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

时间:2019-05-13 17:5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

第一篇: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

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

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着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于2008年4月起在全局开展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活动,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全局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为充分发挥派出所在参与该项活动中的作用,笔者结合平时工作实际,通过与辖区群众交流,总结了辖区群众期望派出所树立以下三种形象。

一、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树立警察的整体外在形象。“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建设好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派出所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集体,一是要求派出所班子团结,开展好民主集中制,积极参与到各项日常工作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从优待警,从优待警是“警心工程”,是构建和谐警营的重要保证,提高队伍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派出所领导班子要从多方面落实从优待警措施,不断完善从优待警措施,想方设法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关心民警并帮助解决其工作、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充分信任民警,多与民警交流沟通,确认民警的能力,努力为派出所民警营造一个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派出所民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有效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因素,增强民警的凝聚力,这样群众来办事就不会看到一盘散沙的样子,也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三是要从严治警,强化内务管理,严格警容风纪注重民警日常养成教育,从民警言谈举止、穿衣戴帽、警车驾驶等小事入手,教育广大民警时刻不要忘记自己警察的身份,以“五条禁令”等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防止因个别民警在社会上干一些违纪的事而导致“100-1=0”的效应出现,让民警自觉维护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二、转变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水平,树立打击违法犯罪保一方平安的形象

《人民警察法》第六条规定公安民警的首要职责就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这就要求派出所要全力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努力控制发案率,提高破案率震慑违法犯罪。让群众的安全感有明显的增强,真正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因此派出所一要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在执法工作中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切实做好人民公安为人民,要通过深化认识规范教育使广大民警改变特权思想,做到接处警及时不推诿,案件及时查处,二要抓好执法培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要加大对民警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定期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特别是对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新的执法规定。组织开展案件评析活动,针对个别民警在办案中,责任心不强、办案能力差、讯(询)问不到位、证据固定不及时、材料不规范等现状,从单位办理的案件中,选出各类质量高的案件和质量差的案件,组织民警进行评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提高案件质量,让办案民警从中对照和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使民警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得到增强,从而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防止出现因执法不作为,执法乱作为,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等引发的当事人或被告人不满或上访告状;防止个别民警利用执法活动办人情案、关系案,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树立公共服务的良好形象。随着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派出所必须转变职能,实现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一要强化宗旨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的宗旨,派出所要经常性地开展的教育活动,使全体公安民警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二要加强为民服务。树立窗口形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冷、硬、横、推”等现象;要改进服务态度,树立亲民形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安机关服务的高效,让其高兴而来,称心而归。拓展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不仅强调在法定职责内为群众服务好,还要十分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要做到警民心连心,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些民生问题,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

第二篇: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

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

积极研究和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对于加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好“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树立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崇高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按照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体制上创新,在执法观念上转变,在工作方式上革命,不断丰富和发展“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思想,赋予“群众战线”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战略,要在公安工作中加强与公众沟通,积极推行警民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体现服务宗旨,展示警察文化,推动警察形象建设;要努力整合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热情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与公安机关的改革要求统一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之中,真正体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首先,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成了各国警方的共同要求。在国际警务合作中,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形象展示给国际同行。其次,公安机关在调处各种社会矛盾中直接处在第一线,公安机关必须实现与社会大众的协调沟通,正确区分和对待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努力通畅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联系渠道,积极为党和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再次,当前社会治安的复杂形势使公安机关必须与人民群众加强联系、促进理解,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民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形势。

(三)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转变职能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性政府。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助于公安行政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接受监督、改进行风,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创造管理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正确理解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把握明确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特性切实履行好“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除了增强自身的“硬实力”外,还需要提升“软实力”,塑造好自身形象,优化外部环境。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提升“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方法。搞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我们必须:

第一,紧密围绕人民大众的需求,把握好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客体。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警察公共关系的一切内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服务对象来展开。公安机关无论是打击、管理,还是为社会提供的预防与安全服务,始终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最高目标。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就是要满足群众对社会治安的知情权、对自身权益的知情权、行使对公安工作的监督权。通过使人民群众各项权利得到保障,赢得他们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信任和理解,进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支持公安机关的工作。

第二,拓展交流与传播的渠道,保证警察公共关系信息畅通。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包括公安机关主动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反馈交流信息,是两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公安机关不仅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执法理念,更要通过具体的执法实践来树立人民警察的仪表形象、执法形象、服务形象和社会形象,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实施警务公开、阳光作业,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具体的执法实践中来。

第三,开展有效管理与协调,突出公安机关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警察公共关系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开展的公共关系一样,同样具有协调功能、监测功能、凝聚功能与

形象塑造功能。此四项功能集中体现为警察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在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凭借警察公共关系的不断推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在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无论是公安机关进行的公关理念的宣传,还是进行的自我形象的设计以及与社会各界进行的沟通、协调,无不是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组织内外关系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第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性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警察公共关系既具有科学的成分,又具有富于变化和挑战的艺术因素。公安机关为了履行职责的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变警力有限为警民协作。从事警察公共关系的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掌握警察公共关系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工作对象、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拘一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战略机遇,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二十公”提出的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战略机遇,对加强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建设、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积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山西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响应时代发展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实践。几年来,山西公安机关坚持每年一次的全省行风评议。结合“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和“五条禁令”的实施,加强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同时,加大典型的宣传推广力度,用群众爱戴的典型人物来塑造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用典型来拉近人民群众的感情,像任长霞、山西的石爱国、常冬青、王志高、王勇等一批公安队伍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扎下了根。

(二)重视并处理好与大众媒体的关系。山西公安机关在各级媒体的新闻发稿量连续几年突破十万大关,2004年达到13万篇(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把新闻媒体作为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唱好公安宣传工作的“连台戏”;加强与各种大众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唱好警察公共关系的“借台戏”;在诸多与大众媒体的沟通合作中区分轻重缓急,突出中心环节,唱好宣传中心工作的“重头戏”;及时把握舆论导向,敢于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失实报道作坚决斗争,唱好抵制虚假宣传的“对台戏”,使得公安新闻宣传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把握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主动权。警察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在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利用我们自身的条件和工作特点,从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宣传手段以及各项便民利民举措的实行等多方面主动寻求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理解。首先,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警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执法检查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政务公开,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保证公安队伍良好的执法形象的展现。其次,拓展和创新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正确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第三,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品牌”战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要求每一位民警把塑造形象渗透到日常的、持续的、丰富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大的合成力量。

(三)把握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主动权。警察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在警察公共关系的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利用我们自身的条件和工作特点,从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宣传手段以及各项便民利民举措的实行等多方面主动寻求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理解。首先,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警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执法检查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政务公开,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保证公安队伍良好的执法形象的展现。其次,拓展和创新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正确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第三,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品牌”战略,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要求每一位民警把塑造形象渗透到日常的、持续的、丰富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大的合成力量。

第三篇:浅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的民警角色定位[范文模版]

浅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的民警角色定位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主体之一,在社会舞台中所担任的角色日益重要,其警务活动和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决定了做好当前的公安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认真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正确定位角色,对推进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与概况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积极、持久、有计划地运用各种信息和传播沟通手段,加强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合作,不断促进公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为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条件的警务运作模式。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由公安机关、公众和传播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以实现的一种载体。

(二)警察公共关系的特点

1、强制性与服务性。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这种特殊性质也决定了警察公共关系的两重性,即强制性与服务性并存。

2、开放性与封闭性。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本身要求各种行为、活动具有开放性,只有互为开放,才会增进警察公共关系中双方的相互理解,赢得警察公共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支持,从而构建和谐共振的良性关系。但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又决定着并非所有的警务活动都能对外公开。

3、特殊性与普遍性。警察公共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它具有社会

关系的一些普遍特征。但是,警察公共关系由于主体、客体的不同,致使它也有不同于其它社会公共关系的地方,这就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特殊性。

4、传承性与创新性。警察公共关系是与警察与生俱来的,且随着时代的变

迁与进步,不论是内涵或外延都有新的内容。过去我们没有警察公共关系一词,警察与群众的关系统称为警民关系。因此,警察公共关系实质上也是警民关系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延伸,是在原有警民关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新型警民关系。

(三)正确认识与处理警察公共关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一个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对警察公共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公安工作

和公安队伍建设实践表明,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的需要,是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是高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臶、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确立一个思路。要进一步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公安工作根

本方针,构筑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当前,公安机关正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这也是我国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3、坚定一个理念。要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善意执法的工作模式,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善意执法是公安机关以人为本思路的重要体现,是落实“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4、树立一个形象。要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营造良好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就是警察的素质和形象。就工作效率而言,是公安机关和公

安民警工作的时效和节律观念,即:接警要及时、出警要迅速、侦查要抓紧、办事要快捷。

二、警察公共关系中民警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深入剖析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其中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困扰,既

有主观认识的偏颇、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长期的封闭环境和超低发案率,导致警务工作模式的相对静态,这是角色定位不准的历史原因。八小时常日班工作制和坐堂办公、坐等接警的警务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是长期形成的,应该说,这种模式与当时的静态封闭环境和超低发案率总体上还是相适应的。建国后直至“文革”前,我国社会治安一直处于超常稳定状态,社会管理比较严密,社会风气比较好,外来人口几乎没有,各类案件也很少,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流动人口急剧增多,刑事发案高位运行,社会治安日趋动态复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转换机制,依然囿于旧有的模式,以不变应万变,就无法有效地驾驭社会治安局势。

(二)现行体制下形成的公安组织管理体系,导致行政机关化的色彩比较浓厚,这是角色定位不准的客观原因。目前我国在立法上对公安机关是政府组成部门、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务员的规定比较明确,而对“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这一特有属性,包括人民警察法在内都没有具体明确。现在,公安机关主要还是按照行政机关的模式进行管理,许多方面带有浓厚的机关色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也习惯于把公安机关作为行政机关来认识和对待,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正确认识。在机构设臵上,尽管公安机关对行动性机构普遍实行了队建制,但本质上仍然是与行政级别一一

对应的,没有充分体现出战斗实体和纪律部队的特点,以至于一些民警对警察是战斗员的角色意识比较淡薄。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安特色不够鲜明,导致警察价值体系还不完备,这是角色定位不准的主观原因。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大力弘扬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特色的警察价值体系。应当说,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对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抓得很紧,但又存在着与警察职业要求、民警思想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往往是讲大道理和一般性号召、原则性要求比较多,而对警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有所忽视,对警察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干什么、岗位在哪里这些基本教育比较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教育引导的不到位,导致一些民警模糊了警察职业操守的底线,往往把基本的标准看作过高的要求,把应尽的责任视为额外的付出,人民警察的职业价值观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三、努力找准警察公共关系中的自身角色定位,实现队伍管理效能新突破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障”。在落实公安部“三项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公安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警为本,创新思想理念,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民警在警察公共关系中角色的正确定位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对公安机关的深切期望,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分析警察公共关系,找准角色定位,落实“一岗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警力的资源效能,走具有时代特点的公安队伍建设新路。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引导,积极推动全社会形成共识,为推动公安工作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在能做的事做起,立足自身、积极作为,从加强教育、推进改革、建立机制等环节入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明确人民警察的正确定位,推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探索出一条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从公安机关自身层面来讲,着重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教育引导,走出对警察角色定位的认识误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角色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澄清模糊认识。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忠诚、责任、正义、奉献为核心,大张旗鼓地弘扬人民警察职业精神,深入细致地抓好对警察角色定位的再认识、再教育,使每个同志搞清楚警察的性质任务是什么、职业要求是什么,牢固树立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要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日常教育熏陶,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民警从入警的第一天起,就始终臵身于警察精神、警察文化的浓厚氛围之中,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深印在脑海里、渗透到言行中,内化为自觉行动。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直气壮地讲责任、讲奉献、讲艰苦奋斗。

(二)优化组织结构,改变基层单位分工过细、警力分散的状况。机构设臵上的行政机关化倾向,是造成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必须从体制层面深入推进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管理体制。当前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管理治安、安全监管等各方面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在省辖市以上公安机关适当细化分工是必要的,但这不等于基层机构设臵也要与上面一一对应,而必须以做精中层、做强基层为目标,大力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通过归并

职能、合理分工,精简机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腾出警力充实到基层一线。

(三)改革运行机制,建立符合警务实战需要的工作模式和勤务方式。要从警察职业特点和实战需要出发,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加快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切实提高驾驭控制动态治安的能力。一是推进基层所队勤务制度改革,坚决打破八小时常日班工作制,在基层所队全面推行执勤倒班和错时、弹性工作制,在治安巡逻中全面推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二是建立社会面动态巡防机制,在城

市、县城全面整合交巡警、派出所巡逻民警、治安巡逻队以及专职保安等各种巡防力量,建立专事巡逻的基本队伍,形成统一组织、多种形式,网格化布警、全时空控制的社会面巡防机制。三是按照实时警务、高效警务、科学警务的要求,细化巡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根据警情变化及时调整勤务安排,合理调配使用各个层次的警力,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场抓获率,真正做到科学用警、集约高效。

(四)创新人事制度,探索适合警察职业特点的队伍管理体系。要按照战斗实体和纪律部队的要求,从招录、训练、晋升、奖惩、淘汰等各个环节入手,创新完善公安人事管理制度体系。要按照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和中央《决定》的要求,建立科学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实行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三个职务序列,拓展民警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全面推行非警务、辅助性岗位聘用、雇用员工制度,将警力臵换出来充实到一线实战岗位。

(五)确立正确导向,建立确保大基层小机关的警力下沉机制。我们可采取“六个必须”,即提拔县分局领导必须有基层所队长工作经历;提拔基层所队长必须经过正规培训获得所队长任职资格证书;新增警力必须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派出所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基层所队民警收入待遇必须高于机关;一线民警个人防护装备必须全部按标准配备到位。在此基础上,要制定公安机关编制管理办法和基层警力配臵标准,机关不得随意突破编制、突破职数、增设岗位;新增警力除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外,一律先到基层实战单位,逐步在公安机关内外形成当警察从基层一线干起的共识。

警察公共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有一点却始终是共同的,即它与警务活动密不可分。各级公安机关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上,实现自身的正确角色定位,努力塑造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亲民守信的良好警队形象。

第四篇:组工干部树立三种形象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组工形象

组工干部紧紧围绕“内部打基础、外部树形象”的要

求,以“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为载体,以负责的态度、较强的能力、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树立“责任”担当的形象。组工干部讲负责,首先要乐于负责。每一名组工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责任。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工作是否有乐于负责的责任意识,是能否干好组织工作的前提。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组工干部要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其次要敢于负责。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勇于承担责任,把敢于负责作为一种品格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作为一种理念来强化,在心中始终恪守一份责任,肩上始终保持一种压力,在工作中自觉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锤炼严谨细致、深入务实的作风,树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形象,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党的事

业负责,在恪尽职守中干好工作。

树立“能力”提升的形象。组工干部树立良好形象,不仅要想干事、愿干事,还要会干事、干成事,这就有一个能力问题。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中提出的“推动工作的形象”,就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的要求。提高能力关键就是学习,我们要结合当前提出的“三比三促”活动倡导学习之风,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策法规,力求准确把握工作的方向,深刻理解工作的实质,熟练运用政策工具,使工作运转得更加科学、高效、顺畅,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手。

三是“实干”作风的形象。只有实干,才能凝聚人心;只有实干,才能树立形象、只有实干,赢得人心。实干是一种态度,实干是一种作风,实干是一种责任,实干是一种精神。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做好工作讲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做好两件事,一个是把风气搞得正一点,一个是把工作做得实一点。凡是有正气、重实干的地方和部门,工作肯定能上去、群众肯定会拥护。”这一番话道出了以实干激励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本质与内涵。组工干部树立自己的形象,主要靠什么?靠实干。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作为组工干部,自己身正才最有说服力,重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戴。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离不开发展。而实干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实干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实干就不会推动发展。要实现太康县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干,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

第五篇: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树立良好警察形象的策略

就一个县级公安机关而言,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应从当前和长远两个角度入手。并结合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与理念形象,制定详细策略。

一、着手眼下

面对当前,应着手于眼下影响较大的问题。首先应当加强队伍内部的纪律,严格要求本县公安民警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程序,严禁出现刑讯逼供现象等,针对出现过的刑讯逼供问题,召开公示会,向全社会公开对违纪行为的处理方案,对重点问题严厉处罚,对受侵犯人员进行补偿与照顾。

建立完善的内部机构设置,针对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合理化组织部局,从根本上减少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上级的规章与制度。接着,对本县警察的视觉形象进行整改,对不雅视觉现象予以坚决的杜绝,为民警配备完善的装备,使警察正义形象与服务理念贯彻到基层工作中,设计平易近人的警察封面形象,整理整顿警容风纪,加强宣传工作。

最后,组织一些拉近警民关系的活动,使老百姓真正的参与到执法活动中来,让他们对公安工作有一个真切的认识。例如:组织参观公安局、“我当一天跟班警”、我最喜爱的社区民警评选、公安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

二、放眼长远

对于警察形象的树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树立良好警察形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行为形象与理念形象更需要长远的规划。

首先,需着手改善人民警察的自身素质,培养本县每位民警的服务意识,放眼长远,提高在职民警的身体与心理素质,针对不同警种开展不同种别的职业技能培训,夯实基础,培养民警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本县警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职业素质,使其在与百姓的接触中从容应对,完满的完成任务,严厉打击队伍内部的不良风气。

其次,逐步改善长久以来老百姓心中对人民警察的不良印象,更多的使警察走到群众的当中去,多接触、多沟通,提高见警率,设置领导接见制度,针对疑难、复杂问题,让“一把手”直接面对群众解决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现象,杜绝纵容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同时,需要搞好与媒体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公众传媒日益走向时代前列,媒体的报道直接被普通百姓吸收与消化,不论精华糟粕,其与百姓的接触无处不在,在这一背景下,搞好与媒体的关系尤为重要。使媒体站在警察这一边,多多报道警察的正面形象,对于负面形象应要求媒体监督并及时指出,严厉处置的结果应及时公布,通过媒体更接近群众。

最后,设立专门的处理公共关系的部门,针对各种公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定系统工作详情,搞好同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规范行业标准,尽量杜绝其他部门对公安机关的负面影响。统筹规划全局,把握时代信息,随时注意社会焦点问题,随时掌握百姓心中的热门话题,深入百姓中去,养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警察形象,树立良好形象。

下载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派出所应该树立的三种形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人都是警察形象”与警察公共关系分析

    “人人都是警察形象”与警察公共关系 旅游行业有句老话,叫做“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意指参与服务、接待,甚至于景区内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景区的......

    基层政工干部应该树立五种形象

    基层政工干部应该树立五种形象 基层中队政工干部的言行举止是一道无声的命令,不由自主地影响着战士一言一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复杂的、难以琢磨的工作,是涉及“心灵工程”......

    教师应该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应该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十年树木,百 年树人”, 踏上三尺讲台, 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

    谈新形势下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5篇范例)

    谈新形势下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和公安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良好的......

    结合群众路线谈执法形象的树立

    结合群众路线谈执法形象的树立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说到底就是要有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

    谈网络媒体时代城管形象的树立

    近年来,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加深了城管执法与部分群众之间的矛盾,加上媒体的高频率曝光,使城管被打上了“暴力执法”、“恃强凌弱”的刻板烙印。在各个网站论坛,凡有关城管......

    创新警察公共关系形式提升警队形象之浅见

    创新警察公共关系形式提升警队形象之浅见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础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其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如何借鉴国内......

    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形象(共5篇)

    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形象 老师的呵护让我的人生如此美丽。■把教师视为圣人,表面上是给予了教师很高的地位,但用无人可及的圣人之德要求教师,映衬出来的是教师的平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