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田镇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基础和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赤田镇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基础和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赤田镇人文底蕴丰厚,名胜古迹甚多。历史名人有:张勋(1854—1923),字绍轩,赤田村人,清未军阀、历任督军;许振(1827—1899),字仙屏,高岗村人,清未两河总督、官终广东巡抚。境内陶仙岭风景秀 丽,气候宜人,历代名人官吏都视之为风水宝地,历史名人许振和张勋之墓葬于此为见证。此外,其良好的生态植被,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赤田镇历史名人有张勋和曾任两河总督、广东巡抚的清未大吏许振,现遗存张勋庄园、张勋老宅、张勋家祠、昆一公祠和许家大院。张勋庄园,位于赤田乡赤田村中部,占地约2 万余平方米.庄园山环水绕,景致隽秀,建筑独特,规模雄伟。它是张勋发迹后,在家乡建造的一座私人园第。庄园始建于1890年,直至1918年竣工,前后历时29年,化去数十万银洋。园内主要建筑有:昆一公祠,资政第,观音阁,建威第,光禄大夫第,谦六书馆,当铺,膳房,牌坊,张氏宗祠和大围墙等。房屋的建筑多为祠式建筑,砖木结构,一幢三进式。厅内屋柱,穿梁,板壁全是生漆贴布粉饰,绘有各种神话传说,花卉禽兽,几何图案等。屋外回廊曲折,幽深恬静,在许多房屋门首还设有20至200平方米的庭前小花园。整个庄园的建筑体现了清末民初的风格特色。电视连续剧《聊斋》第六集《莲香》就是在张勋庄园拍摄而成。
在距赤田镇政府西1.5公里处的陶仙岭自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较多,有陶安的试剑石、陶岭仙踪、蒋成古寨、傩坊神迹、云雾奇峰等,还有两大名观遗址-陶仙观和锦木观。良好的生态植被环境对为各类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栖息条件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陶仙岭是一块未被很好开发的风水宝地,是旅游投资者的最佳投资场所,现已被奉新县列为全县重点旅游开发区,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
另外还有张勋墓群开发、扇子湖水上乐园、驼鸟养殖场、大岭湖游览小区、和尚泉别墅度假区。
(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情况
张勋庄园因无人照料,庄园成了牛,猪,鸡等家禽家畜甚至蜘蛛栖息的好居所。庭院内长满了半米高的杂草,丝毫不见人工修葺的痕迹。自张勋死后,此处就荒废了,未曾见张勋的后人来过。在没有任何遮蔽的房梁上,刻下了风吹雨打的印记。经过岁月洗礼的板壁,上面绘就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见。院内西式窗棂内,数片绿叶入窗来,为萧条的院内增添了些许新意。屋檐上,一丛丛野草迎风摇摆,从檐上雕刻着的花卉禽兽图案中,依稀可见庄园当年的豪华。整个庄园生出一股阴森之气,《聊斋》的导演将此处作为一处拍摄地(第六集《莲香》在此拍摄而成)。往昔的豪门宅院,往日的雕梁画栋都被时间荒弃在残垣败壁里。
(三)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护开发文化资源的人才不足,经费缺乏。赤田作为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方面不能提供充分的人与物的条件。正由于人才不足,管理不够,造成文化资源的被损坏,由于文化经费缺乏,连基本的文化设施都不具备,在文化管理、民间艺术、文博演艺等方面,人才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后继乏人,文化方面的名优尖人才很少。
二是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发掘水平不高。名人故居,缺乏有效的保护,有的被损坏、被销蚀,有的已被拆毁。对文化资源的发掘未能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文化意义不明确,文化价值不突出,因而造成目前文化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状况。
三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政策还不太配套。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文化法规不健全、文化政策不配套、投融资机制未建立等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法规制定不仅要与文化事业相适应,还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配套;文化政策也应该与机构改革相一致,使人才的“进出口”畅通,使管理到位;投融资机制的建立应该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相符合,在市场化的主导下发展文化产业。
(四)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对策及建议。
1、加大管理,协调发展,激活开发活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的优势,力求克服低水平循环。在具体工作上努力做到四个协调,即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旅游资源配置与资本引进相协调;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协调;品牌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协调。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把独具的特色推向全省。要借助媒体运作,深入广泛开展关于张勋庄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宣传活动。如请知名作家来著书立说,或拍摄影视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媒体的广告等宣传来扩大赤田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3、借鉴外地经验,明确定位,抓紧制定和落实规划。赤田有历史少氛围,即使看到的一些围墙,也缺乏一种历史感和纵深感,缺乏历史文化的显现。要进一步研究借鉴浙江绍兴等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使游人能够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并可看、可读、可感知。
第二篇: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星子县特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
xx县地处江西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庐山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之间,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89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相传“有星坠湖”而得名。xx县境内拥有庐山景区200平方千米,1976年国务院批准星子为庐山山南风景名胜游览区。有秀峰、太乙村、温泉、白鹿洞、鄱阳湖、南康、周瑜点将台、爱莲池、桃花源、观音桥等景区。建于宋代中国最早的公母榫结合石拱桥——观音桥、玉帘泉摩崖石刻、秀峰石刻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1、宗教文化资源。星子县,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南天师道的发祥地,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同山,多种文化交汇于此,成为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现象。星子拥有闻名遐迩的五大丛林,即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海会寺。北依庐山主峰的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也坐落在此,一方集朝圣、修行、弘法、教育、慈善、安养为一体的净土在此诞生。
2、名人文化资源。星子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故里,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雅士,诸如李白、苏轼、朱熹、黄庭坚、米芾、王阳明、李时珍、董奉、徐霞客等都踏访此地,或吟诗、或讲学、或游历,留下了传唱千年的诗词歌赋。其中,咏庐山诗文共2500篇,有1800
篇写在星子,庐山摩崖石刻1300帧,其中700帧在星子。中国文学名篇中,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李白《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爱莲说》、苏东坡《题西林壁》,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被收入我国大、中、小学教科书的名篇达七篇。2010年,江西省星子县的“西河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历史上,还有一大批名人在我们星子生活游历,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和遗迹,如“杏林春暖”的故事,当年名医董奉在这里行医济世,要求治愈的病人栽种一颗杏树,最后形成一大片杏林。后人就把杏林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如“古贤四爱”的故事,渊明爱菊、羲之爱鹅、茂叔爱莲、朱子爱桂,王羲之的鹅池、洗墨池,周敦颐的爱莲池,朱熹手植的桂花树,现在还保存完好。
3、生态文化资源。星子西北倚傍庐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钟灵毓秀,星子县拥有卓绝的自然景观。国务院确定的382平方公里的庐山风景名胜区,有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在星子境内,一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瀑布)、两大峡谷(桃花源、栖贤两大峡谷分别长12公里和6公里)、三大国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岩石刻)、四大名泉(温泉、谷帘泉、招隐泉、聪明泉)闻名遐迩。庐山富氡温泉,与陕西华清池、西班牙比里牛斯温泉并称为三大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鄱阳湖丰水季节浩浩荡荡,横无际涯。34平方公里的沙山,绵亘12公里的沙滩岸线,颇
具塞北风光。湖区内8万亩湖洲湿地,涨水为湖,冬涸为洲,为举世闻名鄱阳湖湿地,每年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有许多重要景点就坐落在星子县境内,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宋代的观音桥。还有太乙村、归宗寺、温泉等沿庐山南麓连成一线,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所以,古来就有“庐山之美在山南”之说。
二、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星子县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011年,新引进文化项目50多个,总投资量达120多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8个,5亿元以上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陶渊明主题文化公园、星期8小镇、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项目相继签约开工。投资10亿元,世界最高的露天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9月开光。的东林大佛即将完工。另外,投资60亿的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投资35亿的非洲风情园两个特大文化项目正在洽谈。金星砚产业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特别是世外桃源项目在省、市的高位推进下,进展顺利,预计总投资可达60—80亿元。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玉帘泉摩崖石刻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单位,和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并称为我县的三大“国保”。太乙村别墅群、紫阳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县“国保”达4个。2011年,星子西河戏正式入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继金星砚雕刻技艺获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县荣获的又一项文化殊荣。
三、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存在的建议
1、进一步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拥有的财富,不能很好的利用这种资源就不能实现财富的价值。做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发挥文化资源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尽快制定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规划,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潜力,促进星子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发展,是星子今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由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跨越的战略构想,所要面临的问题。
2、加庐山山南文化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我县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星子县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对星子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的不够,甚至当地市民了解掌握的也不是很多。加大对外宣力度的同时,也要对当地市民的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的,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的客商到星子观光旅游和投资文化产业。
3、整合资源打造山南文化品牌。有着人文圣山的庐山为星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研究、挖掘和整理。要整合资源,将分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有规划科、合理整合,发挥整体优势,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其它城市的联系,强强联合,打造出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创建自己的文化旗舰。
4、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我县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到才较为匮乏。要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文化艺术、文物博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抓紧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抓紧培养熟悉市场规则、了解文化规律的文化中介服务人才。要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星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三篇: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新发展”参考课题,科技局班子问计于专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和开展了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泥炭的概念
泥炭(peat)又称草炭、泥煤,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水下缺氧环境
中经厌氧菌的不完全分解形成,具有多组分、多级分、半胶体特性的高分子复杂亲水物质。泥炭是一种在农业、工业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泥炭有机质由腐植酸和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组成,有疏松的结构、含抗甾类、黄酮类等。被称为“乌金散”的腐植酸(简称 ha)药物记载起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我国的泥炭资源概况
水热组合条件是影响泥炭形成与发育的主导因素,因此,泥炭的空间分布主要决定于泥炭形成时期的气候状况,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全球泥炭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点,从高纬到低纬可分为4个地带:带湿润广泛发育的弱泥炭堆积带;温带湿润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热带湿润不发达的弱泥炭堆积带;赤道雨林或热带雨林较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类型的泥炭。泥炭资源的调查系统数据变化大,1963年列入世界泥炭资源统计表中的泥炭地面积10万公顷,泥炭储量只有2亿吨;1980年的数据是,泥炭地面积348万公顷,储量达270亿吨;1988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在“全国泥炭资源报告”中指出,全国有泥炭地面积104万hm2,储量为46.8亿吨(绝干重量计),该数据是按泥炭矿层自然状态下超过30cm(埋藏泥炭大于50cm)的标准调查获得,比较接近世界规范。如按世界泥炭含水量40%要求计算储量,我国泥炭的容重0.8-0.85g/cm2(干容重0.3-0.45g/cm2)。这样一来,我国泥炭总储量应是124.8亿吨(不包括近50年已开采用掉的约10亿吨泥炭)。近年来我国泥炭列为矿产资源后,地质调查工作水平有很大提高,1986年地质矿产部所组织的全国性泥炭资源远景调查,采用了地质填图、钻探、取样和测试等手段,配合航测、卫片解译及现代化仪器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的泥炭调查,在获得的总储量中属可用资源量的有115.6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2.5%,其中探明储量或称勘探储量为8.8亿吨,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7.6%;推断储量81.3亿吨,占70.4%,预测储量为25.3亿吨,占21.9%。
从泥炭存在形式看我国泥炭量与质量分布特点是,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和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的70.72%和29.28%。从泥炭营养类型分析,以富营养泥炭占优势。富营养泥炭储量为43.2629 亿吨,为总量的99.91%;中营养(173.33 万吨)和贫营养泥炭(221.86 万吨)甚少,分别占0.04%和0.05%。从泥炭的残体类型看,草本泥炭极其丰富。草本泥炭储量为42.6567万吨,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3923万吨)占0.91%,木本泥炭(2311万吨)占0.53%,藓类泥炭为(221.86 万吨)最少,只占0.05%。并且,大部分营养型草本泥炭中氮、磷、钾含量高,分别为2.1%~3.0%、0.06%~0.2%、0.5%~1.2%。
我国泥炭分布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五大泥炭聚集区:东北山地现代泥炭聚集区,西部高原现代泥炭聚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埋藏泥炭聚集区,云贵高原埋藏泥炭聚集区,雷州半岛埋藏泥炭聚集区。从省、市、自治区泥炭储量来看,四川省泥炭资源最丰富,云南省次之,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均是泥炭储量超亿吨的省份。另外,从泥炭的赋存时代、埋藏类型及其成炭植物类型诸方面来看,我国泥炭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的全新统地层中,约占总量的97.12%,部分产于上更新统,仅占2.8%,少量赋存于更新统及第三纪的上新统中,仅占0.08%;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70.72%和29.28%;低位泥炭占绝对优势,为总量的99.1%,中位和高位泥炭甚少,分别占0.4%和0.5%;其中低位草本泥炭极其丰富,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和木本泥炭分别占0.91%和0.53%。
如上所述,全国各地泥炭资源量超过1亿吨只有1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四川、云南、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共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92%。据有关资料,根据我国各地泥炭的储藏量,其中四川和云南的储量最大,属于最丰富的地区。
(三)**县泥炭资源情况
**县目前基本查明或初步查明的泥炭总储量达4.6亿吨,广泛分布于赤瑞湖、异龙湖区域,且埋藏浅、厚度大、层位稳定、易开采。
第四篇: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xx新发展”参考课题,科技局班子问计于专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和开展了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泥炭的概念
泥炭(peat)又称草炭、泥煤,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水下缺氧环境中经厌氧菌的不完全分解形成,具有多组分、多级分、半胶体特性的高分子复杂亲水物质。泥炭是一种在农业、工业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泥炭有机质由腐植酸和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组成,有疏松的结构、含抗甾类、黄酮类等。被称为“乌金散”的腐植酸(简称 ha)药物记载起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我国的泥炭资源概况
水热组合条件是影响泥炭形成与发育的主导因素,因此,泥炭的空间分布主要决定于泥炭形成时期的气候状况,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全球泥炭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点,从高纬到低纬可分为4个地带:带湿润广泛发育的弱泥炭堆积带;温带湿润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热带湿润不发达的弱泥炭堆积带;赤道雨林或热带雨林较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类型的泥炭。泥炭资源的调查系统数据变化大,1963年列入世界泥炭资源统计表中的泥炭地面积10万公顷,泥炭储量只有2亿吨;1980年的数据是,泥炭地面积348万公顷,储量达270亿吨;1988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在“全国泥炭资源报告”中指出,全国有泥炭地面积104万hm2,储量为46.8亿吨(绝干重量计),该数据是按泥炭矿层自然状态下超过30cm(埋藏泥炭大于50cm)的标准调查获得,比较接近世界规范。如按世界泥炭含水量40%要求计算储量,我国泥炭的容重0.8-0.85g/cm2(干容重0.3-0.45g/cm2)。这样一来,我国泥炭总储量应是124.8亿吨(不包括近50年已开采用掉的约10亿吨泥炭)。近年来我国泥炭列为矿产资源后,地质调查工作水平有很大提高,1986年地质矿产部所组织的全国性泥炭资源远景调查,采用了地质填图、钻探、取样和测试等手段,配合航测、卫片解译及现代化仪器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的泥炭调查,在获得的总储量中属可用资源量的有115.6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2.5%,其中探明储量或称勘探储量为8.8亿吨,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7.6%;推断储量81.3亿吨,占70.4%,预测储量为25.3亿吨,占21.9%。
从泥炭存在形式看我国泥炭量与质量分布特点是,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和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的70.72%和29.28%。从泥炭营养类型分析,以富营养泥炭占优势。富营养泥炭储量为43.2629 亿吨,为总量的99.91%;中营养(173.33 万吨)和贫营养泥炭(221.86 万吨)甚少,分别占0.04%和0.05%。从泥炭的残体类型看,草本泥炭极其丰富。草本泥炭储量为42.6567万吨,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3923万吨)占0.91%,木本泥炭(2311万吨)占0.53%,藓类泥炭为(221.86 万吨)最少,只占0.05%。并且,大部分营养型草本泥炭中氮、磷、钾含量高,分别为2.1%~3.0%、0.06%~0.2%、0.5%~1.2%。
我国泥炭分布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五大泥炭聚集区:东北山地现代泥炭聚集区,西部高原现代泥炭聚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埋藏泥炭聚集区,云贵高原埋藏泥炭聚集区,雷州半岛埋藏泥炭聚集区。从省、市、自治区泥炭储量来看,四川省泥炭资源最丰富,云南省次之,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均是泥炭储量超亿吨的省份。另外,从泥炭的赋存时代、埋藏类型及其成炭植物类型诸方面来看,我国泥炭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的全新统地层中,约占总量的97.12%,部分产于上更新统,仅占2.8%,少量赋存于更新统及第三纪的上新统中,仅占0.08%;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70.72%和29.28%;低位泥炭占绝对优势,为总量的99.1%,中位和高位泥炭甚少,分别占0.4%和0.5%;其中低位草本泥炭极其丰富,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和木本泥炭分别占0.91%和0.53%。
如上所述,全国各地泥炭资源量超过1亿吨只有1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四川、云南、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共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92%。据有关资料,根据我国各地泥炭的储藏量,其中四川和云南的储量最大,属于最丰富的地区。
(三)xx县泥炭资源情况
xx县目前基本查明或初步查明的泥炭总储量达4.6亿吨,广泛分布于赤瑞湖、异龙湖区域,且埋藏浅、厚度大、层位稳定、易开采。
圈定泥炭分布面积7.106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4.654万亩,耕地面积2.452万亩。
赤瑞湖矿区位于xx县城区西部10公里的宝秀盆地中,矿区面积17平方公里,泥炭分布面积0.936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0.06万亩,耕地面积0.876万亩,远景储量达0.9668亿吨。腐植酸含量达35.31%,有机质含量46%-56.69%,总平均值达到50.79%。
异龙湖矿区泥炭分布面积6.17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4.594万亩,耕地面积1.576万亩,远景储量达3.63亿吨。腐植酸含量达27.4%,有机质含量83.5%。
宝秀泥炭矿区经地质队1983年9月至1985年1月进行了初步普查。施工了深钻4个、50型取样钻9个,完成勘探剖面二条,使用钻探工作量1569.03米,取样钻382.14米,合计1951.17米。基本情况是:
1、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xx县城西十公里宝秀盆地中。东经102°22′11′北纬23°45′5′至东经102°22′25′。该泥炭矿是地质队在区调工作中发现的,2、矿区地质
泥炭埋藏于宝秀盆地中,盆地长约7公里,宽2-4公里,面积约17平方公里。高程1400-1430米,南面较北面稍高,盆地向东逐渐变窄。
xx断层控制了宝秀盆地的延伸方向,为一断陷湖积盆地。湖积层(第三系和第四系)厚高大于530米,基底大致呈锅底状。盆地中心赤瑞湖上第三纪时位于小陈营一带(盆地西部),沉积了54米厚的褐煤,第四纪时湖泊中心渐渐东移到火车站附近。
盆地四周发育有昆阳群(pt),盆地内为上第三系(n)、第四系(q),第三系不整合覆盖于昆阳群之上,第四系(q)与第三系呈微角度不整合。
区内第四系发育齐全,从更新统到全新统均有沉积,总厚192.51-310.37米,成因类型多样,有冲积—洪积、湖沼和湖积等。
洪积—冲积发育在盆地边缘,大都为三角形的洪积—冲积扇,厚度可达48米,主要由灰白、褐黄色砂质粘土大小不等的角砾、半滚圆砾石组成。
湖沼相和湖相沉积物分布在赤瑞湖周围,由泥炭、软褐煤、粘土、亚粘土、砂和砾组成。
盆地内第四系自上而下为:
全新统:厚度35-43米,为湖沼湖、湖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含主要可采泥炭二层。上部泥炭厚8至12米,下部泥炭厚1至5米。其孢粉组合以蕨类孢子为主,占57%,针叶花粉占17%,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13%。
上更新统田坝心组:厚度47-48米,以褐色、灰白、灰绿色粘土和亚粘土为主,夹少量砂层,含泥炭3至7层,在盆地中部均有工业价值,最大厚度可达4米以上。经c14同位素样品分析测定,年龄距今23100±1000年,属晚更新世。其孢粉组合接近现代植被面貌,蕨类孢子点33%,针叶树木占27%,阔叶乔木花粉占23%,低矮被子花粉占17%。
中更新统大样营组:厚度在45-65米之间,底部为砂砾层,中上部亚粘土、粘土、平砂层和砾砂层,含软褐煤1-5层。孢粉组合以蕨类孢粉为主,占47%,针叶乔木花粉占19%,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18%。
下更新统小陈营组:厚度在64-156米之间,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砾,夹厚1米以下的软褐煤0-5层,在盆地中心部位软褐煤可达2米左右。孢粉组合以蕨类孢子为主,占70%,裸子植物花粉占11%,被子植物乔木花粉占10%,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5.6%。
与下伏上第三系呈微角度不整合。
上第三系分布在宝秀盆地300米以下,为湖相沉积,厚度大于223米。含50多米厚的褐煤。倾角多为10°-20°,与昆阳群岩层不整合接触。
3、矿床地质
该区泥炭为低位木本-芦苇中偏低分解度泥炭,圈定泥炭分布面积6243750平方米,已获得泥炭远景储量96675014.93吨。
泥炭呈水平层状产于第四系全部统、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中,盆地东部火车站一带沉积最厚,往周围逐渐变薄至盆地边缘尖灭。
区内全新统(q4)泥炭共分五层,第一层及第五层为该区泥炭主矿层,厚度较大,也较稳定。第一层平均厚8.82米,最厚达15.50米。第五层平均厚3.86米,最厚9.28米。第二、三、四层厚度变化较大,其平均厚度分别为1.94、3.15、4.03米。更新统泥炭(或软褐煤)共七层,为六—十二层。其埋藏较深,厚度变化大,六—十二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13、5.69、1.77、1.50、0.90、2.92和0.57米。该区泥炭总平均厚度21.36米。
该区泥炭为优质泥炭、一至五层各层有机质含量46%-56.69%,总平均值达到50.79%。分析项目共45项,性能多样,用途广泛,使用部门可选择所需要的性能合理利用。
4、储量计算
50米以上(全新统)的1-5层泥炭及50米以上(更新统)的6-12层泥炭分别计算储量。
(1)、一至五层泥炭储量计算:其中第一层和第五层以2米厚度分块段计算。
第一层共分为8个块段,第五层共分为5个块段,块段面积用求积仪求出。第二、三和四层泥炭未分块段,用求积仪求出分布面积,采用平均厚度计算。
计算储量结果:
第一层储量=8825577.344吨。
第五层储量=8434535.625吨。
一、五两层共求得d级储量1760112.97吨。
第二、三、四层储量计算。分别求得第二层储量为5789578.4吨、第三层10292181.10吨、第四层为12247092.46吨。二、三、四层储量共28328851.96吨。
五层合计d级储量45588964.93吨。
(2)、六至十二层泥炭储量计算:
由于只有四个深孔控制,对比也较困难,所以未分层计算,采用平均厚度12.39米,进行估算,面积用方格法计算,为4平方公里,采用干容重平均值1.031吨/立方米。算得远景储量51086050吨。
该区共泥炭d级储量45588964.93吨、远景储量51086050吨、共计96675014.93吨。为大型泥炭矿。
该矿区泥炭厚度大、沿走向稳定、储量大、埋藏浅、交通方便,是开采的有利条件。其不利条件是,多为农田覆盖,水文地质资料较少,但经进一步工作后,在处理好生态平衡条件下,可进行开采利用。
二、泥炭的特性、利用现状和展望
在自然条件下泥炭呈褐色、黑褐色或棕色。泥炭是比较稳定的有机-无机(矿物物质)复合体,具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含纤维量30%~90%,比重约1.3,发热量9.5~15kj / kg,干燥泥炭的最高热值近21 mj/kg(5000kal/ kg)。泥炭(干基)主要成分:有机质30%~90%(腐殖酸含量一般10%~30%,高者可达70%以上);灰分10%~70%; 氮、磷、钾含量较多;此外泥炭中丰富的蛋白质和腐殖酸态氮、氨基酸也是潜在的成分。此外,我国泥炭还含有铜、铁、锌、钼、硼等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泥炭所含的矿物中包括钙、镁、硅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如硼、铁、锰、锌等)是其在农业上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条件。而且,泥炭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是制作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刺激素、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最有效的原料资源。泥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是良好的作物栽培基质。泥炭腐殖酸的自由基属于半醌结构,既能氧化为醌,又能还原为酚,在植物体的氧化还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生理刺激作用和较强的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的作用。总之,泥炭含有多种有益组分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利用概括
现今世界泥炭开采量(近2 亿吨/年)的70%都用于农业。泥炭应用于农业方面,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俄罗斯在近10 年来,用于农业(包括园艺)的泥炭数量已占年总产量的60%;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美国和瑞典等国家生产的泥炭也大部分用于农业。我国对泥炭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在农业方面的利用也有较大进展。泥炭在农业上的应用具有产品种类多、用量大、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但主要是用于制备各种腐殖酸类肥料(主要品种包括腐殖酸铵、腐殖酸氮磷以及泥堆沤肥等)、营养土、营养钵以及饲料等。
(二)肥料方面的利用
肥料是发展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机肥料又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不可缺少的条件。富营养草本泥炭不仅含较高的有机质和腐殖酸,而且包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泥炭一般呈弱酸性至中性,是制造腐肥(泥炭腐殖酸肥料)的优质原料。国外用泥炭作为肥料有如下几种类型:浓缩泥炭—无机—氨化肥料;泥炭腐殖酸肥料;绿化用泥炭肥;温室、温床用泥炭土;泥炭营养钵。我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初在有泥炭资源分布的省、区都进行过泥炭腐殖酸类肥料(腐肥)的生产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加强了对腐肥和腐殖酸类物质的科学研究,改进了加工工艺,在配料、生产和施用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科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长期使用泥炭复合肥能明显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疏松、增加有效养分、增强土壤保肥性能。对于持续农业和无污染蔬菜、粮食的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三)园艺利用
园艺利用主要是指配制泥炭营养土和制备营养钵等。国外园艺泥炭用量大、应用广,可用于草坪、育苗、花卉和各种经济作物,尤其是塑料大棚和玻璃暖房的用量最大。我国近10 年来对园艺泥炭的研究和应用比较重视。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的泥炭营养土,用于花卉栽培、水稻育秧、室内园林植物培育、蔬菜育苗与植物组织培养,具有促进生长、成活率高、延长花期、缩短育种期等多种功能,是花卉、苗木和蔬菜育苗、试管苗移栽的优良栽培基质。南昌市园林处花圃采用南昌腐殖酸厂生产的“天女”花肥培植杜鹃、金菊、茶花等十种木本花和菊花、仙客来等九种草本花,结果其肥效优于等养分无机肥和枯饼,长相、长势也较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四川大学利用若尔盖地区的“高原泥炭”,经处理进行花卉、水果和农作物的栽培试验,获得了增产,同时也达到了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使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暖房育苗、种菜、养花已比较普遍,发展泥炭营养土大有可为。
(四)饲料利用
泥炭含有大量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理活性物质和维生素,用泥炭研制动物饲料已为一些国家所重视。白俄罗斯牲畜饲养研究所试验了八种泥炭饲料配方,认为可用泥炭替代饲料中15%~50%的谷物。但是泥炭用作资料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泥炭饲料还处于试验研制阶段,今后应加强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以减少粮食饲料用量,充分利用丰富的泥炭资源,发展我国的饲养业。
第五篇:对基层人行科技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报告
随着人民银行改革的深入和业务的发展以及电子化信息建设步伐的加快,科技工作凸现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有力推动了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发展,但目前科技资源在基层人行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人行职责的履行。因此如何做好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基层人行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科技资源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资源、制度建设等,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基层人行科技资源利用情况。
一、人力资源方面
1、激励机制滞后,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科技资源的充分发挥。一是基层行的科技岗位人员流动性小,工作人员少。目前支行只设置一名科技人员负责全行的系统维护工作,系统管理员、维护员、计算机安全员等均由一人兼任,基层行的科技工作小到日常维护、换色带,大到业务网络中断、系统瘫痪等,科技人员都得动手操作,往往应接不暇。目前人行的主要业务是在线实时操作,系统或网络故障都要求科技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加上计算机病毒、网络知识不断翻新,要求科技人员全身心投入科技工作,不断地学习提高。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在单一枯燥的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十几年,支行的计算机人才奇缺,换岗和提拔的机会很少,因为工作无人能接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人员的个人前途和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一些科技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希望到业务科室去谋求发展。同时,由于体制的原因,人行多年难以培养出科技骨干。目前基层央行人员平均年龄偏大,绝大多数人员计算机基础差,对钻研计算机技能没有坚定的信心,虽然人行组织过多种培训和考试以培养科技人才,但大部分通过了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难以培养出所需的计算机人才。
2、由于工资待遇和地位低,使科技人员普遍心态不平衡。人行其它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岗位津贴,而科技工作是一项涉及全行性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津贴费,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技人才的学习、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旗县支行目前科技专业归口办公室,由于权限所限,部分科技人员逐步转移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兼职工作上,这样既影响了工作质量,又不便于计算机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不利于科技人才拓宽知识面。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步伐的加快,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很难适当当前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需要。目前信息数据进一步集中,因此更加需要科技人员在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应用、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的维护水平和业务技能。近几年来人行只注重对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对于科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培训却几乎没有,影响了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所以尽快掌握现代信息及网络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工作原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科技人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及附属设备方面。
资源配置与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实际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在基层人行业务部门均配备了计算机并且要求专机专用,计算机设备多,配置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很低,系统或应用程序无论大小都占用一台计算机,有的程序每月只使用一次或每年只使用一次,有的设备大部分时间都闲置不用,造成硬件资源严重浪费。设备的繁多不但给维护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电子设备维持运转的开销,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了基层内部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制度建设方面
旗县支行在标准化建设、内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西苏支行为例,目前制订的各类制度达82种。但由于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没有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作为全行量化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一些制度就显得形同虚设。同时受人员编制所限,一些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出现串岗、混岗现象,致使有些制度在基层行不适用,人与计算机、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责权划分、工作内容划分不清楚,给基层行带来了风险。
措施及建议
1、要立足岗位任职资格培训。把握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这一时机,建立一套可持续的科技人才长效培训机制,突出针对性,强化系统性。在确保集中培训的同时,重点引导科技员工自觉就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氛围。只有使科技人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才会极大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新用人观念,敢于把基层第一线德、才兼备的科技青年员工提拔上来,为其大展才华创造有利的条件。
2、做好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强调科技工作责任的同时,充分考虑科技岗位的特殊情况,对其岗位待遇、晋级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稳定科技队伍,同时要给他们创造学习条件,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
3、上级行在规划信息化建设时必须目标明确,不仅有近期的具体目标,还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要根据各级行实际需要和在确实能够实现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使用现有计算机资源,充分利用本单位的资源和数据共享,大力推行办公自动化,实行办公无纸化,要在应用上下功夫,促使电子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避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4、制度建设“宁缺勿滥”,上级行在决策时要根据基层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符合要求的制度,不能一哄而上,片面追求制度建设,要注重制度的实际运用效果。要在加强基层信息安全教育、大力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网络安全意识,严格落实计算机信息安全制度上下功夫,在真正意义上把制度落到实处。
5、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无小事”,保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计算机工作环境是基层央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要在落实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内联网的安全保密工作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要按照上级行文件要求,落实内联网管理规定,做到内外网实现物理分离,并且要及时下载最新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实时监控,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侵扰,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