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灾难事件应对处置试题 答案 83分
1、中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经济危机。()
正确
错误
2、突发事件发展的非常迅速,果断正确地采取措施,可使结果有质的变化。()
正确
错误
3、当事故灾难发生之后,能否正确应对、果断处理事故后果至关重要。()
正确
错误
4、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其时间无法预测。()
正确
错误
5、分级标准直接涉及到对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与我国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相吻合。()
正确
错误
6、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离散性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预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来减小事故风险。()
正确
错误
7、部分之和是无序结构,没有系统功能。()
正确
错误
8、现代系统由各子系统构成,越物质文明、越现代化,各个系统的联系密度和依赖程度越高。()
正确
错误
9、很多危机的产生和扩大是由于领导者缺乏对事件规律的认识、缺乏应急管理的基本方法,草率的决策、鲁莽的行为造成的。()
正确
错误
10、事故灾难发生时更应关注其自然属性的破坏问题。()
正确
错误
11、触媒如若管理失当,或缺乏有效控制,则可能演变成一场突发事件变异的主要诱因。()
正确
错误
12、在社会高风险期遇到特大事故灾难时除了应对事件本身,还要估计到它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和负面影响。()
正确
错误
13、负反馈的重要概念是妥协,所以我们并不推崇。()
正确
错误
14、应急事件的关闭要讲程序,否则容易引发新的事故灾难。()
正确
错误
15、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问题出现在责任的处置阶段。()
正确
错误
16、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经过评估
存在
可导致事故发生
不容忽视
17、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危险是绝对的概念
安全是人类社会活动永恒的主题
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18、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实际操作演练法
讲授法
自学提高法
读书指导法
19、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安全检查表法
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作业安全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
20、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21、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事故百分比
临界重要度
结构重要度
关键重要度
22、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为(???)
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3、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公共交通系统
信息发布中心
监测组织
24、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计划
演练
预防
布置
25、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和维护。
更新
实施
培训
演练
26、“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要素的内容。
应急响应
目的与意义
应急策划
方针与原则
27、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
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28、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控制的目的划分的意义
评价的依据
管理的作用
29、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信息网络系统
管理系统
网络系统
预警系统
30、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
危险性预先分析
致命度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意外事故分析
31、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
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
32、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认证的对象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认证由认证机构既定的专职审核小组完成认证过程需按照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认证的结果是用人单位取得国家统一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3、井下防尘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
湿式作业、加强通风
加设水幕、净化风源
冲洗巷道、保持清洁
避免二次扬尘、佩戴防尘口罩
34、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初始评审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工作时,应注意的是(??)
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策划、实施过程进行评审
应在新的工程活动、引人新的建筑作业程序后系统地展开
对所评价的风险应按同样重要度对待,不应有所忽视
策划工作应定期或者及时开展
35、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
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36、燃烧需要条件()
可燃物质
能量
氧气
火源
37、下隶属于特大事故等级标准的是()
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
一次事故所造成的重伤和集体中毒事件的人数100人以上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
38、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特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39、应急处置的分期()
应急准备期
初级响应期
扩大应急期
应急恢复期
40、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可预见性
潜在危机性
复杂变异性
高度不确定性
41、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视时监察
重点监察
一般监察
特殊监察
42、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4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评价危险程度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4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
能够结合现场调查结果模拟重大事故发生
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从安全考虑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45、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事故调查与处理
应急策划
现场恢复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46、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从人、机、物环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
事故后及时处理,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47、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防
准备
响应
恢复
48、如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要求的法规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9、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视时监察
重点监察
一般监察
特殊监察
50、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篇:《事故灾难事件应对处置》参考答案
《事故灾难事件应对处置》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离散性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预防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来减小事故风险。()正确
2.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问题出现在责任的处置阶段。()正确
3.触媒如若管理失当,或缺乏有效控制,则可能演变成一场突发事件变异的主要诱因。()正确
4.中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经济危机。()错误
5.分级标准直接涉及到对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与我国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相吻合。()正确
6.事故灾难发生时更应关注其自然属性的破坏问题。()错误
7.很多危机的产生和扩大是由于领导者缺乏对事件规律的认识、缺乏应急管理的基本方法,草率的决策、鲁莽的行为造成的。()正确
8.负反馈的重要概念是妥协,所以我们并不推崇。()错误
9.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其时间无法预测。()正确
10.应急事件的关闭要讲程序,否则容易引发新的事故灾难。()正确
■部分之和是无序结构,没有系统功能。()错误
■当事故灾难发生之后,能否正确应对、果断处理事故后果至关重要。()正确
■现代系统由各子系统构成,越物质文明、越现代化,各个系统的联系密度和依赖程度越高。()正确■突发事件发展的非常迅速,果断正确地采取措施,可使结果有质的变化。()正确
■在社会高风险期遇到特大事故灾难时除了应对事件本身,还要估计到它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和负面影响。()正确
二、单选题
1.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B.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2.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初始评审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工作时,应注意的是(??)
D.策划工作应定期或者及时开展
3.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D.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4.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D.预警系统
5.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C.结构重要度
6.井下防尘最主要的防尘措施是(?)A.湿式作业、加强通风
7.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和维护。B.实施
8.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D.事件树分析法
9.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可导致事故发生
10.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B.公共交通系统
■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D.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重大危险源(??)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控制的目的■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B.致命度分析 ■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C.自学提高法
■“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要素的内容。D.方针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等活动。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为(???)
A.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三、多选题
1.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A.特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
2.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
3.应急处置的分期()
A.应急准备期B.初级响应期D.应急恢复期
4.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
B.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C.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D.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5.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的含义是()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6.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A.视时监察B.重点监察C.一般监察D.特殊监察
7.燃烧需要条件()
A.可燃物质B能量C.氧气D.火源
8.《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方面的义务,即()
B.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D.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依据
9.一个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6个一级关键要素,其中包括(?)
B.应急策划C.现场恢复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10.如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要求的法规有()
A.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下隶属于特大事故等级标准的是()
A.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
C.一次事故所造成的重伤和集体中毒事件的人数100人以上
D.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
■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B.潜在危机性C.复杂变异性D.高度不确定性
■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C.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B.评价危险程度C.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三篇:《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处置》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中央应急救助资金的拨付48小时救助到位。
错误
2.我国冬春救助的标准是每人一般一天保证一公斤粮食。
错误
3.县级民政部门在该县发生灾害之后,造成死亡或者是失踪有20个人以上,向省级民政部门、地市民政部门报告,并且两小时内上报民政部。
错误
4.自然灾情应急预案三级响应是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负责。
错误
5.程序建设的关键是要对于日常行政工作进行具体化的规范,制定出各种类型的工作操作规程。
正确
6.任何一种管理系统,如果缺乏系统的工作机制,就不可能得到较好地落实。
正确
7.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意味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正确
8.专家最高预测,北极将要全面融化,未来100年海平面上升3米。
错误
9.灾害管理、应急救助,已经和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整个未来的生产力布局密切联系起来。
正确
10.汶川地震是我国政府第一次邀请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灾,同时也呼吁各国支援。
正确
■.工作系统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势推进工作系统的不断创新。
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绝不是危言耸听,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性天气现象已经不断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正确
■.国际最低救助标准是10美元。
错误
■.自然灾害的救灾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性,但不具有政治性。
错误
■.按照“()”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
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D.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二、单选题
1.()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C.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
2.以()为依托,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C.国家减灾中心
3.按照()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C.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
4.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决定终止一级响应。
C.减灾委主任
5.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
D.地震灾害保险
6.下列哪个选项不需要()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D.预备役
7.未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影响防洪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的罚款。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8.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
A.平顶式结构
9.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都不会少于()
B.两亿
■.()每年根据上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D.中央财政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制度。
B.统一发布
■.()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A.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组织指挥系统,主要是重新加强了()
A.最高的减灾协调机构
■.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Ⅰ级响应。A.一级响应
■.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A.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每年在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组织()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A.1 ■.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需要的燃油,由()组织保障。D.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
三、多选题
1.捐助种类包括()
A.经常性的捐赠
C.对口捐助
D.集中性捐助
2.四位一体的组织实施体制包括()
A.国家减灾委办公室
B.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
C.救灾司
D.国家减灾中心
3.汶川地震的特点包括()
A.地震的强度大,涉及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
B.灾区的区域结构非常特殊,震中位于灾区较为边缘的地方
C.交通干线以及许多乡村道路中断,灾民大量逃生
D.余震的频次也比较多,次生灾害相当严重
4.应急响应系统的刚性指标包括()
A.工作组24小时到达灾区
B.救灾物资24小时内要救助灾民到位
C.中央应急救助资金72小时下到灾区
D.规范应急救助标准
5.我国在实际救灾实际工作中得出的关于工作系统的经验包括()
A.工作系统完全可以在现行体制、现有机构内进行拓展
B.行政管理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能够进一步完善
C.社会资源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发,也要善于开发
D.国际救灾减灾的空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6.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包括()
A.制定统一的恢复重建户籍名册
B.公开公布每户得到补助的资金数量
C.确定政府补助资金的拨付方式
D.确定恢复重建的工作目标并定期通报各地进度
7.我国的主要灾害类型包括()
A.干旱
B.洪水
C.地震
8.国家爱减灾委员会成员包括()
A.国务院总理
B.总参作战部
C.民政部部长
9.健全工作体制包括()
A.民政系统的灾情报送工作制度:两小时
B.灾情检测机制:24小时不间断
C.应急联络机制
D.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机制协调有关部门
10.减灾备灾的指导工作机制包括()
A.减灾组织的健全与完善
B.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C.救灾演练活动的组织
D.减灾知识的普及
■.冬春救助的工作指导机制包括()
A.系统的荒情评估
B.制定《灾民救助花名册》,发放”灾民救助卡”
C.全国灾民救助人数的统计与落实
D.春节前救助资金与物资必须到位的规则
■.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工作系统包括()
A.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B.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C.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D.冬春困难群众救助管理系统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A.发生频率高
B.灾害类型多
D.季节性强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包括()
A.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B.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
C.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预报体系
D.民政灾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灾害的特点包括()
A.极端性气候现象增多
B.地震到了活跃期
C.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社会财富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D.灾害已经和国家的社会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四篇:仓库事故(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仓库事故(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总则 1.1 目的
规范仓库事故(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仓库突发事故(事件)的处置协调、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损失和相应影响,维护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仓库事故(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2 工作原则
⑴仓库卫生,物品摆放。仓库是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的重要部门之一,整洁、清晰的处置,可保证整洁快速的生产,因此一定要保证仓库物品摆放合理、干净、整洁,同时各类物品摆放作出明细,危险品要特别标注,并且贮放在特定位置。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仓库是一个物品集中的地方,安全工作必须放在首位。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加强仓库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仓库安全事故发生。在仓库相关位置安装消防设施,对于易发生危险的库房,设置2-3个通道,以便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进入解决。
⑶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由于仓库归生产管理处所负责管理,设置仓库主管一名,目前库房有原辅料库房、包材库房、成品库房和化学品库房,对于仓库应急预案由生产管理处长统一管理指挥,相关人员辅助管理。对仓库每日或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做到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⑷快速反应,立足自救。在仓库事故(事件)处理和控制中,采取各种必要手段,防止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产部所属仓库发生的各类事故(事件)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成立生产部仓库应急领导小组(下简称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石昌才 副组长:王达 成员:仓库人员
2.2 仓库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⑴对仓库每日进行盘查,尤其是遇到特殊情况,如暴雨、火灾等情况,要进行重点盘查,并对仓库应急预案作出新的调整措施。
⑵对于每日盘查情况汇总,并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提出上报,以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⑶负责仓库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⑷负责仓库事故(事件)调查、上报和查处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仓库突发事故(事件)的调查、取证。
⑸负责检查仓库附近在场各类人员情况,杜绝仓库附近吸烟现象发生,确保仓库安全。⑹负责应急处置物资的配备和维护。
⑺组织仓库人员进行自救,对仓库工作人员进行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和演练。3.有关应急预案 3.1 火灾应急预案
⑴发现火情后,第一目击人应立即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视情况拨打119,并采取有效措施灭火。
⑵仓库应急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利用仓库现有灭火器材扑救,转移存放的物资,同时切断可燃物燃烧路线,阻止火势蔓延。对于存放危险品的仓库,一旦发现火灾,视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119
⑶如火势较大,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疏散人员和车辆撤离至安全区域,加强现场警戒,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协同相关部门对附近情况进行盘查,以防止蔓延,同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辆,以保证消防车辆快速到达现场。
⑷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向办公室报告,及时将损失情况以及相邻库房情况反馈办公室。
⑸火情解除后,仓库应急领导小组要迅速清理现场,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核实损失,配合办公室人员做好恢复重建和财产理赔工作。3.2 洪涝灾害应急预案
⑴发现水情,仓库负责人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迅速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⑵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做出相应计划,迅速赶到现场,对于存放冲压件等需要防水物资快速做出调整计划,以保证快速转移。
⑶情况紧急,危及人员全命安全时,应急小组应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安全地带,并第一时间通知办公室人员,以便作出新的调整计划。
⑷灾情结束,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清理现场,核实损失情况,在灾情结束后1天内以书面情况上报到办公室。3.3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⑴按照地方政府地震灾害速报管理办法的规定,若发生3.0级以上地震,仓库负责人要将仓库内的危险品和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至附近较安全地点,避免人员伤亡;在安全距离以外观察危险品库房周围的震后反应,必须确保人员的安全。
⑵对于3.0级以下的地震,仓库值班人员要在地震发生后5分钟以内将初步了解的灾情报告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安”
⑶如发生破坏性地震,仓库及库区其它建筑物有倒塌、陷裂、爆炸等危险时,仓库值班人员要立即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开展先期救援处置。3.4 仓库被盗应急预案
⑴发生盗窃事件,仓库管理员应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⑵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对仓库物品进行清查,向办公室报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⑶发现窃贼正在行窃,仓库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保卫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人身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记住盗窃嫌疑人的像貌、体态特征及逃逸方向和使用交通工具的车种、车型、颜色、牌号等。3.5 停电应急预案
⑴ 整个公司发生停电时,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使用仓库物资时,仓库仓管要作好应急照明准备,以保证相关部门在停电情况下,物品正常出库使用。
⑵对于仓库突发性停电,仓库仓管应及时上报,并安排专业电工迅速查明停电原因,如属设备故障,并组织维修人员及时抢修。3.6 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
⑴发现危险泄漏后,仓库保管人员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先期应急处置,防止并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立即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⑵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处置,疏散仓库附近人员,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危险品扩散,在势态严重时,可上报相关部门,做出应急调整。
⑶处置结束后,聘请品管部门或权威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3.7 雷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⑴仓库发生雷击灾害,仓库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迅速检查现场情况,并检查附近是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⑵接报后,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仓库不受影响。
⑶由雷击引发仓库火灾事故(事件),参照仓库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置。4.应急处置
仓库发生事故(事件)后,第一目击者应首先采取紧急措施开展先期处置,并及时向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仓库应急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援活动,同时做好应急处置现场记录。重大事故(事件)在事发后10分钟内向公司领导报告。5.善后处置
仓库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清理现场,核实损失情况,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和理赔工作,提出整改建议,并按办公室指令组织整改,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6.保障措施
6.1 通信保障
仓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仓库值班电话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6.2 物资保障
仓库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品,并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保养,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效开展。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 宣传教育
每年至少组织仓库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学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7.2 培训与演练
每年至少组织仓库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熟悉预案操作程序和处置方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培训效果,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8.附则 8.1 预案更新
仓库应急领导小组根据预案实施与演练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保证其有效性、可操作性。8.2 奖励与责任
仓库应急领导小组对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表现突出、消除了重大险情的个人提出奖励建议;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五篇: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定稿)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地铁(包括轻轨)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灾难,致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地铁的正常运营受到严重威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5)国务院认为需要国务院或建设部响应。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放在首位。运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建设部牵头负责,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负责有关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3)属地为主、分工协作
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实行属地负责制,城市人民政府是处置事故灾难的主体,要承担处置的首要责任。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保证事故灾难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快速有效处置。(4)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有效应对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队、武警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尤其是地铁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对事故灾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调动全社会力量,建立应对事故灾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应急机制建设和资源准备要坚持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降低运行成本。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国家应急机构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建设部设立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络组和专家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具体负责全国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络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的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专家组由地铁、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卫生防疫、防化等方面的专家组成。2.2 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比照国家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2.3 城市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城市地铁企业应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有关部门参加的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3 预警预防机制 3.1 监测机构
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地铁的运行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城市地铁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检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城市地铁运行状况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做出报告,每半年向国家和省级地铁应急机构做出书面报告。
3.2 监测网络
由省级、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地铁企业组成监测网络,省级、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城市地铁监察员对城市地铁进行检查监督。3.3 监测内容
城市地铁的规章制度、强制性标准、设施设备及安全运营管理。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行动(响应标准见l.3)由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当领导小组进入Ⅰ级响应行动时,事发地各级政府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Ⅱ级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城市人民政府可根据事故灾难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4.1.1 领导小组的响应
建设部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灾难报告2小时内,决定是否启动Ⅰ级响应。
Ⅰ级响应时,领导小组启动并实施本预案。及时将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报告国务院并抄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开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等有关方面的通信联系;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省级应急机构、事发地城市政府应急机构、现场应急机构、相关专业应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应急工作;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国务院提出请求。
Ⅱ级以下响应时,及时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省级应急机构、事发地城市政府应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为地方应急指挥救援工作提供协调和技术支持;必要时,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应急工作。
4.1.2 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的响应
Ⅰ级响应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参与应急工作,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应急预案。4.2 不同事故灾难的应急响应措施 4.2.1 火灾应急响应措施
(1)城市地铁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消防预案,针对不同车站、列车运行的不同状态以及消防重点部位制定具体的火灾应急响应预案;
(2)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积极施救;(3)处置火灾事件应坚持快速反应的原则,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把握起火初期的关键时间,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4)火灾发生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119”、“110”报告。同时组织做好乘客的疏散、救护工作,积极开展灭火自救工作;(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4.2.2 地震应急响应措施(1)地震灾害紧急处理的原则:
a.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各单位、各部门要听从事发地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b.抓住主要矛盾,先救人、后救物,先抢救通信、供电等要害部位,后抢救一般设施。
(2)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地铁企业负责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管理工作。
(3)发布破坏性地震预报后,即进入临震应急状态。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a.根据震情发展和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停止运营和施工,组织避震疏散;
b.对有关工程和设备采取紧急抗震加固等保护措施; c.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d.及时准确通报地震信息,保护正常工作秩序。
(4)地震发生时,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及时将灾情报有关部门,同时做好乘客疏散和地铁设备、设施保护工作。
(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地震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4.2.3 地铁爆炸应急响应措施(1)迅速反应,及时报告,密切配合,全力以赴疏散乘客、排除险情,尽快恢复运营;
(2)地铁企业应针对地铁列车、地铁车站、地铁主变电站、地铁控制中心,以及地铁车辆段等重点防范部位制订防爆措施;
(3)地铁内发现的爆炸物品、可疑物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排除,任何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触动;
(4)地铁爆炸案件一旦发生,市级建设主管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组织开展调查处理和应急工作;
(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爆炸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4.2.4 地铁大面积停电应急响应措施
(1)地铁企业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日常安全供电保障工作,准备备用电源,防止停电事件的发生;
(2)停电事件发生后,地铁企业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做好乘客紧急疏散、安抚工作,协助做好地铁的治安防护工作;
(3)供电部门在事故灾难发生后,应根据事故灾难性质、特点,立即实施事故灾难抢修、抢险有关预案,尽快恢复供电;
(4)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停电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4.3 应急情况报告
应急情况报告的基本原则是:快捷、准确、直报、续报。4.3.1 快捷
最先接到事故灾难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4.3.2 准确
报告内容要真实,不得瞒报、虚报、漏报。4.3.3 直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灾难,要直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省、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国务院,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4.3.4 续报
在事故灾难发生一段时间内,要连续上报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进展情况及有关内容。
4.3.5 报告内容
特别重大事故灾难快报及续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单位的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2)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4)事件的简要经过;(5)其他需上报的有关事项。4.4 报告程序
4.4.1 地铁事故灾难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报警,并报告地铁企业应急机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确认事故灾难性质和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的预案,并向上级地铁应急机构报告。
4.4.2 特别重大事故灾难发生单位、属地政府及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灾难扩大;(2)严格保护事故灾难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灾难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4)服从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灾难情况,协调组织事件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3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灾难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灾难现场的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4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的单位及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在事故灾难发生后4小时内写出事故灾难快报,分别报送国家、省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4.5 情况接报
4.5.1 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发生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后,迅速通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灾难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4.5.2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4.6 紧急处置
紧急处置应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依靠本行政区域的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地铁企业和当地人民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使事故灾难损失降到最低。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7 医疗卫生救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组织做好应急准备,在应急响应时,组织、协调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4.8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需要佩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灾难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机构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城市人民政府应事先为城市地铁企业配备响应的专业防护装备。4.9 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机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事故灾难的特点,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2)决定紧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和程序,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疏散、转移和安置;(3)启用应急避难场所;(4)维护事发现场的治安秩序。4.10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机构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的处置能力时,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本行政区域外的社会力量支援。
4.11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现场应急机构成立事故灾难现场检测与评估小组,负责检测、分析和评估工作,查找事故灾难的原因和评估事态的发展趋势,预测事故灾难的后果,为现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4.12 信息发布
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信息的公开发布由各级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决定。对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统一、快速、有序、规范管理。
信息发布应明确事件的地点、事件的性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事件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等。4.13 应急结束
Ⅰ级响应行动由领导小组决定终止。
Ⅱ级以下响应行动的终止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事发地的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地铁事故灾难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治安管理、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物资供应和及时补充、恢复生产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灾难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地铁正常运营秩序。5.2 保险理赔
地铁事故灾难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5.3 调查报告
属于Ⅰ级响应行动的地铁事故灾难由领导小组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国务院可以直接组成调查组。属于Ⅱ级以下响应行动的地铁事故灾难调查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必要时,领导小组可以牵头组成调查组。
应急状态解除后,现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灾难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必要时,修订城市地铁应急预案,并及时作出书面报告。(1)应急状态终止后的两个月内,现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向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2)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灾难的地铁基本情况,事故灾难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和事故灾难责任人及其处理结果等。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应指定专门场所并建设相应的设施满足进行决策、指挥和对外应急联络的需要。
逐步建立并完善全国地铁安全信息库、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保证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市级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领导小组同国务院,省级、市级和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急支援单位通信联络的需要;明确联系人、联系方式。
能够接受、显示和传达地铁事故灾难信息,为应急决策和专家咨询提供依据;能够接受、传递省级、市级地铁应急机构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能够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指挥、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传输提供条件;对省级、市级和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预案及地铁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备案。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 救援装备保障
有地铁运营的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地铁应急装备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地铁应急装备保障工作。6.2.2 应急队伍保障
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应急支援力量准备。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并完善以消防部队为骨干的应急队伍。6.2.3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事故灾难后,事发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事发现场和相关区域进行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特别通道,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需要。6.2.4 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落实医疗卫生应急的各项保障措施。6.2.5 治安秩序保障
应急响应时,事发地公安机关负责事故灾难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工作。6.2.6 物资保障
省级人民政府和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建立应急设备、救治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
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监督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协调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跨地区的物资调用。6.2.7 资金保障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做好事故灾难应急资金准备。领导小组应急处置资金按照《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规定解决。6.2.8 社会动员保障
事发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领导小组协调事发地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救援。6.2.9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规划与建设能够基本满足事故灾难发生时人员避难需要的场所。6.2.10 应急保障的衔接
省级、市级的应急保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及各自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保障应为各自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保证各级响应的相互衔接与协调。6.3 技术储备与保障
领导小组专家组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省级人民政府应比照领导小组专家组的设置,建立相应的机构,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市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地铁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6.4 宣传、培训和演习 6.4.1 公众信息交流
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和地铁企业负责,主要内容是城市地铁安全运营及应急的基本常识和救助知识等。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订宣传内容、方式等,并组织地铁企业实施。6.4.2 培训
对所有参与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人员进行培训。6.4.3 演习
省级人民政府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习。城市(含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习。6.5 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对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7 附则 7.1 名词解释 7.1.1 地铁
本预案所称地铁是指承担城市公共客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上形式和地下形式。
7.1.2 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
本预案所称的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是指需要启动本预案中规定的Ⅲ级以上应急响应的灾难事故。
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类型主要包括:(1)地铁遭受火灾、爆炸等事故灾难;(2)地铁发生大面积停电;
(3)地铁发生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停运;(4)地铁车站内发生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
(5)地铁遭受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7.1.3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建设部根据国家应急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出现的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7.3 奖励与责任追究 7.3.1 奖励
在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挽救事故灾难有功,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准备或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7.3.2 责任追究
在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7.4 国际交流与合作
领导小组要积极建立与国际地铁应急机构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7.5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