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初三复习课教案-国情国策部分小结
中考政治总复习-国情国策知识体系
板块一 国情板块
1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形象: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有差距。2当今国际局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3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主要原因:(特别注意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因)。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9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1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思想上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行动上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12统一的重要性:统一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3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4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板块二 国策和发展战略板块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国策。(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现实意义)
1.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2.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4.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5.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计划生育的国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人口现状的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3人口过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环境、资源、就业、吃饭等问题。4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保护环境的国策。我国的环境国情: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2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发展经济能为保护环境提供资金支持物质条件。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四、节约资源的国策。
我国的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利用不合理、不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联系
紧密)1.含义2要求。3如何实施。
六、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科学技术的地位(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我国的科技国情:(优势,劣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教育的重要性: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对国家)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4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
5中学生如何创新:
七、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民族问题、共同富裕联系紧密)
板块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 一: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证、法律保障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三个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三个中央国家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4法律的特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所有的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5依法治国的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依法治国的意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7依法治国的四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8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9宪法地位的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内容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联系: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10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根本活动准则。
11在法治国家里我们怎么做: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2公民的政治权利:建议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1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
14行使建议监督权应注意: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5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执法必严,提高决策水平办事效率和廉政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权利。
二: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处于基础地位,是中心工作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第一步解决温饱
(1980-1990)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小康(到20世纪末,这个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20年将达到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3公有制经济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4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主体地位。
5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6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7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8如何对待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9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的作用: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我们的社会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1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
2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5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尊重并加以保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四: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板块四: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复习课教案 文档 (8)
Recycle 2(复习课)教案
第一课时
杨德涛
学习目标及要求
1、复习有关家务劳动的动词短语以及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Can you „„? Yes ,I can No, I can’t ;
2、通过歌谣熟悉十二个月的名称。学习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read部分的对话认读、理解及运用。要求学生能独立认读句子,根据句意回答问题,并能在情景中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对话。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句子做事情。(以及完成小调查)学习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认读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孩子们在反复的歌谣诵读中明确单词的读音,通过认读的练习,记住词形。学习准备
1、准备第四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卡片,本课时Let’s read 部分的课件;
2、投影片:Let’s read部分的问题及填空练习;
3、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卡和图片;调查用的小表格。学习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图片展示法,动手操作法 学习过程设计
1、Warm-up
(1)唱一唱
教师播放I can help.的歌曲,孩子们边唱边表演。
(2)Let’s chant
播放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孩子们表演歌谣。边唱边拿出相应的短语小卡片。
(3)look, ask and answer
教师出示短语小卡片,孩子根据卡片内容询问下一个同学:Can you make the bed?
2、Presentation
Let’s read
教师出示Let’s read 课件,让孩子观察图片:“Who can you see?”“Can the monkey’s father cook the meals? ”“Can the monkey empty the trash?”
学生自己阅读对话,小组内回答问题,抽查学生回答问题。
听对话录音,跟读。
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表演对话。
把每个问题的答案写在问题后面,小组检查。
Let’s chant
教师出示12个月份的图片,让孩子猜猜分别是哪个月。
出示12个月的单词卡片,逐个认读,或进行随机抽查。
播放歌谣,听到月份时出示相应的单词。
听录音,边听边说。
听录音,边说边表演,或小组表演。
3、Let’s play
小组表演的活动
学生每四人一组,把自己可以做的事和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如:I can wash the clothes.My father can cook the meals.My mother can do the dishes.把所有纸条放在一个盒子里,每个孩子抽出一张,大家认读,并扮演其中的角色表演。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做本单元活动手册Listen and match
Read and answer
(1)学生自己认读对话。
(2)小组互问答。
(3)独立写出答案。
板书设计 Recycle 2
What can you do? I can….Can you ……? Yes, I can /No, I can’t
第三篇: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8
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几何部分
第一章: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教学目的:
1、理解线段的和与差,线段中点、两点问的距离,掌握直线公理、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理解角、周角、平角、锐角、直角、钝角、余角、补角、角的平分线等概念。
3.掌握度、分秒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差、倍、分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的平分线。
4、理解对顶角片卜确、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掌握垂线性质。
5、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解(证)题。; 知识点:
一、直线:直线是几何中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直线的两大特征是“直”和“向两方无限延伸”。
二、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直线的这条性质是以公理的形式给出的,可简述为: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三、射线:
1、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们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四、线段:
1、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五、线段的中点:
1、定义如图1一1中,点B把线段AC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叫做线段图1-1AC的中点。
2、表示法:
∵AB=BC ∴点 B为 AC的中点
或∵ AB= 12MAC
∴点 B为AC的中点,或∵AC=2AB,∴点B为AC的中点
反之也成立
∵点 B为AC的中点,∴AB=BC
或∵点B为AC的中点,∴AB=
12AC
或∵点B为AC的中点,∴AC=2BC
六、角
1、角的两种定义: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要弄清定义中的两个重点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这两条射线必须有一个公共端点。另一种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可以看出在起始位置的射线与终止位置的射线就形成了一个角。
2.角的平分线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表示法有三种:如图1—2
(1)∠AOC=∠BOC
(2)∠AOB=2∠AOC= 2∠COB(3)∠AOC=∠COB=
12∠AOB
七、角的度量: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度=60分;1分=60秒。
八、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5)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6)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 l周角=2平角=4直角=360°
九、相关的角:
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4、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十、角的性质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十一、相交线
1、斜线: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它们的交点叫做斜足。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垂线: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4、垂线的性质
(l)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垂线段最短。
十二、距离
1、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两条直线平行,从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的距离实际上是两个特殊点之间的距离,它们与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是分不开的。
十三、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说明:也可以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说明: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用判定公理(或定理)在已知条件中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则应用性质定理。
6、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注意:当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两个角相等。当角的两边平行且一边方向相同另一方向相反时,这两个角互补。例题:
方法1:利用特殊“点”和线段的长
例
1、已知:如图1-3,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CB 的中点,BD=1.2cm。求:AD的长。
[思路分析]由D是CB中点,DB已知可求出CB,再由C点 是AB中点可求出AB长,用AB减减去DB可求AD。
解:略 [规律总结]利用线段的特殊点如“中点”“比例点”求线段的长的方法是较为简便的解法。
方法2:如何辨别角的个数与线段条数。
例
2、如图1-4在线段AE上共有5个点A、B、C、D、E怎样才数出所有线段,[思路分析]本问题如不认真审题会误以为有4点恰有4个空就是4条线段即AB、BC、CD、ED;而如果从一个端点出发、再找出另一个端点确定线段,就会发现有10条线段:
即: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条。
[规律总结]此类型题如果做到不重不漏,最好方法是先从一个端点出发,再找出另一个端点确定线段。
例
3、如图1一5指出图形中直
线AB上方角的个数(不含平角)
[思路分析]此题有些同学不认真分析误认为就4个角,其实共有9个角。即:∠AOC、∠AOD、∠AOE、∠COD、∠COE、∠COB、∠DOE、∠DOB、∠EOB共9个角。
[规律总结]从一个顶点引出多条射线时.为了确定角的个数,一般按边顺序分类统计,避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方法3:用代数法求角度
例
4、已知一个锐角的余角,是这个锐角的补角的16,求这个角。
[思路分析]本题涉及到的角是锐角同它的余角及补角。根据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考虑它们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设锐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 – x。,它的补角为180 – x,这就可以列方程了。
解:略
[规律总结]有关余角、补角的问题,一般都用代数方法先设未知数,再依题意列出方程,求出结果。
方法4:添加辅助线平移角
例
5、已知:如图l—6,AB∥ED
求证:∠B+∠BCD+∠D=360°
[思路分析]我们知道只有周角是等于360°,而图中又出现了与∠BCD相关的以C为顶点的周角,若能把∠B、∠D移到与∠BCD相邻且以C为顶点的位置,即可把∠B、∠BCD和∠D三个角组成一分周角,则可推出结论。
证时:略
规律总结]此题虽是三种证法但思想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加辅助线,平移角达到目的,这种处理方法在几何中常常用到。
第四篇:高三英语复习课教案8
高三英语复习课教案8
名词从句(Noun Clauses)I.Teaching Aims:
To ask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noun clauses and use it freely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II.Difficulties and Emphasis: ** How to distinguish the noun clauses.**How to tell the appositive clause from the attributive clause.III.Teaching Tools: Multi—media IV.Teaching Processes: Step1.Review the Attributive clause.(5 minutes)
Step2.Presentation(computer)
(5 minutes)Showing the students some sentences, ask them to analyse the sentences, making sure they can tell every part of speech, especially subject、object、predictive and appositive.Step3.Explanation
(Looking at the screen)(15 minutes)The usage of noun clauses: 名词从句包括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等从句。它们可以由下列连词引导:从属连词 that, whether, if;连接代词 who(ever), whom, whose, what(ever), which(ever);连接副词 when, where, why, how, how much / many /long /often 等。
●主语从句在句中作主语
That mathematics finds its use in every science is evident.Whoever is tired may rest.Why the earth moves round the sun is quite clear now.主语从句常放在句尾而用 it 作形式主语使句子更加平衡,这时口语中常省略 that, 如上面第一句改成“It is evident(that)mathematics finds its use in every science.”更好。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把主语从句放在句尾而用 it 作形式主语:
1. 主句谓语是被动语态时,如:
It is said that he is a good doctor.2. 主句是疑问句或感叹句时,如:
Is it true that the film star will come?
How wonderful it is that we'll visit the Great Wall tomorrow.3. 主句谓语动词是 appear, turn out, happen, occur, come, strike, follow, matter 等时,如:
It happened that she had a cold and didn't go with us that day.It turned out that I was wrong.4. 表示说话人的推测或评价,如在 it seems, it may be, it is(un)likely, it is(im)possible, it is a pity, it is a wonder 等结构中,如:
It seems that this test is reliable.It is a pity(that)she can't go with us.5. 强调主句的表语时,如:
It is a mystery to me how it all happened.It is necessary that he should do so.●宾语从句在句中作宾语
I thought(that)you had read the book.We should learn to tell whether an element is poisonous or not.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is? 1. 宾语从句后有宾语补足语时常移至句末,而用 it 做形式宾语放在前面,如:
The experiment makes it clear that air has pressure.2 宾语从句可作某些介词和某些作表语用的形容词的宾语,如:
The resistance of a wire also depends upon what material it is made of.We are sure(that)it will be a success.3. 宾语从句可以是直接引语也可以是间接引语,如:
He asked me, “Are you from Chengdu?”(直接引语)
He asked me whether I was from Chengdu.(间接引语)
●表语从句在句中作表语
The reason is(that)we haven't raised enough money.That is what we want to know.●同位语从句在句中作补充说明名词及其短语的从句
I am in doubt whether I should buy or not.He expressed his hope that he would visit China again.Step4.Practice.Doing some exercises(filling the blanks)
(15 minutes)Step5.Disscusion of the defrences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apposive clause.(3 minutes)Step6.Consolidition
(1 minutes)Step7.Homework.(Making some sentences with noun clauses)
(1 minutes)
第五篇:初三数学复习工作小结(推荐)
初三数学复习工作小结
回顾2005比乐中学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应当说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我们认为初三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每位教师应负起责任,让学生满载着素质教育的丰硕果实结束义务教育。
一、总复习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
具体做法是:
㈠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
教师的板书应体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看解题思路及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的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电教手段运用要和谐。
强化学生板演作用,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提供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㈡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教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
⑴字面理解水平
⑵联系的理解水平
⑶创造性水平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㈢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首先,教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教师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学生会从心理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最后,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复习情境,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二、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信心”这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1、变更命题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3、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4、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批评性。
5、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三、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根据数学大纲的规定,一般认为数学技能指以下3种
⑴运算技能
⑵作图和画图技能
⑶推理技能
为此,在数学复习中,特别在学生练习中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正确性。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遵循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在运算、推理、作图中和所得结论中都要准确无误。
第二、速度。注重解题速度。
第三、协调性。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由,融为一体,作出连贯反应。
以上,是我们初三数学组在数学实践中,总结得到的不完全的经验概括,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