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贵阳市非洲菊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 作 总 结
2005年贵阳市非洲菊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 作 总 结
贵阳市农业局花卉产业处
根据贵阳市农业局2004年下达的通知,同意由我处组织实施“非洲菊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该项目2005年实施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实施情况及效果
(一)完成情况
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市花卉发展的布局规划,以及乌当区花卉基地规模扩大的需要,2005年计划推广种植非洲菊170个标准大棚。贵阳市花卉产业处拟定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确保有质有量地完成。05年顺利完成示范推广种植170个标准大棚的非洲菊,每平方米年产优质商品切花150枝以上,60%的产品品质达B/T18247.1-2000国家标准二级品以上。(二)实施结果
1、产量及产值
(1)年平均每棚比项目实施前增产20%。
(2)2004年总产量1219.6万枝,2005年总产量2128.67万枝,项目后比项目前总产量增长了74.5%。
(3)2004年总产值367.02万元,2005年总产值468.07万元,增加了101.05万元,项目后总产值增加了27.5%。
2、效益
(1)经济效益显著。与项目实施前相比,新增产值101.05万元,较2004年高27.5个百分点,年投产比达1:1.8,超过计划指标。(2)社会效益较为突出。经过非洲菊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教 1 育了广大农民,使他们认识到高产值作物的栽培更有利于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同时通过项目实施,让农户对鲜切花的栽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实施其他鲜切花项目作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农户学习到了一门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对于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管理措施
(一)领导重视,行政措施到位
省果树蔬菜工作站和贵阳市花卉产业处组建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项目经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指导、培训技术干部、农民技术人员,验收总结项目执行情况。并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技术人员通过走村窜户、现场示范、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农户,进行非洲菊种植,确保任务的完成。
(二)技术培训
为了保证项目的有力实施,抽调技术骨干组成花卉种植技术服务小组,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和现场指导的方式使种植户了解和熟悉非洲菊种植技术。不定期的举办短期学习培训班,刻录并发放技术光碟和印刷技术资料,经常到种植户的大棚解决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文件、通知、检查、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对该项目工作作出具体督促、指导、提出要求,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疑点,纠正出现的失误、偏差,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力求该项目规范化实施和按时完成。
(三)建立花卉协会,打造信息平台
随着花卉基地建设发展,非常需要一个能提供信息、咨询、拓展销售渠道、协调关系这样的组织,于是帮助组织成立了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乌当区花卉协会。每个种植户自动成为协会成员,协会负 2 责组织农户在各个栽培阶段进行技术学习,传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安排,向上级领导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问题等等一系列工作。
市花卉产业处为了更好的拓宽销售渠道和信息交流,做了一个政府花卉网站-贵阳花卉网,向全国各地宣传贵阳花卉,为销售贵阳鲜切花做好铺垫。
三、建议
1、加强技术培训,首要的是对技术人员进行更深入一步的培训,让其充分掌握好非洲菊栽培技术,加强理论知识,以便在田间指导更充分应用;其次对于种植户不仅仅教给田间管理的基本步骤,而应让其在培训中指导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为生产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示范推广的有力进行提供保证。
2、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网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意味着非洲菊的产量也将不断增加,势必给市场销售带来压力,要有未雨绸缪的态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这样不仅可以丰产又丰收,同时也可以为以后创建品牌而打好前站,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网络,将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3、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协会要在非洲菊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让种植户享受到技术指导、销售等各方面的便利,在种植发展中保证种植户的利益。
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1〕137号)要求,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一、目的意义
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是我省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途径。通过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加快耐密型玉米新品种推广步伐,促进玉米种植方式的改革,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在全省不同区域培育一批夏玉米高产示范样板,充分展示夏玉米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增产潜力,辐射带动全省夏玉米增产增收,为实现我省夏玉米亩产千斤的总体目标打好技术基础。
二、主要技术内容
(一)技术内容
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亩实收4000~4800株。万亩方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800株/亩,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标的提高相应增加。
2.改种耐密型品种。高产攻关以耐密植、生育期较长、高产潜力大的品种为主。要选择登海605、郑单958等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秆少、果穗匀、耐荫性好、灌浆结实好、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958、浚单20、聊玉
18、鲁单818、天泰55等品种生育期都在103天左右,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
3.改套种为直播。加快推广夏玉米抢茬直播技术,推广免耕直播、及时播种、足墒播种、适量播种。
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要搞好配方施肥。一般地块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
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力推广联合收割机收获。积极推广机械施药、施肥技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6.其他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免耕或少耕栽培及秸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灾情应对技术等。
(二)技术创新、改进
试验、示范登海605等耐密、高产新品种(新组合),开展超高产攻关,探索超高产经验,进一步研究、验证和修改、完善耐密型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不同产量水平的技术规范(程)。搞好技术创新和储备。
三、实施地点、规模与任务
(一)实施地点
滕州市、郓城县、宁阳县、曹县、茌平县、单县、高唐县、庆云县、临朐县、沂南县、淄川区、乐陵市、周村区、济阳县、章丘市共15个县(市、区)。
(二)实施规模与任务指标
1.面积、产量指标:每县(市、区)建1处万亩示范基地,作为“一增四改”技术核心示范区,完整实施“
十、百、千、万”玉米高产示范工程。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900公斤,百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800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700公斤,万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00公斤。核心示范区比前三年平均数亩增产50公斤以上,亩增收75元以上。每县(市、区)辐射带动10万亩。辐射带动区玉米比前三年平均数亩增产30公斤以上,亩增收45元以上。
2.技术推广与改进指标:核心示范区内耐密型高产良种及配套技术普及率95%以上,引进、试种耐密型高产新品种、新组合;针对耐密型高产新品种、新组合开展超高产攻关,探索超高产经验,进一步研究、验证和修改、完善耐密型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不同产量水平的技术规范(程)。开展控释肥试验示范,搞好技术创新和储备。
四、任务分工
(一)项目牵头单位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为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技术集成,制定总体实施方案,会同相关市农技站对项目县进行技术培训宣传,发放明白纸和技术手册,生产季节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现场观摩和测产验收,对项目县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评价。具体任务为:
1.负责制定省级项目实施总体方案。确定项目的任务目标、实施内容及实施进度。
2.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区县、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各项目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4.做好检查督导工作。省级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项目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技术小组在关键农时季节,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5.开展绩效评价。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根据现场考察、档案资料审查、项目执行等情况,分别对各项目区进行项目的中期考核和总体绩效评价,并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排序。
6.搞好验收总结。玉米收获前,在县级对玉米产量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对百、千、万示范方进行复测,对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验收,实打面积3亩以上。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总结。
(二)项目实施单位
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项目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将高产攻关田、示范田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2期,每期150人以上。
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4期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5000份以上。帮助乡镇农技站和示范户落实高产攻关和示范品种等物资。
5.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6.做好项目测产验收工作。玉米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十亩高产攻关田和百、千、万示范方玉米产量进行自测。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五、资金用途
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管理项目资金,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具体如下:
1.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项目部署费5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2.技术培训和指导费15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等。
3.检查督导费4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4.绩效评价和总结验收费6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测产验收,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
(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 滕州市、郓城县、宁阳县、曹县、茌平县项目资金各为30万元,单县、高唐县、庆云县、临朐县、沂南县、淄川区、乐陵市、周村区、济阳县、章丘市项目资金各为20万元。具体用途如下:
1.技术培训费8~10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
2.技术指导费3~5万元。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
3.试验、示范补助费4~7万元。主要用于新品种引进、种子补贴、劳务费、试验示范土地租赁等物化补助。
4.新型机具购置费3~5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实施所需新型农机具的购买补贴。
5.测产验收和总结费2~3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本地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12月底,召开项目专题会议,部署落实有关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健全组织,细化措施,组织各示范县(市、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初步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1月初~5月底,联系落实攻关、试验用新品种、新品系,做好良种、机具、化肥等物资准备,搞好良种包衣和各项备播准备。编印和发放技术资料,开展专题培训,完成县乡级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组织各示范县(市、区)落实好核心示范区地块。
第三阶段:2012年6月初~6月底,组织好玉米播种期和苗期的巡回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组织各示范县(市、区)安排科技人员进行玉米播种和保苗技术的指导、服务,召开现场会,把好播种质量关。在攻关田和核心示范区设立固定宣传标牌。
第四阶段:2012年7月初~9月底,组织好关键技术环节的巡回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组织跨县(市、区)现场观摩与交流,组织示范田产量复测。各项目区县(市、区)组织开展以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为重点的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搞好技术记载和资料整理。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增设临时性标示牌,便于观摩学习。组织本县(市、区)群众现场观摩,组织技术人员搞好攻关田、示范田测产,及时上报测产情况。
第五阶段:2012年10月初~12月底,组织有关专家对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进行项目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评比表彰,并提出下工作意见。有关县(市、区)及时上报项目总结材料和技术规程,对参加项目的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七、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拟采取如下组织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和技术组织
项目领导小组由山东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任组长,省厅相关处室、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协调和运作,保证按项目要求顺利实施。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由承担单位技术骨干和特邀玉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承担项目的县(市、区)都要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项目总的实施方案框架下,项目区各县(市、区)按照分解的任务,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落实好目标责任。
(三)建立项目实施档案
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项目承担和参加单位都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的工作、技术档案。
(四)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档案
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资金管理档案。
(五)采用科研、推广、生产及相关企业一体化的高效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育种、栽培技术和专家优势,结合省、市、县、乡农技推广网络优势。把耐密型优良品种和“一增四改”技术直接送到生产者手中,服务及时到位。项目承担单位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选择诚信、可靠的种子生产单位作为密切协作的对象,通过合同操作形式,采取科研、推广单位与种子企业、生产单位和农民间的有效合作方式,建立起集玉米科研、推广、生产为一体的高效运作体系。
(六)建立攻关田、示范方
在项目区内按照产量指标由高到低、面积由小到大建立高产攻关田、示范田,设立十亩方、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层层辐射,以点带面。
(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制定和印发技术规范(程),提高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八)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关键生产环节抽调人员搞好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承担项目的县(市、区)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玉米收获前先由项目县(市、区)组织好产量自测,然后由省农业厅统一组织安排产量验收。项目完成后召开专题总结会议,搞好总结、考评等工作。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1〕137号)的要求,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一、目的意义
常规花生高产栽培一般采用双粒播种,个体发育受影响,难以充分挖掘单株增产潜力。采用单粒精播,不仅节种 20%以上,而且能够壮个体,进一步提高群体质量和经济系数,实现花生生产高产高效的目标,对促进全省花生生产稳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技术内容
1.精选种子。选用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的中熟或中晚熟花生新品种,精选种子。种子大小要均匀一致,发芽率≥95%。
2.深耕整地。适时深耕翻,加厚活土层。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随耕随耙耢,并彻底清除农作物根茎、地膜、石块等杂物,做到地平、土细、肥匀、不板结。
3.平衡施肥。配方施用化肥(氮磷钾和微肥),确保养分充足供应;增施有机肥,精准施用缓控释肥,确保养分持续、平衡供应。
4.适期晚播。鲁东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1日至5月12日,鲁中南区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5.单粒精播。选用2BFD-2花生单粒播种机,达到起垄、播种、施肥、喷药、覆膜、膜上压土等作业一次完成,亩播14000~15000粒(穴),并确保播种质量。
6.促进饱果。采用灵活多次化控,推行中后期叶面喷肥,确保不旺长和中后期充足的营养供应。
7.防治病虫。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严控病虫危害,确保不缺株、叶片不受危害。
三、实施地点、规模和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莒南县、费县、平邑县,五莲县、日照市东港区,枣庄市山亭区,荣成市,曲阜市,东明县,新泰市,莱芜市莱城区、莱芜市钢城区,济南市长清区等13个县(市、区)组织实施。实施地点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常年花生产量350公斤以上的地块。
(二)实施规模与任务指标
1.面积、产量指标。每县(市、区)建1处万亩示范基地,作为核心示范区,完整实施“
十、百、万”花生高产示范工程。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600公斤(夏花生500公斤),百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500公斤(夏花生450公斤),万亩示范方亩产量指标380公斤(夏花生350公斤)。万亩示范片比前三年平均数亩增产40公斤以上。
2.技术推广与改进指标。万亩高产示范片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5%。引进、试种山花9号、花育30号等抗逆性强、生育期较长、高产新品种(系);进行控释肥试验,开展超高产攻关,探索超高产经验,进一步研究、验证和修改、完善高产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不同产量水平的技术规范(程),搞好技术创新和储备。
四、承担单位与任务分工
(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负责制定省级项目实施总体方案。确定项目的任务目标、实施内容及实施进度。
2.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区县、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各项目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4.做好检查督导工作。省级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项目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技术小组在关键农时季节,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5.开展绩效评价。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根据现场考察、档案资料审查、项目执行等情况,分别对各项目区进行项目的中期考核和总体绩效评价,并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排序。
6.搞好验收总结。花生收获前,在县级对花生产量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对百、千、万示范方进行复测。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总结。
(二)县级项目推广部门及实施单位
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项目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将高产攻关田、示范田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2期,每期100人以上。
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2期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3000份以上。帮助乡镇农技站和示范户落实高产攻关和示范品种等物资。
5.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
6.做好项目测产验收工作。花生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十亩高产攻关田和百、万示范方花生产量进行自测。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五、资金用途
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管理项目资金,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具体如下:
1.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项目部署费1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2.技术培训和指导费15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3.检查督导费2.5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4.绩效评价和总结验收费1.5万元。主要用于项目结束后,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
(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
莒南县、费县、五莲县、新泰市项目资金各为30万元,平邑县,日照市东港区,枣庄市山亭区,荣成市,曲阜市,东明县,莱芜市莱城区、莱芜市钢城区,济南市直各为20万元,具体用途如下:
1.技术培训费8~10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
2.技术指导费3~5万元。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
3.试验、示范补助费5~8万元。主要用于新品种引进、种子补贴、劳务费、试验示范土地租赁等物化补助。
4.新型机具购置费2.5~4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实施所需新型农机具的购买补贴。
5.测产验收和总结费1.5~3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本地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备播。2011年11月-2012年4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区规划;部署任务,落实地块、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冬耕整地,落实花生品种、肥料、机具,做好备播工作。
(二)播种。2012年4月下旬-5月上中旬,各项目县指导项目区农户按实施方案要求,适期播种。
(三)田间管理。2012年5月中下旬-8月下旬,进行苗情考察,制定花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举办示范户花生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工作。
(四)验收总结。2012年9月上旬-12月,组织项目测产验收,进行项目总结,对实施单位进行绩效考评,撰写总结报告。
七、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拟采取如下组织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和技术组织
项目领导小组由山东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任组长,厅有关处室、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项目县(市、区)农业局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协调和运作,保证按项目要求顺利实施。
项目技术小组由承担单位、参加单位技术骨干和特邀花生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项目总的实施方案框架下,项目区各县按照分解的任务,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项目县农业局落实目标责任。
(三)建立项目实施档案
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项目承担和参加单位都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的工作、技术档案。
(四)建立项目资金管理档案
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资金管理档案。
(五)建立攻关田、示范方
在项目区内按照产量指标由高到低、面积由小到大建立高产攻关田、示范田,设立十亩方、百亩方、万亩方。层层辐射,以点带面。
(六)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制定和印发技术规范(程),提高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七)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承担项目的县(市、区)农业局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省农业厅在关键生产环节抽调人员搞好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花生收获前,首先由有关县(市、区)农业局组织产量自测,然后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一组织安排产量测产验收。项目完成后,召开专题总结会,搞好工作和技术总结。
第三篇: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结
平湖一小2013—2014第二学期
三(1)班 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结
今年本班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活动落到实处,推动了班级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在3月的启动仪式上,校领导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让全体师生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向全体师生们倡议积极参加“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要求老师上课应说普通话,学生间对话尽量以普通话为主,自觉地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培养良好的讲普通话的素质,提高自己讲普通话的水平。
二、精心组织,推进活动开展
(一)开展普及普通话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1.规定全体教师上课必须讲普通话,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
2.开展校园内人人讲普通话活动。要求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与老师、同学交谈必须讲普通话。提倡回家也讲普通话,以带动家庭、社区成员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比赛,开展一项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或写字比赛等,在班上掀起推普热潮。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1.要求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的撰写都要将规范化用字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发现错字、别字立即予以纠正。教师上课必须使用规范化汉字,禁止写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
2.上好写字课。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将学生的写字质量与用字规范化有机联系起来。
3.“推普”期间,出一期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题板报。
4.根据班级的实际开展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
三、师生协作,活动初见成效
通过推普活动,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初步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教师的板书规范了,学生书写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推普活动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我班将以全体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不断提高班级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第四篇: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阶段总结
安溪白濑国林场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道路,按照现代化、良种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建设目标,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中心,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珍稀树种示范林基地,为我省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福建柏珍稀树种的培育经营。项目自2009年开始建设,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按质完成建设规划任务。现将项目建设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主持单位: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
项目协作单位:福建省安溪竹园国有林场、安溪半林国有林场、永春大荣国有林场
项目技术来源: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和优良遗传材料选择研究》,国内领先水平,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主要技术:根据林木生长的规律和福建柏自身的生理特 性,结合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应用成熟的福建柏优良种质选择及培育技术,营建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主要技术包括:优良种源选择、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选择、抚育措施选择。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福建柏优良种质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1713亩、培训500人次。
培育工程进度安排:
2009年完成造林抚育204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土地坛、寨坂工区);
2010年完成造林抚育960亩(安溪白濑林场459亩、半林林场151亩、竹园林场200亩、永春大荣林场150亩)2011年完成造林抚育549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下镇工区)。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27.97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27.9791万元。
项目建设的目的与意义:通过项目的建设,营建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基地1713亩,推广应用优良种质和营造技术,有效加快科技兴林的战略步伐,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优良种质和经营技术的需求。通过基地建设,能有效提高森林蓄积量,有效缓解林场目前资源短缺的局面。因此,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项目的建设,对白濑国有林场乃至福建省林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进度 安溪白濑林场自2009年起,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和项目合同的建设任务,组织实施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林地准备、整地、造林和抚育1164亩,占项目的68%,培训林农和技术人员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完成投资47万元,占项目投资的36.7%,其中培育工程41.0万元、设备4.1万元、其它费用1.9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安溪白濑林场领导历来重视福建柏的资源培育和良种推广应用,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福建柏的科研与推广应用。为了确实做好《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由场长为项目负责人,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建设。泉州市林业局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协作单位间的困难与问题。
2.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承担项目后,安溪白濑林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开展外业调查,并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研究探讨,制定了比较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3.主体承担、多方合作
为了更好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采取主体承担、多方合作的方式,扩大示范基地的建设区域,项目建设涉4个国有林场。项目承担单位——安溪白濑国有林场与各协作单位制定了 合作协议,协作单位的建设内容、技术规程等,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实施。同时,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福建林科院的合作,多次邀请省林科院的郑仁华博士等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4.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工程招投标办法执行,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统一领导,统筹安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期分批进行公开招投标。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生产技术质量关,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各工序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确保生产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考评奖惩制度,并实行奖优罚劣,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行。
5.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按计划,不随意变更投资计划;二是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和截留;四是严格财务制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6.加强培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利用集中培训、发放资料和现场操作示范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培训工作。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林场作专题讲座,举行现场技术操作培训;同时,积极与泉州市科技局、林业局合作,开展远程培育,推广福建柏栽培技术。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抚育措施仍采用全面锄草方式,效果显著,但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幼林生长主要需要什么养分目前还不清楚,施肥措施仅仅依据土壤养分含量来判断。施用什么肥料才能有效促进福建柏幼林生长,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目前针对福建柏幼树的树冠整型试验还在探讨中,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如何通过幼树整形,提高福建柏杆径生长也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2010年10月27日
第五篇: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8.29%,总产2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5.57%,平均单产573kg。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科)字(2009)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09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一)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4年综示区样板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亩以上。
(二)承担玉米新品种(技术)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下年示范。
(三)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四)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一)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工作完成。
1、综示区样板实施地点及面积
2014年1000亩综示区布局是:隆阳瓦窑镇老营村200亩、蒲缥镇王头寨村150亩、板桥镇沙坝村200亩、羊邑村350亩、西邑乡鲁图村150亩、乌马村50亩、辛街乡龙洞村100亩,合计1200亩。
2、综示区核心样板
在XX区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实施完成云南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150亩,产量指标750kg,品种“云瑞220”、“保玉13”、“周玉0913”、“云瑞505”。
3、新品种展示
体系展示品种共27个,分别是云瑞668、云瑞
11、云瑞10号、云瑞396、云瑞666、云瑞222、云瑞89、yr88、云瑞220、云瑞
518、云瑞407、保a1、a4、a7、a10、云瑞505、云瑞336、云瑞339、云瑞556、得单5号、得单3号、德玉15号、云瑞958、临玉8、9、10号、以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五谷1790”为对照。
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高海拔1871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
体系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13个,分别是彩甜糯、云甜2号、云甜3号、云甜9号、云甜10号、彩糯3号、彩糯6号、云糯4号、云糯5号、云糯6号、超甜复诊、中农甜
410、安迪
18、老品种。
4、万亩带动片
万亩带动区,西邑4000亩,蒲缥2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老营1000亩。(二)实施结果
1、测产结果
经过9月13日-10月14日组织区、乡(镇)科技人员及村组干部进行认真测产调查,综示区样板合计测产152块田,测产面积285亩,代表面积1200亩,其中百亩核心区150亩测产30块田,测产最高产量973kg/亩,最低产量521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4.4kg/亩,加上间套种40天豆,平均产量50kg/亩,单价6元/kg,产值300元,折合玉米100kg,亩产804.4kg/亩,亩产值2413.2元,千亩综示区1050亩,最低产量652kg/亩,最高产量980.5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3.5kg/亩。万亩带动区,蒲缥2000亩,老营1000亩,西邑4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测产结果加权平均产量648.85kg/亩,最高产量850kg/亩,最低产量553.2kg/亩。
根据测产结果综合分析,项目超指标完成任务,其中1200亩综示区总产85.95万kg,平均产量716.3kg/亩,万亩带动区总产648.85万kg,平均产量648.85kg/亩,合计11200亩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单产521kg/亩,亩增产135.1kg/亩,增25.93%,总产增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这一效果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及项目实施村、组干部、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样板成为各级品种技术的观摩现场。
2、专家验收结果
2014年9月28日,由XX市XX区农业局主持,邀请市、区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在汉庄、蒲缥等乡镇实施的“2014年玉米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带动区”项目进行复测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自测产量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项目区的玉米长势情况,选定了有代表性的三户农户(三个点)进行实产收获,并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经充分酝酿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1)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项目要求在XX区建设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辐射带动区,产量指标依次为750㎏、700㎏和600㎏/亩。通过实施,实际完成面积分别为150亩、1200亩和10000亩,理论测产依次为804.4㎏、703.5㎏和648.85㎏/亩。亩产超任务指标7.3%、0.5%和8.1%。面积和亩产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经专家组实收三个点,加权平均亩产745.6kg,比实施单位自测对应田块加权平均数720.5kg/亩高25.1kg。说明实施单位的测产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此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区11200亩平均产量为656.1kg/亩(复测实收产量和自测产量详见附表)。
(2)综合效益显著。该项目完成11200亩玉米示范区建设,加权平均亩产656.1kg,比XX区2014年预计玉米平均亩产521kg,亩增135.1kg,新增总产151.31万kg,按每kg2.8元计算,新增总值423.67万元。其中千亩片亩增产182.5kg,亩增产值511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促进了保玉13号、云瑞220、云瑞505等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辐射带动周边玉米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几个抗病丰产良种的推广,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减轻了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3)技术成熟、措施可行。项目组针对XX区实际情况,采用抗病高产良种、适时播种、规范栽培、科学使用控释肥、综合防治虫、草、鼠害等技物配套措施,增产效果明显。通过成立项目领导组织、技术组织、完善责任制、强化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实施到位,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园满完成。有关材料齐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3、品种展示试验结果
示范推广品种周玉0913、麒单8号、云瑞220、云瑞505、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经过大面积示范,鉴定出“云瑞505”可以在XX区海拔1750米以下玉米生产区大力推广应用,“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三个品种可以在XX区海拔2200米以下玉米中低产地块大力推广应用,“周玉0913”可以在XX区1800米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展示品种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一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一组,高海拔1870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27个组合,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556”、“云瑞11”、“保玉14号”等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
鲜食甜玉米鉴定结果产量、品质表现好的有云甜3号、云甜9号、云糯4号、云糯6号、彩糯6号五个品种,结合品种产量、抗性鉴定及品质鉴定“云甜玉9号”可以XX区保山坝海拔1650米以下地区进一步进行扩大示范种植鉴定。(四)项目效益简析
1、经济效益简析
项目合计完成面积11200亩,总产量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扣除投资体系建设15万元,基层推广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投资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66万元,区级样板投资2万元,国家玉米示XX县投资3万元,合计投资90万元,净效益为333.67万元,投资效益比为1:3.71元,按照项目区涉及1.5万人计算,人均增收222.45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简析
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实现亩增产100kg以上目标,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人均年占有400kg粮食标准计算,可解决0.38万人一年的吃粮问题使1463人脱贫(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人年),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XX区玉米生产良种及集成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带动全区39.58万亩玉米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
项目区综示区核心样板蒲缥镇大新寨150亩核心示范样板及新品种展示,成为XX市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XX区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观摩的重点现场之一,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XX市玉米育种研究室XX区区域推广站玉米新品种、技术观摩观摩现场之一。综示区样板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户来年玉米品种栽培技术的选用示范观摩现场。
通过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专用控释bb肥的示范,为下年该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XX区玉米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示范推广的“保玉13号”、“麒单8号”、“中玉335”、“周玉0913”、“云瑞505”、“尚玉3899”、“丁单1号”、“尚单2012”经过市区乡镇品种观摩鉴定列为今后XX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筛选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11”、“云瑞556”、“罗单299”、“保玉14号”、“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等新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为XX区今后玉米生产发展,品种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3、生态效益
项目区推广新品种,由于品种抗病减少防病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玉米专用控释bb肥,减少资源消耗,直接或节约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玉米的增产,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秸秆间接还田、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缓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了水土环境,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五)提高了科技人员能力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训村组干部、农户12场次,培训人员2500多人次,其中召开观摩会三场次,参会人员289人次,指导农户1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多分。(六)核心团队建设
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依托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安排,继续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副所长陆顺生任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宋云、曾林、单艳、刘艳5名成员为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专职技术人员,在项目涉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配合下,执行完成玉米区域推广站试验示范推广任务。配合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科技人员杨国田、杨兆才及8个乡镇18名科技人员组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25名技术指导员团队,由区域推广站站长、副所长陆顺生任玉米产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完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七)加快科技信息及成果传播及体系建立以来获奖情况
2014年团队人员及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在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云南农业信息网、保山农业信息网、隆阳农业信息网上报刊登玉米信息57条,超额完成20条任务;发表论文7篇,《灰色关联度分析在XX市XX区玉米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耕作与栽培2014年26期刊登,《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10123页刊登,《纤维亚麻品种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4281页刊登,《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分析》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1期11148页刊登,《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在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2期11页刊登,《XX区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成果分析》在科学种养2014年03期227页刊登,《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在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3期刊登。(八)交流检查指导
省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专家肖植文教授、省农业职业学院综合试验站专家赵燕、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临沧综合试验站李学智研究员、产业体系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高级农艺师邵思全等、市区农业局主管粮作的领导、股室、站所领导多次到体系建设综示区检查指导工作,为任务完成提供领导技术支持。体系科技人员深入样板实地、农户家中进行多次指导,确保项目任务超额完成。(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按照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依托体系建设,依托单位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财务,设立专账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即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由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负责,有利于项目任务指标完成。
四、工作措施(一)行政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玉米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是集良种、良法和投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食作物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乡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XX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农科站和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科站,主要负责整体工作的实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各涉及村相应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成立技术指导组
按照玉米体系、高产创建要体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为科学确定统一产量目标和产量增幅指标,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模式,在XX区玉米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技术人员陆顺生、宋云飞、刘艳、单艳、曾林,XX区蒲缥、瓦窑、西邑、汉庄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杨志明、王兴亮、张祖梅、杨再生、杨祖美、袁如东、胡正奇、吴正印、杨玉光、杨静共计1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在省、区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项目技术方案;并按此方案,组织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培训到户到人,指导到田。
3、整合项目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间套种、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技术措施
1、主推品种
百亩核心区选用“云瑞220号”、“周玉0913”、“保玉13”;千亩展示区选用“周玉0913”、“尚玉3899”、“麒单8号”、“中玉335”、“丁单1号”;万亩示范区选用“北玉20号”、“五谷1790”、“辽单527”、“保玉9号”、“雅玉889”等。
2、整地规格及播种密度
深耕晒垡,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松,耕作表面要有一层细土覆盖。百亩核心区采取等行距条播,100厘米开沟,单行双株种植,穴距30厘米,亩密度4444株。千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3.3厘米,亩密度4000株,万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5厘米,亩株数3800株。
3、播种技术
今年由于干旱的影响,6月12日才进入雨季,播期推至6月13日至6月18日,一次播种全苗,每塘播3粒种子,出苗后、间苗留双株。
4、施肥技术
(1)百亩核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2)千亩展示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其中,沙坝村200亩、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5kg尿素,穗肥亩深施25kg尿素+5kg硫酸钾。(3)万亩示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条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0kg尿素,穗肥亩深施30kg尿素。
5、田间管理
6月13日-6月18日播种后及时用豆花玉玉米除草剂除草,亩用量200ml对水30kg喷雾封闭除草,玉米3-4叶期及时间苗定株。拔节期(7-8叶)进行中耕除草;并在植株缺锌(zn)田块应及时补施锌肥,即每亩100克硫酸锌对水60kg喷雾。初现天花时,亩用2支(60ml)玉米健壮素对水60kg喷雾,或在6-13叶期用矮丰每亩1.5支兑水60kg喷雾。开花或灌浆期对部分落黄脱肥的地块,追施3-5kg尿素。
6、病虫害防治技术(1)病害防治
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水60kg,每7-10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对水60kg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2)虫害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每亩用1-2kg拌5倍细砂土,放入喇叭口内,或用2.5%杀螟灵1号颗粒剂250克拌细砂3-4kg,每株1克撒入心叶,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药液灌心。蚜虫的防治,玉米进入拨节期后蚜虫危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倍液,75%吡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喷雾。视虫情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用5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3kg拌细土25kg毒土塘施或毒饵诱杀,采用麦麸10-15kg,加入90%敌百虫100-200克拌成毒饵,出苗前撒于行间,出苗后施在幼苗根部周围。
五、经验体会
影响玉米总产和单产提高的原因是缺少优质、抗病、耐旱、高配合力的新种质品种,加之育种中抗逆性改良和品质改良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导致目前高寒山区主推杂交良种缺乏。特别是海拔1900米以上地区玉米种植水平难以提高。近几年只重视中低海拔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忽视了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广大农户反应中低海拔品种多,有“雅玉系列”、“三北系列”、“农大系列”、“海禾系列”很好选择。而适应高海拔种植的品种少,很难选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一批适应高海拔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系列,提供农户选择推广种植。
在XX区的高中低海拔玉米样板区组织玉米专用型控释bb肥示范6000亩,其中各级各类样板示范2400亩,示范结果所在地的农户和广大干部反应都好,测产结果表现比常规施肥约有增产;该产品由云南省昆明威鑫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产品特点是具有测土配方、缺什么补什么,持续供养、一次施肥,整季无忧;控释技术,前期不浪费,后期不脱肥;控释、配方、全营养;保护耕地、水源、土壤不盐碱化、水体不富营养化。该肥料作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能大幅度提高养分利用率,保证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化肥养分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着的农户都说明年就用这种肥料。该产品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六、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XX区的玉米生产是在山区半山区,加之种植品种多,给全面技术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耕地基础设施薄弱,由于XX区玉米生产主要是在坡地、平缓的旱地种植,水浇地基本上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玉米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三是发展不平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全区玉米生产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四是适应于高海拔种植的品种缺乏,直接影响全区玉米生产发展。五是部分玉米种植农户不稳定,素质难以提高。现在农村在家种田的多数是文化水平较差的半劳动力老人和妇女,强劳动力均在外打工,而且还不稳定,几次参加培训的对象都不同,素质难以提高。
七、意见建议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种植向大户发展,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稳定玉米种植队伍、提高素质。二是,加大标准化农田建设,实现路渠高效配套,利于机械化发展,降低成本。三是,各级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稳定良种引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加大良种和种粮综合补贴,提高效益,稳住粮食生产,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严格考核与评价,但未必一定要实行末位淘汰,这不利于整个体系的稳定发展。对考核较差的可进行批评教育、核减经费、取消评优等措施,对完成好的可增加经费、评优等。五是,对于考核合格以上的综合试验站、区域推广站,建议农业厅反馈当地政府并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