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

时间:2019-05-13 16: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篇: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统一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这一调解体系的建立切实解决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对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新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党承担执政任务,履行执政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采取和谐的办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针对矛盾的具体实际,立足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理解,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创新行政调解方式,提高司法调解效率和水平,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缓和冲突、化解矛盾。这既是我们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当前稳定形势的现实之举,也是实现维稳工作常态化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加剧,利益调整和矛盾解决难度加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利用调解灵活简便、易于接受的优势促进群众间的和睦关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三,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新趋势、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单纯依靠司法手段往往无法解决或案结事不了,必须协调社会力量予以综合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方面统筹了各方力量,使纠纷解决从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齐抓共管;另一方面注重了源头治理,使纠纷解决从被动处理转变为常态化解,从而能够真正解决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二、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认识定位凸显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全局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以新的理念推动“大调解”工作,努力把“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到更深层次,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二是组织领导强化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人专班负责“大调解”工作的谋划部署,形成强有力的“大调解”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大调解”工作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网络构建坚持党政主导。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在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协会要建立调解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个方面的“大调解”组织网络。要求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在基层真正形成“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上交”的局面。

四是工作保障落实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组织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推进“大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做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力保障“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创新发展,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在开展“大调解”工作中,坚持调解优先、自愿合法原则,注重法、理、情、德、利有机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行政争议和司法诉讼的全过程,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一是推动“大调解”创新发展。深化人民调解,加快建设完善一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搬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边界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创新行政调解,将行政调解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设立行政调解室,建立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题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提升司法调解,各类司法调解组织实行全员、全域、全程调解,推行立案调解、轻微刑事诉讼案件和解、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和执行和解,对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延伸到涉诉信访、申诉再审案件,实现了司法调解的纵深发展。延伸社会调解,将具有调解职能的消费者委员会、贸促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民间调解组织纳入“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动了“大调解”网络的全覆盖。

二是强化“大调解”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大调解协调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对接程序、效力确认等制度,推行以“调解程序衔接、调解信息衔接、调解人员衔接、调解业务衔接”为主要内容的诉调对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职能衔接、协调配合、公正高效的工作机制,彻底改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弹各调,各吹各号”的状况,形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是健全“大调解”运行机制。推进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健全联合排查、综合研判和分流处理、分级化解、督查督办机制,构建矛盾纠纷监控预警体系,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地方党委政府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详细周密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预案,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拟定社会风险评估报告。设立调解工作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大调解”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和调解工作考评机制,实行“调解能手”和“优秀调解室”命名制度,做到标识统一、制度健全、运行程序规范、调解人员举止有礼,使调解工作在温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促进了调解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践表明,“大调解”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我党的执政根基”。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构建“大调解”体系上都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调解”体系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和常态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投稿人:曾凡池 邹然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关于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提案

关于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0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办理 提 案 人:民建中央 主 题 词:社会治安,管理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大调解工作体系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为纽带,运用多元化的、相互衔接的、创新的工作方法解决矛盾纠纷,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体之间的民事、经济活动急剧增加,纠纷也日益增多和复杂化,大调解作为一项良好的解决矛盾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据统计,过去5年来,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已发展到81.8万多个,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4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部分基层党政领导对大调解工作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领导干部仅仅是口头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拿不出有效措施,只限于开开会、发发文件,未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来。

2、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一些地方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虽已组建,但人员及经费投入不足,队伍建设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制约了大调解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

3、“三调联动”推动机制有待加强。大调解工作机制的核心是“三调联动”,各职能单位在这一机制中的职责虽有规定,但一些相关部门在解决矛盾时不主动,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4、“三调联动”衔接机制不够健全。如何有效对接的具体操作尚未统一规范,调解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各级“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较早,但各类行业性、专业调处组织的建立没有及时跟进。部门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组织运行松散。

5、保障力度有待加强。县、乡镇调解机构工作经费普遍比较紧张,基层调处人员工作补助不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一些地方从矛盾的受理登记开始,其工作流程都是以手工台账的形式存在,难以做到信息共享,整体联动。

为此,建议:

1、提高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立法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在全社会树立调解优先理念,增强和解、谅解意识,特别是执法者、管理者应自觉把调解理念贯彻到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程序。同时,正确认识大调解的功能及边界,善用而不滥用。开展大调解工作不是权宜之计,应纳入法治化轨道。建议通过立法,把大调解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定下来,对机构、职能、编制、部门之间关系、经费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大调解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努力推进行业性、专业化人民调解组织,促进调解队伍职业化。以大调解工作机制为平台,重点围绕征地拆迁、医患纠纷、交通肇事、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社会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领域,推动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健全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机制,适当提高职业准入条件,建立和完善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资格评定以及组织管理等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聘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积极引入有教育、法律和社会管理等专业背景且有较好社会影响的非政府组织(NGO)参与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整体力量,不断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完善矛盾纠纷处理衔接机制,促进三类调解相互协作。一是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法院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提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立案前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通过调解解决纠纷;适时建立人民调解诉讼前置制度。二是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衔接。注重发挥司法所职能,引导当事人将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选择人民调解。三是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证人民法院切实履行《人民调解法》规定的确认调解协议和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的义务。

4、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三调联动”合力。将大调解工作纳入第一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立法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议专门针对“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制定一套具体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为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提供政策支撑。在实施办法中,应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将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尽可能具体化,在此基础之上,提高调解工作在综治考核中的权重。同时,应注意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如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坚持群众自治原则,不应对其进行调解率考核;不宜把调解结案率作为考核法官的硬性指标,避免“不能调硬调”、“当判不判”、片面追求调解率等。

5、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按照有牌子、有办公场所的要求确保基本办公硬件条件,同时配备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等必要办公设施。二是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建设人民调解工作网络系统,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管理指导和组织指挥等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建设一个信息互通、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网络化管理平台,促进大调解工作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三是将调解工作经费及调解员的补贴、报酬等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调解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经费增长机制。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北安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多年来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始终将调解放在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这一民事审判方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审理原告北安市恒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诉被告李家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一案,该案刚一进入送达程序,被告李家田夫妇就到处上访,认为法院不应给原告立案,在审理过程中就面对着很大的上访压力。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北安法院重审,在重审过程中,被告仍不断上访,被告的妻子到北京天安门闹事,针对这一情况,院党组非常重视,主管院长崔巍同志积极的参与到案件的调解工作中,与民一庭干警共同努力,耐心细致的作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多次找市里协调,终于用我们的真心感动了李家田夫妇,并取得了原告北安市恒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配合,该公司申请撤诉,并与被告李家田达成了调解协议,从根源上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使该起上访案件已双方的和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审理原告于凯国、火存后、于胜林诉被告史峰劳务费纠纷一案时,三原告均系外地的农民工,因被告工地欠其劳务费3000余元,三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并称该被告马上就要从工地撤走。承办人迟晓然接到案件后经初步审查,发现被告史峰出具的条上并未标明属性,承办人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出发,当时带领三原告来到文化家园工地,找到该工地负责人以及被告史峰了解情况后,在向双方释明法律关系的同时,当场进行调解,该工地提出三原告有借支帐目尚未结清,而管理帐目人员出门在外地,无法清结。承办人当即提出由工地将史峰出条的3400、00元交到法庭保管,待管理帐目人员回来后,双方一同到法庭结算的方案,双方都很赞成。管理帐目的人员回到北安后,法庭将原、被告及文化家园工地的负责人组织到一起进行了对帐,扣除借支款,三原告当即拿走了应得的工程款,工地将借支款领回,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纠纷,既实现了农民工的利益,又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在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案件审理中会发现,一个案件调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法院公正性的依赖程度,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对法院的公正性充满信心,就会从内心对法院的工作产生认可,这种认同感便是调解工作的力量源泉所在。

大力加强调解工作不仅大大缩短了案件审限,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促进和谐xx建设

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促进和谐xx建设

近年来,xx县按照‚大调解‛保‚大和谐、促‚大发展‛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司法行政、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平安xx建设。2010年,全县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25起,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新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一、落实“三项措施” 强化党政主导

1、强化认识定位。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全局工作,作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促进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列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2、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大调解‛

工作,召开全县会议部署,制定有关工作意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均成立了‚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的‚大调解‛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举办‚大调解‛工作培训班,对乡镇场(街道)、村(社区)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了各级党政领导和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3、落实工作保障。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大调解‛工作,全县‚大调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县乡两级财政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县、乡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均落实了专门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干部97人,2010年,县、乡两级财政共安排‚大调解‛工作专项资金220多万元,做到了‚有人干事、有地做事、有钱办事‛。

二、健全“三个机制” 严格工作运行

1、健全协作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调处的责任落实到乡镇、部门、单位,实行‚双线排查、三级负责、一线处置‛。同时,根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这三种调解方式针对的对象各有不同、化解办法各有所长 的特点,合理配置三种调解方式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利用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左右联动作用,加强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的协作配合,形成调解合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2、健全责任机制。‚大调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由‚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综治办负责。人民调解由司法局牵头,主体为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由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办牵头,主体为政府行政部门;司法调解由人民法院负责。各牵头部门和工作主体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履职尽责,有机衔接。同时,严格落实调解工作首问责任制,对未履职尽责的,严格责任查究。

3、健全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大调解‛工作纳入党政目标管理,作为综治、维稳工作考评重要内容,记入领导干部政绩档案,作为晋职晋级、评先受奖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化解矛盾纠纷‚一把手‛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县‚大调解‛工作办公室和县综治办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结,对因工作不落实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或引发其它重大事件发生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提出问责建议。

三、完善“三个网络” 加强基础建设

1、完善组织管理网络。成立了县、乡(部门)‚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加强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大调解‛工作组织领导。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主任由分管政法领导兼任,配备一名专职副主任;县直单位调解室主任由分管综治领导兼任,配备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并设立一名维稳信息员。县综治办担负全县‚大调解‛工作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职责,推动‚大调解‛工作机制规范、高效运行。

2、完善指导协作网络。县司法局设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督查、考核和培训;县政府法制办设立行政调解指导中心,负责行政调解工作的指导、督查、考核、培训和重大矛盾综合协调;县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调解指导中心,负责管辖范围案件的调解,同时负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业务指导。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定期听取‚大调解‛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大调解‛工作深入推进。

3、完善矛盾调处网络。县、乡两级建立矛盾纠纷调

解中心,县直单位、村(社区)建立调解工作室,组设立调解员,形成了纵向延伸县、乡、村、组四级,横向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方面的‚大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调解组织875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053人,基本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四、实行“三个调解” 强化科学调处

1、深化人民调解。建立山林水利矿产权属纠纷、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专业调解组织,扩展了人民调解覆盖面。一批由各行各业专家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特邀调解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调解志愿者,充实到人民调解组织,改善了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促进了由单纯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向矛盾纠纷调解员、维稳信息员和社情民意调查员‚三合一‛角色转变。

2、创新行政调解。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建立了由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办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既将行政调解由过去单纯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又

将政府行为落实到了相关部门。28个县直部门制定了指导本部门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行政调解领导小组,设立了行政调解指导室,目前,全县共建立行政调解组织212个,配备行政调解员305人,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整体推进的行政调解工作体系。同时,延伸行政调解范围,将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争议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与行政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纠纷均纳入行政调解的范围,具体包括七类案件,即行政不合理的案件,行政不作为的案件,行政行为存在瑕疵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法律法规不明确的案件,证据无法查实的案件,涉及面广、范围大、影响重大的案件。

3、提升司法调解。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制度,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进一步拓展司法调解工作范围,把调解工作从处理民事案件向处理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等延伸,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立案、审判、申请再审阶段的调解制度,大力推行立

案调解、行政案件协调和执行和解,积极探索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调解解决新模式,大力推行巡回调解、邀请调解、委托调解、联合调解,最大限度提高调解结案率。加强诉前分流,对直接起诉到法院的案件,积极引导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达成协议,自愿申请确认效力的,县人民法院依法及时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确认。

第五篇:做好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xx镇泉西村xx镇政府、九龙湖畔,南依老山脚下,西抵大吉会馆,北临滁河,江星线道路穿村而过,全村下辖9个村民农业组,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140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力争两个“率先”,并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积极贯彻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四民主、三公开”的要求,不断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三个文明建设均成绩显著。几年来,先后获得市县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颁发的“安全文明村”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保障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工作,必须要重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做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要按照“三公开”制度要求依法治村,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工作。积极稳步发展人民调解工作是稳定一方平安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村两委会首先加强了对村调委会工作的领导力量。支部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人民调解工作,并配备了一名专职调委会主任。其次,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除了满足调委会所需的正常工作经济费外,还拨了专款用于人民调解工作,在村办公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间房子作为调委会的专用办公室,并对室内进行了布置,第三,大造人民调解声势,为使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产生影响,发动更多的力量投入人民调解,保一方平安,我们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利用有线广播、举办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第四,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分管领导亲自抓,调委会主任全力抓,有关人员配合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

二、规范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落到实处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全面规范调委会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水平,社会安定才能保障经济工作顺利进行,以往调委会工作之所开展不力,主要是因为自身建设不规范,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调解力量单薄,调解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制度不健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用品等。我们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着力加强了“四个建设”。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按照标准化调解委员会要求,我们对调委会进行了整顿、充实,建立健全了三级调解网络。新的调委会由5人组成,其中一名女性,人员平均年龄41岁,文化程度为高中2人,初中3人。12个村民组也都成立了调解小组,每十户左右设立一名调解员,全村共有调解人员86名。二是加强业务建设。为了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方法:(1)集中培训,请镇司法所给我们讲课,学习如何写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制作调解协议书等内容。(2)以会代训。利用两月一次的调解组长例会,组织学习调解业务,分析研究典型案例,交流纠纷信息。(3)鼓励自学。村里为调委会订购了《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调解》等报刊,经常为调解人员、购买业务资料,为他们自学提供条件。另外,调委会每年组织调解人员进行一次调解知识小测验,对成绩优良都给予表扬和奖励,目前我村调委会成员都能够制作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书,村调委会成员会使用司法部统一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文书格式。“十户”调解员会调解宅基、婚姻、赡养等常发纠纷。调委会还建立了纠纷排查登记、预防登记调解登记、回访登记、发生激化登记、法制宣传登记六种业务台帐。凡经调委会成员调解的纠纷都建档立卷。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保证调委会工作有章可循,我们按上级对规范化调委会的要求健全了各种制度,并把调委会工作任务、纪律、原则、工作进度和调解组织网络一起上墙。以增强人民调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加强装备建设。我村调委会就做到了“四有”:有办公场所、有办公用品和桌椅、有印章、有牌子。为便于群众联系,在调委会办公室内开辟了一个调解席,配备了凳子、茶具和毛巾,对找上门来的当事人做到两个“一”:安排坐下递一条毛巾,接谈之前倒一杯热茶。另外,村里的电话机、扩音器随时为调委会提供方便。

三、突出调防,使人民调解工作发挥效力建立标准化调委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调解组织的整体功能,增强其对纠纷的调防能力。因此,我们在人民调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调防结全,以防为主”的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普遍性纠纷打歼灭战。例如:我村油坊组甲农户建房下水道经过乙农户家墙根发生矛盾并争吵,得知此事后,村调委会主动上门找他们谈心,摸清情况,掌握发生矛盾的集点,给他们一

下载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共促社会和谐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是经镇委、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我镇社区矫工作的高......

    做好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5篇

    xx镇泉西村xx镇政府、九龙湖畔,南依老山脚下,西抵大吉会馆,北临滁河,江星线道路穿村而过,全村下辖9个村民农业组,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140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

    加强稳定工作建设和谐企业

    加强稳定工作 建设和谐企业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十条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要倍加顾......

    调解细小事稳定大社会

    调解细小事稳定大社会 春夏秋冬,寒暑易节。在枣阳市南城霍庄社区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常年奔波在调解一线的枣阳市南城霍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创新社会管理 共促网络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 共促网络和谐 ——南漳县加强网络管理的做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关于下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人民网-《人民日报》 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加强社会诚......

    做好村民调解工作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做好村民调解工作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耀州区西头村村民调解委员会先进材料 西头村地处耀州区演池乡西南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居住分散,全村101户,396人,人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