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平衡训练

时间:2019-05-13 15:1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康复平衡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康复平衡训练》。

第一篇:康复平衡训练

康复平衡训练

神经生理和力学基础

平衡

物体保持稳定状态 是一切功能活动的基础 本质:人体稳定的运动控制平衡的类型 静态 卧、坐、站 动态

走、跑、转移、作业

平衡是一种模式化运动平衡的条件 人体重心 高低 转移

影响重心的因素

中枢:皮质、小脑、边缘体系

外周:肌肉、骨关节、感受器(内耳、本体、视觉)痛觉 心理平衡能力 训练适应的结果 设备的重要性 安全环境

允许反复纠错的合理任务 趣味性-激发动机 个性化任务设定和分析 机器治疗师 病例报告

陈**,7岁,四川地震伤员 脑外伤昏迷近2个月

肢体运动均存在,肌张力正常,但是无法完成任何动作,无法坐立和站立

7月清醒,进入康复治疗

平衡障碍的原因 大脑皮质

小脑、前庭、本体感觉、视觉 脑边缘系统-心理 和平衡相关的边缘系统功能 边缘系统与感觉功能整合 边缘系统与情绪/安全感 边缘系统与运动控制 目前平衡训练的方法 治疗师保护下的姿式调整 困难:

患者对治疗师保护依赖,难以进行主动控制和调整 训练中患者的挫败感往往明显 治疗师需要足够的体力,工作强度较大 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 动机Motivation的作用

动机的概念包括动力和满足感、目标引导的行为及激励机制。激发了动机的行为与以患者为中心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相联系。

Gordon认为,康复治疗中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激发动机,显示边缘系统的重要性。

反复强化及奖赏机制导致不断学习,期望值及行为的改变,工作能力的维持。

失败的影响

当患者做好成功的准备而治疗师不断增加运动任务的难度时,将会降低正性强化或奖赏作用,使患者减少尝试的欲望,并降低患者离开临床环境后仍拥有真实独立性的可能。

奖赏的价值

情感学习一旦被反复强化就很难忘却

与负性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运动行为可能是一种非常难以忘记的行为。

因此,拥有中性情绪或成功以后正性强化感觉的运动行为的重复训练在治疗室内至关重要。成功就是最大的奖赏。

长时程记忆的价值

重复训练或患者渴望成功的任务(运动或认知)练习都将形成长时程记忆

重复训练及长时程记忆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疗效,并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仍保持长期的治疗效果。反复训练的价值

运动控制理论与边缘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强化机制上是重叠的。让患者在多种允许纠错的环境背景中不断进行内在反馈过程,将导致更多的记忆保留。

如果没有反复练习或缺乏学习欲望,运动学习的成功机会将很小甚至不存在。训练技巧

在目标导向性行为中采用程序性运动可能提升运动技巧。

治疗师必须确认患者的注意力是放在目标任务上,而不是运动本身的分解动作上。

如果缺乏有关目标导向性活动的结局、反馈及需求的相关知识,那么学习只能靠反复死记硬背而没有分析,难以形成有意义的知识或有效的运动记忆。传统训练设备 支持面不稳定的设备 坐位平衡训练的设备 站立位及行走平衡训练的设备 视觉反馈改变的设备 较大难度的平衡训练设备 专门平衡训练的设备 支持面不稳定的设备

第二篇:精神疾病平衡康复新模式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精神疾病平衡康复新模式

林勇强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一、国际精神疾病康复的进展

近代精神疾病康复的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精神病院上升期、精神病院下降期和平衡精神疾病康复期。(一)精神病院上升期:1880年到1950年,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大规模建立远离人群的精神病院,大范围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监护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这种模式导致病人与社会的隔离和精神科医师和护士同临床实践主体,即大城市、大学教学医院专业中心的隔离,而且导致疾病的反复复发、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退缩,需要大量的投入来维持。

(二)精神病院下降期:从1950年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进入精神病院下降期,即所谓“去机构化”运动。“去机构化”运动有三个组成要素:a)通过提供社区服务机构以预防精神病患者不恰当的入院;b)对即将出院的精神病患者给予恰当的准备,以适应返回社区的改变;c)为医院外的患者建立和维持社区的各种支持系统。这一改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冊0)支持,进一步强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CBR)。发展了许多精神疾病的社区服务的形式,如法国和英国的划区医疗制、工疗站、日间护理、中途站、职业培训、社交技巧培训等,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英国为例,伦敦的精神服务评组对来自Frien和Clayburg 医院的67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进行了 5年的随访,发现:死亡率和自杀率没有上升;有家庭支持的患者无一脱落;少于10%的患者在医院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回归社区而有显著改善,医院和社区费用几乎无差别,但综合考虑,社区比医院更经济。伴随着精神病院上升期向下降期的转变,导致人们依据对精神卫生治疗和护理的地点的不同分为两派。一派提出在医院进行,理由是有较高比例的精神病人曾经有过或现在仍有攻击性等不可预见性的异常行为而必须住院治疗甚至长期住院^ 另一派则坚持主要甚至完全在社区进行。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障碍,关注的范围从死亡率扩展到发病率这样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以及世界疾病负担这一概念将重点从症状发展到残疾、生活质量、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者的影响等。此外,人们也不得不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

(三)平衡精神疾病康复期:依据上述这些问题,Thornicroft和Tansella提出了融合精神疾病的医院和社区防治,用新的模式-平衡康复来取代错误的二分法。Thornicroft和Tansella提出平衡护理是由两方面组成:a)在医院外的当地社区环境中的服务,包括非医院的长期康复(现代社区康复);b)在医院中的急性住院治疗(现代医院康复)。平衡康复的计划从地域水平(国家/地区、当地和个人精神卫生需求)考虑输入(投入的资源)和过程(资源的利用),并取得输出(结果)。其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从只考虑病人的诊断分类到关注病人的残疾及个人需要,如居住、工作和社会关系等,在正常的社区环境中对人群提供尽可能便捷的服务,最终使患有精神问题的患者获得最佳结果,目前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局部建立,如英国和澳大利亚,但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贫穷国家,如巴基斯坦和乌干达。研究表明平衡康复模式实施需要不同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起码包括医院和社区)、充足的技术资源(经济条件)、一致化标准和观念上的更新四方面的条件。

二、我国精神疾病康复的发展

在我国,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己由上世纪 50年代的2.7%〇上升至70年代的5.4%。,80年代的11.1%。,90年代的13.47%。,并且还在继续上升。据国外流行病学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精神疾病流行、患病率增髙的世纪。我国疾病负担[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中,精神疾病在总负担中列第一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精神疾病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和造成社会危害。由于对精神疾病的发病病因和机制的了解仍然很不足,多数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仅靠医学手段难于较好解决疾病的防治康复,与庞大的精神疾病患者群相比,我国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的资源和服务能力极为有限,无法解决精神病人的基本医疗需求,90%的精神疾病患者无法住院,每位精神疾病患者一生中90%的时间不在住院。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建国以来,我国精神疾病康复有了很大发展,由建国之初仅有精神科床位1〇〇〇张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1万张,精神科医师由不足100人发展到1万多人。长期以来,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主要靠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来完成。但是,仅靠现有的设施和技术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目前我国仅重性精神病疾病患者即达1600万人,但目前仅收治30余万人,加上门诊治疗的病人,病人就医率还不到实有总数的20%,也就是说还有80%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他们分散在社区,由家庭成员负责照顾,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在边远农村地区。同时,人们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对精神病人存在许多偏见和歧视,使他们在就业、升学、工作、婚姻等诸多方面遇到许多困难,社会及家庭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环境去接纳精神病人回归社会,精神疾病问题己经成为与生产力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市创造了以推广工疗站为主的精神疾病社区防治“上海模式”,对国内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但也存在难于长期坚持的问题,普遍存在医院和社区的各自为政,加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制约,使得医院和社区在对待精神病人的防治方式和地点存在较大的分歧。自1991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实施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模式,被认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其中一些地区结合自身特点较好地解决医院和社区的结合和融合,使得精神病防治康复持续坚持十余年,并逐步覆盖所辖区域,其一些特征已经具备平衡护理康复模式的雏形。

我国目前在精神疾病康复方面存在两个问题:①发展社区防治康复已成共识,但在对社区防治康复的投入明显不足;②社区防治康复以社会效益为主,精神病院则必须依赖医疗市场生存,医院和社区的结合存在较大的障碍。

三、我国发展平衡精神疾病康复模式的可能性

(~)我国急需先进的精神疾病康复理论指导:无论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优先与大力发展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康复工作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与正确的方针,必须坚定不移,有计划、有步嫌地去操作。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杜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模式„但也面临着两个问題:一是缺少先进理论指导,距离国际上先进_发达国家的平衡康复模式仍然有较大的差距5二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一定会由以医院为主向以社区防治康复为主转移,急霱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防治康复模式。因此,研究探讨适合我国的精神疾病康复模式将满足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现代化的进程和转型的需求。

(二)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实施先进的模式提供了可能:精神疾病平衡康复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充足的技术资源(经济条件)„我国精神疾病康复的发展也基本是在发达地区开展较好,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各地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特别是对防治康复的投入,为在我国实施新的先进的精神疾病康复模式提供了经济保障。

(三)我国对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的理念开始转变:精神疾病平衡康复模式的实施还必须在观念上的更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现状日益关注,以及我国开展精神疾病康复所取得的效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改变对精神疾病及其康复模式的重视。今年开始,我国在30个省市开展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模式的试点,拉开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中与国际接轨的序幕。

四、我国平衡精神疾病康复基本框架设想

(―)普通医疗保健:指无精神问题,即健康者。只需接受一般医疗保健服务。

(二)接受基本精神卫生服务:只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或属心理障碍危险人群,需要接受有计划的精神卫生服务,如精神卫生讲座、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

(三)社区基层中精神障碍的服务:被基层保健人员认为存在精神障碍并能在基层诊治,或经过精神卫生专家和机构诊治并且病情相对稳定,可接受基层卫生等机构的精神卫生服务。服务内容有:

1、药物治疗:由基层医师对经过专科医生决定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对缺乏监护的患者注意采取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如肌注长效制剂。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到病人是在社区家庭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中实施治疗并且可能缺乏监护这一特殊情况,要考虑到病人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误服、过量、中毒和严重的副作用,预见性采取预防措施。

2、家庭千预„„对康复对象及家庭成员予以现场指导,指出并帮助家庭成员改变不良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3、心理治疗:针对防治康复对象的不同心态,不同病期,适时进行解释性支持性心理治疗。

4、工农疗站:所在社区政府或非政府开办的专门提供精神病人职业康复场所,组织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逐步恢复工作技能。

5、个人职业指导:强调防治康复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技能,重返社会,督促病人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包括家务及工作,并协助寻找工作。

6、其他服务:如普通健康、法律、福利、住所等,参与服务的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宗教组织、志愿者团体、企业等。

四、精神卫生专家诊治:a)复杂的病例评估和诊断;b)患有严重症状的治疗;c)产重精神残疾的治疗、护理和康复;d)对原有治疗无效需提供治疗的改进。服务内容包括药物治疗、家庭干预和心理治疗等。

五、收住院:a)短期住院:对病情较重、恶化、急性危机患者提供紧急或短期住院。b)长期住院:对无监护人和生活来源的患者收住慢性精神科病房、福利院等。

第三篇: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

初级训练

初级阶段的平衡能力练习主要体验平衡的感受,通过身体重心的转移建立初步平衡感。

坐姿平衡

训练目地

感。

衡。

动。

训练身体在静态下的平衡,矫正坐姿,初步培养平衡训练方法(1)坐在椅子上,抬头挺胸,后背倚靠椅背。(2)双臂自然放在前面的桌子上,身体保持平训练要求 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不要过度紧张。单脚站立 训练目的 初步训练在重心偏离常态时的身体平衡感。训练方法(1)双手左右侧平举,身体正直,目视前方站稳。(2)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上身保持不(3)换脚练习,并逐渐延长站立时间。训练要求 单脚站立时尽量不要东摇西晃。脚尖站立 训练目的 训练在小支撑点上的平衡。训练方法(1)双脚尖站立,并从1数到10。(2)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训练要求 最初训练以光脚练习为宜。平衡板上站立 训练目的 利用器具训练身体平衡。训练方法

(1)在支点较宽的平衡板上站立,目视前方,并从1数到10。

(2)训练中逐渐减小质点的宽度,并从1数到20。

中级阶段

在身体的连续移动中掌握平衡。这是比较困难的阶段,因为身体两侧所进行的动作不相同,这样对平衡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顶物走

训练目的初步锻炼在动态中平衡。

训练方法

(1)地面上画一直线,孩子头项一本书或一个枕头站在起点。

(2)沿直线走,同时头上的东西不能掉下来。

(3)在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直线改为圈线。

训练要求

忌用手扶头上的东西。

跳华尔兹舞

训练目的培养在方向不断变化的活动中保持动态平衡能力。训练方法

(1)地面上画一个大圆圈,围绕着某一垂直的轴转圈。

(2)速度逐渐加快。

注意事项:若出现头晕、出汗、脸色苍白时,应及时停下来休息,并调整 转动的速度与弧度。

走平衡木

训练目的利用器具训练平衡感,使之能够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表现某种韵律,为较高级的知觉动作做准备。训练方法

(1)在平衡木上行走,保持平稳。

(2)在以上基础上按节拍或音乐行走。训练要求

跳下的动作要轻,前脚掌先着地。

不倒翁

训练目的训练旧的平衡状态破坏后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训练方法

(1)在座位上保持良好的坐姿。

(2)坐正后,从一侧推动孩子以破坏其平衡,要求再度保持坐正的体姿。

(3)在推动下要保持平衡,可在其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推动,并继续保持平衡。

注意事项:推动力由轻到重,并注意保护,以免跌倒而受伤。

高级阶段

蒙眼走

训练目的发展不依靠视觉的空间平衡知觉能力。

训练方法

(1)开始时两眼睁开站立,并注意地面所画直线的走向。

(2)然后闭上眼睛站立,并向正前方行走。

倒走

训练目的发展平衡知觉能力;从二维平衡感发展到立体平衡感。

训练方法

(1)地面上画一直线,沿直线倒着走。

(2)在平稳的基础上计时,训练速度。

(3)上下楼梯时练习倒着上、下台阶。

拿横杆走平衡木

训练目的利用手持器具练习近平衡走动。

训练方法

(1)拿着横杆在平衡木上走动。

(2)横杆的长度可不断加长,两头可挂上物品进行练习。

训练方法

(1)旋转身体后继续保持平衡。

(2)迅速由卧位到站立位,保持平衡。

训练要求

无论旋转还是卧倒,速度都应由慢到快。

第四篇:智障康复家庭训练

智障康复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10-28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亲爱的家长: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障康复部全体同仁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造成其心理、智力、适应行为发展的各方面障碍。但是孩子是发展中的儿童,只是发展速度,质量不如正常儿童,但是只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奇迹是会出现的。

让我共同努力,用真诚和信任,为孩子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孩子拥有美好的一天又一天。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智能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

2.锻炼记忆力训练

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

4.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异常行为矫正训练

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

1.正强化 2.消退 3.塑造 4.条件强化 5.惩罚

智能障碍的定义

智能障德指现有的能力水准有实际上的限制,其特征为:

显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

同时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关限制:

●沟通

●居家生活

●自我照顾

●社交技巧

●使用社区

●自我引导

●健康安全

●功能性学科能力

●休闲娱乐

●工作

●智能障碍发生于十八岁以前

早期干预与系统康复训练

一、什么叫时期干预

“早期”从年龄来讲,是指从出生0岁到上学6-7这段时间,也就是人生最初阶段。

“干预”包括医疗与保健,教育与训练,社会心理咨询。其中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主。

二、早期干预的效果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是0-7岁即人生的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

三、障碍系统康复训练

1.系统康复训练的领域

我们把康复训练的内容分解为可以观察测评的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领域,形成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六个领域。

2.个别训练计划

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每一个智障儿童在上述六个领域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各有自已的特殊需要,因此需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来指导康复训练进程。

3.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我们将六个领域的内容叙写成康复训练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通过对儿童的评量,得到符合每个儿童康复需要的长期目标,再从康复训练活动中找出相关的短期目标,形成一个儿童的个别训练计划。

4.康复训练过程

在个别训练计划指导下,设计康复训练活动将智障儿童的个别训练目标转化成康复练活动,通过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个途径为这些儿童提供系统康复训练。

5.康复效果评估

系统康复训练效果通过评估进行全面总结。分别为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

阶段评估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活动。

总结评估是在完成若干阶段康复训练后进行的评估,它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成效作出全面总结。

生活自理康复 训练方法目标

孩子不能生活自理怎么办?

年龄:2-3

目标:调节水洗手,洗脸

方法:

1.让孩子看你洗手,洗脸,鼓励他模仿你的动作。

2.孩子洗手,洗脸时,要给予口头上的指导。如果他学会了,不再需要帮助和口头指导了,你要表扬他。

3.用彩色粉笔往孩子脸上涂颜色,让他照镜子看一看。洗脸后再让他照照镜子看是否洗干净了。

4.塞上洗脸池往里蓄水,让孩子自己洗手,洗脸,然后把水放掉。要把他是否会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列成表贴在洗脸间,把必要的步骤画成图画,贴在墙上。

年龄:2-3

目标:模仿刷牙

方法: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你和孩子一起刷牙,让他模仿你刷牙的动作。如果孩子模仿着刷牙,你要表扬他。

3.在刷牙的时候,要辅导他。在他学会之后,逐渐减少对他的辅导。

4.让孩子自己对着镜子刷牙。

5.开始时,你握着他的手,帮他作上下刷的动作,等孩子能正确地模仿刷牙了,你至少也要用话语指导他。

年龄:2-3

目标:用话语要求上厕所

方法:

1.当看到孩子想上厕所的样子时,问他是否要上厕所。

2.在训练上厕所时,不要给孩子兜尿布,而要给他穿容易脱的裤子。

3.定时让孩子上厕所。当他自己说出要上厕所时,要好好表扬他。

4.如出现意外,你也不要立即给孩子换衣服,而是鼓励孩子大部分衣服由他自己去脱换。

5.家人示范想上厕所。

年龄:2-3

目标:把松开的衣服脱下来

方法:

1.睡前必须让孩子脱掉上衣和裤子。要边鼓励他,对他说;“噢,长大了!当哥哥(姐姐)了!”

2.每当他自己脱下衣服时,可以奖励他一张不干胶贴纸。

3.练习给洋娃娃脱衣服。

4.一开始不可能期望孩子脱掉全部衣服,先从一两件开始,等他熟练了再增加件数。

5.无论从哪一种衣服开始练习,都要一边用话语指导他,一边动手帮助他,等他学会了就逐渐减少帮助。

请分析一下原因

病理原因:

肢体缺陷,肌肉耐力不足,感觉统合异常。如:触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缓,长期生病以致体弱易疲劳。智能障碍,发育迟缓。精神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癫痫症。

心理原因:

依赖性强:动机不足,自信心不足,易受挫折;目的想引起大人注意。

环境原因:

家长教育态度:过于溺爱,为之代劳;过于严厉,缺乏耐心;不要求或要求不得大人太忙,没时间教;家庭各成员态度不统一;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生活教育。感知训练

功能训练是根据智障儿童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而制定的恢复、补偿其定位功能方法。

功能训练包括感知训练、口语训练、大肌肉群活动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1、视觉训练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发出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人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视敏度训练

观察不同距离的大小类同物体。(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签)

观察不同物体(如:家俱、工具、蔬菜、水果)

分辨室外远处不同物体(房屋、街道、交通岗)

辨认某种熟悉的物体(如:公共汽车、小轿车、卡车)

弱光下观察物体(茶杯、书、笔桶)

辨色能力训练

基本色训练:用红、黄、绿、蓝、黑、白等颜色同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实物训练。如:红旗、黄纸、绿树叶、蓝天、黑板、白衬衫等,让智障儿童能基本正确地说出。

混合色训练: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训练。

近似色训练:近似色是运用基本色调出的色调。如:深红、浅红;深黄、浅黄:深蓝、浅蓝。通过绘画调色进行训练,使智障儿童能辨认近似色的能力。

形状知觉训练

结合实物,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椭圆形、菱形、圆柱形。

距离知觉训练

训练智障儿童知道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晰,远物模糊。

方位知觉训练

一方面以自身或身体为准进行训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进行东西南北方向的训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注意训练中家长朗诵训练材料时速度要适宜。

音调区别训练

音调可以充分表达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寓意。训练智障儿童从说话语调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适应生活能力。

律动音训练

根据音乐节律反复做同一动作,以体态律动打击乐器进行训练。

根据乐典的节奏,让智障儿童作各种拍打动作。(拍手、拍腿,模仿动物行、走、飞、跑、跳、游的动作)

根据劳动动作,编进律动音训练中。(如:拉锯、打锤、洗衣)

结合方步、垫步、踏步练习进行简单舞蹈步训练。

乐音听觉训练

训练听各种乐器的声音。

训练学弹电子琴,激发乐音听觉训练积极性。混合区别训练

利用嘈杂的声音中寻找熟悉人的说话声。

在轻音乐中听妈妈讲故事。

3、味觉训练

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传人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

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咸、甜、苦。

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鉴别。

4、嗅觉训练

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

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菜。

5.时间知觉训练

通过有规律的生活帮助训练时间知觉。帮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过观察一年四季变化,认识春、夏、秋、冬。知道自己的生日,知道儿童节在那天,国庆节在那天等。

提 示:

对智障儿童进行的感知训练,还应当进行空间定向训练,深度视知觉训练。视觉追踪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训练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因为“孩子的精神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感觉来进行的。”

在训练感知器官的识别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感知训练是其它各种训练的基石,开端。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复训练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时间做一些训练记录,积累下来,总结成文,影响更多家庭,让更多的智障儿童受益。

口 语 训 练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结果的标志,语言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智障儿童的语言不仅少,内容狭窄,而且句法简单贫乏。

对智障儿童口语训练时,既要有重点的训练个别口语障碍的儿童,也要对全体儿童进行语言词汇积累的练。

语言障碍儿童的训练:

语言障碍的儿童要分析是构音障碍,还是舌体位障碍。

训练时分五步:

1.培训准确的听音能力,学会区别语音的差别,尤其是近似音的区别。

2.教智障儿童正确发音,让孩子听清语音,看清口型,并大声模仿声音。

3.让智障儿童用普通话声调说话。

4.鼓励他多与别人交流。

5.每天讲述一天中所看、所听、所想的事。

练习内容提示有三:

1. 学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

2. 练习讲笑话,说儿歌,顺口溜,快速讲话,快速说出熟悉人的名字。说绕口令等。

3. 每天做舌头操,训练舌头灵敏度。

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的趣味性

口语训练选择一些有关动物内容故事。

选择能够引起儿童好奇心的故事。

选择儿童可以参与故事中角色表演的对话练习。

口语训练的趣味性

讲故事训练,边看图边讲故事。

边讲故事边画内容。

录音机录放故事。

情境表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戴上头饰或道具。

口语训练时要发挥儿童多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活动,结合动作或游戏对智障儿童进行训练。

大肌肉群体活动训练

对智障儿童进行大肌肉群训练的关键,是改善脑障碍,恢复代偿机能。

爬行训练

智障儿童由于肢体协调有问题,不会四肢着地,两腿随着上肢爬行,而

是上肢伸出很远而两下肢原地不动。

爬行训练在平地进行。可以两手、两脚着地爬行,也可以双肘、双膝着地

爬行。匍匐前进即手足并行。

爬行训练可以钻笼、拐弯、绕障碍。

行走训练

便步、正步、踏步、跑步训练,竞走、踏线走踏点走、双脚跳走、单脚跳走、碎步走训练、手持物走、拾物走、穿衣走等训练。

反应速度训练

操场常规口令训练、拍球、传球、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掷沙袋、乒乓球等运动;

跳绳、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戏:

踢键子,接抛球、贴人游戏。

力量训练

拉力器运动、举重比赛、哑铃运动。

推、拉、挤游戏;

爬绳、吊杆、爬楼梯运动;

提重物行走,扛重物行走训练。

协调训练

横列行进,纵列近距离行进:

骑马势、拉弓势的动作训练:

双手同时同方向前后摆动行走;

一侧手脚同方向行走,一手垂直固定行走;

倒退行走,侧向行走;

依口令快速做蹲、跳、走、跑、举手、抬脚、仰头等动作。

平衡训练

沿直线走,托球行走;

十公分宽木板上行走,蹲立;

原地旋转定向;

单脚跳行,斗鸡游戏;

单脚站在单砖上过桥;

垫上滚翻,倒立运动。

手功能训练

“手是脑的老师。”

“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儿童多动手操作,能促进智力发育。”

手功能训练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训练。

粗大运动训练

训练手的伸、屈、抓、握、推、拿的动作。

握皮球、推木棍、拍皮球。

徒手划直线、画圆、画蛋以及各种平面图形;

伸开五指握拳反复进行。

建议与触觉训练结合,触摸后判断物体大小、粗糙与光滑、冷与热等。蒙上眼后摸出特体形状、质地。

精细运动训练

用食指或中指快速扣桌比赛;

穿珠、穿针引线:

系鞋带、解鞋带;

折纸、剪纸、手工、泥工;

筷子夹豆;

拾大米粒、拾黄豆、翻书页。

坚持做手指操,使手功能训练更有规律性、科学性,效果更佳。

模仿发声的练习(啊、呜、咿、爸、妈、猫儿、狗叫、羊叫、火车言、汽笛声)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策略

训练要由浅入深,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对孩子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

训练时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造成孩子感到枯燥,排斥训练。

多与孩子说话,并请家长注意沟通方式。随时注意孩子的需求,认真对待孩子。

利用生活中自然情况训练,学会等待回应,家长在训练中给孩子留有反应,判断的时间。

积极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注意稳定孩子情绪,保证训练质量。

训练时保持适当节奏,避免孩子不适应,出现反复。

训练时使用的指令,语言要简单、明确。

给予孩子语言提示及指令时声音要宏亮,有力度。

从孩子兴趣出发,使孩子愿意投入训练。

训练者的声音、表情要夸张,吸引孩子注意力。

训练时要坚持互动,训练要持之以恒。

及时强化,对孩子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性质的强化(正强化、负强化)。

提高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方法

尽可能让孩子对训练容感兴趣

选择孩子喜欢的儿歌故事进行训练。分角色的形式很容易令孩子参与其中,多表扬,勤鼓励。

训练正确发音姿势

大人与孩子说话时应使用自己嘴的位置在孩子眼睛水平线以下。

如:坐或蹲在孩前,并用双手挟住孩子双肩,保持其正常发音姿势

控制孩子唇、舌、口发音姿势。训练唇、口、舌作协调。

如:大人用手控制下鄂、嘴唇、来帮助孩子正确发音。

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如:下达指令后,做出动作示范给孩子,帮助他理解这个指令意思。

训练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我们一起学习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真正的助人不是帮别人把问题从眼前消除,更积极的做法是如何使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怎样的问题,并且能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有能力去面对与解决所有他所面临的问题。

●以智能障碍儿童发展需要为本,开展康复训练。

●好母亲,好老师,允许孩子在花园乱跑,活动腿脚,呼吸新鲜空气,以满足他的身体生理需要。

●大脑的学习信息有赖于感官和运动的输入。

儿童的肉体生命需要大自然的力量,那么他的精神生命也需把心灵与天地万物接触,以便直接从生动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中吸取养分,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是让儿童从事农业劳动,引导他们培育动植物,并从思想中理解自然。

语 言 训 练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想感情意愿的工具。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智力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孩子到

一、两岁还没有语言交往能力,请家长迅速与相关机构(医疗、教育、康复)配合,进行检查,确定问题原因后,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

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孩子各方面能的协调发展,为家长和孩子创设宽缓的发展空间,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迟早融人社会。

孩子不会说话怎么办?

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出现吗?

孩子不能听或注意不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对其它声音也遂反应或只对某种声音有反应。

对语言理解能力差,经常不能按别人给予的指令完成任务

说话时声音很小,语气十分短促,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说话时吐字含糊不清,语句不连贯,使人很难理解。

说话没有语音、语调、语速过快或过慢、口吃。

混淆语意,不会正确使用,经常答非所问。如:分不清人称问小宝:“你叫什么”小宝回答:“你叫小宝。”

说话时语序颠倒,如:问:“你吃饼干吗宁”孩子回答:饼干吃。”

在回答总是或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把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叙述或反复词问同一问题,不改变内容。

自言自语,或只会重复别人的话。如:问他:“你叫什么”他也回答: “你叫什么”

孩子本来说话很正常,说话也很好,但突然出现退步情况,或根本就不再说话。

说的基本能力的训练

深吸气,深呼气

吹气练习(吹泡泡,吹气球)

唇部练习(噘嘴、舌打唇响)

舌的训练(吐出、收回、如:舔食品、伸出舌头左右移动、舔上下雪)

颈部练习(张合嘴)

面部肌肉控制练习(模仿笑、哭、争眼、闭眼、挤眼)您帮你的孩子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聋或重听;

齿、唇、舌协调有运用困难;

呼吸器官运用困难;

发声器官运用困难;

脑伤导致语言能力受损;

语言表达中枢受损;

智能不足(引起语言发展迟缓,理解能力差,语汇少,句子短)。

心理原因:

先天气质不爱说话;

性格内向,退缩,害羞;

怕说错话,说不好而小声说话以致不说话;

经常遭受挫折,缺乏安全感。

环境原因:

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感官刺激或文化刺激;

大人很少用语言来逗孩子;

大人过度注意孩子的说话,发音时反复提出过高要求,引起孩子抗拒心理:

家人不爱说话或说话异常,孩子模仿学习造成。

运动能力训练 早期发现 早期训练

当发现孩子抬头困难,头不能自由转动,不会爬,不会站,不会走,不会翻身,拿不起小物品,动作不协调等表现时,应立即请相关部门检查(医院、教育、康复)评估,进行康复训练。

运动训练是智障儿童康复的重要内容。早期训练应该着重基本运动发展的训练,同时还应兼顾生活中的实用动作技能训练。

孩子动作发展慢怎么办?

你的孩子有如下问题吗?

一岁时:

俯卧时不会抬头 头不能向左右转 不会爬行 不会翻身 不会坐

二岁时:

不会独立站 不会走 当坐在椅子上时 不能自己站起来 不会跑。

三岁时:

不会两脚一阶地上楼梯 跑时常跌倒 不会倒退着走路 不能用两脚轻轻蹦跳

四岁时:

不会独立跑步 不会独立地上下楼梯 不会骑三轮车

五岁时:

不会单脚跳 不会跨过障碍 不会玩一般的体能游戏

请您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产前母体病毒感染,照射放射线;孕妇吸烟、喝酒用药不当或营养不良:

遗传原因,如染色体异常;

产中出现脑伤、窒息、缺氧,颅内出血或早产等;

产后,患了某些严重疾病或孩子严重营养不良都可能造成动作发育迟缓或运动动作障碍;

其它不明原因的生理疾病。

心理原因

孩子天生气质较退缩,不愿也不敢去尝试新的动作;

孩子在动中有挫折感,孩子尝试新动作时因失败而遭大人制止,而丧失信心。

环境原因

家中活动场地太少,缺少活动机会;家长怕出危险,怕弄脏衣服而不给孩子机会;

家中整齐,怕孩子弄脏弄乱而限制孩子活动。

基本动作训练方法 1.抬头训练

孩子趴在大球上,大人拉住孩子双手,自然抬头接受训练。

孩子俯卧在三角木块上,大人坐在孩子对面,用手绢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逗引他抬头,异向左右来回转动。

2.轴心转体训练

大人与孩子席地而坐(或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持孩子手臂,左、右转动,作拉锯游戏,从增强孩子轴心转体意识。

3.前倾训练

让孩子坐在大长毛狗玩具上,身体向前倾,手摸长毛狗的毛。

4.位置感觉训练

大人坐在孩子身后,双手拉着孩子的双手,作前后划动的划船游戏,以增强孩子对位置的感觉。

5.尘姿稳定性训练

将孩子置于坐的位置,然后用糖或玩具逗引他,使他将一只手伸向前。6.爬行训练

将孩子置于双手双膝着地势,用一条大浴巾兜于孩子腹部,在孩子正前方一米处用玩具逗引孩子。大人用浴巾上提,令孩子向前爬。

7.行走训练

孩子抓着一根拉直了的绳,向左或向右移动。

8.上下台阶训练

孩子由大人拉着手,两步一阶上(下)台阶。

9.跳的能力训练

先让孩子在弹簧上跳,再让孩子在较低的平台上跳下。大人先示范,手扶着跳,一边做一边说:“曲膝”,然后站在小孩子面前抓住他的手帮他跳。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多练习跳舞。

10.翻身训练

孩子侧卧时,在其身边放玩具逗引他翻身过来拿玩具,必要时可用手推一下他的肩部。

孩子俯卧时,用一玩具在其头顶上摇动逗引他翻过身来拿玩具。

协助孩子翻身时可稍微推一下他的肩膀或屁股。

11.训练放松肌肉的方法

要孩子放松肌肉,可轻拍其僵硬部分或抱起孩子轻摇几下,不要孩子有惧怕感。

12.加强运动耐力的方法

让孩子多长途旅行;

让孩子常站着或蹲着玩;

让孩子常坐无靠背的椅子;

让孩子多练习提重物走。

第五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沙莉莉

一、设计意图:

感觉统合训练越来越受到残障儿童家长乃至所有孩子家长的重视。本课设计的活动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统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走平衡木的训练,强化儿童身体两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同时整节课在一个大的童话情境中将游戏活动贯穿始终,既帮助儿童将学过的感统知识进行整合与复习,又极大的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

1、练习走平衡木,强化学生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2、发展学生走、跑、跳、爬、钻等能力,让学生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和团结、勇敢、谦让的好品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重点:

通过训练,学生能在平衡木上独立行走。

四、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身体协调,空间知觉和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

五、活动准备:

万象组合、动物头饰、各色水果图片、新鲜水果、金银奖牌、哨子等

六、活动过程:

1、(童话情境导入)在一片大森林的动物学校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动物宝宝们。大家来自我介绍一下吧!老师先来吧!(老师创设情境,学生佩戴头饰自我介绍,可适当加入动作和形容词)大家在老师的陪伴下每天愉快地学习生活。(做准备活动:康复操、手指操)

2、今天,学校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动物宝宝们想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来招待他们,但是采摘水果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大家来看一看,(师指着感统训练器材讲解)我们要钻过隧道、爬过小山、走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果园,最后还得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树上新鲜的水果。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老师相信大家只要团结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你们愿意试试吗?

3、孩子们,请大家想想,在采摘水果的这一路上,你们觉得钻隧道、爬小山和过独木桥哪一项最难?(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钻和爬,因此对他们来说走独木桥最难,这也正是本课学习重难点之所在)为什么说过独木桥最难呢?

4、对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走独木桥时是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的。那现在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在这独木桥上走得又快又稳,你们可都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哦!

(师边讲解注意点边示范)(1)身体保持正直;

(2)双脚成一字,前脚脚跟抵着后脚脚尖;(3)双臂在身体两侧平举,保持平衡;

(4)眼睛看好脚下,每走一步身体都不能摇晃,脑、眼、手、脚要保持协调。

5、听了老师的讲解,有哪位大胆的动物宝宝愿意上来试一试?(指名示范,师适当保护,并及时指出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点名时以动物名称代指。在指出不足后请该学生再做一次。)

6、××做得好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动物宝宝们逐个练习走平衡木,师适当保护,并随时指正错误动作。每人走两到三遍,视情况而定。)

7、孩子们,今天大家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走独木桥,克服了这个困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采摘水果的任务的,你们有信心吗?那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场摘水果的比赛吧!

8、老师将大家分成黄队和红队,哨子一响比赛开始,每队第一人先开始,每个人到达终点后只能摘一种水果,等前一个人摘到水果以后,后一个人才能开始,最后比比哪队摘水果的速度最快!注意在比赛过程中小伙伴之间要互相鼓励,团结谦让哦!

(学生进行比赛,师从旁指导、适当保护,并注意调节气氛)

9、好,现在老师宣布摘水果的任务圆满完成!(鼓掌,组织课堂)在刚刚的比赛中,每个动物宝宝都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客人老师采到了一种水果,你们都采到了哪些水果呀?(学生各自说)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在摘水果的过程中还学会了团结合作和互相谦让。下面宣布比赛结果:×队获得了第一名,×队获得了第二名。现在请客人老师为获奖队伍颁奖。

(请听课教师分别为红黄两队颁发金牌银牌,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过程中让学生鼓掌!)

10、今天,动物宝宝们都很努力,不仅学会了走独木桥,还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现在请大家将手中的水果图片拿到老师这儿来交换新鲜的水果,招待客人老师品尝我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拿图片换水果,请听课教师品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活动)

下载康复平衡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康复平衡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聋儿康复语言训练简易辅助工具

    聋儿康复语言训练简易辅助工具语言训练需要一定的辅助工具,现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而且便宜的一些简易工具。只要使用方法得当,依然可以起到“高档”产品的作用,希望对家庭语言......

    手指操训练--激活右脑促进左右脑平衡

    手指操训练--激活右脑促进左右脑平衡俗话说“心灵手巧”。脑科学家认为,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机能中,占的比重最大,经常活动手指来刺激大脑,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改善记忆......

    智障儿童平衡板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晃动平衡板(一)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对前庭固有平衡的建立。 二.要求部分学生会独立晃动平衡板。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学准备:晃动平衡板`......

    平衡针(本站推荐)

    平衡针灸疗法 ------广东省中医院 传统疗法中心 陈秀华 共38个穴位,其中: 头面部穴位9个 上肢部穴位 11个 下肢部穴位 11个 胸腹部穴位7个 头面部穴位共九个穴位 1、升提穴:......

    《平衡》观后感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200930910514 姓名:黄静施无人区里的角斗士,用生命捍卫的保护藏羚羊事业——观看环保纪录片《平衡》有感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

    平衡作文

     1、生物圈的平衡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如此美的景象,现在却离我们越来......

    平衡影评

    《平衡》影评 一开始在一块悬空的板子上站着5个人,他们分别站在五个端点上,板子保持平衡。不一会儿,有个人从板子下面钓上来一个箱子,他那边的重量增加了,于是其他四个人走到板子......

    1.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

    1.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 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