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儒学思想 育化心灵品质
依托儒学思想 育化心灵品质
碾区第四小学校校长 于学文
各位领导、教育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依托儒学思想 育化心灵品质》。从2012年第四小学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也给我们新一届领导班子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第四小学成为山城人民满意的教育园区,新班子团队集思广益、共同商榷,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育人方法。通过反复实践和论证,我们惊喜地发现,“儒学思想”才是立道育人的瑰宝。
我们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成功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我们结合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至理名言,学校大厅主体浮雕
(一)学校大厅主体浮雕
(二)精雕细琢,深挖内涵,从“道、德、仁、艺”中提炼出“立志、立德、博爱、博学”富有现实意义的办学理念,并把这一“突出主体地位,为孩子终身发展”的理念做为育人宗旨。
我们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立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有志向的人;也就是“立志”。从小树立良好的品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也就是“立德”。从小建立仁爱的思想,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也就是“博爱”。从小确立广学的目标,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也就是“博学”。
为了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学校依托“道、德、仁、艺”的思想内涵,把此项工作贯穿在系统的育人管理以及各项活动开展当中。
一、渲染“四字”氛围,内化育人目标。
学校着力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围绕“四字”内涵布置了相关的图板内容,精心打造“四字“氛围”,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正面疏导“四字”精要,各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相机渗透“四字”教育,并纳入习惯,形成条例。通过一系列教育形式,全校师生对“四”字内涵人人理真意、人人见行动,呈现出儒学润校的喜人风貌。
二、渗透“校徽”寓意,外化育人动力。
我们将育人因素设计在校徽含义当中,外显于动力导向。它将是反映我们第四小学全体师生凝聚力的标识。
1、组成部分:碾子山区第四小学的校徽由字母、文字和图案组成。醒目的图案下方是“碾子山区第四小学“的汉语拼音;下面是文字。图案分成三部分:其中蓝色图案是草书中的“四”字,象征蜿蜒流淌的雅鲁河;橙黄色图案象征老师的双手,加上蓝色图案合成“小” 字,象征小学;又组成“新”字拼音的首位字母“X”;红色图案是太阳,象征学生,加上橙黄色图案又组成“纪”字拼音的首位字母“J”;整个橙黄色图案又是“元”字拼音首位字母“Y”。表示碾子山区第四小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创学校的新纪元。
2、校徽意蕴:校徽主色调由蓝、橙黄、红三种颜色组成。其中蓝色表示永恒、宁静而不缺乏生机;橙黄色表示快乐、希望;红色代表热情、活泼。校徽的意味深远,既象征碾子山区第四小学的全体教师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又体现以自己强有力的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三、搭建“活动”平台,量化育人品质。
(一)围绕“四字”内涵,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小组积极开展“四字”思想教育活动,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德”;在养成教育中规范“仁”;在知识传授中培养“道”;在素质提升中追求“艺”。
1、在贯彻“道”的活动中,学校组织1-2年级学生广听立志故事,3-6年级学生广读立志书籍。如:《数星星的孩子—张衡》、《茅以升立志造桥》等故事。此外,通过主题班队会《立志读书,实现我的中国梦》进行“立志”教育活动,各学科教师也结合学科特点相机渗透“立志”教育等,适时组织学生走进德育基地——兵工厂,进行国防教育,激发志向。使学生从积极乐观、勤奋进取、顽强拼搏、执著坚持等方面感受立志的内涵,让他们学会坚强、积极、勇敢,并从小立下远大理想。
2、在贯彻“德”方面,学校紧紧围绕德育工作,以“弟子规”中的德育启蒙为素材,把“孝亲”、“友爱”、“敬师”、“守信”等 作为学生必会的辅助教材,让全校学生背诵和传唱。通过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召开主题班队会进行德育教育。如:《你孝敬父母了吗》,《感念恩师》等,或以征文、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受感染,并践行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3、在贯彻“仁”方面,学校利用主题班队会正面向学生进行“博爱”教育。并组织学生开展“奉献”“助人”“环保”等爱心活动,如:“我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大手拉小手我们一起走”“好环境带来好健康”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施爱和援手的快乐。
4、在贯彻“艺”方面,学校确立了校本课程——“纸艺手工”“粘贴手工”“硬笔书法”的开发主题。走进学校主楼,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学生精美的手工作品和书法作品,学校呈现出书香浓郁的景象。
学校还以兴趣小组为辅助,特色活动为平台,将健身操、团体操、歌舞等作为活动载体,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呼啦圈”、“跳绳”、“扇子舞”表演为学校特色活动,并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在碾子山区艺体特色展示中,学校推选的选手多次获得奖项和名次,如:手工制作、三独比赛等,深受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赞许。
(二)围绕“习惯”养成,开展德育活动。
好习惯,奠基好人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紧紧以《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成立“晨曦自管会”组织,培养和鼓励自管会成员参与管理、学会管理,最终让每个学生达到自管自理。自管会采用“星卡”奖励机制,有效激发 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自管会”成立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每天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学生的各种习惯都发生了很大转变。通过纪律、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并在一系列的养成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觉意识,主动意识,为我校今后的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围绕“宣传”阵地,开展德育活动。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广播站、黑板报、班会课等活动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防患教育。定期在德育展台、宣传栏、文化廊等德育活动场所,积极营造适合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耳濡目染,谙熟于心,让“宣传”阵地真正发挥了导向效应。
(四)围绕“校园”环境,开展德育活动。
几年来,学校积极优化德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注重美丽校园的熏陶,发挥教学楼内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楼内的德育设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同时,学校还注重班级环境的润泽,开展“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爱惜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想象和创意,将自己的班级建成一个温馨、优美、洁净的家。
百园辞寒草欲香,甘露妙手巧梳妆,和风抚暖千万树,映日桃李景芬芳。虽然我校在育人模式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我们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潜心专研,努力创新,驾驶德育方舟去“传承文明,福泽心灵”,为孩子们扯起通往理想彼岸的“帆”,让他们在温馨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幸福的成长而奋斗。谢谢大家!
第二篇: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
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止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朱熹的“修德”思想是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通俗化,以化民成俗、修已治人,是人们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朱熹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他继承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并与“礼”结合到一起。他在《论语集注》中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解释说:“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为政第二》《论语集注》卷一)所谓“浅深厚薄”是指修德而感化人的时候,由于个人的“资质”、“资禀”不同,因而感化的程度也有深厚、浅薄的区别。“心者必观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浅深,又齐之以礼,使之有规矩准绳之可守,则民耻于不善,而有至于善。”从“不善”到“至善”,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根本目的,就是说要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纲常和道德的要求去做人。朱熹认为尽管“德”为“礼”之本,但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的。有“德”无“礼”,而无以齐一;有“礼”无“德”,而不知向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的弟子对他的读书方法做了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虽然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但并不一概反对功利,他的基本态度与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以公利至上。希望人们要“见利思义”,甚至“舍身取义”。并且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伦”称作“明义理以修其身”继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那种笼统地无限制地倡导无欲的思想,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更反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佛教、黄老之术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最后成就于儒学。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间万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他认为逢事在人为,没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难得的。他的诗词文学作品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中国的国学,而且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相继流传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诸国。
第三篇:安全管理与儒学思想
安全管理与儒学思想
(新材料公司高惠平)
读《道家做人 儒家做事 佛家修心大全集》有感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管理学原理和安全生产原理结合的产物。安全生产管理有宏观安全生产管理和微观安全生产管理。宏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安全概念,它把体现安全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包含于安全管理的范畴。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小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从事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的智慧,通过人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而传统儒学思想说到底也是一种人学。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也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与天、地、君、神相比,人是最主要的,是万物之灵。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人在生产中的协调性如何,人的总体素质如何,人的潜能释放如何,乃至人的自律程度如何,都明显地影响着生产经营活动。人的问题处理好了,它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反之则后患无穷。以弗·泰罗为代表的西方早期“科学管理体系”,以理性的方法探索企业管理的科学途径,一度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管理体系重物轻人的特色使它忽略了人在经营管理中的主体地
位,仅仅把人作为一般的生产因素、作为活的工具。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的弱点日益明显。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敏锐地指出:泰罗制的运用固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由于它对工人过于苛刻,因此会激起工人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导致相反效果。他提出要在企业管理中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重视“人性”,从而保证工人高涨的“情绪”。美国当代经济学家杜拉克也强调指出,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
在传统儒学思想谈人始终围绕着“仁”的核心,即如何使人向“仁”。因此,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及管理实践过程中对人的重视与儒学的“仁”的宗旨和要求是相辅相成的。“仁”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义是“仁者爱人”。“仁”的内涵在管理中的积极延伸,就是要在管理中建立一种互助互爱、和谐融洽的整体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宜于激发安全生产的活力和创造精神的环境。
在安全管理中实行“仁治”,首先要做到 “尊人”,即真正地尊重人,使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自己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感到人格的完整和内心的充实。其次,还要做到“安人”,即真正地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为此,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安全也是生产力,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
在儒家思想把“和”作为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以“中”来求“和”,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是人的群体,若群而能和,所产生的将是合而为一的向心力、凝聚力、加倍扩张之力。旬子对此描述为:“合则一,一则多力,多
力则强,强则胜物。”(《旬子·王制》)正是由于“和”对于人的群体活动有重大影响,所以儒家历来提倡“和为贵”。在中国经商史上,亦有“和气生财”之说。“和”有多样的内容,主要有企业经营中的横向之和、纵向之和、内外之和等。“和”的实现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宏观管理方面有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安全行政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等;在微观的综合管理方法方面有安全生产“五大原则”、“全面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制”、“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0123管理法”、“01467”全管理法等,还有专门性的管理技术,如“6S”活动、“五不动火”管理、审批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八查八提高”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安全班组建设等。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经济学、安全协调学、安全思维模式、事故预测与预防理论、事故突变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模型学、安全法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经济技术与方法、安全评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的微机应用、安全决策、事故判定技术、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安全文化建设等。
儒学思想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安全管理中合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可以发挥其特定的积极作用。这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儒家文化是一种精华与糟粕共存的东西,我们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特色,不断发展包括儒学等传统文化精华在内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并使
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与现时代中国企业各类管理的改革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企业管理更文明、更进步、更有效、更有时代性。
第四篇:浅谈儒学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浅谈儒学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思想经过长期的积淀,影响极为深远。借鉴和利用儒学精髓,深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论文关键词:儒学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理念的丰厚积淀。当今教育试图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基点的,以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完善道德教育途径为支持的现代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新模式。
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提高和改善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则是高等教育,且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即道德教育。儒家学说与教育密不可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目前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儒学思想的核心及现代价值
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提高思想素质,以达到修身养性和人格的真、善、美统一,是我国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大学生道德教育若能从儒学思想的精髓中汲取营养,定能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完善。
儒学是德性之学,即为情感理性,其核心是“仁”仁,是一种真性情,它来自生命的创造,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培养仁德,有助于提高心灵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保证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仁爱,从范围上来说,它有三个层次:爱亲—爱人—爱国。
仁爱在家庭中的表现就是亲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在家庭中体现为对父母的爱——“孝”,对兄弟的爱——“悌”。“仁爱”所追求的理想就是社会安定,人生和谐,而当代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亲情淡漠,因此,让他们汲取儒学中的仁爱思想,对于家庭安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推己及人”,儒学要求我们爱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社会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就现代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而言,学生个性差异大,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难免产生口角,更有甚者会大动干戈。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人的高尚情操、情趣与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人的自觉自律,需要培养“情商”。[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教导学生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与人为善,以诚交友,以诚办事,创造一个和美协调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
爱国,是“仁”的最高境界。[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教育者应努力育志、育才、导行。育志目的在于利用情感这种内部动机,促进学生理想、信念和志向的形成;育才则根据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现状,把祖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成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导行即应教育他们一切行动都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
誉,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情,并有敢于和有损国格的事情做斗争的勇气。
从古至今,“和”被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思想动态因环境而改变,学校教育模式由中学时代的“闭合式”转变为“开放式”,管理模式也从家庭管理变为自我管理。
从这些转变看来,大学生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种辩证“和合”的体系,教育者该做的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正确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所谓“和合”,是指事物中诸多要素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就这些“和”的方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追求全体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课程教育,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人文修养。
谈及现代价值,牟宗三认为:儒学是一种生命的学问,是人学。即一种有关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学说,我们称其为儒家人本主义。儒学思想的现今价值有如下几点。
(1)儒学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维系社会稳定有很大作用,调和社会人际关系。
(2)儒学注重人格的修养,在当今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3)儒学社会伦理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引导学生确立科学、正确、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体系。
(4)“以义制利”的思想可以合理调和个人—群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能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对建立合理的人类价值观有基础作用。
二、大学生对儒学思想认知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的思想意识无法跟随社会的迅猛发展。多元化价值社会面临的信任危机,挤破了人们道德的防线,传统的仁、和、礼、义、信在广大民众观念中严重缺失。社会的负面影响,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温床。
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艾四林先生说:“当今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用简单的、注入式的办法使学生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已很困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
1.对儒家文化的本质知之甚少
一份问卷就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熟悉程度,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社会上扬弃儒家文化的热点事件做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相关著作并不重视,在问卷提及的几篇经典名著中,阅读人数屈指可数,同时还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除对语文教材中的几篇古文有所了解外,其他一概不知,儒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甚微。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处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量网络信息的存在,给了大学生太多的诱惑,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只是单纯地拷贝别人的生活,我们的思维也出现了定势,失去了创新的能力;第二,网络上的信息,充满了新奇,在大量信息的冲击下,进而消减了大学生品味古典文化的兴趣;第三,从道德行为来讲,随着物质
欲望的急剧增加,大学生的功利心也日益加重,从而将自己的学习重心放在了如何创造物质财富上。
2.忽视儒学原著的自我阅读和体悟
从大学生对百家讲坛的热衷程度可以看出,大家对电视与网络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文化读物。我们在追求网络便利的同时,却丢失了儒学经典著作的原汁原味。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对于丹等人的儒学观点如此热衷,就在于他们夹杂了自己的情感与观点,更把深奥的儒学思想演绎得简单化、通俗化,而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将他们的看法吸收,就会造成“消化不良”。
3.尚有少数人十分了解儒家文化,并尽力继承和发扬
虽然流行时尚如此令人追捧,网络上的时尚论坛也缤纷亮丽,但是不乏一些对儒学感兴趣并有深刻见地的大学生的存在。他们探讨儒学,在各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虽没有评判流行时尚那般吸引人的眼球,但是比那些花哨的东西要深刻得多。
三、将儒学思想引入大学生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礼貌友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分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礼、义、廉、耻、仁、和、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根据现实需要,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中共十七大代表、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肯定: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是道德教育一部分。
周济强调,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使他们真心实意地能理解、能学习、能提高。
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在课程教学当中,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第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建立起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学生的德育以及素质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魂”植“根”: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这个“魂”,把儒家思想作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这个“根”,并在加强和改进中坚持做到以下四点。
1.与时俱进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为起点,通过经典诵读、讲述美德故事、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优势,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地构建德育工作网络,真正让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2.注重品行
在德育内容上,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经典伦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在德育实践上,要做到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的一致性,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风格化的模式改变;在认知情感上,既重视对学生品德行为既定概念的灌输,更重视通过体验对学生品德行为、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学校德育价值取向既要重视品德的“概念化”,又要重视品德的“智能化”,既要“塑造人”,更要“开发人”。
3.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要高度重视团队组织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关心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运用影视、艺术及文字作品等各类生动活泼的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自育自学。针对面临的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实际,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积极开创使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观念塑造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德育“尊重生命、心灵互动、生命需要”的出发点和本质功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认真处理好课堂教学多渠道和多渠道教育的关系,优化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过程,在传授间接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直接知识的实践体验教育,做到先有趣才有益;精心创设德育工作载体,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深化,重内涵。
四、结语
在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儒学思想以其强大的延续性和生命力,对大学生实现人格塑造、道德修养、情操追求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幸福目标。
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五篇: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摘要: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的位臵:在日本自圣德太子时代、‚大化革新‛到幕府时代、明治维新直至近现代,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绵延不绝,并且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构成的主体,事实上对韩日本民族社会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等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观的积淀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
引言:中日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原始日本人在岛国特殊地理环境下,吸收儒、佛、道思想逐渐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其中儒学与神道相融合,形成为日本的“儒教”,对日本人民的道德观、教育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有国际性特殊文化现象的东方文化,它影响着中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但是目前研究儒学对韩影响的较多,而在对日影响方面却相对较少。这对意欲了解甚至学习日本文化发展的学生多有不便,而关于儒学对日的影响文献资料、古迹介绍等还是大量存在的。本论文通过儒学思想进行解读,浅析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中也可看出日本文化中注重实务,重视思想的合理性并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等实用主义的性格。此研究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日本文化的发展史、文化的创新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对中日学者也是极为有利的。
正文:
儒家哲学
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
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照中国文明,更且对东亚各国尤其是日本发散出它的影响力,使得各国的民族哲学中有着深厚的儒学传统,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儒学发展至当代。
儒学传日的影响
儒家思想也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时代中,一直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并左右着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到了日本,日本古代的文明更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现代日本社会的人文理念中,更是渗透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规范着日本人的思维和行动。儒学传入日本之后,由于中日两国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和语言文字的差异,并没有被重视,只是在一些上层阶级,皇宫贵族之间传播。直到圣德太子时期,儒学才被通过律法等手段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而此后出现‚五山僧侣‛等一批儒学者,更是加速了儒学的发展。藤原惺窝、林罗山等一些儒学大师的出现,更加表明了当时日本社会儒学的兴盛。日本儒学至此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日本儒学,将儒学与日本固有的大和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有的特点:第一,日本儒学的世界观较之中国儒学而言,更加缺乏抽象性,罕有纯理性思辨;第二,日本儒学的认识论较之中国儒学而言,更为重视感觉经验。
儒学最初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冠位十二阶‛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本位阶,再各分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十七条宪法‛的宗旨是强调‚君主至上‛。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礼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圣德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领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旻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对教育设专章(‚学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臵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为必修科目。757年,孝谦天皇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孝经》,奖励‚孝子‛、‚贞妇‛。701年,日本开始祀孔。768年,称德天皇敕称孔子为‚文宣王‛。藤原基经当摄政时(877—890年),‚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德川时代,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朱子学)才摆脱了佛教的压制,达到空前繁荣的极盛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需要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藤原惺窝于1590年著《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宋儒‚理性‛的著作。后来受德川家康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1599年著《四书五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日本著名朱子学家。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林罗山以‚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贵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实,在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
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而日本人从中国唐朝时起,大量向中国派送谴唐使,将大量的中华地区的制度典籍,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想等人类文明的璀璨的花朵带回到日本,甚至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机构的设臵,服装服饰、日常起居、民俗节日都以中国唐朝为参照,甚至是全盘照搬,时至今日,日本传统文化仍为研究古代中国的活化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在汲取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结合本民族的优点,将发源于东方的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大和文化的影响。儒教等经典著作对日本特有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校均教授四书五经,日本知识界更以对四书五经的了解程度作为判断学者水平高低的标准。儒教的忠孝仁义之道、重视社会秩序等被日本社会吸收。即便是现在,日本社会也依然维持着等级森严的上下级体系。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日本江户时代就有了系统的儒学、朱子学并发展儒学使之成为了日本的‚国学‛,全国自上而下推行儒家文化,孔子成为了受全国人民尊重的‚先师‛‚圣人‛,儒家文化迅速蔓延在日本各个层面的精神领域,不但影响了日本文化,也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面貌和方向,美国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精辟的说:‚从中国学来的儒家文化,使日本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民族迅速转化成了一个世界强国,包括精神方面的强大,文明程度也前所未有的发达,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
然而并不是儒学所有的优势思想都被日本所学习,日本在学习吸收儒学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儒学。日本人的思维特点是重感性、重经验,而不擅长抽像思维。因此在吸收儒学思想时,往往不能接触到儒学的精髓。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曾说,在中国儒学中,「仁」被视为凌驾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彻底地排斥于日本伦理体系之外;在中国儒学中,「忠」是有条件的,而在日本,对主君的「忠」则是对天皇无条件的遵从。
中国儒学讲究「内圣外王」,认为「仁」是「礼」的内在基础,而日本在接受中国儒学的时候,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在许多问题上,日本人停留于「礼」的表面。而这则在日本的现实社会中体现的很明显:日本国内极少有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几乎只在亲属间进行。日本学者佐藤直树在其著作中曾提到,一家日本化工厂爆炸后,在救援队到来之前,亲属及时赶到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救助,而亲属未能赶到的伤者则被扔在一旁。而外国人却很难理解,在日本,人际关系怎会如此冷漠。
其实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会一目了然。今天,在每家稍有规模的日本书店里随意浏览,总能找到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一些比较难理解的中国古籍,还会专门配有读音和注释,以便普通日本读者阅读。日本学者也很以他们在儒学界的研究成果自豪,有日本儒学家甚至很不谦虚地表示:儒教发源在中国,而研究则要看日本。
儒家文化也帮助日本经济发展。釜山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著名的韩国学者金日坤教授在《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经济》一书中说:‚儒学是日本、韩国最具优势的传统文化,至今仍作为秩序和原理而发展。儒家文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是由于儒学伦理具有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而且他认为日本、韩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根源,在于具有历史稳定性的儒家文化使当今的日本和韩国保持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与秩序。
其实早在唐朝时,儒学文化就开始被日本重用在社会发展上。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在著作《八世纪的欧亚大陆》中写道:‚当时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包括日本、新罗(今朝鲜)、安南(今越南)等在内的东亚各国为发展本国,都努力学习唐朝的法律、艺术、学问、制度、思想、文学、技术、文字等,呈现了以唐为中心的共同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成立后就长期决定了东亚民族文化的状况,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地中海一带罗马文化圈的成立在西方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完全要相提并论的‛。他还认为:‚当时有希腊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叙利亚文化等,但带有国际性且影响极大极广的文化就是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和地中海一带的‘罗马文化圈’…虽然唐文化从表面看是在带着胡风胡俗的北朝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只要略一探究,就不难看到它深层精神面的儒家文化以及佛道文化。可见儒学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到90年代间,东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谓是群星璀璨,其中最为耀眼的恐怕就是从一片废墟到现代化经济大国的日本了。日本之所以能在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奇迹的背后有着很多因素,比如教育的发展,日本的大学数量几乎相当于西欧各国大学数量之和;科技进步,日本人虽不善长或无心从事理论上的突破创新,但他们在吸收和改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似乎的确有某种天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也得益于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列车;高储蓄率,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促进了资本的迅速积累等等。但在这里,我主要想从文化方面来解释。
日本能够获得如此快的发展,多半是靠支持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民族心理。
1、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这与他们骨子里的耻感文化有关,即依附于群体的特性。
2、务实心理。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幻梦式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
3、‚忠‛的心理。‚忠‛:现代的日本人已把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每个成员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才华,他们往往自愿超时工作,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回报企业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因此节俭观念、重智意识、实用思想等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并未形成理论体系,外来的儒家文化则恰好基本适应了这些思想,于是为日本人所接受并奉为真理。
归结起来,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支撑日本现代化的儒教文化,有以下几点(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 1.儒教提倡尊敬思想,它直接促成劳动者的勤奋、诚实;2.儒教的节欲思想,促成人民勤俭节约的传统,对于保持居民高储蓄率、保证建设的大量投资极为有利;3.儒教提倡修己治人和尊重学问,它使日本国家能极端重视教育和对教育进行资本投入;4.儒教讲究君臣父子的社会伦理,士农工商的传统秩序,这对政府权威的树立及社会秩序、企业秩序的形成大有益处;5.儒教讲究的和谐与共同体精神,有利于社会互助和实现较为平等的社会分配等等。
在当代,日本的儒学也早已为
经融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方式、情感方式及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态可以用‚日用而不知‛来概括。它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
到重要作用。
在当代,日本儒学已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产物.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全面接受,日本的儒教研究逐渐走向衰弱,但儒家的思想已经深深的渗透到日本知识分子阶层中,形成了儒学和洋学,已及儒学和西方的天赋人权思想相结合的新局面——日本的儒学已经完全独创一家。结论:
中国的儒家文化,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学思想影响反映在日本最初的历史文献之中,成为日本制定各种法律和法令的思想依据。甚至对日本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进而影响到日本人的正常生活。
在学习儒学文化及其它文化之时,日本民族形成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的成功经验,吸收各民族之长,积淀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以创新求发展、进步。
日本民族向来被认为既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又善于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从本文亦可以学习到儒家文化的博大影响,但更多的是我们国家大发展亦需要此种批判学习与创新精神。合理处理好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此,我非常感谢我的日语老师,她们将我引入日本的文化殿堂,让我感受甚至想要深入的了解日本这个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国家。参考文献:
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8 藤原惺窝.《假命性理》1590 林罗山.《经典题说》
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 本尼迪特.《菊与刀》.南海出版社.2007-10-1
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经济》
江上波夫.《八世纪的欧亚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