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

时间:2019-05-15 15:3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

第一篇: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

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

摘要: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用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分别喻指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首先经过认知和灵魂上的“上升”的探求者,即认识到洞外世界的追求到“是”的人。得到了“真正的哲学”,是真正的智者,所以应当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本文就主要从“洞穴比喻”中探求“哲学王”的内在逻辑,并结合现实社会浅析“哲学王”很难运作的原因。

关键词:洞穴比喻 哲学王 内在逻辑 现实运作

洞穴比喻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有一群从小就被束缚的囚徒被安置在一个低于路面的洞穴里,洞外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认为影子就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影子,进而当他走出洞穴,看到万物,才知道原来木偶也只是万物的模仿,等他最终看到了太阳,他才知道自己可以看见万物的原因,成为洞穴里面的“先知者”。他为自己的转变而庆幸,同时怜悯洞穴中的其他人,当他回到洞穴中试图去解脱他们并引导他们向上走时,却极有可能会被视作异类而杀死。而这些灵魂“从黑夜般的昏暗的日子里转过身子来真正进入白天,这是一条向着‘是’的上升之路,我们要说,它是真正的哲学”①,拥有这些灵魂的人便是城邦的理所应当的统治者—哲学家。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洞穴里的囚徒最终可以成为智者和城邦的统治者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因为他经历了“两次眩晕”在这两次眩晕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是”,看到了影像之后的现实,以及发现了他之所以能够看见事物的最终原因—太阳。而且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了痛苦(探寻真实的过程不可能没有痛苦),在第一次眩晕中他实际经历了三次痛苦“第一次是见到火光照耀之下的‘墙头过去的每一器物’,第二次则是看到了火光本身,第三次是他被拉出了洞穴之外,看到了阳光之下的世界。”②这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了“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看见上面东西的上升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三次痛苦的眩晕,但却是更加接近真理的过程。但是这次眩晕并不是最终结果,因为就在他适应了外面的生活之后,他又被强行拉回了洞穴,所以又有了“第二次眩晕”—回到洞穴。而第二次眩晕与第一次眩晕的原因相反,是因为从明处回到了暗处。第二次眩晕说明了,并不

是经历过痛苦求得真理之后就一帆风顺了,而是再得到它之后还要返回你出发的地点,把你所知道的真实告诉仍处于晦暗的洞穴里囚徒,不然在你庆幸自己的转

变的同时,也会为独自一人的孤独和无所作为而再次陷入痛苦之中。这也就是“哲

学王”的内在逻辑之一:他们是先于“洞穴囚徒”探索到真理的,并且还会重返

洞穴把真理告知囚徒。而内在逻辑的第二点便在于囚徒的认知局限甚至可以说是

错误—他们自认为是最真实的事实上却是最虚假的。即“在城邦中人们自以为安

全的常识恰恰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它建立在意见之上,远离真理。但人在城邦终

究身在意见中,必须用人穿越意见,才能审视和引导城邦的生活”③而大多数城

邦平民的蒙昧和不会也不愿去探求,这一任务就自然落在了以寻找世界本原是什

么和至上真理的哲学家身上。“哲学王”的第三点逻辑便在于,这些寻找到“是”的哲人,不仅最先知晓了现实,并且会为了真理牺牲。这就构成了一个智慧而勇

敢的完整的人,城邦最理想的统治者。

柏拉图从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并且认为社会的产生不能单靠个人得到满足,必须相互依存才能生活,并且每个人在国家中只能

执行一种最适合他个人的工作。因此整个社会被分成了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

士和商人手工业者,前两者对应的品格分别是智慧和勇敢,三者用共同具有节制的美德,所以统治者当然的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担任。但在现实社会中“哲学王”

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并且很少可行的,睿智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中国的孔孟、老庄他们是“轴心时代”的创立者,是世界的哲人,但在他们所在的时代他们非但不是“王”,反倒被视为异端,成为被排挤的对象,说明“哲学

王”的设想只是理想中的,不能付诸实践。一是因为柏拉图的哲人治国实际就是

知识治国,而知识很大部分是理论上的,特别是哲学,是抽象的,如果用不好很

容易变成“纸上谈兵”式的治理,而且知识是柔性的,对于国家而言,更需要的是法律一样的强制性的规范才能长治久安。另一方面,“理想国完全否定个人权

利与自由。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判定哲

学王的标准”④所以导致了哲学王只能自己判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理

念,但柏拉图却否认了民众的判断(因为他不相信民众),则最后哲学王的判断

只能由神或统治着自己。所以,每个统治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哲学王,这就导致

即使宣称自己是哲学王的也不一定是哲学王甚至不是哲学家。

而就“洞穴比喻”来看,那个最先看到真实景象的先行者,就应该成为带领

洞穴囚徒“上升”的城邦哲学王,但最后他却被当作异类打死了。“真理被少数

人掌握就变成了谬论”,对于一般的囚徒来说,他们的理念中有根深蒂固、不可

怀疑的真理,他们在既定的虚假昏暗蒙昧的世界中可以毫不费力的生活着,一旦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们一直以来自己都是错的,他们是不会也不愿相信的,为了固

执的捍卫自己世界观的真实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大部分人一起把不同意见者

杀了。这就导致了哲学家作为那一个先知,在走出“洞穴”的囚徒很少的情况下

是不会被认可的,甚至很有可能遭致迫害。而对于统治者而言,在城邦中,他们

借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虚幻的事物(即洞穴假设中的木偶,大部分学者同意是意识

形态,)来麻痹民众,让他们成为顺民,安排他们的欲望,引导他们的闲聊、争

论、娱乐,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理。因此,真理的真实性会威胁甚至终止统

治者创造出来的安乐假象,而哲学家,毫无疑问是最容易让统治者戒备的“刁民”。

所以一个哲学家,若不能为统治者所用,就会被清除,但一旦被统治者所以,就

丝毫谈不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的哲学家的作用,更不用说哲学王了。

所以,从“洞穴假设”中可以看出“哲学王”的内在逻辑不外于知识治国、城邦平民的蒙昧和哲学家本身的智慧与勇敢。但这个假设同时也从一般民众(囚

徒)和统治者(操纵木偶的人)两个方面侧面说明了“哲学王”只能是理想,现

实的不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①柏拉图.理想国[M] 顾寿观译.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10(319—325)

②彭曙齐.简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

③周洁.束缚与庇护—《理想国》“洞穴比喻”中“洞穴”的双重性[J].海南大学

学报,2012.30(2)

④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

[D].厦门:复旦大学,2009

第二篇: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2

[摘要]........................................................................................................2 [关键词].....................................................................................................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3

四、灵魂转向.....................................................................................................5

五、结语............................................................................................................5 参考文献............................................................................................................6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2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点和基本原则。柏拉图在说明人的认识过程时,把可感世界划分为 影像与自然物两小部分。“影像”是可感事物的摹本,他把人对“影像”的认识叫做“想象”,把对“自然物”的认识叫做“信念”。实际上,这两者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历史地看,这也是对感性范畴的深化。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也分成两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指“数学对象”,人们把“可感世界”中“自然物”作为“影像”,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但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则,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他把这种认识叫做“理智”,实际上就是“知性”。另一个小部分是指“理念”。他说:“在这种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不是把它的假设当作绝对的起点或第一原理,而是把这些假设直截了当地就当作假设,即把它们当作暂时的起点,或者说当作跳板,以便可以从这个起点上升到根本不是假设的某种东西,上升到绝对第一原理。”这种认识就叫做“理性”,“理性”是对理念的认识能力。这样,柏拉图就把认识的理性阶段划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部分,同时也深化了理性范畴。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一方面,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柏拉图认识到感性感觉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质。在“洞穴比喻”中,洞穴中的囚徒所看到的只是现象,是不真实的存在,他们的背后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当他们转过身去时才能看到本质。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可以说,理念论是通过对知识论的探讨而建立的。洞穴内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念的世界。从洞穴里走向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理念被追寻和被确立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世界的理念,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因此,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理念的认识过程,或者说知识就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感觉和知觉是相对变化的、不真实的,因此不能构成知识,只能称之 3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为认识。由于认识对象有两个世界——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形成的知识也相应的分为两个部分:知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而可感世界又分为影像世界和自然物世界,可知世界又分为数学对象和理念世界。因此,按照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知识也可以划分为四种等级:理性是最高级别,其次是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象。

严格说来,柏拉图只承认对可知世界的两类知识,即理性和理智,尤其理性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世界不过是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为意见。虽然柏拉图关于认识的等级学说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着本质区别,但不可否认这种理论对认识的层次划分的确有一定道理,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是如何进行的呢?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讨论阐述了“灵魂转向”的学说,认为依靠理性所实现的灵魂转向就是认识理念的过程,它就像是洞穴内的囚徒转身走出洞穴。“知识是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这段话表明,柏拉图认为灵魂的转向是认识理念的前提。这与洞穴中的囚徒不转过身来就无法看见洞外的世界是一个道理。“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这里柏拉图肯定了灵魂本身有视力,它就是灵魂中的理性。理性想要认识事物,必须首先实现灵魂的转向。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欲望、激情。要实现灵魂转向就是要使灵魂中的欲望和激情服从理性的指挥,协调一致。这样,灵魂的视力——理性便实现了转向,直接面对着实在,从而使对理念的认识成为可能。灵魂的转向,实际上也是灵魂向它的本真状态的回归。

柏拉图认为,人类灵魂在它无形的非现实的游历中,曾经看见过关于真、善、美、公正等理念,只是在灵魂坠入肉体之后把它们遗忘了。灵魂要想重新具备这些美德,就要把这些忘记了的东西回忆起来。为了做到这一点,灵魂必须冲破肉体的束缚实现独立。在后期,柏拉图的成熟思想进一步认为 ,由于灵魂的真正本性是超感 4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性的,所以它只有上升到理念世界,返回自我的本原,才能获得无上的幸福

四、灵魂转向

走出洞穴发现“善”,然后返身回到洞中教育和解救其他人,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灵魂转向的一个过程。灵魂转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就像囚徒摆脱铁链一样,首先我们必须摆脱作为“铁链”的地方性习俗,解除各种习惯、传统对我们目光的禁锢。第二步,这是一个转身、从洞内走出洞外的过程,走出洞外才能走进真正的自然,从而发现“善”,认识到洞中墙壁上的影像都是虚幻的。这个转身并不容易,眼睛向外观看要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第三步,重新返身回到洞穴之中。这不是回归原习俗,而是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会有洞中大部分囚徒的阻挠和非难,但为了整体之善,必须回到洞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灵魂的转向,从而去除尘垢,纯化灵魂。灵魂转向的任何一步都必不可少,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一个启蒙教育的过程,这不是灌输关于“善”的知识,而是引导着其他囚徒走出洞穴、实现灵魂转向的过程,而这一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解救洞中囚徒的光荣使命正在于哲学家身上。

五、结语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解救囚徒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柏拉图通过这一比喻想影射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解救囚徒的失败表明了其中的艰难与困苦,但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必需的,就像灵魂的转向,只有最终的回归才能达到“善”的理念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柏拉图把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的艰巨任务赋予在了哲学家身上,他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使命,哲学家只有返回到洞中引导其他囚徒追求善,从而实现灵魂的转向,使灵魂实现对理念世界的再次观照。哲学家的这一使命是艰难的,但为了城邦大众的利益和“整体之善”,哲学家必须这样做,有时候甚至要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来完成这一使命。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参考文献

《理想国》 柏拉图 著 商务印书馆2011年《罗尔斯政治哲学》 龚群 著 商务印书馆

《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浅谈灵魂转向》《柏拉图“洞穴比喻”探析》 邵晗,古艳芳《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欧阳芸 《柏拉图洞穴比喻所揭示的真理观》高继海

/ 6

王根磊

第三篇: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篇一: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从大白菜生长哲学看企业发展逻辑

企业的发展,应与白菜的生长一样,遵循市场环境的规律,该做大时做大,该做强时做强。

笔者住在卧牛城郊,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几垄白菜。借着冀南的秋高气爽,小白菜很快就长成了大白菜的样子。那叶子油绿油绿的,散开着,而且大得惊人。由于受不住诱惑,就采下几片白菜叶子煮着吃了。结果是超级难吃,苦中带涩,简直就是忆苦思甜菜。时间到了10月下旬的霜降节气,白菜们就像接到了统一的指令,叶子开始一层层地收拢,围着白菜心抱团,也就是包心。临近立冬的时候,一层层的白菜叶严严实实保护着中间的白菜心。这个时候的白菜,如果你清炒着吃,那叫一个鲜,百菜白菜鲜,百菜不如白菜。

道法自然拾取大自然的精华,就连白菜也不示弱。在霜冻来临以前,趁着艳阳高照,白菜将叶子向外伸展发散,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和水分。我们还不知道白菜是怎样将太阳光和水转换为葡萄糖的,但可以想象,这时候的白菜一定是将尽量多的养分和能量临时储存在叶子里。随后,履霜而知坚冰至,在天气转冷之时,叶子们就快速收缩,并且全力进行葡萄糖加工,以便在寒冬来临之前,完成所有能量的储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借着稍纵即逝的机遇,将尽量多的资源聚拢在自己的门下,向来是我国企业的长项。尽管也曾出现过德隆那样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像秋天的白菜那样,借助良机才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现在,全球的经济冬天来临,根据白菜的经验,该是企业界调整步伐,消耗吸收叶子里的能量并且最大限度制造葡萄糖的时候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做大还是做强,其实并不取决于企业的意志,而是决定于市场的环境。

在市场每年以50%或者更高的速度成长、市场格局快速形成之时,企业的主题就是做大,就是跑马圈地,占领有利的地形并且建立战略控制点保护自己的利润池。一旦错过这个机遇,机会窗口就会关闭,这时市场格局基本确定,企业继续扩张的空间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而将圈地得来的资源整合好,也就是做强,就成为经济收缩时期的企业战略主题。

一家钢铁企业在前5年市场快速成长期,选择了做精、做专和做强,结果,业务规模始终徘徊在200万吨左右,而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是500万至800万吨的规模了。现在,经济进入低迷时期,那些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将会进行精耕细作式的运营整合,为下一轮的增长高峰强身健骨,而此时的这家企业虽然运作效率高,但是市场留给它的成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过低,在低迷时期生存都成了问题。就像那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过早收拢叶子的白菜,在严冬来临前可能就是最早被淘汰的。

这家钢铁企业的经历表明,错失发展机遇非常可惜,但是那些扩张有余而收缩不足的企业,同样也会在经济的冬天里夭折。就像霜降之前的大白菜,尽情地舒展着,享受着阳光雨露;其实,这时期它的叶子是苦涩的,内在的养分是稀薄的,生命也是很脆弱。/ 7

篇二:超星尔雅数学文化期末答案

1正六边形从旋转的角度看有()个元素在对称集里。1.0 分? A、4.0? ? B、5.0? ? C、6.0? ? D、7?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的题目,给出的条件仅仅是除法中的()。1.0 分? A、被除数? ? B、除数

? ? C、商? ? D、余数?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无论是“说谎者悖论”,还是哥德尔的模仿,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1.0 分? A、自相矛盾? ? B、自相抵消? ? C、自我指谓? ? D、不合情推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为()个部分。1.0 分? A、29.0? ? B、37.0? ? C、46.0? ? D、56.0?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点线图上的点,如果奇结点是()个,就不可能得到一笔画。1.0 分? A、.0? ? B、1.0?

? C、2.0? ? D、3.0?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高次方程求解的探索成就,产生于我国古代什么时期?()1.0 分? A、魏晋南北朝? ? B、汉唐? ? C、宋元? ? D、明清?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举的例子“烧水”,说明了数学中的什么方法?()

1.0 分? A、函数与方程? ? B、分类讨论? ? C、数形结合? ? D、化归?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公元 17 世纪后,整个自然科学研究都关注变量与函数,这种情况的最早标志是()的出现。1.0 分? A、微分? ? B、积分? ? C、篇三: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高考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 7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1福建高考卷)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1福建高考卷)37.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的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2011海南高考卷)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

(2011海南高考卷)20.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海南高考卷)22.斗牛是西班牙的历史传统。近年来,人们就斗牛运动的存废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斗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继1991年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禁止斗牛之后,2010年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决定自2012年1月

1日起禁止斗牛。而支持者认为,斗牛代表西班牙的国家形象,应当发扬光大。人们之所/ 7 以对斗牛运动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

(2011江苏高考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一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 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11江苏高考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2011江苏高考卷)27.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2011江苏高考卷)2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全国高考大纲卷)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

(2011山东高考卷)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 7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011上海高考卷)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011上海高考卷)20.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B.抽象思维的过程C.获得经验的过程D.寻求真知的过程

(2011四川高考卷)27.《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11年天津高考卷)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011重庆高考卷)28.图5(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2011重庆高考卷)29.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2010山东高考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010浙江高考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 7 / 7 / 7

第四篇: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评析

王蔷

【专题名称】中学外语教与学 【专 题 号】G381 【复印期号】2008年07期

【原文出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京)2008年3期第1~6页 【作者简介】王蔷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一、引言

2007年11月24~26日,在美丽的古都南京,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专家和学者一同观摩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为这次观摩研讨会现场授课的是从全国各省(区)、直辖市推选出来的32名优秀教师中经专家再次评审而推荐出来的16位优秀英语教师。与以往全国优质课竞赛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更加强调观摩和研讨,其醒目的标题——“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就集中体现了这次会议的宗旨,即“淡化竞争,注重研讨”。

这一宗旨在这次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组织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选课、备课和上课的规则和程序上,组织者给予授课教师的时间更灵活,空间更大,安排也更人性化。全新的组织方式为教师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开展反思、与同行切磋和研讨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条件,使教学准备的过程成为教师和教研员研讨和学习的过程。在授课教师完成授课后,大会安排授课教师与现场观众交流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然后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观摩活动当天还邀请与会专家进行集中点评,回答现场观摩教师提出的问题,与现场观摩教师互动,交流观点和看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本次观摩研讨会淡化竞争与结果、注重研讨与过程的理念。

在三天的观摩与研讨活动中,授课教师充分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努力将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他们课后对教学设计的陈述和对自己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反映出他们对理论的思考,对教学的不断追求;专家们的提问睿智、深刻,让所有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专家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不仅帮助所有教师提升了理念,还帮助教师们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尽管三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对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相关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研讨得还不够充分,与会教师提出的一些疑惑和问题也没有完全得到满意的解答。但是,这样的观摩和研讨为教师们进一步深入研讨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事实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们也不可能解决和回答所有的问题。新课程本身也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与模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交流和研讨。课程改革的成功要靠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智慧,不断地研讨,去解决在新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观摩与研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在座的专家,对于观摩课中某些活动的设计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恰恰充分说明了围绕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进行的研讨正在向纵深发展,已经开始追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追求对教育价值的理解、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真谛。

二、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特点

本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课型多样,有对话课、听说课、阅读课、故事课、读写课、语法课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课。这些不同的课型为观摩和研讨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这16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已经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正在带来学生角色和学习行为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观摩与研讨课的授课教师们展示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最好水平,也反映了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归纳起来讲,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授课教师高水平的综合语言素质

授课教师无论是语音、语调、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与学生交流互动中的语言运用,都表现出非常优秀的语言素质。这正是他们成为优秀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

2.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明显转变,理论水平有所提高

从授课教师的教案和课后反思可以看出,教师们都在努力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他们在探索、思考和尝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懈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尽管在对一些理论或概念的理解上,以及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差距,但至少已经反映出教师们重视理论学习,正在朝着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努力。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

3。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

多数授课教师从教材的选取到教学的设计,都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力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授课教师都非常好地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例如,关于友谊的问题,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问题,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矛盾问题等,很好地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课程性质。4.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尤其是语境的设计中。在语境中呈现新学的内容,在语境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清晰准确的指示语、有效的教学示范、滚动式的语言练习,使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方面,多数授课教师都注意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次输入、分层输入以及难点的分解、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处理等环节。另外,多数授课教师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语言输出,起到了教师的支架作用,从而使教学不再丢失过程直接转向结果,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整合和提升等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整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新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增强。5.从教案的设计上看,授课教师的教案设计正逐步走向专业化

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较之过去已经是比较规范。有些教案的环节呈现非常清晰,而且目标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多数教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6.在多媒体的运用方面,授课教师更加关注其有效性

他们对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理性化,也更讲究实效性。多媒体应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应是教学为多媒体服务。

三、本次观摩研讨会反映出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本次观摩研讨课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研讨、反思和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这正是我们观摩与研讨的目的。本次研讨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更好地体现关注学生?如何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实效的统一?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好教材? 1.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于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2)是从语言知识点出发,还是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出发?(3)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并具有可检测性?(4)教学目标是写出来应付差事的,还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如果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如果教学目标是从语言知识出发的,教师就会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忽略学生的感受和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反映出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具备良好的驾驭教材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如果教学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目标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学活动就会漫无目的。如果教学目标不具备可检测性,那么教师就既不会关注教学效果,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是指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设计活动等方式检测目标实现的有效性。从部分授课教师的教案中可以看出,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

案例1 [案例评析]

Teaching Aimsa.To make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animals in danger.b.To practice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c.To learn how to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a dialogue.案例1中第一项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make一词表现出教师对教学的控制,目标的设计不是从学生出发的,没有体现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没有关注学生应发展什么能力。第二项目标虽然是从学生出发的,但是由于过于空泛而导致无法落实,也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第三项目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并不具体,也不具备可检测性。

案例2 Teaching ObjectivesLanguage focus1.To enlarge vocabulary.2.To understand the story.Ability focus1.To practice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2.To practice using tones to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s.Character building1.To develop team spirit.2.To be aware that there is enough for need but notenough for greed.[案例评析]

案例2中的目标设计关注了语言、能力和品格教育三个不同的层次。但是语言目标是指什么,能力目标又是指什么?两者之间的区别似乎不很清晰。我们可以推断,这里的语言目标包含词汇学习和故事理解两个部分,既包含知识目标,又包含能力目标,而第一个目标“扩大词汇量”设计得过于宏观,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扩大词汇量应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在一节课中如何体现却没有明确说明。第二个目标是“理解故事”,而教师如何在本节课内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故事才是教师设计目标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从能力目标来看,第一项是关于阅读策略的,第二项是语言功能目标。

案例3 知识与能力目标●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ding material about fivesenses.● To grasp the usage of the link 'wor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To cherish what we have.● To appreciate the world.[案例评析]

案例3中的目标设计基本能从学生出发,但是描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动词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也就是说,什么程度为fully understan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再者,什么程度为grasp?如何检测和落实?第三项知识与能力目标过于笼统,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是无法落实和检测的,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整个英语课程需要努

力的目标。

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师确定目标时应以学生在本节课能够发展什么能力为出发点,同时要在考虑语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和品格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在表述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目标时要尽量

●描述了解/理解知识目标的行为动词主要有:指认、辨认、命名、标示、排列、选择、列举(提纲)、阐述、说/答出(具体事实、名称、地点、事件等)。

●描述知识运用和技能发展方面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询问、描述、讲述、举例、计划、表演、展示、说明、推测、想象、创造、表达(见解)、写出、改编等。

●描述发展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区分、分类、比较、分析、归纳与概括、举例、推理、判断、阐述(理由)或给出(原因)等。

●描述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时也应尽量切合实际,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注意聆听并理解他人;通过阅读故事和小组讨论与交流,理解Mary送卡片和鲜花给妈妈的用意,从而产生对

亲人的感恩之情。

●对学习策略方面能力目标的描述应尽量明确,如:学生通过skimming抓文章主旨大意,在文章语境中猜测生词。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开展同伴评价。

2.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得是否合理和连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本次观摩研讨会上,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言输入不足,分层不够。有些授课教师给学生听和读的时间不够,经常整体听一遍或读一遍学习材料就期待学生能够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或者参与讨论。事实上,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给学生整体和分层接触语言材料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逐步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

力。

(2)在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缺乏足够的台阶和桥梁环节。有些授课教师通常在1~2次语言输入之后,就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讨论或角色扮演,但往往由于教师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新旧知识还不能被学生内化并整合成新的能力,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进行有效的表达。这就是由于教师的教学

过程设计不合理或不连贯而造成的。

例如,有一节听说课,在听前活动中,授课教师利用图片为学生学习有关濒危动物的内容做了话题准备和情感准备,但没有为学生做必要的语言准备;然后,授课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并让学生整体听一遍对话材料后回答问题;之后,教学进入缺乏大语境的词汇学习;词汇学习之后,教学从听力转向阅读——学生阅读对话,做判断正误题;然后是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跟读之后就是语言输出活动。授课教师设计的输出活动虽然很有意义,但明显感觉到学生还没有形成新的能力,既不能基于本节课所

提取的信息表达,也不能有效地运用本节课新学的语言知识。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对所学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加工和内化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教师必须设法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在完成整体理解和细节信息提取的同时体验和理解新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式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和整理,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再通过分层输出、部分输出、整体输出或扩展性输出对信息和新知识进行内化。只有每个环节都真正落实了,学生才能形成新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对比较复杂

或较长的课文,这个过程不一定必须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3)有些授课教师虽然关注了语言的输入,但却忽略了语言知识的学习,新授课没有新语言知识呈现。例如,有一节阅读课,授课教师在引入话题后便让学生读课文,但是由于课文中生词过多,学生理解课文有困难。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考虑如何分阶段给学生呈现必要的词汇,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理解新词汇的意义,再创造

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多次听到、读到和运用词汇进行理解和表达。

在另一节阅读课中,授课教师首先在读前活动中简单呈现了话题和五个主要词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以理解课文大意,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两人一组进行问答。学生相互问答这一活动本身的设计意图是好的,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但是,在学生相互提问之前,授课教师没有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提取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信息,也没有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熟悉和理解新的语言,而是在朗读课文之后就直接转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理和输出,似乎学生不用教就会了。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关注学生?

本次观摩与研讨会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表现在:(1)对学生倾听不够;(2)给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够;(3)为学生提供的互动机会不足;(4)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不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一些问题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也愿意表达个人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给学生创造表达自己喜好和意愿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针对学生的看法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授课教师一般都能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当学生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时,却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缺乏对

学生表达的意义的关注。

例如,一位授课教师问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学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说他喜欢狗,有的说喜欢猫,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喜欢狼。喜欢猫和狗还算比较普遍,可这个学生为什么会喜欢狼呢?学生会不会有他的理由呢?也许与他的性格有关?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也许与他的家庭有关?但是授课教师对于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回答却没有给予关注,而是按部就班地继续询问其他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向学生提问似乎仅仅是教师的一个教学程序而已,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和意义并没有兴趣。这就反映出教师没有真正在倾听学生的心声,没有抓住机会及时与学生增进了解,交流情感。此外,在不少课堂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时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时

间是教师与全班互动。

有些授课教师设计的活动开放性也不够。例如,在一个选择旅游国家的活动中,授课教师没有让学生放开去选择要去什么地方,而是给了很多限制,学生要说的话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组织表达。这样的活动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想象力的发挥,也不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

4.如何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实效的统一?

在新课程下,课堂互动模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增多。例如,在本次观摩与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授课教师都组织了小组或两人活动,但是总体感觉还是生生之间的活动偏少。如果我们对每堂课进行详细的时间记录的话,估计生生之间的活动也就3~5分钟,一般都不超过10分钟。大多数时间是教师控制下的全班学生活动。而且,生生互动一般都被安排在每节课的结尾部分。此外,有些两人和小组活动仅仅是个摆设,并没有真正为学生间的交流和实践创造有效的学习机会。在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不断贯穿生生互动活动,这样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课堂单元时间内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和互动的必要性。只

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参与,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好教材?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对教材进行删减。有一位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时说,他/她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删掉了第一个活动与第二个活动,直接从第三个活动开始,因为前两个活动都是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内容。但是从上课的效果看,由于前两个活动被删掉,学生直接进入第三个活动的学习并不是很顺利。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只有在真正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对教材的必要调整和补充。

四、观摩与研讨后的思考

1.关于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新课程并不是要否定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有很多非常成功和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在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方面。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基础与能力水平的需要出发,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活动的互动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是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我们应在继承原有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发展既有利于

学生学习过程、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新方法。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

在同一课程理念下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是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年级和班级都是不同的,每个教师也是不同的,不可能有一种教学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开创适合自己教学环境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举办观摩研讨课并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共同的教学模式让所有的教师去模仿,教学是不可能有固定模式的。观摩与研讨的目的是为了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切磋平台,鼓励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自己成为更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教

师。

3.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形式应为内容服务。比如,组织小组活动不是为了小组活动的形式,而是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和相互促进提供机会。同样,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不应为了使用而使用,而应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让多媒体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

4.目标与过程统一的问题

目标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其最关键的问题是目标与过程要达到和谐统一。目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为达到目标而服务。教师的教学虽然没有模式,但是有共同遵循的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好台阶,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教师既要关注教学中大的环节的设计,又要特别关注细节的设计,做到环环相扣,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地整合新旧知识,加速语言的内化过程。只有细节关注到了,新课程的理念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才能有保证。^NU1

第五篇:从美国小学生守则看教育理念

从美国小学生守则看教育理念

1、美国小学生守则制定的依据恰当。美国小学生守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角度来制定,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2、美国小学生守则制定的定位准确。既然是小学生守则,那就必须面向小学生。特别是人性口语化的表述通俗易懂,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美国小学生守则注重细节。守则内容具体、细致入微,指导性、操作性强,实践起来简单可行。

4、美国小学生守则启发性强,重在指导、重在实现自我。

附:

美国小学生守则: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中国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下载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洞穴比喻”看“哲学王” 的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导课看新课程理念范文

    从导课看新课改理念 姜堰市白米中心小学吴银根【案例1】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张齐华《24时记时法》导课 师: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准备好了。好,上课。 出示钟面(3时)(不......

    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中国和澳洲教育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教育总是尽可能多地教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澳洲则不同,他们认为,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学校......

    从哲学角度看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①唯物论a.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b.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工业设计看企业产品设计理念(五篇范文)

    工业设计起源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工业设计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工业设计......

    从中共抗震救灾看执政理念的变迁

    从中共抗震救灾看执政理念的变迁 四月网 2014-08-06 张利 / 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石怀淼 /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 新世纪之始,中国共产党将“以人为本”确立为其......

    从用户消费理念看竞价推广思路

    www.xiexiebang.com 从用户消费理念看竞价推广思路 都说转化越来越难,到底是产品不行?还是用户变心了? 在此,我不由想问:“你有没有真正思考过用户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过去二......

    从周国平散文看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燕山又飘雪现在周国平的散文比较受欢迎。到目前为止,周国平出版过《守望的距离》《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哲理美文》《各自的朝圣路》等散文。凡是读......

    哲学视角看人生

    哲学视角看人生 俞吾金 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国外思潮研究中心 (国家985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