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18: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第一篇: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

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2007-02-10 16:49:17

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研究金融在宏观调控下促进三明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绿色产业带,对于我市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绿色产业带是指当地大力发挥林竹和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重点发展竹木深加工、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花卉、畜牧业、珍稀食用菌、生物制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的产业群带。

一、构建绿色产业带是三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1.构建绿色产业带是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牵涉三个省,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三个比较优势:一是对台优势;二是港口优势;三是生态优势。三明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前两个优势不明显,只有第三个优势比较突出——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因此,三明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构建绿色产业带,才能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2.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人类、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规律,是朝阳产业,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二、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的基本情况、特点及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分析

通过近几年发展,三明的绿色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全市绿色产业总产值占三明GDP总值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生物制药、苗木花卉、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产值也达到了一定规模。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146家,林产品达350多种(集中分布在木材加工及木竹滕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现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1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38家。三明的绿色产业带不仅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且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已初步形成区域集中。如林竹产业主要集中在永安,沙县等地;森林旅游主要集中在泰宁、市区等地,绿色食品加工主要集中在沙县、建宁、尤溪等地;二是部分产业和产品已在具有相当知名度。如在生态旅游方面,泰宁已是世界级地质公园。在林竹方面,“青山牌”皮卡纸、“饶山牌”拷贝纸、“永林蓝豹牌”金刚板、“企鹅牌”胶合板、“天河牌”竹凉席、“孟宗牌”笋干等产品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绿色食品方面,“三早”牌系列莲产品、“三雪”牌中华猕猴桃汁、“文鑫”牌建白莲已分别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闽江源牌”绿茶饮料,“黄花梨”已申报成功“国家无公害食品”;三是已出现一些新兴的绿色产业。如清流的苗木花卉产业(清流的里田花卉基地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明溪的生物制药产业(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利科生物有限公司)、畜牧业(清流的肉羊养殖、明溪的肉牛养殖)

根据目前实际,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1.资源比较优势,表现为林竹和生态旅游资源特别丰富。三明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享有“绿色宝库”的美誉。三明市现有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各类竹林面积400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三明地处西北部的武夷山脉中段,丹霞地貌分布面积大喀斯特地貌的岩溶洞多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点)有58处,其中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4A级旅游区,1个国家2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林竹和生态旅游资源,为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林改政策优势,表现为林业改革已在全国率先实现突破。三明是国家率先推进以林权到户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地区。目前许多县(市)已对农户发放了集体林权证,明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确保了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金融部门以林权证为抵押,加大了对林农的资金投入。

3.交通改善优势,表现为三明的

交通设施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在公路方面,京福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邵三高速公路、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正在建成或建设中。二是在铁路方面,除原有的鹰厦铁路外,长汀至永安铁路项目已进入前期工作,向莆铁路已纳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三是在航空方面,三明机场的建设也摆上了议事日程,已在招商引资中。这些交通设施条件的变化,拓宽了山海协作通道,有利于绿色产业的集装箱产品直接运抵福州、泉州、厦门,为构建绿色产业带,推动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当前金融在支持三明构建绿色产业带,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方面

1、金融部门还未从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高度,认识支持建设绿色产业带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是未把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绿色产业带有机地统一起来,没有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需

要,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引导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把绿色产业带的构建作为信贷培育的主要方向;二是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意识不强。由于绿色产业项目技术性较强,且具有不确定性,前景难料,金融部门普遍存在观望和等待的态度;三是货币政策服务滞后。现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大多数是针对大中型企业或中小企业的,很少是适应绿色产业发展需要的。

2、金融在支持绿色产业创立品牌方面办法不多。一是信贷品种缺乏,如三明的商业银行至今未发放以品牌等无形资产为标的质押贷款。二是培育绿色产业创立品牌的货币政策缺乏商业银行也没有制定适应绿色产业品牌发展的信贷管理办法和服务方式。

3、金融机构在绿色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投入主体没有明确界定。如“农户”环节的资金投入主体已明确为农村信用社,但“基地”和“公司”两个环节的资金投入主体尚未明确定位。

4、资金投入不足。随着绿色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政府来说,由于当地财政支大于收,对绿色产业的投入捉襟见肘,上边的专项资金也很有限,往往还不能及时到位。从金融部门来看,一者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重点仍是围绕着水电、烟草、电信等优势行业,而绿色产业因为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商业银行仍不愿过多参与,二者在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上收后,基层行贷款权限受到很大制约,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上力不从心,如对林竹产业,永安市投入贷款24582.5万元,贷款总量仅占该市贷款总量的7.52%,而其中永林集团占了85.6%,该市共有木竹加工企业203家,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企业只有34家,占16.75%,大多数木竹加工企业包括一些上规模的企业都无法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又如对生态旅游,泰宁县投入基础设施贷款8600万元,贷款总量仅占该县贷款总量 的16.16%。再如对绿色食品加工业,商业银行介入较少,而农村信用社由于受监管部门单户贷款比例不得超过资本金10%的监管条例制约,无法满足生产大户的信贷需求,如今年前5个月,建宁县有3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贷款申请都在300万元以上,农村信用社受单户贷款比例限制而无法放贷。

5、绿色产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绿色产业由于受季节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产品的市场风险较高,一旦风险出现,大部分将转嫁给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部门上,由于当前金融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且当前基层的担保体系也不健全,通过担保机构分流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仅依靠金融部门自身提取的呆帐准备金进行补偿还远远不够。

四、金融支持构建绿色产业带加快三明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金融部门对构建绿色产业

带的认识水平。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是金融部门探索经济金融双兴共赢的最佳契入点,也是支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三明的绿色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对金融部门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金融部门有必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从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高度看待发展绿色产业,积极介入绿色产业的发展进程。通过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共赢”,并促进农民增收。

2、发挥人行在支持绿色产业带建设中发挥导向作用。一是制定金融部门支持发展绿色产业的措施意见,明确支持重点,加大对绿色产业在资金、结算、咨询、信息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二是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信贷投向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三是发挥利率等价格工具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利率浮动政策,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

四是在绿色产业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金融的杠杆大力促进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保证生产绿色、循环绿色和生态平衡。

3、支持绿色产业的产品打响品牌。一是试办以商标品牌、企业主信用、未来收益作抵押的无形资产贷款业务;二是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牌实施不同的信贷支持策略。对企业原有的知名品牌,商业银行要继续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保证企业现有品牌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并最终向国际知名品牌进军。对正在创建的品牌,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前景给予不同的支持,若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市场供不应求,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创建品牌时,要优先给予支持。

4、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一是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适

合绿色产业发展的信贷品种。例如积极推广林权证质押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使林农手中的林权证通过抵押贷款形式变为流动资金,有效解决了林农扩大林业再生产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是一种符合林业特点的资产抵押贷款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推广永安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扩大林农的受益面;又如在绿色产业链中推广运用商业票据,扩大票据融资;再如试行银团贷款制度。对在绿色产业中起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通过银团贷款解决大额资金需求。二是积极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要以当前全国农村信用社正进行改革为契机,不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受益面。三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委托贷款支持。四是鼓励绿色产业中的部分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争取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五是激活民间资本。在绿色产业中采用独资、合资、股份等方式,把外地资金引进来。

5、改善对绿色产业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选好项、立好项,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二是用足用好用活货币信贷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有市场发展前景,信誉良好,有还本付息能力的绿色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三是对绿色产业企业采用综合授信办法,签订有一定有效期的最高额担保借款合同,由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限内自主决定借款或还贷,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四是重建县域金融体系,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机构,试办金融租赁、典当融资业务,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6、建立支持绿色产业带发展的风险补偿机制。要通过多渠道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不断提高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将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是鼓励商业保险

机构开办有关绿色产业的相关保险险种,对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绿色产业保险的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提高他们开办绿色保险的积极性,解决自然灾害造成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完全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问题。二是建立政策性的保险机构,对绿色产业贷款进行扶持,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支持农业的积极性。

7、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环境。一是进一步壮大现有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或重新成立专门为绿色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以解决绿色产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推动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和管理,扩大各类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促进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联合征信开辟新渠道。

第二篇:绿色金融

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先行

绿色金融是指以信贷等金融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经济调控政策,狭义上的绿色金融是指通过金融促进环保和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义上的绿色金融还包括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前者较为常用。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为作用,相辅相成,低碳经济呼唤与之相应的绿色金融,当今世界进入了“低碳”、“绿色”时代,我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吉林省响应中央号召,计划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省内各金融机构也纷纷把“低碳”、“绿色”的理念融入到信贷中,如兴业银行提出只要企业自发推进节能技改或立项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等,银行就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工行把污染治理标准和对生态的保护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行业的信贷投放;建行、中行、农行也主动积极介入低碳经济领域,提前布局;招行、浦发成立了绿色金融服务团队,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绿色金融产品。总的来说,东北亚地区(除日本)的“绿色金融”较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该区应利用地理、文化(儒家文化圈)上的便利,学习先进国家经验,广泛开展合作,实现区域协同效应。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加深低碳经济、绿色金融理念,各国、各界人士充分交流、学习,将吉林省的“绿色金融”事业推上新的台阶,恭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三篇: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防控 对策 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 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已成为现有监管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尚不成熟、部门间职能不清等方面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领域与灰色地带。如处理不当,既有可能影响金融创新,也有可能

带来监管套利,影响金融秩序稳定。

(三)技术漏洞和信用缺失风险。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首先,互联网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由于互联网传输故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互联网金融交易面临网络瘫痪的技术风险。二是互联网相关技术障碍问题。既有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风险,也有互联网技术支持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客户身份认定问题。客户在身份认定上采取非实名制,且缺少对于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二是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虚拟化程度高,真实性不易考察验证。三是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增加反洗钱的难度。

(四)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般市场风险的同时还具有特殊市场风险。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账户是短期的、甚至即时的,而其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却是较长时期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严重错配。二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投资到房地产、私募基金等具有相对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一旦遇到投资者大量同时撤资,管理方很难提供即时流动性。三是信用风险。由于P2P 等网上借贷机构缺乏信用担保、违约处置和资本金约束等信用担保要素,风

险防控机制和措施缺失,一旦发生违约等情况,风险也较大。

(五)互联网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冲击,加剧银行间竞相抬升利率,并改变负债结构。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中,银行业面临存款被分流、利差空间被压缩的风险。一些银行开始竞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以及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夺客户资金。同时,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金融产品分流后,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和同业存款增加,导致银行负债结构改变。此外,互联网金融创新对货币市场也有负面影响。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是互联网金融蕴含的风险较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主体多,既包括工信部、公安部等,也包括一行三会等。

(一)网上银行。

2005年11月,在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历程、借鉴国际电子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与变更、风险管理、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业务外包管理、跨境业务活动管理、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细则。此外,为了推动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银监会还发

布了《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07年,银监会引发《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积极防范针对网上银行的不法活动,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权益。

(二)网上证券。

2012年5月18日证监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在证

券委托方面,2000年3月,证监会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证券网上委托的业务规范、技术规范、信息披露、资格申请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网上委托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4月,证监会依据此办法制定《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

(三)网上保险。

2011年4月,为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防范网络保险欺诈风险,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监会起草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针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的资质条件、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年9月,保监会印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互联网销售保险的准入门槛、经营规则以

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网络支付。

2005年10月,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明确将电子支付业务纳入监管范畴。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办法和细则向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对应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起网络支付监管体系。

(五)网络借贷。

目前,在国内成立一家经营性网络借贷平台一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获得由工商行政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第二,向通信管理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范围,并办理相应的经营性网站备案,这一过程并不需

要金融监管部门的介入。而且,我国尚未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借贷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2011年8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P2P 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2013年1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旨在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促进民间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金融搜索

金融搜索作为金融产品的搜索比价平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货比三家”的需求。由于金融搜索平台只是充当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自身并不参与金融产品供求双方的交易环节,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管。

(七)网络金融超市

网络金融超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如2012年12月,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但是在具体管理措

施方面,现行监管政策仍留有空白。

四、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的建议

(一)全面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

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应鼓励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和方式。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了一定风险,部分原因是监管措施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同时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规范,并通过设计相应制度和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互联网金融过度发展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体系。

1.要防范法律制度风险。应构建多层次互联网相关法律监管体系,既要修补现有法律法规漏洞,又要根据新变化制定专门规范规则,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政策变动随意性,并强化对监管者和监管措施的硬约束。

2.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框架,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共同提高监管效率。一是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确保提高银行、证券、保险、工信等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既要避免业务过多交叉,又要避免出现真空领域或灰色地带。二是采取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并重的模式,既重视机构监管,也重视业务监管。三是处理好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监管部门履行他律性监管,行业协会要形成自律。四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并进行稳健合规经营。

3.采取适度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是放宽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明确业务范围,通过设定特定交易条件强化监管来保证交易安全。探索国内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同时,从资本充足金、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合理确定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二是对业务规模较小、处于成长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合规性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加以引导。

(三)完善配套措施,营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应通过制度创新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

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并加强投资者与管理方相互监督、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税收征管,互联网金融交易符合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应按规定纳税,研究完善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征管方式。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相关国家和国际机

构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上的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完善监管框架、提高监管能力。

第四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旧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很难大力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而这种“新常态”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现代经济发展核心地位的财税和金融,必须率先进行并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因此深化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6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7.127

河北省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全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基本确定改革思路并进行了高端的顶层设计,以此来进一步整合改革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其中河北省的各项改革整合问题尤为突出。河北省对如下方面率先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对部门预算和中长期预算细化管理;其次,对政府间财政支出明确了责任划分;再次,改革实时监督,使其具备了旁站式特征;最后,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等,但是各级部门改革工作没有实现完全对接、改革进程,步骤和成效不一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北省财政厅为了梳理、整合,提高上述改革成果,提出了构建地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重大举措。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遇到的瓶颈

2.1 缺乏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

支出预算约束的弱化,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收入任务,出现了丰年缓收、歉年重收的现象。预算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还体现在没有对预算资金尤其是超收收入的执行进行制度性约束,年末追加的情况频发,不利于依法治税和实时监督。河北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包括改革部门综合预算、完善项目预算、实现中长期滚动预算、开创全过程绩效管理相继推出。但是,河北省的系列改革缺乏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缺乏科学的预算决策机制、零基预算方法应用不彻底、缺乏透明的预算公开制度和程序以及配套的预算法律制度等。

2.2 税收制度的功能发挥不全面

税收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也要通过税收这个工具来实行宏观调控并调整收入分配。其中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收收入占比较低,而流转税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却占据主要地位,这就导致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较弱,难以发挥其自动稳定功能。

2.3 改革结构不合理

国家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比重失衡,税收收入占比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非税收收入远远高于税收收入,而且即使是在税收收入内部,直接税收收入与间接税收收入的比重也呈现失衡的状态。在税务改革中,部分税目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导致河北省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职能与定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财政,优化配置资源、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也需要科学的财税金融体制来保障。国家首次开宗明义地对财政进行了重新定位,进一步提升了财政的地位。

3.1 一个总体目标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使之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健全的制度体系、规范的管理制度、平稳的运行程序、公正公开的政策、透明的工作流程、高效的宏观调控和健全的法律保障,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2 两条主线

首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进行了重大转变。深化财税改革决不能偏离市场机制这条主线,市场机制发挥程度是检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最终成效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其次,发挥省级和市县两个积极性。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县利益紧密相连,市县政府高度关注,因此在维护市县利益的基础上改革省级层面的设计和推动改革,注意调动省级与市县共同的积极性。

3.3 三项主体内容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如下三项内容:首先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其次是税收制度的改革;最后是事权和支出责任高度匹配的制度建设。这一系列变革要以制度建设为目标,以制度措施为途径,改革作为关键环节。具体到市县,还要对市县政府债务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定位科学的现代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表现出基础性转移支付为主,辅之以?O钭?移支付,并通过横向转移支付予以补充的特征;努力构建现代地方税体系,做到“四个相对”,即相对完整的税种、相对独立的税权、相对协调的征管、相对健全的法制;完善市县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划分省与市县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3.4 四大联动改革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四大改革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成为其他系列改革的支撑和保障,并对社会、经济等领域变革的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到地方,应着重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科学管控财政收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细化机关经费管控等。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4.1 提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观能动性

4.1.1 优化理财观念。财政部门要以现代化理念为依托,打破传统的理财思维的局限,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与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科学的政治经济理念来持续提升财政的作用,并将之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使之在社会保障、产业升级与收入分配等方面参与国家治理,进一步提高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效率和效果。

4.1.2 制定超前的改革方案。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是省级及市县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平衡横向管理与纵向调控。基于横向管理层面,地方财政部门要规范财政来源,有效整合公共资源,进行科学的财力统筹,对部门预算进行制度化建设以及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等;基于纵向调控层面,在改革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系列转移支付制度,均衡辖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县级财政部门要归集汇总各部门分散的财政性资金,专人专管,并结合资金的性质有效整合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预算。

4.2 规范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应该具有“强公开,重支出,清挂钩”的特征,河北省要建设阳光、责任政府并进行依法行政需要建立起预算公开制度。因此,实现预算公开范围扩大,并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完善预算公开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监督,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平衡状态及赤字规模预算的审核重点转移并拓展至支出预算。支出挂钩在特定时期发挥出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推动作用,但是也使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了失衡的态势,因此规范预算体制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就是挂钩事项的清理。

4.3 开放金融市场体系

扩大金融业的经营范围是开放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的扩大开放。扩大开放范围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有利于持续服务于社会实体经济,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国家金融业应利用自身的国际化优势,快速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拓展进程。金融市场需求层次的细化和相关产品的多元化,要求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内部改革,均衡直接融资与间接金融的比重,健全保险经济的补偿功能。

4.4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建立以国家社会信用部门为核心,并与各级社会信用部门密切联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共同推动信用体系的发展;其次,把推行示范点建设、相关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以此深化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再次,将政务、商务、社会以及司法诚信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最后,建立健全信用立法,建设我国社会信用记录和服务机制,深化并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奖惩机制。结语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收入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的发展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就成为了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分析改革中的不足和弊端,制定科学高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实现财税金融体制的良好构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财政保障。

基金项目:本文是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市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研究,课题号:2016245,课题组成?T:王培,周少燕,刘树,朱燕萍。

作者简介:王培,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师,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中级经济师,硕士;朱燕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师,讲师,中级会计师,硕士。

(责任编辑:周 琼)

第五篇: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金融领域已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提供快捷、便利金融服务的同时,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进行了分类,研究了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的对策,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

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据统计,2012年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比例已达到2.2%,并且以年均40%的速度继续增长;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增长速度达到100%;网上银行对柜台业务的替代率超过了50%。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改革体系的效率。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安全方面众所周知的缺陷,以及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因此当前对互联网安全风险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分类

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类安全风险和业务类安全风险两大类。信息技术类安全风险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自身不完善导致的,包括信息技术选择风险、信息技术安全风险;业务类安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业务自身特点导致的,包括业务操作风险、商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1.信息技术类安全风险

(1)信息技术选择风险

金融机构为支持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必须选择一种互联网金融技术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存在统一的标准,金融机构选择的技术方案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漏洞,会造成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技术选择风险。这些风险会使金融机构后续互联网金融服务跟不上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更新升级困难,引起巨大的技术损失。

(2)信息技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技术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服务器系统故障风险和网络通信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交易基于互联网通信,交易记录存储于服务器系统中。无论从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上讲,现有的网络技术都不是绝对完备和可靠的。合法用户接入网络的端口或门户的同时,黑客等恶意攻击者也能乘虚而入。网络安全不仅与漏洞有关,还与病毒和制作木马的黑客相关。病毒作为一种传统的网络安全威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仍将是一大挑战。

2.业务类安全风险

(1)业务操作风险

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网上银行系统的设计缺陷、网上银行的系统错误、银行员工的操作失误等都有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发生操作风险,严重情形下可能危及网上银行的总体安全;网上银行客户泄漏自己的重要信息也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当前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内部员工犯罪以及客户不当操作泄漏个人账户信息。

(2)商誉风险

商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商业信用风险。商业信用风险会给金融机构带来长久的、持续的消极影响。互联网金融提供网上消费信贷、网上投资等更多金融服务,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商誉风险。

(3)法律风险

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已有法律,但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占领市场,新业务的推出总是超前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新业务的迅猛发展与相关法律出台的滞后可能引发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法律纠纷,增加互联网金融交易费用,影响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

1.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前瞻性的法律法规

防范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律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各国对互联网金融缺乏监管的根本原因之一。行之有效的法律框架才是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互联网金融积极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修改现有法律条款或制定新的适合并促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尤为重要和紧迫。

2.制定互联网应用技术规范和标准

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别是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业务发展日益迅猛,但配套技术规范跟不上,特别是安全技术缺乏必要的标准。金融平台开发和使用前缺乏充足测试,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用技术开发测试要尽早规范化、标准化,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标准也必须加快推出。

3.加强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等领域还是比较落后,这对我们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系统网络关键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互联网软硬件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4.建设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体系

发展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认证、评估体系。要长期有效地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就应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纳入到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制度中来,建立起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总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

三、结语及前景

互联网金融为人们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潜在风险,影响到交易和资金的安全性。因而,防范网络金融风险,以保障网络金融业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必要。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预防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龚衍斌.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金融经济,2013(2):45-47

[3]魏亮.云计算安全风险及对策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1(10):19-22

[4]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8):55-57

下载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构建绿色产业带的金融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

    关于构建和谐收费站的研究和对策

    回眸“十五”,拼搏,再生新亮点,铸就辉煌路;展望“十一五”,铁肩,营造六维管理模式,构建和谐收费站;公路系统是一个服务性的社会“窗口”部门,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系统的形象......

    绿色金融论文

    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粗放的发展方式等方面。所以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

    绿色金融综合材料

    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经国务院同意,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着《指导意见......

    构建绿色课堂

    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一、项目背景 1、源于新课程对“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呼唤。 课堂,是儿童直接或间接学习知识技能、体验丰富人生,满足生命成长需要的地方。新课......

    武汉市人才强市对策研究

    武汉市人才强市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决策与信息》 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根底,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地球上最富有的矿藏在人的脑子里。——人......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需求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需求及对策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构建和谐检测站的研究和对策

    构建和谐检测站的研究和对策 兴山县公路段唐勇 公路超限检测站是服务性的窗口部门,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系统的形象。如何构建一个和谐检测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