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共5篇)

时间:2019-05-13 18:5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

第一篇: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

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

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 放眼2030年,榆树实现“吉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暨“哈长城市群中心节点区”这样的目标,应须全力推进榆五“一带双核”战略,通过打造“榆五工业产业带”这条轴线,建设榆树城和五棵树滨江新城,使各类发展要素在轴线两端的榆树、五棵树快速集聚,随着“两个中心”辐射半径日益拓展,终而形成相连接的整体区域。此预期的五棵树滨江新城,在产城融合动力的推动下,要实现以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新兴工业产业为主导,以滨江旅游为第一特色产业的松花江畔魅力宜居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55:35;区域涵盖五棵树、刘家、先锋,总面积488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90%。

至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五棵树要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现代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牢牢把握“扩权强镇”有利契机,推行镇区合一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松花江畔生态型小城市,区域要涵盖五棵树、刘家两镇,总面积达到36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8万,城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5%以上,要建成平方公里的西南新区,滨江新城雏型基本形成。要推进人口和区域服务功能向中心城区集聚。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和集中供热、燃气普及率以及城区绿化、人均绿地等各项指标全面提升;要推进工业产业向“榆五轴线”集中。在“榆五产业带”上,玉米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加工、新型能源、农业物流五大园区初步形成;

要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在松花江沿岸系统开发。初步形成以松花江为基础,以湛江寺为核心,以“关东文化”、“松江文化”、“萨满文化”、“清真文化”为内涵,以“五棵树小烧”、“五棵树干豆腐”、“五棵树回族特色餐饮”、“纯江鱼”为旅游资源品牌,以江心岛、水上乐园、码头、渡口、农家乐为景区的“aaa”级旅游产业,带动商贸、餐饮、交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为给上述发展目标打好基础,2016年重点实施以下骨干工程项目:

1、启动五棵树滨江大道建设工程,全长1500米、宽49米、双向四车道,作为旅游专用线路,为发展旅游产业开辟绿色通道。

2、启动五棵树大街南延至松花江十八盘渡口工程,全长米,宽49米,双向四车道,配套标准化地下管廊建设,为中等城市和滨江新区建设打好基础。

3、启动“引松入五”工程,实现双管供水,为城市工业化建设和滨江新区建设提供充足水源。

4、启动东风大街公铁立交桥建设工程,为中心城区东部的开发建设及幅射东北部地区提供交通便利。

5、启动五棵树大沟和带状花园的改造建设工程。五棵树大沟镇区段全长7000米,通过雨污水排放系统工程和两侧沟坡梯次美化绿化工程,将五棵树大沟建设成城市中心雨污水隐形排放通道和市内主要文化休闲场所。

6、完成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在镇区东侧7公里刘家镇东牛村东南方向建设一处日均处理生活垃圾200吨的垃圾填埋场。

7、完成松花江江心岛的前期开发工程。加大“湛江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进“aaa”级景区建设。成立旅游区管委会,开通“湛江寺”、“老牛道、十八盘”渡口、周边农家乐、江心岛、游船至乌金屯大桥“一日游”项目。

8、完善松花江边2306米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榆陶公路五棵树镇区段风光带的前期工程。

9、筹建五棵树农贸物流区,集中在五棵树西部贴近公铁交通干线区域布局,立足哈长城市群,服务东北亚,争取纳入省级特色服务业开发区试点。

10、在五棵树松花江北岸、榆陶路以南地区规划建设农业高校、科研单位集聚区。

第二篇:某地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大纲框架

黄 丫 口 生 态 旅 游 区

总 体 规 划

(2010-2030)

*****旅游研究中心 · *****市政府

2010年3月 ****旅游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

*** ****副组长:

*** ******* ****成员单位:

旅游局、财政局、商务局、发改局、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

市长 常务副市长 副市长 2

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

规划负责人:

***

规划编制人员:

第一章 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一)休闲旅游时代来临

(二)区位优势突出

(三)生态产业发展基础好

二、规划范围

三、规划年限

四、规划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文件

(二)地方规划指导

(三)其他参考文件

五、规划理念

(一)以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三效合一和产业联动

(三)因地制宜、适度超前

(四)坚持科学发展

(五)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六)倡导低碳旅游

六、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

(二)中期目标

(三)远期目标

第二章 旅游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背景及竞合分析

(一)区位分析

(二)交通分析

(三)自然环境

(四)人文历史

(五)社会经济

(六)竞合关系分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黄丫口旅游区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一)S(Strength)优势分析

(二)W(Weakness)劣势分析

(三)O(Opportunity)机遇分析

(四)T(Threat)挑战分析

(五)总体评价

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资源总体评价

(二)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客源市场现状

(一)**市旅游市场现状

(二)****旅游市场现状

(三)建一镇旅游市场现状

二、目标客源市场细分

(一)按地域划分

(二)按职业划分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

(一)省内目标客源市场的定位

(二)国内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三)国际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四、旅游市场预测

(一)初始接待游客量推断

(二)旅游业接待指标预测

第五章 总体定位与旅游总体形象策划

一、发展定位

(一)目标定位

(二)功能定位

(三)形象定位

(四)市场定位

二、战略时序

三、核心策划

(一)宣传口号

(二)视觉传达

(三)行为号召

(四)参考徽标

第六章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空间布局

(一)空间布局依据

(二)空间布局思路

二、功能分区

(一)功能分区原则

(二)功能分区方案

(三)项目规划方案

三、可行性分析

(一)森林浴场可行性分析

(二)滑草(滑雪)场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旅游产品规划与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一)总体开发思路

(二)分期开发思路

三、旅游产品开发系列

(一)观光游赏系列产品

(二)山林休闲系列产品

(三)宗教朝觐系列产品

(四)乡村体验系列产品

(五)艺术专项系列产品

(六)健身探险系列产品

(七)科普科考系列产品

四、重点项目规划

(一)重点景观项目策划

(二)重点旅游项目规划

五、旅游线路设计

(一)规划地块内游览线路组织

(二)区际间的游线组织

六、旅游商品规划

(一)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二)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第八章 环境容量与环境保护规划

一、旅游区环境容量估算

(一)测算原则

(二)测算方法

(三)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二、自然旅游环境的保护

(一)水环境因素

(二)水资源保护

(三)林木及生物资源保护

(四)草地资源的保护

(五)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六)大气环境保护

(七)其他方面

三、人文社会资源及其环境保护

(一)保护与挖掘人文社会资源

(二)建设中外游客友好之地

(三)发挥质量监督管理作用

(四)主要景点设立巡警制度

(五)逐步建立旅游紧急安全救援网络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量化指标

(一)大气环境质量控制

(二)水环境质量控制

(三)噪声环境质量控制

(四)绿色生态环境

第九章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一、营销理念

(一)低碳营销

(二)区域联合营销

二、营销总体战略

(一)低碳营销战略

(二)绿色形象营销战略

(三)整体营销战略

(四)差异化营销战略

(五)全球化营销战略,实施双枝营销

三、营销方案的具体设计

(一)省内旅游市场营销方案

(二)国内旅游市场营销方案

(三)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方案

第十章 旅游综合设施规划

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二)给排水规划

(三)电力电信规划

(四)防灾安全规划

(五)环卫规划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游客服务中心规划

(二)标识系统

(三)住宿及餐饮服务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 开发时序与投入产出分析

一、开发时序

(一)建设时序安排原则

(二)建设时序安排

(三)具体策略与措施

二、投资成本预测

三、经济效益估算

四、规划近期投资回收概算

第十二章 旅游区保障系统规划

一、旅游区政策保障

(一)政策保障措施

(二)人才保障措施

二、管理体系规划

(一)开发模式的选取——政府主导型

(二)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三)建设旅游行业管理措施

三、规划实施建议

(一)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走联合开发之路

(二)规划实施中的角色界定

第三篇:镇总体规划修改程序(精选)

依据城乡规划法第四章-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一)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二)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

(三)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

(五)城乡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二章-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篇:××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目录

一、××镇概况………………………………………………………

1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2(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2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

3(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4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4(一)规划修改必要性………………………………………………4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6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7

(一)规划指导思想…………………………………………………7

(二)规划原则………………………………………………………7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8

五、规划修改的简要过程……………………………………………8

(一)组织准备阶段…………………………………………………9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9

(三)规划修改阶段…………………………………………………9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10

六、现行规划(1997-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10

七、本规划(2004-2010年)与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衔接………………………………………………………………………1

1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1

2(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12

(二)重要指标规划的协调情况……………………………………1

3(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17

(四)与其他规划的协调……………………………………………18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8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的问题………………………………………18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18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

第五篇:××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规范了建设用地管理

通过对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严格控制,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确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优先安排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有效地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同时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划定各项建设用地范围,有效地制止了不按规划建设、少批多占等现象,使建设用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现行规划的实施使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稳定了农民在承包地上投资、投肥、投劳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的同时,使耕地地力得以更大化发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稳定了经济发展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相轩调,将交通、水利、基础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定发展。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严格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我镇经济建设社会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通过调研民现,现行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规编制过程中公众与程度较高。规划宣传普及率达85%;现行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土地集约度等得到明显提高;各项耕地质量指标有所提高。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乏足够的动态性。现行规划在1999年完成并实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规划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已缺乏现势性,不能有效地调控和指导各类用地的布局。

2、现行规划缺乏足够预见性。现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对新出现的土地需求预见性不强,使得现行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现行规划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现行规划偏重于强调规划指标的分解落实,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定位和布考虑不够充分,在基本农田布局和建设用地布局中未能有效地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现行规划在1997年至2004年期间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土地用途管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省“东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以及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加快,农业结构和城镇体系战略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全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社会经济调整及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

为了能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适应××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发展,××镇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要求新的土地利用布局。

2.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城镇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正是调整这一格局的重要依据。因此,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显行尤为重要。

3.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管理日益加强,而现有的规划在实施中的矛盾也不断显现,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科学准确地测算建设用地规模、范围,预留必要的发展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落实到合适的地块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

1、为××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通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合理配置、优化各类用地,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民展计划协调。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步发展。

3、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产出增长以获取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能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型边转变,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国家和省的的关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做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实行“占一补一”政策,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民展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供给引导需求、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的原则;

2、坚持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3、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挂钩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动态调整原则;

6、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原则;

7、坚持城镇面积增加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相挂钩原则。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水法》、《农业承包法》等。

2、《××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村镇规划标准》。

3、《××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法》(1996-2010年)、《××区城镇体系规划》(1997-2010年)、《××镇建设总体规划》(1997-2010年)。

4、××镇“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5、省、部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基础资料。

五、规划修改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区政府下达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规划修改的动态原则,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开展计划制定,落实经费,组成领导小组和规划小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选定研究专题以及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

着先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领导组和工作班子。如开了领导组、工作班子会议,审议和讨论工作计划技术方案。

其次,为了修改好本次规划,在全镇对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最后,研究讨论了修改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工作方法,明确了本次规划修改的目的、任务和重点内容,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并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规划修改阶段

1、在收集、分析规划资料和开展前期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孙埠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

2、对作镇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平衡、目标规划法等方法,制定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方案,并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各类用地结构的调整;

3、在用地方案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全镇主要用地进行了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制导则;

4、拟定规划方案,形成文字及图件成果。落实各项地指标,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制定规划实施措施,撰写规划文本、说明。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

在调查、分析、研究和规划修改的基础上,整理出本次规划的主要成果:

1、《××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5-2010年)》;

2、《××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10年)说明》;

3、《××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1:1万);

最后,由××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形成最终规划成果。

六、现行规划(1997-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88%。

规划实施期间,我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布局与规划保护一致(表1)

表1××镇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招待情况

单位:公顷

行政单位1996年底

耕地面积规划2010年

保护面积2003年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指标

完成率(%)

××镇5823.885059.865059.901002、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1997-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1997-2003年全乡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6.1公顷,剩余指标为34.88公顷(表2)。

表2××镇现行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执行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1997-2003年

实际执行剩余指标指标完成率%

××镇40.986.134.881.49

七、本规划(2004-2010年)与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衔接

1、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衔接

根据本规划到2010年的耕地面积规划为5863.55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耕地指标保持一致。本规划到201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而现行规划到201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持一致(表3)。

表3××镇规划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

2010年耕

地保有量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面积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率本规划2010年耕地保有量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率

××镇5863.555059.9086.885863.555059.9086.882、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指标的衔接

本规划2004-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为52.4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规划为34.88公顷,而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规划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表4).表4××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1997-2003年

实际建设占用

耕地面积现行规划剩余建设中用耕地面积本规划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镇40.986.134.8834.88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

1、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等,其主要来源于××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等。

2、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规划指标主要来源于××镇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

3、土地方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项建设用地资料、土地出让、转让资料、以及土地登记等资料;××镇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指标等。

4、有关规划方面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农业用地效益资料、物价变化资料;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系、植被、气象和主要自然灾害资料;孙埠镇各部门发展规划及用地计划资料。

(二)重要指标的依据

1、农业用地指标

耕地、园地、林地等各项用地量的预测,分别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进行预测,对于预测结果在区级指标之内,以县级别分解指标作为××镇的用地指标,在耕地需求方面,与县级规划一样,从粮食生产总需求、粮食生产水平、粮地系数三方面预测;在耕地供应方面,则在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条件的耕地开发能力进行预测,园地及林地在未利用地适宜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对规划期间园地、林地开发及非农业建设占用园地、林地情况预测。

本次规划的生产潜力预测主要是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估,预测2010年粮食作物的单产为6225.00公斤/公顷。年。

2、建设用地预测

(1)人口发展预测

人口的民展变化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建设规模和土地的承载力,因此,人口预测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前提。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预测,2010年全镇人口将达到7.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土地供给决定土地需求的原则及我镇经济发展与地关系状况,并按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规划相关规定的要求,城镇用地总规模将由2003年的157.27公顷调整到2010年的180.15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由于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追求,行政村的合并,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拆村并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进一步提高,人均用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本次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将由现状(2003)年的569.521公顷调整到规划年(2010年)的562.63公顷,到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6.89公顷。

(4)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镇2004年的独立工矿用地为26.61公顷。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将分布城镇以外集中,主要以内涵挖潜为主,但由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带动下,××镇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将增加到41.11公顷,净增加14.5公顷。

(5)交通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交通用地指标,至2010年,我镇各类交通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6)水利工程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指标,至2010年,我镇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指标

遵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安徽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孙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

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平衡表的编制

为了保护规划用地指标的落实和使我镇各类用地的配置能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得到合理的安排,增强本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在部门用地指标调整上,多次进行了由镇政府组织的部门用地协调会,反复讨论、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尽可能地从行政、经济和技术上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同时,根据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走集约和节约用地的道路出发,积极引导部门接受镇规划用地指标。

⑴农、果、林、水产部门用地:农业部门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和满足,优化大农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增加蔬菜、经济作物、果园面积,提高大农业经济从价值。

⑵镇区、工矿部门用地:镇区、工矿部门的用地在本着集约和节约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以此为原则,采用综合平衡法,根据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编制了2004-2010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

5.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提供依据,用地区域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突出了农业用地的划分,共分为农业用地区、园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其他用地区等七个区。

在具体区划划分方法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土地主导用途的不同,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确保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行,还针对每种土地用地区的用途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用途管制细则。

6.各项用地指标的分解

××镇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最终落实点,是县级规划得发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镇规划主要用地控制指标,服从县级规划分解指标,特别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开发、复垦指标上,以确保县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实现,另外对退耕还林指标也给保证。

7.用地布局的依据

⑴规划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所作的战略安排。

⑵各部门用地发展规划中的布局要求。

⑶《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法规对用地布局所作的要求。

⑷全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益的差异。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

考虑到城镇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的技术口径不同,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用地规划协调的着重点放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上,而对城镇用地现状面积、规划面积不强求统一。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方面,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一的。

(四)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本规划在与生态、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规划的协调方面,充分考虑了这些部门的规划成果,优先保证了这些部门的胜地需求,在本质上是协调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土地面积数据上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统一采用了土地部门的数据。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组织上的可行性。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技术方案的论证到资料的收集和规划讲座稿子论证都多次进行了专家、部门的调查咨询,保证了一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可行性。整个规划都是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基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权威性强。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资料是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关于规划范围的说明

本次规划范围为××镇辖区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11440.06公顷。

2、关于规划时间的说明

基期年2003年,规划期2004—2010年。

3、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说明

土地质量评价坚持为生产服务原则,采用联合国《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思路(ITC)并结合××区××镇目前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

4.关于基础数据口径不一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面积的基础数据必须是土地详细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因此,本次规划中将所有其它数据都统一到了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会与专利号部门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完全一致,由于土地详杳和变更调查,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三大类进行的,各类土地利内涵,与各部门用地类型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二者在外延上有明显的区别。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

1、《××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年)》;

2、《××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2004-2010年)说明》;

3、《××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图(2004-2010年)》。

下载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未来十五年总体规划框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榄镇总体规划—第一节

    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说明书第一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依据与指导思想第一节总体规划修编背景、依据与指导思想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与过程 上一轮小榄镇总体规划......

    小榄镇总体规划—第二节

    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说明书第二节区位、历史、自然地理、城市规划史第二节区位、历史、自然地理、城市规划史一、区位 小榄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东经113......

    总体规划、重点和专项规划框架体例 -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工程造价办公室“十一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加强工程造价办公室(以下简称造价办)的自身建设,促进造价办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推进......

    蚌埠市未来十五年简明旅游规划

    蚌埠市未来十五年简明旅游规划 城市概况:蚌埠市,简称蚌,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

    最新——2013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我省“多点多极战略”,适应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规范我省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依据......

    定远县池河镇总体规划

    《定远县池河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 通过专家评审 2012年11月11日,定远县规划局主持召开了《定远县池河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滁州市城乡规划......

    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总体规划

    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总体规划 宗地情况: 用地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控详范围为东巨路、北一路、沿湖路、天恒大街、黄家崴子路、南二路、东巨路 所围合区域,总面积约86.58......

    XX县XX镇“十一五”总体规划

    XX县XX镇“十一五”总体规划“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