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

时间:2019-05-13 16: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

第一篇: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

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

宜宾市社科联 潘万和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决定实施大中城市战略,提出建设川南城市群和在川南规划建设一至二个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给宜宾带来了难得的跨越发展机遇。宜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制定了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100万人,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4万元左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找准发展重点,切实开展工作。

一、宜宾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差距比较

宜宾撤地设市12年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抓住工业经济这根主线,坚持不懈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使宜宾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5.8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4.6%,总量居全省第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489元/人,增长22%;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9.27︰55.22︰25.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82亿元,增长35.72%,增幅由第6位跃居全省第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88.28亿元,增长31.94%;城镇化率达34%,增加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46万人,年均增长约2.8%,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约5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约6.7%,成为全省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如果将200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与撤地设市前的1996年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宜宾的变化是巨大的、发展是迅速的、成效是显著的。详见表一。

再将全市2007年的其他几个主要经济数据与全国、全省作比较,差距仍然不小。《2007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市化率为44.9%,人均GDP为2461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9.1%;全省城市化率为39.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70美元,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34%。与之相比,当年宜宾城市化率为32%,落后全国12.9个百分点,落后全省7.8个百分点;人均GDP为1627美元,比全国少834美元,比全省少143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7.35%,落后全国11.75个百分点,落后全省9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从纵向看宜宾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工业经济占总量的比重超过半壁河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从横向向看,城市发展总体水平方面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进程缓慢,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比重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出第三产业自身优势。

二、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工业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从理论上讲,以聚集为特征的城市,在一定范围内集聚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和相对收入较丰的有旺盛购买力的人群,可以诱导第三产业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城市软硬体设施的完善,吸引人口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互影响。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给出了城市化“标准结构”,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GDP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也相应提高的一般规律。

“标准结构”揭示,当人均GDP>1000美元时的城市化率应为65.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9.4%。然而,2008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049美元,但城市化率仅为34%,相差31.8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5.51%,相差23.9个百分点以上。由此看出,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从需求方面限制了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影响其规模、内部结构和外部效应的扩散等,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减缓了城市化进程。

(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大,对城市化的影响更大。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工业化必须依赖于城市化,城市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扩张的前提必须是大量的就业岗位的出现。据《中国发展报告2005》对中国历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变化的比较统计,结果见表三。

表三揭示出两个问题:一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其中九十年代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是第二产业的4.75倍;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反倒呈上升趋势。

(美)钱纳里等著名经济学家概括了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他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

再看宜宾,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设市12年来,宜宾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拉动,投向主要在第二产业,使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7.7%。但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增反降,导致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城市规模的扩大与经济增长未实现协调发展。同时,现状说明我们还处于工业化增长期,急需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快速提高城市化率,推动向后工业化大步迈进。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建大宜宾经济强市的根本保证

仅从人口数量看,宜宾要在2020年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未来12年,中心城区人口数年均增长必须保持在6.7%以上。然而设市12年间,中心城区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约2.8%,照此速度,2036年以后宜宾中心城区才可能达到100万人。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人口增长需要依靠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农村人口通过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到城市,而不是简单的将人口迁移或聚集到城市。通过统计分析,惟有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最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因此,宜宾建100万人口大城市的突破口自然落到第三产业肩上。应该看到,虽然目前我们的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但宜宾有着显著的区位优势,有强大的工业经济基础,同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有作为。

(一)继续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宜宾大城市战略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科学决策,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挑战、奋力爬坡的必然抉择。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认识第三产业的极端重要性。一是从旧的产品观、产业观和财富观中解放出来,提高对服务产品、服务产业和服务财富的认识。克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头脑僵化思想,根据现状研究问题,作出新概括,树立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新观念。二是从工农业是“当家长子”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提高对第三产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宜宾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可是不少人虽然也把发展第三产业常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只是把它当作贯彻上级意图的口号或显示政绩的标志,对于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缺乏理性认识。三是从发展实物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对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不少干部由于对第三产业日趋增长的发展趋势缺乏科学认识,观念还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物经济的旧轨迹上,亟待更新。

(二)加快中心城区的发展,从形式城市化向内涵型城市化转变。内涵型城市要求人口、资本、资源、市场的聚集效应充足,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充分。因此,加快内涵型城市化转化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建大城市的要求修订中心城区城市规划,此规划至少管用50年,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城市软硬设施建设,真正做到“宜山、宜水、更宜宾”,为招进并留住优质、优势产业和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城市软硬环境。二是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将科技含量高、污染小、对高薪技术人才和高技术工人有较高要求,对交通、物流、信息敏感的项目尽量安排在临近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这样既有利于发展产业集群,又可以共享城市资源,拉动第三产业,形成对实体产业的有利支撑。三是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文化。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上天赋予的三江六岸自然条件,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以我们的城市名片——“五粮液”为载体,围绕“美酒、三江、秀山、宜居”等元素,充实、拓展、定格我们独有极具宜宾特色的“山水酒城”核心城市文化,着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川南大市、强市,叫响中国,走向国际。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突破。无数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城市化不等于工业化、更不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的标准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占GDP要超过45%。要实施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并使经济能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就必须提高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而城市化最能够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关键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为此,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新突破:

1、集中精力抓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建大宜宾经济强市必须抓龙头企业,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依托,凭借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一批重点企业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以及拥有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营销渠道等优势,带动其他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既能提高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的加工深度,极大的延伸产业链,又能促成优势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还能为本土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2、乘势而上确立交通物流商贸中心地位。商品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发展商品流通业要由“数量导向性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导向性发展模式”。宜宾正在逐步形成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运输在内的立体交通枢纽,为最终确立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建经济强市创造了条件。我们要以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的宜宾港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港口经济的功能,做大做强交通、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

3、全力打造旅游休闲圣地。宜宾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夕佳山民居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五粮液“十里酒城”等优秀旅游资源,向家坝电站建成后又会增加“高峡出平湖”壮丽景观等等。经过多年来的打造,宜宾的旅游资源已经连线成片,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得到成都、重庆两市游客的青睐。2008年“十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96.51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实现旅游收入2.66亿万元,同比增长45%,堪称空前。由此带来两点启示:一是旅游市场商机巨大,宜宾的旅游资源有足够吸引力。二是透过“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游客抱怨”等现象,看出我们的接待能力非常有限,旅游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条件有待改善,服务质量需要提高,离旅游大市强市还有相当的距离,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拉动作用还非常有限。为此,一是加大旅游包装促销工作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好也怕巷子深”。应组建专门班子,采取路演方式,由近及远地选择大众方式、大众媒体,面向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市民,展开持续、强劲地宣传攻势。二是中心城区与各景区景点分工合作,整体联动。中心城区以酒店、餐饮、娱乐、会展、演艺为主体,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五粮液“十里酒城”、“三江六岸”江景等特色景点。长宁竹海、兴文石林、向家坝库区等王牌景区,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在服务、配套和持续性上下功夫。

4、高起点培育专业化市场。区域性的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量,对相关产业能起到强大带动作用,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推动城市化进程功效无比。宜宾既有区位优势,又有打造茶叶、粮食、食品饮料、建材、煤炭、机电设备、生产资料、印刷包装等专业化市场的先天条件。但从现状看,已建成的几个专业市场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不配套、带动小等问题。追寻浙江桥头镇“中国钮扣之都”和“中国拉链之乡”的发展足迹,下一步应高起点的以产业作支撑,按照“集企业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第五代现代专业市场的要求,重新规划布局,举全市之力,集中打造一个类似浙江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或者像浙江永嘉县桥头镇那样的专业化市场。实现上述目标,从宜宾的基础条件看完全有可能,从发展的眼光看也完全有必要,关键在决心、信心和勇气。

5、做强做大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产业。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产业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第三产业主要组成部分。宜宾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大有可为。一是作为远离省会的二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内在动力和发展空间。二是在川南、滇北、黔西片区,宜宾经济相对发达,我们本身有520万人口,急迫需要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娱乐服务。三是临近的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地区经济更欠发达,如果宜宾的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产业做强做大了,肯定对这块潜在市场形成强大吸引力。比如说,宜宾的中学教育如能像绵阳那样发展,再有意识的吸引昭通地区学生前来就读,利用省际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和高考录取分差,高考时再让他们回云南去考试,必将大大提高他们升学率,同时也会极大地推动宜宾的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各项服务,同产值条件下,第三产业所吸收的就业人口远高于第二产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压力也远小于第二产业,加之宜宾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客观条件和核心优势。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要使宜宾成为100万人口“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关键点在于思想解放,突破口在于跨越式发展第三产业,决定性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第二篇: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ⅹ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占gdp总值比重达到40%,税收入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7.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彻底“换洗脑筋”。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实施大开放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按照“不论所有、但求发展,不论所属、但求所得”的发展要求,坚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换洗脑筋”,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营造了“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强大发展氛围。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发展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县委副书记主抓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将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三产办”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人。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第三产业专抓班子,明确了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县里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对联系战线和乡镇的县级领导、农村各镇、县直部门分别下达了发展第三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并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其结果与干部的工作实绩直接挂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奖惩办法”,由县财政拿出了专项奖励基金30万元,对发展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整合发展要素,提升壮大规模。我们按照“整合要素、聚集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优化政策为前提,以扩大商贸流通为基础,逐步带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一是优化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白水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外来投资企业保护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行县收费中心、政务中心办事制度,实行“一栋楼办事,一站式审批,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就业容量大、经济拉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项目实行“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目前,全县新上大型百货超市、药品超市、宾馆酒店达28家,小型商业超市、餐饮店铺达1000余个。二是培育龙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上档次、创品牌。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以百惠超市、家家乐超市、友谊家电商场、东方服饰城等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以富丽华、乐都、仙踪林为龙头的文化娱乐业,以浯溪碑林、金洞漂流、大江自然风光、石洞源名人故里为龙头旅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以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华天大厦,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百惠超市,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三是整合市场。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大力整合市场功能,巩固、完善和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县际边贸市场,实现了市场向专业化,商品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有各类大小市场73个,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个,年成交额达13亿元。

三、突出发展重点,开辟新兴产业。我们结合ⅹⅹ的优势和特点,着力发展了一批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能力强、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充分利用浯溪碑林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和陶铸同志的名人效应,重点抓了浯溪、石洞源、金洞等三大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和大江旅游景区开发,开辟了旅游精品线路3条,开发了大小旅游景点60多个。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1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我们在不断深化公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产业运作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学。目前,全县兴办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达1.2万人;劳动技能培训机构13个,年培训1.5万人次。如占地120多亩的云龙中学,三年来共投入1000余

万元,发展在校学生2000余人,被评为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我们以县城浯溪镇为重点,设立了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创办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经济组织18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4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00多人,社区就业已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

四、集聚发展资金,扩大融资渠道。我们广辟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一是盘活国有沉淀资本,推动发展。按照“公退民进、公有民营”的改革思路,我们积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加快实现了第三产业的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县先后有近20余家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租赁、收购国有集体企业,盘活资产5600多万元。如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与县交通局合股投资640万元,对濒于破产的县运输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组建了县汽车总公司,使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去年已完成客运量17万人次,运输收入达740余万元。二是聚集民间闲散资金,拉动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法律保障”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到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全县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18.5亿元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服装、餐饮、副食、车辆交易等行业的大发展,造就出一大批“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道”。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浯溪路食品厂为中心的副食品批发一条街,以商业城为中心的水果批发一条街,以人民路电影院地段为中心的精品服饰、鞋业一条街,以椒山北路为主的建材一条街,以滨湖西路、白竹湖为主的餐饮一条街,以黎阳大道为主的摩托车一条街,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带动发展。我们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举办的重大投资贸易活动,吸引境外、省外、县外等外来资本投入到我县的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项目上来。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7亿元,增长52%,其中实际到位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如投资2.13亿元的晒北滩水库电站已正式动工;投资7亿元浯溪电站已正式签约,即将动工兴建;总投资4.8亿元的县城西区开发、投资8000万元的陶铸中学搬迁、投资4600万元的县城沿江路改造、投资2000万元的大江旅游区开发等21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展示了ⅹⅹ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形象。

五、拓宽发展领域,增强互动效应。为进一步拓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我们主要抓了三手:一是抓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与销售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优质稻、瘦肉型猪、草食动物、水产养殖、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席草等十大“万字号”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活跃农村集贸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目前,全县涌现出了天龙米业、金浩植物油、永州酿酒公司、金藤生物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抓大户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30多个,培育种养加工和流通大户6200多户。农村流通服务组织和各类中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全面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步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抓园区开发,努力构建发展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工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工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加工贸易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目前,全县95%以上的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均在园区落户,年产值达8.7亿多元。如白水科技工业园,自去年8月创建以来,县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硬化、电线架通、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工程,吸引了丰达电机、金藤生物、惠丰包装、香港华英电子、长沙(雨时)超微粉磨等9家入园建设,投资规模达1.94亿元。同时,直接拉动了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第三篇: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中共ⅹⅹ县委书记 ⅹⅹⅹ

近年来,ⅹ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占gdp总值比重达到40%,税收入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7.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彻底“换洗脑筋”。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实施大开放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按照“不论所有、但求发展,不论所属、但求所得”的发展要求,坚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换洗脑筋”,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营造了“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强大发展氛围。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发展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县委副书记主抓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将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三产办”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人。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第三产业专抓班子,明确了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县里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对联系战线和乡镇的县级领导、农村各镇、县直部门分别下达了发展第三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并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其结果与干部的工作实绩直接挂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奖惩办法”,由县财政拿出了专项奖励基金30万元,对发展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整合发展要素,提升壮大规模。我们按照“整合要素、聚集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优化政策为前提,以扩大商贸流通为基础,逐步带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一是优化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白水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外来投资企业保护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行县收费中心、政务中心办事制度,实行“一栋楼办事,一站式审批,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就业容量大、经济拉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项目实行“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目前,全县新上大型百货超市、药品超市、宾馆酒店达28家,小型商业超市、餐饮店铺达1000余个。二是培育龙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上档次、创品牌。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以百惠超市、家家乐超市、友谊家电商场、东方服饰城等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以富丽华、乐都、仙踪林为龙头的文化娱乐业,以浯溪碑林、金洞漂流、大江自然风光、石洞源名人故里为龙头旅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以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华天大厦,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百惠超市,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三是整合市场。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大力整合市场功能,巩固、完善和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县际边贸市场,实现了市场向专业化,商品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有各类大小市场73个,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个,年成交额达13亿元。

第四篇: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中共ⅹⅹ县委书记 ⅹⅹⅹ

近年来,ⅹ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第三产业增

加值完成亿元,占gdp总值比重达到40%,税收入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彻底“换洗脑筋”。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实施大开放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按照“不论所有、但求发展,不论所属、但求所得”的发展要求,坚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换洗脑筋”,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营造了“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强大发展氛围。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发展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县委副书记

主抓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将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三产办”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人。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第三产业专抓班子,明确了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县里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对联系战线和乡镇的县级领导、农村各镇、县直部门分别下达了发展第三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并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其结果与干部的工作实绩直接挂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奖惩办法”,由县财政拿出了专项奖励基金30万元,对发展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整合发展要素,提升壮大规模。我们按照“整合要素、聚集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优化政策为前提,以扩大商贸流通为基础,逐步带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一是优化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白水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外来投资企业保护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行县收费中心、政务中心办事制度,实行“一栋楼办事,一站式审批,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就业容量大、经济拉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项目实行“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目前,全县新上大型百货超市、药品超市、宾馆酒店达28家,小型商业超市、餐饮店铺达1000余个。二是培育龙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上档次、创品牌。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以百惠超市、家家乐

超市、友谊家电商场、东方服饰城等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以富丽华、乐都、仙踪林为龙头的文化娱乐业,以浯溪碑林、金洞漂流、大江自然风光、石洞源名人故里为龙头旅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以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华天大厦,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百惠超市,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三是整合市场。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大力整合市场功能,巩固、完善和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县际边贸市场,实现了市场向专业化,商品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有各类大小市场73个,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个,年成交额达13亿元。

三、突出发展重点,开辟新兴产业。我们结合ⅹⅹ的优势和特点,着力发展了一批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能力强、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一是大

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充分利用浯溪碑林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和陶铸同志的名人效应,重点抓了浯溪、石洞源、金洞等三大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和大江旅游景区开发,开辟了旅游精品线路3条,开发了大小旅游景点60多个。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1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我们在不断深化公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产业运作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学。目前,全县兴办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达万人;劳动技能培训机构13个,年培训万人次。如占地120多亩的云龙中学,三年来共投入1000余万元,发展在校学生余人,被评为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我们以县城浯溪镇为重点,设立了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创办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物业管

理等社区服务经济组织18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4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00多人,社区就业已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

四、集聚发展资金,扩大融资渠道。我们广辟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一是盘活国有沉淀资本,推动发展。按照“公退民进、公有民营”的改革思路,我们积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加快实现了第三产业的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县先后有近20余家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租赁、收购国有集体企业,盘活资产5600多万元。如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与县交通局合股投资640万元,对濒于破产的县运输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组建了县汽车总公司,使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去年已完成客运量17万人次,运输收入达740余万元。二是聚集民间闲散资金,拉动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法律保障”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

到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全县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亿元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服装、餐饮、副食、车辆交易等行业的大发展,造就出一大批“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道”。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浯溪路食品厂为中心的副食品批发一条街,以商业城为中心的水果批发一条街,以人民路电影院地段为中心的精品服饰、鞋业一条街,以椒山北路为主的建材一条街,以滨湖西路、白竹湖为主的餐饮一条街,以黎阳大道为主的摩托车一条街,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带动发展。我们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举办的重大投资贸易活动,吸引境外、省外、县外等外来资本投入到我县的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项目上来。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亿元,增长52%,其中实际到位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如投资亿元的晒北滩

水库电站已正式动工;投资7亿元浯溪电站已正式签约,即将动工兴建;总投资亿元的县城西区开发、投资8000万元的陶铸中学搬迁、投资4600万元的县城沿江路改造、投资万元的大江旅游区开发等21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展示了ⅹⅹ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形象。

五、拓宽发展领域,增强互动效应。为进一步拓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我们主要抓了三手:一是抓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按照 “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与销售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优质稻、瘦肉型猪、草食动物、水产养殖、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席草等十大“万字号”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活跃农村集贸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目前,全县涌现出了天龙米业、金浩植物油、永州酿酒公司、金藤

生物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抓大户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30多个,培育种养加工和流通大户6200多户。农村流通服务组织和各类中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全面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步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抓园区开发,努力构建发展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工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工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加工贸易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目前,全县95%以上的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均在园区落户,年产值达亿多元。如白水科技工业园,自去年8月创建以来,县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硬化、电线架通、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工程,吸引了丰达电机、金藤生物、惠丰包装、香港华英电子、长沙超微粉

磨等9家入园建设,投资规模达亿元。同时,直接拉动了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第五篇:全力打造

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崇东中学“主动·有效”课堂工作总结

根据《崇明县中小幼“主动·有效”课堂新一轮达标与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及《崇东中学 “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活动方案》,我校以“聚焦课堂、发展教师”为工作理念,以研究“课堂教学五环节”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推进“主动•有效”课堂的关键是一线的教师,所以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师行为是学校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健全的评价体系是打造“主动·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一、精心规划,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

(一)组织理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1、在8月21—27日,我校一方面印发了有关“主动·有效”课堂的文本资料,另一方面把相关的学习课件上传校园网,采用大会宣传发动、大组学习交流、教师自学撰写心得的形式,进行了第一轮的培训学习。在8月31日,我校自行命题并组织教师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有“主动•有效”课堂的理论与教学设计两个方面,通过学习、考核,教师们明确了“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及要求。

2、在9月10日前,组织教师撰写有关“主动·有效”课堂的学习体会,发到研修博客网上进行交流,开展校级层面好论文的评选活动,并选送优秀论文参与县级层面的评选,有一位教师获得了三等奖。

3、在10月20日,我校邀请崇明教师进修学校吕波副校长作了关于“主动·有效”课堂的讲座,教师们茅塞顿开,均感到获益匪浅。

由于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我校教师提高了对“主动有效”课堂的认识,并能主动地转化为实践动力,有效地推进我校“主动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二)开设“教师论坛”,探索“主动有效”课堂。

以教研组为单位,举办系列“教学论坛”。围绕“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以及提优补差等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教师结合所学的理论和自己的课堂实践,撰写相关文章,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达成共识,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校级层面的教学论坛。

(三)开展课堂研讨,践行“主动·有效”课堂。

1、落实“人人上一堂研讨课”。开学伊始,教务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制定计划,每两周落实组内一位教师上好“主动·有效”课堂的研讨课,并以备课组为单位,确立研究的主题。例如初一语文组确立“让学生真实表达”主题;初三数学组“让学案教学更科学”主题;物理组“小组合作有效性”主题。教研组的课堂研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组织骨干教师“主动·有效”课堂研究课。10月份,在校级层面组织了骨干教师“主动·有效”课堂研究课活动,进行全校性的“主动·有效”课堂研讨。语文组朱慧老师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数学组黄红柳《锐角三角比》;英语组由张雪英老师执教;物理组施洪周老师执教《光的折射》。上课教师必须写教后反思,听课老师写500字以上的点评,并上传博客,师训专管员进行资料汇总。骨干教师的引领,提高研讨的实效,有利于将“主动·有效”课堂向纵深发展推进。

3、组织初三复习研讨课。为打造“主动、有效”的复习课,探讨复习课策略,提高复习课效率,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我们学校在12月下旬借助初三年级,开展了复习周研讨活动,为全校期末复习工作拉开了序幕,指明了方向,重点研究复习计划及分层教学策略,提升学科的合格率。

(四)开展检查评比,展示有效教学

11月中旬,教务处组织了 “学生优秀作业展”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各个班级,班主任老师指派学生将各科平时常规作业参与展示,这些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正确率高,订正及时。一方面,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参观评比,发现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闪光点和存在问题,以此提高教师作业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规范学生的作业是打造“主动有效课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学生受用终身。

二、初见成效,归功于“主动·有效”课堂。

1、毕玲玲老师在“主动·有效”课堂论文评比中获县三等奖。

2、在县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上,我校的唐晓、朱海鸿两位教师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唐晓在12月7日召开的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会议上代表学校作交流发言。

3、本学期我校三(5)班王甜莲同学在读懂中国征文活动中,获上海市一等奖,一(2)的杨雯倩同学获本次上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在县作文竞赛中,我校共有5位同学获一等奖。

三、坚持不懈,追求“主动·有效”课堂。

(一)继续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建立教师课堂教学个人档案。下学期,各教研组长组织落实人人上研讨课,每节研讨课后,各教研组长要及时将上课的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及教研组长评价意见交教务处,提出改进措施,作为此工程达标验收的基础。

2、开设青年教师“主动·有效”课堂沙龙,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3、根据新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要求,组织校内的县、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县校骨干教师每学期亮相课不少于2次),提升日常课的效率。

4、根据期末考试的情况,组织部分经验欠缺、学生有反响的教师上研讨课,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教学诊断。

(二)各教研组认真学习、讨论学科“主动•有效”课堂评价标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绩效,建立能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提高的评价体系。

2、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三)开展各类单项教学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说课、案例、论文、课件、上课等专项评比活动。

(四)开展“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班建工作研究

下载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三产业 全力打造大宜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最终版)

    文章标题: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5篇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共ⅩⅩ县委书记 ⅩⅩⅩ近年来,Ⅹ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

    加快建设文化名城 全力打造魅力铁岭

    加快建设文化名城 全力打造魅力铁岭 ——对加快铁岭文化名城建设的思考 关 爽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文化力”的较量。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是......

    泸县三举措打造生猪产业发展亮点

    泸县三举措打造生猪产业发展亮点一是推进标准化养殖。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原则,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5254户,标准化......

    改后 全力打造蔬菜产业特色村

    因地制宜打造品牌 全力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村南河村位于房山区西南部,是拒马河沿岸的一个岛型村落,南与河北省涿州接壤,是大石窝镇的一个中等村。村域面积5800亩,1595亩耕地,......

    桂阳专报第5期 :全力打造三大平台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专 报中共桂阳县委办公室 第5期 签发人:欧阳志杆 全力打造三大平台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中共桂阳县委书记 李向阳近年来,桂阳县立足科学发展,抢抓被列入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承中创新,挖掘中发展,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以其低投入、高回报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