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

第一篇: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

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预算监督工作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志斌在全市人大财经、预算工作

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4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培训是以《监督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开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和如何支持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等方面的内容,为大家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达到提高人大财经、预算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责这样一个目的。为达到培训效果,我们专门邀请了省人大财经委,从事财经工作多年,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领导同志,给我们主讲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履行预算审查监督权”。还邀请了市发改委、市审计局的有关人士,讲解了“计划编制执行及如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查监督”、“人大应如何支持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等方面的知识。会议期间,大家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人大财经工作、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等方面,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交流材料我已看过,从会议发言和各地提供的材料看,大家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各有特点,针对性强,既交流了工作,总结了经验,又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工作的指导思想,研究探讨了改进工作的方法。通过这次培训,大家畅所欲言,达到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促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会议时间虽短,但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预期效果。从会议交流的情况看,各地都有很好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监督工作有序有效进行。随着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预算制度改革后,人大怎样审批部门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已有的预算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为了适应财政制度改革要求,依法规范部门预算审查监督行为,各地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预算行为,增强监督效果。襄阳区、枣阳市、谷城县等县(市)区,从自身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出台了“预、决算审查监督办法”,分别就部门预算初审、部门预算审查监督等作出了一整套制度性规定,对审查监督内容、原则、形式和程序以及结果办理都进行了规范。樊城区还结合《监督法》的出台对“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具体,便于操作。襄阳区在2006年人代会上,代表们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政府尽快研究办理落实,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使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得到了遏制。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在支持政府及其审计部门,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建立了通报制度,常委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对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决议》,要求政府及其审计部门每年向人大提交“政府组成部门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报告”。这些制度和规范文件的及时出台,有力保障和推动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监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事关地方全局、长远、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审查批准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怎样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把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监督关。枣阳、谷城等县、市在每年的计划批准后,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工委,结合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政府狠抓落实,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宜城市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工委,在监督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审计、统计、税务、银行等专业机构的监管作用,建立了必要的联系报告制度,要求经济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中,若发现违反人大决议的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便于纠正处理,效果比较好。

三是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地方人大财经、预算监督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近年来,各地为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在监督实践中,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如宜城市人大常委会在面临新形势下如何监督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成立了预算工委,在此基础上,与对应部门建立了财政收支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都作了具体规定,预算工委利用对部门预算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排序,从中梳理数据,查找问题,使初审结果真实、可靠,为部门预算的正式审查提供了基本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襄城、枣阳、谷城、襄阳等县(市)区人大财经工委在预算审查监督中,注意处理好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程序性监督和实质性监督,事后监督和事前事中监督,一般监督和重点监督四个方面的关系,在预算审查各个环节都采取了相应的检查监督措施。南漳、老河口、保康等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工委,为了不断提高监督效果,坚持把预算审查监督和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依据审计查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督,实际工作中,要求审计部门在以审计财政预算执行为主的同时,对预算内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重点跟踪延伸审计,下审到资金使用单位,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

总之,近年来各地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会后还可以继续学习交流。下面我结合以后的实际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以学习贯彻《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财经、预算工作的责任感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大财经、预算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大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监督法对加强执法检查和调查研究,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人民的来信来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监督工作的重点、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监督工作的形式和程序等等,规范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最为关注、最希望规范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实质内容,这是贯彻实施监督法的重要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预算工委,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

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梳理以往的地方性规章制度或办法以及决定、决议,与监督法或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不适应的要加以撤销或修改,消除制度障碍,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联系紧密,协调统一,规范高效的运作模式,确保监督工作在监督法实施后的规范有效运作。

二是要根据监督法的规定,紧紧抓住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监督范围,监督事项,监督程序,以坚持“有法必依”,督促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为关键,支持、督促政府依法行政,形成既有监督制约,又有支持推动,既有各自权责,又有团结协作,确保依程序规范高效行使权力。

三是要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执法检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以增强监督实效为目的,努力把人大财经、预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人大财经、预算工作,怎样深化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决算,怎样搞好监督,需要我们围绕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紧紧依靠监督法,有针对性地做好监督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突出做好法律监督工作。保证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预算工委的重要职责,也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要适当安排些执法检查,使程序性监督转变到实质性监督上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预算工委务必站在应有的高度,把经济法律监督摆在工作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着力从制度机制上解决法律施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碰硬。在执法检查中,要坚持内容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注重提高针对性;坚持集中与分头暗访相结合,深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坚持执法检查与专题审议相结合,增强实效性;坚持自查自纠与监督整改相结合,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努力营造执法检查的氛围。

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人大财经工作量大面广,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突出重点。一是要加强对财政预算和计划决策的审查监督。当前各级人大财经、预算工委要重点抓好财政监督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在财政监督方面,要督促政府尽快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全市公共财政框架,坚定不移地推进财政综合改革,重点抓好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在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方面,我们可以从具体项目入手组织视察、检查或调查,主要的力量放在地方性财政投资项目上,在项目决策前提前介入,在执行过程中重点检查其是否规范运作,最终完工后的效果如何,各地可以大胆积极探索。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既要找出问题的所在,又要找出依法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三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财政预算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预算改革步伐的加快和不断深入,能否更好地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从2007年人代会前,我们组织的对市直8个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的审查来看,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这两块,除了认识上还有些不统一外,重要的问题仍是财力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压缩项目支出,“开前门、堵后门”,简化编制方法,明确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的界限,年终严格按预算审查。预算外这一块,2006年我们组织了对全市预算外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合每年的同级财政审计报告情况可以看出,超预算收入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上级专项补助、地方自筹等应该纳入预算,但由于年初编制预算时数额难以预计,故未编入预算,实际中又发生了,对这个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想方设法,支持部门多方争取资金,核心问题是要将这部分钱纳入人大监督的视野,规范其使用范围,这也是我们依法监督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新时期人大财经、预算工作的新办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指出“必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人大工作提出了要求,为我们做好人大财经、预算工作指明了方向。但从人大自身来讲,任务越来越繁重,也还有很多工作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现阶段人大工作的这种状况,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产生在整体上是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不断完善。因此,作为人大工作的同志,要紧紧围绕工作中心、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选择突破口,循序渐进,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这才是做好我们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具体工作中,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其财经、预算工委有什么好的经验和作法,可以相互交流、借鉴;现在是信息发达社会,通过网站、新闻媒体、报刊杂志进行交流;也可以“借他山之石”,组织学习考察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围绕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监督工作,切实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保障和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结经验 面向未来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12年03月06日 11:40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1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魏礼群(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回顾总结60年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入探讨下一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全国行政学院的作用,对于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行政学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60年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伟大历程,也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伟大实践。这个过程始终围绕“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虽然也走了一些弯路,有过一些失误,但成功是主要的,进步是伟大的。认真回顾总结这个历史进程,有利于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向前进。

纵观60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30年的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创立和发展阶段(1949-1978)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是一个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早期阶段。1949年,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我国确立了议行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此后到“文革”前的十多年间,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国家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四次改革,即1951年改革、1954年改革、1956年改革和1960年改革。其中,前两次改革重在精兵简政;1956年改革重在根据《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由中央向地方放权;1960年改革持续到1964年,重在适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而进行“精简加集中”:一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二是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部分权力并恢复已被撤销的机构。此后,由于十年“文革”**和国际形势复杂,行政管理体制被严重破坏,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才逐步恢复正常。

可以说,这30年历程尽管有过曲折,但却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初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一穷二白的面貌。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这个30年,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前30年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为后30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前提和重要借鉴。概括起来,其基本经验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应的客观条件,而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变革。

第二阶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创新阶段(1978-2009)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09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地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大体说来,开展了六次较大的改革。其中,1982年改革和1988年改革,主要是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进了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放宽了地方和城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开展了机构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开始改变适应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模式,激发了社会经济活力,促进了生产力解放和发展。1993年改革和1998年改革,主要以政企分开为重点,培育市场体系,改革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方式,下放权力,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系统关系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一步精简机构编制和人员,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2003年改革和2008年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构建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对行政管理的性质、特点、规律、关系、目标和任务不断深化认识和逐步推进的探索过程,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重大探索过程。实践证明,这个过程非常成功,极大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明显减少,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新型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

二是依法行政全面推进。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

三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普遍建立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和问责制度逐步完善。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基本建立。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大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基本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也积累了重要经验,就是必须不断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这样,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在对新中国60年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回顾的基础上,我们要面向未来,深入探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战略问题。

(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总目标和总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来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建成比较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二)要抓住关键环节,明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行政管理体制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体制的结合点,其中许多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和问题相当复杂,有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最突出的是,政企不分、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行为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情况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显然,下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是要坚持抓住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自身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大力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新的、重大的进展。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要求,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要坚持统筹考虑、综合协调,从战略上全面把握好改革发展进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整体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切实解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深层次问题,特别是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要运用战略思维,整体考虑,根据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关系来综合协调改革措施和改革进程,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

(五)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改革方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坚定正确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同时要坚持科学态度,按科学规律办事。实践证明,渐进式改革是一条符合客观规律的、有效的改革模式。因此,未来的行政改革一定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应该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要抓住关键和核心问题,重点突破,以带动全局,逐步取得整体推进的成效。

总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着眼全局,把握未来,统筹兼顾,协调配套,全面推进,使各项改革得到整体促进,使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基于以上战略思考,我们认为,下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职能结构。科学调整政府职能的范围和构成。要从同一角度,按照同一维度和标准,把性质相同或近似、内容类似或接近的职能合并起来,形成“大职能”,从根本上推进行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切实促进政府职能向加强公共服务转变。一方面,把公共服务确立为与公共管理并重的行政职能;另一方面,完善公共财政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合理调整各级政府职责与资源的配置。要围绕确保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合理设定和调整各级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事权与财权,优化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资源配置,整体提高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进一步探索大部门制,推进行政机构改革。要结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稳步实行大部门制的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更具综合性、权威性的行政机构,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实现政府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切实推进政事分开。要科学厘清政府性质的公共事务,把准行政机构纳入政府系统,把非政府机构从政事不分的体制下剥离出去;由此确保政府按其公共行政的特点和规律去科学确定和履行政府职责。也就是说,要结合大力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来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进一步理顺行政层级关系,调整行政层级结构。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和行政结构。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政令的统一执行;一些地方搞“下有对策”和“诸侯经济”,扭曲了中央的政策法令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央加强垂直管理和对地方各级的监督是必要的;但也应该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不会产生不合理的内耗与低效。要解决好垂直管理适度合理、科学有效的问题,消除纵向行政关系不顺和矛盾的问题。要进一步理顺地方各级的行政关系和行政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行政层级关系和行政结构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以改革的动力与空间很大。要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的市管县体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复杂问题还要在改革中探索出新的解决思路。

第四,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优化行政体制机制。要按照科学、合理、效能的原则,规范和优化行政程序。以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重点,系统调整、科学配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以及其他行政权力,探索新的政府运行机制和行政权力运作模式,完善行政流程,确保行政管理过程和政府管理方式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要以集约、统一、高效为原则,尽快建立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制。要针对突发事件频发的情况,建立和完善政府应急管理和应急服务一体化的体制;要针对各种危机现象及其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危机管理机制;尽快弥补原来对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的体制缺陷和机制空白。要完善和发展现代行政平台。引入先进的现代行政理念、行政手段、政策分析技术、绩效考评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改变行政方式,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效能政府。

第五,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要着眼于科学规范行为,加强行政运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建设廉洁政府;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公务员培训,全面开展公务员能力建设,建成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四、行政学院要充分发挥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一项需要各方面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事业。行政学院是培训公务员、培养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的新型学府,也是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机构,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担当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多年来,行政学院在学习、研究和贯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要适应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勇于创新,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贯穿于教学、科研、咨询各项工作之中,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使行政学院成为公务员学习、探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园地。为此,要根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实和更新教学培训内容,使最新改革成果及时进入课堂,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要举办各级各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教学科研基地;要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深入研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二,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服务,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策咨询服务。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研究作为理论创新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行政学院应当紧密围绕政府工作和教学培训的需要,发挥教学、研究人才密集的优势,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科研体系。要加强与国内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与国(境)外有关机构的科研合作,集中力量,大力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多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平台建设,把行政学院打造成深入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和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基地。

第三,要大力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咨询服务,把行政学院打造成政府决策的思想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策之前的咨询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战略、路径和方法,也是行政学院决策咨询服务的一个重要优势和特色。行政学院应当紧扣改革热点,抓住改革关键,聚焦重大问题,积极组织教研人员和学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突出前瞻性、应用性和对策性,提出对策建议,主动为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要重视发挥学员来源广、层次高和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优势,鼓励学员参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活动。要利用行政学院研究系统资源,加强内部咨询平台建设,推进咨询服务组织创新,形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策咨询合力。

第三篇:2008年人大财经工作总结

2008年,财经委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依法履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职责,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全年共提请常委会审议议题5个、主任会审议议题4个,撰写审查报告和专题调研报告4份,形成经验材料2份,组织和参与常委会视察1次,完成招商引资额160万元,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委工作任务和常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一、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不断提高计划和预算的监督实效

一是认真做好人代会前计划和预算的初审工作。审查通过计划和预算报告是人代会重要议程,进行计划和预算草案的初审是每年财经委例行的重头工作。为了保证计划和预算能够依法、科学、合理安排,年初人代会前,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财经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集中听取了市发改委等7个政府部门的汇报,审查了市建委等8个单位提交的书面汇报材料,在关注我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的同时,重点关注了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财经委召开全体会议,对计划和预算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正式转给政府,并要求给予反馈。同时,财经委充分发挥委员作用,高度重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集体讨论研究起草计划和预算审查报告。人代会期间,根据初审意见和建议,结合代表审议情况,财经委代市人代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形成了计划和预算审查报告(草案),提交市人代会审查批准,为人代会审查批准市政府计划和预算报告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是搞好决算审查和跟踪监督。决算是对预算执行情况最终的、全面的反映,也是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在财政收支上的集中体现。为了搞好决算审查,财经委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提前介入,确定审查重点。从年初开始我们就着手准备,通过认真筛选人代会前在预算执行情况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确定了对2007年市本级决算审查的重点。此外,还结合wmk实际情况,要求市审计局着重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收支情况、2007年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与使用情况、以及河道费收缴和使用情况等重点进行专项审计,并报送专项审计报告。其次,认真调研,搞好初步审查。常委会审议前,财经委召开专门会议,对财政决算及上述同级审重点方面进行了初步审查,并于政府有关部门交换意见。根据财经委委员们的初审意见,结合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财经委形成了决算审查报告,提交常委会议。在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审议政府决算草案报告和审计报告时,常委会认为财经委的审查报告依据充分、监督有力、建议合理。第三,跟踪监督,督促整改落实工作。按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政府应于11月底前将审计报告揭示问题的整改情况向主任会议作专题汇报。为推动整改工作,财经委多次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由于财经委的跟踪监督和政府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截至11月中旬,已上缴罚款及税款 亿元,……,总体整改情况政府向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做了汇报。

二是做好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年中对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也是监督法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的“规定动作”之一。在常委会议前,财经委组织财经委委员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集中听取市发改委等13个计划和预算重点执行部门关于上半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并对一些重点问题作了深入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财经委决定改变政府以往向常委会做关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要求,而是全面报告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安排。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的两个报告,对政府提出了下半年工作建议,比如要重点抓项目开工、投产和达产,使之尽快产生效益;要抓紧落实志强书记提出的全年实现35亿财政收入的奋斗目标,把任务分解到县(市)区,保证全年任务完成;要加强调度和分析,研究收入结构;要控制支出等等,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有一定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是开展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政府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情况。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为此,财经委提请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汇报。主任会议审议前,财经委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听取了市发改委的汇报,并交换了对评估报告的修改意见,为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十一五中期评估报告做好准备工作。

二、注重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节能减排工作是今年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敦促市政府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在年初制定工作安排时,财

经委把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汇报作为专门委员会审议的议题之一,并安排组织一次视察活动。今年5月,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财经委组织财经委委员和部分代表对节能减排重点企业进行了视察,并听取了政府工作汇报,针对目前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要进一步加强跟踪监督,扎实做好节能减排监察工作;要进一步争取上级政策,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等具体的建议和整改意见,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二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今年是奥运年,又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做好今年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为敦促政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跟踪监督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财经委提请主任会议于7月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主任会议召开之前,财经委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部分财经委委员、市人大代表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视察。通过主任会议的审议,提出了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执法和职业病防治、建立长效机制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是关注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情况。近年来,由于宏观政策调控,以及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质量差的原因,我市各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贷款审批权被上级行逐步上收,致使我市银行机构信贷投入受到制约,造成了一方面是我市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是银行存款不断增加,但存贷比较低,大量存款外流。为此,我们立题重点研究如何解决和缓解这个矛盾,提请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人民银行wmk市中心支行关于我市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4月中、下旬,财经委就我市银行机构运行情况,特别是我市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市银监局、金融办、人民银行、经委的汇报,又深入到9家银行机构和4户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我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经过主任会议审议后,送交各位市委常委参阅。财经委的调研和主任会议的审议引起了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不仅成立了wmk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锦政办发[2008]62号),对优化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规定,也对银行业提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信贷投放的要求。通过我们的有效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市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正在进一步优化,金融部门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四是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监督。为推动我市工业持续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财经委提请常委会于10月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获省技改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的工业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议审议前,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财经委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并组织部分财经委委员、市人大代表对技改贴息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掌握了比较翔实的资料,形成了调查报告,提交常委会议。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时,结合调查报告,针对关于尽快落实省技改财政贴息项目配套资金、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关于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以及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三、按照市委要求,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4月份,市委书记刘志强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7月份,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正式决定由市人大常委会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对此,市人大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明确了此项工作由王铁成主任负总责,副主任赵凤义和刘成吉分工协作,重点推进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财经委为具体工作部门。

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服务业发展情况。4月下旬至5月上旬,财经委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铁成和副主任赵凤义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凌河区、古塔区、市商业局和发改委听取汇报,并与我市商贸流通业的部分企业家进行了座谈,全面细致地了解了我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查摆了目前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题。通过深入的调研,财经委形成了《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送阅件,市委书记刘志强批示将此份报告在市委内部刊物上发表。8月中旬,财经委再次专门听取了政府关于我市商贸设施建设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结合汇报情况,9月上旬,财经委逐一走访了对我市2008年10个投资1亿元以上商贸项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细致的调研,为推动政府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协调各方,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月下旬,财经委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召集开发区管委会、公安局、交通局和wmk供电公司的领导到有关物流企业进行现场办公,解决了物流企业反映强烈的疏港公路交通和路况方面的三个具体问题。9月4日,刘成吉副主任任会长的市物流协会组织召开了加快港口发展联席会议,市政府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和物流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各方就如何建设绿色通道问题,广泛深入交换了意见,对交通、公安部门提出了“十不准”的要求;对wmk港提出了积极主动配合、理解和支持交通公安部门执法的要求;对运输企业提出了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依法行车,安全行车的要求;对市纠风办、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提出了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的要求。这次会议还取得了三点共识,即凡进出wmk港车辆,运输量不超过30%的一律放行,超过的按下线处罚;凡进出wmk港集装箱车辆一律放行;临港车辆在区域内运行,区域范围由企业与当地共同协商。长期以来困扰物流企业的困难得以解决,不仅受到了企业的称赞,还促进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

四、围绕中心经济工作,认真组织参与调研和视察活动

一是组织了县(市)区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今年,省政府提出要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摸清底数,推动县级政府做好汇报准备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根据市委书记刘志强的指示,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凤义带领财经委的同志,于5月中下旬对各县(市)重点工业园区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提出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解决制约园区建设的土地和环保等瓶颈问题、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等具体要求和安排意见,为各县(市)重点工业园区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参与了对县域经济的视察。年初,市委提出了“县域兴则全市兴”。在2月18日的市委常委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就推进县域发展提出要采取“一逼二奖三罚”的措施后,得到市委的采纳,并随后提出了县域经济“双增升位”的目标要求,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锦委发[2008]2号),明确了今后三年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7月份,常委会精心组织,由常委会主任王铁成和副主任赵凤义各带一队,视察1-6月县域经济情况,财经委全力参与。视察中,提出的要因地制宜搞好县域经济规划、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优秀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促进农民增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等方面意见和建议,受到市县(市)区政府的重视。

三是配合全国人大预工委来锦调研。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来锦开展完善财政体制等调研,财经委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先期听取了我市和凌海市财政部门的汇报,就其汇报内容提出了完善和修改意见,并得到采纳。在与全国人大预工委来锦调研人员进行座谈时,大家就现行地方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副主任赵凤义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姚胜的高度重视,他表示这几点建议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对此次调研帮助很大。

四、加强自身建设和对外联系,为搞好监督工作奠定基础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是财经委作为专门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第一年,也是监督法实施的第一年,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年来,财经委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组织财经委委员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还围绕中央的大政方针及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监督法》及涉及本委工作的业务知识等组织集中学习和开展自学,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监督水平。

二是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年初,财经委从完善内部制度着手,起草了《wmk市十四届人大财经委工作规则》(草案),经财经委全体会议通过后正式实施。同时,建立了财经委、财经委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各处室和处长的岗位职责,明确了各项法定监督工作的工作程序。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了推动财经委工作的重要保障,也使我们的监督工作更具严肃性、实效性。

三是充分发挥委员和代表作用。财经委高度重视发挥委员和代表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与代表的工作联系。在工作中,坚持邀请代表参加财经委组织的计划和预算审查、调研及视察等活动;充分发挥财经委委员和代表的作用,重视他们的审查意见和建议。全年,财经委委员和代表共有16人次在常委会议上发言,组织召开6次财经委全体会议,不断密切了与委员和代表的联系。

四是加强与各级人大工作联系。财经委认真搞好与各级人大财经委的工作交流。4月,组织召开全市县(市)区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通报工作要点,交流工作经验,加强互相沟通。10月,参加全国二十五州市财经工作座谈会,提交了《加强对金融运行情况的监督 大力推进金融部门不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交流材料。通过不断加强与县(市)区和省内外各级人大财经委的沟通联系,不断提高了工作能力。

第四篇:近三年人大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经验材料

近三年人大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经验材料

**市人大常委会秉承“但存一片纸,留与子孙寻”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注重巩固档案升级成果,配备专职人员、升级硬件设施、建立制度规程、完善业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步。2014年12月档案目标管理被确认为省一级,2017年9月通过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复查。现将近三年档案管理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通过狠抓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业务建设,**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档案管理已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迈进。目前有面积45㎡的综合档案室,室藏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999卷,其中:文书档案637卷、2809件;设备档案1卷;录音录像12件;照片32册1030张;电子档案55件;实物档案54件;资料116册。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组卷合理、整理规范、查阅方便的档案综合管理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一藏档案千秋业,万卷文书百代师。档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市人大常委会一是加强领导。坚持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常委会分管领导每半年专题听取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常委会领导同志多次检查机关档案工作,经常强调要人财物保障到位,为巩固档案省一级成果提供了坚强领导。二是健全机构。成立了由常委会主管机关领导为组长,办公室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1名专职和6名兼职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形成主管机关的常委会领导负总责,办公室主任具体抓,办公室分管副主任直接抓,专职档案员专职抓,各专工委联合抓的管理网络。三是明确目标。**市人大常委将档案目标管理纳入机关工作目标进行统一考核。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到两个“不变”。即:工作任务再重,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不变;工作难度再大,巩固档案省一级成果的决心不变。

(二)加强学习,强化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巩固工作省一级成果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培训摆在突出位置,不仅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要学习档案知识,而且将《档案法》、《xx省档案管理条例》等作为机关学习和干部自学的重要内容,并与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一起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凡是档案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和学习,都要派人积极参加,并主动订购档案刊物和管理软件。通过以上措施一是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担负起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责任,同时也提高了其他委室工作人员协同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明确了档案工作服务方向,增强了服务意识,更新了服务观念,深化了服务内容,优化了服务方式,提高了档案工作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普通干部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三是丰富了档案人员基础知识,提升了业务水平,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加大投入,规范管理

档案保护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大机关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档案硬环境投入。在档案目标管理省一级的基础上,从紧张的经费中又拿出3万余元,升级了防磁档案柜、除湿机,更换了计算机、防盗设施、消防器材等设备。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利用配备的档案管理软件,对新产生的档案及时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做好目录录入和全文扫描,对已经移交到市档案局的文书档案借出进行了数字化扫描。目前,人大机关所有档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牵涉内容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为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标准,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制度规范管理。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先后修订了档案管理系列制度,内容囊括档案管理各个环节,补充了《**市人大常委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即“三合一”制度),出台了《综合档案室突发工作预案》,使档案工作步入有章可偱的制度管理轨道。二是提高立卷归档质量。按照“谁产生、谁立卷”的原则,规定凡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门类档案由各室委整理合格后交机关档案室按“四统一”标准进行归档,即统一按案卷排列顺序编制卷号;统一打印卷内文件目录;统一按类别规范卷面目录的书写;统一按编号顺序归档。三是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做好档案的保管和保护工作,坚持档案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档案室。每天坚持检查防盗设施,测定库房温湿度,采取降温、排湿、安放除虫剂等措施,有力保障了档案的安全。

(四)抓好服务,发挥效能

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档案工作秉承服务群众,贴近领导,拓展领域,创新机制,增强效果,扩大影响的服务宗旨,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我市的改革事业和建设事业服务。一是档案检索工具齐全。我们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和**市人大常委会历届会议议案、重大决议、决定索引等各种齐全配套的检索工具索引,并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录入电脑,建立了文件级电子目录,能够方便快捷地直接检索到每份文件的件号。二是档案编研成果丰硕。编写了全宗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人大志、历届人代会概阅、专题汇集、人事任免及有关的业务基础数字。三是档案利用成效显著。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后,重新修订《党组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机关学习制度》等机关制度时,通过查阅往届文件制订的文字资料,对以往制度产生的时间、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部分机关制度修订完善提供了有力依据。人大档案在撰写常委会大事记、年鉴、党史,换届选举,召开人代会,公务员调资,机关文明单位创建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人才。档案管理是一项有技术含量,需要专业指导的工作。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我机关一直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无法高效、专业的档案整理。

二是档案查阅手段落后。未能建立档案内网查阅系统,档案查询还很不便利。

三是档案利用率不高。重保管、轻利用。缺乏高水平的编研成果和主动服务意识。

四、意见建议

在人大系统建立从上至下的内部网络档案查询系统,便于县级人大能方便的查阅上级人大相关信息进行借鉴学习。

第五篇: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加快提升全市档案信息化水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提升全市档案信息化水平——在全市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1.10.17)

张伟

同志们:

近几年来,我市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保持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态势,使档案信息更好更快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专门举办这次全市档案信息化管理专题培训班(即全市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请各部门从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同志参加,学习培训新技术,研究讨论有关问题,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对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产生切实的推进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一、档案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信息化是推动档案事业加快发展的火车头,抓住它,可以带动档案基础业务,带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带动档案部门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有利于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管理,有利于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部门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必然选择。各级档案部门和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树立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以建 立全市档案信息网络、档案数据中心和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为着眼点,以整合全市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为目的。因此,我们既希望各部门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又希望大家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地前进。尤其是在著录标准和格式上,必须协调一致,不能各行其是。

二、当前档案信息化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各地档案部门要积极争取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档案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基础环节,应当纳入政府的计划,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各级档案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做好有关部门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

(二)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网络并着手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首先要着眼检索工具的现代化,加快机读目录的著录和数据库建设。第二要对重要档案全宗和利用频率高的档案逐步发展全文录入。第三,要抓好新产生的电子档案的接收、管理。著录和录入的方法以有利于检索利用方便而加以选择,方式可灵活多样。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档案数字化处理及档案著录工作,在技术标准和格式上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的统一规定,否则就会走弯路,做无用功。要严格执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文书档案著录细则与机读目录数据交流格式》,积极而又稳妥地开展。

(三)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要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造就人才,不拘一格地引进和选用人才,千方百计地改善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档案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注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使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要努力为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乐于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全市各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大家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大众、主动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档案安全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本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工作。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虽然我市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开始起步的,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大部分单位尚未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计划和预算,缺乏必要设备设施投入和资金保障;二是档案部门除有少量微机外,档案数据库尤其是海量数据库的设施设备,档案数据录入、输出设备,信息网站设备等,不仅数量少,而且不配套;三是我市馆藏档案数量多,“文革”前档案质量差,数字化处理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四是档案信息化人才缺乏,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低,高层次人才很少。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应当下定决心,坚定信念,开拓进取。一方面我们必须下功夫,努力争取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问题,也就是必要的设备设施和经费问题。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按照标准,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业务工作,也就是“软件”问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必须同时抓,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后,必定会有成效。

今后,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总的目标和任务是:适应档案工作新形式、新任务,以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档案信息化和档案利用网络化为目标,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在逐步实现文档一体化,纸质、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电子档案保管,计算机辅助管理检索及全息数字化管理档案的基础上,以加强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推动,重点抓好网络(网站)与资源共享建设,应用系统与馆、室电子档案建设,以及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全市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优化现有系统和网络环境,全面提升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升级、更新软硬件设备。组建具有网络延时小、响应速度快、传输频率高、信息吞吐量大的综合应用网络平台,为目前和今后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多功能的网络支撑环境。

二是要加强全市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打破传统的提供利用及查阅方式的限制,打破空间界限,充分开发档案信息利用潜力,使“死档案”真正变成“活信息”。最大限度地拓展档案信息服务领域和范围,三是要建设与档案数字化相适应的档案馆库。新建档案馆库要与数字档案库建设统一规划,着眼于实现数字化档案馆功能,将温湿度 自控系统、照明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自控等子系统集成于楼宇自控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档案馆库,也要有计划地向这一方向努力。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一是要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全市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即《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对电子文件及时进行采集、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是要做好电子文件的接收工作。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真、保密和保存工作。对列入报送接收进馆范围的电子档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按规定予以接收。

(三)加强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适时建立市、县(区)两级电子文件中心,制订统一的电子文件交换格式,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对本地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类电子文件,实行集中归档、统一管理,做到数据规范、安全保密、资源共享,辅助党政机关办公、决策,向社会提供电子政务信息“一站式”服务。保障电子文件完整、真实、有效,使其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生成的电子文件像纸质文件一样得到永久保持。通过建立电子文件中心,明确电子文件的归属和流向,保障国家信息资源的完整与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使有 关部门的文件能够即时签发、即时收集、即时整理、即时发布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文件资源整合后,也利于发挥信息利用的规模效益,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加强档案应用系统建设

一是要抓好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目录数据技术是以现代化方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新形式。

二是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要积极推进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应通过接收和数字化等方式丰富电子档案、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载体的馆藏档案,积极建设相关的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逐步实现重点档案、精品档案以及从长远角度出发利用率高的档案全文信息查阅,还要做好新生成的现行电子档案与馆藏档案数据库的整合、链接、全文信息查阅和现行文件全文信息查阅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利用者对档案的不同需求。

三是提高档案管理软硬件的应用水平。全市要按照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等标准规范,应用符合档案工作业务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基本要求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加大力度,引导两级机关特别是县(市)区直机关,积极购置和应用档案管理软件,逐步建立数字化档案室,把建立数字化档案馆的相关工作做到基层,为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

档案信息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全市两级综合档案馆,要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功能,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群,适时与国家、省、档案信息网和政府门户网站链接,使档案网站成为政务信息公开、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互联共享、馆际交流、查档利用的工具。

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必须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不能建完了就大事完毕,就不管了,就不问了。

(六)加强档案信息化法规建设

完善自身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和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信息公开与上网安全、档案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实施办法等,保证全市档案信息化规范、有序发展。

(七)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两级档案部门要组织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两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制度,加强监督,责任到人;局域网必须与外网实行物理隔离,使用网络行为控制系统,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查与管理,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网,上网的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划控和鉴定,防治失密、泄 7 密事件的发生;充分利用各种安全保障技术,提供多层次的安全保障和防范功能,做好数据备份并提倡异地保管,要有应急预案和措施。

第二,加强馆藏现有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馆藏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不仅要存放在符合要求的档案装具保管,而且还要定期对诸如录音带、录像带、胶片等声像与电子档案进行倒带,避免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损毁;有条件的档案馆要根据实际,正确鉴定其价值,并转换为光碟介质形态妥善管理。

同志们,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实体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部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选择,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点任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本地信息资源总量增长、优化,能够促进电子政务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发展,能够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电子档案采集、管理、传输、交流、开发利用的流程、途径和管理模式,抓住机遇,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下载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总结经验 继续探索 不断提高人大财经(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 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深入学习贯彻监督法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焦光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简称监督法)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人大政协大全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人大政协范文大全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今年以来市政协以提高工作效能和搞好......

    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中共中央[2005]9号文件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

    人大财经干部培训班学习总结

    参加人大财经干部培训班 学习总结 年 月 日到 月 日, 共三人有幸参加了省人大财经委组织的 干部培训班。在省人大财经委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的精心安排下,在各位老师的悉心传......

    某市人大财经监督工作交流材料(推荐)

    年市人大换届后,新一届财经委在保持人大财经委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大财经工作水平,协助常委会履行好监督权,不断增强监督实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

    总结经验 继续开拓推进村镇建设全面快速发展

    改革创新 锐意开拓 努力开创村镇建设全面快速发展新局面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建管站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立足服从和服务于......

    人大信访工作的新探索范文

    人大信访工作的新探索 ——浙江省温岭市人大信访工作纪实 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也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近几年......

    关于人大协商机制的探索

    关于人大开展协商民主机制的探索丰台区人大法制办公室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