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马灯的秘密》教学设计
《走马灯的秘密》教学方案
◆教学分析:
走马灯是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实验,属于《热空气》中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同时也受过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等,并且初步具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要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认识热空气的特征:空气受热会上升。本节课中主要是分析,即运用知识对空气受热后变化的事实作出解释,然后把解释综合起来,形成对空气受热上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科学能力与方法
锻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的动手能力,并启发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作出概括进行解释。2.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3.科学知识
通过探究走马灯的动力来源,帮助学生掌握热动力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走马灯的结构及动力来源。2.教学难点:走马灯的工作原理。◆ 教学流程:
通过演示走马灯引发学生兴趣→观察走马灯的结构特点→探究使走马灯动起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了有关热动力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排除法、验证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资料搜集。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发问】在中国有一种传统的玩具,属于灯笼的一种,这个灯笼十分有趣,当你点燃它时,它会马不停蹄的转起来。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可放一段视频)
【教师总结】对,它就是 “走马灯”。有幅对联的上联说:“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为什么灯停了马就不走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答案吧!
二、提出问题:为什么走马灯会转?
三、猜想和假设:1.与空气流速有关2.空气受热膨胀(可以联想到孔明灯和热气球)
四、演示实验:
1.实验器材:硬纸、铁丝、蜡烛、火柴、纸杯、剪刀、子母扣
2.实验目的:探究走马灯旋转的原因 3.实验过程:(课堂操作)
五、观察与讨论:学生以小组讨论,找出走马灯旋转的原因。(通过蜡烛点燃与未点燃,纸蛇旋转的情况;纸蛇靠近与离开火焰纸蛇变化过程来找出原因)
六、表达与交流:走马灯之所以会转动,是因为当走马灯下端的蜡烛点燃后,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气流推动走马灯,所以走马灯就旋转起来了。热空气为什么会向上升呢?当空气中有热源的时候,热源周围的空气膨胀、稀薄而轻盈,热空气的密度要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所以就会向上形成气流了。上升的热空气产生动力推动走马灯转动起来。(主要是分析,即运用知识对空气受热后变化的事实作出解释,然后把解释综合起来)
◆教学总结: 重点知识回顾 :
(1)走马灯能旋转与它的结构有关(要有转动起来的轴,要有同一方向倾斜的叶轮,要有灯罩,而且跟灯罩的材质有关,选用比较轻的材质)
(2)走马灯能旋转要有足够的热动力。
◆知识拓展:根据走马灯的知识原理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热气球或孔明灯。
第二篇: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新城一小 张佰新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2.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能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连串、幼小”等词语。
3.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学难点: 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课前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一)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今天老师也带大家看看花灯!谁能说说你刚才看见了什么?
(二)刚才有同学说看到了走马灯,其实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设计意图:以谈话打开学生已有素材,花灯视频的展示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刺激,再以同龄人的视觉探究走马灯究竟有什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
(三)板书,读题。
设疑自探:
1.听了课文,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学生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四)指导书写。(着重指导“奥、秘、转、旋、插”等字)
(五)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一)自读课文。
(二)同桌交流。
(三)汇报。
(四)师生评议。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解疑合探:
1、茅以升家的走马灯是什么样的?
2.课文在介绍走马灯的位置时用了这两个词语(“悬”和“挂”)。你知道„悬‟和„挂‟的意思吗?”。它们有哪些不同呢?
(1)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悬”和“挂”的品味,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多彩。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优化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3.(1)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2)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造。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朗读的厌烦感,提高学习兴趣。
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4.指名回答。
(1)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会“盯着”一词的好处。(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设计意图:重点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体会。
5.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
6.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孩子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茅以升发现了什么问题。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汇报,明确茅以升提出的问题,在书中标好序号。①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②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3)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指名回答。
②品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的好处。(“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很多。)③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
设计意图:这一步骤的设计既能促使学生再一次认真地默读课文,读中思考,及时做好笔记,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今后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7.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
(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动词,在文中做好记号。(2)同桌交流。
(3)个别汇报,明确:“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这些动词。
(4)讨论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配以师生的点评、精要问题的设置,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重点。
8.小结: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
(三)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质疑:为什么说“虽然他没有完全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有疑则思,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五、总结全文
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拓展延伸
(一)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和同桌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茅以升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精神。
七、作业布置
(一)搜集一些有关茅以升的故事看一看,做一些读书笔记。
(二)认真观察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奥秘。
设计意图:作业
(一)的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茅以升的有关情况,促使学生向茅以升学习。
作业
(二)的设计能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三篇:《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与反思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奥秘的探求,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少年时代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真理。这篇课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顺序记叙,一目了然,学生容易接受。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过程与方法:能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能围绕课文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究科学道理的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处于这个单元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究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教学准备:课件;有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1.放儿歌导入。正月十五月儿明, 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 转出一片好风景, „„
走马灯到底是一盏怎样的灯,能够这样神奇,惹人喜爱?大家一定想看看走马灯。(出示走马灯图片)
2.同学们对走马灯很感兴趣,有一个人对走马灯也很感兴趣,简直入迷了,大家来认识本课的主人公——茅以升。(出示图片,介绍茅以升)
3.导入:茅以升这么了不起,却对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影响了他的一生。走马灯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
1、小组内互相交流课下准备的资料。
2、汇报资料(图片、文字、影像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外形。
【设计意图:兴趣能够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通过猜谜,图片交流,使学生进入学习意境,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总结归纳,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引导: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C、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2)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思考”的语句。(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A、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B、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C、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根据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师小结:茅以升不仅会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还引导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五、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寄语:我想把茅以升爷爷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少年立志,青年成才。”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10、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茅以升爷爷小时候的一则小故事。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奥秘的探求,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少年时代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道理。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的孩子。难点是:对走马灯的构造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的认识。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在朗读指导时,重点指导多音字“转”在不同句子中反复出现的不同读音。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孩子们很轻松地理解了走马灯的构造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本节课,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节课把主要问题设计得当,能贯穿全课以点带面。语文教学正如布鲁纳强调:“要让
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学生自始至终全部参与的过程,创新教学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并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时间和空间。
但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发现自已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希望今后改正:
1、读书指导上不够到位,2、过渡语言精简明了。
3、课堂上的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第四篇: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s版(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3个生字,会写13个字。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秘、奥、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走马灯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再次深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板书课题。注意“奥秘”是生词,“奥”字上面写完米字不封口,“秘”字右边是“必”不是心。
2、齐读课题。质疑: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二、整体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示问题)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跟同桌进行讨论。3.学生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出示词语,表演体会。练习用“目不转睛”造句。
C朗读感悟、评议。
过渡:这盏走马灯深深吸引了茅以升,也深深吸引了我。我上网搜集了部分资料。展示图片。
D茅以升看到了什么?指名读。引导学生观察走马灯的结构,注意提示“转”和“旋”字的读音。并提示“蜡”字的偏旁是“虫”而不是“火”。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走马灯,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些同学们的脑子中产生了疑问,说明同学们很会动脑思考,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度第三自然段思考茅以升是怎样思考的? 而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只有这一些吗?带着我们心中的疑问再读一读。
出示句子比较哪一句好 ?板书:争着挤。再带着迫切的心情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3)茅以升不仅很会动脑,还勇于探索: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带到的,随学生汇报让学生画出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勇于探索
四、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科学道理。出示文字并讲解。总结走马灯,以及走马灯的奥秘。
五、回顾全文。
1、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奥秘的?
2、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0、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
茅以升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的孩子。难点是:对走马灯的构造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的认识。生字教学我抓住多音字“转”和“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查字典理解字义并组词。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主要错误有“蜡”字“虫”字旁写为“火”字旁。“形”与“型”在组词时分辨不清楚。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在朗读指导时,反复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并重点指导多音字“转”在不同句子中反复出现的不同读音。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孩子们很轻松地理解了走马灯的构造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第五篇:《秘密花园》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通过对《秘密花园》的阅读,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魔力和人类心灵的美好。 让学生在颇有悬念的故事情节中,享受到读书的奇妙,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培养读整本书、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感情,并发表有独特见解的人物评价。
4.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阅读方法
1.激趣导入,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2.总结同学们交流的读书方法,并板书概括。
二、共同阅读《秘密花园》,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1.过渡: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同学们掌握了不少读书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还能有更多的收获呢。
2.教会学生看作者简介、故事梗概、目录部分,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1)学会了解作者,感受写作背景。
①出示封面:这位黄头发的小女孩是谁?她来到了什么地方?图片上还有些什么呢?(从封面上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
②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你对她了解多少,能说说吗?(2)学会看故事梗概,初步感知文本。
①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找出书中故事简介。)
②教师点拨:从《故事梗概》中,我们可以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3)学会看书目录,详细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①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什么也能很快的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除了故事梗概,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题目,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读一读目录,看看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②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4)小结阅读方法:知作者——读梗概——看目录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这就是这节课老师带给你们阅读的一把金钥匙:了解主要内容。
三、研读文本、品析人物 1.和书中人物交朋友
(1)假如小姑娘玛丽来到我们班,你愿不愿意和她交朋友?为什么?(2)你还想和书中的谁交朋友?为什么?
(3)你有没有在文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小说中的人物给予小说以生命的活力,构成了小说的灵魂。读者正是在静静的阅读中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碰撞,得到了人生的启迪。所以走进人物角色也是我们阅读的法宝之一。
3.为了更好的了解书中的人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你的笔记录下列内容:
(1)读书摘记:摘录书中五个不同人物的外貌描写。
(2)读书交流:小说中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你为什么对他(她)感兴趣?讲一个发生在他(她)身上的小故事。
四、片段赏析,感悟道理
1.同学们,这本书不仅营造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和不可思议的经历,还是我们学习习作的好范文呢!让我们再仔细阅读两个片段,你一定会学到很多(出示两个片段)。2.这两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你的这种感受写下来。3.假若把你的这些感受概括一下,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了,于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
写读后感:精读最受启发的某一章节或片段,写读后感。开读书会:交流读书感悟。
五、积累语言、做好笔记
《秘密花园》的作者细腻的描写中大量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许多片段堪称唯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这本书是一座小型的语言宝库,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宝库中摘取珍宝吧。
(1)读书摘记:摘记二十句比喻句、十句拟人句。(2)赏析佳句:挑选其中你最喜爱的三句进行点评。
(3)情境作画:选择最让你陶醉的景色描写,细细品读,然后用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六、回顾总结,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从读书方法和文本内容两方面总结) 观看《秘密花园》电影版结尾精彩对白。 阅读封底文字,感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