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社区小天地 作好育人大文章
依托社区小天地 作好育人大文章
——第六居民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第六居民委成立于2010年12月,由11个拆迁单位组建的,现有楼房11栋,辖区人口1123人,其中青少年约占居民委总人口的2/5。第六居民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农场党委和街道办党委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农场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第六居民委按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居民委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着力营造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的育人环境,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证,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以努力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平台为目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组织网络,在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健全机构,领导重视
胜利社区在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立足长远,始终把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和根本性的任务来抓,将工作落到实处。第六居民委坚持关工委工作由书记亲自抓、总负责,把关工委工作列入社区日常重要工作之中。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共同负责的关工委工作小组,社区干部全力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队伍落实,“五老”优势发挥好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社区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中心,积极充实了“社区关工委志愿者队伍,抓好青少年德育宣讲、老少结对促帮教、以老带新谋发展三大工作载体,形成关工委组织队伍、制度保障、服务成效和资料积累四项规范,使关工委工作落实到位、作用到位、效果到位,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老少同志参与其间。这为发挥“五老”人员的余热提供了一个舞台,为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提供了一个阵地。社区还利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走访社区的五老人员,邀请他们参与社区建设,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社区还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向下、向外延伸,由社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担任关协小组成员,了解小区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做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使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网络化并形成合力。社区还设立社区、学校(周边学校)家长“三方”联络小组,定期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各方联席会,研究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有关问题,落实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事宜
三、制度健全,工作组织协调好
在工作中,社区十分注重做好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完善管理。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组织网络确保了各项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成效显著。尤其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参与活动率达到了社区学生总数的30%以上。在学生们上课期间,我们侧重组织关工委老年志愿者参加学习培训、交流座谈,开展工作调研。组织老同志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青少年心理常识,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等,为假期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第六居民委关工委利用寒暑假期组织老干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为社区青少年上法律知识课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活动创新,特色工作开拓好
本着“联系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1年1月份以来,第六居民委联合兄弟单位开展假期清理小广告,整治场容场貌综合治理工作,3月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共创和谐社区”的文明宣传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文明行为,发放文明资料,有效培养了青少年和居民群众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5月份,我们制定了第六居民委文明守则和行为规范,引导教育青少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文明道德规范,共同建设和谐社区,打造幸福胜利。7月份正值暑假,组织辖区内30余名青少年开展暑期系列教育活动,听老一代垦荒人讲那过去的故事、学习北大荒精神、学习胜利农场场志等教育课程,孩子们用心表演的诗朗诵《满江红》歌伴舞《春晓》《精忠报国》计二胡独奏等精彩的节目,丰富孩子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加深感情,促进交流学习。
第六居民委关心下一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街道办要求换有差距。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强化进取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抓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最大程度服务好辖区内青少年。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项系统工作,关工委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做到思想上贴近时代,工作上贴近中心,服务上贴近青少年实际,狠抓重点,力创物色,勇争一流,努力把我社区关工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六居民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第二篇:依托社区小天地 做好育人大文章
依托社区小天地 做好育人大文章 ——百福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不平凡的工作,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悉心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近年来,社区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着力营造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的育人环境,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主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深化对社区关工委工作的认识。
社区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支部、团支部等有关人员任成员的关工委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健全关工委的领导机构,制定关工委学习制度、汇报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关心一下代工作的良好氛围,保障了关工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立足基层,活跃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
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时刻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挂在心上,立足基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多方面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调动热心下一代工作人士参与到工作中来,万众一心,齐抓共管,进一步活跃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建好阵地,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加大社区教育场所及教育阵地的建设。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建立青年活动室和阅览室,开辟百科集装箱和创业理财角等专区,为青少年
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共建单位,为社区实施社区资源共建,发动无偿捐书活动,现已为社区实现藏书1000多卷,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的“书架子”。
二是挖掘资源,建立阵地,关爱青少年成长。社区依托街道社会工作部,在百福弄社区建立了“新蕾社会工作室” 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专项工作——以社区青少年为主体,社会工作室为主力,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社工、社会公益)三维一体的专业工作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对象进行探索和实践工作。新蕾工作室针对家庭困难青少年、学习困难青少年、离异家庭青少年、行为偏差青少年等特殊情况青少年进行帮助,传递友谊,使他们充分感受社会的关爱。在今年暑假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小分队与新蕾工作室共同完成了个案工作《打开我的世界》。社区利用假期组织青少年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继承环保小卫士志愿服务队服务宗旨,强化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绿色家乡的热情。
新蕾工作室还联合综治工作以“自护、平安”为主题,在青少年中普及安全、防溺水、防灾害等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联系,营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做好正确对待周围发生的事物,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浓厚氛围,使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习惯。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防毒、拒毒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联系社区“五老”队伍正确引导社区青少年正确处理学习、娱乐
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社区定期向辖区内青少年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提供有意义的图书、杂志、报刊、录像等,让青少年在假期学到更多的知识,尽情畅游知识的海洋。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社区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劝阻不文明行为,进一步在全体中小青少年中倡导文明用语、文明行为,使青少年懂文明、讲礼貌、有修养、以诚待人,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们,为全社会很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丰富载体,加强社区活动参与面
社区找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建设的结合点,充分发动社区的“五老”队伍,整合了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关工委的工作积极性;将“五老”典型和基层工作经验进行广泛宣传,社区在暑期请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法制讲座,并让关工委“五老”与辖区青少年结队,扩大了社区关心一代工作的影响力,带动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整体活跃。
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运转协调的保障机制。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举措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积极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的保障机制,为社区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创新关工委机制依托校园小天地 作好育人大文章
创新关工委机制,依托校园小天地,作好育人大文章
盘龙区拓东二小关工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拓东第二小学隶属昆明市盘龙区教育局,创办于1951年5月,占地面积2956平方米,教学楼面积3321平方米,是一所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师资优良,环境优美,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质的教育水平的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852名学生,36名教师,近年来,学校根据发展要求确定了以“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坚持“规范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促进均衡做贡献”的工作思路,以“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质量效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弘扬“博学、敬业、合作、创新”教育精神,注重内涵发展,竭力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提高认识,明确学校成立关工委的必要性。
在学校设立关工委到底有无必要? 对此, 我们的认识是关工委是在上级党委领导下, 以“五老”为主体, 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群众性工作机构。学校是青少年比较集中的地方, 对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 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关工委正是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关心和教育的一个群众性组织, 他们可以做学校和教师想做但做不过来的工作,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借助力量或帮手。特别是关工委在调动老专家、老干部、老教师,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2-
纳入”:即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纳入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年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四到位”: 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办公条件到位(关工委办公室设在校长室、关工委活动室设在党员活动室);“五同步”: 即把关工委工作与学校育人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总结、同步表彰。共同以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己任,对广大少年儿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宣传道德法制观念,弘扬科学精神,传播文化知识,培养文明习惯,努力实现社会、学校、家庭联手,共育英才的目标。
四、创新机制,活动务实,形成特色
1.加强关工委相关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我校关工委每学期召开不少于4次的学习和培训,一是认真学习上级关工委的工作部署精神,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组织学习新形势下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典型经验,了解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新形式,新要求,使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团队干部、班主任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开阔视野和工作思路。通过学习和培训,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弄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树立起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与青少年交朋友,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新观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由关工委“家庭教育培训部”邀请顾问、专家对学校不同年级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徐桥顾问为一年级刚入学的家长开设“幼小衔接,顺利过渡”专题讲座,就小幼衔接阶段家长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一一解答,并指出新时期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余允珠顾问分别为三、四、五年级家长开设“培养良好习惯,营造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解答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并在二年级学生中对家长作了“好习惯如何培养”现场训练课;4-
行汇报,并与友邻单位、家长、学校进行交流和沟通,之后由关工委委员、家长、师生进行了舞蹈、歌曲、器乐演奏、插花、播放自制环保宣传片、发饰造型设计、瑜伽、校园大课间、教师专业素养诵读、演讲等表演,把联谊会推向高潮,通过联谊活动,增强关工委、学校、家长互动,使大家加深对学校关工委工作的认识,从中获得启发、帮助和提高,实现互补双赢、共同进步的效果。
5、社会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工委“社会实践部”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学校和班级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为各班级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和孩子一同读书;辅导学校科技小组制作车模、建模,培植植物、饲养动物;配合学校组织并参与学生外出如参观展览、水资源和垃圾处理调查、观看影片、春、秋游;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上给予了班主任较大的支持,督促早读,净化、美化、绿化教室,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大型艺术节、运动会,关工委都积极组织家长为班级挑选、排练节目,训练参赛项目,制作和购买比赛道具,维持秩序,拍照摄像,担任学校活动评委,保证活动的开展。开展献爱心活动,在关工委“社会实践部”的倡议下,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为会泽县迤车镇西土乡西土小学学生捐赠衣物学具356件,并由关委会送往会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委会的爱心行动带动和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还邀请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课本以外的知识,传承了泥塑、评书等非遗文化,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6.注意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工委“心理辅导部”邀请顾问心理学专家韦晓、尚昆荣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培训和活动课教学的指导,关工委发挥学校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资质教师的作用,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在各学科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校园音乐氛围,自编自创手指操、放松操并推广到学生阳光大课间中;同时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分别有八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及论-5-
文在全国省市区获奖,真正实现“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7.齐抓共管,保平安。关工委“安全、法律维权部”,邀请顾问汤宇律师为全体教师开展了“法律进校园、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为五、六年级学生开设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讲座。发起组织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本着自愿与量力的原则,组织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观摩课间活动、巡视校园环境、深入课堂听课、体验学生午餐、征集家长建议、维持入学与放学秩序等环节,在确保师生平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辖区派出所定期到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治安整顿和安全保卫工作,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
两年来,学校关工委在教育资源的整合,育人合力的凝聚、关心下一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效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竭力提升了学校办学声誉;近年来拓东二小先后创建为云南省绿色学校、昆明市绿色学校、昆明市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身边好学校”、“书香校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学校”、盘龙区“非物质文化传承教研基地学校”;评为盘龙区“教书育人岗位建功”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优秀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今后我校关工委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学校关工委工作,为孩子的成长共筑一片蓝天。我们相信,在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培育下,这些茁壮成长的花朵一定能够成长为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第四篇:小社区营造大文化 作好和谐管理新文章
小社区营造大文化 作好和谐管理新文章
环保社区作为建国街街道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准确把握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凝聚居民归属感,强化属地认同感,启发民主参与意识,促进社会合作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意识,依托社会资源,创新了社区四大文化体系。
一、社区党建文化体系
科学谋划社区党建文化建设的工作架构,将社区党建文化细分为“红色文化、服务文化、民主文化”3大系列。
“红色文化”。一是利用社区文化长廊建设“红色记忆墙”,回顾党的历史,宣传党史上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先进事迹,让前来办事的党员和居民了解党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利用社区多功能厅,开设“红色课堂”,通过播放红色电影、邀请老红军做讲座、学唱红色歌曲等形式,激发社区党员对党、对国的浓厚感情。三是通过社区QQ群向社区党员群众征集“我身边的感动”征文,选择优秀文章在QQ群上发表,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评论,引导健康价值体系的形成。
“服务文化”。一是在社区网格内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为14个网格内的所有党员制作佩戴了统一标牌,并号召社区居民“有话对党说,有事找党帮”,激励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二是组建了5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每季度活动两次,在助老助残、社会维稳、调解纠纷、宣传政策等事物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三是开展“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服务活动,每个周末晚上7点在社区党员活动中心由各行业党员代表为居民进行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健康、送文化等为便民服务。
“民主文化”。一是每个网格聘请一名社区党员监督员,半年评选一次“社区党员明星”,激发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员的成就感。二是聘请20名党员和居民代表成立居民议事会,由社区提供场所每月活动一次,让居民能够通过自己的组织方式发出自己的呼声和需求,调动了居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三是建立群众评议制,由街道组织制作评议表,每半年对社区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打分测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严重脱离群众的社区干部要做出处理。
二、社区楼道文化体系
同住一个楼道多年,居民相见却不相识,这种邻里间的“坚冰”,在现代城市已繁衍成一种通病。环保社区在街道的指导下,创新思维、精心谋划,搭建邻里间联系的桥梁,将楼道搭建成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突出家庭特色。开展了“十大特色之家”评比活动,由居民在QQ群上公开推荐本楼道的“读书之家、文艺之家、体育之家、书画之家、摄影之家、五好之家、花卉之家、艺术之家、集邮之家”,并将评出的18户特色之家在群里发布。
突出文化特色。组织居民将自己的绘画、书法、剪纸、摄影、刺绣等作品在楼道里展示,并号召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还通过网络征集了“楼道感言”、“社区感言”100余条,在楼道和社区公示栏内展出,一句句或温馨或警示或充满哲理的条幅出现在楼道抬头可见的地方,使居民产生“心灵共鸣”,拉近了邻里间距离,促进了邻里和谐。
突出服务特色。在楼道内悬挂居民自己缝制的“爱心袋”,把计划生育、就业、低保、法律法规、防火小常识、健康知识、常用电话等各种资料放入其中,供居民免费拿取,在小空间里加大楼道文化的包容量。
突出道德特色。举办了以“婆媳体贴情、邻里互助情、孝敬父母情”,“参与社区活动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教育子女好”为内容的“四情”、“四好”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家庭和个人20名,并组织4名代表为大家做了报告,生动感人的事迹在居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对改善社区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谐起了积极作用。
三、社区大众文化体系
动员每位群众都要“加入一支文体队伍,培养一种文艺特长,坚持一项志愿服务”,引导居民在娱乐中强健身体、陶冶情操、共促和谐。文化设施建设。建起了藏书一万余册、电子图书三万余册的图书室,全天候开放,供居民免费阅读;多功能室内配备了电脑、投影仪、音响,可供100名群众集中学习;党员活动室内购置象棋、围棋、扑克,书画室、舞蹈室每天下午3点向居民开放;有条件的小区安装了室外健身器材。
文化队伍建设。抓好文艺人才培养,成立了戏剧爱好者协会、书画联谊会、中老年健身舞协会等文艺组织,培养了70多人的社区文化活动骨干,他们除了定期开展社区活动外,还经常参加市、区各类文化活动;做好大众文艺活动,成立了社区合唱队、舞蹈队、书画社、票友社、太极拳剑辅导站、科普协会、社区志愿者组织,不同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特色建设。以节能环保为特色,开展了系列活动。利用社区文化墙宣传环保小知识,倡导居民低碳生活;定期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教育培训;在社区办公管理方面,严格文件、材料的制作份数,提倡一纸两面用,尽可能的使用网上传送文件;开展养绿护绿活动,动员辖区单位、居民积极参与,成立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绿地、花坛、树木等绿色植物认养活动,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参与到绿色文明活动中。
四、社区教育文化体系 针对社区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施两项教育工程,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形成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实施“调解工程”,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建好平台。
1、设立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站”,工作站人员配合社区警务室开展对辖区治安重点区域的巡逻工作,准确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
2、设立了社区恳谈室--“敞心阁”,通过语言的沟通和心里疏导平息社会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舒缓居民情绪、预防越级上访。
3、设立了“群议厅”,社区中群体性矛盾、居民普遍关注的小区建设、采暖、各类污染等热点难点问题,都可由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和相关人员在“群议厅”商讨,通过大家的沟通、交流和社区是正确引导,最终形成合理化决议。二是组建队伍。选聘8位热心调解工作,为人公正,具有一定法律基础、政策水平、文化知识、调解特长的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楼院长和热心居民组建了民间调解员队伍,以“敞心阁”和“群议厅”为平台,多次参与了社区纠纷的调解,这支调解员队伍已经成为邻里和睦相处、社区平安建设的和事佬和生力军。三是完善制度。建立了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分级调处制度、调解员调处制度、畅通的民意表达制度,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融会贯通。
实施“传播工程”,营造和谐氛围。一是讲授传播。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室、多功能厅、舞蹈室、书画室,聘请社区内有特长的同志担任老师,开设了文学知识类、健身娱乐类、休闲文化类、实用技能类四大类课程,具体分为肚皮舞、健康保健、烹饪编织、书法绘画、职业技能培训等十多门课程,每周授课3次,居民可根据个人喜好免费学习。二是网络传播。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主题,在社区QQ群内上传化解社会矛盾的成功案例,刊载优秀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书画作品,推荐弘扬社会美德的影视作品,通过这样的渠道提升居民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建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窗口传播。社区联合辖区餐饮、医疗、商贸等窗口服务行业,创建行业文明服务。联合医疗行业为老人提供免费和成本费体检,免费健康讲座;联合商贸业举办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联系餐饮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第五篇:依托社区做好老干部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干部工作纳入社区管理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则成了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目前的老干部也和其它县区的情况一样,进入了双高期,且居住分散。因此如何依托社区资源,真正把老干部“四就近”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我区老干部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现阶段我区“四就近”工作的现状
1、老干部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属老干部局管理的老干部共有人,其中离休干部人,县处级以上退休干部人。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老干部生活、学习、医疗、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的老干部希望参加各类知识的学习;近的老干部表示最担心的问题是生活中无所事事、生病住院、生活孤独;近的老干部离退休之后主要精力用于家务和打麻将;仅占左右的老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示满意。的老干部认为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超过以上的老干部表示愿继续有所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处于日常生活少有人照料状态的近;近的表示“身体
健康,心情愉快”;在居住方面,与子女同住的占独居的占。超过的老干部认为在身体不适时,最好的就诊方式是到离家较近的医院。调查表明,老干部在进入“双高期”后,迫切需要全方位的整体服务。
二、我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深。
首先是有的老干部认为,进社区是将他们当作“包袱”推向社会,因而与原单位脱离了关系,成了“社会老人”。二是有的社区认为,社区服务主要是针对社区弱势群体和社会老人,而老干部待遇较高,无须提供服务,再者为老干部服务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原单位的事,与社区无关。三是领导的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强,只要不出问题就是做好了老干部工作。因而老干部工作很难纳入各级领导的决策范围。包括社区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社区主要工作大多为上级各个部门布臵的硬性任务,包括劳动、卫生等,涉及到社区居民生活各个方面。在人员少,任务繁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有些工作人员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强。通过调研,有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老干部工作“四就近”。更不要提一些更具体的东西了。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是当前极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四就近”工作的最大障碍。
2、管理服务不全面。
我区社区管理服务老干部工作当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服务管理项目不多。对老干部管理服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生活照料等家政服务方面,对象多为高龄、多病、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干部群体。这对于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服务管理形式不多。主要是依托社区现有的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或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设立的家政服务中心为老干部服务。大部分老干部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难以认同。通过问卷调查,我区老干部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不足50%。资源整合利用率较低。三是服务管理经费不足。很多社区表示,经费缺乏是社区老干部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以大学路桃园社区为例,该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在困难帮扶、发挥作用、就近医疗等方面工作都相对比较扎实,但因为社区条件和场地以及经费等各种原因,老干部活动场地则相当简陋。因此老干部就近活动、就近学习方面则相对困难,难以纳入其工作议题。
3、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不明显。
“四就近”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积极发挥老干部在经济建设、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社区做的还是明显不够。一是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各种利益的驱动,大部分老干部多取向劳动报酬,无偿为社区服务的老干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二是社区为提供老
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很少,只在一些示范性的社区建设中,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成立了各种老干部自娱自乐的队伍。三是得到社区的重视与支持不够。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老干部工作难以列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在组织动员、人员经费、机构的建立等方面,难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有效平台。
4、制度不够完善
我区大部分社区“四就近”工作的相关制度都不够完善。包括党建、就医、便民服务、就近学习娱乐以及考评等相关方面。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社区工作也做了,辖区内的老同志也认可,但就是缺少相关的文件资料等信息。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局面。
二、改进和加强社区“四就近”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实施有关政策法规。
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离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开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局面,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河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发挥社区优势,利用社区资源为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迫切需要。”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充分说明了老干部工作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召开全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办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和专干以及社区书记参加。会上宣读省、市关于“四就近”工作的文件精神,使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构建党政领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老干部原单位和社区办理,相关单位支持参与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要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的宣传力度。使老干部适应管理体制的转变,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做到与时俱进,尽快适应社区服务、融入社区生活。
2、在社区老干部管理服务方面,可以借鉴兄弟县区的经验
市委老干部局在 月 日 在上街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了关于全市老干部工作“四就近”的交流观摩会,会上上街
区老干部“四就近”工作就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该区健全的“四就近”管理服务制度以及试点参考模式等,对我区的社区老干部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多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或老干部工作人员深入到先进的兄弟社区参观交流,借鉴经验,取长补短。
3、完善各项制度,使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纳入年终考评 3.1、完善各项制度,使社区老干部工作有所依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完善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各项制度是让老干部“四就近”工作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的重要手段。首先老干部局要出台包括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参加活动以及联系老干部、走访慰问老干部、社区老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下发到各基层,基层社区再根据自身的软硬件情况制订付合该社区条件的社区老干部工作制度。
3.2、将“四就近”工作纳入到年终考评
年初将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纳入到全区目标考评细则进行千分量化并下发到办事处,今后“四就近”工作将成为我区老干部工作的考核重点。以区委组织部的名义对基层加强考核力度,对做得好的社区实行加分,年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鼓励社区发
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老干部工作的新举措,营造各具特色的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老干部“四就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作为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做工作,实实在在做工作,确保老干部“四就近”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