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新形势下供销社科学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浅论新形势下供销社科学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崔安军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对于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县供销社09年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措施。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凝聚职工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供销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检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成果上,最终要落实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社的正确领导下,县供销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系统保持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然而,发展不足仍是供销社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供销社系统经营业务单一,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跨行业、跨地域经营业务少,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与省内发展较快的市县供销社相比,在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发展速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排难而进,奋勇拼搏,以应对风险的勇气、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我县供销社系统特色的发展道路。
当前市场形势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现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国内出口、投资和消费均出现下滑趋势,供销社的部分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整体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新的变化、新的要求,供销社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由片面追求数量向注重发展速度和质量并重转变;在体制机制上,由自我封闭向开放办社、产权多元化方向转变;在改革取向上,由改制为主向深化改革资产重组为主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上由服务引导向引领指导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供销社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明确科学发展的标准。自觉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障碍,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与客观形势相适应,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县的发展之中,创造性地发挥新时期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地把企业经营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把巩固传统业态与发展新型业态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自觉地与客观形势相适应,不断在经营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发展的强力支撑。自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保企业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发展同时增长,不断改善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必须选好发展战略定位。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全县发展的总体趋势,供销社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带动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以项目建设带动资源整合、拉动经济扩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现代经营方式带动生产设施、经营手段科技含量的提高,增强竞争的实力;以经营服务的多元化,带动经营空间的拓展和服务内涵的深化;以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完善,推进集约化经营,使供销社成为构建城乡流通一体化的主导力量,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依靠力量;使供销社真正成为政府信得过、农民离不开、市场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科学发展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据自身特点和战略定位,供销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选择的方式与路径为: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基点,提升供销社商业服务设施水平。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按照前瞻性、多业态、现代化要求,以上项目为引擎,建设、改造、完善供销社整体的商业服务设施,增强载体的集聚和拓展功能,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塑造崭新的供销社形象。
二是以网络提升为基点,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适应农村生活区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按照城乡通开、设施现代、加强自营、强化连锁、管理规范的要求,以“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进村庄、农副产品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要在现有基础上深化提升,真正成为农民信赖的经营品牌和供销社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
三是以深化服务为基点,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树立服务大“三农”的理念,按照市场需要、政府支持、因地制宜、可能可为、主动占位、成长性强的要求,发挥地域优势和自身优势,积极拓宽经营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营结构的改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积极发展乡镇综合服务社。适应乡镇居民新的要求,建设集商品供应、农产品采购、再生资源回收、科普宣传、信息发布、娱乐休闲等多位一体的商贸服务中心,形成区域型的经营商圈;加快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供销社在乡镇的商业服务设施水平,在现代物流业、旅馆餐饮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等方面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使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服务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是以调整结构为基点,发展支柱型行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按照资源集约、产业多元、经营专业、组织优化、多点支撑、特色突出的要求,主动、坚决、合理、适时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支柱型行业的培育,形成多元经营、支柱强劲、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经济构架,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发挥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作用,整合资源,优化资产,提高资产运营和资本经营的能力;进一步地完善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业绩考评、奖励分配、精神鼓励三个层面激发企业的活力。
为更好地落实供销社的发展战略定位,按照既定的发展路径推进供销社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是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自身发展与政府支持的关系;三是自身发展与深化服务的关系;四是自身发展与开放办社的关系。要以重点项目和设施升级为切入点,广泛招商引资,吸纳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壮大有主控力的多元投资企业,达到在开放中合作,在联合中发展。
第二篇:银销,网络营销思路2
网络营销思路
一、明确我们团队所要经营的产品(或立足于所在的公司)
二、制定团队总目标
树立明确的观点,作为执行策划的动力,一切要围绕此目标进行。
三、网络营销分析:
1、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经济、行业内部环境分析);
2、产品特点分析(包括企业形象分析);
3、消费者分析(如,价格接受性,消费群特点,消费者需求);
4、竞争分析(了解优势与劣势);
5、机会与风险分析;
四、制定时间段的网络营销目标
目标要具体化,用数字表明,具体卖多少,盈利多少;前期要达到多少营业额,中期和后期又要达到多少营业额)
五、产品和价格的定位(产品的市场是否大,还有价格是否比市场的高或低)
六、了解网络营销如何在线交易和付费方式(网上银行或者支付宝等)
七、网络营销计划实施步骤(制定实施方案)
1、网站或网店的建立(要了解如何在第三方建立网店,有哪些可以免费建立网店的网站,如何操作等);
2、网络营销的推广(了解如何植入广告,策划期间段广告和重大节日、假期的广告及优惠的广告);
3、如何运用搜索引擎,推广产品(可运用E-mail,QQ,等途径推广);
4、需要队员对网络营销的监视和维护(需要技术较强的成员);
5、对顾客方的网站或网店进行分析归类,确立目标,向潜在顾客进行营销;
6、对顾客反馈回来的信息处理,并给予答复。、网络营销的效果评估及改进
评估内容包括:
(1)团队网站建设是否成功,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什么;
(2)网站推广是否有效;
(3)网上客户参与度如何?分析原因;
(4)潜在客户及现有客户对我网上营销的接受程度如何;
(5)团队对网上反馈信息的处理是否积极有效;
(6)团队各成员对网络营销的配合是否高效。
评估指标主要有:
统计网站访问人数、访问者来源地、访问频率、逗留时间、反馈信件
数、反馈内容、所提意见等等。
银销
2011年3月18日
第三篇:新形势下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检察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联系工作实际,对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服务大局新形势分析途径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工作是党领导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局下思考,围绕大局履职,是检察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重大政治原则,也是检察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和可
靠保证。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是指一个地区的检察工作要在党委领导下,围绕中心主动服从并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去谋划、去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这样,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就得以保证。①检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检察干警,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服务的角度,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因此,如何探索出一条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服务大局便捷之路,是当前检察机关实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历史使命。笔者结合基层检察院工作实践,就当前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途径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一、准确把握形势,明确检察机关当前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是全国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做好当前的检察工作,服务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要求。
准确把握形势,首先要明确新时期检察机关承担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与法律监督职能密切相关,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的维护者,不仅要通过加强法律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巩固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而且要通过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及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具体职责,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服务。
准确把握形势,还要看到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对司法不公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很多的形势下,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如何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增强和谐执法的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检察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落实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规范执法行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检察人员的整体素质,解决好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与和谐社会、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得更加紧迫;近几年我们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办案结构、提高案件质量,取得了明显进步,进一步落实好总体要求,把检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有新的举措;检察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执法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经费困难、装备落后仍是当前制约基层院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新形势的要求,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求检察机关和广大干警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积极主动地把检察工作融入到发展的大局中去。
二、理顺三大关系,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
检察机关是执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专门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必须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为完成社会主义法治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不懈努力,保障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检察工作和广大检察干警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有效履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目前,少数领导干部和检察干警,在服务大局的观念上还存在着一定偏差:有的不能全面把握大局,把服务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服务经济利益,在工作内容和政绩评价上出现偏差:有的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工作和利益置于党的工作大局和整体利益之上,在执法活动中搞利益驱动或搞挂牌保护、特殊保护等;有的片面理解和割裂检察工作与大局的关系,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存在单纯业务观点。因此,为在检察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为大局服务的作用,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服务大局与履行职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不能离开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就服务搞服务,或超越职能搞服务,也不能置大局于不顾,盲目地抓监督抓办案。脱离检察工作职责搞服务,不仅是不能充分发挥检察工作优势的问题,也是“瞎服务、乱服务”的问题,服务工作不可能做好,甚至会出乱子。脱离大局搞监督抓办案也不行,是单纯业务观点在作怪,不能根据大局的需要及时确定检察工作重点,检察工作很难取得理想成效。
二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当执法工作与发展产生冲突时,应以有利于发展为指导思想;当执法工作与稳定发生冲突时,应以有利于稳定为指导原则;当执法工作与改革相矛盾时,要善于用党的刑事政策指导执法。要坚决克服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绝不能充当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保护伞”。当了“保护伞”,检察机关的工作就迷失了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方向,就不能实现
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要求。
三是要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监督别人执法,自身绝不能做超越法律甚至违反法律的事。要坚持适用法律与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相统一,根据法律规定,在政策指导下开展执法办案工作;坚持执法办案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单纯业务观点,依靠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办好各类案件;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方针,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防止和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坚决打击与服务、保护相结合,依法惩治犯罪者,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结合工作实际,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
1、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紧密配合,坚持“严打”方针,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监所检察等职能,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突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及有组织犯罪和其他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盗窃、抢劫、聚众哄抢、破坏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设备,绑架、伤害、敲诈勒索企业投资经营者等刑事犯罪,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依法打击各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的犯罪活动,保障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积极参加“平安乐平”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依法及时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切实解决检察环节涉法上访问题,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有效化解和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2、积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促进“信用政府”建设。重点打击偷税骗税、金融诈骗、制假售假、非法经营、走私、洗钱、传销等犯罪案件;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依法批捕、起诉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和预防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犯罪,重点查办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出版发行、金融保险等商业活动中的贿赂犯罪,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安全和稳定。加大力度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及专利、销售侵权复制品、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依法打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密切关注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动向,充分发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突出查办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执法司法等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市场法治环境,侵害投资经营者权益,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犯罪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依法查办和预防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改革改制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挪用等犯罪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大打击严重行贿犯罪的力度。依法追缴赃款赃物,积极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积极查办和预防能源水电、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发生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电网及饮水改造、村村通公路、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村庄整治、移民安置、土地整理、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领域发生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保障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和支农惠农的政策得到落实。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部署,围绕履行检察职能,发挥检察机关办案和监督的治本作用,抓好个案预防、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围绕职务犯罪的发案状况,深入分析原因、特点和规律;围绕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领域、部位和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工作。坚持检察机关专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4、制定和落实执法便民措施。开展创建“文明接待室”活动,热情接待、微笑服务,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公开举报、投诉电话,设立网上举报、申诉、投诉受理中心;推行程序告知、预约接待、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探索实行下访、巡访等方便、适用的接待方法;完善检察长接待制度和首办责任制;坚持对实名举报、控告实行逐件答复。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开展以案讲法、警示教育、法律咨询等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
5、改革不利于服务大局的工作机制。搞好机制引导,要按照检察业务工作的规律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在要求,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制定从宽处理的原则和基本条件,完善业务工作考评体系和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执法导向。当前要注意对撤案率、不捕率、不起诉率、立案监督、追捕、追诉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确定工作目标,并通过合理的工作机制进行引导,做到既要有利于保证办案质量的提高,又不能不适当地束缚撤案权、不批捕权、不起诉权、立案监督权、追捕权、追诉权的正确适用,影响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落实。
6、创新检察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治队伍。”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做为一项紧迫的重要途径来抓。”②面对新形势任务和时代机遇,检察机关要更好地肩负起检察工作重要任务,必须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摆在战略地位。要突出“素质兴检”、“机制活检”、“科技强检”的新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优良的服务、高效的形象,取信于党委、政府,取信于民,提升服务形象。笔者认为创新主要体现在“严”、“善”、“培”、“活”四个方面。“严”即严管。严格执行检察机关禁止性规定,对干警违反制度和出现违纪现象,给予严厉查处。还要求干警做好家属的工作,对干警家属出现违纪现象的,干警要负连带责任。“善”即善用。推行中层干部、主诉检察(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官等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对科员和中层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制度。对科室负责人和一般干警的工作实绩实行分类管理,对一年内综合考评实绩排名末位的中层干部,实行主动申请辞职的淘汰办法,同时对排名最后的干警实行定期学习提高的办法进行管理。“培”即培源。为培育干警创新的原动力,要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来强化干警的素质教育。同时对创新能力强的干警在选拔任用上优先考虑,使他们逐步培养成为业务骨干。与此同时,要对干警和中层干部实行定期交流制度,避免干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产生思维定势,促使干警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人的潜能。“活”即激活。为发挥干警的最大工作效能,要注意通过开展比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吸收和汇集干警的智慧,为全面加强业务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对干警提出的建议一经采纳,并使检察工作取得突破的,对提建议的干警实行奖励。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检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新要求,紧贴大局,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把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作为服务大局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既防止不顾大局孤立地抓办案,又防止脱离职能、超越职能搞服务,坚持结合职能搞好服务,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在履行职能中开展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实效,为实现乐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四篇:浅议工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浅议工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工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品牌工会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发展工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凝聚职工队伍,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工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工会文化建设,是打造特色工会、有为工会、满意工会、品牌工会的基础和保证,是提升工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积极研究和探索工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实现文化兴企、文化育人、文化强会,培育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所以,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充分提高自己的认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结合企业工作实际,通过采取建章立制、完善机制、营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丰富工会文化内容,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良好形象,努力打造“四会”、“五家”,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工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开展“创争”活动,建塑学习型工会文化。近几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已达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参与。在职工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和学习,不仅是工会的职能所在,也是每一个员工适应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内蕴,卓越的企业文化必须依靠一支具有卓越品质的职工队伍。因此,工会组织要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有的教育职能,着力营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才机会,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通过企业培养、岗位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职工技能训练,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岗位技能,激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
2、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塑效益型工会文化。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吸引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积极投入到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中,投入到合理化建议活动中,投入到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工会组织要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开展“重点岗位做贡献,人人争当创新能手”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创业兴企,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功立业。
3、开展文化活动,建塑文体型工会文化。职工文体活动是工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职工的休息和娱乐,重要的是培养职工的文化兴趣,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提升职工的文化品位,激发和培养职工对先进文化的追求。在加强工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挥文化广场的效能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提高职工的求美、求知欲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增强职工的体质,从而使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参与意识和荣誉感等这些体现企业精神的观念和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文体活动对职工不但是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手段,它以职工的自主参与为出发点,通过自我教育形式,使职工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克服了思想政治工作单一说教式的弱点。职工文化活动要紧密结合企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要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职工的参与打造更多更好的舞台。要不断发展壮大文体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建立职工业余文体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职工在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职工在活动中张扬个性,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4、落实依靠方针,建塑维权型工会文化。职工的心,企业的根。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前提,是工会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本。要维护职工的参政议政权益。参政议政既是职工的权利,也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工会工作者应把握的工作策略。因此工会组织要认真履行维权职责,加强职代会建设,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职代会职权落实。要深化矿务公开工作,完善矿务公开质量体系,深化公开内容,扩大覆盖面,使民主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大力开展“送温暖”工程,建立特困职工预警机制,千方百计为职工办事实,办好事,把党的关怀,企业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工会文化建设应注意把握的几个要素
1、要建立以企业目标发展相一致的文化。企业工会要打造品牌工会,必须扮演好政策的拥护者和事业的伙伴人,要考虑如何让员工愿意与企业同舟共济,如何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凝聚员工为之奋斗。这是工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会组织要加强工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积极为企业管理者排忧解难,当好参谋,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2、要帮助员工树立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素质最终的因素之一,提升企业素质必须从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入手,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工会在加强工会文化时必须塑造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的创新,文化特征的源泉,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
3、要勇于做企业责任的承担者。工会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工会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工会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企业行政主体开展工作,要敢于替管理者承担责任,勇于为管理者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4、要辩证的看待有为和有位的问题,工会能否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是企业员工信赖和依靠的前提,工会工作者要克服畏难情绪,要有工作的胆识和魄力,以有为的工作成果开创工作新局面。工会工作要做到有为,要在工作内容上贴近职工,始终坚持服务为向导的宗旨不动摇,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使工会工作更好的得到员工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在员工的心目中占据较大的位置。
第五篇: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县级党校作为共产党培训干部的最基层学校,面广量大,培训对象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建设中,应率先带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县级党校的跨越发展鉴定基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意义尤为重大。
一、明确指导思想,强化服务意识。
思想支配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县级党校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干部教学培训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现代化的办学理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后勤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深化改革,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全面提高党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保障、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县级党校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县级党校的服务意识更需增强。一是服务大局意识。做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且始终围绕国家的阶段中心工 洛南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李卯寅 作开展。二是服务县域建设的意识。县域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稳定,因而县级党校服务好本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成应有之义。三是服务好学员意识。以学员为本,传学员之所需,送学员之所用,跟踪教学,服务到家。总之,县级党校教育要转变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变坐等上门为主动送课,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
二、适应国家发展及县域建设之需要,实现干部培训工作大跨越。
首先,扩大干部培训规模。培训、轮训基层党政干部是县级党校的中心工作,要面向农村,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村社干部培训 “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在更加突出质量,努力实现培训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干部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干部教育条例》进一步规范主体班次和学制,使各类轮训班、培训班、研讨班的设置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积极争取创办新的干部培训项目,使干部培训范围逐步下移和外延,面向社会开展联合办学,举办理论讲座和自选培训等社会办学活动,充分发挥党校功能,拓宽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要结合实施《公务员法》,争取对机关公务员知识更新的培训。
其次,构建新的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构建具有时代特点、本土特色、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 课程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力度,重点进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的学习,引导学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出发,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再次,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是推进研究式教学。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县域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本县具体问题中促进学习。一要切实提高课堂讲质量,提高课题的科研质量,使课堂讲授成为研究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二要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学员的交流互动。三要探索开放式培训的新途径如:社会考察、现场教学、异地培训等形式,充分利用县级党校与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培训内容。四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运程教学、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网络化、现代化。第四,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是确保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建立符合县级党校教学规律和干部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员管理制度。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制定课题招标,新课试讲,质量评估等制度,使课前择优任教,课中质量评估,课后考核评比的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培训班的工作流程,精心组织教学各环节,由开学典礼,课堂学习,自学讨论,社会考察到结业活动,都要实行项目负责全程管理。二要本着以学员为本的原则,建立完善学员管理制度,使学员学习、生活、考核管理制度化。要把从严管理和搞好服务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组织学员开展党性锻炼活动,用管理育人,用教育服人,用党校精神和校园文化塑造学员的优秀品格。
三、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确立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的目标,要加强以教师队伍为重点的职工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政策,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造能力强的教职工队伍,为县级党校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其次,以培养教学骨干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多学科教师,以改变当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尝试运用进修培训、挂职外练、外出考察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努力安排较多教师上讲台,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和支持教师在职读研究生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重点培养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要建立教师引进和淘汰机制,增强教师的流动性。要充分发挥客座教师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县级党校学术水平。再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各项人事工作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为导向,以扩大民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中层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县级党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探索与教学科研成果、能力挂钩的聘任制度。建立学科带头人后备部队选拔培养制度,确定一批重点培养对象,制定专门的培养措施。
第四,加强县级党校文化建设,提升党校的凝聚力,积极开展健康友谊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对县级党校文化理念的研究与策划,弘扬党校精神,建设具有县级党校特色、鲜明个性,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县级党校文化。
四、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提高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县级党校要提升办学的竞争力,必须在现代化水平上迈出一步。
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以远程教学,校园网,数学图书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是县级党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县级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要搞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要建设好“四室”即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
再次,要抓好网络应用。信息化建设要本着以用为本的原则,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服务。要把学校各 项管理工作都纳入网络管理系统。因此,要对职工开展电子政务和网络实用技术的培训,对教员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即设备操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应用网络能力。
五、深化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改革后勤服务模式,引进好的物业管理方式,实现服务社会化。县级党校的餐厅、住宿、卫生、绿化及安全保卫等后勤服务工作,是县级党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级党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要积极探索现代化条件下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新途径,包括引进专门的物业公司参与党校服务的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后勤服务观念,借鉴市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具有县级党校特点,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新模式,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坚持保障。
总之,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发展必须转变观念,面向基层党员干部、面向农村、面向市场,必须摆脱官办、计划模式束缚,突破机制和体制的禁区,从解决招生难入手,不断调整办学模式和生源结构,充分挖掘成人教育市场的潜力,率先走出一条即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丰收的科学发展之路。(此文获黄河金三角第七届年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