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时间:2019-05-13 17:3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第一篇: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2010年06月17日 11:23

来源:新华网

今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需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面,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既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巨大鼓舞和激励,也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开创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国有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作家艺术家讴歌时代和人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增强,主旋律作品大放异彩;广大文化工作者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以说,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

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以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重要保障,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部分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现阶段,我们界定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在农村,考虑到过去的传统,每个月为农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也属于这个范畴。除此之外,就属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正确区分这两种文化需求并处理好二者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明确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属性。

公益性,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就是政府提供的是基本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务;便民性,就是要网点化,做到一定空间范围内必须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基层,要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当前,要优先安排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要大力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群众艺术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推动政府通过购买文化产品的方式在特定时段、以特定内容、向特定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要继续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并不断规范,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主要靠市场来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九大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要培育各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合格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要加快构建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积极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鼓励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积极开发市场、占有市场,发挥骨干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群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需求。

第二篇:正确认识和处理

正确认识和处理

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的关系

王宝利

建国以来,我们所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始终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去调整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期间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整个上层建筑都在围绕和指导计划经济朝着自己的目标运转。那时候,我们对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不论是理论还是行动,整个态度是明确的,即坚决反对和抵制。但在今天,纵观医疗市场的变革,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中所奉行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所遵循的党性原则不时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我们的态度一如既往,但是,我们认识是非的判断标准却变的模糊起来,在实践和行动中也开始感到有些茫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和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致使党风廉政建设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这些情况和问题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这种影响和渗透的认识准备不足,自然也就不能很快做出反应,也拿不出对策来。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医疗市场的现状已经向我们提出这个课题,必须逐步加深对商品经济原则和党风原则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识,否则,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可能陷入困惑,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存有共通之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重视,个人的利益居于次要的位臵;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相比,情况就截然不同。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是两个相对立的原则。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党性原则所崇尚的奉献和牺牲却不能按照价值等量的原则获得补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注重自我利益;共产党人则是以集体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准则。商品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市场体制,商品经济可以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国家能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加深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风廉政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次,商品经济的法则必然要求冲破闭关自守,封建专制的樊篱,呼唤和开辟平等、自由、法制的商品交换通道。市场经济把医疗卫生行业引向市场,卫生行业也只有在市场中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这就改变了“双轨制”下卫生行业靠拉关系、送人情、争拨款;国家工作人员靠权力、医务人员靠特权,一人公费,全家医疗;药品经销商靠行贿、送红包以达到目的的弊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进而会从根本上动摇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利用公共权利谋取私利行为的社会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当中,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其消极影响也就很容易被发现和认识,商品经济的等价性侵蚀党内政治生活,使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把职权介入交换领域,进行权钱交易,千方百计捞好处、谋私利,或者是把相互帮助变为相互利用;商品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个性化”诱发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甚至利用职权、行业“特权”吃拿卡要;商品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发违法乱纪行为,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一些人为了获得盈利不择手段,利用医药供销市场多家经营的局面,用贿赂手段开路,把正常的供求关系、医患关系、党群关系变成了“投桃报李”的金钱关系。利用药品的暴利搞药品促销,医生开方提成等不正之风,这种种不良行为既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又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商品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受到破坏或扭曲。

三、逐步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强化卫生行业道德建设,倡导人性化诚信服务,坚持党性原则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国际竞争激烈的服务环境,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因为卫生行业是代表党和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窗口,医务人员的职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要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观念,走出“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谈社会效益”的误区。逐步完善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并重的管理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理诚信”就必须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和科学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所以,要引导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强化医德修养,自觉构筑反腐倡廉屏障,把握价值导向,形成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医院文化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树立“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医疗服务中去,用纯真和挚爱的心去为病人服务。倡导医务人员以“一针见血”的精准;“以德报怨”的气度;以“泪水流在心里、微笑写在脸上”的格调,事事“想在病人的心里,做在病人前面”,形成以医院的价值观和医务人员服务理念融为一体具有独特内涵的人性化诚信服务。总之,医疗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长远的诚信服务目标,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坚持党性原则,营造和谐医疗环境,倡导以“人性化服务”为品牌的系统工程。

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必须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讲等价交换,但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引起足够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把政治生活商品化。同时也说明,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党是政治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如果党内政治生活商品化,党就会蜕变为商团组织;如果党员采用商品等价交换的态度对待人民的事业和整体利益,可以讨价还价,待价而洁,那么党就成了“交易所”,党的宗旨特性就会变质。

商品交换原则是在经济领域或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法则,它所调节的是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如果在具体的商品交换中,一味讲组织服从,那么就会重蹈吃“大锅饭”的覆辙,如果在具体的商品生产交换中推行无条件的无私奉献,大力提倡“将亏损留给自己,把盈利让给别人”,商品经济也就无从可言。商品生产交换者就会因为缺乏价值等量的衡量标准而放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的追求。如果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或者以党性原则替代商品交换原则,无疑都会给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充分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积极从事商品生产服务,并努力做出贡献,这本身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奋斗的具体行动。党性原则要求搞好廉政建设,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严禁违法乱纪,走法治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真正得以实现。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坚持党性,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有效地抵制商品经济原则给党内政治生活,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当然,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腐败现象限制在最低程度。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上层建筑里的一项政治性的实践活动,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制约和影响作用,必然会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我们相信,只有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加强党性修养,净化医疗市场中的不正之风,我们就完全能够处理好“促进经济效益增长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可以预料,医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和医疗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无论是对党的建设,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既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商品经济原则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以促进医疗市场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邮编:063001

2005年2月6日

第三篇: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都无从谈起。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

第四篇: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党的建设如何,对于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关系到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成败;党的建设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因此,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工作属于政治工作。当党的中心任务是政治革命时,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联系是直接的、紧密的;当党的中心任务转为经济建设时,就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把政治与经济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就说明没有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即政治与经济谁服从谁,谁占首位的问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这就把经济建设与政治目标完全统一起来。sO100

那么,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呢?

第一,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遥早在提出党的基本路线之初,邓小平就强调,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他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现在,每一个党员、团员,每一个爱国的公民,都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一切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之所以成为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的直接任务,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

党的建设要以此作为重要前提,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全党思想统一到现阶段的政治路线上来。

第二,要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党的各项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工作的成效。

列宁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毛泽东也明确指同:“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从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理论。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针对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上的疑虑和困扰,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对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只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将这一根本标准与党的建设的具体标准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围绕经济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要坚持“两手抓”。

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是党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两个主要环节。党必须坚持两手抓,不能只抓住一个而放松另一个、出现一手硬一手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两手抓,但不是把二者截然分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凋,也不是二者平行并列,而是党的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出发去加强党的建设。要适应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要求,及时解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问题。党的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空洞地、孤立地进行,形成“两张皮”。要适应新任务、新形势,改善党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工作方法。

第五篇:《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于峰;侯以信;张建军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这是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正确方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这条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动摇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这首先取决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首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才能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其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只有在强大的公有制经济面前,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持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性质。再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壮大了,才能够有力量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有制经济在税收、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所谓占优势,是指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总额在数量上不能低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总和;在质量上较非公有制经济更加先进,更具有发展潜力。

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是指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如能源、交通、电力、邮电、基础原材料、金融,等等。这些产业都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其中,有的产业又有天然的垄断性。比如要组成跨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大电网,就必须由国有经济来控制。金融业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如果国有经济不控制起来,一旦发生经济问题,就难以对付。所以,在这些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是指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带动和影响的领域,因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占了支配地位,不仅能够保证国有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能够通过它们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然,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凭借行政力量,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活力,给其他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制约其他经济成分的运营方式,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第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就是说,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低下、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旧的体制还在发挥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可以而且应该搞活的,对此我们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集体经济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然,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在小商品流通、小修理等行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适当少些,这也是由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为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大型国有企业,对于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得到实质性进展;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0.22%,但资产却占37%,实现利润占78.39%,上交的利税总额接近国家财政收入的1/3,并且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骨干产业。抓住了这个关键的少数,就抓住了国有经济的大头,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大头,这对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有中小企业虽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但数量大、涉及面广。据统计,国有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国有企业的九成,职工占六成。对这些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放活。抓好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对于搞活地、市、县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集中精力和财力抓好国有大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改组改造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下功夫练内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造就一支有权威、有能力、素质高的

现代企业家队伍。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我国既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既有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有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落后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决定了所有制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多种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也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共同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我国的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令法规的轨道上运行的,因而,它在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拓宽就业门路,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但是,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开发、经营,注意适度消费,积极扩大再生产;对外资企业要引导投向,拓宽生产合作领域,并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教育,防止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甚至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经营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监督和依法管理,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活动纳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保护其合法经营、合法权益,调节其过高收入,取缔其非法收入和违法活动,还要依法保护雇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下载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作为资本......

    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最近几个月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讨论很多,但是,在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上仍有很大的意见分歧。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

    毛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话的第二部分,收录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江泽民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强调在推......

    试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的几组关系

    试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的几组关系 作者:刘省贵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侧重分析了农村文化大......

    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的关系(共5篇)

    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的关系 -------------------------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会计网校哪个好新浪 新《会计法》的贯彻实施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单位......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精选合集)

    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刘贵志 矛盾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5篇)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医......

    正确认识考试与教学关系

    4.正确认识考试与教学关系 成功的教学要通过对各种考试或测验结果的分析去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考试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教科书,教法的适应情况,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