首诗《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六)传统节日——冬 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通过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请看杜甫的诗歌——

杜 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教师解说】这首诗写冬至前后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女添线显示白昼延长,还用河边柳树年尽将泛绿,山上梅花欲放生动写出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诗人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

杜甫《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教师解说】这首诗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和现实的艰难苦厄对诗人的折磨,反映出诗人由过去的舒适心情转入当前的忧郁顿挫。

4、思考和讨论表现在诗歌、词曲中的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意义等,尝试着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试着自己得出结论,并把结论同他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总结本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而我国又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历代骚人墨客吟咏这些节日,因此,保存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大量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曲等作品,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来对待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不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而且可以深深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发扬和保护。

第五篇:《论语》选读 练习

《论语》复习资料

(2011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甲(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乙 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富阳场口中学2011年三月质量检测)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孔子从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为什么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

《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家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不同意这种做法,主张“以直报怨”,这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试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舍生取义,杀生成仁,重义轻利。

(2)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变成非此即彼的利益观。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 乙文:老子的话意思是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是小怨,当然可以德报怨。比如朋友之间有些小的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率真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与宽容心。

(绍兴一中2011年4月高三回头考试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适中(度)”交往。(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矝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第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也要适度(“不可则止”),避免自讨没趣。

乙文 不正确。“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体现。

1.(2012预测创新题)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3)题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从上述文字中分别找出表达儒家“忠恕”思想的句子。

忠: 恕:(2)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 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直被人说成是儒学教义,常常被某些人义愤填膺的用以揭批宋明理学,当作讨伐孔孟儒学的把柄。

(3)宋儒所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请结合孔子的言语加以分析。

答案:(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吾亦欲无加诸人(能近取譬)

(2)孔子认为,圣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君主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提出一个要求。而对普通人而言,有仁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价他人。

(3)不一致。孔子所说的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面对君臣父子关系时,强调各守其分,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的情况也同样应该反对,而宋儒的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与绝对化,即只讲臣子的义务,而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2(2012预测创新题).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3)题 甲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

(2)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

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不偏不倚 不瘟不火 不即不离

(2)统治者考虑自己利益时过于张扬,未能在自己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关系,因为统治者缺乏“中庸”这一至德很久了,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它了。(3)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的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因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3.(杭州学军中学12月月考题)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1)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语含讥讽?

(2)荷蓧丈人为什么后来又热情款待了子路呢?请简要分析。

答案:⑴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⑵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

4.(杭州外国语学校3月月考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2)题

《论语》对后代文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诗句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

孔子一直提倡“礼乐”的重要性。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和当时隐居避世的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的理想从本质上来看是完全一致的。

(2)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礼乐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一种重义崇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他们认为富贵如同浮云,聚散不定(或为时短暂,或于己无关),如果明白这一点,自然不会受富贵的诱惑,不会迷失自我,能坚守自己的独立人格。

(2)不正确。孔子思想的主导面是积极入世,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创造出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只是在“天下无道”时才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而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是怀着无为的襟怀主动选择避世的。

5.(镇海中学、绍兴一中联考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孔子对待利欲的主张是怎样的?你怎样评价孔子对于利欲的主张?

答: 答案:(1)追求利欲无可厚非,但这必须坚守“仁”,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孔子的这一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人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追求利欲是人的本能,但是,为了得到利欲而不顾廉耻,就会酿成大错。

6.(宁波效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卷)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

(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案:(1)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写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也给1分。(2)以民为本的思想。施行“彻”制,减轻赋税。

7.(温州八校联考)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将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1)孔子认为周礼集夏商两代之大成,从上述选段中,你能看出他为推行恢复周礼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家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凡事都要讲和谐,要做到以和为贵,就应当调和各种矛盾,就应该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只有这样,才能和气生财,和平共处?才能走向社会大同。

(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和”的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孔子将自己直接系于文王之后,以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自居,将之视为是受命于天的一种责任,并终其一生都在为此努力,在他晚年的哀叹中,虽然饱含了理想不得以实现而年老体衰的悲凉,却鲜明反映了他对周礼的无限思慕与尊崇。

(2)不正确,儒家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儒家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8.(2012创新预测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子欲善而民善。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的运用,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

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9.(台州中学第二次统练题)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问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

《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

答案:(1)犯上作乱(2)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示例:郭巨的孝举是“愚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陷老母于不仁。

10.(2012创新预测题)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

(2)你认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

答案:(1)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2)认同:这是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获得新知,能活用知识,自主寻找规律。

不认同:教学者要根据学习者的情况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要诲人不倦。

11.(杭州十四中第三次月考题)阅读《论语》中下列三则语录,然后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7.5)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这两个倒装句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

(2)孔子评价子路“野哉,由也!”,理由是什么?请结合以上摘录的语录分条简要阐述。答:

答案: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句子,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对身体衰老,身心疲惫的感叹,对周公的崇敬,对西周社会的向往,对现实中礼崩乐乱的无奈。(2)①孔子主张“非礼勿言”,人的行为规范要合乎“礼”。子路出语不恭,不合“礼”; ②孔子认为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存疑。不要妄加评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③孔子认为“言顺、事成、兴乐礼、中刑罚、百姓有所适从”,都是建立在合乎“礼”的“名分”的基础上的,所以若要管理卫国,应从正名分入手。子路对“正名分”不以为然,因此孔子批评他。

12.(杭高第七次月考题)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概括曾皙的性格特征。

(2)孔子“与点”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答案:(1)恬淡潇洒放达。

(2)体现了孔子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入世,以礼乐治国;二是如果道不行于世,则安贫自守,过高雅、闲适的生活。是积极的。

13.(东阳中学2011届第三次测试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问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革除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文武周公之道”,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便是出于这种诉求提出的,“仁”的观点不只为了规范人民的道德行为,更要为治平天下提供理论基础,所以,“仁”除了伦理的含义外还有深层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思想的核心。

(3)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联系《论语》的有关论述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3)正确。“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虽然提倡道德教化,但并不排除功利主义,他认为管仲是舍大取小的功利主义态度。所以,“仁”除了伦理的含义外还有深层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规范社会的伦理,而是要实自己的政治抱负。

14.(嘉兴一中2011年4月月考)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1)孔子认为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为什么?

(2)简要分析“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指在生活中不走极端,凡事处处折中调和。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

(3)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孔子认为应该与中道之士结交,至少也该和狂狷的人结交,因为他们做事积极向上,不做坏事,能对交往的人有一种正面的引导作用。

⑵答案:儒家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我们应该把握好做事的尺度,求和谐而不能无原则的混同。

(3)中庸”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凡事处处折中调和“的“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15.(义乌中学2011届第一学期期中卷)阅读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韩愈《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思想相通的一句。

(2)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2)以身作则。

示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事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老百姓的表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分)不正确。16.(浙大附中期末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2)题。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管仲之器①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⑤。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器:器量,气度。②三归:市租。⑧摄:兼职。④树:动词“立”。塞门:为遮挡门外视线而正对大门口筑的短墙,相当于后来的照壁。⑤反:通“返”,归,还。坫:古代设于堂上供宴饮时放空酒杯用的土台子。何晏集解:“反坫,反爵(酒器)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若与邻国君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返爵于坫上。”

(1)上述两则文字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又分别有什么理由? 答:

(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

答案:(1)第一问:管仲是仁者,管仲不知礼。第二问:孔子认为管仲是仁者,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的手段维护了华夏的统一,使百姓免受异族的统治。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原因是国君的门前建有照壁,管伸也在自家门前建有照壁;国君为了两国的友好,宴请别国国君时,设有回放酒器的土台;管仲的家里也设有这种土台。这种做法有违君臣之礼,(2)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这表明孔子在仁的问题上是知权达变的。

下载《论语》选读 (新)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选读 (新)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步步高】(新课标)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儒家的理想人格 儒、道、墨、法四家作为民族文化各自的一部分,儒法人道显赫,道墨天道昭著,儒道重义轻利,墨......

    论语选读(七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与《论语》。 2、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论语选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全文。4、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

    《论语》(选读)课型示例

    《论语》(选读)课型示例 基本教学构想 一、单元课时安排 共八课时。其中:教师讲解3课时,学生自读2课时,学生活动2课时,交流讨论1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 以“仁”这一儒学核......

    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

    论语选读-为政治国(九年级必修)

    课程计划 一.专题题目:为政治国 二.教学内容: 1.孔子与《论语》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3.《论语》的语言个性4.《论语》主题(自学)5.专题解6.为政第二7.八佾第三8.颜渊第十二9.子......

    《论语》选读教案(高一选修)5篇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之《中庸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理解孔子“中庸......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教学方法探讨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教学方法探讨 《论语》是我们了解儒家文化的窗口,它重在记言,是孔子及其弟子以对话的方式开展的情境性极强的教学。为提高《〈论语〉选读》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