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13:2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篇: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燕山又飘雪

现在周国平的散文比较受欢迎。到目前为止,周国平出版过《守望的距离》《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哲理美文》《各自的朝圣路》等散文。凡是读过周国平散文的人,无不为他敏锐的思考、超强的洞察力和智慧所打动。有的读者概括为“智慧散文”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国平的散文之所以在众多散文家之中独树一帜,在于他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次,他才是散文家。他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所的研究员。他在《岁月与性情》中说:“我的专业是哲学,而我所写的多数作品完全没有离开哲学的范畴。在我的散文中,我的思考和写作始终围绕着那些最根本的哲学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时间与自我、爱与孤独、苦难与幸福、灵魂与超越等。在现代商业化的社会里,这些问题由于被遗忘而变得愈发尖锐,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我想,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的作品才会获得比较广泛的共鸣。”他是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如果他单纯讲枯燥的哲学,不会有那么多读者;换言之,如果他的散文没有哲学底蕴,也不会有那么多读者。他的散文大多是哲理散文,靠思想的深刻赢得大众。周国平散文给广大网络写手一个很好的启示:网络文学创作更需要哲学的指导。

我在天涯社区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很醒目:为什么我们写不出精品?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除了缺少生活积累外,我看最主要的是缺思想,思想的贫乏导致文章的苍白。还有的作者提出散文创作不要哲学,把哲学还给哲学家的口号。这似乎是在保持散文的纯洁性,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世界上真的可以有不思不想的散文吗?散文真的可以不承载哲学思考吗?答案是相反的。自古以来,文史哲不分家。山东大学还办了一份杂志叫《文史哲》,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界很有影响,是国家级核心期刊。自唐代韩愈提出“文以载道”以来,散文的使命一直是时代先进思想的承载者和创建者。哲学追求的是真理、抽象、理性、普遍,文学则崇尚虚构、形象、情感、特殊。正是在它们彼此竞争融合的过程中,哲学与文学共同得到了繁荣和发展。首先,哲学与文学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都受其经济基础的制约,又都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经济基础。任何时代的思想大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任何统治者又都特别注意思想的统治。当年满清入关也是特别注意思想的教化和统治。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哲学特别繁荣,柏拉图甚至提出要哲学家做国王。当时的哲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后数学、物理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西方许多大语言学家本身又是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乔姆斯基、索绪尔、洪堡等等。在中国,自有文字以来,文学和哲学就产生了,较早的经典著作可能要数《诗经》《易经》和《尚书》了。这三部著作,一部是文学,一部是哲学,两一部是应用文书。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争的是经世致用的哲学,而载体却是文学。哲学的产生不但对文学是个促进,而且还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对那个时代的文学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哲学是以抽象的概念反映客观存在,文学则以具体的、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文学是借助形象来表现的初级真理,哲学是借助文学而表现的高级真理。其次,哲学与文学又有一定的区别和特点。哲学理念仅仅分化出能与艺术形象契合无间的一小部份把美生产出来。还有许多更加深刻的真理天生敌视感性显现,如法律在本质上就涂着浓厚的超个人色彩,法律反思的成熟之日必定是原先被当做法律化身的个人的毁灭之时。文学之所以过时,其原因仍在于文学无法像哲学般的让绝对精神尽数在场。文学离开哲学就会迷失方向。这就是文学必须接受哲学指导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古代,一些文论学者认为,哲学与文学是难解难分的。王国维从康德、叔本华那里吸取了一些美学观念,并竭力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在分析中国古典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主张,从而开中国近代美学之先河。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他说,儒家之经典如《系辞》上下传与《孟子》、戴《记》乃为“最粹之文学,若自其思想言之,则又是纯粹之哲学也。”周、秦诸子以至濂溪、横渠、朱子、阳明,“凡此诸子之书,亦哲学,亦文学。”如舍其哲学思想而欲全解其文学,“是犹却行而求前,南辕而北其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在西方,文学与哲学也难分难解。读培根《论人生》,你怎么能够区别它是哲理还是文学呢?就拿哲学大师萨特来说,萨特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作品既不是纯文学的,也不是纯哲学的,而是一部介乎两者之间的作品,萨特定名为《真理传奇》。不过在萨特自己看来,它应该属于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小说。但它又不是通常意义的小说,因为里面没有人物的个人主观感受,没有连贯的情节,而有大段大段的抽象议论;萨特试图在其中表达的是他所体验到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是自己关于世界的独特感受,虽然这种表达不是使用一般概念和带有普遍性的词语,而是使用华丽而讲究的文学语言。文学和哲学就像一对形影不离、难舍难分的孪生姊妹那样追随着他。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萨特同文学、哲学形成了一种三角关系。他一生中固然有不少影响很大、成就斐然的纯文学作品和纯哲学作品,而更多的是几乎无法归类的这种“几不象”。即使他的纯文学作品,也往往透出一股极浓厚的哲学气息;而他的纯哲学著作,其中也充斥着大量形象思维的东西。20世纪,特别在下半叶,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发生了一个深刻的转变,两者之间的等级对立被渐渐地消解,而代之以一种新的交织关系或亲缘关系。在这个时代里,哲学家身兼文学家或者文学家身兼哲学家已成常态。

寒山石有首诗,谈及哲学与诗的关系,对我们正确理解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同样有益。他在诗中写到:“人类有一棵常青的智慧之树,那就是哲学;诗就是这棵智慧之树上盛开的花朵。哲学深入人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大自然,深入到人的思想内心,哲学无所不在;诗也抒写着人生,抒写着社会,抒写着大自然,抒写着人的思想内心,诗同样无所不在。哲学是含蓄的诗,诗是形象的哲学;哲学是人类智慧的诗章,诗是人类思维的灿烂花朵。哲学不是玄学,哲学是一汪清泉;诗不是精神贵族的养料,诗是大众的面包。”笔者曾经说过大诗人就是大哲学家、大预言家,也是说诗与哲学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诗离不开哲学的引导,哲学需要诗的语言来表达。二者都是以研究人及人生为宗旨的。研究对象的一致,把哲学与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们分工不同,目标却一致。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哲学管思维,文学管形象,二者都是研究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有人说:“文学是哲学最默契的朋友。”而我认为它们不仅仅是朋友关系,同时也有夫妻般的互助与默契。

那么,哲学对文学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哲学是指导文学创作的原则。一个作者写什么,怎样写?在文章构思之前,不可能不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就贯彻了你的思想。即便是即兴创作,也必须思考一番。什么也不想就信笔涂鸭的东西,充其量是文字的堆积,或是文字的垃圾。一个作者思想可能不正确,既有唯物主义者,也有唯心主义者,还有机械唯物主义者或神秘主义者。但你不可能没思想。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总认识。周国平的散文之所以耐读,就因为他对哲学的精深研究,使他具备了洞察世事入木三分的眼光,也就是说他比一般作家看问题要深刻得多,当好多作家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时,他已经象佛祖一样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与其说是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帮助他成为了哲学家,不如说是哲学帮助他成为了文学家。可惜我们现在的散文家,象周国平这样的同时具备哲学家头脑的人太少了。所以,散文越写越苍白,读起来味同嚼蜡。恩格斯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时代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家,就不能站在时代精神的最高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家,就不可避免艰苦跋涉在精神的迷谷;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哲学作指导,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人也许会说,我没学过哲学,也不懂什么哲学,不也写出好作品吗?问题是,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虽然你不懂哲学,但在你的作品里不可能没有思想感情,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那就是你的世界观。你可能不懂什么主义,但你自觉不自觉地会打上那个主义的烙印。你是个农民,可能会有小农意识,你是自由人,你可能会有无政府主义的想法。这些带有思想或意识的东西,会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到作品中来,这就是创作的原则。文学作品价值大小在于指导原则是否正确而深刻。文学接受哲学的指导,不是降低文学的价值,而是提高文学的价值,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其次,哲学对文学选材有影响。文学创作在题材的和素材的选材上,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定的世界观的影响。素材和题材浩如烟海,需要有哲学头脑去鉴别,去粗取精,优化组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在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手里,其作用是大不一样的。有是美玉无瘕,有的则成石头;同样是一棵树,有的作者描写为游龙,有的则描写为老汉。同样是农村题材,有的视农民兄弟为衣食父母,有的则称之为流氓无产者。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有的是朝三暮四的游龙戏凤,有的则是生死相许的不变真情。有的描写爱情含而不露,有的则张扬所谓的下半身。因此,在题材和素材的选择上,无不受思想感情的支配。不同的作者,其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是不一样的,当他们对题材或素材进行取舍时,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或出现不同的看法,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作品成功与否,在于选材的思想是否正确。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低下的人,怎么又能奢望他们会写出思想水平高又能传世的作品?

再次,哲学直接影响作品的主题。主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和灵魂。主题的提炼和确定,直接受世界观的支配。一是主题正确不正确?二是主题深刻不深刻?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也反映了思想认识的程度不同和质量高低。古今中外,那些传世的作品,都不是凭零星的感觉和印象,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提炼,经过高度概括加工,而确定为主题的。同样是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杜牧的《阿房宫》通过对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富丽及宫中声色繁华的描绘,揭露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指出了由此而来的灭亡后果,从而告戒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勿蹈亡秦覆辙。“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而汉代贾谊的《过秦论》则认为是诸侯王坐大而秦国又不能施仁政的结果。显然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文学不但要“文以载道”,还要产出“道”,才算是完成了文学的根本任务。文学作品通过形象的塑造和抒情叙事,从中得出哲理,这种哲理又能指导人们的行动。文学活动的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哲学不但指导文学,而且要到文学中去检验。一方面哲学通过文学借以表达,另一方面,在文学中不断产生新的哲理,然后再上升总结为哲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学又是哲学的“母鸡”。鸡生蛋,蛋烰鸡,生生不息。这大概就是二者的实质关系。

第二篇: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正文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浓重的一笔,期间更是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我想就散文这一方面谈谈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的散文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前期,第二个阶段是六十年代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色,从两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关心的话题,也可以看出十七年文学做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

首先,五十年代前期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写的是一位名叫陈伊玲的女子在一次音乐考试的复试中发挥失常,因而引起音乐专家苏林教授的疑惑,在散文最后由陈伊玲的弟弟交代出事情的缘由,结局柳暗花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文中这样写到,“从孩子口里知道,他的姊姊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上海后就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一个积极而热心的人,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还是在两三天前,这里附近因为台风而造成电线走火,好多人家流离失所,陈伊玲就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有睡,终于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去复试的日子,她说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从陈伊玲复试失常的真相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着力点染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人物形象,介绍其先进行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贡献着自己微弱而又关键的力量,在为难关头,一心只想着集体想着帮助别人,而忘了自己,她所富有的这种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正是那个年代所提倡与歌颂的。同样,正面叙写人物形象的作品,还有六十年代前后穆青创作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作品主要写了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全文大篇幅详细地叙述焦裕禄的服务人民,不顾自身的事迹,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焦裕禄同志在党的哺育下,从一个受尽日寇、地主残酷压迫的长工,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怀着刻骨的仇恨,大智大勇的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在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中,他不畏艰险,勇作勇为,积极参加了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勤学苦练,又红又专,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他以最大的胆略,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强音:“不制服兰考的‘三害 ’死不瞑目!””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没有死,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人民敬爱焦裕禄同志,焦裕禄也关心着人民群众,焦裕禄的这种为人民服务,出色的成绩与坚韧的斗争精神,突出了党对人民大众的教育与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其次,在描写建设生产活动方面,两阶段的作品也有不同。前一阶段,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写了毛主席看到黄河周边工业建设的成就,水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向着黄河欣慰的笑了。“毛主席在笑着向黄河打招呼,好似说:"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黄河啊,不能再任情纵横了,我们要你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这里很明显地歌颂了不同战线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歌颂了年青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相对地,第二阶段吴伯萧创作的《北极星》这本散文集,其中有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歌声,都是追溯延安生活大生产运动的作品。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记一辆纺车》里,那辆“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成为了映射着当年“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的生动象征;《菜园小记》里那块面积仅三两分的菜园,竟然缩印了当年成千上万延安军民经过“自己动手”而取得“丰衣足食”和思想进步的幸福情景;《歌声》里传出的那阵阵歌声,回荡着的则是当年革命队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人民群众渴望光明、拥护革命的一片真情。这些作品则是回忆了新中国的创建历程,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从而激励人民在困难的历史条件下藐视困难,继续前进。

前一阶段的散文比较注重崇高美,但重再现而轻表现,描写了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但作家主体则处于萎缩状态,就像《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虚气势很大,但底蕴似显不足:壮美的文风有时又带来了内容的空泛夸。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后一阶段的散文则逐渐摆脱新闻报道的倾向,开始转向艺术的追求,出现了一些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但有模式化的缺陷。

两个时期的作品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五十年代前期的散文大多点染各种人物,为在革命建设中起过巨大作用或不平凡的人物画像,摄下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瞬间所特有的风采,歌颂不同战线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歌颂年青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可以看出当时正处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刚开始全面的经济建设,需要描写带头先进人物来带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在开始阶段赢得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而六十年代前后期的散文则是已不满足介绍一般的先进阶级分子的先进行为,着重描写具有典范性英雄人物以及理想化的社会关系,初步显示了从人和公共关系寻找某种楷模的倾向,英雄楷模人物在人们的心中是完美无瑕毫无缺点的,当时由于左倾错误严重,五十年代末发生了大饥荒,到1964年后有所好转,这时的人们心目中渴望有一位英雄人物作为自己奋斗的精神支柱,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多描写楷模式的英雄人物,也因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渡过饥荒难关,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作品大多注重对党史的叙述,大加表明对党的信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总的来说,十七年的散文是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描写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及歌颂党的领导。这也反映了十七年的文学“歌德”的总体特征,大多是歌功颂德,歌颂祖国美丽山川,歌颂社会主义进程,歌颂党的英明领导,这既能激发人们的无限热情,也易于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但就那一历史阶段而言,这样的文学,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师1班

韦剑虹

200842306112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1)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其中潜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是指凡是自己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结构的表层。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即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回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虽然它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侧重于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收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因此又称为无意识)。它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合社会理性,被压抑着,但是并没有被消灭。它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被认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灵的核心。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后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表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因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办事。本我引诱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

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2)泛性欲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和性欲是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本能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性本能被压抑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心里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由于意识或自我和超我的作用,人们常常倾向于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目标来替代性欲的直接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另外,人在儿童时期稍懂事起,便因社会的压力,力比多冲动不能得到随时满足而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所有男孩又有恋母嫉父的心理倾向,即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所有女孩都有恋父妒母的心理倾向,即埃勒克特情节,又称恋父情结。这些情结由于社会制定了禁忌法律道德等对它们加以规范,被压抑在本我之中。除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这是因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力比多,需要在机体外部找到一个出口,由于最初找不到这个出口,以至于被迫滞留在内部,形成自恋。

力比多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宣泄途径,有时会以做梦、失言、笔误、开玩笑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3)梦的学说

对梦的分析,弗洛伊德是建立在潜意识论和泛性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凡梦都是一种欲望的满足。而这些欲望大都与性有关。当人们清醒时,往往因为这些欲望为道德所不容,而被压抑。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些欲望就趁着前意识检查作用不严,通过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或二级加工,偷偷地溜进意识领域,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见弗洛伊德:《释梦》第136页)。

人不仅夜间会做梦,白天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时,一些幻想也会涌现于脑际,这种幻想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故称之白日梦。

弗洛伊德以梦的工作方式来解释文艺创作的过程,用梦的解释方法来破译文本形式背后的深层意蕴,分析其中隐藏的艺术家的无意识动机。

2、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文学现象,同时又以这种研究为例证,支持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1)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P116。)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看,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渲泄。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结或者说受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种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所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他认为作家艺术家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使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遣的人,他被无意识冲动所控制,不具备对现实的辨别和适应能力,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失调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艺术家虽然也受强烈的性欲所激动,也无法在外部世界得到满足,也会中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转向内心世界,但艺术家同时还能找到一条与现实协调起来的道路,他们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获得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弗洛伊德指出: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中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功能两个原理的理论》,《论文集》第四卷,第174页。)例如,弗洛伊德考察了达·芬奇的身世及绘画作品。说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母亲给了他过多的温情和溺爱,因而刺激了儿子的性欲冲动,使之过早成熟。但是在他5岁时,他不得不离开生母到父亲家生活,性冲动受到最初的压抑,并逐渐升华为艺术、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来达·芬奇的许多画作,都表现的是母子关系的秘密。如《蒙娜·丽莎》的“独特的微笑”,实际表现的是达·芬奇对自己生母的儿时记忆。因此,弗洛伊德断定,正是达·芬奇的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的性欲冲动,正是这种性欲冲动激起了达·芬奇巨大的创作热情。

弗洛伊德还对其他作品的分析,如对易卜生的《罗斯莫庄》、歌德自传中对童年的回忆以及莎士比亚的《三个匣子的主题思想》等的分析,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原动力

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有爱母恨父或爱父恨母的感情,这在作家艺术家的童年表现得更加明确。后来,弗洛伊德还把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动力说加以扩展,用于很多艺术家身上,认定他们的创作动机都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的世界大学名著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瓶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见,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绪不仅适合于说明每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于说明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普遍精神倾向也很有意义,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无不发源于俄狄浦斯情绪。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宣称:“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伊底帕斯症结(俄狄浦斯情结的另一译法——引者注)上。”(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第192页。)他认为,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理论对张爱玲的《心经》进行分析。

短篇小说《心经》,讲的是一个女孩恋父的故事:主人公许小寒从小到大,一直依恋着父亲,随着年龄的长大,原先朦朦胧胧的依恋变成了热烈的爱慕。许小寒的爸爸妈妈许久已没有一点爱恋可言了,只不过为了婚姻的完整勉强凑合在一起。爸爸是魅力依旧成熟的男人,母亲的红颜不再,许多年来,联系他们的就是日渐长大的女儿,悲剧在无声无息中上演,女儿爱上了自己的爸爸,把母亲视为情敌和排斥对象,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年青美貌去反衬母亲的年老珠黄,打趣母亲偶尔艳丽的着装,使得着这位贤妻良母产生自卑感而与丈夫保持距离。

从张爱玲的个人家庭背景看,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离家出走了。而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离开不是想念,而是怨恨。因为她觉得母亲其实是在抛弃她了。所以她更是看重珍惜和剩下的唯一的亲人--父亲之间的感情。在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父亲成为她的所有爱的寄托,成为她生命的一大支柱。而当张爱玲的父母离婚之后,她对父亲的依赖更是加重了。父亲对张爱玲也是极好的,会给她念诗,然后教她读书。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结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和张爱玲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张爱玲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她的恋父情结。(3)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每个成年人都有着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并曾通过做白日梦的方式来实现它。但是,作为成年人,是羞于承认这一点的。因为这些不加掩藏幻想的坦承会让别人不安,令自己难堪,受别人嘲笑,让别人蔑视等等。所以,人们既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那希望实现的愿望,也总是隐藏自己的幻想。在弗洛伊德看来,作家亦是如此。但作家找到了一种表现自己的白日梦幻想的方式,就是写作。一方面,作家之写作与儿童之游戏是类似的“他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又把它当作真实世界对待。这就是说,他向这个世界注入了大量的真实感情,但又能严格地把它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另一方面,通过作品,作者间接表达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 一篇创造性的作品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替代物”。

不过,文学创作是作家之白日梦的变相实现。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的幻想已通过艺术手法加以修饰了。或者说是进行了改装。正是通过这种修饰或改装,本来会引起他人甚至包括自己反感的作家本人的幻想却成为读者或观众快乐的源泉。至于作家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就涉及到美学领域。弗洛伊德对此未给出多少解释。他认为这是他无法解答的谜。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推测出的。这就是作家的作品不单间接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而且读者或观众由于在观看之时可以通过投射的方式将自己认同于作品的主人公,而使自己的白日梦幻想得以释放。这或许正是一些纯属幻想型的作品却往往能打动很多人之心的原因之所在吧。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弗洛伊德的观点如下:通过对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的对比分析,弗洛伊德提出作家之创作也是一种幻想活动,其背后也隐藏着作家本人未能实现或满足的愿望。“幻想实现于作家的观念作用的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络上,作为幻想动力的愿望则贯彻于始终”(车文博语)而作家的这种幻想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它与常人的幻想活动之不同只在于“作家的写作技巧通过转化及其伪装来掩盖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并提供纯形式的乐趣。”(车文博语)最终,以作家的作品为媒介,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可望得到沟通。对于作者来说,创作是变相宣泄了白日梦;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可以不必自疚地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导致如此效果的正是艺术手法的使用,所以说正是艺术使得作家与读者一样能够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同时又不感到为难和羞耻。

3、总结:

弗洛伊德的心理文学理论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掀起文艺心理学研究之风。他的理论打破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也为解释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不是一种经过试验业已证明的科学。它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极端夸大无意识的意义。忽视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许多文学批评显得牵强附会。

但不管怎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四篇:读周国平散文有感:哲学边缘书人生

哲学边缘书人生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我们的语文

我喜欢读一些散文作品,因为不需要鼓捣繁琐不堪的文法。我也喜欢哲学,但对于枯燥抽象的逻辑思辩,仍不免心怀恐惧。幸而,徜徉在文艺与哲学间,我找到了比较适宜的地方,那就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

说到散文,很多人都会想起朱自清等大师的作品。其实,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亦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较高的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安静》、《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在图书市场上的辉煌业绩很能说明这一点。桌边案头放上几本,闲时信手一拈,读上几段,对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种享受来自于周国平散文中透射出的思想光芒,也来自于对他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认同。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好象世间的道理和真谛都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描述,都是非空非有的。周国平却以一个智者的清醒目光审视、搜寻和探求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笔端记录着生命中的喜怒哀乐,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万变的世界,诠释自我、他人、生命的真正意义。我觉得,他把哲学的反映和文学的感应有机结合起来,颇有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意味。生活是永远大于文学的,生活也永远泛于哲学。不能说他一定找到了所有的生活真谛,但是,我却分享了他记下的那些人生境遇和感悟,感受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领略了他更加闪放的自我个性光华。这是一种体味,一种享受,一种美。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帮助我们解析生活的元素。

读周国平散文作品,自然不自然地向往起他那种丰富的安静。“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从他的字里行间,透出那种站在哲学边缘书写人生的文人的特殊气质。人生最好的境界便是丰富的安静。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变得丰富;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所以又能得到安静。很多时候,我们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惟独忘记了安静,那种思想上的安静,内心世界的安静。其实,这不是我们没有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而是我们主动放弃了对自己精神家园的捍卫,放弃了对内心丰富情感需求的守望。或许,这是很多人的可悲之处吧。

读周国平的散文作品,也感受到其中蕴涵着的鲜活生命质感,那种对自然生命的热切呼唤。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因为不够坦然而变得浅薄;情感的交流常常由于不够坦诚而陷于苍白。在读周国平的作品时,却感受不出这样的浅薄和苍白。这是因为他的的真性情,他的毫不做作。“性情所铄,陶染所凝”。人一旦返回了自己的自然生命,一种单纯的生命意识就会涌动,由于摆脱了种种意念的局限,自然能随触而应、随感而通,往往又引起了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我们一直都在路上走,走着走着,偶尔会说说话,唱唱歌,为自己走过的那一程,也为自己与众不同的前行。正如周国平在《各自的朝圣路》中所说的,“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如果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第五篇:浅谈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浅谈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小学教育二班 wn

在我们理解哲学的过程中,哲学是一种知识,一种方式,一种认识的高度。哲学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它是理论和方法的最高概括。哲学不仅对教育有反思,还有指导功能,特别是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的去应用和实践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问题,如何让知识更好更直接的传授给学生,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对哲学和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充分的理解好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取得巨大的成果,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实惠。但是年年的高考压力,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这样的报道某某学校学生,不堪忍受学习生活压力跳楼自杀。对于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需要我们的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支持,如何的让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还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该提高学生对个人价值取向,社会需要更大的一种关怀和呵护。

对于一位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很有必要的学习哲学,特别是教育哲学。它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关键的这样,很多同学都知道,如果我们要从事教育就必须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些理论知识指导着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方法。美国教育家奈勒曾经说过: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奈勒实际上论述了教育者需要拥有教育哲学,强调了教育哲学对于教育者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将来面临的主要是小学教育,我们首先要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存在一定的心理差异,如:注意不集中、贪玩、厌恶学习、虚荣心强、沉迷以上网等等。特别就是我们面对学习“问题生”要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一分为

二、辩证法的看待他们。王国维先生曾提出“哲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的论断。明确的告诉我们只有依靠哲学才能够真正理解教育的本意。然后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的认识,哲学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的价值,从实践中感悟教育与哲学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被人自觉地意识到。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扮演着教育者角色,在教书育人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经验,深思熟虑,了悟一些教育哲理。努力的学好哲学的知识,不断加强对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做一名敬业好思的教育者,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下载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自然辩证法看医患关系(5篇范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 自然辩证分析 医护人员被伤害事件 针灸推拿专业 学号:20140158 姓名:陶秀传 自然辩证分析医护人员被伤害事件 摘要:这几年,医患关系紧张,医闹事件频发,医生与......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篇一: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企业的发展,应与白菜的生长一样,遵循市场环境的规律,该做大时做大,该做......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诠释。作为两种不同却又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常常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音韵美,又......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摘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材质,从整体的感情组织和美学原则上分析,它们有着许多共同属性。【关键词......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作 者:蔡晓蔓 指导老师:曹建玲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边城》可以看到沈从文的内心世界,而本文正是从沈从文的内心世界、精......

    从商事留置权看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担保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从商事留置权看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我国现今立法一直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例,在民法典之......

    从医疗改革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探讨 ——基于医疗改革政策的解读 摘要: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自建国以来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1978至1992年,改革主要是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和医疗机构独立......

    从微博小说看微博文学的发展与变革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越来越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人们开始通过网络发表文章、帖子等,刚开始是以博客的形式出现,后来则发展为微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