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现代诗歌二首2
第6课《现代诗歌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意蕴,形成自己的理解。2.体会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鉴赏诗歌。教学重点
1.理解穆旦诗歌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怀。2.理解北方农村背景的寓意,感受其中蕴涵的痛苦。3.掌握比较阅读的一些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炭火”“祖先”“灰烬”等意象表达的思想。
2.理解重点句“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3.理解“人类的一个思想”的内涵。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有许多以冬天为题材的作品,同学们知道哪些?(自由回答。)
通过刚才那些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冬天在作品中往往给人寒冷、压抑、萧索之感,以冬为背景的作品,也往往象征着某种悲凉、残酷、肃杀的环境。有一位现代诗人,他喜欢写冬天,他临逝前的最后一首诗就题为《冬天》,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穆旦。今天我们将学习他上个世纪40年代的代表作——《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我们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比较的诗歌同样以冬为背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学生自读,比较两首诗。
三、比较分析。1.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总结。(1)背景选择:艾诗选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为大背景,描写人民的悲惨命运。穆诗选取的是以“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为时空大背景,来抒发民族遭受苦难的痛苦之情。
(2)意象选择:艾诗以北方和南方典型的人物活动为内容,描写了寒冷的雪,悲哀的风,漫长的夜,父老姐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惨遭敌人的蹂躏„„直接揭示痛苦的生活。穆诗从景物和人物两个角度,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景物方面,诗人描绘田野枯干、岁月尽竭、牲口憩息、小河冻结、寒风肆虐,仿佛历史同被屠杀的同胞的鲜血一样凝固了,到处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苍天仿佛被鬼子的刺刀捅破,世界又倒退到冰川纪,没有温暖,没有欢笑。人物方面,诗人写了“在古老的路上”灯光映照下的“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饱经沧桑的老人,还在寒夜里为生计奔波。“他想什么?他做什么?”“亲切的”、美好的梦想,却被现实的“吱哑的轮子压死”在路上。诗人还写到了孩子:在寒风的侵扰下,“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在这寒夜里,孩子的哭声更加衬托出寒夜死一般的静寂。在日寇的铁蹄下,人民的苦难通过这一老一少两个意象充分展示出来。诗歌结尾处描绘的意象可谓意味深长,“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锄头,牛轭,石磨,大车,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在静静的承受中,中华民族实际上正孕育着撕破乌云的闪电和粉碎寒冬的春雷!(重点)诗人为什么要用儿郎的啼哭打破这宁静,而且写“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呢?父辈的生命是艰辛苦涩的,子辈则应代表新生和希望,然而他们长大成人后,仍和父亲“一样地”,儿子将和父亲一样地劳作,一样地辛苦,一样地疲惫,一样地麻木和呆滞,民族的苦难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是何等不幸,何等悲凉!诗人以平静柔和而又令人心酸的抒情笔调,深刻揭示了 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存面貌。
(3)手法运用:艾诗擅长运用新鲜而贴切的比喻和形象而生动的拟人等手法:“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这个比喻给人的感受,不仅有寒冷,而且还有凄清、痛苦和忧伤,饱含着情感,给人以联想,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在“饥馑的大地”这一诗句中,大地被人格化了,他“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把农民们被迫离开家园和土地、流落他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景,用一个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凸现出来。穆诗擅长使用排比,并且在句式整齐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从而避免了排比句式的呆板,使排比句式既整齐又错落,生动婀娜:写“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一连串的萧索凄清意象铺排,令人如堕冰窖,不寒而栗。写狂风肆虐,“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使人联想到日寇在中国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4)风格:艾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真挚而不做作。穆旦诗歌突出的风格是沉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更富有深沉、凝重、悲壮之感。
四、朗读背诵。
五、布置作业。
诗人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中的佼佼者,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命运多舛,一生颇富传奇色彩。请同学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诗人的信息与作品,以《有一个诗人叫穆旦》为题,写一篇文章。
(《金黄的稻束》)
一、导入新课。
假设同学们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束,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你们想到的与稻束之间往往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两个事物往往具有相关性,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叫联想。联想极富特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助“联想构思”而创作的诗歌——《金黄的稻束》。
二、初读思考。(学生自读,作旁注。)
1.作者由金黄的稻束联想到了什么? 2.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构思?
三、初读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论。
教师归纳:稻束——疲倦的母亲——沉默的雕像——沉思——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再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通过类比联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她们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尤其诗人将“皱”与“美丽”并列,可以想见,她们都由青涩走向成熟,孕育生命。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在“暮色”“远山”的映衬下,稻束又成为剪影般的效果,像静默的雕像,由静默,自然给人低首思索的感觉,而思想,人类的思想皆要经历季节的生长、痛苦的孕育与丰富的收割,一如这金黄的稻束,一如疲倦的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
五、难点讨论。1.文中的“你们”指的是谁?
2.怎样理解稻束的沉思令“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3.“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读诗识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你觉得郑敏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引出作者介绍。
七、布置作业。1.思考与讨论三。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联想练习,并试着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谱写成一首小诗。提示:如枫叶、雪花、干枝、石头„„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
二 古风二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3.初步了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岑参、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4.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设想
1.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2.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一别多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我们熟悉的送别诗吗?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曲》、高适《别董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送别诗,那就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传世。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诗文研读。1.聆听感受。(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2)读准字音。岑参()散入()狐裘()锦衾薄()瀚海()阑干()羌笛()风掣红旗()(3)明确节奏。
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教师范读。(5)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教师指名读,边点评边示范。
第一、二句急促,重读“卷”“八月”“即”,突出风狂雪早;第三、四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表现“春暖花开”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春天般的温暖;然后低沉滞涩,寒气仿佛侵入骨髓。“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袅袅的意境。
2.品读全诗。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知。(2)题解。
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
(3)自由读,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横线标示出来。明确: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处标示。(4)学生默读,理清思路。送别人物:岑参送武判官 送别地点:轮台 目的地:京城长安 送别环境:冰天雪地 送别心情:百感交集 朗读基调:慷慨婉转 诗歌风格:豪放雄奇(5)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可能是岑参的前任,为送他归京,诗人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开篇就非常新奇,没有写白雪而先写风,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个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见到此景的惊奇口吻。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非常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这两句在全诗中起过渡作用。接着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兼有寄情,以下就是正面写以白雪为背景的送别。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前路艰难,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雪中行路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尽显悠悠不尽之情。
(6)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四、课堂小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2.课后积累其他送别的古诗。3.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急 促 咏雪 轻柔舒缓 低沉滞涩
热烈急促,一气呵成 送别 渐渐舒缓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史”。他的诗作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校检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相关资料。
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勃春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到了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胜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诵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草堂作诗题联,咏志赞叹。
四、整体感知。1.朗读。
学生先齐读,教师再范读。指导朗读,把握节奏、轻重、缓急。(1)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这首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可分为4小节(1—5 句为第一小节,6—10句为第二小节,11—18 句为第三小节,19—24 句为第四小节),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朗朗上口,情趣盎然。
(2)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 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
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重读,“死亦足”中“死”字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欣赏朗读录音,领悟。学生自读。找学生读。
2.内容概括。
(1)学生自己提出难解的句子,大家讨论后明确。
(2)分别用最精练的短语概括 1—3 节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讨论后明确:秋风破屋(痛心疾首)——顽童抱茅(望茅兴叹)——屋破难眠(忧心忡忡)
五、研读赏析。1.赏析第一节诗。
(1)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应该能很快回答出来
“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手法。(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3)描写茅草被卷飞的动词有哪些?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秋风破屋”。(板书)
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节,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2.赏析第二节诗。
(1)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形容自己?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3)群童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群童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的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与其说杜甫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他生社会的气,是**的社会造成老百姓的贫困、灾难。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群童抱茅”。(板书)3.赏析第三节诗。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1)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夜雨湿屋”。(板书)
(2)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4.赏析第四节诗。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2)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祈求广厦”。(板书)(4)由此可见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六、总结。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写自己的不幸,而且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七、拓展延伸。
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诗《石壕吏》中的有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诗句。)在此基础上,可再补充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名句,还有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种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高尚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诗句。)
八、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并背诵本诗。
2.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学习这首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杜 甫
秋风破屋——(痛)
群童抱茅——(叹)推己及人 夜雨湿屋——(怕)
祈求广厦——(愿)忧国忧民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现代诗歌二首》教学设计 长春版
第4课《现代诗歌二首》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
【课前5分钟】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凝露()瞳孔()摇曳()轻蔑()惆怅()曙光()不屈不挠()2.食指,原名,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代表作有、等。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 诗”的代表诗人。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诗句的空格中。
(备选词语:诉说 笼罩 叹息 倾泻 寄予 依偎 蜷缩 查封 缠绕 留给 湮没 交织)
①当蜘蛛网无情地□□了我的炉台 ②当灰烬的余烟□□着贫困的悲哀 ③当我的鲜花□□在别人的情怀 ④是□□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4.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B.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D.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5*.你认为诗题“相信未来”有几层含义?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说明。【随堂大家练】
6.对第三节诗句的朗读,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C.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阅读下面两节诗歌。完成7—9题。
爱心
用心
专心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7.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D.鲜花——收获的果实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8.谈谈你对“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诗的理解。
9.认真品读这两节诗歌的语言,仿照这两节诗歌的语言形式,用“当„„当„„我依然„„写下„„”句式写一个长句。
10.《相信未来》整首诗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相信未来”这撼人心魄的信念。请根据以下两节诗的内容,说说诗人“相信未来”的精神动力。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课后30分】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蛛网 罔替 惘然 置若罔闻 魑魅魍魉 B.花圃 当铺 哺育 匍匐前进 铺张扬厉 C.瞳孔 潼关 胴体 憧憬未来 童年往事 D.凝露 露白 绿林 露一手 花露水 1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摇曳 游弋 曙光 不屈不饶 回光返照 B.睫毛 捷报 枯滕 客观公正 辛辣嘲讽 C.评定 订正 修定 老马识途 炉火纯青
爱心
用心
专心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的这首诗,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15.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6.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
17.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二)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18.阅读上面的两首诗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同时说明理由。(答题不少于150字)
《相信未来》参考答案 【课前五分钟】
1.Jìn,nínɡ,tïnɡ,yâ,miâ,chïu,shǔ,náo 2.郭路生,《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朦胧
爱心
用心
专心
16.“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
17.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18.(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书写•读音
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将该词语抄写一遍: 干瘪()_________ 驳船()_________ ..蜗行()_________ 胚芽()_________ ..迷惘()_________ 隧洞()_________ ..纤绳()_________ 淤滩()___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非常疲乏。()⑵极新(多指服装)。()⑶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⑷鲜红。()⑸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理解•积累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这首诗以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4.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形象、填入下列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是失修的;是淤滩上的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5.仿写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爱心
用心
专心
正在喷薄: ——祖国啊!
6.在第一节诗中,诗人排列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7.第一节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写出了祖国怎样的历史面貌?
8.第二节诗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两句诗表达 了怎样的含义?
9.前两节诗都是写祖国的历史,侧重点有何不同?
10.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旬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的则没有下旬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①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 感情的?
12.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应用•迁移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爱心
用心
专心
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意对亦可)
13.对比 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14.并列 总结全诗,点明主旨
15.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阻力等 既然我们选定了人生的目标,那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永远向前,决不回头。
16.热爱生命,不计结果,不畏风雨。(意对亦可)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四篇: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
现代诗歌二首
(一)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闻家铺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和南开等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随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民主周刊》社社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同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1946年7月15日,昆明各界为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举行追悼大会。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痛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后期的杂文创作,充满了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于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三、品读诗歌。
1.题目下面的括号里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葬歌,这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为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女儿,以最隆重的方式——诗歌来祭奠女儿的亡灵。这就是《也许》的创作背景。
2.诗人以“也许”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也许”,结合具体诗句思考“也许”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1)“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2)“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更加明确了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内心痛苦的体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女儿睡了来安慰自己。(3)“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儿歌式的语言,童话般的世界,诗人宁愿相信女儿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美好的,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第五篇:2 古诗二首
北师大版《同步课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
《古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参悟到古诗所蕴涵的道理。
2、认真朗读古诗培养语感,体会文字和诗句的美。
3、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景物和事物来表达要说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和诗句的意思,自学古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所阐述的道理,体会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假期中,老师和家人一同到杭州西湖游玩,那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就当导游带领大家去游览一番。2.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3.师: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题)
4.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出示多媒体课件)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5.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6.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6.集体交流不理解之处。(注意“潋滟”、“空濛”、“西子”、“总相宜”的意思)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配《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四)总结学法(课件出示: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大海景象的古诗《浪淘沙》。(五)学习《浪淘沙》
1.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除了在状物抒情外,大部分都在讽刺封建统治,表达心中的不满。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遇到困难在学习小组中共同交流、启发。3.汇报学习收获。(1)了解诗题。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亦作词牌名。(2)再读古诗,理解词语。
交流“平沙、淘不住、遂令”等词语的意思。(3)交流诗句的意思。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举目望去,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海,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也是看不到尽头。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推拥着大地,冲涤着大地。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美丽桑田。(4)悟诗情
“遂令东海变桑田。”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通过描写海上的变迁,感叹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告诫我们在这样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5)诵读古诗
(六)比较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七)交流有关水的古诗 《望洞庭》 《忆江南》
(八)布臵作业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
2.了解白居易和苏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