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设计
──评施茂枝教授的《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
施茂枝老师的新著《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下简称“30例”)马上就要出版了,他嘱我写个序,故有幸先睹为快。这是我一次集中阅读数量最多也最为精彩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它不仅增长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少见识,而且对改善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生态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的语文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教学更是教师凭借个人的经验在课堂上各显神通。曾几何时,语文教育界流行关于教学设计的一句名言,叫作“吃透两头”。这里的两头,一头指教材,一头指学生。意思是说,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这“两头”。“吃透两头”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这话本身没有错,但也暴露出局限,即这种认识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凭借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的关键是把握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就是典型的教学三要素说。但是,随着泰勒课程与教学四项基本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的逐渐普及,人们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看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上一世纪80年代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被介绍到我国以后,我国的语文教育界也形成了立足教学过程的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评价为代表的设计三要素说,并强调教学目标(知识分类)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匹配。但遗憾的是,由于许多一线教师自身的局限,他们并没有自觉地将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是有意无意地将系统与过程分离,常常对语文教学中各种要素顾此失彼,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很显然,语文教学设计只有教师、学生与教材的教学三要素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的教学过程要素。施老师的设计“30例”,从形式上看,只有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但细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不仅有评价,也处处动态显示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协同关系。正是这种系统要素和过程要素的密切协同,才使教学产生一种叠加效应,形成优质课。这种协同虽然近乎是常识,但从最初的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教学三要素到目标、实施和评价的设计三要素,它毕竟反映了教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以后者直接取代前者,而是以准确把握各要素的内涵为前提,并将教学三要素和设计三要素互为参照,互相叠加。如果说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要素是设计教学有效“平台”的话,那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内核”。
“30例”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极具个性。
一、教学目标:清晰、具体、简明 众所周知,理想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结果的必然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然而考察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常常会犯两种错误。其一是“多而杂”。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教学目标,这本身并没有错。但这是一个原理,它并不要求生搬硬套,所有课文不管事无巨细,都要从三维目标逐一演绎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价值观目标等,少则五六条,多则八九条。其实多目标等于无目标,芜杂纷繁的目标既不利于发挥教学的导向作用,也不能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反馈。其二是“大而空”。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严重的“泛人文化”倾向,它必然导致教师脱离语文因素空泛地宣讲所谓的“人文精神”。反映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许多教师往往从宏观而不是微观入手,习惯于制定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本来有违常理,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界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由于目标过于“宏大”,加上又怕学生不懂,于是教师常常脱离课文,一味讲授结论,弘扬“人文要义”。
其实,让学生理解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过程要比接受结论更重要。所以问题的实质,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为了空洞地宣讲一个伟大的真理,并让学生牢记、背熟这一真理,而是要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文本、走进“故事”、走进语言,去发现、去思考、去领悟、去实践。因为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或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30例”中的案例,教学目标都以具体的教学任务的形态呈现,简洁、明了;数量大多为两三个,少而精;目标指向是在三个维度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突出语文因素。这是值得提倡的。它为如何正确制定以及制定什么样的语文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启示我们,要根治语文教学重“人文”轻语文的痼疾,必须扎扎实实首先从目标的制定开始。
二、教学过程:学教统一
新世纪实施语文新课程以来,由于许多教师对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思想进行了不恰当的解读,因此不仅在语文教师的观念中,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形成了浓重的“重学轻教”的氛围,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老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主”;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就是“合作”;一个话题不管是否有研究价值,冠以研究的名义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于是,人们从随堂的语文课上可以看到太多的教师在“放羊”,在公开课、展示课上可以看到太多的千篇一律、不可或缺的“讨论”,但在太多的“研究性学习”中,真正成效显著、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却少之又少。从学科自身的角度看,这种“重学轻教”氛围的形成,恐怕与语文新课程引进一大批新的教学概念──诸如语感、积累、体验、感悟、揣摩、品味、熏陶感染等也不无关系。因为语文教学一味强调感悟、揣摩、品味等无师自通的“学”的一面,必然导致对它的另一面“教”的忽视。课改强调“生本”是对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需要“以学定教”。但“重学”是否意味着一定要“轻教”?语文教学需要不需要、能不能“以教促学”?施老师以“学教统一”的“30例”做出了雄辩的、生动的回答:所谓生本教学,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教”去自学,而是教学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
其实,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教学总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从现代教学论观之,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发生的变化,教学是促进这种变化的外在力量。学教统一,首先是从先有学习后有教学这一意义上说的,假如没有学习或不需要学习,教学就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因为教学的目的原本就是用来促进学习的;同时,没有教学,学习虽然可以进行,但学习的效能却很难提高。所以为了保证学习达到有效和高效的目的,就需要教。这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不需要教”是目的,教师的“教”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教师“教”的水平制约着学生“学”的质量的高低,并决定着他们能否实现“不需要教”的目的及其达标进程的快慢。所以,教学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取得相长的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所谓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的争论应该是个伪命题,我们决不能因为倡导“生本教学”就将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30例”的设计者显然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坚定捍卫者,是“学教统一论”的忠诚实践者。从案例所提供的教学过程看,无论是教师施教的方法手段还是学生的各种学习策略,它们都不是教与学的单一产物,而是学教统一论的结晶。而且显而易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被不断地转化为学生的“学”的积极成果。正是在这种转化中,学生逐渐形成了理解和体验、掌握了方法和策略,增长了经验和积累。案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施教的主体,他们不仅互为主客体,也自为主客体。所谓自为主客体,即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需要有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具有这样的认识和实践的确难能可贵,这在其他教学设计中是很少看到的。
三、教学评价:为迁移而教学
“30例”中多数案例的设计都有拓展的环节,即通过拓展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迁移。从评价的角度看,学生能否通过拓展获得正迁移,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30例”坚持的正是“为迁移而教学”的评价观。
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学习者能够将学到的东西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用来解决问题。心理科学常常结合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学习任务,将迁移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近迁移”与“远迁移”是两种典型的类型。一般来说,有些学习任务属于常规任务,无论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来做,执行起来都是一个样,这类任务需要近迁移学业,即主要依靠重复应用某种过程。如本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中的“延伸课文语境,模仿课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发展口头语言”的要求;《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中,“学习课文以领袖毛泽东人物为中心、点面结合的写法,迁移运用于写以领袖毛泽东为中心人物的另一个场面”的任务等。再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开小火车”的方式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大多是近迁移学业的表现。而另外一些要求学生依照特定的情况自己做出判断并进行调整的学习任务,由于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这就属于远迁移学业表现,如本书《沙漠之舟》教学设计中,“学习搜集并加工处理信息,引导学生在内化课文和课外资料语言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表达”的要求。简言之,近迁移只需要学习者熟练规则,而远迁移则需要学习者建构图式。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复杂,例如,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识记背诵、熟读精思,它通常需要对应于字音、字形或基本文学常识的反复记忆、强化训练。又如怎样品味一首诗歌的意境、如何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指导学生涵咏体悟。再如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拓展、延伸或批判性思考,它需要教师更多地从认知发展理论中吸取营养。“30例”中,我们看到许多设计不是单一的近迁移或远迁移,而是根据阶段目标,努力实现近迁移与远迁移的结合与统一,熟练规则与认知图式的协同并举。很显然,面对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要实现学习迁移,教学设计必须有的放矢,重在考虑教学实际应用的情境。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师教育需要实现三种转型: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这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从实践方面看,要求多数语文教师在短时期内实现这种全面的转型恐怕还为时过早。换句话讲,多数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情境化教学”,但仍会不可避免地保留一些“定型化教学”;他们既需要“技术性实践”,也需要学习乃至学会“反思性实践;他们不仅需要“理论的实践化”,也需要逐渐走向“实践的理论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专业化仍是语文教师的短板。在经历语文新课改后,当前语文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被聚焦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性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定位,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权威而言,它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一定位同时也表明,我们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尚未在社会上获得普遍的专业认可。持续不断的教师培训固然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但也进一步削弱了社会对一线教师专业性的认可度。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许多教师喜欢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希望通过名师的原型启发攻克自己的短板,这当然值得肯定,但名师课堂教学一招一式的背后的东西恐怕并不是所有的听课者所能明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和研究“30例”也许更能为一线教师解渴,因为这些精彩的案例不仅充满设计者的实践智慧和通俗的理论解释,同时也蕴涵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素材。我国的语文学科是到了需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时候了,施茂枝老师的系统实践也许就是很好的开端。
第二篇: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8月15日作业6501040154 新疆语文3班 喻华
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所作的准备。它是对教学个环节(从预习、导入到展开和小结)的预设,必须考虑教材特点、学生状况、教师作用、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并把它们是为一个统一而又相互作用的整体来考虑,要预设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首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清楚的知道你想使学生获得哪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然后,在对这样的预想进行具体的教学行为设计。
依据这样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讲授则起到辅助、支持和推动的作用,打破了教师一讲到底,万马齐喑的局面,也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能笼而统之,太概括。
比如,学习古代诗歌,不能什么篇目都定为“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能力。”要将这个大目标细化,诗歌主旨,诗歌语言,表现技巧等等,而且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动词,要有明确的表达和可操作性。
第三,教学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比如有无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室内还是室外,等等。有些老师,因为有了多媒体,语文课便成了展示课,老师把课件一股脑儿放完了事,学生忙不及地看,结果热闹倒是热闹了,一节课下来,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还有的课,明明可以放在室外去上,比如景物描写的写作教学,可是迫于种种因素,只能在室内上,教学又该怎样设计?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做最充分的考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最后一课,本课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情况,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知道空气污染对我们自身及环境造成极大地伤害,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知道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主动探寻净化空气的方法。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2.通过交流全面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3.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使学生关心空气环境,能提出自己净化空气的建议。
教学重点:交流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提出防止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的合理建议 课前准备:
1.连续一周拍摄你熟悉的同一个地点的照片
2.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厂内有多少烟囱?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
3.选择家或学校附近的某一地点,数一数,在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有没有扬起风尘?有没有烟排出?什么颜色?什么气
味?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4.搜集空气与人生命关系的资料、空气污染对人有什么样损害的资料。
5.教师准备充足的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帮助学生充实信息量。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看一段有关我们济南的新闻!(播放济南连续多天雾霾天气上中央新闻的视频)
2.教师问学生,你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吗?(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有很深的体会)3.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充分的发言。
二、交流汇报、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
1.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调查,现在请每组先进行一下讨论,然后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让学生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整理完善资料及统计方法)
2.引导同学们讨论我们生活的空气主要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3.在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自己准备的视频。(使学生共全面认识到污染源的多样)
4.教师展示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危害的视频及资料!(使学生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对空气污染的科学认识)
三、探寻净化空气的方法
1.学生例举众多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危害!
2.在学生了解了众多危害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考虑,我们该怎样办?
3.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谈谈做法!
四、拓展
1.通过学习指导了空气污染危害巨大,自己应该怎样落实行动,制定具体方案。
2.进一步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做好记录,为提出合理建议积累一手资料。
第四篇:《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感受到社会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能够由衷的对他们说声“谢谢”。2.通过观察并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
3.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4.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教学重点:
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片导入新课。提问:“你在看图片时心情如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
2.师:孩子们,我有个小问题想请大家思考,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每天从家里出发来到学校,这一路都有谁为我提供了服务?
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会谈到交警、清洁工、厨师、服务员、司机、修车师傅等劳动者。)3.揭题。从家到学校这简短的时间里,就有这么多人为我服务。回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在这多彩的生活中又有谁在为我们忙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一话题。
4.板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二、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在全班展示。
活动过程:
3、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三、反向思考:假如„„
1、看图片(选择环保人员、乃至失火场面、交通堵塞的路口、98的大洪水等场景),反向思考。
2、师:也许平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么重要,可是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比如,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了劳动,假如医生不给病人治病?失火如果没有消防队员;交通堵塞如果没有交警;在滔滔洪水中如果没有武警官兵,人们会怎么样?
„„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学生展开想象畅谈。
3、小组讨论: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者?
4、师生朗读诗歌《假如》
师:是啊,假如没有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我们的生活将不堪设想。正像诗歌《假如》中说的那样——
假如没有农民伯伯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
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
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没有医生为我们救死扶伤,我们将远离希望; 假如„„
有了各行各业的分工,有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努力工作,我们的生活才能方便、舒适、顺畅,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灿烂、辉煌!
第二课时
一、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同学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感受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二、渲染气氛,感情升华
1.师:是啊,孩子们,通过体验,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的辛苦,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和谐!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怎样对待他们的劳动成果呢?请你想一想,写在这颗可爱的星星上。背景音乐《感谢你》)看!
学生结合生活写做法。
指名说。
2、教师即兴创编小诗《世界因为你„„》。
他们来了――
出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图片,(医生图)因为你,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消防员)因为你,使我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
(教师图)因为你,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组 图)世界因为你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3、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些什么?
4、总结延伸 师:说得真好,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明星!我们理应用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让我们打开书,将卡片夹入38页,下课中我们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生活,走近更多的劳动者身边,去感受他们工作的辛劳。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司机
医生
„„
第五篇: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乌马河一小 郭立秋
设计理念:通过引导学生感知教材,链接生活,从了解体会,再到联想到体验,层层递进,使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尊重,感激劳动者,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3能根据主题观察生活,并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教学重点: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教学难点: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片段及人手一份的配音词。教学方法:讲授
学习方法:调查、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直观感知,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表示孤岛的录像。提问:同学们,如果把你和你的家人放到这个孤岛上,会遇到什么困难?
2、怎样才能解决这些困难? 师引导出我们必须离开孤岛,回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大千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到底需要哪些行业的人的服务呢?(板书: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二、组际交流,感悟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 1课前调查交流
(1)交流要求:a.四人一组 b.声音以不影响其他组为准。c.每组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补充 d.音乐响起,讨论结束。(2)小组交流,教帅巡视指导。
(3)学生代表汇报我们的生活需要哪些行业的人们为我们服务。(警察、医生、老师、演员、售货员、环卫工人、司机、卖菜的……)(4)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各行业的人们是怎样为我服务的。(医生怎样为我们看病、老师怎样教给我们知识、警察怎样帮助我们解决困难……)2刚才我们通过交流知道厂有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书上还有哪些行业是我们刚才没说到的(教材38~40页)。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日?(2)生答(学生任意说出自己喜欢的节目)。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喜欢看吗? a.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b.问:谁能用一个词说一说看后的感受。c.师:是谁让我们如此的高兴、喜悦和兴奋呢? d.生:列举出动画片制作过程中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e.师:那么你们愿意模仿.下配音演员的配音吗?(学生配音:先请两人试配,然后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友给每人一份配音解说词——蓝猫、淘气所说的话。)f.学生说一说当配音演员的感觉.(配音的速度时快时慢。)g.师小结:这就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告诉大家这些专业演员为了给《蓝猫淘气3000问》配好音,需要做20多天的准备工作,才能进入录音棚。虽然我们在银幕上看不到他们,但这些演员用惟妙惟肖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朱的方便。辨析是非,展开联想
1假如没有某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说)2教师出示自己的调查资料:反映的内容为如果没有清洁工、医生、解放军叔叔等我们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图片。(学生可能惊讶。)培养学士的逆向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意识。交流体验.提升感悟
师: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那么各行各业又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看课件讨论交流。)1课件展示各行各业的名称。(约20个)2师:有病我们去找谁? 出远门需要谁的帮助? 遇到危险怎么办? 谁教我们知识?(指每一个行业的人之间是互相服务、互为依存的。)3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总结自己的收获。)4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全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
平顶山市叶县龚店乡中心小学刘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