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当代的大学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阐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分析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科学,艺术,当代大学教育
每当提到科学,人们脑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一串串繁冗复杂的公式和在实验室忘我工作,满头乱发的科学家;而每当提到艺术,人们想到的则是优美的音乐旋律,绚丽的画作以及那些潇洒浪漫的艺术家。这正如斯诺所说,“一方是艺术家——另一方是科学家,并尤以物理科学家最具代表性。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有敌意和反感,但大多数是缺乏理解。他们对对方都有一种荒谬的、歪曲了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情感的层次上,也难于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科学和艺术之间就真的如此风马牛不相及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科学和艺术的概念。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科学”有这样的解释:“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的学问,它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抽象简化的方式描述对自然对象的认识。艺术则是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作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从定义来看科学和艺术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依靠逻辑去整理材料,艺术家用感觉去看待世界。第二、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则以审美准则作为直觉的价值取向。第三、科学诉诸理智,而艺术诉诸情感。从思维方式来看,科学注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理性,严谨而缜密;而艺术则侧重于形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感性,灵动而情绪化。可以说,科学和艺术是两个有着自己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体系。
尽管科学和艺术在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但科学和艺术之间并不是独立和相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善良美丽的女神缪斯被西方人称为科学与艺术之神, 她是古老的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象征。而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在古代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是整个地融合于全部文化之中的。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集了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的历史文化,共305篇诗歌,不但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等传诵至今的优美诗句,而且还酝酿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涉及天文、气象、农业生产等知识,并闪烁着“有物有则”等理性之光。再如,先秦古籍中的《山海经》,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高扬人类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勇敢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全书三万多字还包含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博物、医药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我国中医、中药和水文、地理的先声。这些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清楚地表明,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初都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他们“本自同根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近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和新文学涌现的时代,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涌现出了达芬奇这样兼具艺术天赋和科学天赋的时代巨匠。而到了近现代,科学的细化和分工,使得科学和艺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
是一大批如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的科学大师都肯定了艺术对他们的科学创新所起到的启发作用,而且他们本人也都兼具极高的艺术素养。如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普朗克擅长钢琴,薛定谔是著名的抒情诗人。与这些科学巨匠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大师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原理。例如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理解到爱因斯坦对空间和时间的定义。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杜桑在其作品《下楼的裸女》中通过对运动的抽象表现来表述时间和空间,其中充满了他对科学的想象及强烈的兴趣。从这些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所产生的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从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与普及,使人们的思维空间、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加之各门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科学与艺术也逐渐更多地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亮点,日趋融合在一起。看看我们的身边,从以前昂贵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优良,设计精美的手机;从以前使用复杂命令的DOS计算机操作系统到现在画面绚丽,操作便捷,甚至可以实现触控操作的Windows7系统;从以前外观简单,能耗较高的老式汽车到现在设计新颖而又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一幕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科技和艺术的相互融合,也形象的揭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科学和艺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就如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所说的那样,“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也和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则是相吻合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科学和艺术的某一边,而不能把两者合理地贯通、融合起来。理工科学校的学生都比较重理轻文,甚至一些理工科的老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们认为自己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的,与艺术没有什么关系。艺术是小资的阳春白雪,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即使是去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课程,也完全是为了混个学分。它们把爱因斯坦,诺贝尔等伟大的科学家当作自己的偶像,对艺术和艺术家及却嗤之以鼻。可他们似乎忽视了爱因斯坦,诺贝尔等科技巨匠在艺术领域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而且他们也都非常重视艺术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的启示作用。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成就时曾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在事业上将一事无成”。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话语明确地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艺术,理工科的学生同样应该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文艺类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他们认为学习艺术只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灵感即可,不需要逻辑思维,他们忽视了艺术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而深刻的思想源于对自然界和生活规律的内在把握,如果没有这种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就没有深刻的内涵,会显得十分乏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之所以能几百年来令人们赞叹不已。不仅在于其作品的深刻艺术性,也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虽然科学和艺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正被逐渐弱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却愈加紧密。而目前我们这种过于偏颇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过于的偏重科学或过于偏重艺术都会将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限制了其知识面的拓宽,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与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把科学和艺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培养专才,更要培养通才。
科学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补和融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对方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要双管齐下,把两者融合起来。让科学和艺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
[2]蔡琴:《从思维方式的协同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河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荣梅:《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涂元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习〈钱学森书信〉的体会》,《前沿科学季刊》2003年第3期。
[5]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6]曹晖、王金祥:《论科学与艺术的共通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4期。
第二篇: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站推荐)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从当代大学生教育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生生当然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作为一个当事人吧,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说明。
大家都知道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相当于失业”的现象已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不解的现象?各位专家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或说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市场饱和;或说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无法迎合市场的需要,等等。本人作为一个大一的新,到底有多难?我们来看看:据调查,江苏省暨南京医科大学2009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7000余名毕业生进场争夺175家用人单位提供的4432个需求岗位。激烈竞争下,一些毕业生放低身段,大医院没编制博士争着去。1500名硕士竞聘卖猪肉。经济不景气就业艰难,一度令人唏嘘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眼下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接受。更有甚者,大学生抢农民工饭碗期望月薪仅民工一半。据报道,某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他们对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在1000元左右,与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相比,少了一半。能找到一个能使自己施展拳脚的工作的人更是凤毛菱角。这不得不让正踏上大学之路的人胆战心惊,于此同时也不得不自我反思一下。古语有云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就从本人认为比较直接的方面——大学教育入手,分析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
中国式的大学教育模式,我想无需我赘言,各位经过一年或几年的体验早已了然于心。“翘课”现象显然已蔚然成风,课堂上心猿意马的行为更是见怪不怪。这样的毕业生首先是不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大学生都值得怀疑,这样的毕业生企业又何以敢聘请。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都知道,任何招聘者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的把戏。然而目前的大学教育虽然相比于中学教育有明显的改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延续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并且学生已习惯于“老师伸手喂,自己张口吃”学习方式,导致这种现象一时难以改变。如此的教育模式造成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创新意识的缺失。接下来我给大家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
一、缺少创新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与培育。
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中国教育界好不容易能达到共识并公开承认的一个。教育的功能是培养精英,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群,目标没有错。但在我们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扼杀创新与创造精神,我们的学校更象是工厂,制造出有着相同世界观、人生观、知识结构的产品,他们的脑子里有着相同的思维、相同的追求,连他们的人生与生活轨迹都刻意安排的几近相同。
一个时代出现同一批烙印的人群,说着同样的话,干着同样的活。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与创造精神不断的胎死腹中,我们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了考试这一万能的工具。一切都以考试为准,一切围绕着这根指挥棒转。书读得越来越死,功课是第一位的,这时受教育者已经失去了思考的习惯,失去了独立思维的勇气,失去了创造性的工作。在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创新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佛说因果循环,于是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趋同,而不是求异。
二、缺少卓越教育。
每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出来后,都是那群有理性、有忧患意识、危机感的中国人共同的受难日,因为我们又一次离这个奖项很远。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诺贝尔我们不要也罢》,主题就是这个奖是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选拔标准制定的,我们到现在为止一次没有得到,一是文化及价值判断理念的偏差;二是带有政治的标准。其实这种观点可能代表我国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很有市场。换个角度讲,就是你不带我玩,我还不和你玩了呢,关起门来自己设个奖,我自慰行不行?。诺贝尔的游戏规则可能是稍微有一点异化或者政治的原因,但其评选的标准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不要老抱怨人家的游戏规则,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好的教育改革我们在20年内还是出不了诺贝尔获奖者,就是出来一个,那也必然是偶然和照顾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很少提卓越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中间可能出现精英,但精英不是卓越,也代表不了卓越,卓越是杰出的、不可替代的人。美国的教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学生,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你要与众不同。而我们的教育却很少提及此类,你只要成为一个社会劳动者就足够了。俗话说:宁缺毋滥,对旨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怎会情愿花钱聘请对公司无多大建树的人呢!措辞可能略显激烈,然而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罢了。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在大多数人喊着工作难找时,身边不乏炙手可热的毕业生。同时一所学校毕业,为什么出路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这正是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大学的教育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大学环境无疑是优越的,百川汇于此,天南地北,思想碰撞,知识交流。它的开放与融合没有社会复杂,却比社会纯粹;虽没社会绚烂,但比社会真实。大学的主题当然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做人,学习处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的踏入社会。然而我们往往只关注于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人连这一点也忽略。多少次看见学长学姐们站在舞台上叱咤风云,很多人尽管心动却无行动;多少次当自己假期在家里优哉游哉时,却不知有心人顶着酷暑或严寒实习。哲学上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大学教育固然有它的不足,但究其根本却在自己。大家要明白,企业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以为毕业证书长一个样,自己就和别人一个模样了。大学四年,大家或目标明确、或迷迷糊糊,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就定了性,成了形。要成驴子还是要变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
所以同学们,一方面不要灰心丧气,要明白目前的形式是就业市场人员的饱和,而不是人才的饱和,大家都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家也不能怨天尤人,要从自身找不足,寻找问题的关键,抓住每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不荒废四年的大学时光,努力使自己在此期间成才成人。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第三篇:从大课间看音乐与体育舞蹈的艺术关系
浅谈大课间看音乐与体育舞蹈的艺术关系
一、背景分析
音乐作为体育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在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已逐步被一些体育项目所采用。音乐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和美感,而且在很多体育项目中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可以说音乐已成为体育舞蹈运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学校“大课间文体活动”,就是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与风格有组织地参与课间各种丰富多彩的、活泼、生动、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舞蹈。
从我校大课间活动的环节设计与音乐要求中可以看出,大课间的音乐是整个大课间体育舞蹈活动的灵魂,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合唱队中的指挥。
二、体育舞蹈与音乐的鱼水关系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把音乐、舞蹈、诗歌结合在一起,统称之为“乐”。有文章记载说:“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古人多么形象地论述了体育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见,音乐在体育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体育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与音乐共生存,可以说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体育舞蹈。原始的体育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体育界甚至都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体育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音乐──这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体育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就像水和鱼的关系一样重要。有些人在小时候学舞时,都是半天练舞,半天上音乐课。跳舞不是跳得越像越好,而是应该像演员一样,演什么像什么。即使是完全同样的舞蹈套路在不同的音乐中,所表现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要学会如何听懂音乐,哪个音乐元素是代表爱情的,哪个是代表大海的,哪个又是代表小溪……并用相应的舞蹈风格去诠释。可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怎么知道它是代表什么呢?那就要多欣赏音乐,只有对音乐有了深刻理解才能听出来,也才能表现出来。
中国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体育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体育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虽然有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致力创作了不用音乐伴奏的作品。但还是用走踢踏,通过脚铃、手铃来随着身体的动作而发出有节奏音响来替代音乐伴奏。从广义上说,这种有节奏的音响,就是音乐的基本因素。我国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表现张志新烈土在狱中斗争生活的舞蹈《无声的歌》,就是一个无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但是它采用了风声、水声、镣铐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其实这种音响的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音乐,因为它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有音色。总而言之,体育舞蹈和音乐不能分离。
三、体育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首先,体育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性,这是它们结合的自然基础。体育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体育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原始的体育舞蹈之所以一开始就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节奏。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地要求音乐来配合,因此历代各种有节奏的集体劳动都有劳动号子。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由的有节奏的动作表现,自然更加需要音乐的配合。当然,能够同体育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音乐本来便同其他艺术相结合,例如同戏剧、电影、诗歌等等,但是最容易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的还是体育舞蹈,原因也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在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节奏型的特征是反复出现,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该音乐的音乐风格。我们国标舞中的所有舞蹈种类比如,伦巴、恰恰、华尔兹、探戈在音乐里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的节奏型存在。古老的探戈和华尔兹都是音乐和舞蹈同时出现的。特别是华尔兹,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有专门的音乐家为这种舞蹈写音乐,小约翰斯特劳斯就因为创作了大量的经典华尔兹音乐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现在经常能在比赛中听到的《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圆舞曲》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其次,体育舞蹈与音乐的共同点是歌唱性。在舞蹈训练中,人体运动时呼吸的运用同歌唱一样。要巧妙地将它融合在音乐的旋律进行中。将舞蹈的动作与音乐的旋律统一和谐,从每个乐句、每个乐段、直至使人觉得音乐的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从舞者飘动着的舞姿中流淌出来的,由舞者自身“唱”出来的。使舞蹈的运动充满歌唱性,使音乐变成可视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在民间舞教学中,动作的呼吸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如朝鲜族民间舞,呼吸的运用是其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常常把呼吸的运用看成是动作的延续发展和把握动作分寸的内在力量。在舞蹈动作训练中,十分注重音乐旋律与呼吸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的始终,并贯穿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细致到手指、脚腕、脚趾。由此看来,注重旋律与呼吸的配合,对于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内在的感情,以及在神与形的统一方面。都具有特殊的训练价值和意义。另外,在民间舞教学中,舞蹈的内涵及个性是通过不同的音乐旋律表现出来的。
再次,体育舞蹈和音乐的共同点是立体性和时间性。音乐的和声具有立体性和时间性的特点。由于它的各种不同的音响效果,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表现要素。它可以烘托形象,补充形象,改变形象,对比形象,并能独立地构成音乐形象。在舞蹈中,动作的交织及舞台调度的交织,这些创作手法的运用如同音乐的和声一样,具有立体性和时间性。如在同一舞段中,动作的高低起伏对比;舞者间的交织与造型;“卡哝”手法的运用;舞台调度的层次感与流动感等;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特征。舞蹈作品中,动作的交织,舞台调度的交织成为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起到了烘托形象,补充形象,对比形象的作用。
四、音乐对体育舞蹈的作用
作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扮演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的职责。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明显。同时,音乐与体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体操、国标舞、水上芭蕾、冰上舞蹈、健美操等都需要学生或练习者对音乐有所了解。而音乐感觉的培养不论是对这些运动的表现力,还是提高人们的素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配合并帮助体育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体育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体育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体育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音乐可以加强体育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体育舞蹈的内容,并且使体育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体育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同体育舞蹈更加接近。
(二)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体育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体育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体育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就拿我校的大课间文体活动来说,所有项目的开展都是在先有音乐的基础上再进行编排的。
体育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体育舞蹈的普遍做法。扎哈诺夫说:“作曲家写作舞剧音乐,……,而舞剧编导则为音乐所激动,并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舞蹈作品──舞剧。”当然,体育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体育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体育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
吴祖强先生在《体育舞蹈的音乐结构及其它》一文中曾这样说道:“体育舞蹈和音乐的任务是共同努力通过塑造鲜明、有说服力的形象来展示企图表现的内容,从总的方面来看,体育舞蹈音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能尽力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舞蹈形象,加强舞蹈形象的感染力。”如民间舞《石头·女人》的音乐,以浓郁的福建地方色彩,洒脱、纯朴的音调特征,刻画了惠安女勤劳、朴实和忍辱负重的典型性格,令人回味无穷。
体育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体育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是一种“天作之合。
参考文献:
1、郭剑华:《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朱鹏屏、王蓉《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朱瑛《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探讨》 《齐鲁艺苑》2004年03期
第四篇:从个案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从个案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 马丽娜
摘要:
家庭是中小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学生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氛围息息相关,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是开展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条件。从众多的学生心理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行为异常等表现,多少都留下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当的痕迹。下面通过对一个典型学生心理个案的分析,从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角度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关系。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
学生小J,性别,女,年龄,18岁。个人爱好:上网聊天、拼图、玩游戏。性格较为内向、倔强,敏感,听不得批评意见。个子偏矮,有自卑心理,很在意服饰与仪表,有追求名牌的倾向。自认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喜欢理科不喜欢文科,注重理解讨厌记忆背诵,智力水平中上,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上高二以来学习成绩曾一度严重下滑。作业较马虎,做事和参加集体活动时动作较慢,有时会迟到,组织纪律性不够强。与同学交往较少。
2、家庭成员情况
父母均为初中文化水平,哥哥高中毕业,兄妹年龄相差8岁,父母、哥哥均为个体业者,工作较忙。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好。
3、家庭教育情况
家长在小J幼年时非常溺爱、放纵她,尤其是父亲、哥哥。母亲性格强悍,做事很有主见,看问题有时较主观,对子女要求严格(有时过于严格),注重子女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子女,家庭教育属专制型。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全家人对聪明的小J寄予厚望,小J自己也以此为骄傲。虽然其家长认识到在家里家长与子女营造比较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子女的学习与成绩和健康成长,但工作比较忙的时候有时会疏忽与子女的沟通,即使沟通,也常缺乏耐心,态度有时亦不够好。
二、典型问题行为概述 问题行为1:在老师布置的周记《感谢父母》一文中,对父亲、哥哥充满感谢和热爱,而对母亲只字不提。
问题行为2:据向家长了解,因母亲反对她玩拼图和深夜上网,母女发生争吵,2004年4月—9月近半年时间都没有与母亲讲过话,母女俩形同陌路。
问题行为3:因出操动作慢受到老师批评,产生了抵触情绪。上课多次迟到,课间操躲在厕所不出操,老师一再提醒仍不改正。作业完成不好,做事马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经常不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关系也较以前紧张,有时无故发脾气。
三、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判别
调查研究显示,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内向不合群,自卑感强,富有攻击性,与同学、教师、家长有明显的对抗性和叛逆性,人际关系紧张;学习被动消极,有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情绪失调敏感多疑,孤僻,戒备心强,有不可克服的悲观情调;行动幼稚,其行为与自身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做事依赖性大,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而形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在对小J的辅导过程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四、具体措施与效果
在了解情况以后,我先与家长进行了交流沟通:要求家长平等对待小孩,反思过去的教育方法,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对小孩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理解自己小孩的想法和见解;对小孩的教育要说服不要压服,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和人生经验强加于小孩;要多抽时间与小孩相处,与孩子沟通交流,既关心其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其理想和爱好。并作了如下建议:要尊重小孩的感受和独立人格,教育方式要民主,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强加于小孩;要不断更新知识,多就子女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沟通交流;要多留意小孩的日常表现,小孩有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要严格要求但不能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而提出过高要求;要多鼓励子女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同时,我还引导家长学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另一方面,在掌握了小J的家庭情况后,我开始寻找恰当的机会对小J进行教育。在小J又一次早读迟到后,我找了她谈话。以下是对话的节录:
师:“小J,今天早读怎么又迟到了啊?” 小J:“我闹钟坏了。”
师:“好像你最近迟到比较多哦。闹钟坏了多久了,怎么不及时送去维修呢?” 小J:“送去修了,还没修好。”
师:“闹钟没修好,可以要你爸妈叫你起床啊。” 小J:“我爸和哥哥最近都比较忙,顾不上我。”
师:“那你妈妈呢?噢,对了,上次周记的主题是《感谢父母》,你怎么只感谢爸爸、哥哥,不谈谈你妈妈呢?”
她低着头不吭声,嗫嚅了半天才说:“我和她关系不好,她不理我。” 师:“自己的妈妈,怎么会不理你呢?”
小J:“她很专制,什么事都看我不顺眼,我中意的东西她都反对,一点都不尊重我。” 师:“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世界上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儿女的,可能是你妈妈关心的方式你不太接受而已。”
小J:“人家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女,我妈妈例外。她从来都没关心过我!”
师:“我觉得你的说法太偏激了。其实你妈妈是很关心你的,她最近就有几次打电话询问你的情况。你几个月不和她说话,她既烦恼,又担心,看到你成绩下降,整天不开心,她比谁都着急,可又不知怎么办好。”
小J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我接着分析了她父母的人生经历和对知识的渴望,谈起为人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关心和爱,力求动之以情,要她不能只要求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理解父母。最后,我要求小J尽快找机会和母亲和好,她答应了。我将与小J谈话的情况告诉了她母亲,要她找时间多与女儿接触,女儿如果主动与她说话要尽快答应,不要不理不睬让小J太尴尬。几天后,小J妈妈打电话告诉我说小J还是没有主动与她说话。我知道小J还有顾虑,还没有完全解开心结。我又找小J谈话,经过多次耐心的谈心交流与辅导,小J慢慢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正确,虽然还是不能接受母亲的教育方式,但表示理解母亲的爱心和感受。小J主动向母亲问好,与家长加强了沟通,解开了心结。由于家庭关系重新变得和谐亲切,本学期以来小J同学性格开朗了许多,在老师的帮助下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改进了学习方法,学习明显比以前勤奋努力,学习成绩进步较大;与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经常主动与同学交往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校运会和班级墙报比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外部形象,作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还要留心观察、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塑造具有完美人格、健康心理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 彭奇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钟志农、刘鹏志、周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出版)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用书)》 蒋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出版)
4、《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王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01出版)
第五篇:当代数学教育与社会现状关系分析
当代数学教育与社会现状关系分析
什么是数学?简单数学运算,逻辑分析,或者是统计观察分析。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中,如何判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