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时间:2019-05-14 05: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

最近几个月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讨论很多,但是,在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上仍有很大的意见分歧。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当然,在此对农民应做广义理解,它并非仅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但是,从国内外农村发展的经验和部分地区的实践来看,今后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遭到侵蚀或变相剥夺的现象可能也不鲜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需求得不到尊重,甚至将政府的需求、领导的意愿凌驾于农民的需求之上,按照“钦定”的统一标准,搞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达标竞赛或创建评比,甚至要求“用城市规划的理念搞新农村建设规划”。如此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必将导致乡村特点、地方特色的消失,淹没农村区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进而导致建成的所谓“新农村”丧失其核心竞争力。二是农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得不到保障,进而农民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调动;导致在地方政府看来对农民“惠莫大焉”的新农村建设方案,遭到农民被动应付、乃至消极抵制的厄运,甚至出现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部分学者发起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中“我们动而农民不动”的窘境。

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继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基本需求战略后,弗郎索瓦?佩鲁于1987年提出的“整体、综合、内生”发展观,就强调“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发展理论更是强调“发展的关键在于赋权”,而赋权的核心是在发展活动的全程中增加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发展的中心含义是“增加人们选择的机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外界的干预”。根据现代发展理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先应该尊重农民的需求,赋予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全过程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农民在参与和决策过程中重建自信、自尊,发挥其首创精神。通过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或学习、交流、谈判,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促进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样也有利于矫正政府行为的偏差和新农村建设行动与目标的偏差,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保不会“昙花一现”。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警觉。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并非意味着政府可以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按照现代发展理论,“发展并不是落后国家„自然而然‟的变化状态,而是指改变„自然而然‟的变化秩序,加大步伐,摆脱落后,这是有组织、有目标的社会性努力”(李小云,2005)。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为什么“十一五”规划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为什么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文件?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那么,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概括地说,就是为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借此帮助农民减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成本与风险,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收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借鉴国内外经验,引导新农村建设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持续健康地发展。

具体地说,在不违反全球化规则的前提下,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主要为确保其3大优先领域和4大支柱作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激励。也就是,将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先领域;将在农村和宏观两个层面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和服务体系(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公共支撑和服务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4大支柱。建设新农村的3大优先领域和4大支柱作用,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也应突出地表现在政府对这些方面的重点支持和激励引导上。通过在这些方面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强化政府的资金和政策引导作用,带动农民、农村企业和城乡其他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如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按照世贸规则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措施,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和服务体系,为农户的农业经营和农村企业的运行降低成本和风险,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农村企业集群的延伸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方面的支持和激励,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向“三农”的倾斜力度,切实加强财政支持;二是完善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相关建设行动;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带动作用。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健康城市化,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上。

第二,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试验、示范和规划引导,利用典型经验引导农民拓展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选择空间。在此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很大的互补空间。以新村建设为例,政府可在广泛调研和利益相关者听政的基础上,制定“菜单式”新村建设支持标准和支持范围,由各村按“点菜”方式选择优先需要政府提供的支持和服务。这也是韩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在韩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只是把拟支持的项目计划交给农民,由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本村的项目。在具体的项目选择上,政府决不越俎代庖,替农民决策或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和技术支持等措施,倡导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深化改革与推进发展、增加财政投入的关系

1.改革已进入艰难的攻坚阶段,要防止用发展代替改革、用增加财政投入冲淡改革、用农村改革代替宏观层面的改革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提供持久的动力。这种体制和机制的形成,只有依靠深化改革。最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在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客观地说,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目前仍然只能说是刚刚开始破题。切不要因短期的成绩而有所松懈,缺乏改革攻坚的心理准备。因为:

第一,改革需要涉及的领域将越来越广,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将深化农村改革与深化宏观改革并重,实现城乡改革的协调联动。今后,局限于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深化改革固然重要,但仅靠这方面的改革来解决影响“三农”的主要问题,已经越来越“难成大器”!比如,要解决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问题,必须增加投入。但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在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增加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公共品供给的投入,确有因财政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当然,也有发展观和政绩观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宏观财政体制的改革,规范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十一五”期间亟需加快步伐的要素市场改革,必须涉及城乡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又如按照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加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旨在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改革、农民(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甚至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等,仅靠农村内部做文章,都将难有大的起色。

第二,改革需要触及的矛盾将越来越复杂,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将越来越深刻,克服障碍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进而既得利益者延滞改革、甚至推动改革走向异化的可能性也会迅速增加。从“十一五”开始,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下列类型的改革方面能否取得具有实质意义的突破。这些类型的改革具有下列特征:改革的深化将不可避免地打破特定群体的垄断利益,而这些特定群体不但在过去支持改革,在将来还可能影响改革的路径选择。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村治理结构的改革等。

因此,从“十一五”开始,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已将改革推到前所未有的艰难攻坚阶段。尽管发展、农村改革和增加对“三农”问题的财政投入都是重要的,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防止用发展代替改革、用加快农村改革代替宏观层面的改革,甚至用增加财政投入的热情冲淡对改革的关注。否则,在全国上下寄予厚望的新农村建设中,将极有可能重走中国高等教育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和增加投入的弯路,甚至导致新农村建设饱受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所说的“后发劣势”之困。

2.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

一是,防止改革思路和方案设计中的简单化倾向。深化改革的含义远远不是要不要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是如何将在总体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与矫正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有机结合起来,以优化改革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在中国农村发展中,在竞争性领域市场化不足、在社会发展和公共品供给领域市场化过度的问题,在总体上都比较严重,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社会发展和公共品供给领域,第一,矫正市场化过度的偏差,并不意味着必须排斥竞争或激励机制,更不意味着必须使现有体制回归传统。在更多情况下,单纯的体制回归是没有出路的。二是,要避免将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偏差归错于市场化改革,从而夸大改革的失误。比如当前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的许多问题,既有改革偏差的因素,又有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失误。这种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失误,导致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过度向城(城市)、大(大城市和大医院)、高(高科技)和新(新药品、设备)集中,加剧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短缺的问题。因此,将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全部归错于市场化改革,可能是夸大其辞!

第二,强化宏观改革对农村改革的带动作用。从“十一五”开始,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深化改革的领域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一一罗列。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例,进一步加大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强化其对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带动作用,对于加快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进程,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已经展开,但是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财政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农村综合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受到严重限制。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为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强烈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它可以“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是,如果把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主要定位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上,可能有“小马拉大车”之嫌!在不少地方,乡镇机构改革主要局限于机构、人员的精简和乡镇合并,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方面可能还是“说的比做的好得多”。与此同时,由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乡镇机构改革的结果可能是乡镇及其机构数量减少了,但人员并没有根本减少;甚至政府本应承担的部分职能无人问津,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又进一步凸显起来。因此,要从根本上深化农村的综合配套改革,必须注意:(1)将加快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加快自下而上的改革并行推进,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稳健展开。一方面,积极加快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另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转型国家的经验,自上而下地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借此拓展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选择空间。(2)在科学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加快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加快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借此确保城乡居民、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大致相同的最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围绕非政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尽快加大相关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力度。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也是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整合,甚至全球经济规制制定等方面,跨国公司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的过程。随着其主导作用的不断强化,跨国公司可能凭借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高端地位,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和打压效应。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组织的创新。国内外经验表明,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是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分散小农和农村中小企业,可以节约分散闯市场的交易成本,并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塑造品牌和人才培训、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联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实现农民或中小企业的联合自治或自律、自强、自卫;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中国产业组织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参与全球化规则制定、利用全球化规则维权的能力。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协调和沟通农民与政府、企业与政府的联系,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策,还有利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对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围绕非政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需要协调处理政府支持引导与组织自主发展的关系,结合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完善其成长环境,改善政府支持的方式和监管的思路。要在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国内不同模式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完善或推广。为此,应该坚持运行环境和微观组织两方面的制度创新并重。但是,这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甚至改革探索的任务也很重。

三、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农村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关系

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背景下进行的。鉴于前文分析的两大背景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化迅速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或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我们认为,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起来,应该是这次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根本不同之处,也是其存在价值和重要创新所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强信息化和科技进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国“三农”兴利除弊、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可以将建设新农村同“十一五”规划的其他5项任务更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5项目标(20个字)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呢?仅从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科技转化的角度看,关键要注意:

第一,在吸收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农村信息化的规划工作,在多模式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信息化推进机制,并将解决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近期重点。

第二,注意将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共同推进,将促进科技的传播和推广应用同促进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经营形式的传播结合起来。

第三,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根据解决“三农”问题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方面,应该重点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和转化,及以此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二是农村中小企业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及其推广应用,特别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以改进农村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或推广应用;四是农村循环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四,以支持“三农”为宗旨,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促进城市技术农村化、工业技术农业化的可行途径。

第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优化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运行环境。

第六,按照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面向推进农村信息化、强化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要求,加快改革和相关制度创新,积极支持相关试点、试验和示范工作。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5期

第二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学院资源学院专业 资源勘查学号 411111010205姓名黄紫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分秒也离不开它。他们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又相互矛盾的整体,相互影响、依存和发展。由此构成我们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萧灼基在《人民日报》中指出,自然界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我们人类的明天多么的发达,我们的科学技术有多么先进,我们人类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即使现在我们人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现在依然不能忽视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如果大自然被彻底摧毁了,那么我们今天所追求和强调的都是空的,所以今天我要论述的是:在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协调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

一、一起从实际出发。一起玩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说道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来看,很不乐观,摩天大楼,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城市化建设,各种工业化建设等都不符合大自然发展需求,造成生态不平衡,环境恶化给我们自己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威胁。如果我们不能协调好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人类就会和几亿年前的恐龙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美丽的乡村在一点一点消失,一片片森林都倒在人类的斧头下,现在不少农村人一窝蜂的加入到城市的舞台中来,使城市不断的膨胀,所以城市在不切实际的扩大。占领着原来美丽富饶的大自然。邓小平说过:“实事求是。”可是,我感觉现在不能从实际出发,才导致大自然在一点点被破坏。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盲目的 开采资源,比如地面塌陷,这都是盲目区开采资源带来的恶果。更值得注意的是:总有一天这次经过上万年的资源会被我们剥夺完的。不要说到时候人们会找到东西取代它们,万一技术还不够成熟,实现不了取代,我们的社会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跨世纪重大关系,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基本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对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感悟:即使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完善。我们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而去谋求人类自身的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应该加强环境的建设,不要让原始的环境被一点一点破坏,如果城市化的环境跟不上去,工业污染日益加重,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会导致自然从根本上被毁灭。试想,如果地球上不再有绿地、森林。我们人类何以生存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和大自然具有一体性,我们应该去认识、改造和合理运用大自然,让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把握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因为那只是短暂的,它必会报复我们人类,只有我们和睦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很多,人类就应该回馈给它,尽力去保护它,而不是孼待它,对于这位人类的慈母——地球。我们应该孝敬她,可是我们还是和孩子一样叛逆,肆无忌惮的破坏她,自然用各种的自然灾害为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却不加理会,甚至有的人还愚蠢的认为我们有宰割地球的权利。

愿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年轻!明天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2010年06月17日 11:23

来源:新华网

今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需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面,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既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巨大鼓舞和激励,也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开创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国有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作家艺术家讴歌时代和人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增强,主旋律作品大放异彩;广大文化工作者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以说,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

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以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重要保障,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部分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现阶段,我们界定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在农村,考虑到过去的传统,每个月为农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也属于这个范畴。除此之外,就属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正确区分这两种文化需求并处理好二者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明确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属性。

公益性,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就是政府提供的是基本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务;便民性,就是要网点化,做到一定空间范围内必须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基层,要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当前,要优先安排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要大力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群众艺术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推动政府通过购买文化产品的方式在特定时段、以特定内容、向特定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要继续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并不断规范,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主要靠市场来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九大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要培育各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合格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产业的基础。要加快构建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积极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鼓励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积极开发市场、占有市场,发挥骨干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群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需求。

第四篇:协调处理流程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组织与协调的流程与措施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与协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安排事物,使有系统或构成整体”,而所谓协调,即协商与调解,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量”和“斡旋于双方之间以便使双方和解”。由此可见,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就是围绕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组织协调各参建单位、相邻单位、政府部门全力配合项目的实施,以形成高效的建设团队,共同努力去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过程。在工程监理的基本职能“三控两管一协调”中,三控两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具体的工作要求,而协调却是贯穿于三控两管之中,融会在控制的工作程序之中。可以说,协调是控制的润滑剂,协调是控制的推进器。本文拟从业主项目部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

一、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包含三个主要的组织系统,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而整个建设项目又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系统的内部协调,即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协调,也包括系统的外部协调,包括政府部门、金融组织、社会团体、服务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周边群众等的协调。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的协调、配合关系的协调、约束关系的协调。各种关系的协调均应遵守如下原则:

(一)守法是组织与协调工作的第一原则。必须在国家和温州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去协调、去工作。对于业主项目部,更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

(二)组织协调要维护公正原则。要站在项目的立场上,公平的处理每一个纠纷,一切以最大的项目利益为原则。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就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这样,最终才能维护好业主的利益。

(三)协调与控制目标一致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应该注意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的统一,不能有所偏废。协调与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能脱离建设目标去协调,同时要把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环境、安全统一考虑,不能强调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

二、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我认为,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主要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有:

1、协调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2、组织与协调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

3、组织与协调各施工单位(包括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供货商等)的工作

4、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争议的协调、处理

(一)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根据我国行业管理的规定、法规、法律,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如发改委、规委、土地局、园林局、交通局、供电局、电信局、建委、消防局、人防办、街道等),均会对项目的实施行使不同的审批权或管理权,如何能与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有效的组织协调,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根据以往与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相应办事程序,在沟通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文件、资料和要回答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尊重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办事程序、要求,必要时先进行事先沟通,决不能“顶撞”和敷衍。

3、发挥不同人员的相应业绩关系和特长,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由不同的专人负责协调,以保持稳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效果。

(二)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组织与协调项目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制订本项目的合同网络图,该合同网络图标明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规定了各参建单位的协调沟通渠道,并据此组织制订项目总控制进度计划、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其中,进度总控计划要由业主、监理、设计、总包各方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经各方签认后发布。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需经业主审核,由业主同意后发布执行。合同网络图、进度总控计划、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既成为项目部与各参建单位组织协调工作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项目部应重点做好方案设计单位与初步、施工图设计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设计单位协调工作的重点在于制订涵盖双方工作的设计进度计划,及时组织专项方案的论证会,以确保各阶段设计思路、原则的一致性。

对于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我认为应推行施工总承包制,通过招标和合同条件明确总包单位、业主指定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明确总包单位对于分包单位的管理责任和权力。明确由建安总包承担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的整体责任,使总包单位既有责任又有权力实施整体管理。对于业主直接负责采购的材料、设备,要在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交货时间、地点和相应的质量责任。总之,对于上述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组织协调,运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手段,使各方在各自利益不同的条件下,能以实现项目建设的大目标为原则,及时地沟通、协商,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使项目各单位形成一个高效的“建设团队”。

对于监理单位,应注意树立监理对现场管理问题上的权威,尊重监理对于施工质量的否决权、施工调度权等国家、温州市法律、法规赋予监理的合法权益。发现现场的施工质量、进度问题,要及时地与监理进行沟通协商,坚持通过监理给施工单位发出相应的工作指令,同时,充分发挥监理在现场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量计量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应该与总监理工程师加强沟通与协调,尤其是现场施工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事先双方要力争能协商一致。

要做好上述工作,就要全面掌握设计内容,了解业主意图,对工程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要掌握各承包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大小、难易程度、采用的主要施工工艺、机具以及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要熟知各个分包合同,对分包单位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预先分析,在工作中发现矛盾应及时加以解决。要抓好施工关键部位,以及各施工单位的衔接界面,以避免和减少因工作划分不清引起的各种矛盾。此外要重视开好工程例会、等各种会议,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中有重点、会后有检查,确保组织协调工作的效果。

(三)做好与相关方的信息沟通管理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出现矛盾常常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在建设的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自行其事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使信息在整个工程建设的系统中得到良好的传递。尤其要做好与业主、监理、施工、设计的沟通管理。

与相关方的沟通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业主的沟通管理

(1)与业主的请示、报告一般应通过项目部经理进行,以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统一。

(2)项目部经理应直接向业主代表请示、汇报工作。

(3)向业主提交的报告、发文等均应经项目部经理审核批准并加盖项目部公章后才能发出,发文应有专门立档的签收记录表和有关人员签字。

(4)业主给项目部的批示、发文等应单独立档保存。

(5)指导日常工作的月、周工作计划,管理月报由信息工程师准时报送业主。

(6)及时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对业主的投诉和不满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总经理汇报,并做出相应处理。

(7)与业主方领导的不定期沟通,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2、与监理、施工单位的沟通管理

(1)与监理、施工单位的沟通一般通过会议、发文及口头等方式,按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

(2)对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进度的问题,一般应通过监理单位处理,必要时可组织有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专题会。

(3)准时参加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相关方的监理交底会、工程例会,在施工现场应注意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和尊严。

(4)对施工单位的指示和安排,一般应由监理单位发布和安排。

(5)督促监理单位及时提出有关的监理月报、监理通知及对施工单位申报资料的审批。

(6)项目部经理应加强与总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包项目经理的沟通与协调,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7)对分包单位现场质量与进度的管理,一般应通过总包进行。

(8)项目部应注意收集监理、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

(9)与各方的收、发文件均应单独立档保存。

3、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工程部经理牵头负责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2)对设计图纸等文件的管理信息应由信息工程师统一登记、保存,使用时办理领用手续。

(2)项目部应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参加设计交底会、工程例会及其他专题会。

(3)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负责与设计专业负责人协调沟通对设计变更、洽商的确认。

(4)项目部经理应重视与总设计师的沟通、协调。

(5)凡涉及设计单位的工作计划应抄报设计单位。

(6)与设计单位的收、发文件应单独立档保存。

苍南县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素质从整体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

1. 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总体上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的比重。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指出:据统计,占全国劳动呼总量比重约为70%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78.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5亿人以上,其中青壮年文盲达3500万人,每年还有新生文盲100多万人,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人数还在上升。文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力。而且,农村文化程度高的人员流出较多。这就使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农村发展雪上加霜。据资料显示,异地常年转移农民人数占同类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是:大专和中专文化程度均为100%,高中文化程度为49.7%,初中文化程度为33.9%,小学文化程度为18.4%,文盲和半文盲为8.95%。由此看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不仅偏低,而且大量外流的人员均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一批人,这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偏低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生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来看,农民群体掌握的职业技能还较少,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农民的科普知识缺乏。农民对于与农业有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祖辈相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对于农民来说科普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中常识性知识的无知,比如土壤、肥料等的认识误区,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都会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错误的施肥操作;再比如对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知识把握不准,不但不会增加自己的收入,还会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进而影响农民的发展和增收。

(2)农村科技人员数量少。从全国农村技术人员的拥有水平来看,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在日本,80%的青年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德国3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0%的人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远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平均每406.6 h㎡耕地只有1个农技人员,大约平均100多个乡镇企业只有1名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状况与我们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3)科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还很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一般已达60%----80%,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这种文化科技水平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农民掌握的劳动技能少,大多数农民往往只知道从事粮食生产,而且是传统方式,近几年虽然状况有所改善,但掌握多种技能的现代农民依然很少,特别是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4)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0.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7%。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此外,职业教育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招生不足。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农业中专更是难以为继。出现这种落差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

3. 经营管理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作为生产经营者,其市场观念逐步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看,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1)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封建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驾驭市场能力差,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预测农业市场走势,缺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方法、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和敢于竞争的素质。

(2)经营知识匮乏,参与市场的能力不强。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怕承担风险,无法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的经营管理关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而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

(3)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发展规划。农民由于综合素质偏低,往往在生产经营中缺乏长远打算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在生产经营中不能随社会的发展很好的调整自己的产业,往往手足无措,缺乏再发展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农民产业往往停留在低层次上运转,难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

(4)从众行为严重,从众行为在我国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中非常普遍,表现在农业生产劳动中有两种:一种是谨慎从众,一种盲目从众。谨慎从众行为是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自信、谨小慎微心态的表现。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81.3%的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是“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做决定”。这种谨慎从众行为虽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生经营风险,但却容易丧失得利机会。盲目从众行为是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急于求成心理的表现,其结果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缺少个性和特色,放大了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的信号,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4.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较低

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体现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等明显增强、助人国乐,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弘扬,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当家作主的观念开始强化。但是,我国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具

体表现在: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淡薄。市场经济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由于受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农民比较关心自己的得失成败,不再热衷于国家大事、集体事业。

(2)道德失范、价值判断失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民固有的一些优良道德传统所剩无几。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由于市场经济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于是农民头脑中出现思想道德价值观的空白,再加上市场经济下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等影响,产生了诸如损人利已、缺乏同情心等错误观念。而农民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已经越来越少,只讲利益的不良风气开始侵蚀着过去社会中最纯朴的群众——农民。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孝顺”正越来越受到忽视,一些农民由于多种多样原因而出现阶段“宁给孩子(后代)万元钱不给父母一碗饭”的情况。

(3)生育观念陈旧。表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中,大量农民依然寻求生个男孩以“传宗接代”,甚至有些农民宁愿交罚款也要生男孩。直接的后果是超生和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民经济收入的下降和素质的降低,越落后超生越严重,农民越贫困,从而使超生与人口素质低下、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很难摆脱落后的面貌。

(4)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以求医问药和丧事活动为主的封建迷信活动近几年在有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建房修坟问卜占卦看风水,遇灾患病求神拜佛请巫婆等现象在增多;制作、兜售封建迷信用品的人员在增多;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拉帮结社,传播邪教理论和组织邪教活动;有些地方迷信活动频繁。

(5)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近几年,在农村复古落后的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管理民主”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表现在续家谱、建宗祠等活动上,并与地方基层政权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对抗,威胁农村的稳定和团结。

(6)心理素质低下。具体表现在:①自卑。农民的自卑表现为胆小、怯懦,不敢面对困难,害怕竞争,保守。因此,他们一般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离开家乡去外闯荡的农民更是如此,害怕“有事求领导”。流动农民对自己的人生不敢有过多的设想,大部分人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对财富的追求使一些农民存在侥幸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于是赌博、欺骗甚至犯罪都是在这样的暴富心理之下产生的。②狭隘的攀比心理。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攀比心理和行为,农民修建的楼房要尽可能比别人的高,比别人的豪华,拿出的“红包”要比别人的厚,家里所办洒席要比别人的热闹,在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攀比中得到应有的自尊和自我成就感。③盲从与固执并存。这是当前影响农民发展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所以一旦看到别人靠科技致富,他们就会不管不顾,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跟从,但是同时在生产中他们又会非常因执,不管你宣传的科技多么先进、产品多么畅销,在农民没有亲眼看到成果之前,他们大多都会固执的坚持原有做法。这种集盲从与固执于一身的心理特点使农民既容易在生产上遭受损失又容易错失机会。

5.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相对薄弱

农民民主意识弱,政治参与积极性低。民主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和一种信仰能够深入民心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追求;公民拥有高水平、深层次的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目标之一。在我国,农民是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民主意识不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整体民主意识水平。目前,在政治建设过程中,我国已经在农村实施了多项有益的改革,特别是大力提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了对农民民主意识的关注。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受小农意识的封闭性影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仍然十分缺乏。对待政治问题,表现出参政热情不高,参政程度不够等情况。他们较少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在最能体现广大农民政治意识意愿的村委会选举中,许

多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农民参政议政能力不够,许多农民表达自己政治要求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往往在政治活动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的政治民主意识以及观念淡薄,已经阻碍了农村民主化进程。

与此同时,农民的法律素质自欺欺人 依法办事能力还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展开,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本身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整体上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非常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比如有的把计划生育超生视为自己的事,把伤害别人视为自家的事;有的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小偷小摸;有的因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遇到纠纷时不善于用法律解决问题,导致斗欧伤人、触犯法律。一些很小的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有的因私利作祟,侵占或盗窃他人财物; 有的将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对法律条文中与自己有利的抠着不放,于自己不利的不予承认,等等。

6.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普遍偏低

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质强弱等方面。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是开展农业生产劳动的基础和保证。由于农业生产劳动中有较多的属于体力劳动,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在野外进行,条件相简陋,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农民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因此,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生产效率影响极大。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差、饮食不卫生、医疗保健条件差、婚配范围狭窄、近亲结婚多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和生活贫困,身体素质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生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每年新生儿因发生窒息而导致脑瘫、癫痫和智力低下者有20万----30万,而这些情况更多发生在农村。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的低下,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统计,目前我国因农业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而导致贫困的农户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

(二)造成目前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国

1.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的投入不足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致使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村各类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待遇、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学生学习条件等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学校。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落后,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加上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和婚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年限短,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更短。这种状况是有一定的历史客观原因的,随着国家财力的改善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机到来,应逐步改变这一局面。

2.乡村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内容贫乏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制度局限,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农村基层思想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乡村没有规模较大的村级图书室,有的连可供农民日常学习的报刊资料阅览地点都没有。有线电视近几年才面向农村铺开,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还未在农村广泛延伸,农民进行自我学习的渠道少。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虽然较重视农民的科技培训,但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及乡村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少,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中适合农民收看的节目也不多,基层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贫乏,必然影响农民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

3.农民教育培训缺乏总体部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虽然承担农民培训的部门不少,但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组织、部署,大多数各自为政。培训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强,有时培训内容、人员安排存在重复、交叉。一些地方虽有较好的培训规划,但因机制和资金不足,能全部落实的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应是农

民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大多数农村职教成教起步晚、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未升格的中等农业学校及农业职业高中针对大农科的招生逐年萎缩,甚至停招。加之实习基地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难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很多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处于停办状态,在农民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一些公办培训机构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时办时停。因此,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4.未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科技培训未能在农民中大范围推广

在以往的农村工作中,普遍存在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农民教育也不例外。各级地方政府虽为农民举办了一些文化科技培训,但组织实施却是政府包办代替,很少让真正的农民参与进来。过去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村组干部、种植养殖大户、科工贸骨干等,然后希望通过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再传授给农民。但实际上由于基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制约,先期受训的人很难将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再培训、再学习,对农民的知识传授出现“断点”、重复性培训多,导致少数人多次参训,多数农民却很少参训,培训收益覆盖面小。

5.劳动力转移使农村从业人员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在全国34874万农业从业人中,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显然,由于“高考跳农门”和“转移出农门”,导致目前农村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到40%,有文化技能的少,女性劳动力和老龄者偏多,农村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已呈现结构性下降和女性化的特征,这种人力资本结构对农村和农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此外,很多农民甚至包括一部分村组干部,思想上安于现状,认为学文化误生产,上学还花钱,缺乏忧患意识和学习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下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协调处理的几个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规划

    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利益,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要求, 同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各级政府正在雷厉风行地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三农”工作的春天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

    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10-1班3号吴丽 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一、 经济建设问题 (一) 一些经济数据 (二) 调查......

    协调教职工关系心得体会

    谈如何协调与教职工的关系今年担任高一年级主任,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想谈两个方面: 一、 如何与年级六位主任协调关系1、要发挥“带头”作用。首先要在政治上有敏感性,在“五......

    劳动关系协调师

    2013年下半年广东省劳动关系协调师 二、培训内容 依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六大职业功能模块进行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二)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协调好的几个关系(精选)

    龙源期刊网 http://.cn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协调好的几个关系作者:聂留军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摘要:文章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要协调好的几个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共5篇)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摘要:村民自治制度确立以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本文论述了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能关系,分析了乡......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汇编)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2006-5-18 10:45:23处理好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目前,全国已有2 5个省(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