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评讲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作业评讲(2)
责任教师 李慧玲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本课程的20%。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作业,针对作业中的论述题和案例题提供思路,帮助大家理解相关章节内容。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橙色和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四、论述题
1.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本题考核知识点: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就是纵向迁移。利用学习的迁移进行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去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结构,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迁移奠定基础。
(3)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学习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过学过,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练一练,使学生能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学习的迁移。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题需注意:联系具体语文教学实例,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迁移的运用。
五、实际操作题
运用反馈原理,分析下面这段教例中教师进行的反馈是否正确。一位教师在教学《罗盛教》一课的
习活动及时进行调节。对了,强化正确的答案和信息处理过程;错了,重新检查输入阻抗的信息或信息处理的过程,及时加以纠正。
第二篇:法学概论平时作业评讲2(推荐)
法学概论作业评讲2
案例分析题: 1.案例:
甲乙二人因合同问题引发纠纷,为妥善解决纷争,双方各聘请了一位律师,并进行了艰难的协商、谈判,但终因分歧太大,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甲遂诉至法院,该案将于一周后开庭审理。甲聘请的是本市某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双方已于一个月前签订了合同,甲还当场支付了律师代理费5000元。
请问,(1)甲与张律师(或某律师事务所)之间是代理关系吗?为什么?(2)如果是,它是属于委托代理,法定代理,还是指定代理?为什么? 知识点:代理的类型。案例分析:
(1)甲与张律师(或某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是代理关系。因为,根据民法关于代理的界定,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在这一代理关系中,甲是被代理人,张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是代理人,张律师的在该代理关系中所实施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全部由甲承担。
(2)它属于委托代理。因为张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是根据甲的委托授权而进行代理活动的。张律师将以甲的名义进行谈判、协商、诉讼等活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诉讼活动中维护甲的合法权益,而协商谈判的结果或法院的裁决结果则由甲承担。这属于典型的委托代理,律师的代理权来自甲的单方授权行为,是否聘请律师,聘请哪位律师,都取决于甲的意志。
理解:
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第1款和第3款规定了代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第1款)。
代理广泛适用于我国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具体包括:(1)代理为各种民事法律行为。诸如买卖、承揽、租赁、债务履行、接受继承等,公民、法人均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2)代理为其他法律部门确认的法律行为,包括代办房屋产权登记、法人登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行政行为,代为进行税务登记、交纳税款等财政行为,代理民事诉讼等。
委托代理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关系。相应地,被代理人又称为委托代理人,代理人又称为被委托人。委托代理一般建立在特定的基础法律关系之上,可以是劳动合同关系、合伙关系、工作职务关系、而多数是委托合同关系,即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合同法第396条),正是在此种意义上称之为委托代理。同时,还必须经过被代理人向代理人授予代理权,委托代理关系才能确立。从而被代理人的授权意志是委托代理关系最终建立的关键。故又称其为意定代理。如甲公民委托律师代理民事诉讼,不仅要与律师事务所订立委托合同,还必须向律师交付授权委托书,该委托代理才得以成立,可见,委托代理赖以存在的基础法律关系一般是委托合同、而代理权的产生根据则是授权行为。
2.甲的相机发生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为此,甲将相机专程送到了该品牌的特约维修店去修理.经查验,相机的某一零部件有些毁损,需要调换,新零件的市场价格是200元,加上修理人工费,共计300元,甲当即支付了全部费用,双方约定两天后取相机。两天后,甲再次来到维修店,相机已经修好,由于甲是摄影器材爱好者,所以甲提出原来相机中坏损了的零件也要一并取走,但这一要求遭到维修店的拒绝。维修店表示,所有换下来的零件全部由厂商收回,这个晶牌的相机一贯如此。甲表示,这样的“惯例”闻所未闻,坚决不同意。经查,厂家和维修店都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这一做法,另外,旧零件的价值也没有在甲支付的款项中抵扣。
请问;(1)维修店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吗?为什么?(2)119零件的归属应如何确定? 知识点:所有权。
分析:
(1)维修店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
因为旧零件的归属权不属于维修店。财产权利的转移通常通过两种途径,有偿交易或者无偿赠与.甲与维修店之间既无交易的事实,也无赠与的意愿。所以,维修店单方制定的规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2)旧零件的权利归属于甲。因为作为原来相机的组成部分,这一零件的所有权就是属于甲的,这一事实并未发生改变。甲全额支付材料费和人工费后,并未明确表示放弃旧零件的所有权,所以,旧零件的归属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属于甲。甲有权要求维修店返还旧零件。
理解: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三篇:法学概论平时作业评讲3
法学概论作业评讲3
案例分析题:
1.甲厂向乙公司去函表示:我厂生产的“彩虹”牌衬衣,质量上乘,全棉面料,每件50元,现有2000件库存,如果贵公司需要,请与我厂联系,我厂一律送货上门。乙公司回函:我公司元向贵厂订购“彩虹”牌衬衣1000件,单价不变,但每件衬衣须附送一黑色领结(价值约6元)。两周后,乙公司收到甲厂发来的1000件衬衣,但这批衬衣中没有附送领结,甲公司表示不同意附送领结。于是乙公司拒收。
请问,(1)乙公司的回函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
(2)乙公司的拒收行为是否违约?为什么? 知识点:合同的订立。案例分析:
(1)乙公司的回函为新的要约。(阐述要约与承诺的内容)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的要约。
甲厂向乙公司发出的函应为要约无疑,它具备了要约的成立条件。作为受要约人,乙公司取得了在一定期限内作出承诺的资格。由于乙公司在回函中对原要约中的内容作出了修改,因涉及合同的标的,故这一变更为实质性的变更,该回函不是承诺,而是新的要约。(2)乙公司的行为不违约。根据法律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当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才有违约的可能。本案中,乙公司发出新的要约之后,甲厂未就此作出明确的承诺,并且甲厂的发货行为并不符合新的要约的内容,因此,有关“附送领结”要求的新的要约,甲乙双方未达成合同,合同没有成立。由于合同尚未成立,所以没有违约行为的发生。
2.2005年12月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星巴克”商标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上海星巴克咖啡馆有限公司及南京路分公司停止侵犯“星巴克”商标权、变更企业名称,在指定的报刊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星源公司和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人民币。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然而,被告没有按期履行判决内容,为此,原告于2007年1月30日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到2007年4月底,被告最终停止使用“上海星巴克咖啡馆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改名为“上海芳韵咖啡馆有限公司”,其所有“星巴克”和“STARBUCKS”的文字、图形标志已由“芳韵”所取代。2007年4月26日,被告在《新民晚报》上刊登了经由法院审核的致歉声明,双方同时也就赔偿款的支付事宜达成一致。请问:(1)商标权属于民事权利中的财产权、人身权还是知识产权?为什么?(2)被告可否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二审判决后继续上诉?为什么?(3)民事诉讼中的执行程序是否民事诉讼案件的必经程序?为什么?(4)判决要求被告在《新民晚报》上刊登致歉声明的意义何在?
知识点:商标权。
分析:
(1)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兼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属性,因其保护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所以不同于财产和人身权益,其特殊性还在于:客体的无形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2)不得继续上诉。我国诉讼的基本制度是“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3)民事诉讼中的执行程序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它是指对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的当事人,依法采取的强制其履行义务的程序。本案中原告即在被告迟迟不履行判决内容的情况下,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
(4)意义在于:①在被告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内,以公开致歉的方式,对其对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误导道歉;②在被告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内,以公开致歉的方式,消除其对原告商标、声誉的不利影响;③公告社会各界,其与原告不存在法律上的其他联系。
第四篇:平时作业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写写帮推荐)
平时作业(1)
小学语文教学论平时作业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拉丁语 转化而来的,与 同义。
2.课程是一个包含了、、乃至 在内的广泛的概念。
3.新的课程观与以往的课程概念相比,有了两大突破:第一,;第二。
4.课程设置主要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5.按国际分类法,小学课程可分为、和 三大类。核心课程由、两门工具学科构成。
6.在现行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中,语文课时占总课时的。
7.五四运动对中国人民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学时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8.国语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学校范围内推广,提倡,反对,这与新文学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9.1920年4月,当时教育部发出通告,规定文言文教科书分期作废,至1922年止,国民小学各科教科书一律改为,教育界改国文为。
10.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小学语文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作了高度概括,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强调 的培养。
11.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把 提到了应有的高度,这标志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成熟和完善。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确定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
2.建国后,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简述美、俄、英、德、日五国小学语文课程的相似处与区别。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材
一、填空题
1.建国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早的一套教材是,这套教材是根据老解放区的国语课本改编的。由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审定,以供学时急需。
2.1958年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四套教材是:,。
3.现行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体现时代精神,重视 ;改进总体设计,实现 ;发挥 的功能,从 入手,改革低年级教材;以 为核心组织中高年级教材,体现,加强 ;着眼于 的培养。4.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低年级为第一阶段,着重进行 的训练;中年级为第二阶段,着重进行 的训练;高年级为第三阶段,着重进行 的训练。这三个阶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
5.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成一组组课文。每组课文的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 ;第二层,又包括三部分:(1),(2),(3);第三层,第四层。
6.建国后,四套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从结构上看,相异之处有:(1),(2),(3),(4),(5)。7.建国后,小学语文教材识字量最大的是 年版。
8.确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两点:一是,二是。
9.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10.教学难点,一是指 ;二是指。
11.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诸如、、、、等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12.根据阅读的心理过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有人把小学阅读教学分为三大步骤:、、。
13.设计补充练习要注意:(1);(2);(3);(4)
二、简答题 1.1958年版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原则是什么? 3.处理小学语文教材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4.为什么讲读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5.以阅读教学为例,说说安排教学步骤为什么要考虑到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以及认识规律。
平时作业(2)2002年03月21日
第三章 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学习作为一个词语,是 代才有的。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学习,古代多用 “ ”或“ ”来表示。最早将“学”与“习”连起来使用的是。
2.传统语文学习理论对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的是:。
3.叶圣陶主张“精读”重在,“略读”重在。
4. 并重,发展学生的 和,是叶圣陶对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基本界定。
5.“接受学习”的创始人员 ;“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 ;“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
6.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的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7.培养智力的5个组成因素是:(1),(2),(3),(4),(5)。(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的语文学习理论 2.简述孟子的学习理论 3.《学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关于学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包括哪些内容? 5.王筠的语文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简述叶圣陶语文学习理论对传统语文学习理论的继承与发展。7.“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有哪些? 8.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和“发现学习”的独特功能是什么? 9.比较科学而全面的“发展”概念应包括哪些特性? 10.小学语文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怎样? 11.怎样理解“智力”这个概念?12.小学语文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怎样? 13.简述小学语文学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第四章 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填空题
1.学习方法一般可以分为 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
2.习惯是 和 的中介物。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该培养以下几种习惯:(1)的习惯,(2)的习惯,(3)的习惯,(4)的习惯。
4.有效学习,主要依赖学生对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 和。对于有意义的学习来说,迁移不仅是 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的运用,也是新的学习的。
5.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的反馈,根据 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 ;另一方面是 进行反馈,根据 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
二、简答题
1.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哪些特征?
2.五类学习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3.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内涵是什么?
4.怎样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5.学习习惯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6.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别?
8.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举例说明。
9.反馈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10.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反馈原理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平时作业(3)2002年03月21日
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了 目标、目标和 目标三方面的内容。
2.在义务教育中,教育目标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并通过各科教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
3.“素质”的内涵是 素质、素质、素质和 素质。
4.“五爱”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五爱”教育中,教育是基础,是核心。5.人的智慧是、、的总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启迪人的智慧,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知识是人类 的结晶,是人的智力活动的“物化”。
6.阅读即是一个 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富有个性的 过程。
7.阅读能力由 能力、能力、能力、阅读 等构成。
8.一般认为,写作能力主要由 能力、能力和 能力等一般能力和 能力、能力、能力、能力和 的能力等语文特殊能力构成。
9.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重视、集中、强调、适时 ”等记忆规律帮助小学生记住他们应学记忆的知识和经验。
10.观察是将 转化为 的桥梁,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
11.想象可以分为 想象和 想象。
12.美育是整个语文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 的机制。
二、简答题 1.我国现行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2.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内涵是什么? 3.简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在小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地位。4.为什么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担负的德育任务更具特殊性? 5.小学语文德育目标是什么?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6.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智育过程是什么? 7.小学语文智育目标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相互关系怎样? 8.简述小学语文智力发展目标。9.小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小学语文美育目标的结构要素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一、填空题 1.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系统,教学过程具有 性。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是指 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3.作为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 运动,而是多维空间的主体的运动,在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以 为主线的师生活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一方面要研究,一方面要研究。
5.、、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空间要素。
6.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既具有发展德智体诸方面的整体功能,又有明显的侧重性,即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与学科课程可以互相,相得益彰。
7.小学语文活动课具有的和学科课程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以 活动为主,教师的 作用处于 位置。
8.近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显著标志是实行了 教学和 授课制。
9.在整个封建时代,语文并没有成为一门 的学科,而是和、、、等结合在一起。10.赫尔巴特的四段论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是:、、、。
11.赫尔巴特的弟子提出的教学过程的五段式为、、、、。
12.30年代,叶圣陶倡导“精读”与“略读”,并且分别提出指导的要领和程序。他把阅读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二,第三。
21.“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五个环节是:、、、、。
二、简答题
1.教学过程的众多因素中,主要矛盾是什么?
2.什么是小学语文活动课?
3.简述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过程的特征。
4.五四运动至1949年,我国有大量的语文教学著作面世,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哪些?
5.我国近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是什么? 7.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哪些?
8.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9.如何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平时作业(4)2002年03月21日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填空题 1.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 和。2.学科教育的 性、性与 性统一的原则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3.“语文”教学中的“语”,即 ;“文”,有的理解为,有的理解为,也有的理解为。4.素质教育主要包括 素质、素质、素质和 素质教育。5.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给“语文”下的定义是:“语就是,文就是。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段话揭示了语文学科是以 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特点。6.智力包括、、、、和 等。7.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1),(2),(3)。具体包括、、、、和 六种。8.讲授法包括、、三种。9.演示法包括、、、四种。10.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用首先要建立教师为 和学生为 的意识。
二、简答 1.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如何实施“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 3.如何实施“学习语言与发展智力统一的原则?” 4.如何实施“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 5.简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6.如何实施“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7.什么是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有哪些? 8.运用讲授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9.什么是谈话法,其优点有哪些? 10.设计谈话的问题要注意哪几点? 11.什么是演示法,其功能是什么? 12.什么是参观法?其功能有哪些? 13.组织参观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 14.什么叫创造性作业? 15.课堂电化教学中教师、学生、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八章 小学语文学习的评价
一、填空题
1.语文测试总的目的是为了,从而改进。
2.小学语文学习测试具有 和 功能,和 功能;有益于学生、;具有 功能;对教学研究的 功能。
3.教育者期望每个教育方案、教学过程或单元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某种变化,测试就是为了测量这种变化的程度。4.小学语文综合性测试一般包括、和 等多项内容。
5.常模参照测试的目的在于鉴别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时也为竞赛选拔提供。
6.一般而言,凡属阶段性的,要反映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测试,应该注意试题的,要顾及到知识点和能力的,而且应该要有一定的。
7.试题之间不可,不可以前面一题的答案作为后面一题答案的,以避免连续失分。
8.语文试卷的客观性测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2),(3),(4),(5)。
9.对小学生集体的学生质量的分析可以分为、、三种。
10.标准化测试应包括 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小学语文评定成绩的要求有哪些? 2.如何提高评分的客观性? 3.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改革趋势是什么?
第九章 小学语文教师
一、填空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 和。
2.职业意识是职业感情和职业行为的。
3.小学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之后,才能意识到本职业的重大意义,进而产生 感、感。
4.职业感情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对 的热爱。
5.奉献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师职业信念的。
6.教师爱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 基础,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
7.教师的职业行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它主要表现在 和。
8.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 教师行为的倾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
9.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 能力,能力,能力。
10.作为教育语言的教师语言,必须是 的、的、有严密的 性和 性的。
11. 是教师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首要一环。
12.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教师从 型转向 型,从凭借 转向凭借,同时研究并丰富教育科学。13.小学语文教师进修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1),(2),(3),(4),(5)。
14.小学语文教师进修的途径主要有四种:(1),(2),(3),(4)。
二、简答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哪些? 2.简述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3.小学语文教师进修的方式有哪些? 4.简述小学语文教师进修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论综合测试题 2002年03月21日 小学语文教学论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1950年起,小学语文课程正式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按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两字的内涵是()
A.语言文化 B.语言文章
C.语言文学 D.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2.新的课程概念与以往的课程概念相比,有了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
A.增加了课程的知识内容,丰富了课程的教学手段
B.增加了课程的内容,改变了教学方法
C.拓宽了课程的领域,更新了教育的内容
D.拓宽了课程的领域,全面地认识了课程的教育功能。
3.在建国以后出版的各套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最大的一套是()
A.1958年版小学语文教材
B.1963年版小学语文教材
C.1978年版小学语文教材
D.1982年版小学语文教材
4.最早将“学”与“习”连起来使用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学记》
5.小学语文德育目标中“五爱”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
A.爱人民 B.爱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爱科学、爱劳动
6.教学过程是众多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矛盾运动,其中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C.教师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D.教学目标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7.我国古代蒙学的教学过程,可比较简明地划分为()
A.识字习字 阅读 作文 B.领读 熟读 背诵 回讲
C.审题 立意 构思习作 D.描红 影写 临贴习字
8.“文以载道”、“因文悟道”、“文道统一”实际上讲的就是()
A.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B.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
C.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 D.学习语言与发展智力统一的原则
9.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指()
A.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方式的合理组合形式
B.语文教师讲授方式的合理组合形式
C.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的组合形式
D.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活动方式的组合形式
10.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包括()
A.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进修的能力
B.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进修和提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C.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进修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D.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1.“国语”的特征是()
A.用统一语言普及文学教育 B.用切音、注音字母表示语音
C.用简字表示新文字 D.用白话文表示新文学
E.用推广普通话促进语文发展
12.课程设置涉及的基本问题是()
A.学校寻求达到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B.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C.教师具备哪些素质可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D.怎样把这些教育经验有效地组织起来
E.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正在接近既定的教育目标
13.现行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结构特点是()
A.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教材的思想性
B.改进总体设计,实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整体优化
C.发挥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功能,从发展语言入手,改革低年级教材
D.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中高年级教材,体现训练过程,加强能力培养
E.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14.教学难点是指()
A.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或容易讲错的地方
B.在教材中没有涉及或没有出现的知识
C.课文内容方面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D.学生懂得,教师却不了解的知识
E.语文知识和训练方面学生难以掌握的关节点
15.孟子关于学习的见解可以概括为()
A.学问结合 B.虚心笃实
C.自求自得 D.专心有恒
E.循序渐进
16.非认知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
A.帮助确定学习目标 B.具有感知作用
C.具有强化作用 D.具有维持作用
E.具有调节作用
17.关于学习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
B.明确教学目标,就是抓住了学习迁移的“把手” C.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习迁移
D.学生用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是“横向迁移”
E.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是“纵向迁移” 18.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馈原理要注意()
A.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B.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作出正确的评价
C.对学生的答案都要作出即时反馈
D.避免延时反馈
E.反馈原理是针对教师的“教”而言的19.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目标是()
A.学习和运用汉语拼音 B.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C.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D.学习使用工具书的各种知识
E.学会语法、修辞知识
20.下列关于智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智力是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构成的B.智力是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quot;同化“和”顺化“的能力
C.智力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必须与活动连在一起 D.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E.智力无须通过一定的外部行为就能得以表现
21.小学语文美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A.被包容性 B.相对独立性
C.科学性 D.技巧性
E.审美观照的直接性
22.下列对小学语文活动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小学语文活动课就是杜威所提倡的”活动中心课程“ B.小学语文活动课属于小学阶段的学科活动课的一部分
C.小学语文活动课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课外活动
D.小学语文活动课是学生的活动,教师不起作用
E.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23.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直观的方法的是()
A.示范板书 B.示范朗读
C.练习法 D.形象演示
E.作业法
24.下列对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小学语文教学原则要符合一般的教育科学的规律
B.小学语文教学原则要适应教学过程的要求
C.小学语文教学原则要遵循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
D.小学语文教学原则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E.小学语文教学原则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25.下列教师”爱学生“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教师爱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B.教师的爱,必须与对学生合理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C.教师要爱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只爱少数得意门生
D.教师爱学生,就要把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E.教师爱学生,要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怎样理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确定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
27.说明布卢姆”掌握学习“程序的五个环节。
28.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29.编制小学语文测试试卷的具体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以阅读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安排教学步骤,才能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及认识规律。(10分)
31.举例说明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10分)
五、案例题(32题,5分;33题,8分,34题,7分;共20分)
认真阅读下面这个教学实录片段,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回答后面32至34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段
师:”烈火整个把他包住了“,邱少云的生命危在旦夕。假设你也是参加本次战斗的一名志愿军战士,目睹了这一紧急情景,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想,邱少云,你的周身被烈火包围啦,快想个得救的办法吧!
生:我想,我可以扑过去帮你把火扑灭吗?不行啊。你不会在地上打几个滚把火扑灭吗?也不行啊。要是这样,敌人肯定会发觉我们,我们的战友就会牺牲,作战计划就会落空。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6、7两段,看看当时的”我“是怎样想的?把重点词语划出来。
(学生边读边划)
师:烈火烧身,是怎样的疼痛?能忍受得了吗?
生:剧烈的疼痛,忍受不了。
师:笔钡?quot;我”对战友邱少云会有什么样的担心?
生:“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生:因为邱少云被火烧得疼痛难忍。
生:因为邱少云是一个年轻的战士。
师:多年轻?
生:仅仅21岁。
师:是啊,年仅21岁的邱少云,能承受住这种巨大的痛苦吗?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有这样的担心。可是邱少云突然跳起来了吗?
生:没有
师:书上怎么写的?
生:他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
师:邱少云突然叫起来了吗?
生:没有。
师:书上怎么写的?
生:直到最后一息,他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师:同学们想一想,烈火在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直到最后一息,(板书:“直到最后一息”)这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生: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战士。
师:是一个非常高尚的战士。
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士。
师:对!的确是一个坚强、高尚、伟大的战士。通过学习课文,谁能具体地说一说邱少云伟大在什么地方?
生:邱少云了为战友的安全和整个战斗的胜利,严守革命纪律,忍受极大痛苦,以至献出宝贵生命,这种为全局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精神是多么伟大!
生: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极端痛苦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学生纷纷举手)
生: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都没有挪动一寸地方;直到最后一息,他都没有呻吟一声。这种毅力是多么坚强,多么惊人啊!
生:他一心想着整个部队,一心想着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思想品质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伟大!
师:大家说得真好!谁能有感情地把这段课文再朗读一遍?(生纷纷举手)
32.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安排了哪些教学环节?(5分)
33.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结合实录中的具体例子说明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和想象的?(8分)
34.在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是如何处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7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9—2000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小教(文)九八级第四学期小学语文教育学试题 2000年7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语文学习理论对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圣陶主张:“精读”重在________________,“略读”重在_________________。
4.“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
5.台湾小学语文学科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项。
6.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 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2.以阅读教学为例,说说安排教学步骤为什么要考虑到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以及认识规律。
3.简述孔子的语文学习理论。
4.简述直观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分析题(40分)
阅读《落花生》教学实录片段,分析教师是怎样在语言学习中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来发戾学生智力的。
[《落花生》的第一段是: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投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对“居然”一词产生了疑问、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个词用得 不当,不如改为“果然”好。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花生理所当然应该得到花生,为什么文中还说“居然收获了”?
生:是因为那是一块空地,空地里种上花生,能有收获,这出乎一家人的意料之外,所以说“居然收获了”。
师:这个答案是对的,但不全面,种花生的都是谁?
生:种花生的是姐弟几个。
师:姐弟几个种了花生必定能有收获吗?
生:姐弟几个种花生,下一定能有收获。可几个月后,有了收获。这也出乎一家人的意料之外。师:你说得对。孩子们种花生,能不能有收获,也没有把握。种上花生以后,一家人对花生进行精心管理了吗?
生:[有的说精心管理了,有的说没有精心管理] 师:精心管理需要哪些做法?
[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有了明确的答案,精心管理需要浇水、施肥、锄草、捉虫等等工作。教师让学生再默读课文]
师:你们看,到底精心管理了吗?
生:[理直气壮地]没有。
师:没有经过精心管理,却有了收获,这当然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所以说“居然收获了”。[最后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师:一块空地,种上花生,又是小孩子种的,再加上没有精心管理,可是几个月以后,花生竟收获了,真是出入意外,“居然”一词正反映了这一情况。这说明作者用词相当准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9—2000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小教(文)九八级第四学期小学语文教育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00年7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①关于语言文卞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②学习语言与发展智力统一的原则③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2.重视诵读 学与习相结合学习语文要循序渐进
3.教方法规律举一反三
4.奥苏贝尔 布卢姆 布鲁纳
5.园语 读书 说话 作文 写字
6.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教学结果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1.答题要点:
①大纲的分年级要求;②课文本身的特点和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一条里特别要强调不能简单地按照教学参考书确定的教学要求去做,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评分标准:本题10分。答出①②点各3分,答出③给4分。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
①从阅读心理过程看来,阅读首先要从印刷或书写的文字符号上感知文字信息,而后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一连串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联想等,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意义。②阅读一般要经历感知文字、了解大意——理解内容——抽象意义三个阶段。③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一般先粗浅地从整体上感知,然后深入局部,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审察,最后又返回到整体,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更高层次上形戍更为深刻的印象。④根据阅读心理过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有人把小学阅读教学分为三大步骤:初知大意一一深人阅读一一总结巩固。
评分标准;本题10分。①②③备2分,答出④给4分。意思对即可。
3.答题要点:①学与习结合。②学与思结合。③学与问结合。④虚心笃实的学习态度。
(如回答:孔子的语文学习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勤学、多思、好问、虚心”。也对)评分标准:本题10分。每答对一点给2.5分。
4.答题要点:
①广义的直观的方法,指惜助一切感觉器官,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②在教学中,有时光靠语言表达,不能形成明确清晰的概念,而需要让事物与语言、实际与概念在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③从生理角度讲,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是由脑的第一、第二两个信号系统的活动所决定的。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的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由词语引起条件反射活动。④第二信号系统必须依赖第一信号系统。直观的教学方法就是这一理论在教学上的运用。⑤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因此需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三、分析题(40分)答题要点:
①这个片段,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当学生从这一段课文里,把种花生的是“一块空地”,花生是没有经验的“姐弟几个”种的,又没有精心管理这三个意思一个一个摘出来的时候,这种思维活动就是“分析”。分析不一定是划分,把整体中的个别
方面区分出来,也是分析。②把三个意思归纳在一起,从而懂得了作者为什么用“居然”,也就是为什么花生的收获是“出乎意料”的,这种思维活动就是“综合”了。
③分析的综合与综合的分析是思维活动的主要环节。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就是使思维对象显露出新的方面,新的性质来。④这一个教学片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作分析与综合,学生不仅明白了作者这样写是在说明花生的收获是出乎意料的,同时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即花生不是娇贵的植物,它是极普通的极好养的。评分标准:本题共40分,每答出一点给10分。意思对即可。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2014
一、填空题
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观察、理解、思维 和表达。2.说话能力的结构包括组织语言能力、表情达意能力 和应变的能力三个方面。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 身心发展 和 语文学习的规律,以选择教学策略。
4.蒙学读本的代表作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5.对小学生语文集体学习质量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平均数、标准差、分数段。
二、名词解释
1.文道统一: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偏重某一方面。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涵,语言形式是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的统一体,所以语文历来讲求文道统一。
2.讲授法:指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评估:是对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际,激励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三、选择题
1.命题作文的优点是(ABC)
A.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作文 B.便于统一指导
C.便于统一讲评 D.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2.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材,多采用(ABCD)的形式
A.看图归类识字 B.基本字带字
C.以词句带字 D.反义词归类 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是(ABC)
A.听是说的基础 B.读是写的基础
C.听说在前读写在后 D.四种能力相互独立
4.将“国文”改为“国语”的划时代变化在于实现了(A)A.白话文 B.言文一致 C.言行一致 D.实施了文言文
5.看图说话这种听说训练方式主要用于小学(A)
A.低年级 B.高年级
C.中年级 D.中高年级四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堂提问的技巧。
答: ①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紧扣目的和重点,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内容理解的统一。
②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
③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④指名要面向全体。
2.简述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1)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阶段性、实践性
3、简述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
答:1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读物篇目;2课外阅读方式多样化;3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4妥善安排课外阅读时间;5课后指导交流
4、简述阅读对作文的影响。
答:阅读需要先整体感知,作文先要总体构思。阅读和作文是紧密在一起的。会阅读的人能读出全文的谋篇布局,读出文章句子的内涵。比较讲究字眼的品位落实。阅读能力强的总能在短时间内构思作文,在确定具体文体的前提下搜寻相应的素材。阅读的文章多了,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优美词句加以运用。在逐步地模仿过程当中就能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档次。在题材新颖等方面就大有收获。要想作文好,阅读量必须逐年加大。
5、简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答:小学语文的编写一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一、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二、语言文字要规范。
三、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
四、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五、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6、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答:⑴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⑵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⑶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⑸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
答:⑴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⑵选择与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⑶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⑷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⑸全面创新的能力 ⑹教学监控能力
8、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预习进行方法指导。
答:在平时教学中应这样指导学生预习语文:定向指导,预习步骤,设计合理的预习作业。
(一)通读全文。通读课文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三是带着课后问题通读全文。
(二)读准字音,了解字词含义。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字典解决,以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三)朗读。反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四)摘抄。可以把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
(五)思考。这是预习作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
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预习,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课上有针对性的检查和评价,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减轻教学的负担。
9、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答:(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2)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想听(3)纠正语病着眼于内容
五、论述题
1、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答: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调动起来;启发、引导、指路、解惑;精讲重点、解答问题、组织学习、设计作业、检查学习效果;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小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举例说明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识字能力。答:如《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片段中:
师:(出示“勺”字),谁来读读字音? 生:sao。
生:他读得不对,应该读shao。师:(出示“斗”字)谁知道这个念什么? 生:dou。(齐读一遍)
师:在课文中找找“勺”和“斗”两个字是在哪个句子中出现的,把这个句子读出来。生读:“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师:好!勺子什么样,知道吗?你们天天用勺子吗? 生:我们天天用勺子喝汤。生:我天天用勺子吃饭,我不爱用筷子。
师:大家都知道什么勺子了。“勺”字好记吗?怎么记? 生:“勺”字有三笔:撇,横折钩,点。
生:“勺”字就像一把勺子,撇像勺子的把,一点像勺子里的东西。„„
(1)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习勺、斗二字时让学生找出在哪个句子中出现。
(2)识字教学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如学勺字,现实生活中喝汤的勺子结合起来。(3)识字音、形、义结合。先学音、接着学形
(4)识字与写字结合 :
(一)教师对孩子的认识能力、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要有一定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二)加强对汉字的研究,全面提高文字学的修养。(1)理解并贯彻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2)了解基本字的本义和字形(3)科学地讲析字理(4)掌握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知识
(三)字理识字要与其他识字方法结合运用。识字教学不同于文字学研究,汉字的可解释性也不等于字源的解说,故在识字教学中可将字理识字法与其他识字方法结合起来,依据实用义灵活地析解字理。
(四)在教学时适当把握析解字理的“度”。在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应把握好析解字理的“度”。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小学识字教学的一般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析解字理时,应特别重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析解,进而转入对形声字的析解,遇上假借字和转注字要视其情况谨慎处理。
六、材料题
结合叶圣陶先生以下的几个论述,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1)“语文教学之一的目的是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教学成功。”(2)“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3)“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答:由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论述中,可以归纳出培养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时需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采取“自读自悟”的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想象、读中欣赏、读中积累,其核心是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朗读为主线,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坚决摒弃繁琐分析,摒弃抽象说教,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加以引导、指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并在学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学的方法。随着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获得了独立学习的机会,争取独立的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独立学习的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学会读书方法——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核心。
首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包括自读感知、自读想象、自读欣赏、自读积累。
其次,学习读书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并正确运用才能真正实现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用浏览的方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用略读的方法,寻书专著课文材料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的重点;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有创见的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的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的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的联系运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应当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四、精读与略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是达到独立阅读能力的途径 学生在课内所读的课文只是例子,学生凭借它西的种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才能内化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题,课外阅读时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继续;课内阅读学方法,德外阅读重应用。
五、突出多读,重视积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保障
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多读是指:遍数多、数量多、品种多。只有通过多读,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感悟、想象、欣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不断挖掘教材,研究教法,精心设计,有效操作,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能有效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