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灾难,移动通信应急机制建设反思(2008年6月12日)
关于对加强我省通信行业应急机制
建设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朱俊伟
当灾难不期而遇的时候,如果说保障道路的畅通,就是保障了生命的通道的话,那么通信在那一刻就是一条无形的,但却可以创造很多奇迹的生命线。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通信业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抗震救灾,各种技术手段被应用于抗灾。各运营商在抗震救灾中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顽强的意志力在这次大灾中经历了生死考验,取得令世人赞许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通信抗震救灾应急机制存在的软肋——只应急不联动,值得我们反思。
一、应急通信备份体系尚未建立。地震发生时,很多用户都有这样的经历:用手机拨打四川的电话询问亲友情况,但始终拨不通。不仅个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联系亲友,政府有关部门也无法联系到灾区,如果地震发生后能及时与重灾区实现有效通话,那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但遗憾的是,6家电信运营商在灾区几乎都没有有效的应急通信备份体系,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将灾区真实情况传递出去。据可靠消息称,中国电信在灾区的 1 确早就设置了3台海事卫星接受系统,这次震后汶川第一个打出的电话,就是中国电信汶川公司一位员工,用冒着生命危险抢出的一部海事卫星电话打的。但由于震后山区雾大难以定位,等到他千辛万苦把接收器带到山顶时,仅仅通话10几秒钟就断电了。而其他运营商灾区光缆被震断压坏、基站倒杆断电后,加上瞬时话务量骤增,网络都几乎陷于瘫痪。
二、通信预警体系形同虚设。鉴于灾害发生时通信应急预警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早在老邮电部时代,就建立了以卫星通信为备份的应急预警部门。在光纤网被破坏或不能接通的情况下,由卫星网完成正常的通话和其他信息传输。但后来由于电信拆分,加上铱星系统基本停止运营、中国电信等公司停止卫星备份等因素,承担着特殊情况下通信备份功能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广卫)业务难以为继,特别是基于电信级的与其他运营商的多网互通基本不存在。而其他几家卫星通信公司如亚太、鑫诺、亚洲等,早已不承担灾害期间的通信保障功能,因此,对灾害救助极端重要的通信预警系统实际上形同虚设。尽管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卫星通信的确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它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疑会有更多的生命得到救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三、应急联动缺乏统一协调。地震发生后,几乎所有运营商的高层领导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最强有力的抢通团队,的确起到了快速恢复受灾线路、及时保障通信畅通的作用。但事实表明,尽管都启动了各自“最高级别的应急 预案”,可几乎所有运营商都是各行其是。据一位第一时间赶到一线的运营商员工透露:“到那儿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混乱、茫然。我们也知道几家运营商都派去了最强的抢修队伍,但没人做一个总体的组织协调,大家都是自己摸索着干,都是各干各的。”虽然在实际抢通过程中,各运营商的确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所说“不分家、不打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少有的互助协作精神,但6家的行动缺乏统一调配、协调和指挥,比起国家抗震救灾总体指挥体系来说,通信应急联动机制处于缺失状态。
四、保障体系只应急不联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史炜撰文说:其实,不仅是电信运营商,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都各建了一套应急网络,各自采购先进设备,各自组建自用的管理团队,国家花了庞大的建设费用,但应急仅仅是部门性应急,基本不存在网络层面的应急联动。近期诸多部门召开的灾害预警研讨会,再一次证实了体系缺失的弊病。史炜说:“各部委的专属机构除了展示自身已有的预警网络外,均未从一个开放的、互通的统一应用平台上提出未来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而且对于统一预警平台由谁来做、谁牵头做、投资体制如何建立、是否存在有效的盈利模式(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问题,均缺少最基本的考虑。在这次震灾中,卫星通信网在前期完全处在瘫痪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部门建立的卫星预警专网是一个近似于封闭的系统,因各自独立,互不连接,使国内数以万计的卫星车成为摆设。由于卫星系统与固网、移动网基本脱节,灾区的通信网即便快速修复,仍存在全程或大面积覆盖难以实现的问题。由此严重 阻碍了救灾的进程和效果。”
五、应强化运营商公益责任。除了中国电信在县级公司配备了卫星电话作为备份外,其他大的电信运营商几乎都没有相应的灾害应急备份。尤其是到了乡镇一级,光纤一断,几乎立刻成为信息孤岛。辛辛苦苦做了3年的村通工程,在灾害面前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一个重大经济损失,也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在加紧信息化与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强调运营商在技术层面的公益责任,尽快恢复固网和移动公司的卫星备份网建设,同时加强在这次救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补充性网络传输产品如小灵通、SCDMA的投入。王建宙总裁在反思中国移动此次震灾中的表现时说,光纤是一种最经济、容量最大的传输手段,因此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都比较多地使用了光缆。事实上,当灾害发生时,光缆是很难存在的,因此,卫星、微波等多种传输手段必须同时并存。他说,地震发生后,路断了,人和车都很难进去,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抢通光缆。当时,中国移动对单边带、电报等通信方式都考虑过,但总体感觉还是海事卫星通信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在灾区更加有效。对此,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李华说:“重建时会对整个网络全部重新规划,要让它更安全、更健壮。”
六、应加强用户消费行为引导。对于地震刚刚发生时,外地用户很难打通灾区电话的情况,王建宙总裁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据统计,四川省本地用户拨打电话次数是平常的10倍,全国至四川的长途话 务量地震后增为平时的5~6倍,全国用户拨打四川用户呼叫次数震后增为平时的17倍。北京用户拨打四川用户呼叫次数震后增为平时的80倍。一方面是网络部分节点退服,另一方面是如此大的话务量必然造成网络拥塞,因此才发生了无论是打往四川灾区,还是灾区的用户往外打,都很难打通的情况。建议:用户,手机在紧急大话务量打不通的情况下,首先提倡长话短说,把时间留给大家来分享;另外,打不通时不要连续打,这样会导致网络越来越堵塞,应过一阵再打;在紧急情况下,应尽量使用短信,因为短信占用网络资源会少一点。看来,在紧急状态下如何引导用户的消费行为,也是救灾通信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灾后重建,应构建“天地合一”通信保障体系。卫星通信在此次震灾中建功立业,让我们对抗灾通信保障系统有了更新的认识。灾后重建工作,如何建立一个天地同保障的通信体系将是重点。建议:一是必须进一步提高通信设备的抗震能力;二是将来在传输手段上应该采用天地合一的方法。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绝大部分都是用的光缆。现在看来光缆抗震能力差一点,所以我们将来的预案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至少保证一旦灾害发生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把灾情传出去。要建立天地合一的通信保障系统,应从卫星通信价值的在发掘开始。电信业专家项立刚认为,今天的基本通信体系就用光网络建设而成,但是它受到地理条件限制较大,对于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很容易阻断,因此在技术上要考虑无线技术,如微波,这个技术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它还是有较大的价值,WiMAX,它的D版本也就是点对点无线 传输;CDMA450,也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在地震频发的我国台湾地区,对应急通信设备的配备有硬性要求:从大城市到小乡镇的应急保障部门,都必须按照标准配备包括移动、固话、微波、卫星通信等在内的多种通信设备。这样多元化的构成保证了灾难发生时灾区至少有一种通信方式能够与外界联络。这就是一种天地合一的通信保障体系。
八、应进一步提高对易出现强震地方的通信设施建设工程设防等级。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面积通信中断并不是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国家地震局的数字显示,此次震中的烈度达到10到11度,远远高于相关部门规定的通信基站建筑防震8级烈度的要求,也就是超出了标准电信网络抗震的极限点。而根据此次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汶川等地的通信基站建筑损毁并非最严重,而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终端和管线传输网络的中断。所以是否应该重新核定全国各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尤其是通信设施建设工程在一些易出现强震的地方是否应该提高设防等级?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通常情况下,网络设备商在建网之初,对网络的核心环节——基站建设有相当高的要求。只要存放基站的房子不塌,基站就没有问题。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实施的“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文件,发生8级强震的四川、陕西、甘肃地区,其所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国家标准仅为7度。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即使所有的存放基站的房子全部倒塌也都是合乎标准的。另外,国内在通信设备产品上抗震设防的种类还太 少,目前仅有100多种,如果要提高一个烈度的抗震设防水平,设备商和运营商的生产和建设成本将提高很多。但是少倒一个基站,就可能有成百上千的生命能发出呼救。那么为了可能发生特大地震的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付出这样的成本是否值得,是整个通信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综上,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大灾之后,总结反思,我们需要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愿以此抛砖引玉,达到促进国家完善各项基础建设、增强应急抗灾能力的良好愿望。
第二篇:面对灾难,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演讲稿
面对灾难,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演讲稿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你人生的必修课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巴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坠江。事故发生后,受到全国人民的的高度关注。重庆公交车坠江的第5天,官方公布了原因,引来了一片骂声。
谁也不曾料到,真相竟是如此。一名漠视规则的女乘客,在发现自己错过下车地点后,要求司机停车,在遭到司机拒绝后情绪失控,开始对司机进行打骂。
而此时,同样情绪失控的公交车司机跟乘客发生了肢体冲突,几个回合下来,车子失控撞向对面的护栏,坠入江中。她错过了1站,却让另外的14个人错过了一生。
车上有个年轻的妈妈,原本只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外出游玩,却再也回不来了。车上那个82岁的婆婆,原本只是去给儿媳过生日,却永远地走了。当我翻看到打捞的潜水员抱着那个3岁孩子的遗体,一遍遍地默念“水下太冷了,我带你回家”时,我真的崩溃了。天下哪个父母儿女能承受住这样的离别之痛?又有哪个家庭能承受住这样沉重的打击?
如果时间倒流,如果知道会有这样惨痛的后果,那个错过站点的女乘客应该不会这么冲动吧,等下一站下车又何妨?那个公交司机也会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吧,毕竟肩上担负着15个人的生命安全。可是,人生没有如果。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说: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爆发时会摧毁一切。然而,倘若控制好这12秒,排解掉负面情绪,换来的就是风平浪静。
可多少悲剧就发生在这短短的12秒。10月31日19:20,辽宁沈阳,一辆黑色越野车里,王某正在驾车,副驾驶是他的女友,俩人为了感情问题吵了起来。愤怒之下,副驾驶的女人竟拿围巾勒住了男友脖子。车辆顿时失控,加速冲向人行道,撞上两辆轿车、四辆电动车,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这样类似悲剧让我们愤怒,让我们如鲠在喉。看上去该下地狱的他们,其实平时生活中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是坏情绪害死了他们,也连累了他人。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事物了。人生路上面对任何的艰难困苦,你们一定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然,坏情绪人人都有,所以平时一定要学会合理的方式释放,用好的心态和方式把坏情绪处理掉,不要让它堆积。也要学会识别对方的愤怒,并快速地远离危险的人,远离危险的环境。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退一步,不仅仅是海阔天空,更是人生无限的可能。
2、做一个有规则意识的人
人民日报发布坠江原因后,一位网友的留言点赞超过10万。他说,其实那个刘某不是垃圾人,就是平时我们生活的普通人。但是是那部分没有规矩意识的人,做事总是想着占便宜,投机取巧,插队,坐公交地铁逃票那类的人。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没素质的人。他们总是无视规则的存在,会因为自己的家人迟到,而拦着高铁不让车开;会因为自己迟到上不了飞机,却对工作人员进行打骂。那些漠视规则的人,终究也会付出代价。同学们,对规则的敬畏,更是你对对生命的负责。
3、行走世间,请保有一份「热心肠」
就在重庆公交坠江原因公布后,人民日报又发布了一条「这一脚,踹得好」的消息。原来,4月份,长沙的一辆大巴车上也曾发生过类似惊险的一幕。一名情绪失控的男子跟司机发生争执,还试图争夺方向盘,即使司机用尽全力,车子还是出现了大幅度摇晃。此时,一名乘客飞起一脚踹向了那个置全车人生命于不顾的男子,让全车乘客化险为夷。非常认同那篇文章的观点:当遇到这样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每个人都不要当看客,对这种行为要坚决说不,多一点热心肠和「管闲事」,那就是最平常的一天。如果,重庆那辆公交车上,有人坚决站出来制止那场争执,那换来的会不会也是最平常的一天?人生活在世间,没有什么独善其身。当然,老师不建议作为未成年的你们在面对类似的情景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但作为看金庸作品长大的中国人,请你种下这样一颗“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客精神。而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
4、往后余生,珍惜身边的人
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29日得知到李咏因癌症去世;30日又传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唯有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去用力爱你身边的人,去珍惜那些关心你的人和你所关心的人。往后余生,请珍惜身边的人。谢谢倾听。
第三篇:重大灾难下政府的应急机制
重大灾难下政府的应急机制
摘 要: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各国人
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有的还危害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
科学应对、妥善处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考验
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
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其自身的突然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导致其爆发时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力,给政府的应急管理政策带来挑战。因此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的重要,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虽不能杜绝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但可以起到预防作用,降
低政府的损失和人民的伤亡,从而提高执政部门的威信度。
关键词:重大灾难事件;应急管理、政府应急管理
一 概念
应急是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
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
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
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
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
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重大灾难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
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二应急管理研究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应急管理研究的萌芽时期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自上世纪70年代
中后期以来随着地震、水旱灾害的加剧我国学术界在单项灾害、区域综合灾害以及灾害
理论、减灾对策、灾害保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一些学者将应急管理的发展
追溯到了建国初期甚至中国古代。
第二阶段应急管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暴露了我国政府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病特别是应急管理
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
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
步之年。
第三阶段应急管理研究质量提升时期
2008年南方雪灾、拉萨3·14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为应急管理研究提出了严峻的命题。党和政府以及学界从不同角度深入总结我国应急管理的成就和经验查找存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10月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再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三加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健全应急体制加强专业协作。在机构设置中应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继续发挥相关专业机构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理顺相互关系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应提高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应急处置能力,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帮助和推动其建立必要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
2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监测系统、咨询系统、组织网络和法规体系,以保证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和有效沟通。应抓紧建立综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应进一步增强现有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并建立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以便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健全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能力。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因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以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重大灾难事件特别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
4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和行为要求地方政府应该承担应急管理的主要职责中央和省级负责规划和协调明确政府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各级政府应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效应对重大灾难事件。
5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有效应对重大灾难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处置的规程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疏导和控制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帮助社会公众梳理各种复杂信息预防和克服危机中的恐慌心理。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
参考文献
〔1〕高小平刘一弘《我国应急管理研究述评 》2009.10
〔2〕王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及能力评价研究》2008.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01
第四篇:通信移动公司班组建设思考
通信移动公司班组建设思考
作为通信企业生产经营最前沿的组织,班组承担了大量业务发展、客户服务、通信建设、网络维护等一线工作。随着通信企业客户规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班组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行业内外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八九点咨询如何提升通信企业基层班组的综合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长沙移动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管齐下激发基层活力
在班组建设中,八九点咨询长沙移动围绕基础管理、队伍建设和班组文化三大任务,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建设活动,基层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班组建设工作机制逐渐完善。
首先,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升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长沙移动各级单位针对班组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创新管理、学习管理等内容,统一制订了班组管理指导手册和规范,激发了基层班组自主管理意识,提升了班组自主管理水平。
其次,建立标杆体系,强化典型示范作用。长沙移动积极开展标杆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组建设模式和班组成长模式。这些先进经验与做法构成了长沙移动班组建设的知识体系,丰富了班组建设案例库,成为推动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源。2013年,长沙移动一批表现突出的班组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省市青工委等授予 “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荣誉,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班组长逐渐成长为工程建设、网络优化、业务发展、技术公关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和骨干人才。
此外,八九点咨询长沙移动明确提出班组建设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范围涵盖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制度体系与评价指标、班组能力与班组长素质提升、班组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保障措施5大方面。目前,一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经
验已在公司得到应用。其中,班组长胜任力模型与班组长选拔、晋升、激励模式等理论的应用,有效调动了班组长的积极性,提升了班组长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步走”打造自运转的高效班组
班组日常管理中,如果能够确定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往往会给该班组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八九点咨询长沙移动从树立班组建设意识、改进激励制度、发挥标杆班组拉动作用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自运转的高效班组。
第一步,树立正确的班组建设意识。一个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创造并延续更长久的辉煌,需要员工更多自发地追求成功、追求卓越——从内生驱动。缺少了内驱力,员工很难主动迎接变革,企业也难以创新发展。因此,树立班组建设意识、设定目标是治疗企业内驱力不足这一“顽症”的第一剂药。目前,长沙移动班组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推行班组的标准化管理,此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梳理不同专业类型的班组,具体化、量化各专业化班组的管理标准。这些管理标准是通过在各专业班组中选树的对应标杆,继而在广泛的“实施-验证-改进”班组标准过程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标准化所确立的目标,一方面能让各班组成员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亦能使整个团队更具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作为班组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是班组从“正常阶段”迈向“高产阶段”的必经环节。依靠树立共同的目标,促进班组管理效能和内部凝聚力水平的“双提升”。
第二步,改进激励制度,增强班组建设主动性。长沙移动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正面激励机制。例如,每月固定对班组工作进行通报,表扬工作到位、成效明显的班组团队,同时利用手机彩信报和移动传媒等形式多样、与基层员工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媒介进行先进宣传。阳光照不到的那一面是阴影,有先进班组,同样也有后进团队。如果仍然采用通报等方式将后进者“公告天下”,势必会伤害其积极性和自尊心。对此,长沙移动一方面模糊后进的概念,以“对比样本”的方法虚化具体的班组,仅列示不足之处的具体表现,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让存在不足的班组能见贤思齐,补齐短板。另一方面,实行预考核机制,发挥“友情提醒”的作用,告诉大家要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又能通过“限期”的方式提高班组的警戒意识,迅速行动,进而促进了班组管理效能的提升。据笔者观察,这种法理人情同时兼顾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公司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运用,有效提升了内部凝聚力。
第三步,发挥标杆班组的拉动作用。挖掘自身潜能,在PK台上与来自八方的高手过招,同台竞技方显英雄本色。在长沙移动看来,为基层班组打造更大的展示与应用平台是挖掘其更深层能力的重要途径。自2008年启动班组建设以来,长沙移动同步运营了流程自动化管理平台,并将该平台的功能从原有的内部工单流转拓展到班组展示与PK,为班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长沙移动班组建设中的班组Logo设计、口号标语大赛、博文大赛等活动均在流程自动化系统中上线运行并取得良好成效。以竞争心态加入班组建设浪潮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长沙移动班组建设突破了以往上层发动、中层执行、基层乏力的瓶颈,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新局面。
班组是最基层的执行单位,同时也是最小的管理单元。我们讲提升管理效果,更多的是侧重执行层面的效果,令行禁止或使命必达。公司战略的贯彻执行,落脚点还是在班组。如果仅是依葫芦画瓢,不能理解真正的战略意图,最多只能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甚至可能会形似神不似,做出来的工作表面上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可能实质上损害了长远发展的利益。所以,为真正做到班组建设与绩效完成的管理提升,让班组既能“埋头拉车”,还会“抬头看路”,就需要对其进行战略意识强化提升。事实证明,带着战略眼光做事较之埋头苦干,效果不可同日而语,除能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还可能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在笔者看来,只有经历了市场和客户真正考验的员工、班组,才能真正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因此,企业只有真正立足于人的成长所需,助力员工与企业共成长,才能从更高层面上实现以人为本。
移动通信行业班组建设相关内容,敬请关注八九点咨询,班组建设第一品牌
第五篇: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建设(移动公司)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作为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移动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机遇,狠抓落实,着力完善和建设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通信信息服务保障。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
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通信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移动通信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可以有效克服偏远地区架设线路的地形障碍,容易实现农村局部地区的有效通信网络覆盖,对于环境条件差、建设通信线路施工难度大的农村而言,移动通信是解决农民通信难问题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县市乡镇。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重视面向广大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在我国“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据统计,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90亿元,为26个省(区、市)的2.6万多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开通了移动通信服务,占全国“村村通电话”工程实际完成量的一半以上,超额34%完成了任务,直接使我国行政村通电话的比例提高了3.8个百分点。工程范围包括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地区,以及青海玉树、果洛地区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差、甚至没有通电通路的偏远农村地区。移动通信的开通解决了当地通信难问题,使信息闭塞的偏僻农村与外界建立起便利的联系渠道,在改变农村生产状况和农民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农村通信建设,中国移动的移动通信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这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覆盖水平。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国移动将继续筹集资金,建设和完善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改变我国农村相对落后的通信状况。
一是继续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利用高质量、广覆盖的移动通信系统,进一步扩大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人口覆盖率,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民能够通过移动电话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二是继续完善农村地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已经开通移动通信网络的农村地区,要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增加网络覆盖的密度和深度,完善综合通信能力,提供先进的通信手段。三是继续提高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运行质量,加强网络维护和优化,进一步提升网络利用率,要让农民的移动电话“打得通”、“通得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通信条件。
二、加大通信业务推广力度,着力拓展农村移动通信服务营销网
改善农村通信相对落后的状况,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只是基础性工作,真正把移动电话使用起来才是关键。移动通信作为先导和基础性产业,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把县域市场列为发展重点,加大县、乡、镇、村的移动通信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一是重视农村地区服务营销体系建设。采取自建、合建、代办代销、电子营销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服务营销网点建设,扩大农村服务营销网辐射范围,逐步落实“一镇一店,一村一人”等要求,力争实现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有营销服务网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开通、办理各种移动通信业务。二是重视提高农村移动通信营销服务水平。着眼于农村市场深度拓展,将现有通话、短信、彩铃、无线上网等业务,根据农村消费特点进行合理捆绑销售,开发推广适应农村需求的短信咨询、移动气象、移动询价、无线定单、电子农务等服务产品,促进精细农业发展,挖掘增收潜力,为农民开辟一条致富的新途径。同时,针对农民外出打工的特点,开发和提供面向农民工的特色移动通信服务。三是合理确定农村移动通信的服务价格,鼓励农民多用电话。专门为农民定制低价位、方便实用的“农民手机”,降低农民使用移动通信的门槛。此外,中国移动决定通过企业的规模发展,有效降低农村移动通信服务价格,使农民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到最好的移动通信服务。
三、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搭建移动通信农业信息网
长期以来,中国移动利用移动通信平台,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全国各移动通信企业创造性地开发了“农技信息查询系统”、“农信通”、“移动农网”等方便农民使用、有效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应用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发挥移动通信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要搭建优质高效的移动信息化平台,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新的实现渠道。要充分利用移动通信基础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无线宽带等接入网建设,以无线与有线结合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接入能力,增强面向农村地区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向农村地区提供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其它特定应用业务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二是要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打造“农信通”系列产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信息服务。要与各农业部门开展广泛合作,利用移动方式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面向农村的粮、棉、果、菜、花、畜等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强化科技兴农信息、农产品流通信息、农业保障信息、农村百事通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让农民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和供求信息。针对农业生产、农产品供销等整条农业生产链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一整套信息化服务。
三是要加强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帮助解决农民信息技术薄弱的问题,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下乡、进村、入户。借助日益普及、方便快捷的移动通信传播手段,开展农民信息化普及工程,加快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同时,要以短信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农业政策,加强科技培训,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