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傩文化调研
傩文化调研
傩文化调研-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接到县城一个老贤士“关于傩文化艺术有快失传绝灭的危险”反映后,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到江口县民间傩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现将江口傩文化传承简史、传承现状以及建议作探索如下:
一、傩文化简介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傩,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人们今天看到的傩,就其内容或形式来讲,乃是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
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傩信仰者家中一旦发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灾害等,就及时请傩法师来“冲傩”。他们以为傩法师法术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凭借手中平时养着的几十万神兵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用法术惩罚鬼邪,强制他们远离主家永不再来。这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要两个法师一个晚上便可完成。“还愿”则不同,这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的种类很多,祈求老人长寿的“寿愿”,求子的“子童愿”,孩子满十二岁许的“过关愿”,还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凡许下的愿如愿之后,主人就要选定良辰,请掌坛师来举行傩祭“还愿”。“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还愿”的仪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开坛”,这阶段包括“请师”、“还神”、“发文”、“立楼”、“搭桥”、“调兵”、“差兵”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开洞”,即由和尚通过地盘请出唐氏太婆,打开桃园上、中、下三道洞门,请出24个正戏;第三阶段为“和坛催愿”,把主人许下的愿催交愿官;第四阶段为“勾愿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销主人许下的愿,由掌坛师收兵、送神。“还愿”结束这天,亲朋好友要前来祝贺,晚间还要唱戏祝贺主人平安,款待来贺亲友。
傩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傩祭鬼逐疫。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娱人娱神。再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别具一格的傩面具化妆来进行表演,每个面具都固定的名称,代表扮演角色的身份,掌坛师视其为神祗。正戏中有24个面具,代表24神,在这24神中,又有正神和凶神两大类,每个面具大都有传说故事,说明他的来历。傩戏面具是根据它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刻划出来的,如凶神的主要任务是驱邪打鬼,布
面具的形象狰狞恐怖,充满杀气。古老傩戏面具不仅是傩文化的珍贵文物,而且是古代民间雕刻艺术瑰宝。
傩的活动除了正祭之外,还有上刀梯、过天桥、下火池、开红山、下油锅、踩红铧、衔耙齿、翻茅、悬斗、栽牛角、钉鸡、筛子装水、吞钉子、吃碗等特殊祭仪绝技。
二、傩文化的承传现状
傩文化遍及江口七乡二镇76个行政村。筹建江口县民间傩文化艺术协会。全县尚有傩戏班20个,具有掌坛资质的土老师24人,傩戏道具制作的民间艺人6人。据传明未清初,由岑巩土老师到河南学法返回后,与河神作斗,挽救了无数无辜妇女的性命,名声大振,波及我县民和、官和地区。受巴楚文化的影响,傩文化从铜仁、松桃传入我县太平、桃映、怒溪、坝盘,从石阡、印江传入闵孝、得旺地区,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模式。清未年间,我县傩文化已传入三百多年。民国时期被禁止,只在
偏远村寨留传。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傩文化被再度禁止,土老师被批斗,道具被销毁,使传承已久的傩文化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傩文化才被赋予了生存空间,得到了适实发展。江口傩文化艺术代表胡胜光、邓科发、文启发等10人被邀请到日本访问演出,受到日本、德国、南非等外国友人的赞誉。,被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定为研究基地。
三、傩文化承传保护的建议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傩文化发展的总体形式是好的。但是,依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搞傩文化就是搞封建迷信,不敢沾边,忽略它的文化艺术价值、民族性地域特征、历史科考等不可替代的宝贵史料,从而使没有得到广泛发掘和应有的发展空间。二是各界人士的关注力度不够。自民间傩文化艺术协会后,很少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指导,导致研究傩文化的人员和经费没有保障。三是协会
工作开展力度不大。研究工作没有得到积极开展,进程比较缓慢,更重要的是培训新生力量有限,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江口县文化局应加强对江口傩文化艺术协会的领导,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其布置任务,经常检查,解决困难,正确引导,使之沿着党的文艺、方针,健康发展。
2、加大对协会组织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训傩文化艺术的新生力量;
3、协会应加大对傩文化艺术的开展力度,认真发掘、研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不断丰富和壮大傩文化艺术;
4、有关傩文化的原始曲词,在保留其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应整理完整存入档案,提供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真实依据;
5、应将傩文化的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云舍土家第一村”的建设和保护日程,不断推动傩文化的深入发展。
第二篇:关于贡溪傩文化现状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贡溪傩文化现状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贡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侗族人民,勤劳、能干、智慧。创造并传承了多姿多彩的原始农耕文明和让人赞叹的神秘乡土文化----侗傩文化。近年来,我乡的傩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保护,但是仍存在着传承人年龄老化断代,表演规模较小,文化风气还比较淡薄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调查小组就我乡傩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开展专题调查。调查组通过走访、座谈、提问、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意见等多种方式,发现了制约我乡侗傩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贡溪傩文化的介绍
贡溪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特殊的气候,孕育了贡溪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的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浓厚,有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有高超的傩技表演,最具吸引力的是古老神秘的中国侗傩文化遗产—侗族傩文化。傩戏和傩技在这里世代流传。四路村天井寨的“咚咚推”于2006年6月入列国家侗傩文化遗产,为湖南省获批准的28个名录之一。傩戏“咚咚推”被称为古代戏剧的“活化石”。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人们今天看到的傩,就其内容或形式来讲,乃是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考察后,赞誉贡溪傩文化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和保持得最完整的艺术瑰宝。
(二)、贡溪傩文化的传承现状
贡溪傩文化以傩戏和傩技为主。傩戏流行于贡溪四路天井寨,大江寨等侗族村寨。现主要参与人员约有40余人,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面凸出的木锣声)的锣声中跳跃进行而得名。这种古老傩戏,在演出时念唱全系侗语。据龙姓迁徙史分析,“咚咚推”这种古老艺术是在明永乐年间传来。目前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跳小鬼》、《瘌子偷牛》、《斩瓜精》、《菩萨反局》、《老汉推车》、《天府掳瘟、华佗救民》等共14出;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关公教子》、《云长养伤》、《过五关》等以关公为主角的7出三国戏;所唱曲调多由当地山歌,侗歌发展而成,常唱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呤诵腔”、“垒歌”等等。演唱时所有的角色头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36个;最具古老遗风的是身披“稻草”衣,这也是“咚咚推”傩戏的特有道具。“咚咚推”具有民族学、人类学、文化传播学、戏剧学、旅游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中国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与“咚咚推”傩戏构成姊妹篇的是贡溪傩技。如果说“咚咚推”是“文戏”,那么贡溪傩技可称得上“武戏”。傩技“上刀梯”、“过刀桥”、“踏火海”、“踩红犁”、“咬瓷碗”、“衔红铁”等,显现出傩文化的粗犷、原始和神奇。
(三)、贡溪傩文化目前发展与面临的困境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乡傩文化发展的总体形式是好的。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的民间的侗傩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强势文化强力扩散,在农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对我乡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第一,傩技传承
断代。目前傩技的传承人已经偏于老龄化,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新一代传承人姚仕彬也已经40岁,假如再没有新生年轻力量的注入,我们的“上刀梯”、“过刀桥”、“踏火海”、“踩红犁”、“咬瓷碗”、“衔红铁”等傩技将面临失传的危险。第二、傩戏剧目的单一化。傩戏演出念唱全系侗语,由于侗语没有文字,只能靠一代代的口传心授,传到当代很多经典剧目已经缺失,新的剧目也还有待完善。各界人士的关注力度不足。自民间傩文化团体自发成立后,很少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指导,导致研究傩文化的人员和经费没有保障。剧本都是靠业余爱好者创作,使得傩戏很多剧目剧本现在处于残缺状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我乡的侗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解决措施及未来方向
为了搞好贡溪侗族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当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来应对其日益恶化的生存状况。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措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高文化自觉,端正思想认识。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保护与传承我乡侗傩文化工作这几年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缓慢、滞后。这些问题源于领导对侗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标榜的对象,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考虑;一些人认为侗傩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不过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过去,因而得过且过,采取应付态度;如此等等。这对于保护工作是极为不利的。侗傩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侗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领导重视,把对侗傩文化传承与保护放到战略高度,充分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认识保护与传承侗傩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侗傩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工作基础。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侗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我乡侗傩文化基层组织机构相当薄弱,相当一部分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尚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很多工作人员都不是专门人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要健全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使侗傩文化保护与传承这项工作的以正常开展;培养一大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将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侗傩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我国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不少体弱多病。二是后继乏人。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热爱”维系的创
作活动肯定是难以长久的。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着力做好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目前大江寨已经开始培养最新一代的传承人弟子,让身体条件好的小孩在课余时间去接受传承人项目的系统训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有保证了我们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注入,我们的侗傩文化才会真正的发光发热,青春永驻。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侗傩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在调研中,我们所到地区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添置必备的电脑、照相机、舞台、服装、道具等,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也是被杯水车薪。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也要吸纳社会团体的赞助,作为侗傩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目前,我乡的侗傩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工作,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乡的侗傩文化将会成为我乡一张靓丽的名片,为我乡的发展谋求新的思路,为我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傩戏流程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中国(贵州)“撮泰吉”旅游文化艺术节暨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板底乡2015彝族“火把节”活动流程安排
时间:2015年8月8日 14:00—20:30
一、百草坪祭山活动 14:40—16:40
流程:布摩念经开场—鸣枪、放礼炮—念经迎祭—转山(主祭布摩领队—撮泰吉人员(曙光队负责)—助祭布摩—摇旗人员—摇铃铛人员—群众来宾)—念经回神—第2次鸣枪—弑杀牲畜(杀白鸡,准备:牛头、猪头、羊头)—念经(不低于5分钟)—撮泰表演上香—敬献祭品(祭品:牛头、猪头、羊头、酒;人员:暂定山神)—布摩念经—布摩、陈劲松等3人上香(第3次鸣枪)—撮泰上香(祭台下)—所有参与人员上香。祭山仪式结束。
地点:小百草坪。祭山活动包含迎祭,转山,回神,弑杀牲畜,向天地山神献祭品等。
人员:布摩1人(负责祭山具体事项),主祭布摩1人,布摩学校全体师生至少30(全部着布摩服装)、撮泰吉演员、各村群众演员600人(300人拿旗,300人摇铃铛)、唢呐10队、长枪4把。
道具:3台祭台,大鼓3个(建议打鼓人:龙再先、李贤安、文臣)3个装满五谷杂粮的大升子(1大2小),1张方桌,一块桌布,400面旗子,4把长枪,三个大砂锅、香、酒,牛、猪、羊、鸡(血)。
祭山活动具体由安洁负责。
二、迎 宾(17:40—18:30)
流程:祭山活动结束,前往板底古彝寨—迎宾仪式—参观阿西里西广场—参观撮泰吉扫寨活动—酒礼舞—参观板底古彝寨民居。
1、第一道迎宾:银门
“银门”设在百草坪垭口,圆木搭建碉楼,张贴红纸毛笔书写大幅对联:、、、(内容待定)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彝族母语之乡—神秘大板底
说明:由于时间关系,银门不设迎宾。
2、第二道迎宾:金门(20分钟)
(1)、第二道迎宾门为“金门”,设臵在步行街路口处,用竹枝搭建,从两侧拉彩旗(带)装饰。门楣正中书写彝汉文红底黄字“金门”,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戏剧活化石—“撮泰吉”之乡。张贴红纸毛笔书写大幅对联:、、、(内容待定)。
(2)、来宾在步行街路口下车,车辆前往老政府大门旁停放等候(安排车辆引导)。板底乡党政领导引导来宾通过“金门”
接受敬酒,前往阿西里西广场。
(3)、金门内:男女迎宾敬酒人员着民族服装,唱歌敬酒迎宾:罗晓芬(组长)、龙委、文友军、龙江华、龙华、龙俊超、龙光艳、罗钰、中小学部分男女学生(100人)。咂酒2桶、酒碗100个、小酒坛5个、倒酒4人。
(4)、“阿卖恳”队伍在阿西里西广场左侧演出,待来宾全部撤出广场后前往主会场(龙曼负责)。
(5)、民族广场内:大屏幕播放《神秘大板底》宣传片。
(6)、广场右侧:喝酒、罗外,8—10个男老人,着民族服装或披白羊毛毡、包头、大烟杆吸烟,面前放小酒坛1个,酒碗每人1个(龙再先负责)。
(7)、广场前放臵3坛咂酒,分别插3—5根咂杆;3坛咂酒后面、广场浮雕背景前:“撮泰吉”演员表演“撮泰吉”(龙再先负责)。来宾进入广场后,撮泰吉表演队并迅速前往文智家老房子进行扫寨、要鸡蛋(3个鸡蛋事先煮熟并用草绳栓困好)等表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提着鸡蛋一路戏耍前往老政府大门口十字路口,并把鸡蛋放入事先放臵好的火盆内,惹嘎啊布并带领表演队绕火盆三圈,嘴里念念有词。
(8)、在阿西里西广场不作停留,主要领导引导来宾随撮泰吉表演队、一路步行参观板底彝族民居至第三道迎宾门;沿途:每家1幅彝文对联(罗晓芬负责)。
(9)、此路段:“银门”入口——罗平家门口岔道——政府大
门口岔道处,每个岔道口及沿线需公安执勤人员共30人(需公安局支持警力,此段迎宾结束所有人员便迅速前往海草赛马场),确保道路畅通有序,禁止拥堵。
第二道迎宾门的人员调度、往返、道具收发由迎宾组负责。
3、第三道迎宾:铜门
设在老政府大门口岔道,门楣正中书写彝汉文红底黄字“铜门”,横幅标语:欢迎您来到火把狂欢高地——《阿西里西》故里。“铜门”两侧立两根圆木门柱,张贴红纸毛笔书写(或布标)大幅对联:、、、(内容待定)、(政府大门对联)
说明:由于时间关系,“铜门”不设迎宾。
三、彝族民俗活动(18:30—19:00)
流程:千人铃铛舞—撮泰吉等10余项民俗活动同时进行。
全面展示内容丰富绚烂多彩的板底乡彝族民俗活动。
1、开场舞:板底小学学生环湖跳千人铃铛舞,负责人:罗晓芬。来宾进入会场并开始。
2、下列各项活动同时进行:
(1)撮泰吉表演。待来宾进入停车场下车后,从树林舞狮敲鼓出来,反复在主会场扫寨3次,扫寨完毕在主会场左前方草
地上全过程表演(板底对负责);同时,曙光队的撮泰吉表演队需在海草赛马场活动板房前的草地上全过程表演。
(2)摔跤,各村6人。具体由文兴祥负责,前5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600、500、400、300、200元。
(3)翻毛蛋(村民、学生不少于20人),道具20个。具体由罗晓芬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4)、打鸡毛毽(村民、学生不少于10人),道具10副。具体由王智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5)、对山歌,人数不少于40人(板底村、新华村、雄英村、曙光村各负责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罗高云、孟学江、李贤安、陈兴龙负责召集组织。
(6)、磨儿秋,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龙再先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150、100、50元。
(7)、打秋千,人数不少于10人。具体由安永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300、200、100元。
(8)、酒礼舞。具体由龙漫负责。
(9)、赛装表演,人数不少于30人。具体由文志超负责。前6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600、500、400、300、200、100元。
(10)、斗鸡,各村负责提供斗鸡1只。具体由松健康负责。前3名设立奖项,奖金分别为500、300、100元。
(11)、比火把(参赛方式:个人制作或村集体制作均可),奖金分别为1000、800、500元。由王江波负责。
四、演出和晚宴同时进行(19:00—20:00)
流程:板底彝族特色晚宴—300面旅游旗臶绕场游行—板底乡领导致欢迎词—舞台节目演出—万人齐唱敬酒歌(200人主唱)、集体敬酒。
1、演出活动(安洁、陈旭东负责)之前,由晚宴(刘刚负责,共80桌)筹备组负责把所有用餐桌凳按根据地形规范摆放好,每桌按10人计划,餐桌上摆放好1坛咂酒,10个碗,并摆放10套板底宣传片,齐备汤菜,拉警戒线隔离,杜绝闲杂人等混入。
2、主持人请各位来宾入座,县、乡党政领导引导来宾就座,各部门、村委、执勤人员要自觉参加维持秩序,杜绝闲杂人等趁乱混入。
3、音响控制台的联络由龙江华、龙光艳负责,要求熟悉所有节目,提前把各个节目所需音乐碟片送到音响师,确保不影响演出活动。
4、舞台背景墙顶上面正中插会旗,两侧各插3面(旗面为虎、虎、鹰)。舞台上、靠背景正中放臵高架(有站台)大鼓一面,两侧2个鼓,共需3个鼓架(1高2矮,彩绘装饰。陈旭东负责),两侧依次各放臵3个咂酒坛,酒坛内各插有3根咂杆。
5、所有来宾入坐后,乡直各部门、村委人员便围坐在外围,以便维持秩序和进出服务,演出队伍舞台两侧候场,现场调度组成员舞台两侧就位。
6、演出开始,陈兴龙举着“神秘大板底”旗臶先上舞台正中央站定,接着李贤安、龙再先、文臣三人分别举着印有龙、虎、鹰图形的旗臶排后,百草坪的300位旗手上台依次站定,主持人上台,并请板底乡党委书记陈劲松同志致辞。第一个节目(迎客歌)完,陈兴龙引领所有旗手从舞台左面下台绕湖奔跑一圈,回到舞台右面指定点放好旗臶(注:旗手上台为文艺晚会开始和结束时间),舞台演出不停止继续进行。
节目顺序为:
1、歌 曲: 龙 艺 《迎客歌》;
2、舞 蹈: 龙 顺 荣 《铃铛舞》;
3、歌 曲: “阿西里西”组合 《大板底姑娘》;
4、舞 蹈: 板底中学 《阿西里西》;
5、歌 曲: 乌撒部落 《草海之夜》;
6、舞 蹈: 板底中学 《撒麻舞》;
7、歌 曲: 火焰奇迹 《彝人之歌》;
8、月琴合奏: 龙江华等 《草海琴声》;
9、舞 蹈:龙光艳等 《欢乐彝寨》
10、歌 曲:阿姿阿巴、阿西里西组合《乌蒙情歌》;
10、敬酒歌 : 全体演员合唱 集体敬酒 《彝山杜鹃红》、《牛角盛美酒》、《干一杯》、《阿老表端酒喝》、《月亮星星伴你走》。
注:第9个节目结束,主持人上台宣布文艺演出结束,旗手和全体演员便同时上台,主唱敬酒歌,台下万人合唱。准备:敬酒碗100个,50斤咂酒,200面旗子,点火人员通道。
舞蹈排练安排:龙顺荣负责排练《铃铛舞》;龙光艳负责排练《阿西里西》;龙炜负责排练《撒麻舞》;龙江华负责排练月琴弹唱。
舞台服务:场景职能组负责。
五、篝火晚会(8:00—8:40)
流程:晚宴文艺表演结束后、迅速清场。布摩诵经祈福—布摩取火种—六组持火把骑马绕场—群众火把绕场—童男童女点火仪式—乌蒙欢歌联欢。
1、晚宴清场。龙再先、陈兴龙、松健康、王江波等四人各负责10张桌凳餐具清场;张银奎、杨玉军、李洪光、李祥等四人各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陈军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王智负责10张桌凳餐具清场;罗晓芬负责5张桌凳餐具清场。
要求:以上各负责人必须在10分钟内将各自所负责的桌凳
清场至指定地点,以便篝火晚会开始。
2、火堆设臵:在海中间支架筑台、用铁皮铺设,设臵1个直径3米的大火堆,6个大火盆。
具体事项由李剑平负责。
3、布摩取火仪式。布摩(待定)于舞台正中,六组(着长衫、系腰带、面部装饰、背那史旗、手持火把)、童男童女(着盛装、手持火把)第二排,其他布摩依次成第三排站后,布摩念诵经文,敬酒祝福,并点燃其面前火盆(在舞台前沿放臵6个小火盆,待六组点火用)。布摩火盆点燃后,六组依次上前取火,下舞台左侧指定位臵的骑马(安排6人牵在指定位臵,陈兴龙负责)绕湖一圈,回到舞台右侧下马(原在左侧6人迅速到右侧把马牵走)步行上舞台,分别点燃6盆火,从左下。其余手持火把人员在领队的带领下依次上台取火,并在领队的带领下依序绕湖,领队在环湖相遇处,带领队员跑内圈回转继续绕湖,直至该两队所有队员围湖首尾相接,方停止绕行自然站成内外圈。待两圈站定不动后,全场肃静,童男童女开始取火,并从舞台正中央预先安放好的梯子上缓步而下,顺着地毯通道走向湖中央主火盆(注:要用射灯移动照亮童男童女),将其点燃。之后,围湖而站的两圈人员依序将手持火把放入指定火盆。
点火出场顺序:篝火晚会(陈旭东负责)开始。各村支书主任负责组织人员排队(支书主任站前面领队),站在舞台前:王智、龙顺荣带领中学生分别站在舞台左右两侧为第一组,左上右
下、右上左下。(各组必须交待好路径)即:左侧第一组为王智,依次为第二组:清河村;第三组:安坪村;第四组:雄鹰村;第五组:新华村;右侧依次为第一组:龙顺荣,第二组:板底村;第三组:曙光;第四组:新胜;第五组:登底。另:干部职工组从洗选产方向点火把进场,小学组从公厕旁边点火把进场。(火把颜坤、王曦等人负责)此过程各组自由高唱板底民歌。
4、乌蒙欢歌音乐响起(龙光艳负责),狂欢开始。舞蹈开始。
5、篝火晚会进行40分钟左右,活动结束。
6、清场。(所有组委会人员)
第四篇:傩舞教案
《傩舞》教案
教学内容:《傩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建宁民间传统艺术,尝试对建宁民间传统艺术的认
识、探索和表达、表演,感受建宁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认识、探索、表达和表现。
2、通过介绍我县傩舞,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认识到了解和传承建宁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傩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傩舞起源
(1)观看视频(2)教师评语
始源于清道光二年(1822)间。相传当时大地干裂,万物枯萎,虫害成灾。为避免粮食绝收,村民百姓自发组织一支“乞神保收”的民间鼓乐队来乞求五谷菩萨天降雨露,驱除病虫,驱邪镇魔,祈盼五谷丰收,经长期传承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久而久之形成现在的民间民俗活动——傩舞。被视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的活化石。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
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
傩舞表演独具风情,是一支引人注目的扮相舞蹈队组成。傩舞的表演形式有二种一种是一人扮观音娘娘在前面引路,后面是六位男子以六种各具特色的扮相边舞边击鼓,他们的面具分别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毯”即“平坦、平安”之意;“鼓”与“谷”同音,为“五谷丰登”之意。此六人一边敲击着木鱼、鼓、尺、板等道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
2、傩舞舞步
其舞蹈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也穿插翻滚、叠罗汉、排字等动作,在锣鼓的强烈节奏中展现出粗犷骠悍的雄姿。后面是一男子扛百家伞,百家伞意为神赐百家福。百家伞是各家的姑娘和新媳妇缝合而成,布条上绣有各户主的名字和吉祥词。百家伞紧随六位神仙之后,撑伞者应随着乐曲不停地转动伞,并回旋、跳跃,表演出各种舞蹈 动作。
3、学跳傩舞基本舞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4、课堂小结。
我们生在建宁、长在建宁,有必要进行了解和传承建宁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课后反思:
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既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质,同时又是物态的,客观现实存在的,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性,南无民间文化艺术对公民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综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识为主要的文化和艺术。在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功能时,就要既重视他的精神领域的功能,又要强调它的物质文化功能。因此,看待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功能就不能单一注重他的精神领域,也不应拘泥于艺术作品的用途,而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造物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对她的功能展开分析。
第五篇:大湘西傩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流和传承现状
大湘西傩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流和传承现状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市场论坛》2006年第3期
作者:刘冰清 王淑贞 转贴自:市场论坛
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文化是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巫文化是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人们在万物有灵观念和图腾崇拜支配下的重要采集方式、渔猎方式及其成果。巫文化传承到农耕时代,就演变为傩文化。傩文化是高级的巫文化,是人们在傩神观念支配下的活动方式,是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仰的观念体系和操作系统,是人们在农耕生息过程中祀奉傩神的综合性活动。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大湘西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05 年秋,在澧水下流津市境内的虎爪山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一批旧石器时代的打击石器,距今约40 万年。这表明40 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居住。新晃波州、中方荆坪等多处人类早期遗址考古发掘表明,早在二三万年至十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居住。古沅陵上堡乡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遗址。澧沅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更多了。早在1986 年底仅沅陵县境内就发现了十五处之多,《怀化地区先秦文化考古综述》载,早在一万年前左右,该地区就已经有了农业。澧县彭头山遗址和临澧城头山遗址表明,这一带在九千至一万年前,人们就已经修建房屋,集聚而居,从事农业耕作与祭祀活动,留下了稻作与祭祀遗址。距今七千四百多年前的洪江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有“太阳与鸾鸟”结合的人面獠牙纹和人面鸟爪、口长象牙的神农氏头像纹。这表明该地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傩文化。
《楚辞》中的相关内容表明,屈原在被流放沅湘时,溯沅水经沅陵、辰溪到溆浦一带,亲眼目睹了民间的巫傩文化,创作了《九歌》、《山鬼》等名作。先秦之时,湘西就已经盛行巫傩文化。后世《楚辞》的注释者们都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如《旧唐书·刘禹锡传》载“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朱熹《楚辞集注(》卷二)称“:昔楚南鄙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盛襄子先生在《湖南省苗史述略》中对此作了概括性总结。他指出,“发明农业,奠定中国基础;神道设教,维系中国人心,是三苗对中国的伟大贡献”。三苗是蚩尤部落遗民,聚居于洞庭及其以西一带。系现今苗瑶黎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盛先生强调指出:“余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之首创者。”可见,在远古时,洞庭三苗人皆可巫,始创并盛行着巫傩文化。
湘西一带傩事经书内容也表明,大湘西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巫傩文化,傩文化的主神是傩公傩母。傩公傩母是漫天洪水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始祖,是带领子孙种植水稻进行农耕的农神。他俩的子孙祭祀祖先,祈求他们佑护自己,而逐渐形成巫傩文化。这一带傩文化祭祀的诸神中,多为女神、女祖神、女神兵等等,女性比例大,可见其母系氏族的遗风。这表明傩文化在这一地域的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已出现并逐渐盛行了。
可见,早在一万年前,大湘西的先民就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为傩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实践基础。7400 年前,以洪江高庙人为代表的湘西人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傩文化。三苗时期及至楚秦,荆南沅水一带就已经盛行巫傩之风。几千年来,傩文化经历着兴盛衰落的演变历程。明清以前,巫傩文化盛行于宫廷、军队、寺院和民间,形成宫廷傩(国家傩、天子傩)、军傩、寺院傩、乡傩和民傩。明清至民国,宫廷傩和军傩逐渐淡化而衰落,中原一带的巫傩也因种种原因而逐渐衰落。与此相反,以沅陵为代表的湘西一带,巫傩文化却处于中兴状态,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一是傩坛声乐与江西戈阳高腔融合,形成了崭新的辰河高腔。二是傩坛戏剧化、傩戏系列化,形成独特的系列辰河戏。此后,汉戏、阳戏、灯戏、土地戏先后搬上傩坛,使傩坛祭祀与戏剧相结合,形成多种腔调、多种锣鼓点子、多种面具相配套的傩坛声乐、器乐、歌舞、戏剧的傩文化艺术体系。三是傩坛数增加快,从业人员多。明清至民国,由于湘西一带社会生活较为稳定,人口增加较快,经济发展平稳,在“人皆信巫”的环境中,原已盛行的傩事活动就更加频繁了,傩坛数也就迅速增加,原来数村一坛发展为一村数坛,一个乡多达30 余坛。傩坛数量的增加,进行傩事活动的巫觋人数及其协助人员也就相应增加,加上傩戏班子的演出人员,傩文化队伍就比较庞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湘西人崇信鬼神的观念逐渐淡化,笃信巫傩者越来越少。文化革命期间,傩事活动因其迷信而被批判和禁止、傩事器具和经书被收缴封存,有的甚至被烧毁,傩文化处于历史的低潮。
改革开放之后,傩文化活动才在民间逐渐复兴、活跃起来。尤其是张家界等地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之后,傩文化作为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才被社会各界重视,湘西各县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牵头,着手恢复傩文化活动。20 世纪90 年代,怀化市文化局等单位,先后举办了层次和规模不一的傩文化研讨会。这些会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湘西一带的傩文化活动。
近些年,大湘西傩文化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村民基于巫傩文化信仰自发进行的零星的傩事活动,这同历史上的“民傩”是一致的;二是理论界对大湘西傩文化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活动。三是政府部门、经济组织或个人等,对傩文化的保护开发、娱乐性节目演出、文物收藏等活动。村民自发进行的傩事活动是大湘西傩文化活动的第一个层面。其宗旨和目的,归结起来主要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繁盛,人丁兴旺,健康长寿,家和邻睦,国泰民安。时间一般安排在秋冬季。
傩事活动因阳教与阴教的不同而不同。阳教活动主要有还傩愿、安坛、接龙谢土、明香大会、打洞求雨、三十六解(又叫打翻邦或打解)、打保护(又叫度关)、传法度职、招魂、送白虎等等;阴教活动主要有:上刀山、下火海(又名下雪山)、钢针穿喉、筛子端水、九牛推车(如大方桌自转)、金线吊葫芦(如用穿了线的针吊起一升米)等以及现已绝传的赶尸、撒竹叶成鱼、攀云遮日等等。这些阴教活动展示的是巫傩绝技。现在湘西一带做的较多的傩事活动主要是还傩愿。它因意愿不同分为恩傩、寿傩和喜傩等不同形式。还傩愿的时间有长有短,一个昼夜谓之单傩,三个昼夜及其以上谓之夹傩。在现代文明进步条件下,傩文化意识正在现代化中淡化。一般人家几十年只做一次,一个村子一年到头也只那么一户到二三户做一次,大多数乡村多年都不做。
傩文化活动的组织载体主要是坛。坛是由一名掌坛师为主进行傩事活动的最小单位。一坛,除了度了职的掌坛师外,还有尚未度职的徒弟,少则一人,多则数人。据抽样调查,沅陵县七甲坪镇现有40 多坛。全县约有200 余坛。每坛以2 人计,估计有400 余名“老司公”(度了职的掌坛师,土家语叫“梯玛”,苗语叫“闹沙”)和300 余名学徒。泸溪县40 余坛、桑植县20 余坛。其他县市区的傩坛数、掌坛师的人数要少一些。有的县区已无人会做,如鹤城区、武陵源区等。傩坛活动的坛职人员,除了掌坛师、帮坛师之外,还有锣鼓师(或锣鼓手)、傩戏演员和勤杂人员等组成。现在的“老司公”年龄大都在七十岁以上,不少人已经八九十岁。
傩坛敬奉的傩神众多。敬奉的主神是傩公傩母。其他神因傩事活动形式不同而不同。如“安坛”祀奉的有放牛童男神、养猪玉女神、除凶化险的五猖神、招财进宝的三霄姐妹神、主人丁兴旺的男女生殖神和兵将神等。“ 接龙谢土”敬奉的是保五谷丰收的地母龙神。这些神祗,除了主神为雕塑像之外,一般以画像的形式张挂在傩堂正中和左右两壁,是老司公非常珍惜的艺术品。
傩事活动的礼仪、程序大体分为开坛、请神、敬神、祈神、娱神、酬神(谢神)、送神各个环节,各种傩事活动都要占卜问卦,卦象表明主管神同意或默许,才能往下开展活动。由此形成一系列祀神问卜的操作规范。
傩事活动中,老司公一般身穿对胸、长襟、大袖、背绣蟠龙红色天师袍,头戴天师帽,外镶五佛冠。手执的法器主要有:司刀、令牌、水牛角、牌经(即绺旗)等。唱诵的经典教义主要是傩公傩母繁衍人类的创世说,盘古神话,湘西先民农耕劳作史话、反抗压迫的民族史话等。
傩事活动离不开鼓乐。乐器主要有鼓、大锣与小锣各一,大钵、小钵与唢呐各二。由此配器,形成一系列的锣鼓点子。依照傩事程序和老司公唱词的主旨,配以适当的锣鼓点子,适时的燃放鞭炮,使整个傩坛歌舞与锣鼓点子、鞭炮响声协调有序,热闹非凡。
傩戏是湘西一带傩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表演傩戏的目的一是娱神,一是娱人。傩戏的种类剧目相当多,尤其是沅陵、泸溪一带的辰河戏,形成“十本”、“八记”、“六袍”、“四印”、“四阁”、“四亭”、“连台四大本”和“四大稀有剧目”的庞大系列。还有阳戏、汉戏、灯戏、土地戏等,其他的剧目主要有姜女戏、龙女戏、搬开山、搬算匠、蛮八郎买猪、教女等等。傩戏表演的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戴面具,傩面具是一个系列,因角色而异,多至四五十个。
湘西一带的傩文化传承演变到现在,就是由以老司公为代表的巫傩从业人员,傩坛、傩神系统、祭祀礼仪、问卜规范、经典教义、傩歌傩舞、傩乐、傩戏、傩面具、傩衣帽、傩法器、傩经、傩神造型(雕塑或雕刻、画像、剪纸)、傩坛布局、傩事程序、傩咒、傩诀、傩符篆、罡步、行为禁忌等要素的有机体系。这些年来,大湘西一带傩文化活动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政府部门、高校和文化艺术界组织的学术性研讨活动。1991 年,怀化市文化局在洪江市的黔城召开了一次全国文艺界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傩文化现场表演采取封闭管理方式,外界鲜为人知。1998 年,沅陵县文化局在该县七甲坪镇召开了一次国际傩文化研讨会,会议期间,该镇文化站为这次大会组织了一场三天三夜的夹傩,表演了上刀梯、踩火铧犁、咬烧红的犁头、踩红炭、滚刺床等巫傩绝技。这次研讨会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后,沅陵、泸溪、吉首、麻阳、新晃等县先后举办了多次规模大小不一的傩文化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引起人们对湘西傩文化的高度关注,吸引了一批中青年爱好者跟老司公学习,引起了各地政府开始重视保护傩文化,也引起各地旅游开发商、文化经济开发商的关注。
这些年来,傩文化活动最突出的层面,就是随大湘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热潮。20 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这些年,张家界市旅游开发商们,在挖掘土家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把傩文化中的傩技、傩戏等搬上了舞台,使傩文化进入了市场。继之,吉首、凤凰、沅陵、麻阳、新晃、怀化、会同等地先后把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推上前台,整个大湘西从北至南走上傩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路。
参考文献:
[1]瞿湘周.古老·神秘·豪放——沅陵巫教和傩文化调查纪实[R].泸溪: 泸溪民族教育印刷厂(内部印刷), 1999.作者简介:刘冰清(1969-), 湖南沅陵人, 怀化学院经管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旅游文化;王淑贞(1976-), 湖南张家界人, 怀化学院经管系教师, 研究方向: 民俗和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