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实际创特色 全力打造文明村.技术报告[推荐]
立足实际创特色 全力打造文明村
新蔡县佛阁寺镇张康庄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技术报告(2010年8月26日)
张康庄村地处佛阁寺镇西南边陲,是新蔡、正阳两县交界处,距县城26公里,境内有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邓大河渡河处,早商文化遗址——凉马台等名胜古迹,还是东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干宝的故里。全村耕地面积3795亩,辖15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1038户居民,总人口4373人,全村党员65人,两委班子5人。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创建生态文明村是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张康庄村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这个主题,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创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狠抓文明建设等措施,彻底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面貌,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被评为省级“五好”村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市级“五好村党支部”,2007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四大美丽乡村”之一,同时被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示范村。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是:
一、搞好新村规划,统一建设标准。
就“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工作而言,搞好规划是基础。2009年,张康庄村在市规划设计院和县建设局的共同帮助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党员干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对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和远景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规划和评审等工作,正在进行开工建设。
二、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村里及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实行村干部包村组,组干部包农户,对所分包的村组和农户负总责,定期进行评比。同时,与农户签订责任书,实行门前三包,即:“一包”自家门前无乱搭建、乱堆放柴草等行为;“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三包”门前责任区内交通畅顺,绿地整洁等。并安排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协调督查,制定了张康庄村村容村貌管理细则及管理办法等,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三、宣传工作到位,营造深厚氛围。
做好创建工作,首先提高村干部的认识是关键。我村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到新农村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台了《张康庄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其次是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群众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并运用平安大喇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宣传,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开展“创建”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健康生活的需要,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第 三是充分发挥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全村居民的主体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村“两委”班成员带头搞整治,领着群众干,率先做垂范。
四、加大创建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垃圾定点倒放、柴草定点堆放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二是对居民的户前屋后统一进行了绿化,栽植树木,并对沿路群众集聚场区进行了绿化,打造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个简易填埋场、购置垃圾清运车,初步解决了垃圾去处问题。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兴建了沼气池480多座,80%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全村已全面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卫生、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先后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五、提高村民素质,营造文明乡风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激发了村民对其它社会事业的追求欲望。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户、文明村”、省级“五好”村党支部等多项活动,公布评选标准,让村民对照落实,村支部定期检查评比。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两年来,全村计生、治安、教育、卫生、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多项社会事业均居于全县先进行列,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全部落实到家家户户,遍及老少妇孺。
干事创业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锻炼培养了干部,惠及了全村4千多人民群众,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村党支部整体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我村“两委”班子5名干部,人人有项目,全部都是“双强”干部,在评选活动中,全村共评出78名致富带头人,涌现了192户文明示范户。共青团、妇联、民兵各个群团组织,都活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形成人人争先创优,个个建功立业,建树了突出的功绩。此外,多年来,我村还一直保持着“科技示范村”荣誉称号。
六、培育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在创建活动中获得政治思想动力和科学技术支撑力之合力的强劲动力推动下,我们村的三大特色经济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蔬菜种植。我们村素以蔬菜著称。我们村党支部,运用便利灌溉设施,因势利导,规划出我村蔬菜种植带,使蔬菜种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为提高蔬菜种植效益,还从山东请来2名蔬菜种植专家来我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蔬菜新品种。如西芹、笋瓜等。特别是2006年5月份,我村组织人员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山东潍坊党校举办培训班学习之后,带回了山东寿光潭坊镇的经验,率先带头种植了18亩优质无籽西瓜,12亩秋冬瓜,8亩小辣椒,并与河南中洲龙农贸订单责任有限公司签订了2000亩蔬菜种植合同,并在三年内推广到全村发展塑校料大棚栽培,并形成规模,让我们村蔬菜走向国际市场。止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20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20余种。平均亩产突破3000元以上,人均增收400元。
(2)网箱养鱼。我们利用三面环水的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鼓励沿河村组党员干部群众投资网箱养鱼。目前,已由原来的2个自然村发展到6个自然村110余户,300多个网箱。渔业年产值已达660万元,创利润500多万元。人均增收1100余元。成为我村投资小,收益大的支柱产业。党员何建党在发展5亩水面网箱,全家人均年收入1.6万元的基础上,又新建年产值100万元的大型综合养殖场,被村民冠以“创业新星”之美称。
(3)生猪养殖。这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已由原来的2个自然村5户,发展到今天的遍及全村的800余户。全村生猪年出栏1.6万头以上。年创纯利润400余万元。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就有12个。党员王士学、柏群星、余二喜都是全村集市场信息咨询等多项技能于一身,他们都 无偿地为新兴养殖户提供服务。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引导群众兴建了沼气池。目前,我们已建成沼气池450座,沼气的使用开创生态养猪业的新纪元,不但节省了煤电,还使农户获得了优质生产肥料。从而推动养猪业成为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全村共有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总之,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全村广大干群一定会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和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村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项目建设、新村建设、和谐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为目标,努力推进全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品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村,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立足山区实际打造精品教育
立足山区实际打造精品教育
新城乡地处白于山腹地,总面积230平方公里,共辖8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1671户,8520人。现有中心小学1所,教学点4个,有小学生124名,学龄前儿童468人。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山区群众逐年向县城转移,山区学龄儿童也随之流向县城,山区教育规模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我们牢记义务教育的宗旨,乡党委、乡政府坚持做到“一个也不能流失,一个也不能放弃,一刻也不能疏忽”,立足山区实际,打造精品教育,受到上级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好评。前来验收教育强乡镇的省教育厅领导认为我们乡的做法是“指导有方”、“润物细无声”。几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具体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和巩固工作,做到“一个也不能流失”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主要位置,十分重视义务教育。严格要求各村委必须保证学龄儿童一律按时上学,不能有一个辍学儿童。每年开学前,都安排专人进行摸底,确保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即使是流向县城的学生,我们也非常关心。这几年来,有很多进城农民子女无法上学,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协调,先后往城里学校转入-1-
近20个学生。为此,我们决定给县上的两所学校赞助4万元,感谢他们对我乡义务教育工作的支持。我们每年对考出去的大学生都给予奖励,2008年以来共奖励了6.8万元。为了保证义务教育高质量、高水平,乡党委、乡政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2009年以来给学区拨付经费22.42万元,主要用于“创强”、庆“六一”、教师节奖励、教学器材购买等。
二、狠抓结构调整和质量管理,做到“一个也不能放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区人口的减少,山区学生的减少是必然趋势。我们乡上立足实际,注重结构调整,不讲规模讲质量,打造精品教育。我们努力建设好中心小学,保留了4个教学点。2009年给中心小学配置了5台电脑,使每个孩子都能上信息技术课。我们定时召开教育工作会,乡上书记乡长亲临课堂听课观摩。每年对优秀的教师都进行表彰奖励。总之,我们采取各种办法,让留在这里的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三、狠抓校园建设和安全防范工作,做到“一刻也不能疏忽”
乡党委、乡政府十分关心重视校园安全工作,乡政府安排分管领导经常检查各学校的安全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只要学校有安全问题,乡政府都及时解决。特别是冬季供暖改为暖气后,学校无力负担费用,乡政府这两年给各学校送煤炭近40吨,解决了几个学校的取暖问题。乡党委、乡政府注重校园建设,经过几年建设,各个学校环境美观实用,学习环境优美。为方便师生出行,将各学校周边道路全部硬化。我们努力让学生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学得安心。
我们乡教育的规模很小,但我们全力打造“精品教育”,我们地处偏远,但我们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的义务教育工作水平逐年提高,2008年实现了“双高普九”,2010年被授予省级“教育强乡”。这是我们乡党委、乡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乡教师努力的成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办好我乡的义务教育,办出特色,让上级和群众满意。
中共新城乡委员会
新城乡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第三篇: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干杉镇中心小学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环境宜人,和谐典雅。学校占地304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67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00人,在编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9岁,50岁以上11人,30岁以下12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4人,中师学历4人;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各两人。
二、提升学校内涵,拓展治校思路。
我校以“追求教育本真,促进和谐发展,朔造完美灵魂”为办学理念,以“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关心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赏识学生的进步”为教育目标,以“明德、笃行、诚信、博学”为校训,提倡“育爱、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力求通过诸多的努力形成鲜明的“慎独、合作、求真、自强”的校风和“乐学、善思、活波、向上”的学风,最终达成坚持“成人”和“成才”并重的育人目标。
治校思路是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科学管理、科研兴校;深化课堂,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引领师生发展;通过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媒体多方式对教师进行思想引导;通过校长荐书、业务培训、校内公开课和校际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培育文化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富有育人气息的校园文化和师生的精神高地;切实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1、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凝聚力强。现有领导班子成员8人,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经常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师教学,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校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与教师、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全面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教导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学生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学校教学常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导处每月以不同的形式检查教师们的常规资料,如集体查阅、抽查、作业互阅等,在检查人员安排上也尽可能多让老师们参与,发现不足。二是学校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三是督促班主任每期终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四是校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
五、编制了教师成长手册,记录了教师成长学习过程,形成了工作经验的积累。经过上述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顺利进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夯实了基础。
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多举措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1、本,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种培训人次分别为25、23、14、59人次;本学期,学校加强校内公开课的过程管理,把“说、授、评、反思”环节落到实处,并强调评课环节,重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鼓励老师走出去学习,并注重请进来。本期我校承担了县综合实践活动和江背、黄兴片区计算机教师培训活动,让老师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本期我校编制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校本课程“孝行天下”,将孝文化宣传教育更加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让其精神与内涵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
3、师徒结对11对,校长经常利用行政会和教师会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
五、继承和发展学校特色,多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学校文化建设自成体系、班级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弘扬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大背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百善孝为先,突出彰显孝文化,并以孝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项目之一。精选了一些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并且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配图打印悬挂墙上。为加强人文教育,我们编写了诸如健康歌、八荣八耻拍手歌谣、交通安全歌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将学生易懂,又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悬挂走廊上,成为学生做人、学习、生活的座右铭。现在学校共有“人文教育”、“名人名言”、“规范要求”、“安全警示”、“绿色环保”、“自创格言”六个系列八类内容的匾牌100余块,使整个校园形成了立体交叉的文化网。真正达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教育效果。
本期我校开起了校园文化走廊第一阶段建设,专门设置了三个版面作为孝文化的宣传主阵地,从远古、近代、现代中各选取了两位突出代表,如远古时的舜帝,近代的黄侃、陈毅,当代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孟佩杰、陈斌强,体现了孝是伴随人类一脉相承而又实实在在的道德要求。
本期我们加强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我校本期开展了师生捐书活动,教室设有图书角、幸福成长树、学生作品展示区、名言警句栏等等,真正做到了每面墙壁会说话,能育人,让师生强烈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2、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本期我校将每周五最后一节定位班会活动课,并在期初制定了每周的活动主题,如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团队意识、孝文化教育等等。采取行政现场查看,适时上传资料图片等形式加强过程管理,将班会课落到教育影响学生实处。
(2)、我校积极推广“孝文化成长体验”,让学生经历自我感受、产生自我情感、形成自我行为,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开展学生通过做家务、给父母洗脚捶背做饭等体验活动,做家庭的主人,能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亲情,拥有一份对父母的孝心,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我校通过家校平台和家长会的宣传引导,形成了家校、区校合作,共同构建育人网络格局;探索并形成学校“成长体验式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校园文化中代表干杉镇杉树文化的精髓,通过“甘甘”和“莎莎”的卡通人物讲故事,让孩子快乐学习;通过校园广播、文化橱窗、移动板块、班级文化等校园文化讲故事,让孩子时刻学习;通过同学讲美德故事、师长讲关爱故事、自己讲成长故事等主题栏目讲故事,让孩子多元学习;通过本土模范讲故事、倡导德孝美德、身边榜样讲故事、树立德孝典型等,让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感受更加真实自然。
3、因地制宜开展青少年宫活动,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和航模科技高手。
我校开展了14个培训项目,有舞蹈、电子琴、古筝、乒乓球、阅读、书法、绘画、航模科技等项目。每周日上午和周三晚上训练。这些培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在让学生身心得到适宜发展的同时,为我校争得了很多的荣誉。
六、学校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少先队红旗大队”、“长沙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合格学校”、“长沙县示范性学校”、“长沙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长沙县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长沙县示范家长学校”、“长沙县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长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1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合格学校”。
教师竞赛2个县二等奖,一个国家航模优秀辅导员,四个作文特等指导老师,学生竞赛获奖32人次。我校航模队在2015年上期获得 省级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3 个,三等奖 5个;市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5
三等奖 5。2015年下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8个;市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0个2015年10月参加“2015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通讯赛总决赛”获得了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孝文化建设与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新浪网、腾讯网、湖南红网,长沙市政法频道、新闻频道、星沙电视台,长沙晚报、星沙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孝文化教育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弘扬了社会正气,使孝文化的正能量深入家庭、社会,受到了较高的赞誉。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现有20个教室,现有18个班级,预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明年将没有多余教室,后年就没有余地再接纳新增加的学生。
2、学校数学、英语、综合实践老师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
成长路上,我们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收获颇多。但教育路上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以“沉心静心办教育,团结一致求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为工作要求,以团结好教师、发展好教师为工作抓手,锐意进取,踏实工作。我们相信干小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插上更加强劲有力的翅膀越飞越高。
干杉中心小学
2015/12月12日
第四篇:立足全面创特色
立足全面创特色 开拓进取树品牌
——马山小学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5月28日
立足全面创特色 开拓进取树品牌
——马山小学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概况
(一)基本情况
我园座落在马山中心小学院内,创办于 1982
年8月,是马山口镇第一所公办的幼儿园。我园占地
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绿化面积 30平方米。分园位于马山建筑公司院内,占地
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70平方米,绿化面积80平方米。目前开设了大、中、小班共个,全园幼儿总人数 485 名,教职员工 15 名,其中学历合格率为100%,大专以上毕业3人。幼儿园以“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为宗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形成了“敬业、爱幼、团结、创新”的良好园风,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任。
(二)优势分析
1、幼儿园有清晰的办园理念,有明确的办园目标、发展目标、培养目标,这给幼儿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办园实绩的显著,内部管理的日趋规范,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幼儿园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一流的办园条件,完备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优质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园新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用人机制的改革,教职工聘任制的实施,激发了内部活力,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优秀的教师群体为幼儿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劣势分析
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纵观幼教发展状态,对照省示范实验幼儿园的标准,我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有:
1、随着幼儿人数的增加,办园规模的扩大,园舍面积严重不足,幼儿缺少活动场地,另一方面非公办教师的待遇问题、人员配备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园今后的发展。
2、教师的素质制约幼儿园的发展。目前教师大专学历比例不高,另外骨干教师比例也不高,无县级教育能手,位在班教师中有
分
之一教师无教师资格证,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意识、教科研能力均不理想,有待提高。
3、幼儿园的办园特色虽有目标定位,但不十分清晰,还需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加大创建力度,真正做到创特色、树品牌。二、三年发展总目标
幼儿园今后三年的发展紧紧围绕“教师有专长、幼儿有个性、办园有特色”这个目标进行。
1、具体目标:
(1)促事业发展。努力构建0—6岁学前教育体系,(2)促教师发展。以人为本抓素质,千方百计促提高。至二0一五年大专学历争取达到50%,本科学历达30%,教师持证率达到90%,县级骨干教师比例明显提高。
(3)以创建促发展。幼儿园创建市示范性幼儿园。
(4)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班班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的整合。
2、重点目标:
促内涵发展,以科研促办园水平的提高,以科研促办园特色的创建,加快我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形成,构建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充分凸现我园办园特色。三、三年发展具体工作目标
(一)、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教师培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开展外出取经、课堂教学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订两份教育报刊书籍,开展优秀书籍的园内推荐、交流、阅读活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 的氛围,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2、条件改善:(1)创设拥有现代化设备又具有与幼儿产生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添置两台电视、两套音响;(2)充分利用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地方,安全、美化、处处蕴涵文化气息的良好的活动环境;(3)加强资金投入,建造多功能舞蹈室六间,对教室室内室外墙壁进行粉刷,改善办园环境;(4)更换教师办公桌,更换一部分学生桌椅。(5)粉刷楼前楼后墙面,并画上卡通趣味图案。
3、教育教学:我们将注重幼儿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形成开放、温暖、宽松的活动氛围。传授知识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知识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的过程。
(二)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教师培训:继续加强师德修养学习,提高全体教师思想素质;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并坚持我园课堂教学交流及研讨等活动;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引导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某一显现优势,提出明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学年目标,并按目标努力,形成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学风格,争当有特色的教师;通过牵手、聘请领导专家和来园指导、新教师公开汇报活动等,为青年教师创设学习、提高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新教师迅速成长、不断超越自我。
2、条件改善:(1)添置两台电视、一套多媒体投影仪;添置一部分幼儿图书;(2)更新绿化带、外墙、室内、楼梯等处的活动环境;(3)为各班级购置一个档案橱,以存放玩具,图书等。
3、教育教学:定期开放幼儿园,欢迎家长、孩子来园活动;开展园内示范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借助特殊节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讲故事、歌唱、绘画、舞蹈比赛等活动,教育幼儿做一个有爱心、孝心、懂礼貌,有创意的好孩子。建设好家长学校。
(三)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教师、师德标兵典型事迹、优秀论文和科研成果集、教学活动实例和分析、各种好教材、教育杂志,包括向网络学习等,鼓励教师学会按需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条件改善:(1)大班、中班将再开设一个班级,根据需要为班级添置电视、档案橱、桌椅等;(2)加强资金投入,对厕所进行维修改建;(3)逐步添置、更新幼儿教玩具;(4)利用暑期对校园的生活、游戏、学习环境进行改造。
3、教育教学: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开展特色教育。组织教师自创教具、学具、玩具,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
总之,因为我园年轻教师不多,教师年龄偏大。新教师存在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家长工作经验的缺乏,对幼儿年龄特点不够了解,对班级纪律掌控不稳定的情况。老教师对新的理念接受速度教师在学习使
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认识和运用有困难,主动学习研讨的氛围不够。
另外,目前我园制度不够齐全,平时做的不少具体工作没有留下应有的痕迹。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家园联系栏的内容不太关注,对幼儿园的各项宣传、通知等不重视。应该加大向家长宣传的力度,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发展规划,根据家长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面向未来,我们满怀豪情,信心百倍,我们深知责任的重大,我们更知意义深远。我们一定会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全员上下齐心努力,将规划变为现实。
第五篇:立足实际 全力做好案件审理工作
立足实际 全力做好案件审理工
——乾安县纪委监察局
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切实提高案件质量和执纪能力的重要保障。几年来,乾安县纪委认真按照省、市纪委的要求和部署,立足实际奏面履行审理工作职责,案件审理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仅2010年县纪委就审理案件135件,审结率达100%,没有发生一起由于定性不准或量纪倚重而申诉的案件。
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几年来,乾安县纪委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案件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一是提供力量和装备保证。2009年为全县16个乡镇场园区纪委配齐了专职副书记和专兼职纪委委员,成立了2人组成的审理小组。2010年初,县纪委审理室在原有编制2人的情况下,增编1人。随着一批有办案经验、懂业务、作风踏实的干部充实到案件审理队伍中后,县乡两级纪委案件审理工作实现了查审分离的审理要求。也使提前介入,多人审理、快速审理不再是空话。同时配备、更新了20余台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二是提供制度保证。根据实际,县纪委先后制定了《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审理责任追究制》、《乡案县审制度》等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有了制度作保证,审理工作日趋
— 1 —
规范,案件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提供素质保证。着力实施“素质工程”,每年年初都举办业务培训班或以会代训,有针对性地对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专兼职纪检干部进行审理业务培训。每年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下发文件组织基层干部学习审理业务知识,然后以考试答卷的方式验收学习情况和效果;印制《审理模拟卷宗》、《卷内材料相关注意事项》、《卷内材料及归档顺序》等资料下发到基层纪委,引导基层纪委规范化装卷,不断强化卷宗的质量。每年都购臵大量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审理业务书籍,组织审理人员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活动,并积选派业务骨干赴外地参观学习。几年来,全县案件审理干部先后有3人参加中纪委组织的培训,有12人参加了省纪委组织的培训,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结合乡镇办案实际,采取以案代培的方法,抽调部分乡镇纪检干部到县纪委参与案件审理,或县纪委审理室直接协助乡镇审理案件,此举丰富了审理干部的办案经验,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今年县纪委审理室提前介入道字乡某村干部侵权案、所字镇某村干部截留挪用油田占地款案、鳞字园区某村干部借用公款案等案件,县乡纪检干部在共同工作中均得到了提高。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县案件的质量。
二、严格把关是做好案件审理工作的关键
审理中,严格把关,规范标准,才能确保把每个案子办成铁案,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 2 —
一是严把案件入口关。凡须审理的案件,必需填写案件移交登记表,经主管案件调查和案件审理领导签字,案件调查人员和案件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接收。在接收前,案件审理人员要查看案件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否则不予接收。力争做到关口前移,把好案件审理时效关。改变以往移送后才审理的观念,凡办理大案要案、疑难复杂案件和时间紧要求急的案件,审理人员主动提前介入,及早了解案情,及早发现问题,熟悉证据材料,帮助调查组及时补证,缩短办案时间,保证了案件在最短时间结案。在查处某村支部书记张某、会计张某某案时,历经了三个月,有两笔资金仍难以定性,审理室即时介入,与调查组一起多方取得证据,在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这两笔资金被认定为挥霍浪费,案子很快顺利移交审理。近几年来,审理人员提前介入的案件达几十件。实行了多级和多人审理的办法,即县审理室两个以上审理人员分别审核案件材料,梳理后形成审理意见,然后相互交换看法,达成共识,再写出审理报告,然后再由主管常委审理,形成向县纪委常委会报告的审理意见;乡镇和县直的案件先由各审理小组进行审理,再送县纪委案件管理室对案件证据进行审核把关,最后将调查审理材料一并移送县审理室阅卷审理,县乡两级达成一致后方可向其所在党委报告审理意见。共同审理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审理的水平,提升了案件审理质量。同时主管审理的领导不定期地听取本级和乡镇纪委对查办的案件的审理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化解矛盾,使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
— 3 —
行。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案件质量评审会,对以往办理的案卷进行自查自纠或互评互查,对查找出问题的进行限期整改,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件予以肯定,营造了学优争优的良好氛围。
二是严把事实证据关。证据是定案的基础,也是保证案件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在审理中,注重做到两点:一是注重证据材料的审核认定。审理部门对任何一份材料都要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认真审核,层层鉴别对照,进行逻辑推敲,一旦发现证据不足或证据相互矛盾等现象,就要求调查组或与调查组一道及时补证,无法补全证据消除矛盾的坚决不予认定。几年来,被审理返回调查组补证的卷宗有近10件,充足的、不相互矛盾的证据保证了案件的质量。二是注重审理谈话中的再核实工作。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审阅卷宗去认识案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前,我们除了详细、全面审阅案卷材料外,还主动与案件检查部门或调查组进行沟通,了解被审查人的一贯表现、群众评价以及在调查过程中被审查人的思想上动态等卷外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谈话方式和内容。在审理某单位多人违纪案件时,我们与他们进行集体审理谈话。事情看上去很小,但性质严重,影响很坏,一定要严肃处理。可我们通过审理了解到这个集体平时工作特别辛苦,而且群众口碑一向很好,很“小”的一件事根本没有多想就进行了处理,导致了违纪行为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侧重从其工作性质谈其形象、言行的影响范围大,影响力强,使被审查人从一定高度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组织的处理心服口服,— 4 —
并一再真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以更加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审理谈话气氛融洽,真诚友好,既教育警示了违纪人员,又达到了核清违纪事实和证据的目的。
三是严把材料手续关。我们印制了《审理模拟卷宗》《卷内材料相关注意事项》《卷内材料及归档顺序》等资料,下发到基层纪委干部手中,规范了乡镇案件的程序和文书。在协审乡镇案件时,对调查卷和审理卷内的材料均严格审阅,发现问题的,以书面形式逐条进行反馈,限时整改,提高了乡镇纪委案件的结案归档率。对县本级的调查卷,我们也是严格要求,不规范的或是缺少程序的,一律退回补充修改,保证了案卷材料齐全,手续完备,不遗漏,不出差错。
四是严把定性量纪关。定性量纪是案件处理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在定性量纪时,审理人员要全盘审阅调查材料,并与检查人员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对定性量纪上存在的分歧,互相陈述自己的理由,本着对案件质量负责、对被审查人负责的态度,事实求是,准确定性。前不久,调查组移交来我县一卫生单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案件,审理室人员审核证据材料后认为定性不够准确,建议调查组进行了补充调查,取到了卫生局党委等相关证据,后我们将其定性为违反财经纪律错误,调查组将卷宗重新进行了整理后移交审理,违纪人员得到了恰当的处理。
五是严把案件程序关。为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防止和减少因办案程序不合法、不到位造成的执纪偏差,我们充分发挥内部
— 5 —
监督职能,对案件的受理、初核、调查、移送等办案环节的程序和办案人员行为规范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做到“五个必须”:在审理阶段,必须做到与被调查人进行谈话;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和受处分人见面并听取其本人的情况说明和申辩;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在受理申诉案件时,必须根据申诉人的理由对原处分决定或审查结论所认定的事实、证据、定性、处分档次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地作出处理;实行权利、义务告知制,在向违纪人员工作单位送达处分决定的同时,必须告知有关政策规定,并及时提醒所在单位及本人按政策恢复党员权利或解除其行政处分,使违纪人员得到合理安排。
(《全省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011年2月)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