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需要慢
语文教学需要慢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慢”语文才是教师的心灵、文本、学生的心灵相容的根本。“慢”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慢下来,是因为语文教学如果走得太快了,会产生很多硬伤。
放眼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课堂教学呈现出容量大、节奏快的特点。教师提问,学生赶着回答,大多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急急忙忙揭示答案。为了赶进度,完成一节课预设的环节目标,教师掐着表算时间,好不漏一个环节,不丢掉一个知识点。再加上动画、音乐反复冲击,使人花了眼,忙了耳。课堂满满当当,师生紧紧张张,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可是这样一味求快,求高效,实际上却适得其反,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原因在于:首先,中国的教学班班容量大,细想想,有多少语文课堂仍然是“少数几个尖子生唱主角,多数学生当配角”。教学的各个环节没有卡壳现象,实质上是对中下等学生的忽略和漠视。虽然我们反对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但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全在同一个高起点上。如果每节课都是没有卡壳的高效,那些理解接受能力慢的学生跟得上快节奏吗?能够全盘吸收吗?
例如,同样一篇课文,通常是教师先范读,然后教师领着学生读,接下来是学生自由读,之后是指名读。可是在指名读时,教师最先叫到的,总是朗读好的学生,那些朗读不好的学生呢?他们读得怎么样?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不需要老师耐心指导吗?可是一堂课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老师再帮助这样的学生,讲课的时间就又少了,老师只能放弃辅导差生。时间长了,那些朗读差的学生,没有积累语感,更没有了热情,怎么还会热爱语文,好好学习语文呢?
再者,从汉语的特性来说,语文也应该慢起来。我们的汉语,包括词、语法、句子、段落、全篇,大多靠意会,靠品味、靠领悟、靠联想与想象,才能积少成多。从这些特点出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多注重感情积累与文学感悟,提倡多读多写。语感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淀,不是立竿见影。所以语文素养的形成必然是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
最后,语文教案设计的节奏太快。语文教学快节奏地设计,这节课有多少环节,多少提问,怎么启发学生回答。课堂教学环节怎么衔接,学生应该掌握多少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折射出的却是现代人太过浮躁功利的教学态度。它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慢”是语文教学的要义。
在《西游记》中,有几句土地对蟠桃园里的蟠桃是这样描述的: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这种只能存在神话里的事情,却折射出一种道理:成长得越慢的,经得起岁月磨砺的,才会结出最好的果子,这才是“慢”的内涵。与之相反,滥施肥料、生长素的,违背成长规律,只会是有害的“速成品”。
同理,知识获取的过程,也常常是困难的、艰苦的、缓慢的,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要遵循自身的规律,是不可以强制甚至强迫的。教育就是慢的艺术而不是快的技术。语文教学放慢脚步,是摒弃了急功近利,回归自然;是摆脱了忙碌与浮华,回归宁静。“慢”的状态,是逐字逐句推敲,是情感长年累月积淀,是情理细细领悟。
人的成长需要慢。台湾作家张晓风有一次送她儿子去学校,当儿子向她告别后,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回到家里,写下一篇散文,题目是《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啊,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张晓风她从一位母亲的角度思考孩子一生的成长。站在这样的高度,还会求孩子要学得多快吗?
李镇西也认为:现在的教育太喧嚣太华丽,他在努力践行朴素的教育。而语文教学,更适合朴素的教学,适合“慢”的教学。语文教学慢的体现包括:
第一、读课文要慢。
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事实也是如此,文章中很多内涵,是需要慢慢地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这一过程,需要宁静的心境。非“宁静”无以抵达远方。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在读时,要讲究精读细作。
小学生的课文朗朗上口,但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读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慢慢地指导、聆听。
如果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朗读成了教学中一个过度环节而已。这就没起到朗读的作用,所以,课堂上,朗读时间要多,尤其对朗读慢而且理解力也慢的孩子不妨多等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读中理解课文,吃透内含。这样也省去了教师过多的讲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模仿是一种方法,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像《阳光》这篇课文,教师读得平缓深沉,读出对阳光赞美和喜爱的深情,孩子们就会放弃唱读,在一遍遍诵读中学会了背诵。在《小松鼠找花生》一文中写道:“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每天”“等啊,等啊”“一个”这些词语读得要慢要重,读出小松鼠的急切盼望和失落之情,教师要不厌其烦的示范、指导学生,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语气读书了。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这些指导放在课堂上,对朗读能力差的学生是要花费力气和时间的。虽然不可能每一节课都如此,但是绝不能省略,这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环节设计。
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要慢。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一二年级强调“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四年级进一步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教学中,我发现在二年级,就要求学生一节课记住多少字,会写多少字,在实际课堂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很难达到要求,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伤害,那么,作为教师,慢一点教学更为重要,等一等后进生。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在实践中,即使教师备课在充分,也会有意外发生,当意外出现时,就得放慢脚步。因为学生在读书、理解、写的时候,不
会是朝着教师的预设发展。尤其在重点难点处,教师就要舍得下慢功夫。当学生说不清、读不准、写不不工整时,我们教师就绝不能让这种情况“溜”过去,而是应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帮学生学会,这样的慢一点是值得的。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也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能力。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这个学生的写作上表现得好,但是写字却不怎么样。而那个学生的阅读不怎么样,但是他在写作上很有感觉。学生是不同的,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智力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既然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得慢下来。
“慢”语文教学,是一种养成型教育。多给学生时空,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第二篇:教育需要慢功夫
教育需要慢功夫
教育好比攀登,要披荆斩棘,要经见风雨。在教育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付出、有汗水、有受伤、有徘徊。但若问登顶成功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无疑是坚韧。因而,速度并不是第一。白岩松曾在书中写道,我们行走得太快了,以致把灵魂丢在了后面。教育之所以慢不下来,对我们教师来说,更多是的方法问题,是心态问题。仅教育过程而言,是三分教,七分候。让教育“慢”下来,是一种教育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守望,是对教育的高度自信。这里的“慢”是对教育对象的慢了解,对教育事件的慢处理,对教育过程的慢等候。
案例呈现
一、现象
我们班的陈同学,在五岁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所谓“隔代亲”,老人家事事袒护着这个宝贝孙子。没有父母监管,在爷爷奶奶溺爱下长大的陈同学由于在学习上不主动,动作慢,再加上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在班中“摇尾巴”,还会欺负同学,同学们也不喜欢和他玩。在学校里,一到写作业的时候他就找借口,不是想上厕所就是肚子痛,以此来拖延写作业的时间,想尽办法“赖账”。家庭作业经常不写或说忘在家忘没带来。没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而且,一天下来,同学们告他状的最多,让老师伤透脑筋。面对孙子这种学习情况,他的爷爷奶奶不是配合老师管教,而是说孩子小时候就是要多玩,这样身体才好,作业没写完不要紧,以后大了就好了。甚至,他的作业有时是爷爷戴着老花眼镜帮着完成的。有时,家长写纸条找理由不让写,有时家长还会跑到校长室“反映情况”,埋怨老师不该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受累。
二、调查
对于这样难以沟通的隔代家长,我打电话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多次交流、了解情况,希望通过他们做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建议或者由他们自己把孩子带在身边,不然孩子的未来不容乐观啊。可是,听了孩子母亲的述说后,我沉默了。陈同学原来还有个姐姐,但是得了重病,家里为给她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但最终姐姐还是因病重医治无效走了。从此,孩子父母为还债到了杭州打工,把孩子托付给两位老人也是身不由己。无奈的母亲表示,为了还债,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他们还需要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几年,这样他们才 1
能安心在外多打拼几年,多赚点钱。同时,母亲还说:老师,孩子不喜欢读书,你就随他点,反正他初中毕业我们就会带他出来打工的。父母的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和麻木不仁,爷爷奶奶一味的迁就溺爱,这样,陈同学更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作业到了“你让我补我就拖,拖到家长来领我”的地步。
策略
面对陈同学及家长的态度,我也感到郁闷,连孩子自己的家长都不重视,我真想甩手也不管了,由着他去吧,等到他大了让家长尝尝自己对孩子放任自由的后果。但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也挺可怜的,自己偷懒成性,家长又身不由己、不明事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改变这些坏习惯,取得进步。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是无可救药的。
一.乐于愚公移山,赢得家长支持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从做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赢得他们的支持。开始去的几次,陈同学的爷爷奶奶对我敬而远之,保持着一定距离,对于我聊孩子的话题总是点头不吭声,使我们沟通无法顺利进行。于是,我一次又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家访,并且只报喜不报忧,和陈同学爷爷奶奶聊聊家常,聊聊家长的不容易,孩子的身体情况等,降低了老人家对我的抵触心理。慢慢的,孩子的爷爷奶奶愿意在我面前打开话匣子了。我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表示惋惜,“陈同学作业写得真整洁,如果他在写作业的时候不玩就好了”;“陈同学这孩子近来听写词语有进步了,昨天十个词语听写对了八个,同学们高兴得给他鼓掌呢!要是平时在家能认真抄写几遍就更好了”;“我发现了,陈同学很聪明的,昨天那个问题他回答得很准确,要是能多读几遍课文就更好了,其他的问题他一定能很快的思考出答案的。” „„同时,我也了解到,其实孩子的爷爷文化水平在他那个年代还算高的,读过初中,因家庭成分原因受到老师和同学歧视,初中就没有继续读了,所以在心中留下了个灰色的童年,一直有个希望老师和同学对他最好的愿望,对于挚爱的孙子也抱同样的想法。找到了症结的所在,我尽最大的可能表扬、关心陈同学,拿出了愚公移山的那份坚持和家长搞好关系,树立家长的信心,赢得家长的支持。一次,因为我外出培训一周,陈同学作业又连续几天没完成,我一回校后,就趁中午时间把他留在教室里补作业,并打电话让家长给他送点吃的。过了一会儿,爷爷气冲冲地空着两手来了。我想:完了,又捅马蜂窝了。没想到,爷爷把孩子拉倒一边,对着他一阵大骂,没有冲我而是冲着陈同学,最后还留下了一句:以后不写完作业就不要想着吃了,我也不可能来领你了。面对
我,家长第一次满脸歉意:廖老师,真是对不起,总给你添麻烦,孩子真是不听话!还一再嘱咐我也不能给他饭吃,让他提前尝尝以后没有知识文化吃不上饭的滋味。那天中午,家长真的就没让孩子回家吃饭。面对爷爷奶奶的这个转变,陈同学深感意外,他的表情明显的由等待时的有恃无恐到见到爷爷时的得意,听到爷爷怒吼的愕然,以及看到爷爷离去时的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后看到我毫不手软所表现的委屈、焦急、无计可施,他不得不刷刷刷地做起作业来。看到他丰富的表情变化,我惊喜地想:看来,爷爷奶奶终于被我感化了,家访有成效了。对于这件事,他在周记和作文中几次提到,表示挨饿的滋味真不好受,以后再也不敢不学习了。
二、敢于管中窥豹,捕捉闪光点
有人说“老师简单的一句表扬,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可见,老师的赏识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啊!每个孩子都是聪明可爱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于陈同学,我从小处着眼,即使是一些小苗头,虽不全面,虽不稳定,我也会像淘金工人一样,敏锐地发现蕴藏在他身上的矿藏。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叫学生自由读课文,陈同学嘟嘟囔囔着,随随便便在应付着,我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提醒,他读了几句又开始嘟囔起来。这时候,教室安静下来了,只听得到陈同学一人的嘟囔声,当他意识到同学都读好了,就忙选了课文的最后一句也停了下来。我微笑着看了看学生说:“陈同学有进步,虽然他是最后一个读好课文的,但能坚持读完课文,我为他的这份勇气感到自豪。”我发现,陈同学的脸红了。第二节语文课上布置读课文的时候,嘟囔声不见了,他虽然读得疙疙瘩瘩的,不流畅,但比起第一次读课文认真多了,我不禁窃喜。当同学们向我报告陈同学什么“劣迹”时,我会悄悄地把他拉到身边,耐心地听他的“申辩”,并告诉他“你又有进步了,今天和昨天比,做错的事又减少了。”有时,我还会给他创造做好事的就会,然后在班里大大地表扬一番,建立在同学中的好感。好心的同事提醒我,你不要太纵容学生啊!偶尔,我的心中也着急,担心自己这样做,能取得教育效果吗?令人高兴的是,时间久了,告陈同学状的原来越少了,他自己也能主动帮助周围同学,帮助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同时,我也加大了对他的辅导力度。渐渐地,孩子的课堂作业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了,家庭作业也从开始的不做,到只做简单的,到最后能完成全部作业的五分之四,有了很大的进步。
陈同学和同班同学比较是欠缺的,但我们要因人而异,让他和自己赛跑,甚至有时要敢于管中窥豹,暂时不考虑事物本身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截取一点,寻找、挖掘他的闪光点,并使之放大,树立孩子的自信。
三、勇于周而复始,确保转化
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学生,思想不成熟,今天说了明天又忘记了,会遇到他们经常发生动摇、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因为许多后进生导致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各种类型的后进生其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有些过程甚至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决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放弃教育,更不能泼冷水,而应该坚持不懈。只有当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逐渐提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才能抵制各种不良的刺激,在学习和思想上逐步提高。
效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因此,陈同学后来也多次出现反复,但是因为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和监督,还有同学们热情的帮助以及我时时刻刻的提醒,他的情况也有了较大的好转。终于在小学六年级时,陈同学基本改掉了从上一年级就不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和欺负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全市毕业统考中,他的语文、数学成绩都达到了班级平均分。现在,家长每次遇到我都说:“廖老师,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就没有陈同学的今天。我们忘不了你。”
评析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地去雕琢,使它焕发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废。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一点就通,有的爱钻牛角尖,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急忌怒,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慢下心来耐心等待一个孩子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急于求成的填鸭式灌输,快餐式讲授只能扼杀学生应该享受到的学习乐趣,给长远教育埋下隐患。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老师无能,也不是孩子不求上进,只是对小小的孩子来说,他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就像每朵 4
花的花期都不尽相同一样,我们不能强求所有孩子在同一时间里按统一时间统一标准都迅速成长。同时,孩子的心灵很单纯,很美好,千万不要因为过分求快而忽略了他们的想法,只匆匆顾及表里,对于真实的内在却无暇顾及。脚步放慢,才能成为出色的“孩子王”,实现真正的教育。我们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慢一点,慢一点,留时间给孩子思考、表达他们的想法,给孩子一份耐心、一份理解,孩子会还你一份欣慰,甚至惊喜。
当然,“慢一点”不是低效、拖拉,而是以学生特点为依据,于恰当之处放慢,允许他们在此犯错、思考,给他们摸索前进的时间。课堂上,教师要有足够的气度留足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对于学生犯错误时,一时改不了的,要从长计议,和孩子一起慢慢努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向善的心。慢中自有因材施教,自有循序渐进,自有遵循规律,自有与时俱进。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积淀,需要耐心的等待,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应当植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头脑,它如一枝镇定剂,它让我们在孩子犯错误时能宽容他们,让我们用爱心期待孩子们的发展。让我们无论在对待品德后进生还是学习后进生多一份等待,多一份耐心。教育需要慢功夫!
第三篇: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摘要] 诗情画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精彩的课前导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致的课堂过渡,用诗情画意的语言让学生去感受,去触摸;精妙的课终结束,亦能收到‚课虽终,趣犹存‛之功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 诗情画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积累,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在教学中要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舞台,让课堂焕发出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诗情画意的活力。‛诗情画意的课堂是追求唯美的课堂,也是追求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让我们构建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
一、诗情画意课堂的导入。
语文课堂始终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要阵地。课堂精彩的导入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例如:《水乡歌》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诗为媒,通过配乐朗读、简笔画、贴小船、续编儿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创设诗情画意教学情境,营造诗情画意课堂,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们一直都处在兴奋与惊喜中,课堂上有琅琅的读书声,有美妙的乐曲声,有发自内心的欢呼声;音乐、手工、简笔画自然融合一体,学生们学得轻松,玩得快乐。诗情画意的文本,诗情画意的情境,营造了诗情画意的课堂,将学生带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间,真实感受到了诗情画意的无穷魅力。
又如《苏州园林》这类说明文,我们可以从文学角度和说明对象的特点两方面来导课,让苏州固有的人文景观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课文变得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就仿佛走进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学氛围的园林,一边欣赏着园林的美景,一边陶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苏州园林,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或庭院深深深几许,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或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诗情画意中,了解到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何合理安排好说明顺序,并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物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诗情画意课堂的过渡。王崧舟说:‚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臵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几乎所有成功的课,都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高超的‚架桥搭梯‛艺术,即善于设计精致的课堂过渡语。
我们知道:《白鹭》是郭沫若以满怀赞美和欣赏的笔调写下的一篇精美典雅的散文,读来琅琅上口,诗情画意,真有美不胜收之感,全文可用三幅图来概括:白鹭垂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整篇文章形美、意美、情美,美在白鹭的大小适宜、色彩和谐;美在文中有画、画中有诗。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层次更高一点的‚过渡‛,是‚课中小结‛。也就是先‚打住‛,再‚小结‛,然后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打住‛,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调控手段。它指的是课堂教学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中止这一学习任务,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向下一学习任务过渡。人们很少将‚课中小结‛作为教学过渡的手段。也就是说,假设学生在某一个学习环节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假设这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表示‚过渡‛,而不去对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进行小结。一般来讲,我们都是用‚语言‛表述来‚过渡‛的,有些过渡语可能还组织得相当漂亮。但我想,我们还可以创新更多的新颖的‚过渡‛形式,来美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例如: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我们可以用‚欣赏画面式‛的‚过渡‛方法:‚过渡‛的形式就是欣赏式的。第一步:录音朗读。(过渡:穿插画面欣赏。)第二步:欣赏品析。(过渡:穿插画面欣赏。)第三步:理解记诵。(过渡:穿插画面欣赏。)这样一来,诗情画意的过渡效果就出来了。
三、诗情画意课堂的终结。
课之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课之结尾可以概括总结,浓缩精华,提纲挈领,构建知识系统;可以利用一节课所有的积淀,蓄势成新的高潮,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强化成深刻的记忆,形成绕梁余音;但我们更可以增添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诗情画意的效果。
例如: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由此,我想到了孟郊的一句话——生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结束讲课,紧扣全文,中心突出。在文章结尾处,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出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丰富思想的艺术画面,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达到 ‚意境高远‛之境界。
又如:我们学习《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收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在配乐朗诵中想象画面的教学环节。在音乐的激发下,大家兴致高昂,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桃林美景。这就让我们的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感悟到了语文的美,并且还把这种美用如此感性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想象一下你最 喜欢的画面。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更增添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诗情画意的效果。在诗情画意中畅游,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文的美,语文课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12)2.《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5-9期)3.《语文教学通讯》(2003.1)
4.《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主编)
5.《语文教师的使命——点燃生命的激情<序一>》(江苏教育出版社)6.《王崧舟讲语文》(王崧舟)
7.《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美丽经典解读》(周成平主编)8.《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教师需要细“教”慢“研”
教师需要细“教”慢“研”
今天,我们的课题研究以及常规教学研究似乎开展得很红火。那些课题研究一两年就出“成果”,而后通过专家“评审”,结题,拿证,然后……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只在写总结或者是评职晋级的时候,这个证书才派得上用场。其实,很多课题只有开题,没有过程,待到自定的结题时间到来时,找“度娘”,复制粘贴,而且整理得像模像样,所谓的“成果”就是这样出来的,很显然,它根本没有推广价值。那么,常规的教学研究呢?也是随便订个主题,上几节课,大家聚几次,完善相关的材料,一切就OK了。活动结束后,各回各“家”,课堂“涛声依旧”。
这是我们今天搞研究的实际情形。肯定地说,这是我们的功利心在作祟,是浮躁所致。
教研是“教”与“研”的融合,且“教”且“研”。“教”为“研”提供土壤,搭建平台;“研”为“教”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分。“研”的成果必须转化为“教”的生长力,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
然而,我们在研究中选择过多,搞得过快,使研究没有了生长的“根”,缺少了生命力,成为了一种形式,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贻误了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是生产流水线。教研也是如此。作为农业的教研,也有其生长期,它是慢的,它与快(以及所谓的超常规、跨越式)是格格不入的。有语云:“慢工出细活。”教研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去做,“选地”(选准研究平台)――“选种”(选择研究主题)――“播种”(确定方案、准备研究)――“田间管理”(实施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其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收获”(获得成果)――“成为食物”(成果转化)。不难想象,省略种粮的过程还能种出粮食来吗?粮食种出来了,却不能食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研究,这些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必须沉下心去慢慢做的。
细“教”慢“研”,应该是“教研”的常态。有细“教”,慢“研”才有“根”。
细“教”,不是把“教”大卸八块,剁成肉末,而是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一颗平静的心,静静地去感受、去经历、去发现“教”中的问题,为“研”提供行走的方向。心细,静心,才会无旁骛,在“教”的原野放飞心灵,去走一条(仅仅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教之路。单一的选择,才不会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才会瞄准一个点去前行、去坚持。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吉春亚的本真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徐斌的无痕教育等等,这些无不是他们于教学中找到一个点,并认准这个点,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要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能最早见到太阳”(可喜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集结了一大批追随者,影响和引领了许多教师。唯有细“教”,我们对自我的教学才会细致入微,才会练就一双慧眼,一双火眼金睛,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问题,自然,我们所牵引出来的问题才是源自于教学的“田间地头”,才最切实际,才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才会因此投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耐心去研究,才可能有成果面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一条人成才的铁律,那就是“慢”。而关乎育人的“研”也是慢的。古人强调“欲速则不达”。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雨是不能解决土地的干旱的,而一场细雨慢慢地下,一下两三天,雨水才能渗进土层深处。我们的研究,也只有沉下心去慢慢地进行,才能真正解决“教”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看到像马一样奔跑的骆驼,但骆驼一生所走的路却是马的两倍。“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慢慢地研究,一步一步地走实,等一等研究的“魂”,别在研究中迷失了自我,别因匆忙而斩断了研究的“根”。开展研究,表面看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事实上是让我们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又怎能有研究成果的“挂枝”呢?又怎么能有学生的发展呢?瞎子牵瞎子只会跌入深渊。所以,在慢慢的研究中,只有心才会真正融入其中,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在静静地前行中,默默地去探索,去通过思考和实践把问题想细想深,而后在教学现场去进一步实践,从而积淀成果,发现新的问题并再投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地品味到研究的“芳香”,享受到成长的快感,从而又助推自己的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如此,才能发现我们所要解决问题的“魂”,即根本之所在。高原红柳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把根扎得很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我们只有在慢慢的渐进式的研究中,思维的“根”才会像高原红柳一样有时间、有精力去伸出一些根须(相关的问题,以及新的问题),向四周延伸开去并暗暗地汲取更多的营养(去学习旁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服务),从而让自己的研究之树屹立不倒,真正为自己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任何没有成果,或者有所谓的“成果”,但不可能转化为“教”的生产力的“研”,都是对“教研”的亵渎,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伤害,是对教育的残害。要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是需要慢慢积淀的。
《小窗幽记》里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沉静下来做研究,让“教”与“研”历经实践的磨砺而不断生发出活力。只有细“教”慢“研”,才会有心去脚踏实地地走,去慢慢地浸润,也才会有时间去仰望星空,用有含金量的成果去浇铸我们的教育。匆忙的研究只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细“教”慢“研”的过程是“一鸣”前的坚守和努力的过程,是耐得住寂寞的过程,是经得住诱惑的过程,是成长及精神渐渐丰盈的过程,是相互转化与支撑的过程,唯有如此,之后的“惊人”(研究成果)才是实在的,才具有震撼力。
第五篇:课堂需要“慢”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
课堂需要“慢”艺术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拉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人朝着天上喊,天上一片安静。人没有办法了,只得任由蜗牛慢慢向前爬。咦?人忽然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听到悦耳的鸟鸣,看到晶莹的露珠在树叶和草茎上闪烁,人困惑了——路边原来有这样美丽的花园,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到?莫非是因为蜗牛在带着我散步?
同一个人,做法不同,心境和收获亦大有不同:前者沿路匆匆忙忙,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心情还极其烦躁;而后者在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后,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看到了闪烁的露珠,不仅收获了人生的美丽,而且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向那个人后来的做法学习,慢一点,从点点滴滴做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收获累累硕果,才能体验到大千世界文化宝库的无穷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效”,一叶障目,忘却学生的能力,遗失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充分地去思考,充分地去感悟,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点燃,思维就会被激活,课堂上自然就不乏我们所期望的精彩瞬间或精彩生成。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参与者,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明确课堂上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如何等等,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围绕学情展开教学,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才能学得兴趣盎然。
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语文课本上很多经典文章出自名家之手,可谓意蕴深厚,意境深远。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地去读,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准确到位。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主观限定学生的朗读时间,而是要放慢课堂节奏,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的想象会飞得更高,思维会辐射得更广。
慢一点,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机会。交流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只有在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达到“柳暗花明”的绝妙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与欣赏学生的动态形成,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正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潜在的能量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片写的天地。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意犹未尽的文段,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而且也可大大丰富课文内容,优化学习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写作机会,多给学生一片写的天地,鼓励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倾一倾真情,吐一吐真感,体验写的快乐,品尝写的乐趣,从而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我会写。
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在慢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才能得到教师温情的照顾、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我期待,我们的课堂,慢点,再慢点,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才能绽放如花笑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