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营工作的十个误区
运营工作的十个误区
作者:类延昊,酷我音乐产品总监、酷我K歌项目总监,原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
写这篇文章,我想澄清下自己对运营的一些看法。我看了很多关于运营的文章,很多观点有失偏颇,完全曲解了运营工作的本质和精髓。结果还被大量转发,甚至被奉为经典,有些公司的管理者甚至给基层运营工作人员很大压力。
运营工作虽苦逼却是十分神圣的,毕竟是身处一线,直接面对用户,人前挨骂不说,在公司还经常背黑锅,甚至不被重视。我希望大家能正视这个行业,能理解他们工作的不易。当然做啥都不容易,我不是有意袒护运营,改天我可以再写一篇关于产品工作的。
为什么运营不能被取代?“技术改变世界”、“产品改变世界”这种说法经常有,人家只是说要重视和强调技术和产品,这点毋庸置疑,我也深信,但不代表可以漠视运营。机器、代码、规则永远是冷冰冰的,无感情的,灵活性远远不够。我也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科技可以做到,但至少目前不是。所以运营无法被取代。
很多人总说我经常谈情怀,我说情感运营是运营的最高境界。这是工作的出发点啊,你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儿子,你可能做不到么?做啥工作不把它当回事,还有能做好的?每天准点上下班,还能做好运营的,我这辈子没见过一个人。
无情之人做不好社区,以商人的心态做社区,结果大家不都看到了么?
误解1:运营就是打杂的
运营做的工作的确多,如果做的少,你还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
做好运营,除了对用户要有个应有的态度,你还得站在大局观上考虑问题,比如做活动,我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品牌、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时时思考,多练多实践多总结,才能具备华山论剑的资格,否则做了很多年,还是浑浑噩噩,对运营理解的不够深,还出来班门弄斧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觉得理解这句话需要有个平和的心态。
第一,领导给你安排一份工作,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你的领导,那就硬着头皮做,别那么多抱怨和废话。
第二,能做更多的工作,是对你个人能力的历练,对你本身并无害。
第三,你需要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身处何种段位,揠苗助长,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第四,没有不可能,只能不敢想、不敢做。2010年领导给我们定的目标,IP翻5倍(那会基数也不大),结果我们21天就完成了年底的kpi。当然我也反对乱定目标啊。
误解2:屎一样的产品,运营也得吞下去
我觉得这是极其不负责的一句话。互联网已经不是2010年以前运营为驱动的时代了,早年的社区产品、功能其实都很渣,运营硬撑,也能做的很不错。猫扑是典型的强运营为驱动的产品,我们社区的人数从来没超过20人,所以做过的运营模块足够多。再就是秀场模式,他们的运营强度更大。
2010年以后,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已经进入产品时代。产品做得太渣,神仙都难救,因为可替代品实在太多了,你做得不好,用户就去别家了。
必须重视产品,把产品体验做得够好,真正把握用户的需求。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抱有“强奸用户”的思维了。很多互联网一代、二代的成功者,思维已经落伍了。
不能无视运营。豆瓣的产品算是社区里面做到极致的了,甚至到了无视大数据的程度,阿北最近一年来不也在一直反省么?阿北是我很尊敬的前辈。很多问题,其实早在这个产品诞生之初,就已经埋下了隐患。一个产品,基因是骨子里面的东西,一旦种下,也许再无改变的可能。这就是产品的宿命。阿北已经意识到运营的重要性了,为时还不晚。
产品和运营需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比重,我从来不赞成堆人头的战术。产品强,运营成本就可以小,运营的压力也可以小。产品弱,运营做的就会更苦逼。
反省吧,别再为你的产品渣得可怜,还努力找借口!
误解3:运营这个工作谁都可以做
运营谁都可以做,这个我不否认,因为门槛低。运营谁都可以做好么?不尽然。
好的运营,是会具备运营的气质的。这个在面试时,其实就可以感受到。做事认真、踏实务实接地气、重视细节、耐性韧性好、逆商够高、执行力强、思维灵活,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好运营必备的素质。这是骨子里面的东西。你说后天能改变,我还真不信。
工作六七年,思维已经成定式,不是你想改就改的,公司都喜欢要来了就能干活的人,不一定给你这个机会。产品、技术的思维和运营根本就不一样,产品和技术的逻辑性必然强,运营的思维是发散式、跳跃式的。所以好的运营,是会刻意规避和中和自己的思维定式的。我做产品之后,逻辑性比之前强了很多。
工作超过8年,还想半路出家其实挺难的,这需要勇气。
一批很优秀的运营团队,更不是实习生、毕业生可以取代的。很多人把运营的技术含量看的也太低了,想啥呢?一个优秀的运营,可以顶普通运营三四个使,你信不?
误解4:运营就是背黑锅的
运营做的很多工作,很多都是没法拿数据来考核的,公司的很多工作,经常把责任和指标算到运营身上。找不到责任人,就是运营来背锅。,“类,你是管运营的,这个责任你来担啊”,“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经常背黑锅,我都忍了,一忍就是10年。但反念一想,背你妹啊,一个好的项目,本来就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的结果,推卸、推诿本身就不对。很多工作,功过赏罚,最好达成共识。如果确实无法界定归属,那就相关人等一起承担。
运营很多时候是会被很多“负因素”抹杀功劳的,比如广告。辛辛苦苦做了很多,一个不合理的广告,你几个月的功夫就全部白费了。广告这种事,位置、素材、数量、效果是否合理,有多少真懂的?
误解5:运营就是扛kpi的、背数据的
关于这点,得看这个公司是否足够重视运营,这个项目产品驱动的成分有多少,另外也看你个人的担当。我一直背数据,背了好多年了,从以前当初级运营的时候就是,到现在负责项目还是。
其实我更赞成把数据进行拆分,这样便于发挥项目所有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所有人神经紧绷起来,每天心里有根弦儿。
当然你是项目负责人,你把总目标、把责任丢给下属,这绝对是你的不对了。这样的人,不配做领导。抢下属功劳的人,我更是鄙视之极的。
误解6:运营可以适当吐槽、抱怨
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做出东西来,少钱少粮少人,还能做出优秀的运营作品来,这应该是作为一个优秀运营所坚持的一个原则。说白了就是成本意识,给你100万,你也不见得做的多好,给你1000元,你能做的更好,那你牛逼。有求必应绝对不是所有公司的风格,靠钱堆起来的工作,我觉得应该先把你解雇了。
运营可以抱怨、吐槽么?关键是你抱怨也没用啊,活儿还不得照干。领导不是傻子,能成为你领导肯定都有他的本事。要么忍,要么滚。而且抱怨、吐槽会极其影响团队的激情和团结,这种人能力再强,都不可留,这种情绪应该及时阉割。
误解7:运营就是跟用户聊天的
存在这种想法,简直可笑之极啊。运营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和用户聊天,专业术语叫用户沟通工作,而且运营应该带着目的去和用户沟通,每天和用户沟通的总时间和单个时间需要控制的。这就是时间观念。
运营做的工作也不是只有拉新、留存,这个顶多算初级运营的思维角度。“站内维护、站外拉”,这7字原则只是运营工作的一个分支——用户运营的一些工作内容。
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数据运营等等等等,一大波事情等着你去做,等着你去涉猎呢。
误解8:产品做完了,就是运营的事情了
这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了。其实运营根本就不能在产品上线之后才介入,产品、技术赋予这个产品以血和肉,运营赋予这个产品以灵魂。运营自始至终就该参与到这个项目里,发挥运营的积极作用,产品上线,用户每天要用、运营每天也要用,数据每天也要看。
产品也没有做完的时候,上线之后也需要不断优化。一个产品最终成为何种形态,是需要跟着用户需求、运营的需求、跟着时代趋势不断演进的。连张小龙都不敢说微信的最终形态是啥样的,何况咱们这些后辈?
误解9:运营有方法论
严格说来,运营是没有方法论的。哪个好运营不是摸爬滚打多年才练出来的?
我从来不迷信运营方法论。运营是需要灵活处置的,思维定式已经很可怕了,你还被方法论这个枷锁给禁锢了,岂不更可怕?
互联网日新月异,用户玩社区的生命周期从之前的四五年,现在缩减到了几个月时间。有文化的社区本身就少,一个创意随时会被抄袭和取代。我们的思维时刻都需要更新,也许3年前你所坚信的运营思路,现在早已经不适用了。
我只能说万变不离其宗,方法论可以拿来参考,建立自己的基本思维框架,建立基本的流程,我是同意这点的。其实运营的大部分模块,都是可以建立基本的模板的,但不可以过细,那会束缚了运营的发挥空间。90后比我们80后思维活跃、想法多,这点不得不承认,你得给他们足够的发挥余地。90后早晚也会被00后颠覆,咱们不能顽固不化,对不?
误解10:运营可以速成
关于这点,我只能抱歉地告诉你:运营真的不能速成。没有6年以上的社区经验,你说你能到顶级,打死我我都不信。
运营的经验积累阶段,频繁跳槽是极为不利的,运营所涉及的东西太碎,经验需要连续性。所以我每次都和工作2-3年的面试者说,你这个阶段,最好在一个公司多沉淀几年。
运营能练就一个人平和的心态,你可以用这个过程里磨练出来的特质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生,某种意义上,这更有意义。我把自己积累的东西写出来,就是分享的心态,藏着掖着有啥用,再说年纪大了也就忘了。
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运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好磨练基本功,你现在积累了多少,决定你未来能站在一个多高的高度。
第二篇:母乳喂养十个误区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
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时候,三、四个月以后,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
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
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误区6 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误区7 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误区8 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
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
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
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
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误区9 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误区10 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
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母乳喂养网址:
第三篇:求职信的十个误区范文
使用语气较弱的开头
在撰写求职信时,求职者们总是不知道怎么去写开头。正因为如此,求职信的开头往往缺乏力度,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软弱无力的开头:请考虑录用我来作为你们所招聘的销售代表。
更好的开头:你需要一个表现优异的销售代表,而我三年来拥有上百万销售业绩的表现证明了我是一个顶尖的销售代表,十分符合你的需求。
忽略了你最大的卖点
一封求职信就是一封要把作为求职者的你推销出去的销售信件。就像简历一样,它需要激发起人们对你的兴趣,并且给出邀你来参加面试的理由。成功的求职信要强调你最大的成就,也要包括从过去一系列工作中所提炼出来的富有创造性的副标题。比如:
你的需求:沟通技巧。
我的优势:五年的公众演讲经验,对于执行报告深刻的理解。
你的需求:需要很强的计算机知识。
我的优势:熟练操作所有微软办公室软件,在网页和网站开发设计上也有所专长。
过多地使用“我”
你的求职信不是你的自传。你应该将重点放在怎样迎合雇主的需求,而不是你的人生故事。特别是在一句话的开头,尽可能不要使用“我”这个词,以免给别人留下你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
逐字重复你简历上的内容
你的求职信不应该重复你简历上的内容。你应该换个方式来陈述你的求职信,这样才不会使简历和求职信相互影响。可以考虑用求职信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比如“我最艰难的销售经历”或是“我遇到的最大的技术困难”。
含糊不清
如果你是在招聘广告上看到招聘信息,你就应该在求职信中指名你应聘的具体职位。看你求职信的人可能同时在看上百封应聘不同职位的求职信。确保你求职信上的所有内容都是用来支持你是怎样符合雇主的特定需求的。
每封求职信都一样
如果你申请了许多类似的职位,很可能你认真写了一封求职信,然后用它来申请很多个职位。这样做没问题,但是前提是每封求职信都不能完全一样。别忘了修改公司名称,职位和联系人的信息——如果琼斯先生被写成了史密斯女生,他不会对你有好印象的。
以被动的方式结尾
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要把自己的未来攥在自己的手里,告诉对方你还会联系他,而不要让对方来联系你。你可以这样写:过几天我会打电话来回答你任何初步的问题。同时你也可以打我电话,我的电话是:(555)555-5555。
措辞粗鲁
你的求职信应该要感谢读者的时间与关照。
求职信太长
如果你的求职信超过一页,别人会读得昏昏欲睡。一封成功的求职信精简但却引人入胜,并且也不会花掉读者很多时间。
没有签名
签上你的名字是一种合时宜的商务礼仪(同时也表明你很注意细节)。但是,如果你是通过邮件的形式投递你的求职信和简历,或许就没必要签名了。
第四篇:“后进生”教育的十个误区
“后进生”教育的十个误区
“后进生'训练的十个误区
“后进生'训练是训练工的神圣职责,是全面贯彻党的训练方针,由“应试训练'向“素养训练'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实施素养训练的过程中部分老师常产生以下误区,本文予以排列,供同行们探讨。
误区之一:“后进生'犯错误是有意的。
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难的就是知错改错。“后进生'犯错误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并非有意,有时“后进生'犯了错误,训练者不准时予以订正,指明错处,“后进生'并未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会造成哪些后果,违犯了哪些条规和道德标准,再加上中同学正处在年龄和性格的突变时期,久而久之必定导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我行我素,丢失辨别真、善、美的力量,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误区之二:“后进生'学习成果上不去,是由于自己不努力。
学习如滴水穿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后进生'学习成果上不去,并非自己不努力,而是从一开头就没有把握必要的基础学问,由于种种缘由,造成了学习上的“欠帐'现象,日积月累,形成了“负效应',即使自己作出不懈努力,也由于“欠债'太多,无法在短期内或通过几次“还帐'能解决问题,老师应慎重对待。
误区之三:给“后进生'谈一半次话就能解决问题。
如前所述,“后进生'并非一半天形成,故训练“后进生'就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老师不应期望给“后进生'谈一半次话就能解决问题,而应做长期的、急躁细致的思想工作,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和风细雨,润苗无声,使其健壮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误区之四:寄盼望于给“后进生'家长告状。
“恨铁不成钢'是老师对同学的心愿,“望子成龙'是家长对子女的愿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当“后进生'犯了错误,学习成果上不去,且屡教屡犯时,老师就寄盼望于给“后进生'家长告状,想通过家长的压力,迫使“后进生'转化。殊不知“后进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并且特别爱面子,对家长的压力有朦朦胧胧的抵抗意识,再加同学家长在文化程度、训练方法、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肯定差别,若压力施加不当,就会促使“后进生'走向极端,或出走、或逃课、或有意与老师和家长作对等等,无意之中给转化“后进生'工作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
误区之五:用惩处手段取得一时效益。
“后进生'犯错后,老师采纳惩处手段,诸如:罚站、打扫卫生、抄写课文、劳动,更甚至用罚款、停课、撵出教室等偏激手段,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效果,但训练工应当明白,这只能是短期效应,彻底违反了训练规律,违犯了《老师法》、《训练法》、《未成年人爱护法》等有关法规,给同学的成长罩上了一层阴影,严峻地摧残了同学身心,应予以彻底杜绝。
误区之六:“后进生'什么都不行。
一旦某个同学在老师心目中形成了“后进生'的印象,老师就把他们划入“另册',打入“冷宫',认为什么都不行,任何事都干不来,从今,无论是学习,还是搞其它活动,均对他们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严峻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每个训练工应深深地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误区之七:不给“后进生'显露的机会。
对“后进生'采纳压抑手段,明知某个“后进生'在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演讲、关心同学或喜爱集体等方面有特长,但偏不给机会显露他们的特长,无情地扼杀了他们共性的进展。
误区之八:冷遇、讽刺、挖苦、放弃“后进生'。
“后进生'犯了错误,或行动一有越轨,不做调查讨论,不问青红皂白,不帮他们共同分析错误的缘由,查找改进途径,而是冷嘲热讽,不给他们申述的机会,造成了“后进生'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误区之九:“后进生'受处分就变好了。
在管理训练“后进生'时,不想方设法转化他们,而是冲突上交,并要求校方对“后进生'赐予纪律处分,想以此来制服他们,岂不知,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心理素养较差,无法承受处分带来的压力,从今就会一蹶不振。
误区之十:诱逼“后进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
对“后进生'采纳摔“包袱'的方法,把他们当作“废品'处理,不顾职业道德的束缚,不管老师担当的责任和应尽的神圣职责,对于有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充耳不闻,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方法,诱逼“后进生'留级、转学、休学、甚至辍学。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全体训练工应尽量避开上述“十个误区'(还有其它误区,本文不再赘述),实行相应的有效措施,营造和谐的氛围,爱生如子,使“后进生'产生内驱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学会'到“会学',由“应试训练'向“素养训练'的飞跃。
第五篇:简历制作中的十个误区
在你发送你的简历之前,不妨对照着以下的“十不要”原则再检查一遍。
1、不要出现表相的错误;准备简历时不要试着在打印纸上省钱,要使用优质纸张(比如专门的简历用纸)而不要只用劣质的复印纸。检查完成的简历上是否有错别字,病句或不应有的污迹。可以用字处理软件中的“拼写检查”功能进行检查,也可以请一位朋友来帮你通览整份简历,看看有没有你漏掉的小错误。
2、不要缩排字号;如果一页纸写不下你的所有工作经历,那就创建一份足以列下你所有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简历吧。不要缩排字号,这样会使你的简历变得不易阅读。
3、不要在简历中说谎;不管你过去是否曾被解聘,或者曾频繁地换工作,或者只有一些低层职位的工作经验,千万不要试图在你的简历中修改日期或标题来掩饰真相,一旦你未来的老板试图核实你的背景资料而且发现你在说谎,只怕你只能与这份工作说“拜拜”了。
4、不要以弱敌强;如果你缺乏与正在申请的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就不要使用年代式的经历。不妨试试功能式或技巧式的简历格式,这样你可以把与此职位最相关的经验和技能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5、不要简单学舌;要说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仅仅把招聘公司的工作职位说明拷贝到简历中,再加上自己说明的是远远不够的。你可以列出特殊的工作技能、获奖情况等资料证明你比竞争者更适合这个职位。
6、不要使用任何借口;以往的工作离职原因无需在简历中说明。所谓的“公司领导换人”、“老板没有人情味”或者“赚钱太少”这类话是绝对不应该出现在个人简历中的。
7、不要不分巨细地罗列所有工作经验;虽说你可以呈递篇幅超过两页纸以上的简历,但是要注意不要罗列所有的大小工作经验。人力资源经理们最关心的是你近10年来的工作情况,所以应将简历重点放在你最近和最相关的工作经验的说明上。
8、不要不分对象盲目出手;千万不要准备一份简历然后就照着人才市场报上的地址给每个招聘公司都发一套。在申请一个职位之前,先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仔细阅读一下招聘广告,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就不要无谓地浪费你的打印机耗材了。
9、不要夹带多余的资料;发送简历时,除非招聘公司有特别的说明,否则最好不要附带成绩单、推荐信或获奖证书等附加资料。如果你被通知面试,你应该带上这些资料以备出示。
10、不要涉及太多个人信息;按美国式简历写法,你无须在简历中说明太多个人信息,比如婚姻状况、个人年龄、种族、家庭情况及个人爱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