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时间:2019-05-13 13:1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第一篇: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2011年04月02日 16:20清华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20年代末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何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一、2006年,值得回味的三次建筑学术活动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界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因为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对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观的启迪与思考。

1.《图说李庄》一书讲述了什么“一首记载营造学社六载寒窗书写华夏建筑文化的宏伟诗篇,一幅描绘长江古镇千年荟萃中国学界精英的绵长画卷”是《图说李庄》一书封面上的导语。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要求我们力求该书要特别把握住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所作的突出贡献。因为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所以记载并传播李庄文化与李庄精神十分重要和迫切。从此种意义上讲,《图说李庄》是一本普及“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建筑文化读物。

2.“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寻到了什么“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留给后人的不该仅仅是记忆,更要唤起一种精神及联想:这里有对逐渐消失的人和事的追念,更有对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令人折服及感动之处的理解;这里有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工艺留存的迫切认知,也有令人扼腕痛心的现代“建设性破坏”的高速发展的商业之声;这里有无比丰富而细腻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固有的东方文化意义及美学价值,但不少现实无情地回答我们的总还是一声高过一声的无奈叹息!恰恰正是这种现实影响力,要求我们该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总括“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的建筑精神。

3.“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昭示了什么

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道出来会议的主旨: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纪念梁思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从对梁思成的记忆中、吸取到对今天有益的思想;我们究竟该怎样采取措施和行动才能不辜负先哲对我们的期望。为此,要从古建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不足出发,提倡应该继承和发扬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与文保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学习梁思成注重科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丝不苟、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精神。

二、我们该如何认知并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精神

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他认为,梁思成的一生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国内外基础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及不倦的敬业精神时,很有必要从他身上发掘到更深层的蕴藏。那么我们该如何汲取一代宗师的精神力量呢?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估价并总括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所留下的建筑思想。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要学习梁思成在国家危难情况下的勇于担当与默默坚守的精神。这里细分析至少包括如下含义:⑴中国建筑文化应该不应该面对伟大?⑵中国建筑文化可能不可能创造伟大?⑶如何去理解并把握伟大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这种担当与坚守本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它是要有远见与胆识的。早在1955年,梁思成便陷入批判“复古主义”到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暴风雨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然而,面对沉重的代价与压力,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执着及坚守精神仍令后辈折服。

第二,要学习梁思成高尚的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梁思成最担忧的是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他曾应邀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清地点,他同时建议美军在反攻日本时,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一位中国学者成为保护日本侵略国传统建筑的恩人,这太不容易!因为就在抗战期间,林徽因的弟弟是在对日空战中牺牲的,梁思成在痛恨日本列强的同时,仍认为保护京都与奈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梁思成先生崇高的国际主义建筑精神早在60年前绽放的光芒,所以日本人民称梁思成是保护日本文物建筑的恩师。

第三,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的大文化精神。回忆并学习传统是必须的,重在要视传统文化为魂,但也切不可总停留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层面,必须寻求在继承中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认为,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聪明的应用”,即可创造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以,今日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呼唤中国建筑师瞩目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目的在于不仅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性,更便于找寻到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之径。

第四,要学习梁思成主动开创中国建筑文化新局面的精神。在“国学”倍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树立起建筑上的“国学”榜样——梁思成先生的形象。因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将西方建筑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建筑营造学社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建筑成就。195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又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与“翻译论”等观点,将中国建筑构图元素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词汇作了对比性研究。

第五,要学习梁思成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意识与精神。“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让我们顿悟: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是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竞争力的。建筑师不可作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而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及创作力做文化遗产的护花使者。如果说,文化品牌是最具生命力的企业资产,那么追求民族文化的企业成长将是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唤醒。因此,“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的完整意义恰恰体现在广泛的文化上,它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文化的抢救、整理与发展;它是对建筑历史的高水准的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及保护;它不仅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认知,更是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与创意精致化的成功实践。所以,其意义不论对建筑界、还是文保界都十分重大和实在。

第六,要学习梁思成治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在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先驱者的建筑学、文物保护工作者,尚且能开展那么多历史遗迹的调查、古代建筑的勘察测绘、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工作,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这本身就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现时代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第七,要学习梁思成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理论的务实精神。早在45年前的1961年7期《建筑学报》上,梁思成发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论文章,从现在的观点看,那是在非常时期的又一非凡的理论建树。由于文章对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上讨论过的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问题一一涉及,并从实际出发解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所以今天读来仍感到很贴切。如其中对“传统与革新”的论述,很符合今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基本思想。它对今天的启示在于,不仅要作历史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建筑精神中寻求答案,反对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西洋化”或“中国化”。

三、梁思成建筑精神留下的现代启示

追寻往事并非仅仅为了怀旧,因为历史与记忆中给予现代诸多启迪与借鉴;追忆学术前辈更非为了留存经典,重在要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到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巨匠的建筑精神,未来我们还应再做什么呢?建议应具体采取如下行动:

第一,“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已得到了准确定位,并且“四川行”获得学术交流上的成功,所以建筑界与文保界的合作是可能的,是有文化认同的,是会不断产生出好成果的。因此宜在“四川行”后认真总结其成果,适时地再举行“山西行”、“陕西行”、“云南行”、“京津冀行”等,使建筑界及文保界的专家们能尽快且较为系统地沿梁思成当年走过做古建测绘之路全面考察一遍,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梁思成古建之路考察报告》(××卷)系列。我以为该系列书籍将在新形势下成为国内建筑界及管理界有用的参考书目。

第二,建筑测绘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与摄影与素描不同。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而言,不论是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都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测绘图。但必须指出,如今还在教授建筑测绘的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们专门去做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则更少,这是“国学”在建筑上的一个丧失。为此建议:全国各高校建筑院系要恢复古建筑测绘课程,《建筑创作》杂志社愿组织承办“全国建筑院校学生古建筑测绘大赛”,用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国建筑“国学”的经典与精华。

第三,要花大力气倡导并提升中国建筑文化的公众普及力度。建筑作为一种极重要的文化载体要想产生社会效应及影响力就要加大对宣传及传播的投入力度。为此建议:各类传媒要为建筑、尤其是中国建筑及其建筑师开辟栏目,不仅要讲述建筑与建筑师的故事,更要开辟欣赏点评栏目,帮助公众走上品读建筑、认知建筑之路,使中国尽快从文化层面上步入建筑文化大国,而非“工地”大国的境地。

第四,建议筹备“中国建筑文化基金会”,以支持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挖掘及传播工作。“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前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开始对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及梁、林故居的测绘与修复准备,但我以为这只是寻找梁思成建筑精神的一个方面,同时北京中山公园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的保护及宣传,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博物馆,以及中国一大批老一辈建筑家的思想都有待于再研讨,这些基础工作都有待于一定基本数量的基金支持。就如同梁思成已成为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一样,我们也要再推出对中国及世界有影响力的20世纪一批中国建筑学家及建筑师,而所有这些内容都必然以深厚的研究与充裕的基金作为保障,否则将难以在短期内将20世纪的中国建筑学人及其建筑思想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呈现给世人。

第二篇:梁思成力保建筑文化

王军:追随梁思成的脚步 揭示北京古城的宿命

50年前,梁思成在“长官意志”面前,碰得鼻青脸肿,结果,北京的古城墙死了,牌楼消失了;50年后,梁思成的追随者在“开发商”面前,同样灰头土脸,结果,北京相当数量的四合院和文化遗址,面临、遭遇着在劫难逃的厄运。即使梁先生健在,又能如何?一个年轻记者写出一本皇皇巨著《城记》,向我们揭示了———北京古城的宿命。

几天前,35岁的王军又去了趟北京市八道湾11号,看着这座老四合院依然“健在

”,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

在这座院落里,鲁迅先生写成了《阿Q正传》;也是在这里,他们兄弟失和。大学问家俞平伯常来这里和周作人品茗说文。“转角龙头井,朱门半里长„„”10年前,王军就是念着俞先生这首诗,找到这里来的。

当时获知开发商要拆这座名人故居,王军追到北京市文物部门,又追到规划部门,终于用手中的一支笔,保住了《阿Q正传》的诞生地。

在新华社北京分社当了10多年记者,王军报道了不少次北京古建筑的“保卫战”。一些重要的文物建筑,比如蔡元培故居,就是因为他的报道而得以幸存。

但王军坦承:“没保住的要比这多得多。”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建立保国会的粤东新馆就没能保住。1998年,在拆迁办指挥下,13名来自四川的庄稼汉抡起铁锄,拆毁了这座文物建筑。

“我在北京拆了8年,这种房子拆得多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拆迁办给我们钱,我们就拆。给我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具体负责这次拆迁的包工头理直气壮地对王军说。

这位包工头还抱怨:“其实那些‘破烂’不值钱,古砖没人要,木头也难找到买家,一块瓦只能卖四五分钱。”

1991年,王军当上一名跑城建的记者。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大门轰然向海外敞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名商巨贾纷纷到京城购地置业,一派火爆景象。推土机在老城内开动了,成片成片的胡同和四合院被写上大大的“拆”字。

《北京晚报》惊呼:北京的胡同正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在王军看来,北京正在重演北京古城墙消亡的历史悲剧。

王军是个爱较真儿的人。最早让他陷入北京古城研究的是同事一句不经意的话:“北京的二环路是拆城墙拆出来的。”王军乍一听吓了一跳。他一定要搞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他去找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谈了3个下午。他去找各种各样与那段历史有关的人。甚至打出租车,见到年龄稍长的“的哥”,他也会问,你小时候见过城墙吗?

有段时间,他基本泡在图书馆和档案室里,做编年史料和读书笔记。“那是冬天,满屋子都是阳光,就我一个人,一张一张旧报哗哗地翻过去,过筛子似地过。”

像是发现了人生导师,梁思成从此成了他的精神指引。

王军注意到,早在1948年,梁思成组织清华大学师生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其中第一项文物即“北平城全部”,并注明北平为“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

为保护北京城,梁思成哭了好几回。天安门外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因为妨碍“几十万人民群众的队伍在这里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于1952年被拆除,梁思成哭了;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一座一座牌楼,梁思成与主拆派据理力争,在会场上痛哭失声。毛泽东闻此斥责到:“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梁思成的确书生气,直到1957年,他还在抗辩:“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思成就针对北京市区规划提出,将北京的行政中心建到老城之外,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但这一方案很快被否决。批判者说,梁思成是为古而古,妄图将北京老城当做一个博物馆保存起来。对此,梁思成曾对当时北京市的一位负责人直言:“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跑了几年城建,王军越来越理解梁思成:“梁先生不是为古而古,而是与城市的现代化联系起来的。”

王军研究发现,就在北京开始在老城的“身体”上建筑新城,在原本人口密集的城市内再次塞进人口时,英国伦敦却在实施“大伦敦计划”,将人口从城区有机疏散出去。“‘梁陈方案’的提出,正是不愿让北京重走这些大都市由于人口密集而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的老路。”王军说。

梁思成当年躺在病床上预言:这个城市还没有长大,现在只会得一些伤风感冒的小毛病,但我已经看出,他将来会心肌梗塞,得高血压。

虽然他本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预言变成现实,但是王军看到了这个城市心肌梗塞和高血压的病症。今天,北京城已经不堪重负,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稀缺,许多文物建筑被毁坏。

但令王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梁思成当年没能阻止的悲剧,今天仍在上演。

近10年,北京开始成片拆除老四合院。有数据表明,2000年到2005年北京计划改造300多万平方米危房,但同时有600多万平方米并非危房的房屋将“陪绑”。

在“陪绑”的这些房屋中,有一座院落,至今令王军心痛。美术馆后街22号,一座明末清初的四合院,有着完整的院落格局,罕见的“象眼”砖雕与精美的落地雕花隔扇。它曾经标在乾隆时期的北京地图上。这里曾住过一位皇帝的御医,被拆前住着80多岁的赵景心老人。他的父亲赵紫宸是中国基督教领袖和抗日英雄,他的姐姐赵萝蕤在这里用十几年的心血,翻译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篇。

王军试图用自己的笔保下这处珍贵的遗产。他前后写了4篇报道,组织过专家签名,帮老人请律师打官司,在推土机推动院墙时陪伴老人。在包括侯仁之、吴良镛在内的各方人士奔走了两年零8个月后,最终还是挡不住开发商。

老舍的儿子、学者舒乙痛心地说:“北京现在是在拆第二座城墙,胡同、四合院就是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当年曾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吴良镛也目睹了历史的重演:“为了最大限度取得土地效益,老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抹去了无数的文化史迹、如此无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仅仅将其当做‘地皮’来处理,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做‘纸浆’,将商周铜器当做‘废铜’来使用”。

“新城和老城一定要你死我活吗?”有段时间,王军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有人给他泼冷水:保护古都风貌,从房地产专业看,根本不可行!你不懂房地产,搞得清这个问题吗?

王军不服气。从1994年到1999年,他开始着手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每年都要写出几份调查报告。他要查清楚,这个城市的房地产是怎么运作的,哪一种开发是合理的,一定要把老城毁掉才行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王军得出斩钉截铁的结论,“我的调查表明,新旧分开发展并实现共荣在今天仍是这个城市的现实选择,否则,在我们把老北京毁掉的时候,新北京可能也就被毁掉了!”

但他的这些调查报告有时也给他带来麻烦。他曾被指责为“破坏北京申奥”。一度,他被一些新闻发布会拒之门外。

这些年里,王军一直“在故纸堆里和梁思成交谈”。为了这个城市的今天和明天,他觉得必须让今天的人们理解梁思成的意义。他正着手写一部《梁思成传》。

每年“五一”、“十一”长假,他驱车沿着梁思成、林徽因当年考察中国古代建筑的路线图,一一寻访。

在山西海拔2000多米的霍山,为寻访梁思成夫妇当年考察过的一处古建筑,王军驱车几个小时才上了山顶,而梁思成当年则花了12个小时步行上去的。

“在那个高度,我终于理解了梁思成。”王军深有感触地说,“他实际上被一种文化所化掉了,化到他的血液里了。”

王军介绍,“文革”中,当梁思成听到我国氢弹成功爆炸的消息时曾无比振奋,认为如果把他这样的人彻底批倒国家就能够进步,“宁可自己被千万只脚踩在下面,还要加上自己的一双”。

梁思成在检查中写道:“当初听说毛主席曾在天安门城楼上说,将来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到处都是烟囱,思想上抵触情绪极重,这表明我当时竟然反对毛主席‘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这一重要指示。”

可接着往下写,他竟发出一声长叹:“我的检查写不下去,奈何?”

王军说:“他是真心想革掉自己学术上的命,可就是革不掉,他拿自己也没办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口就放毒’。他除非把自己从物质上消灭掉,才可能把自己的学术消灭掉。”

50年前梁思成经历的悲哀与无奈,让50年后的王军继续体味。他只能向今天的人们讲述一段过去的故事:半个世纪前,在北京这个大舞台上,一群著名的政治家、建筑学家和文化人在激辩争论,到底该怎么处理祖先留下的北京城。几个回合下来,“梁陈方案”被否决了,于是北京的城墙和许多文物建筑及胡同、四合院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后,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两个书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北京城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王军把这本书叫做《城祭》,后改作《城记》,因为“我的使命只是记录”。但有评论说,这是“一部北京老城的死亡档案”。

一个月前,王军应邀到法国演讲,主持人介绍说:“王军先生是来自中国的历史学家。”王军有些窘迫,马上纠正说:“我不是历史学家,而是一名记者。”

会后一周内,王军到巴黎四处走访。巴黎郊区那些新建筑、街道尺度、色彩,以一种缓慢的节奏与老城区融合在一起。真正现代主义建筑扎堆的地方,集中在距老城区凯旋门5公里处,位于从卢浮宫到凯旋门这条重要轴线的尽端,其大门与凯旋门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巴黎,你会感到,古和今、新与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像我们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充满爱意,而不是你死我活。”王军感慨道,“这时候,我就真正意识到,梁先生不在了。”(包丽敏)

1944年,美国的李梅将军指挥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梁思成建议不要轰炸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几年后,中国国内战争结束了。按理说,梁思成庆幸,中国的古建筑不再受战争的创伤。可是,20世纪50年代,被梁思成称“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的北京城却迎来历史最大的破坏——拆除。

为阻止北京城被拆,梁思成被碰得鼻青脸肿。可是,他的哭声并没有让这个千年古都得以保存。1952年,天安门外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因不能满足毛的帝王检阅心理的需要被拆除。1953年,北京开始拆除牌楼,梁思成又据理力争再次痛哭。毛泽东斥责是“政治问题。”

一个是战争年代,一个是和平年代,同样的建议,却是不同的结果。盟军上校布朗森上校不理解一个中国学者为什么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可是,梁思成告诉说:“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梁思成提出的建议,被采纳,日本的古都得以保存下来。

梁思成当时批评共产党不懂建筑,毛泽东也不懂建筑,“对建筑空间、比例、色彩全然不知”,作为梁思成并不希望国家的管理者什么都懂,只要听听专家的意见就行。可是,在无法无天的毛泽东眼里,专家们的意见又酸得了什么?梁思成回忆说:“建国之初,北京市一位领导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我说:‘毛主席说,将来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处处都是烟囱。’这使我大吃一惊。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要避免的吗?!‘处处都是烟囱’的城市将是什么样子?!那情景实在太可怕了„„。”

古城墙拆了,牌楼消失了,老北京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为此,梁思成为此哭了好几回。他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可是,那些无心肝的人,却说他是“留恋封建社会”。

北京城拆掉了城墙、拆掉了那么多牌楼、拆掉了那么多四合院,按理说教训应该是惨痛的吧!可是,到了三代、四代领导人那里,还是一个拆“字”。对于拆掉古迹发展,有人说是用人民币烧火,可是,到今天依然有人在拆文化遗产时会理直气壮地说:“给我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

1922年,历史博物馆将大内档案(清朝内阁大库内的诏令、奏章、朱谕、则例、外国的表章、历科殿试的卷子以及其他文件)残余当废纸卖给纸店;其后又由罗振玉以买得卖给日本人。为此,鲁迅愤怒的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对于祖先留下的,中国的统治者总是毫不珍惜。外行的统治者毁掉祖先留下的废纸一样糟蹋掉,而内行的统治者则偷窃干净。两者相比,偷窃干净的强盗要比完全毁掉的那些人好多了。毕竟,他们还懂点文化什么的?!

梁思成能在战时保护日本古都,而在和平年代却眼睁睁地看作老北京城墙被拆除,不仅仅是建筑学家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人说:生在中国是一个悲剧。其道理大概如此吧!

————————

我们中国的古建筑被破坏殆尽,日本古建筑被梁思成先生保护了,而日本古建筑都是向中国学习的,者导致我们有时为了研究古建筑在国内找不到实例,还要跑道日本去找,是谁让我们这么屈辱?虽然责任不再他一人,但他仍是罪魁祸首,他,毛泽东!梁思成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全都被老毛毁了。中国古建筑没有被保护好,不是梁思成的责任,而是毛泽东一手造成的。

可是看看我们的同胞,竟然这样评论文章原创者和梁思成先生,以下是某些人的回复:

1楼作者: 尘逸 发表于: 2006-09-03 9:13:6 是啊

梁思成保护了日本古建筑

所以你个倭猪喜欢冒充中国人,对吧

——

7楼作者: 楔形文字 发表于: 2006-09-03 9:57:24

当专家当到梁思成这个份上真是失败,在他的心目中什么民族利益、人民生命都退居二线。唯一重要的就是他的狗屁建筑!

他是梁启超的不肖孙!傻

——

诸如此类的令人恶心的回复很多,而且只要有一个人说一句良心话,就立刻有一群人上来恶语诋毁。(可以打开文章开头的链接查看原文。)这是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和梁思成作对的是毛泽东,在科学和毛泽东之间,有这么多人选择毛泽东;在民族文化和毛泽东之间;有这么多人选择了毛泽东;在伟大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和毛泽东之间;有这么多人仍然选择了毛泽东!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个毛泽东,竟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维护毛泽东,他们能侮辱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能放弃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相当可怕的。长期这样下去,用不着现在我们有些所谓的“权威专家”们所担心的“文化入侵”,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就会这样一点一点的流失掉!

同胞们,快觉醒吧,毛泽东他不是神。不是否认他的功绩,我只想说,他在科学和民族文化、民族利益面前毕竟是渺小的。

北京城墙的拆除是从五十年代,52年开始外城城墙被大量拆除,到了大跃进的时候,到达高潮,把整个外城墙都拆完了。在57年的时候,梁思成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点击:202)拆一块城墙相当于爬掉我一块肉,大约完了之后就只剩下内城城墙了,65年修地铁,内城城墙从上挖到底,连根挖掉,修了地铁。大概在71、72年的时候,整个城墙没了。

他说过:“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其撕心裂肺的声音至今仍回荡在每一个牵挂古城的人的心中。

就这样,在梁思成的步步退守中,老北京城曾多达47座的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至今仅残存3座,正阳门城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2002年的时候重修了永定门)其中德胜门箭楼在文革中,如果不是郑孝燮先生等人的呼吁,也会惨遭毁灭。而曾环绕北京40多公里的明代城墙,今天只剩下几百米长。在多次力争保护古城建筑的会上,梁思成声嘶力竭地说过,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出50年,你们会后悔的。

梁思成的预言果然不幸被言中,其实何必要等到50年。在多方的呼吁下,1988年修复西便门处的明代城墙,可被修复后的195米城墙被认为是了无古意和历史感,是“整旧如新”的典型。1996年,一房地产公司拆迁时,发现了建国门古观象台至东南角楼之间的一段500米城墙,顿成宝贝,前来参观凭吊者络绎不绝。许多人在这里捐赠城砖,修复这段珍贵的城墙。1979年,带有“大新样城砖”、“嘉庆三十六年分窑户王保造”字样的两块明代城砖,作为北京大学的礼品,远渡重阳,赠送给美国匹兹堡大学。为什么只有当几十公里的古城墙被毁得只剩下几块城砖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的珍贵?同样几年之后,在王府井的豪华饭店门前,竖起了崭新的牌楼。而这些没有任何历史内涵的仿古建筑,对于当初保护古建筑的正反两派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古城无以言说,历史无以言说,它们所注视的只是这一难以下咽的苦果。

第三篇: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与大学精神

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与大学精神

引言: 建筑既是建立于物质功能、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物质范畴的基础之上,又是建立于哲学观念、审美心理、文化传承等精神范畴的基础之上。好的建筑是一件艺术品,被誉为“立体的画、凝固的乐、无字的诗”。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更是一个人的心灵与情感, 在此最大限度敞开的地方。因此,无论过去和未来,图书馆在本质上都是人们获取知识, 感受文明, 塑造自我的场域,在这里进行着的是体味、倾听、交流和感应——一种人的心灵与情感参与的内在活动。

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建筑,是人类文化、艺术与科学三者共同孕育的结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更呼唤现代大学图书馆将技术的物质力量和人性化的精神需求加以良好地平衡,以体现“性灵之融合, 神意之感触。”

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具有教学、科研、育人职能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机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统一的场域,因此,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从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的视角,折射出大学及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特定的精神和品质,集中的展现出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大学校园建设的职责,说到底就是维护与弘扬大学精神,并使其成为标志,被认可、被传承、被创新。校园布局、建筑设计、各个空间均应展现其文化底蕴,以着力营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这正是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价值取向

文化即人化,就公共空间设计而言,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不论何种流派、思潮的建筑设计,都应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参与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呈现出以下特征:由“单一性功能”向“多元化集成功能”转变、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 转变、从“坐拥书城”到“坐观世界”的转变、从“知识超市”向“文化体验综合体”转变。世界文豪、原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提出了一个与诗意和画意相提并论的概念—“建筑意”。我国古代藏书楼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使我们古代图书馆达到一种臻美的意境,而现代图书馆则已从”天人合一”发展到“天人共生”的境界。这一切转变的核心,就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宗旨。

(二)“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精神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域。师生在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共同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又共同探索、创造新的文化。因此,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设进程,它对大学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强烈的影响,体现并表达出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气质。或者说,图书馆建筑集中到一点,它要体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一所学校的意义和个性,即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校园建设的需求,大学图书馆通常应作为学校“外有气势,内有气质”的标志性建筑来进行建造。因而,图书馆建筑通过建筑语言承载很强的文化内涵和阐释力。在使用具象和抽象的建筑符号时,强调内在抽象,达到神似与形似的协调统一,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努力寻求本民族、本地区、本学校风格样式的代表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理念的共同点,实现现代感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潮流与持久性的和谐统一,功能使用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实现大学精神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

(三)“学术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科学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的服务机构,作为文化、教育、信息中心,以其庞大的知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设施、优良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料。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性贯穿于整个信息服务过程,渗透图书馆工作的每一环节。每所大学均有其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科特色,大学图书馆应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其学科特色,使其专业特色鲜明突出,从而使图书馆馆藏结构、服务功能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规模、设施、布局、功能的规划、设计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学术性。

(四)“开放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时代取向

从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就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历程。不论是使用功能还是空间形态,开放性已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大学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场所,开放性是其内在需要,其功能早已从藏、借、阅、管这种封闭的固定形式,转向读者和社会推广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成为提供文献和智力资源的枢纽。大学图书馆与读者、社会的共同愿景,就是建设高水平的、集文献、信息、收藏、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成为区域共建共知共享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在使用上应突出强调空间与使用方式相适应,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彻底打破读者和图书分割的传统桎梏,使图书馆建筑环境形态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以达到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形态与大学、社会形态的相互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彰显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品位

大学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圣地,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精神殿堂。大学应该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图书馆建筑,不仅仅是师生、读者的集散地,更是大学、大学人的理想、价值、精神、追求和博大胸怀的载体。文品如人品,馆品即校品,图书馆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文化修养和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如果说,大学图书馆建筑实体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实用空间,满足于物质需求。那么,还应与外部环境一道形成一个完善的、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核的符号。因而,大学图书馆建筑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和功能设置等方面,都应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民族风格、学科特色和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处处都应体现出功能、审美与教化的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展示大学之气度

大学是知识的共同体、学术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大学图书馆建筑,则应成为建筑、学术、知识、信息、文化的集成体。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应充分体现保存文化、传播知识、信息交流、学术研究和教育公众等功能,其物质形态应充分彰显大学之气度,兼容并包、自由独立、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形态。其设计与建设,不仅要展现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以及配置紧跟时代发展的现代化设备,还必须展示和演绎强烈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实现“大师、大楼、大气”之和谐统一的大学之气度。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表达大学人的认同感、归属感

人们对于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不仅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图书馆建筑是校园环境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空间室内化的延伸和过渡。它不仅仅要有理性的直言陈述,还要有非理性的喃喃细语;它不仅要表达时代精神,还要渗透历史的流露;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还要有人文的、社会的有机结合。图书馆建筑空间正朝着文脉化、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方向逐渐迈进,这是设计的“变数”的具体显现。人同时也成为公共空间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把“人”纳入过去只重“物”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设计范畴中,使人成为空间环境的主角,这才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常数”。这样的建筑,既有现代化设施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失人们的感情与自然的趣味;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既是奇特的空间,又不失人的应有地位;既能安居一隅,又能广泛交往。在这里,人与具有社会特征的环境所形成的关系转化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室内环境气氛充满健康的勃勃生命力。从而,图书馆也才可能被赋予“尊重、宽松、和谐”的品格,被赋予“研讨、共享、创新”的氛围,被赋予“民主、开放、融合”的精神,从而使人在其中能够定位、辨向,找到某种归属感、认同感,使图书馆和师生产生共鸣、使图书馆成为师生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四)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主动践行人文主义与公共关怀

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文化底蕴即它对人文精神和公共关怀的坚守,并为其经典传统和永恒题旨,也是现代大学的灵魂所系。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曾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因此,大学图书馆建筑,应以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等思想为设计理念和建设宗旨。

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实践

(一)设计理念——渗透“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伴着新中国气象事业而生,随着祖国信息科学发展而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升华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爱心、责任、行动”的优良校风浸润、渗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诚信学子志存高远、为国读书、服务社会。图书馆的建设者们,对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图书馆外圆内方,文化寓意深刻。从外观上远眺,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从空中鸟瞰,又形似一颗遨游太空的通讯“卫星”。卫星既是高科技的象征,也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晶,它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大气探测技术使用的、最先进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手段之一。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既体现了其学术、信息、服务机构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蕴积,彰显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二)外部环境——展现“天人合一、自然交融”之建筑意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址安排在校区中轴线上,位于校区纵横主干道交汇处-学校教学区的中心位置,与东西两侧的教学楼及实验楼行成“品”字形,外墙颜色采用与整个学校建筑外观相一致的橘红色作为外墙砖颜色,给人以温暖、奋进、醒目的感觉,图书馆与教学楼以及校园景观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图书馆所面向的学校文化主题广场——IT广场,占地约60亩,采用传统和现代思想相结合的异型对称设计,以几何构想的草坪和花坛布置,两侧配以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这样超大尺度的雄伟设计,透析出学校“大气、诚信”的大学精神意蕴,更传达出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敬意,反映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观念。广场喷泉中央,拟用米色石材设计的大型浮雕“探索”,记录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表达莘莘学子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孜孜追求。它与图书馆的外景、外形辉映一体,成为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既反映出学校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又充分体现学校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灵

魂。

图书馆镶嵌在周边约150多亩的生态林中,两侧紧邻河畔书吧和名人廊等景观小品,使之成为整个校园景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表达的是与名人对话,与自然交流,与知识同行的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自然交融”的建筑设计愿景。

(三)空间艺术——呈现知识殿堂“恢弘大气”之建筑格局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其功能位置和地理位置都决定其在整个学校建筑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建筑它具有沉稳、厚重的艺术效果,而且气势恢宏。图书馆总高40米,设计为七层,建筑面积25000多平米,拥有约4500个阅览座,有效利用率70%以上,总造价5500万元。

第四篇:精神建筑

何处建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自然形成的村落是农耕文化的代表。村落是由一个家族逐步繁衍发展而来,这种浓缩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记录了中国民间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直到明朝,朝廷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即祠堂)。于是,家族聚集议事、娱乐庆典就有了地方,在许多乡村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就是祠堂。保有昔日宗族权力集中地的荣耀,祠堂,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庙堂与山水,一向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据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在庙堂和山水之间痛苦的徘徊,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出世态度纠结在一起,化为李白的酒醉和范仲淹的长叹。这样的忧思绵延了千年。

西方的先进思想传播进中国,代表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新思想的中山纪念堂和解放了全中国人民的毛主席纪念堂是近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文革语录、经济大潮、改革开放,中国人富足起来,原先自成一体的静谧和丰盛,也被经济大潮冲洗荒废。人有了钱之后,除了养家糊口之外,可以思考点别的事情。于是就有了精神的迷茫和痛苦,中国人该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哪里?

近来,各地兴建文化标志性建筑热,炎黄二帝的巨大雕像,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中华文化标志城,中国人在不停在传统中寻找“道德的、伦理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精髓,同时努力建筑一种实体将这些思想放置其中以求传承,发扬。但是,这样就可以了吗?

第五篇:浅析现代钢结构建筑

浅析现代钢结构建筑

摘要:钢结构住宅属于高效率,高技术的产业,加快钢结构住宅的研究与发展,将促进我国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近年来,我国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已经明确,关键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钢结构住宅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他将成为我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 环保 产业化

前言

钢结构住宅在欧美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凭着良好的抗震性、灵活可变的空间划分、环保等优点,迅速发展壮大。其工厂化加工、较少工地湿作业、钢材可回收利用、施工快、噪声低、粉尘污染少、符合可持续发展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这些是其他结构形式的住宅无法相比的。在我国,钢结构住宅已被国家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各地钢结构住宅小区试点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国内外钢结构发展状况

我国自1 9 4 9 年全国解放后,钢结构就在大跨重型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和高耸结构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近2 0 年来,钢结构更加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公共建筑中,比如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屋盖,北京天文馆新馆工程等,我国目前不仅能生产各种类型的建筑钢材,同时钢材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日益也增多,如彩钢压型板、彩钢复合板、彩钢扣板、拱形厂房及彩钢制品等的生产,使建筑结构充满现代化时代气息

现代轻钢结构房屋建筑体系诞生于20世纪初,在二战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其间多用于对施工速度要求很高的战地机库、军营等;40年代出现了门式刚架结构;60年代开始大量应用由彩色压型板及冷弯薄壁型钢檩条组成的轻质围护体系。目前轻钢结构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建筑结构形式。近2年来,世界钢铁总量的增加和国际军需用钢量的下降,促使各国拓展钢结构使用范围,各国建筑用钢量在钢材总耗量中的比例明显提高,一般在30%左右,日本在50%左右。美

国、瑞典、日本等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钢材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面积约占到总建筑面积40%以上。

国外采用钢结构建造住宅的主要是钢铁生产大国和钢结构建筑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中在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1~3层的低层住宅是住宅的主流形式,因此钢结构住宅多为低层;在欧洲许多国家钢结构多层和高层住宅建造量较大,工业化生产和预制装配程度也较高,我国的土地和资源方面与欧洲情况相近,因此应重点学习和研究欧洲的经验。

20世纪50年代,欧洲由于受“二战”的严重创伤影响,对住宅需求非常大,为解决房荒问题,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的高潮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50~60年代),为初盛时期;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为低潮时期;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至今),为发展时期。我国“十五”期间计划达到每年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将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到2015年将达到钢材总产量的6%。这是《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为促进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设部于2002年发布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批准在天津建立我国第一个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并评审通过18项钢结构住宅科研立项和北京赛博思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建设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在进行钢结构住宅的建设。

2.钢结构的物理力学特性

钢结构本身具有高强度、质轻、易于加工制造等特性,是一种多用途之建筑材料。

l)高强度:由于钢结构材料强度较高,可使建筑物的载荷减轻,在构筑大跨距的梁、高层建筑物及地震区建筑物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2)材质均一:钢结构材性不会象钢筋混凝土因使用时间不一而有所变化,除

非遭受污染腐蚀外,其应力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劣化现象。

3)延展性极佳:一般说来,结构材料在正常负荷的情况下,较强应力会集中出现在材料的某些地方,钢结构的延展性可使这些应力集中点发生变形,从而不会马上破坏。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是硬脆到某一强度后,就会遭受破坏,尤其抵御地震力时能力相对较差。

4)弹性较好:钢材在弹性范围内为一弹性体,在相当大应力作用下仍依据虎克定律作规则变化,所以可以很准确计算出其强度。而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一非均质及单一材料所组合而成,以至于在破坏时,无法精确计算出材质的变化。

5)耐久性:钢材在适当的养护下,使用时间较久,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相对要弱一些。

6)便于工厂预造:钢结构构件需在工厂里预先制造、剪裁及钻孔并完成组装,在工厂预造好后才送往工地,品质较易控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则需要现场侥筑,其质量易受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3.现代钢结构的建筑特点

1)预工程化程度高,建设成本降低,工期缩短钢结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建筑预期工程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同时钢结构建筑的预工程化使材料加工和安装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加快了施工速度,使工期能够缩短4 0%以上,从而加快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周转速度,使建筑能更早投入使用。

2)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在钢结构建筑中,结构成为形象构成的重要因素,结构的形体,构件,节点从很大程度上导致并制约着建筑的形象。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只有做到一体化,才能使建筑更富有功能化以便随后的各个设计环节进行下去,创造出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钢结构建筑。北京2 0 0 8 年奥运会国家体育场投标方案中有许多方案都体现了钢结构建筑的这一特点。例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可开合式方案,在体育场大屋面的中央设置两个半圆型的玻璃顶面,同时相对旋转、平行滑动完成大

屋面的开合;又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场馆方案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形象完美纯净,功能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统一。

3)钢结构建筑能够满足超高度和超跨度的要求钢材组织均匀,接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强度高,弹性模量亦高。其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远小于砖石,混凝土,木材,在同样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从而可以做成跨度较大和高度较高的结构以及灵活的结构形体。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1 0 0 0 米的超大穹顶与高度超过1 0 0 0 米最高至 4 0 0 0 米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并且钢索与膜结构相结合形成索膜结构体系更能满足建筑对跨度的要求,使这类型建筑成为标志性建筑。

4)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现代钢结构中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1)钢结构中建筑设计的防火问题火灾是对钢结构建筑的最大危害,钢材虽为非燃烧材料,但钢不耐火,温度为4 0 0 度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将降至室温下强度的一半,温度达到6 0 0 度时,钢材基本损失全部强度和刚度,因此当建筑采用无防火保护措施的钢结构时,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使建筑损坏。从发生的钢结构建筑火灾案例可以发现两类现象,一类为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在火灾中没有达到规定的耐火时间而破坏,另一类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在火灾中超过了预期的耐火时间而并没有破坏。建筑的构造防火问题一般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较易解决,而在钢结构建筑上则需考虑更多的因素,以下为两种常用防火措施:一是采用进口的新型防火板——保全板;二是根据钢结构的部位不同分别采用厚型或薄型的防火涂料,并在露明部位加涂装饰漆。

2)钢结构中建筑物理问题

①保温。外部环境对建筑的热辐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建筑的热环境:一是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并被室内表面所吸收,产生了加热的效果;二是被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表面吸收,其中一部分热量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导逐渐进入室内。由于玻璃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入室内从而迅速升高室温,特别是随着新型玻璃材料的不断出现,玻璃的热工性能逐步改进,建筑采光与建筑保温之间的矛盾已日趋

淡化,“ 遮蔽”与“ 阻隔”走向平衡。所以对建筑的保温措施主要集中在外围护结构上。

② 吸音。在一些建筑大厅中,尤其是在音乐厅中顶棚反射板增加的反射声几乎同时到达听众的双耳,缺少侧向反射带来的围绕感。在这类建筑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包括吸声性能以及装饰性、强度、防火、吸湿、加工等多方面。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中的解决途径是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5.结语

21世纪,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为中国的钢结构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同也给我国钢铁工业深人认开发钢结构用钢市场提出时识了新的课题。随着目前我们钢结构建筑水平的提升、技术的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钢结构,必将会撑起未来中国建筑行业的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 王明贵,张莉若.钢结构住宅技术研究[J].钢结构,2004

[2] 郑廷银,马梦寒.钢结构住宅体系初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5(2): 98~103

[3] 邱宏.钢结构住宅的进展与展望[J].建筑与工程,2007年第7期

[4] 师丽.现代钢结构建筑设计与表现浅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第3期

[5] 吴开源.钢结构:建筑行业全透析[J].建设科技,2004.02

[6] 郑廷银,马梦寒,张玉.钢结构住宅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钢结构,2004年第4期

下载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建筑》教案

    《现代建筑》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2、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

    《现代建筑》教案

    《现代建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现代奥林匹克发展启示(大全)

    现代奥运会发展历程的启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4年经历初期、形成期、发展期、改革期,现在已经进入稳定期。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进化演变中可以看出, 它经历了好几个转......

    建筑精神演讲稿

    建筑精神演讲稿 曾几何时,心中有了一个梦想;曾几何时,总是渴望自由的飞翔。我们曾面对灿烂的星空,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今天,我终于了解,那便是走进中福建信息学院建工系,那便是成......

    《现代建筑》读后感(五篇材料)

    《现代建筑》读后感 塔夫里在《现代建筑》的开始章节中就把视线投射在美国的城市规划上,美国大城市的法杖,有现代建筑,但没有现代建筑的理念,没有社会纲领的背后支撑。当正式由......

    中国现代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 公事管08226汤晓云摘要:中国现代建筑经历了一条曲折而坎坷的路,有其独有的特征,形成了它与国际现代建筑运动的特定关系。虽然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建筑与现......

    西柏坡精神的启示

    浅谈西柏坡精神的现代建设的启示 摘 要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由革命走向建设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

    巴西现代烟草农业启示

    巴西现代烟草农业启示日期:2007-12-25作者:常远程来源:南阳市政府应环球(巴西)烟草公司(UNIVERSAL)和巴西烟农协会(AFUBRA)邀请,以南阳市副市长姚龙其为团长,由各重点产烟县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