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后 全力打造蔬菜产业特色村
因地制宜打造品牌
全力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村
南河村位于房山区西南部,是拒马河沿岸的一个岛型村落,南与河北省涿州接壤,是大石窝镇的一个中等村。村域面积5800亩,1595亩耕地,全村420户,1280口人。为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2002年村党支部通过考察论证确定了以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为产业的发展模式,全力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村迈进。
一、示范先行 规模发展 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圈
大石窝镇南河村自2003年8月告别“砂石经济”以来,坚持村集体保障服务、村民自主经营的原则,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不但帮村民学会了实用技术,而且坚定了村民自主经营、以棚致富的信心。截止目前,南河村有简易钢架大棚200余栋,土温室大棚380栋,露地蔬菜种植280亩。目前主要种植品种有:西葫芦、西红柿、平菇、豆角、西兰花、甘蓝、生菜等10几个品种。种植技术成熟,技术培训以及体系认证在全区超前,先后通过了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的认证,2006年通过了无公害和部分农产品有机认证,2007年获得“北京最美的乡村”称号,2010年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的验收,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充分就业示范村,2013年通过了北京蔬菜标准园创建验收,自2004年以来获得50余块市、区奖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不足千元发展到2013年的的21000多元。
二、注重培训 拓宽市场 全力培育技术型新型农民
2003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发动党员和村干部建起了5个蔬菜大棚,通过试种每棚纯收入达到了2.7万元,让村民亲眼看到了增收的途径。2004年建大棚75栋,到了2006年就发展到了400多栋。这些蔬菜大棚全部是村委会进行土地流转后由村民自建,这样村民更加珍惜爱护自己的设施,对蔬菜产业发展更有信心。为了便于统一管理,2004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大石窝绿洲蔬菜种植中心”对种植户施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运行机制。
多年来,南河村得到了市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区种植中心协调市农业局蔬菜处及相关市推广站、植保站等站所技术专家,和本系统内农科所、植保站、农环站等技术人员组成蔬菜标准园建设技术指导服务组,分别就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应用、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病虫害综合防治、种植规范追溯管理、实用设备示范推广发挥作用,仅2013年一年,组织农民技术培训达到了40多场,参与培训和观摩的村民超过了2000人次,全力保障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和产品质量安全。
三、整合资源 统一规划 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由于发展设施农业需要统一规划土地,土地流转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难题,2008年底南河村开始筹划全村统一土地流转。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确定了流转方式是:以户为单位全户流转,按照当年农业户口人数参与收益分红。全村98%的农户自愿参与了土地流转,为蔬菜产业发展开通了道路。2013年土地流转人
均分红达到了1700元。
四、延伸触角 完善配套 全力建设产销一体的蔬菜产业链
1、加大引进力度。为了延长产业链达到降低蔬菜种植的市场风险继续保持村民收入增长,2008年南河村开始涉足到蔬菜加工领域,现在日加工鲜切蔬菜30多吨10几个品种,就业人数超过300人。北京南河北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集研究、种植、检验、加工及销售于一体,建立完善的优质特色蔬菜加工产业链。公司生产的产品订单直接供应吉野家、麦当劳、肯德基、一品三笑等10家国内快餐企业。
2、完善配套设施。为保证蔬菜周年性的市场供应,建设冷库 3000平米,配备冷藏车5辆;引进产后切片、焯煮等整套包装流水加工线;将实现速冻蔬菜、鲜切蔬菜日供应量 40吨的蔬菜供应,并采用园区内宣传栏、合作社宣传册、产品宣传彩页、设计产品包装、网站、媒体宣传等模式,促进合作社统一销售。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的蔬菜交易市场。2013年投入750万元已经开始建设南河村蔬菜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计划2013年11月建成。蔬菜交易市场作为蔬菜产业的一个平台,加强科学经营,充分发挥蔬菜交易市场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蔬菜交易市场上连各大城市的市场和超市,下连千家万户的菜农,是调节蔬菜生产品种、数量的“晴雨表”。
3、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蔬菜加工的发展壮大,现在蔬菜种植也有了新突破。由于物流和信息的高速发展,蔬菜行业逐步向全国流通的方向发展,2010年开始,南河村开始推广露底季节蔬菜种植,并与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由合作社组织种植、收购,逐渐从设施种植蔬菜向
露地季节种植发展,这是逐渐靠近“走向全国,卖向全国”融入蔬菜大流通市场这一目标。
4、发展休闲旅游。打造以南河村为中心的“万亩”蔬菜基地和休闲农业基地,这是成功迈向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一步。2010年开始我们发展露地蔬菜种植,初选品种有菠菜、西兰花、白菜花、甘蓝和散叶生菜等,参与到全国蔬菜大流通。以交易市场和蔬菜加工企业为龙头联合周边村庄发展露地蔬菜种植,带动周边就业,打造蔬菜产业特色村、特色乡镇。自2006年南河村获得“北京最美的乡村”荣誉后,开始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利用现有农业设施发展休闲农业带动设施种植深度发展,集观光采摘和原产蔬菜定向配送的蔬菜产业链延伸。2013年蔬菜配送到社区达到了120多吨,消费者参与采摘和农耕达到了600余人次。
目前,南河村乡村旅游合作社也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建中,以儿童“迪斯尼”农场和蔬菜文化观光为特色的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紧紧围绕以蔬菜种植,南河村将全力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村迈进。
南河村
2014-3-4
第二篇:全力打造学习型班组尽显科学管理特色
迎丰桥变电站担负着湖南省网220kV西电东送及益阳供电区7个110kV变电站供电任务,是一座建于1995年、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北郊、在全省享有盛誉的220kV变电站。我想,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最重要的不仅是在省电力系统站际评比竞赛中四夺桂冠,荣获省公司“一流班组”、“安全生产集体”与省级“模范职工小家”,益阳市 “十佳青年文明号”等一系列荣誉,更是因为我们“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团队精神,特色鲜明的班组建设与浓厚的学习氛围,“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实用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与各俱特色的科技创新。
一、以人为本,以站为家,培养主人翁意识,塑造团队精神每一个走进迎变的人,无不为我站职工的热情、朝气、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所深深感染。这是我站 “以人为本”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培养团队意识,塑造团队精神,把人性化管理与半军事化管理有机结合的成功体现。在迎变,每一名职工心中想的都是立足本职,为站争光。首先我站有一个紧密团结、协调一致的站委会领导班子,带领全站职工营造了一个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我站有一群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以锐意进取的事业心,虚心好学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爱站如家的集体荣誉感,共同塑造了迎变“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团队精神。
二、“T”理念抓管理,“严、细、实”上下功夫迎变人的“T”理念是:今天(Today)的工作今天做好,明天(Tomorrow)的工作预先安排好,做到“当日工作当日清,当月工作当月结”。而要做好每一个“今天”的工作,就必须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安排好明天的工作就必须根据变电站全年工作目标和季节性特点按月份列出,按周安排,使工作计划定型化和制度化。安全管理突出一个“严”字。首先我站讨论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作业流程图,如现场运行规程、倒闸操作流程图,缺陷闭环管理流程图等。整章建制落实责任后,以制度管人,严格规范值班员运行行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月按量化考核细则,严格兑现月奖和岗位工资,按年初安全承包合同兑现年终安全承包奖。特别是在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操作、标准化验收、反违章违纪方面严格要求,重奖重罚。运行管理突出一个“细”字。如对操作过程中唱票复诵的清晰度、监护人的正确站位、操作时的姿势及操作要领等细微处都作了明确要求,每次操作完毕,站长、技安员组织点评,书面写出监督意见,循序渐进将操作标准化。我站制定的《危险点分析手册》,细致到了每天的维护工作,每个特定的操作,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绝不放过工作中每一个细小危险点。站内制作的设备维操重点卡,明确了各类设备维护要点、操作要点、巡视重点及注意事项,并粘贴于醒目处,便于指导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又如我站制定的《规范化记录标准》,对记录内容、格式、字体都作了明确规定。设备管理突出一个“实”字。我站职工牢记“运行人员是设备的主人”的宗旨,把落实安全性评价闭环管理、设备缺陷闭环管理、防雷迎峰、防署渡夏、防冻熔冰三大检查、“双措”计划作为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切实加强设备巡视、维护和跟踪分析。
三、“5S”打造良好生产、工作环境,提升文明生产水平站内引进了日本一套现场管理方法“5S”活动,即整理(SEIRT)、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工作环境的整洁,达到改善和提升管理的功效,实现员工职业素养和自主意识的提高。通过“5S”活动,工作环境及设备健康运行状态大为改善,更重要的每个员工的工作心情舒畅,工作也更负责、更细心,差错日渐消失。
四、科技创特色,QC活动结硕果2001年迎变便组织开发了一套实时数据报表系统,具备数据采集、自动生成报表及远传功能,该系统能显示实时的电流、电压、潮流、开关量,能越限报警,能自动生成负荷日志、电压曲线、负荷曲线等报表数据。2002年站内QC活动小组,开发研制了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为了验证该装置的性能,值班人员夜以继日地测试数据并与装置所测数据进行对比,确认装置性能后投入运行。提高工作效率是站QC小组一直奋斗的目标,2000年小组成员自行开发了《变电运行管理软件》、《站长管理系统》及《青年文明号管理系统》等运行工作软件并在运用中进行了大量的完善与修改,使之进一步满足运行要求,功能更加齐全、操作灵活,极大的方便了日常工作,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2002年又开发了《继电保护定值管理软件》,该软件可对全站保护定值进行全面管理、及时登记定值变更情况,能查阅每一条线路的历史定值,每一次的定值变更情况,甚至是某一个定值的变更情况;极大地方便了保护定值的保存、查找和变动统计,做到了保护定值的无纸化管理和智能管理,同时极大的方便了运行管理。QC小组为确保安全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如为了规范倒闸操作,向市局提出了推广标准化操作的合理化建议,编写了倒闸操作标准化程序,制成标准化操作幻灯片,幻灯中图片中人物为本站内职工,提高职工观看的兴趣,使值班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标准化操作意识,熟悉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针对以往培训偏重于课堂教学,值班员标准化实际操作技能缺乏的问题。编写了标准化倒闸操作技术手册,明确规定操作程序及各具体步骤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演示并制成教学VCD,并要求值班员操作表演过关。针对系统内以往多次恶性误操作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中,操作票错误导致误操作,特别是操作票二次部分错误致使漏投退压扳,组织编写了变电站各种运行方式下典型操作票,特别是对二次部分进行了重点规范,如将所有压板及方式开关进行分色标注,并根据实际情况用图文形式编写《压板技术手册》,明确各具体操作时压板及方式开关的投退位置,使操作中容易出错的二次部分得到了规范,并且复查时对照颜色一目了然。站内的技术档案与图纸在~年全面实现了微机标准化管理。针对变电站图纸与现场实际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图纸修改跟不上实际回路变化速度,对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运行维护不利,~年初,QC小组围绕“如何加强二次
图纸动态管理,搞好图实相符工作”这一课题,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利用CAD制图技术将全站图纸导入管理软件,便于及时修改、随时查找。同时组织部分人员对站内所有科技资料、图纸文件、试验报告、各类记录按国家标准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整理,采用三级目录、三级流水号编排,用国家统一档案盒存放,不但美观大方,而且用自行设计的档案管理软件对之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使迎变的现代化管理向前再迈出一步。QC小组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各级的认可,《提高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及《蓄电池在线监测》项目获得了益阳电业局QC竞赛一等奖,《加强图纸动态管理,搞好图实相符工作》项目获得市局QC发布一等奖,湖南省公司二等奖,《倒闸操作标准化推广》荣获市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凝聚了迎变人多年来的辛勤与汗水,但他们从不在成绩上停留,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总在不断地创新突破。对取得的成绩从不保守,总是无偿地奉献给其他变电站,《运行管理软件》、《站长管理系统》、《定值管理系统》在全市、乃至省内外许多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共同提高,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
五、借力而行,携手再创辉煌在电力改革步步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迎变人将与时俱进,用“三铁”、反“两违”、贯“两双”,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借助上级的关心与支持,借助全体员工的力量,成就迎变新辉煌。
第三篇:xx乡镇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乡
xxx乡、镇镇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乡、镇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通过做大做强文化工作,能够让文化工作更好的服务泉源的经济建设。xxx乡、镇镇立足乡、镇域实际,坚持以完善和深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重建设,善创新,建机制,科学规划,广泛开展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标把我乡、镇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泉源,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乡、镇。
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基本形成乡、镇、村、户三级文化阵地,达到乡、镇有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苑、宣传长廊。村有活动室、宣传橱窗、农民学校、文化示范户。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要按照相关标准,建设有综合性影剧院、多功能厅、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内设篮球、乒乓、羽毛球等活动场所和游泳馆、健身场所等)、室外广场等五大部分,外设文化宣传画廓、雕塑、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34个行政村村村都要设有老年青年活动室、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和文化健身公园,今后还将扩充各村的文化活动室,增添图书、乐器等文化设施。
建设农村文化队伍,立足乡、镇域特色,建立健全乡、镇、村专兼职文化工作者队伍,逐步推行村、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有一定文体专长和组
织才能的文化骨干担任村、社区文化指导员,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聘请相关人员对各村爱好文艺、能歌善舞中青年人以及热心文艺的退休人员等进行不定期的办班培训,组建一批文学创作、戏曲等专兼职文艺宣传队。计划组织,相关的文艺表演队(以戏曲、歌舞、拳操表演为主,15~20人)、文艺创作组(10人左右)、老年合唱队(50人左右)、篮球队(15人左右)、乒乓球队(10人左右)和秧歌队、腰鼓队等。
组织丰富农民文化活动,积极配合县里开展的“乡、镇村文明”“爱我家乡、镇 建我郯城”等各项主题教育,并以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这种深入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按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三贴近”的要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村落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要突出“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大力培养和发展乡、镇村文艺表演、文艺创作、宣传报道、民间艺术、竞技体育等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全乡、镇要每年确保开展由各村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4次以上。
激励机制为乡、镇村文化发展保障,通过对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的表彰和鼓励,在全乡、镇形成人人争做好是、人人学做好人的社会风气,同时鼓励和推动各级文体团队的建设,除了在政策上扶持,方法上指导,还要对新建团队予以
一定的资金支持。原则上,乡、镇财政对每个新建文艺团队给予10000元的启动资金,给予每个新建体育团队5000元的初始补助。各级文艺表演队伍,凡参加市以上比赛获奖的,将酌情给予嘉奖,对活动频繁、成绩显著的文体团队给予5000~10000元的经济补贴。同时,所在村也有义务对文体团队进行补助,并将补助情况纳入年终宣传工作的考核。
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就必须树立品牌,抓出特色,不断扩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坚持理念创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向农村大众。打造好农村特色文化,不仅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品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在硬件上更需要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这几年的文化建设工作,给了我们深深启示——树品牌、抓带动,必须坚持贴近群众、满足需求,坚持面向市场、改革创新,坚持正确导向、寓教于乐。今年,我们将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形势、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树品牌上做文章,在抓特色上下工夫,多抓亮点,多出精品,多出效益。
(沈琳)
第四篇:做强蔬菜产业 打造菜篮子工程
做强蔬菜产业 打造菜篮子工程
——蔬菜产业展露新星
庆符镇地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直以来是农业大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弱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部分蔬菜通过长途贩运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鲜度问题、价格问题等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据悉,近年来,该镇努力打造菜篮子工程,把发展蔬菜产业做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主导产业来抓,探索出了一条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庆符镇通过合理引导,抓规范,强平台,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去年由外地打工回家乡发展的何鸿斗成立高县百家蔬果专业合作社,利用自已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在政府的扶持下,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先后在二龙村建立了大棚蔬菜基地,黄桷村竹荪基地,百家村蔬菜基地,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亩,年产蔬菜约700余吨,为该镇菜篮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既稳定了蔬菜价格,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又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庆符镇实施“科普兴菜”战略,增强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镇新增蔬菜专业合作组织5家,新建二龙村标准化蔬菜示基地一个,基地拥有标准钢架大棚21个;新
建100亩百家蔬菜小拱棚设施栽培示范园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改进种植模式,重点推广了蔬菜黄板诱虫、频振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诱虫等物理防治虫害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在实现蔬菜增产、优质、抗病和高效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百家蔬果专业合作社现已申请无公害蔬菜标准认证,预计三年内将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达500亩。
第五篇:创建产业特色村工作总结
桃花溪村创建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
产业特色村工作总结
桃花溪村位于临安市西北部,毗邻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浙西大峡谷景区,风景秀丽的浙西天池景区贯穿境内。这里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峡谷幽深,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全村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274户,人口851人。山林总面积22328亩,山核桃林3001亩,毛竹2696亩,小竹3050亩,以盛产山核桃、毛竹、石笋干、高山蔬菜和天目青顶茶叶而出名。1995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80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138元。近年来,我村相继获得临安市“五好党支部”、“农民增收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临安市平安村”、“临安市生态示范村”、“临安市民主法治村”、“临安市文化示范村”、“临安市信用村”和杭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调解组织”、“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特色旅游示范村”、“ 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等殊荣。自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上吹响的“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号角以来,桃花溪村围绕着“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生态文明措施、培育生态文明村风”的建设任务,从物质、文化、服务等各方面的提升和完善为着力点,循序渐进,拉开了“十里生态桃花溪”特色村创建的序幕。现将我村创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活动,实现产业特色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根据“绿色家园、富丽山村”总体规划,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一)科学处理生活污水,改厕工作落到实处
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的重点,我村在农办、生态办、能源办等部门的协助下,把“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生态健康,”作为水处理技术应用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l、污水无害化,污水厌氧处理工程建设。我村共建造了九个生活污水净化污水处理池合计600立方米,采用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生活污水经格栅自流进入污水处理池,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池内部分区域设有高效生物填料,强化厌氧生化处理效果。我村还统一铺设污水管网,共铺设污水收
集管网12000米,彻底解决了雨后污水横流的问题。处理后的出水排入人工湿地,达到污水的再净化与资源化。
2、污水资源化,人工湿地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我村建造的人工湿地合计320平方米,能充分利用植物根系的吸附、拦截、吸收、降解等净化功能,实现对污水的精细处理,有效降低污水的各项污染物指标,并减少二次污染,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人工湿地作为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还可利用多元化的物种,完成物质循环,将污水资源化,并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实为一举多得的污水处理技术。
3、改厕工作落到实处,投资17万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厕,新增三格式化粪池改造150户,改厕总计250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2%。
(二)净化水源,开展河道整治
保洁、禁渔,开展河道整治。从2009年开始,我村针对村内的河道,开展科学系统的整治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河道的水文、泥沙、地质、地形进行勘测后,我村制定了相应的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清淤泥、驳石坎、筑堰坝等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84.5万元,修筑防洪堤坝2500米,蓄水坝5只,清理河道於泥5公里,投放鱼苗1万尾,为了维护河道水域的生态平衡,村两委决定实施河道禁渔,还对村民开展了细致耐心的宣传教育,并设置河道禁渔标志牌。村两委还将河道保洁、禁渔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并落实村委委员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和监督工作。
(三)统收统运,处置农村生活垃圾
我村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户集中、村收集、镇统运”的处置办法。村两委会还着力于村内总体-生环境治理,针对村内生活垃圾堆放不合理,白色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建造固定垃圾箱36只,流动垃圾桶40只,配备垃圾清运车3辆,保洁工8名。设施、措施的到位,加上宣传教育的深入,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自觉把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箱,由保洁员定期清理外运。村内道路由专人清扫,保证整个村庄整洁、干净。
(四)完善基础设施,推广清洁能源
l、统一规划,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我村村两委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在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桃花溪村村庄规划》的蓝图,并依照规划带领干部群众开展村庄基础设施改造,拆除旧房28幢(户),建新房8幢(户)。硬化村庄道路3000平方米,我村结合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创建项目投入资金450万元,对桃花溪4.2公里公路全线拓宽,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对桃花溪公路拓宽附属工程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方案,村民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筹集资金85500元,筹劳1602工,完成了桃花溪4.2公里公路拓宽工程,为桃花溪今后的发展,解决了有利交通条件,大大促进了桃花溪村农家乐及乡村旅游的发展。投资35余万元,村庄道路两旁绿化,村民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22盏,全村路灯亮化。配置健身器材30余种,建造村级办公楼和老年活动中心200平方米。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还进行了清淤和绿化工作,村容村貌大改观。
2、响应政策,推广环保新能源。我村近几年来一直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特别在近年政府节能减排的政策下,清洁能源的推广更是成了农村连片整治的新任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几年建设,已经做到了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100%,液化气节能灶具普及率95%。清洁能源利用率提高了30.9%,达到了83%,非清洁能源耗设备热效率达到30%以下,达到了《杭州市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项日管理办法》的要求。
一、围绕农民增收主题,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一)利用地理和气候优势,发展“五高”特色农业。
自我村创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特色村以来,为实现“家富”,村两委班子继续抓好经济,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先后投资500余万元修建公路、林道,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新发展高山蔬菜600余亩;投资300余万元兴建了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已列为国家农业部项目扶持提升工程。推广小型农机具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高山瓜果、蔬菜、笋干、药材、山核桃“五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产品畅销长三角,年增加收入达350多万元。
(二)打响生态品牌,发展生态旅游。
把“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长期的项目,积极对外宣传,招商引资,定期对农家乐设施,食品安全等各方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高效
发展,不仅促进农民增收,更打响了桃花溪生态旅游的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经营户效益最高的年接待游客量达3000多人次,收入逾30万元,户均年净增收5万余元。2010年,我村又充分利用高山蔬菜基地项目,推出了“高山蔬菜节”,办起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不仅让游客体验到现实偷菜的乐趣,促进了我村特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文化建设,提升生活品质
为实现“人和”,桃花溪村努力做好杭州市级文明村复评工作、添置各种文化设施,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文明的软实力,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添置文化设施,营造文化氛围
对村办公场所进行全面的改装,建立老年文化活动室,配备了棋牌桌、乒乓球桌,同时,建立村图书室,现有藏书300余册。阅览室每年投入两千余元资金订阅报刊杂志。两室安排了村妇联主任为图书管理员,保证开放时间。
(二)丰富农民生活,开展文化活动
积极邀请了上级文化部门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7月9日晚,举办了由浙江农林学院组织的 “感怀红色记忆、弘扬革命文化” 文艺下乡汇演,鼓励村民参与表演,城市文明乡风文明交相呼应,其乐融融。8月16日,我们举办了“高山蔬菜采摘节”活动,让游客们亲身体验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摘新鲜蔬菜,看美景,以旅促农,农旅结合,不仅拓展了我们休闲生态旅游的空间,而且,帮助农民增加了果蔬的附加值,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农业、旅游双丰收。多次组织村民观看“送文化下乡”影视宣传作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张贴标语、横幅、布置村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深入走访谈话,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文化理念。村民自发组织了乒乓球队、象棋社和腰鼓队、锣鼓队。队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二、讲求实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把群众生活品质和村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风气不断优化。
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村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牌,在全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村民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系列评创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率达到60%以上,平安家庭创建率达到85%以上,以典型带动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好青年、好媳妇、好婆婆的评比,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宣传教育功能。
(三)成立志愿服务组织,义务为民服务
6月8日,桃花溪村成立了 “绿色家园、富丽山村”村级志愿者总队,下设和事佬、山里人、野生动物保护、清洁庭院、农家乐示范、老年人服务六支分队,各支小分队在成立后积极的开展清洁日、农家乐培训、野生动物保护、清洁庭院评比等各项活动。
(四)抓好义务教育,重视村民技能培训。
抓好义务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工作。经常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我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在积极做好下一代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我村还十分重视对村民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各级各部门开办的各类技术和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劳动力参训率达到8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比例达到5%以上。
(五)抓公共卫生、注意疾病控制
凡是小吃店、代销店和农家乐等公共场所等特殊行业必须“三证”齐全,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率、食品抽检合格率,餐具消毒合格率都符合考核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配齐相应的卫生设施,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卫生公约和监督制度。适龄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通过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全村爱清洁卫生的人多了,读书看报的多了,学农业技术的多了,计划免疫和妇女儿童保健卫生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邻里和睦,形成一派祥和气氛。
三、坚持两手抓,做好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村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专人负责,设立各生产组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本村育龄妇女登记工作,进行定期保健检查,由综治办配合,及时掌握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历年来,无一例早婚或未婚先孕现象的发生,计生符合率每年都达100%。积极做好适龄青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及时完成征兵任务,对于安置复员军人,优先考虑军属的各类要求,妥善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
四、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村民的法律、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通过各类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要求各企业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二)防火防盗工作长抓不懈。及时处理各类用电及火灾隐患,从而使村民的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三)发挥民调、帮教、协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治安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
(四)加强综合治理,定期组织专人查访民情民意。我村建有纠纷调解组织,及时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制止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全村没有出现群体性上访案件,没有出现刑事案件,崇尚科学,无封建迷信现象,民间纠纷随时发生随时解决,结案率达到100%,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五、工作展望
建设“绿色家园、富丽山村”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新跨越所搭建的新平台。我村将更加注重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努力。
大峡谷镇桃花溪村村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