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中西文化比较》考试100分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100分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1.0 分 A、地球与太阳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1.0 分 A、描写局限性 B、描写及时性 C、描写主观性 D、描写无止境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中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文字类型是()。1.0 分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 分 A、礼 B、和 C、衷 D、孝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1.0 分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1.0 分 A、逻辑分析 B、亲身体验 C、科学实验 D、理论推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朔”指的是农历: 1.0 分 A、初一 B、十五 C、十六 D、三十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1.0 分 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根据辜正坤教授的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学者往往比西方学者博学的原因在于()。1.0 分 A、中国文化更为开放 B、西方社会性格影响 C、中文表达较为简短 D、符号文字理解更难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1.0 分 A、平实 B、口语化 C、华丽 D、书面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1.0 分 A、太平洋暖湿气流 B、副热带高压带 C、西伯利亚冷气流 D、温带季风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1.0 分 A、翻译的误区 B、文化的差异 C、体质的差异 D、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中国政治的实施路径采用的是()。1.0 分 A、民主 B、法主 C、道主 D、德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1.0 分 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 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 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 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占有欲望发展到最高峰时形成的结果就是()。1.0 分 A、毁灭 B、战争 C、制裁 D、贸易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特别强调德行 B、追求长生不老 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 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B、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C、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D、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下列不属于中原文化特点的是: 1.0 分 A、顺应自然 B、家庭小工业 C、草场文明 D、内陆贸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1.0 分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是()提出来的。1.0 分 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1.0 分 A、大众 B、精英 C、个人 D、特定人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1.0 分 A、无 B、课 C、乌 D、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1.0 分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奴隶制 D、封建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中国近一千三百年来主要的社会形式是()。1.0 分 A、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B、家天下谱系官僚社会 C、官僚阶级氏族统治社会 D、家族主义民主共和社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1.0 分 A、语言文字结构 B、文化结构 C、文学传统 D、习俗传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1.0 分 A、五四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新生活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1.0 分 A、音响形象 B、对应 C、概念 D、符合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1.0 分 A、机械记忆能力强 B、理解记忆能力强 C、理性思维能力强 D、感性思维能力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0 分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安提西尼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 B、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 C、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 D、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1.0 分 A、格拉斯曼定律 B、维尔纳定律 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 D、格里姆定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1.0 分 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武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1.0 分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1.0 分 A、忠 B、孝 C、仁 D、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1.0 分 A、互根律 B、互抗律 C、互助律 D、互证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1.0 分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1.0 分 A、哲理性 B、清晰美 C、定义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1.0 分 A、叙事性 B、议论性 C、华丽性 D、平实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1.0 分 A、足数则生 B、增数则长 C、减数则衰 D、极数则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 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1.0 分 A、语形 B、语音 C、语义 D、语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1.0 分 A、300.0
B、600.0 C、800.0 D、120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叔本华 D、法耶尔阿本德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1.0 分 A、内容逻辑严密 B、作品流传广泛 C、社会情况需要 D、译者专业所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1.0 分 A、道德成就 B、物质成就 C、思想成就 D、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1.0 分 A、笛卡尔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1.0 分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西方哲学倡导()。1.0 分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隶农、隶工等称呼证明中国古代是有奴隶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相较于中文,印欧语系的语言容易形成以语音为中心的文化。()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很少会出现篇幅很长的诗歌。()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字的任意性是语言学的根本所在。()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西方哲学与理性同源。()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进而形成了很多比较小的民族群体。()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点中西看法是一致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辜正坤老师认为词语的发音响亮程度和其含义是有对应关系的,这和Saussure的理论相应和。()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反对民主思想的代表流派。()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文能够较为简短地表达特定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人记忆力的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辜正坤老师认为,长城在历史上是中国闭关锁国的重要符号象征。()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式的思维主要强调直观性的东西。()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人认为,白话和文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诗词创作中完全不能加入白话的内容。()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汉语最终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在财产分割方面,中国采取的是长子继承制。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西方语言更为抽象,所以文字的产生和变化就有了必然性。()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康德认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儒家的大同社会主张锄强扶弱。()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源头。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众生自己创造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0
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是安宁而快乐的人生哲学。()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鲁迅先生提出,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关键作用,不能全盘西化为拉丁化文字。()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说征服自然中的自然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西方哲学给人类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引导人们学会痛苦,恐惧死亡。()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为了保证皇位继承人拥有足够的能力,中国人在两晋时期就开始进行胎教。()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阿Q精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人类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心理活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的情绪于是会借此通过生理发声器官的状态表现出来()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古代因为皇帝的集权导致缺乏权力监督机制。()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家族社会结构是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最初级的形式。()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印欧语系的语言侧重于逻辑思维,所以造成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的纪年文化(阴历)与天文地理现象非常契合,是最科学的纪年方式。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从“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党派的。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形声字可以同时表达形象和发音,是汉字自创造以来所特有的传统特色。()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中国地域广阔,四通八达,所以文化很容易被战争破坏,造成中断。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1.0 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第二篇:2016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成绩: 99.0分
1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1.0 分 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我的答案:C 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1.0 分 A、五秒规则 B、丛林法则 C、高德温法则 D、阳光16法则 我的答案:B 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1.0 分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我的答案:C 4马克斯主义被()所接纳利用,成为拯救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1.0 分 A、国粹派 B、理想西化派 C、现实西化派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B 5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 A、制造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军事工业 我的答案:D 6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1.0 分 A、视觉上更为美观 B、交流上便于沟通 C、政治上统治需要 D、书写上节约时间 我的答案:D 7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1.0 分 A、地球与太阳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我的答案:B 8()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1.0 分 A、音韵学 B、音切学 C、音转学 D、音义学
我的答案:C 9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之后。1.0 分 A、明朝建立 B、清朝建立 C、闭关锁国政策确立 D、鸦片战争 我的答案:D 10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1.0 分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我的答案:B 11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1.0 分 A、不断循环的 B、横向发展的 C、纵向发展的 D、相互融合的 我的答案:A 12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1.0 分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我的答案:C 13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 14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 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 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 我的答案:C 15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1.0 分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更快 D、更慢
我的答案:A 16儒家大同社会的思想中主张选贤与能,其中贤指的是()。1.0 分 A、才华横溢的人 B、有一技之长的人 C、品德高尚的人 D、民主选举出来的人 我的答案:C 17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1.0 分 A、伦理 B、智慧 C、力量 D、合作
我的答案:A 18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1.0 分 A、自由自治意识 B、人生哲学思考 C、平等民主心态 D、官本位思想 我的答案:C 19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1.0 分 A、智 B、恭 C、廉 D、德
我的答案:D 20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1.0 分 A、增强武化程度 B、提倡技术之上 C、降低道德文化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 21中式的民主强调()。1.0 分 A、以礼为本 B、以德为本 C、以民为本 D、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 22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1.0 分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我的答案:C 23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1.0 分 A、民族血统 B、地域特征 C、民族精神 D、国家领土 我的答案:C 24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1.0 分 A、先验 B、经验 C、社会约定 D、实际实践 我的答案:C 25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1.0 分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日耳曼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基督教文化 我的答案:A 26中国哲学是倡导()。1.0 分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A 2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1.0 分 A、机械记忆能力强 B、理解记忆能力强 C、理性思维能力强 D、感性思维能力强 我的答案:A 28 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1.0 分 A、文字 B、音韵 C、训诂 D、礼教
我的答案:D 29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1.0 分 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武治
我的答案:D 30认为选举出来的精英与传统的统治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的人是()。1.0 分 A、阿多诺 B、布迪厄 C、帕累托 D、马尔库塞 我的答案:C 31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1.0 分 A、笛卡尔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 32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1.0 分 A、音响形象 B、对应 C、概念 D、符合
我的答案:C 33中国政治的实施路径采用的是()。1.0 分 A、民主 B、法主 C、道主 D、德主
我的答案:D 34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1.0 分 A、互根律 B、互抗律 C、互助律 D、互证律
我的答案:C 35认为一切知识当以数学为范型,肯定理性为正确知识的来源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1.0 分 A、笛卡尔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A 36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1.0 分 A、语言文字结构 B、文化结构 C、文学传统 D、习俗传统 我的答案:A 37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1.0 分 A、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 B、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 C、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 D、梵语、拉丁语、希腊语 我的答案:D 38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1.0 分 A、理性主义 B、唯物思想 C、专制心态 D、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 39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1.0 分 A、军事传统 B、经济传统 C、文化传统 D、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 40西方哲学基本出发点是()。1.0 分 A、人 B、物 C、理 D、情
我的答案:B 41下列表现近古音的语音著作是()。1.0 分 A、《佩文韵府》 B、《中州音韵》 C、《中原音韵》 D、《新刊韵略》 我的答案:C 42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 B、认为民主制度的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的 C、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 D、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 我的答案:D 43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1.0 分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D 44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1.0 分 A、翻译的误区 B、文化的差异 C、体质的差异 D、环境的影响 我的答案:A 45西方哲学倡导()。1.0 分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C 46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正确的是()。1.0 分 A、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 B、法律特别发达的社会意味着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很多 C、古罗马的法律之所以完善是因为奴隶反抗强烈 D、社会混乱程度与法律衰弱程度成正比 我的答案:A 47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 B、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 C、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 D、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我的答案:C 48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我的答案:D 49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1.0 分 A、理智 B、利益 C、勇敢 D、博爱
我的答案:C 50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1.0 分 我的答案: ×
2法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朝向组织化、有序化和规则化。1.0 分 我的答案: ×
3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1.0 分 我的答案: √
4相较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除了理论外还强调实践。()1.0 分 我的答案: √
5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1.0 分 我的答案: ×
6印欧语系的语言侧重于逻辑思维,所以造成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1.0 分 我的答案: ×
7西方的二元对立思想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是由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1.0 分 我的答案: √
8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1.0 分 我的答案: ×
9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会着重培养人的线性思维()。1.0 分 我的答案: ×
10中国人适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当大力弘扬强调,完全不必学习西方人的理念。()1.0 分 我的答案: ×
11相较于中国,西方更强调代购,关注对立的青年和老年。()1.0 分 我的答案: × 12哲学研究中,笛卡尔和洛克属于理性主义的代表,坚持经验是不可靠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3 《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
1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1.0 分 我的答案: ×
15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16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1.0 分 我的答案: ×
17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1.0 分 我的答案: ×
18理想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彻底,契合的方面远少于现实西化派。()1.0 分 我的答案: ×
19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0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辜正坤老师认为,在一切社会机制中,语言是最不适宜于创制的。1.0 分
我的答案: ×
21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隶农、隶工等称呼证明中国古代是有奴隶的。()1.0 分 我的答案: ×
22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具有确定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3汉语最终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1.0 分 我的答案: ×
24不同于印欧语系,传统的中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系统。()1.0 分 我的答案: √
25科举制度可以看作是一种实现民主的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
26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27全盘西化派产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1.0 分 我的答案: ×
28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1.0 分 我的答案: √
29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1.0 分 我的答案: √
30中国式的思维主要强调直观性的东西。()0.0 分 我的答案: ×正确答案: √
31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1.0 分 我的答案: ×
32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1.0 分 我的答案: ×
33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学说是性理之学,道家的学说是玄理之学,佛家的学说是空理之学。()1.0 分 我的答案: √
34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说征服自然中的自然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1.0 分 我的答案: √
35中文可以通过组合现有的单字来表达新的事物,避免创造过多的新字和发音。()1.0 分 我的答案: √
36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1.0 分
我的答案: √
37西方的科学搜到语言语法严谨性的影响,更倾向于逻辑性的科学。()1.0 分 我的答案: √
38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0 分 我的答案: ×
39辜正坤老师认为,长城在历史上是中国闭关锁国的重要符号象征。()1.0 分 我的答案: ×
40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1.0 分 我的答案: × 41 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阻碍德行的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42地形因素不仅仅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也会对民族共同心理造成影响。()1.0 分 我的答案: √
43儒家的大同社会主张锄强扶弱。()1.0 分 我的答案: ×
44中国哲学是和气功紧密相连的。()1.0 分 我的答案: √
4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1.0 分
我的答案: ×
46佛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众生自己创造的。()1.0 分 我的答案: √
47快乐源于自身的修养,与承载的形式与价值无关。()1.0 分 我的答案: √
48中国古代因为皇帝的集权导致缺乏权力监督机制。()1.0 分 我的答案: ×
49白话文更适用于传输科学技术类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文学艺术。()1.0 分 我的答案: √
50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三篇:中西文化比较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
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
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
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第四篇:中西文化比较
一.填空
1.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俗语曰“百善孝为先”,孝的最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忠作孝的君臣、臣民关系。忠孝相沟通,父为子纲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道。《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伊壁鸠鲁学派肯定了个人追求快乐享受幸福的要求和权利,认为“获得相对于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安全的任何手段都是自然的善”。
3.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5.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价值上是以神为本。
6.中国艺术体现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整体感和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体现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
7.教父哲学代表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为《忏悔录》、《上帝之城》和《论三位一体》。
8.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哲学大全》。
9.经院哲学之父为安瑟尔谟,他认为教父哲学是一种惰性哲学。
10.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服从命令。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11.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和“我思故我在”,“心物二元论”,代表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沉思集》。
12.“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近本最重要的命题。
13.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作为理论基础。
14.“罪感”成为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验(原罪说)。
15.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柏拉图——人的意识由意志、理性、情欲构成(洞穴隐喻)。
二.名词解释
1.中庸: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又进一步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核心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求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出世通达圆融。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奥秘,出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著作《论三位一体》,具体内容是(1).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特点集中地表现在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中,在早期基督教神学所关注的上帝论,基督论和人性论等三大领域中,分别形成了“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原罪”与“救赎”等基本教义。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奥秘,德尔图是最早系统地论及到“三位一体”的教父,在《驳普拉克西亚》一书中,他对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解释到:“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是等级、形式和面貌。”这种表示对于理性来说无疑是玄奥和不可理解的,然而德尔图良看来,这种超理解性恰恰是信仰的基本特点。
3.普遍怀疑:怀疑主义是17世纪西欧思想流行的一种普遍方法。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西方的怀疑主义,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即怀疑是为了“把沙子和浮图挖掉”,从而“找出磐石和硬土”,但其仅仅把怀疑限
制在思想范围内,在实践上表示要“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谨小慎微,他在思想上敢于向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传统权威挑战,在行动上却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他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怕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掉。据此,笛卡尔首先对感觉进行了怀疑,感官本身是骗人的,只要他骗过我们一次,我们就不应该再相信它。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
4.我思故我在: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我”是指一个思想主体,他认为: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即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本质属性,我能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但“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的后果。笛卡尔自己也承认“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也是如此,存在也不是通过三段论法从中思维中推出来的,这里只不过通过直觉的活动承认一个简单地给与肯定的事实。”由此可见,唯理论哲学在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这种直观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经验”,而与经验派的外在经验有异曲同工的关系,所以笛卡尔又被看作经验论者。
三.叙述题
1.简述“天人合一”和“物我二分”的具体内容。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他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四海皆王土的广王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实践原则要求言行一致。包含了四个方面(认识论,社会观,自然观,宗教观):A.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B.作为认识论基本范畴,“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是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得一体关系。C.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D.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而人能以至诚求神助,天人是共同的关系。
物我二分:西方文化在逐步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关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A.物我两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B.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哲学范畴。C.二元对立的思想,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文化认为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强调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
场上的根本差别和对立,也强调人与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群体存在本身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和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努力保护社会中每个人独立权利。D.最后二元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人也在这个对立分裂的世界中饱尝文化的重压和孤独之苦,必须面对一切挑战孤军奋斗。
2.简答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西方文化精神主要特点
中国文化的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文传统,即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他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时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独特伦理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1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的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2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3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4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又一表征。
西方文化的精神主要特点:1西方文化以科学精神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2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即强调个人本位,追求个人主义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3西方文化是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崇尚力争,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崇力好斗善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4.西方文化较为开放,形成了热烈好动,重汲取,求变化,广拓展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重视开拓与求新,善于从不同异质文化中汲取经省养料,积极向外开拓,求变务新。
4..简述中和婉约和激扬奔放
1.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中国艺术在儒家“温良恭谦让”中庸哲学思维熏陶下,注重感情的表现委婉而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和谐,他强调对立面的朴素和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和理智的朴素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者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灵动冲突的生命体验。西方艺术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西方人“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确定了人与自然只能是一种并列关系。只是人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不同,他们具有感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常常显示出一种能动的支配权,对可感世界认识越多,理解越深,就越接近宇宙的本原,越靠近真理。这样,人就成为了把握世界的主体。这种“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以及认知方式,使西方人的思维趋于外在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人看来,认识活动是一种人对客观自然的冷静、理智的思维活动,身处自然之外的无可消除的认知距离和心理距离,使人与自然宇宙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有机的融合。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来,认识思维总是从这种片面性向一种片面性发展的,人们所具有的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每个具体阶段不可能完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永远是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新反过来又为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在艺术领域里,西方人将人与自然,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彻底分裂,以便对审美客体进行深入剖析,再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严格的条理化、系统化。
5.解释青原惟信
(1)首先具体解释这三个层次:
青原惟信禅师未参禅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常识境界,也就是对外界的直觉性认识。随后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解到“山”和“水”只是表象,甚至是幻相,一切都起于心对它们的差别认知,这是参禅境界。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是超越“是”与“不是”,统合外物与内心,反璞归真,这是开悟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2)体现的思维方式:
1.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
2.直觉思维因为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但直觉思维的一些特征却是显而易见的3.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所谓的中国式的智慧,是指这种思维拒绝任何规则的限制,包括逻辑和语言规则,因而灵活,有创造力。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一个肯定的答案,它使认知处于永远开放的状态中,这也符合中国哲学对本体模糊本质的认识。
4.我们说的中国哲学思维带来非逻辑的特征并不是说中国人的思维没有逻辑,而是说中国哲学偏好,追求非逻辑、非形式带来的灵活简洁,它压缩或抛弃了逻辑程序,开门见山的切入本质。
5.我们看不到思维前后的逻辑过程,但能感受到极强的思维力。在中国文学中追求语言言简意赅。但这种思维也给思维的理解,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授带来一定的障碍。因为他不长于将个别的经验及思维成果总结为条理清洗的知识体系,因而难以得到准确的传播和形成那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3)意义:
6.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个特征便是历史上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第二,作为皇帝意志执行者的官僚集团没有固定的体制,而是不断被皇帝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其总特点是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季候和侍臣转移。第三,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第四,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第五篇:分党校考试问题及答案
分党校考试问题及答案:
一.党章
1.现用党章的通过时间:党的十七大做了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5.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6.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7.中共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8.区别在于共产党是主要执政党(核心作用),民主党派是次要执政党”
9.在当代中国,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经济建设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中心,所
以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0.先进文化是党的先进性的灵魂。先进文化建设的水平,标志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水平。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建设先进文化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先进文化建设内在统一
2.先进文化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3.先进文化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客观要求
先进文化建设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建设,一要推进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文化;三要在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与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过程中发展先进文化;四要重视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五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四有”公民。总之,先进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中,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使我们党在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
11.入党的基本程序:
1.本人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2.组织培养,教育(初培,中培,高培)
3.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主动上交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内容深刻,不泛泛而谈)
4.确定为培养对象
5.组织对入党对象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表现进行调查
6.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情况,组织材料。
7.党支部,总支党委审查材料,确定是否符合条件,发放入党志愿书
8.确定入党介绍人(两个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9.支部大会通过,举手表决
10.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谈话,落实情况。
11.预备党员宣誓
12.预备党员从预备起一年还差一个星期,提出转正申请书,并经常性汇报本人情况。
13.支部大会举手表决是否通过成为真正党员。
12.入党申请的前提:书本P110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书本P117
13.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组织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党籍。
开除党籍是党员的最高处分。各级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
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党费,或不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章规定,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14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预备党员的相关知识还未找到答案P185)
二(大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根本途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第二,“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四,“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2.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书本P19——P28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
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6.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
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7.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
展。
8.入党动机的科学内涵:P158
9.端正入党动机的相关知识:P164
三,形势政策
1.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会议精神: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2.科学发展观科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一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本质上就是人—发展—辩证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突出和强调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