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备及工艺改进后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作为生产车间,围绕生产工艺技术改进及质量的提高这一课题是永无止境的,2011年针对※※※车间在2010年已经开始整改的※※※※设备已全面完成,生产工艺的调整及生产的调节控制,是※※车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否可以达到设计设备时设想的成本及产量,是否可以尽快将公司投入的资金收回的关键所在。在※※※※※的带领下,全体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针对新设备经过反复研究后对生产工艺进行了部分的改进
1、由于·······系统易于堵塞,经过反复强调操作还是解决不了,后经过※※※※的努力及外出取经和反复研究,改进了生产工艺同时加强了,使之较顺畅。
2、由于※※※※连消方法、温度、澄清时间等,往往影响到杂菌感染及产品质量,车间做了大量的跟踪研究,改进了温度、澄清时间等,使之较更有利于生产。
3、虽然在2010年在※※※※的指导下,已开始了发酵物料流加的计算,并进行了培训,有部份操作人员虽然熟悉了操作,但缺少此方法的认同,在※※※※安排下,工艺人员亲自三班倒跟踪生产,并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之操作更顺手,转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规范了操作,对降耗增产打下了少少基础。
4、加强了CIP清洗液的配制管理及设备的清洗工作,特别是CIP清洗液的配制用料量、温度、循环时间、设备死角的清洗做了大量工作,减少了发酵的杂菌感染。
第二篇:关于设备保养及工艺改进的若干建议
关于设备保养及工艺改进的若干建议
公司现有在用的缝制设备经查看运转基本正常,但保养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为了能使缝制设备长效/有效运行,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1、1缝制车间的衣车普遍存在油脏和机头脏的现象,其原因是没有定期保养和一个专用的维修/保养场地,现在要进行全面、系统的保养有实际困难。那么我们需要步进式去做维修保养工作,即分批次进行保养和维护。长远来说我们需要一个保养场所,里面配备吹尘用风枪、吸尘器、工作台、通风设施、以及必要的工具。
1.、2 定期更换衣车润滑油(6个月为一个更换周期)由于现在工厂多数衣车的供油系统不是密封的,车台上的杂物和灰尘以及机械本身磨损产生的铁末会堵塞油路,最终导致机械部分磨损加剧,减短设备正常使用寿命。此项工作可在定期保养时进行。1、3 手动加油的缝制设备必须更换润滑油,现在使用的是普通衣车润滑油,这种油的缺点在于粘稠度低,不能长时间附着在不停运转中的机械部件上,如果我们一天多次加油的话,既浪费了工时,也会令到衣车周围有很多油污,而油污更会吸附住垃圾和灰尘,使缝制产品染上油污和其它污迹的几率大很多,但加油次数少的话则机械零部件因为缺油而导致磨损加剧,这样会增加机械故障率和减短缝制设备的寿命,所以我们需要使用粘稠度高的润滑油(例如冬天用汽车机油),这样每台机械一天只需加一次油,每次1-3滴就能达到润滑作用,建议为需手工加油的车台操作工配发小油壶,由维修人员指导加油方式及进行监督(由于需手工加油的缝制设备均为专用设备,所以此项工作开展越早越好)1、4 所有缝制设备是需要有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保护操作工人的手部和眼部安全,如裁床开刀手用的铁手套、机台上的护针器、特殊设备上的护眼罩。。,但考虑到现有工人已在无防护装置下工作多时,未必能接受这些装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人的工作进度),所以不要求必须安装,但是电动撞钉机的安全铁则一定要安装并确保其有效,因为撞钉机是高危险性机械,很容易打到手指,发生工业意外。1、5 车间内没有使用的缝制设备应在保养维护后,喷衣车防锈剂后加罩放置。
2节能 2、1 缝制车间的照明日光灯在白天外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关掉不必要的灯管,如西面靠墙的一整条照明线路在白天的作用都不大,还有车间中间的一些无人机台上方的照明灯也可适当关闭。2、2 车间小烫台的吸风装置本来是有脚踏开关来控制电机的开和关,正常情况下是小烫工拿起烫斗开始包烫时踩下脚踏开关,吸风装置开始工作,完成工序后脚离开脚踏开关电机停止工作,但现在情况是基本上所有的小烫脚踏开关被固定在烫台下面脚架上,也就是从早上上班开始到下班为止,吸风电机始终是在运转的,另外有很多电烫斗在烫工离开工作岗位和下班时没有切断电源,这不仅浪费能源(电)更有可能因为电机发热烧坏线圈和烫斗发热板长时间工作,熔化枱面海绵或布料而引起火灾。建议打印警告标语及相关负责人进行口头提示,还有一些烫台海绵包裹不严,导致烫台吸力不足,裁片不能稳固的吸附在烫台上,浪费工时及能源,我们会协助车间定期检查,协助更换。2、3 蒸汽的损耗
后整部蒸汽烫斗阀门有很多漏气,此问题会安排维修人员解决。大烫台进气阀门打开太大,导致蒸汽浪费,按行业标准,电蒸斗离手一尺有汽,全蒸斗离手一尺半有汽已经足以满足整烫要求了。建议烫工适当关小进汽阀门,减少排汽量,以及留意回汽的排放量。
2.、4 小烫斗 现在缝制车间在用的是由按钮和电磁阀控制出汽的电烫斗,这种烫斗由于电磁阀和按钮频繁使用,维修率较高,更换零件也比较麻烦,现在有一种手动按钮式电烫斗,取消了电磁阀,直接由按钮带动阀门,增加了排气量,减少维修率,价格和原有的烫斗差不多,建议采购一个手动烫斗给车间操作工人测试,如果效果满意的话,就逐步淘汰原有的小烫斗。安全 3、1 配电房、配电箱按规定是需要独立安装,专人负责的(电工证持有人),但我们各楼层的配电箱是放置在机修房里,没有警告标语和隔离装置,车间操作工可以随意进出机修房并操作配电箱上按钮,建议在现在无法改变配电箱位置的情况下,加装隔离设施,将警告标语张贴在醒目位置。3、2 在消防方面,现在每个楼层均有灭火筒,消防箱,安全通道划线,但还缺少走火通道示意图,此图应安置在主要通道的出入口处,图示中应有全楼层的消防箱、灭火器、逃生通道位置标示。
4工艺 4、1 模板;模板的应用对于新手和一些特殊工序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会和生产部门沟通先制作哪些工序的模板,模板的制作需要购买一台开槽机及相关材料,并需缝制车间配合测试,以达到最佳效果。、4、2 拉筒 尽量增加拉筒的使用,这点会与缝制车间商讨如何应用,按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类专用拉筒。4、3 光线 充足的光线是生产优质产品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如缝制车间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像缝迹抛线、跳线、线迹滑落、面料色差、、、等等问题就不易察觉,现在有些车台已加装LED灯,但LED灯的缺点之一是刺眼,长期使用会使操作工眼部不适,缺点之二是LED灯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变暗,缺点之三是由于LED灯需要一个变压整流器,此部件的故障率比较高,建议在一些必要工序的车台上节能台灯,这种台灯不需整流器,光线亮且柔和,长期使用不会对眼部产生不适现象,(LED灯的单价在20元/件左右,普通节能台灯的单价在15元/件左右)5 对维修部门运作的一些想法
现在我们工厂维修部门的运作模式是由固定人员负责维修保养一个责任区域,这个模式的好处是维修员对自己所辖范围的设备比较了解,维修时间也能相应缩短,但从我以往管理维修部门的经验来说,本人更倾向于集中管理共同维修的模式。
现在我们的维修间是每个车间一个维修间,毎处需要一套工作台,资料和工具箱,以及一些专用工具,如果是集中作业的话我们就可以共用一套设施。节约资源。(共用一个比较大的维修间)我们现在缺少一个能对衣车进行大修的场地
如果是在同一个地点作业,可以在每天早上上班时统一安排当天工作,检讨之前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互相之间可以交流技术心得。也比较容易掌握每个员工的技术能力,量才而用,及时掌握员工的情绪和想法,做出适当的研判和处理。
由于我们现行的是维修人员各负责一个区域,但每个区域或车间的设备都不尽相同,比如说缝制车间的维修员未必能修裁剪车间或后整车间的设备,当裁剪车间的维修员因调休、事假、病假、又或者辞职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某些设备的维修就成问题了,但如果我们是共同维修的话,由于大家都有维修某一型号设备的经验,那么就不会因为某一维修人员缺席而导致设备维修卡壳的问题了。
在我们需要培养新的维修人员时,集中管理和共同维修就更为有效了,因为新学员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向多位资深维修人员询问和学习维修技能。但如果按现在的模式就只能跟一个师傅学习技术,不仅设备有局限性,还要看跟的师傅肯不肯教和师傅会不会教,有时候技术好未必能教好徒弟的。
由于受到工厂建筑结构的局限,现在要改变维修间是有实际困难的,但我希望在将来新建厂房或新厂能实施集中管理共同维修的操作模式。
现在公司对维修部门实行的是加班时间以补假来补偿的,我希望能以加班费来代替补假,(只适合维修部其他员工,本人不在加班费补偿之列)因为接下来要实施的维保工作很多,可能要经常加班,(像衣车保养的工作只能在节假日进行)如果维修人员星期天加班平日调休或多日调休的话,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会影响车间的生产,所以希望管理层能考虑此问题。
以上数点是我个人这几天对公司生产部门设备和人员的一些初步了解和看法,仅供管理层参考,本人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发觉和发生的问题再向管理层提出新的建议和报告!
计量维保科
2010-10-11
第三篇:工艺改进方案
某厂生产工艺的调整与改进
http://www.xiexiebang.commf.net
改质沥青生产工艺的改进
随着炭化工业对煤沥青质量要求的提高,中温沥青已不能适应高强度和高密度的高档碳材料产品的生产,改质沥青以其高软化点(100~115℃)、甲苯不溶物含量高(28%~34%)、喹啉不溶物含量高(8%~14%)和结焦值高(< 54%)等优良性能替代了中温沥青,被广泛应用于炭素制品中作为粘结剂。
我厂2005年建成了1套15万t/a焦油加工装置及配套的5万t/a改质沥青生产装置。在设计和建设期间,考察了国内多家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比,对传统改质沥青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经过3年多的生产运行,效果良好。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改质沥青大多采用2个或3个反应釜串联的常压连续热聚工艺。根据考察,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3号反应釜后沥青П形管的放散不畅通,易造成虹吸现象,导致釜内物料被抽空。
2)沥青П形管易堵,检修频繁。
3)改质后的高温沥青(约400℃)为泵后冷却,沥青液下泵在高温下运行,轴套易磨损变形,使用周期短。并且高温运行对泵的性能等级要求较高,大部分厂家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泵。改进措施
我厂改质沥青生产装置设计时采用高温热聚法,在保持工艺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3釜串联工艺进行了改进,见图1。
图1 改进后的改质沥青生产工艺流程
1)取消了3号反应釜后的П形管,将3号反应釜由侧线进料、底部出料改为底部进料、侧线出料,在3号釜内侧线出口处增设了200mm高的T型放散管,这样保证了3号釜内液面高于侧线出口,使改质沥青可从侧线连续满管流出。2)将高温改质沥青冷却由传统的泵后冷却改为泵前冷却,从3号反应釜出来的改质沥青先自流入沥青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沥青中间地罐,然后由液下泵送入沥青高位槽。
3)由于高温沥青自流入沥青冷却器,我们将沥青冷却器设计成5组蛇管并联,单独运行,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调节蛇管的使用数量,避免了因沥青量小、流速慢而导致冷却器蛇管的结焦。改进后工艺特点
1)改进后的工艺,由于取消了3号反应釜后的П形管,改为2、3号反应釜之间底部连通,沥青从3号反应釜侧线溢流,避免了釜被抽空的虹吸现象,同时也避免了频繁的拆除清通П形管。
2)改质后的高温沥青由泵后冷却改为泵前冷却,既消除了沥青中间槽高温下操作的不安全隐患,又使得液下泵由400℃高温下运行改为250℃下运行,降低了泵的检修频率和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且价格较低的国产泵即可满足要求。
3)改质沥青泵前冷却采用浸没式冷却器,根据投产以来的生产实践,在冬季可不加水直接空冷将沥青温度降到250℃左右,减少了水分蒸发,节约了水资源。问题与讨论
3年多的运行证明,改进后的改质沥青生产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符合改质沥青质量指标要求。但仍存在反应釜及沥青管线结焦的问题,生产1个月就需倒换反应釜进行检查。今后还需对改质沥青生产工艺进行完善。
第四篇:工艺改进报告
车间工艺问题改进
绕线车间
层式线圈绕制过程中的问题:
1、撑条较少每方距离大于60mm时应使用假撑条将导线撑起以免线圈塌方,影响线圈性能。另外建议将每方撑条间距扩大至100mm左右,以节约成本。
2、层式线圈起头应采用布带斜拉,压在后面至少三匝线匝中且要求上下翻压布带。在油变层式线圈中更为重要
3、层式线圈中软端圈的固定:应与临近线匝采用“8”绑扎固定,特别是撑条上的第一层,由于电磁线与绝缘材料的弹性不同造成在端部形成的弧度不同,端圈不能完全的压在电磁线上。较厚的软端圈如果只采用简单的预埋几方布带拉紧会降低端绝缘的机械强度,而且线圈末端采用上述办法拉紧并不可靠。
4、层间绝缘
4.1、层间绝缘的存放:没有防尘防潮处理,鉴于线圈烘烤时没有采用变压法真空干燥,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潮,建议的绝缘材料上遮盖聚酯薄膜,即可防潮也可防尘。
4.2、层间绝缘的使用:由于绝缘材料宽度不够而引起的绝缘材料搭接问题,不应采用横向搭接的方式,应采取纵向搭接,横向搭接会导致局部外径过大,纵向搭接应避开相见位置。另外建议一般客户层间绝缘采用0.18mmTFT复合纸以降低成本。
5、饼式线圈
加强饼包扎有漏包现象,如梳型撑条处,以及铜排引出位置,另有包扎不平整,空腔较多问题。漏包会导致绝缘薄弱环节发击穿爬电的质量隐患,建议将加强饼位置槽口放大2mm,绕制线圈时将内径放大1mm以保证线圈加强绝缘时可以顺利包扎。
6、线圈绕制前后无尺寸及外观的检验:
1、绕制前线规、绝缘筒尺寸以及材料清洁问题的自检、专检,2、绕制后对线圈外径尺寸、轴向尺寸、外观的自检、专检,3、以及绕制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如绝缘包扎、尖角打磨、焊渣清理等。对以上问题存在失控状态。
7、H级绝缘线圈使用B级绝绝缘材料问题。
8、铁芯车间
铁芯纵剪去边应视毛刺情况,不应每卷都去边以减少损耗。
破好的条料存放时没有涂刷防锈液,导致较多产品铁芯表面锈迹严重,如果使用钢刷清理比较费时费工,不清理直接涂漆会造成产品运行过程中,铁芯表面漆层凸包,脱落 横剪过程:
横剪设备:启源600型全自动横剪线,通力半自动横剪线、简易横剪线、V冲各一台。
现在以上设备在白天共同承担了横剪任务,夜间停开,建议停开半自动及简易横剪线,全自动横剪线全天运行,提高全自动设备的使用效率,以降低工时成本。全自动横剪线每卷留下尾料用胶带与上一卷末端连接可以减少尾料的剩余。带有穿心孔的铁芯码制时应使用定位棒,每码制15-20mm厚敲齐一次,可以很好的将上下铁轭定位,添加宽座角尺调整立柱平面垂直度可以提高码制速度。
第五篇:工艺改进流程
开始收集工艺改进信息(各部门提出的建议)对准备工艺改进的评审负责人:技术研发部经理 负责组织生产部、质量部、采购部对工艺改进的建议评审,评审改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是否有潜在风险和控制措施,评审通过后报总经理批准。主要工作内容:
1、电气外观改进;
2、电路改进;
3、控制程序改进;
4、结构改进;
5、软件功能改进;
6、改进测试负责部门及职责:质量部根据技术研发部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验证负责部门及职责:根据验证的结果和技术的实施的质量记录对工艺改进是否应用的评审,技术研发部部门经理组织质量部、生产部对工艺改进评审,Y工艺改进实施即改进与测试N工艺改进验证NY工艺改进的评审即应用评审Y技术研发部下发书面文件通知生产部,生产部修改作业指导书、培训。投入使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