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名家——薛发根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教师专业培训 “走近教育名家,与教育名家近距离接触”
——之薛法根篇
薛法根简介
名师简介: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为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丝绸文化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1999年起,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纸、期刊上发表了《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等50多篇论文。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苏州市“十杰”教师,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
教育的幸福
幸福,来源于自己对教育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验。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真正领会幸福的真谛,并始终昂扬地行走在教育的幸福之路上!
一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能背着书包走进学堂,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游戏,是最幸福的事情。7岁那年,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我硬缠着外公、外婆买来书包,吃了“坐精肉”(据说吃了这块肉读书时屁股不离板凳,会很定心),准备了糖果,新学期一开学就跑到学校去上学。在排队点名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将我拉出了读书的队伍。我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进了课堂,忍不住哭了。好在小姑姑帮我花了2块钱(让我这个还很贫苦的家好一阵心疼),从学校买了《语文》和《算术》两本书,在家里教我读起书来。于是,每天傍晚等生产队收工后,我总是和其他已经上学的小伙伴一样,长凳当桌,矮凳做椅,端坐在屋檐下写字。听着大人们路过时啧啧的称赞,那幸福的感觉至今萦绕心头。对读书的渴望、对学校的向往,让教育成为一件充满魅力、充满诱惑、充满幸福的事。
人,生来就有这种对教育的渴望,对成长的向往,儿童自然是“天生的学习者”。然而,当我踏上讲台的时候,竟然从许多孩子的目光里看到了对读书、对学习的厌倦和无奈。班里有个叫小张的男孩,居然要靠他妈妈用缝衣针戳着屁股来上学。我硬硬心肠,将他的课本、作业本全部收了上来,让他坐在教室里看别人读书,既不要读书,又不要做作业:没书读!第一天,他很得意;第二天,他有些坐不住了,东张西望地看同学的课本,我故意严厉禁止;第四天一早,他就来要自己的书本。我乘机与他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不肯学习,什么时候将书本收上来。很难想象,在硬逼着他读书的时候,他死活不肯学习;在限制他学习的时候,他却拼命要读书。我将这种教育方法称为“饥饿疗法”:对学习没有“饥饿感”,就没有对学习的渴望,就难以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如果剥夺了孩子玩乐的权利,让孩子的生活世界里只剩下了读书、做作业,就使学习成为一种痛苦。学习,需要刻苦,但绝对不要痛苦。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不能忘却的是,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当我站在三尺讲台,面对学生渴望求知的目光,由衷地感到了一种教育的幸福。
二
教育的幸福需要教师爱的暖流来传递,没有教育的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幸福。我从师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了这种爱的教育。刚进师范读书,我还不习惯说普通话。负责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程老师一边教我们学普通话,一边时刻督促我们讲普通话。她会侧着脑袋,悄悄地站在你的背后,倾听我们的谈话。偶尔,我们不自觉地讲起了方言,她就会突然冒出来,瞪着你:“你说什么?啊?”唬得你赶紧闭嘴,宿舍、食堂、图书馆„„不管到哪个角落,只要你开口说话,就会感到程老师站在边上歪着脑袋瞪着你,就自觉了。虽然在师范时有点嫌她烦,然而正是这样严格负责的教育,让我们人人练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且养成了习惯。而今在家里,和妻儿拉家常,也是一口普通话。每每谈起师范学普通话的一幕幕情景,我和爱人常常念起程老师来,心存感激。的确,老师的关爱,并不都是三月的春风和旭日,有时也如秋风和冷剑,除却你心头的杂草,那是一种严格的爱!只有你深切地理解这爱的力量,你才会真正享受这一份-23 低年段的童话作文、中年段的素描作文、高年段的生活作文。在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五三三式”作文教学新模式,即“五法”、“三课型”和“三步曲”。“五法”指以激发情感为动力、片断训练为基础、激发表象为中介、丰富生活储备为源泉、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功能为主线;“三课型”指读写迁移课、观察素描课、情境交际课;“三步曲”指写真、练实、用活。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就不仅仅停留在模仿和移植上,有借鉴、有融合,更多的是自己带着问题进行的新探索。佛家入境有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模仿、融合、创新,不就是教育科研进程中三个不同的境界吗?唯有亲历科研的每个阶段,才能获得如此丰厚的研究经验和人生积累,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而每一步成长的足迹,都让我品尝到了教育事业的无穷乐趣,体验到了教育研究的无比幸福,窥见了教育真谛的无限风光!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尽管我成了一名语文特级教师,但是面对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永远需要学习、需要研究。特级教师、名教师,不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结者”,而应该成为教师终身发展的新起点。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更加有所作为。在我刚刚被评为特级教师的时候,有位长者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昨天你不是特级教师,并不说明你水平低;今天你成为特级教师,也并不证明你比昨天水平高。真正的‘特级’在今后。”的确,人创造辉煌只在一瞬间,但辉煌不只在一瞬间创造。对于语文,我仍然有许多个为什么不能回答。在语文教学研究的漫漫征途上,我将不懈求索,行走在教育的幸福之路上!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一)薛法根
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语文教学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引领学生亲近母语,习得言语能力,增长言语智慧,并获得整个心灵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成为一种“有文化的教学”,具有文化的内在底蕴,具有超越任何模式和技巧的大家风范,走向大智慧和大气度。
语文,因生活而灿烂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生活着就是为了学习语文。为了能诗意地生活,就离不开语文给予的精神营养。如果离开了生活的意义,语文也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二)薛法根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儿童——这活生生的生命,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初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将雾散后的美景画出来。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不仅画出了太阳的光芒,而且画出了太阳的笑脸,非常传神。可惜,老师嫌画得太大,生怕其余的景物画不下,就擦去了。后来上来画的,都没有第一个学生画得好,老师只好自己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太阳,可惜的是再也看不到那个太阳所特有的神采了。要知道,学生眼中的太阳就是那么大,就是那么露着笑脸,这是儿童的世界。如果我们的教师读不懂儿童的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必定难以激发儿童的活的生命力。我们不应把儿童看作未完成的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也不应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而应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并且从儿童的视角来关照我们的教学,是改造我们语文课堂的起点。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我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
富。教育智慧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刻意播种的,刻意的追求也难以寻到教育智慧的踪影。那种作秀式的表演教学,重复那些“噱头”以博得听众的笑声,并不是教育的智慧。而那种利用学生的天真与无知人造的笑话,就是对学生、对教育一种变相的玩弄!教育智慧必定出自善良的心,出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真诚的爱意!从教育的无数个细节中流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清新、充满智慧、充满灵性。
创生语文课程
薛法根
一套好的语文课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课程结构决定人的素质结构,而课程内容决定人的素质品位!我们的语文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内容?我们的课程内容是否真真切切地关注过学生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和渴望?每个学生对于语文的需要和渴望是不尽相同的,最适合学生的语文课程应该是适合每个孩子的课程,而这样的课程并不是大一统的,而是具有个体特点的。由此,我们应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一套适合他的语文课程。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你拥有属于自己的语文课程吗?你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还是叛逆的创生者?你是否拥有属于你自己的语文课程?其实,每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门课程!如果没有书本,只要有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依然有课程、有教科书。因为,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所有适合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资源、内容都可以随时进入语文课堂、进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教师”!
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真正为学生所喜欢的、所乐意接受的课程,才可能产生意义和价值!为学生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和喜欢的;学生所喜欢的,也并不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这两点上发现联系,寻找到契合点,就需要我们对语文、对学生、对生活有真切的体认。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我们常常进行发掘、解读,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意义、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精妙。这就是我们对教材、对于课程的一种纵深的开掘和创造,以求得深刻。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视角,从横向上对课程做一种拓展和延伸,让我们的学生能沿着教科书提供的水流去寻找大海,甚至到生活中去寻找语文的丰富营养。这样的创造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而这样的创造,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及教学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和进
10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节。)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众笑)
薛发根语文教育感言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写顺了,就不再觉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种写后的酣畅淋漓的快感。笔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对写的人来说,是一种物化的思维的结晶!所以,爱写,是习惯使然,一旦写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考的方式,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就成了一种素质。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作一个“红娘”。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甚至主动地阅读文本,开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文,探究文本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指导,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地对话下去„„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
——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磨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一堂好课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的学识,才智,还有他的人格和品质。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心灵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教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需要具有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
薛发根老师的教育思考
“理想的教育,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而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愿以全部的智慧诠释理想的教育,用自己的生命演绎教育的理想。”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写顺了,写惯了,就不再觉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种写后的酣畅淋漓的快感。笔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对写的人来说,是一种物化的思维的结晶!所以,爱写,是习惯使然,一旦写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考的方式,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就成了一种素质。至于对现代汉语系统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犹如农民在晒干菜时“节约了阳光”,而用烘干的办法一样,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干菜而已!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甚至主动地阅读文本、开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文、探究文本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指导,解开彼此间的“别扭”,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地谈下去„„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学习使学习本身失去了与生俱来的那种快乐、那种美妙的感觉。学习势必成为一种附加的、外在的压力、压迫。游戏式的学习没有功利性,是一种又内(心灵)而外(行为)的自由,有利于孩子各方面和谐的发展。没有“游戏时代”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们决没有理由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而剥夺他们今天的快乐。没有快乐的今天那有幸福的明天?
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一堂好课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的学识、才智,还有他的人格和品质。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 不擅长描写,却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教师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现代信息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展现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个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准确的、最能憾动心灵的。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课件,还不如引领学生透过课文语言进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学的眼光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动力。窥探语文,是保持学生学习语文欲望的极好境界。
我常常这样想:假如走进我们学校的有爱迪生、法布尔、华罗庚,走出去的是否就有未来的科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我们试图在努力创造最优质的教育,以期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往往感受不到这样的教育幸福,体会不到课堂的魅力,总想冲出学校、逃离课堂。对此,陶行知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千万不要把你的爱迪生逼跑了,可是留在学校里也不是甜言蜜语敷衍他所能了事。他欢喜玩科学的把戏,你得使他有可用的工具。倘使学校没有经费,可让他去卖报挣钱来干;倘使学校没有实验室,那无人要的地窖角何不借他一用?你得给他一些自由的空气呼吸,否则他的科学的幼苗便要闷死。他不愿闷死,便要跑了。刻印板的传统学生是活埋爱迪生的凶手。”缺少自由,缺少游戏,缺少快乐,这正是爱迪生们学校“大逃亡”的根本原因。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状态。没有游戏的人生,是残缺的,也是遗憾的。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游戏是儿童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儿童的游戏与成人所从事的游戏活动有根本的不同。成人的游戏只是为了解除生活的疲劳,暂时忘记人生的忧烦,他们无法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之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生活是纯粹的游戏。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对生活世界的认识,获得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获得智慧潜能的滋养生发,获得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弥足珍贵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就是“玩”的儿童精神,是“以情趣为本”(即以快乐为原则),是自由的,非功利的。这种精神融合了独特的儿童文化,伴随着儿童生命的成长!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充斥了功利、弥漫了浮躁:刚刚播种,就想收获!于是,孩子在学校的每一个时间段都被塞得满满的;课余甚至成了他们的第二个课堂,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愈演愈烈的各类奥林匹克培训班,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少有自由呼吸、快乐游戏的闲暇。过重的负担常常使学生疲于奔命,必然没有心思去批判、怀疑,只能是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自主探究,去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因而必然导致内心的贫乏、苍白和肤浅。过重的负担剥夺了孩子的游戏闲暇,就有可能淡化、扭曲,甚至剥夺儿童以游戏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世界,催生出“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失去独特鲜明的个性,乃至健康高尚的人格!呼唤游戏精神,就是还孩子一个属于儿童的世界!“任凭自己的小孩子去玩把戏,或许在其中可以走出一个爱迪生来。”这,不正是我们的期盼吗?
第二篇:诚实与信任薛发根
一直以来,薛法根老师倡导“为言语智能而教”,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在《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他以组块训练的方法,将零散的语言训练按一定的目标整合成一个个有机的训练点,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了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请看课堂实录(片断):
片断一
黑板上出示了文中的六个词语
第一组:驱车碰碎故障
第二组:毕竟责任歉意
指名领读,其他学生齐读。
师:“驱车”是什么意思啊?
生:开车。
师:换一个词,叫———
生:驾车。
师:早上,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来的?我说,驱车来的。你们觉得正常吗?
生:不正常。
生:用开车比较好一些。
师:是的,生活中我们一般说,开车、驾车。因为“驱车”是书面语。生活当中,我们用口语。来,再念一下这个词语。
生:驱车。
师:比如,汽车的发动机点不着火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轮胎瘪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尾灯坏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这就叫———
生:故障。
师(笑):这叫故障?
师: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这叫———
生:责任。
师:自己的车出现问题叫做故障。把别人的车碰坏了,这叫事故。(板书:事故)
师:当然,交通事故得到圆满解决,或许,这个事故就变成了非常美好的故事。(板书:故事)
师:自己的车坏了,这叫———
生:故障
师:别人把自己的车弄坏了,这叫———
生:事故。
师:事故也可能变成———
生:故事。
师:下面我们念这个词——“毕竟”。理解这个词吗?
生:理解。
师:这个词呢?
生:责任。师:好,我们看责任怎么断定。
师:我把别人家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下车检查。如果,我这么说———
(出示:原来是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指名读)意味着这辆车———
生:违反交通规则。
师:责任在谁?
生:责任在这辆车的车主。
师:我们来看第二句。
(出示: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是停着的。)
师:责任谁负?
生:小红车的车主和撞坏反光镜的人。
师:对了,他和“我”都有责任,两个人都要负责任。
师:看第三句。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
师:现在,你感觉责任在谁身上?
生:撞坏这辆车的车主。
师:撞坏这辆车的车主是谁?
生:“我”。
师:从哪个词一下子就看出来责任在“我”身上了?
生:毕竟。
师:再说一遍。
生:毕竟。
师:再说一遍!
生:毕竟。
师(笑):重要的词语说三遍。
师:但车子毕竟是停着的,说明可以原谅他。“毕竟”这个词是原谅了别人,把责任———
生:交给了“我”。
师:自己来承担责任。明白了吗?所以,“毕竟”这个词很微妙。读课文的时候,千万不要疏忽这个词。
(生齐读这句话)
师:“毕竟”这个词体现了“我”的宽容。再来说个“毕竟”的句子。
生: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到这儿来上课,有些紧张。
师:运用了“毕竟”,说明给予别人一种宽容,把责任放到自己身上。这个词叫做———
生:毕竟。
(教学在继续。生读“歉意”一词。)
师:“歉意”什么意思?
生:表示道歉。
师:表示感谢叫———
生:谢意。
师:表示后悔,叫———
生:悔意。
师:表示和善———
生:善意。
师:表示爱慕,是——— 生:爱意。
师:“什么意”是一种词语的结构,课文中有歉意,还有谢意、悔意。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归类识记。
我的思考:
薛老师的字词教学,可以说是浅近中的深刻,简约中的丰富。如理解“驱车”一词,教师采用换词练习的方法,且在置换词语的过程中,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
再如,薛老师联结生活,让学生体会“故障”一词。在教师一连串的生活举例中,学生由于惯性思维,错误理解了“故障”。教师相机引出“责任”一词,让学生在试错中习得新知。随后,由“事故”一词,带出“故事”,于是,一组关于“故”的词串自然生成。
回味薛老师的词语教学,我不禁想,一线教师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我以为,至少有两点:一是要学会抓住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词语,发现词语间的内在联系,让词语教学更有层次性和系统性,达到从教“一个”到教“一串”,进而教“一类”的目的。二是词语的学习,一方面需要根植于文本土壤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有联结生活的运用。薛老师的词语教学以文本为起点,拓展延伸,最后又回归文本,可谓是扎实而灵动。
片断二
师:你们写过字条吗?(板书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师:这张字条叫留言条。留言条是有格式的。来看看老师写的格式。首先,你要知道写给谁的,这叫称呼;中间部分是留言的内容;右下角写是谁留的;最后留下日期。
师:猜一猜,“我”会在这张字条上留下什么?
生:留下姓名、电话。
师:留言条上还留了重要的几句话,会是什么?
生:对不起,我不小心撞碎了您汽车的反光镜。
师:好,有道歉的语言,有事实的真相。
师:还有没有留下让人感动的话?
生:让车主联系自己,进行赔偿。
生:亲爱的车主……
师:为什么要用“亲爱的”?告诉你,对方是陌生人,对陌生人不要过分亲密。换个说法吧,表示热情,但又不能太过于热情。
生:敬爱的……
师:老师告诉你们,可以说“尊敬的”。
生:尊敬的车主。
师:写了称呼、自己真实的姓名与电话、事实的真相、表示的歉意。还要告诉车主,小红车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怎么写?同学们,动动脑筋,打开本子,写一张留言条。三分钟时间。要写出事实的真相、表示的歉意,还要提醒对方车子违规了。
(生练写。师巡视,提醒写上真实的姓名和电话,做到言简意赅。全班交流。)
生:尊敬的车主,您的车子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因此,我不小心碰坏了车子的反光镜,实在对不起!请您打我的电话与我联系,我会做出赔偿。电 话……杨莹,11 月3 日。
师:哈哈,如果我是车主,会想:什么?看这么仔细?用尺子量过了?责任不就是在我了吗?这个地方要修改!
生:尊敬的车主,您好!昨天夜里,我不小心将您车子左侧的反光镜碰坏了。您的车子虽然超出了停车线,但责任应该在我。在此,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罗嘉欣,电话……11 月3 日。
师:留下了“我”的联系电话。不错,责任在“我”。说清楚了。还有谁写得不一样?
生:尊敬的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虽然您超出了停车线,但您的车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在我。修车的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我的联 系电话……曹静泽,11 月3 日。
师:看,他很真诚,除了说“对不起”,还愿意赔偿。我们要把表示愿意赔偿的话写上。
生:尊敬的小红车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碎了。真对不起!请您联系我,我会赔偿您的。我的电话是……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醒您,您停的车超出了停车线。张嘉英,11 月3 日。
师:如果这张留言条有一点温度的话会更好。比如,这样说:温馨地提醒您,停车不要超过停车线,以免发生类似事故。
(生修改留言条)
师:一张小小的留言条能够感动别人,还能表达自己的责任、歉意,是不容易的。(指名再交流)
师: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我”留下了一张字条。这张字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我愿意赔偿,请您跟我联系。我的电话是……但我想温馨提醒您,以后停车不要超过停车线,以免发生类似事故。某某几月几日。
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写留言条之前,薛老师先指导学生学习留言条的格式,交流留言条的内容;在学生练写的时候,薛老师认真地巡视,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交流时,他敏锐地捕捉,将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一点拨、指导。随后,学生再修改,再交流。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扎扎实实。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指向了“语用”,指导学生学写留言条,另一方面还是指向理解,通过这一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诚实与信任”的丰富内涵。这正是课堂上薛老师花不少时间来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练写留言条的意义所在。这一教学设计让我体悟到:原来,阅读当中的理解也能够在“语用”的实践中兼得。
片断三
师:事隔三天,他们进行了一次通话。我们称之为“对话”。
(板书:对话)
师:谁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下?
生:事隔三天,车主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跟他表示歉意,并提出赔偿他。他却向“我”表达了谢意,谢绝“我”的赔偿。他还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 重要。
师:如果后面的故事不用对话的方式写,而像前面部分一样的写法,就叫做叙述。(板书:叙述)
师:作者为什么用对话的方式而没有用叙述的方式写呢?
生:如果叙述的话,感觉比较拖沓。
师:哦,对话更直接,叙述更间接。
生:难以表达出谢意。
师:对话能够表达诚意。师:这番对话来自于两人的电话交流。如果将对话转成叙述,电话的内容就不完整、不真实了。如实地用对话的形式写出,电话的内容就更完整、更 真实了。
师: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打个电话?
(生上台和师打电话)
师:我们来背靠背打个电话。这可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生笑)
师: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谁更能打动你。
师:喂,您好!
生:您好!
师:您是谁呀?
生:我就是小红车的车主。
师:哦,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生:没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您表示感谢的。
师:不,不,不,是我要向您表达歉意。请您把购货单据寄来,我好把钱寄给您。
生: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师: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生: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生鼓掌)
师:好了,同学们看看,我们两个人的通话,谁更热情?谁的话更有温度?
(生评价)
师:从哪里看出我表达了歉意?
师:“对不起,对不起……”这是重复。“不,不,不,是我要向您表达歉意。”这也是重复。为表达出真诚的程度,有时候,要适度重复礼貌的语言。虽然她的感情比我丰富,但是,我的语言形式也能表达这种真诚的情感。你们也来试试看。
(生练读对话)
我的思考: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薛老师聚焦“对话”与“叙述”,引导学生体悟语言表达形式的意味。教师先是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对话”,什么是“叙述”,再让学生进行重组,将对话改为叙述,随后,辨析对话与叙述的不同之处,最后通过还原“打电话”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
“打电话”这一口语交际环节的设计与处理特别巧妙。薛老师采用体验式和发现式的教学策略,在电话交际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品析语言的温度。再通过辨析生活语言与文本语言,学生对“重复”这一言语形式的感悟便水到渠成。原来,适度的重复更能表达真挚的情感。
正如薛老师所言,每篇课文都隐藏着作者的言语意图,这种意图是借助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结构体现出来的。每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结构,都具有独特的语言交际功能。语文教师唯有深入研读教材,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内容背后的言语形式、言语结构,才能科学地确定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担负起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
片断四 师:他留下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生:诚实与信任。
师:所以,今天,我们的课题叫———
生:诚实与信任。
师:这个故事原来的题目不是《诚实与信任》。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生:《比金钱更重要》。
师:一猜就中。看一看,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比金钱更重要》。因为这个题目也包含了“诚实与信任”的意思。
师:有想象的空间。
生:我喜欢《诚实与信任》,因为它直接说出了内容。
师:这样直截了当。
生:我喜欢《诚实与信任》,故事中,双方都做到了这样。
师:这是故事的主题。
生:我比较喜欢《比金钱更重要》,让人很想继续看下去。
师:这个题目更能吸引读者。
师:在同学们看来,这两个题目各有各的好。但,更好的是故事本身,它能让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这个启发就变为一句话———
生: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诚实与信任。
师:这是一句格言。同学们,每一句格言背后不只一个故事,还有很多类似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写在了书本里,也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的思考:
结课的设计别具匠心。薛老师再度让学生回看主题、品味内蕴。猜一猜、比一比、评一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体悟语言的魅力,这充分体现了薛老师开放通达的教育理念。最终,薛老师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如果说,前段时间,面对有关深度学习的论述,我还在“雾里看花”的话,那么,薛老师的这节课就着实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
薛老师用课例说话,告诉我们———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语言、情感的协同发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运用。
深度学习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它既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双方相互给予的过程。
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思考“为什么教这些”“为什么这样教”。而潜心思考教学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让深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切实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第三篇:学习薛发根老师《我爱我》作文教学有感
学习薛发根老师《我爱我》作文教学有感
马桥小学 赵义周
今天上午我们在学校媒体教室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就是观看学习薛发根老师执教的《我爱我》作文教学实录。薛发根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在作文教学上造诣很深,对我这种作文教学一塌糊涂的人来说,能学习名师作文教学实在是受用,所以在知道了培训内容后,我的兴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视频播放后,我是侧耳倾听,可能是音响质量不太好或是老师说话较快的原因吧,我一直听的不真切,虽然心里郁闷,但也是看出了个大概,印象最深的要数老师的激情、尊重、民主、巧妙。下来后仍觉不过瘾,在家又看了一遍,看后,我在心里佩服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薛老师的课为什么上的这么好?我的作文教学应该怎样上呢?
一、薛老师的这节作文课的特色之处在哪儿呢?
1、尊重学生,营造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见了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这在整个课堂中都有这样的感受,正是这样的激情高涨、风趣幽默为整堂课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当然这与教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也是相辅相成的。记得课堂上一位学生在交流“我爱我”的理由时说:“我爱我的‘吃’”。这句话一出来,马上引起一阵笑声,薛老师也是稍楞了一下,但是并没有和一般人一样感觉好笑,并没有出言打击他,并因此问道:“吃什么呀?什么都吃是吧?这就叫做不挑食,牙好胃口好,这也是人的优点,对不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不敢保证我不会冷嘲热讽说他是吃货的,毕竟我对学生这样的发言没能力很快将它转化成学生的优点去看待和引导,这不仅与本人的智慧达不到有关,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才认识到我所谓的尊重学生可能只是留于表面和口头上的,薛老师的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薛老师就是这样,哪怕学生的回答是怎样的离谱,怎样的搞笑,薛老师并不批评打击,而是因势利导,将它引导到课堂所要表达的内容上来。
2、耐心倾听、巧妙引导,轻松交流,锤炼学生的语言规范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缜密和发散。
薛老师让学生交流:“我爱什么”,“我爱我”的理由时,常常会弯着腰侧耳倾听,一直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一种亲和力。在学生发言语言通顺内容还有一些偏离时,他会在学生交流完毕后进行启发诱导;当学生交流时个别词语使用不恰当或是语句不够通畅时,他会及时点拨纠正。这样学生不仅敢说了想说了,而且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说话作文中语言的规范准确得以培养,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好的习惯。记得老师让学生谈“我爱”这一话题时引题妙,兴致高。学生谈到爱父母亲人朋友及其他事物,这与老师今天所教主题还不符时,老师不急不躁而是先让学生谈,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思路打开,横向发散。之后老师一句话:“当我们爱别人时,要先学会爱自己”就把话题引到了今天要谈的主题上来了,真是巧妙啊。当学生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学生谈到我爱我的模样,一个学生仿照老师的例文说自己,老师非常幽默地说自己很荣幸,顺便肯定了仿写的方法。一个学生谈到我爱我的吃时,老师也巧妙地引导到这是优点不挑食。一个学生谈到好奇时,语言不够规范老师就顺势引导及时纠正。薛老师的巧妙点拨,无论什么情况都能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上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培养,学生开阔了思路,组织好了语言,写作也就不难了。这样的智慧真是让人惊佩。
3、注重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从而运用方法,训练写作能力。
当老师引出“我爱我”的话题后,老师引导“一个人爱什么东西都有理由的”,从而教给学生写作要“用事实”说话的方法,这样就“不空谈”,而且教导学生“事实”要“不重复”。当学生不能很好说出爱自己的理由时,老师出示自己的范文的一段,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描述是“爱自己的什么”,在另一段中,老师写出了自己的看似不好的特点——“小气”,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写作要“有曲折”,这样才“不平淡”,最后通过好几个方面的讲述又让学生明白讲述一个事物的时候要“多角度”。这样在围绕主题交流同时把写作方法贯穿其中的教学,既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又使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学生就会学得认真、乐在其中。
二、我的作文教学该怎么办呢?
以前,我的写作课之所以一塌糊涂,主要是这样几点:一是,准备不够充分,自己的思路没打开,相应的学生的思路就受到了局限;二是缺乏点拨的技巧,不能很好使学生的思路引导写作所需上来,同时在培养能力和规范学生的语言上也有欠缺;三是,自己的课堂激情不够,学生的学习激情没有很好调动起来,也就很难产生写作的灵感。
观看了薛老师的课,我是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虽然无法做到薛老师这种程度,但是学了反思了,总该有所改变的。我想我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开阔自己的见识和视野,提升自己的“智慧点”。主要是平时多看文学类书籍及语文教学方面书籍,时常到网络上学习来自于社会和生活的信息。同时多到网上看看名师的课堂教学。
2、多研究教材教参,多参考相关资料,多研究学生的实际状况,反复琢磨自己的教学思路,认真备课,做好课件。上课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也拿出激情来,沉浸到课堂中去,放低姿态,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尊重学生的一切交流,并适时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的思维和交流引导到学习的主题上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横向的纵向的和发散的培养,适时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其逐步准确优美。
3、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以前在作文教学中写作方法的指导,要么不全面不系统,要么不准确不规范,这就失去了运用方法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写作时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有了写作技巧,有的一点技巧都没有。那么对于我这个半路出家的老师来说,多渠道学习,多反思琢磨才是硬道理。只有老师有一桶水了,给学生一滴水才会游刃有余。
薛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他能把控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导点拨,但这就是薛老师的智慧,不是说我想在课堂上也适时点拨这样想想说说就能实现的,关键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名家教学杂谈
简简单单教语文
——读《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有感
暑假里,我有计划地品读了于永正的专著——《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对于书中每一节课例及专家点评我都反复品味。从这些精彩的课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名家的风范,他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是常青的,值得我们去好好地学习、效仿、借鉴。下面,我就这本书中的阅读教学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于老师理解词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雪中送炭”这个词语时,于老师说:请默读第二件事,想想“雪中送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联系课文谈理解。师总结: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多数词语,一读课文就会明白它的意思。同一个词语,由于语言环境不同,它的意思可能也不一样。这一课的“雪中送炭”就不是指下雪天送来了烧火的木炭。它是说志愿军饿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又累又饿,大娘带着妇女送来打糕。所以说,理解词语不能离开文章。在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的“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这两个词语时,于老师用小黑板出示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读,“……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学生句子读懂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也就理解了。“囫囵吞枣”就是读书不认真,没把书读懂。“张冠李戴”就是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再去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原意。我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于老师教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意,这不仅便捷有效,而且这种能力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笔就练字。于老师在课文伊始板书课题时,总会指导学生跟着写,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白杨》一课,于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学习现代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文章——《白杨》。“白”字上宽下窄;“杨”字右边“横折”的“折”,就是第一个折,要长一点,不然,就像短脖子的企鹅,很难看。大家把课题写一遍。学生写,师巡视,表扬两位写得规范的学生。在《新型玻璃》一课的导入语中,师: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精神。我觉得,在课堂上,于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边写边指导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三、以读书为本。于老师认为读和背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模糊性,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直觉的感悟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要加强读的训练”。于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理解: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读是识记的需要,读是培养认真阅读习惯的需要。于老师一方面善于激励,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通过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养成。于老师还提出读书要注意要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读、去思,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在这本书中,就体现了于老师的以读书为本的教学理念。①以问促读。在《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于老师问,这一课内容不难理解,现在我们看看怎么读好它,怎么把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志愿军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咱们先读第一节,边读边思考:志愿军在向大娘话别时回忆了大娘做的几件事?边读边画。②以讲助读。《再见了,亲人》的教学片段中,于老师讲到,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谁站起来读?读得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学生读。师又讲到,她忍住了悲痛。从这儿看出她很刚强。同学们,这里有恨也有爱,对敌人的恨和对亲人的爱交织在一起。谁再把这一句话读一下?这叫以讲助读。要讲解的,一定要讲,但要精当。③以情促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中,于老师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学生在读故事中理解“爱抚”后,师深沉地讲述:可是,伯父不幸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大家现在的理解比刚才会更深刻了。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是第一次以情促读。在理解“黑洞洞”、“碰壁”的意思后,师用低沉的语气说:“同学们,伯父多么富有斗争精神!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可是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再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是第二次以情促读。在学完第八、九两段后,师讲述: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对黑暗的旧社会十分憎恨,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位对下一代特别慈祥的伯父,逝世了。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那时他才56岁。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见不到他的慈祥的面容了,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再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师动情地范读,这是第三次以情促读。我认为,于老师善于以情促读,多次加温,结果学生一次比一次体会得好,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
四、重视写话练习。在教学《新型玻璃》第二课时,让学生以自述的形式,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种玻璃,写出各自的特点、作用,为自己作个广告。在夸自己的同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写,再交流点评。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于老师让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同样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写。而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句子比较,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再出示课外的一篇写大公鸡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分辨出事物和联想,体会联想的好处。最后给一篇描写荷花的短文适当的加点联想,使文章更美。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最后环节,让同学们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学生写好后,“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在我看来,课堂上,于老师的写话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有收获、有体会、有积累,思维活跃,真可谓“匠心独运”。
五、评价语言激励幽默。于老师在教《新型玻璃》一课,一名学生读了两遍没有读好一句话,老师鼓励他:“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当学生读对时,老师说:“向别人介绍一下经验好不好?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生回答:“要看准课文。”师补充:“对!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生:三遍。师:三遍不行四遍!反正多着呢!这就是你的经验。明明读错了,却让他介绍经验!明明该批评,却变成了鼓励与表扬!当学生读错了时,他还有这样评价:你很顽强,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直到胜利。这个幽默的细处体现了大师的良苦用心,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真是既教书又育人。这就是于老师的评价艺术。
“简简单单教语文”,这是于永正老师所追求的教学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这本书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于老师就像一部厚重的经典,还需要我们认真地研读、学习。今后,我会更加刻苦地向名师学习,不断磨砺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阅读心得
安徽淮南师范附小洞山校区 陈燕
一提起 王崧舟老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深邃睿智的眼睛,他语文味十足的《枫桥夜泊》,他所提出的“诗意语文”的理念,还有他在小学语文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探索的热情与执著。
近期,忙碌之余,我潜心阅读了《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除了惊叹,更多的是敬佩。我惊叹于他课堂中的那种神韵,那种高超的课堂智慧,那种引领的策略,更敬佩他丰厚的文化底蕴,视语文教育为生命的忘我境界。整本书以“诗意语文”为核心,通过一堂堂生动的课例,向我们深度剖析并完美诠释了王老师对于诗意语文的理解:“诗意语文,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才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
整本书细细阐述的诗意语文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语感。这也是整本书读完对我触动最大,感受最深,思考最多的地方。诗意语文认为,语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原点,是一种以精神直觉为内核的,裹挟着人的情感、想象、理性、意志乃至潜意识的精神形态和机制,是沟通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枢纽。就语文教育而言,诗意语文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促进其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仔细梳理,自己的启发与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语感,诗意语文的原点
语感,简言之就是一种对言语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学生而言,有则有,无则无;强则强,弱则弱;敏责敏,钝则钝。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移植,也不能粘贴,语感只能从自己的心灵深处慢慢地滋生起来,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言语实践来获得,来积淀,来实现。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遵循学生语感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感训练平台,还学生以自主发展语感的时间和空间。
那么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至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协助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感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带领学生经由课文走向一片新的语感天地。
由此,我觉得其实这种观点和商友敬老先生倡导的 “活泼泼的教育,活泼泼的人。”不谋而合。学生是一个个活泼泼的个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少一些理性的分析与解释,多一些朗读与感悟;少一些训斥与说教,多一些鼓励与引导。教师的教法不要花哨,却要巧妙,引导不要繁杂,却需有效。简简单单教语文,快快乐乐学语文,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
二、以发展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要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必须构建一套能使学生自主、充分、积极地发展自身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体悟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运用语言,习得语感。
第一步,让学生通过听、看、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这一阶段的读务必充分,做到“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到一字。”在学生对语言材料有了充分的感受以后,可以适当穿插说、议、写等环节。
王老师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伊始,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激情而内敛的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读了宋小明的诗《你是这样的人》,一下子就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爱戴、崇敬之情展示在了学生面前,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一般的情感氛围和基调。有了这样的氛围,有了这样的基调,孩子们就能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进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
第二步,指导学生从言语运用的角度,精选并紧扣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如课文中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语句,一些在表达上较有特色的词句或段落,一些体现语言规律的言语现象等,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言语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体验,调取自身的阅读积累,深入品味这些精选的言语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体悟由课文所带来的高品位的语感。在这一阶段,“读”依然十分重要,而且要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读得形象,读得和谐,读得感人,使学生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如王老师在《赤壁之战》教学中,紧扣“笑”字,引导学生体会他在笑谁,进而体悟出这简单一笑中所包含的轻蔑、自信、宽慰、喜悦与智慧,而且学生每悟出一处,就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这个笑字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与语文学习的妙趣连连。
王老师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在学生充分初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住了“极其简单”这四个字,让学生体会简单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而不是“十分、非常、很”?这引导的过程处处体现了王老师的教学智慧,层层深入,不着痕迹,水到渠成。最后,王老师一句精妙的导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在我们心中涌动,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把学生引向更深处,触摸到了文章的主旨。
类似这样的实例太多了,《荷花》一文中的“冒”;《鸬鹚》一文中的“抹”;《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纹丝不动”,王老师总能抓住文章中最最精彩的那一点,然后不断扩大,引深,在品词嚼句中,体味情感。归根结底,我认为,这精彩之中包含着王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己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还有课堂上信手拈来的智慧,没有这种种功底,就不会有这种课堂的神韵与魅力。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从表象去模仿,应踏踏实实修炼内功,不断提升内在的文化素养,不断超越自己。
第三步,重新回到课文的整体上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适当改变课文言语进行复述,抄写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等,引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文中优美规范鲜活的言语材料,积淀高品位的语感。
这一阶段,“读”仍然是主要活动,如果说前一阶段的读主要是“美读”的话,那么这一阶段的读则主要应该是“烂读”。烂读是一种无意识的,一遍接一遍地读。通过烂读积淀下来的语感图式,就能在学生的读写实践中发挥生成、监控的作用。
比如,王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中,在学习总理一丝不苟审阅文件之后,王老师巧妙设计了一个带领学生“烂读”的环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今晚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学生接读);夜很静,人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总理依然在写字台前,只见他——(学生接读);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总理揉揉疲倦的眼睛,继续审阅他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学生接读)。一遍遍地动情朗读,学生的情绪高涨,语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
第四步,组织开展各种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交际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习得丰富的语感。王老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言语实践的环节——为邱少云写碑文。在舒缓而充满着缅怀情绪的轻音乐中,学生自由写话。接着教师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同学们,面对着万古长青的苍松翠柏,面对着高高耸立的英雄纪念碑,面对着战友邱少云的在天之灵,请把你心中的碑文向着高山说,向着大海说,向着先烈的在天之灵说——(指名说)学生们动情 地说着,王老师适时地引导点评,引领学生攀上了高峰,迸发了情感,潜移默化的运用了语言。
总之,“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四点,反映了语感习得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感受是前提,领悟是关键,积累是基础,运用是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还应该注意还学生美读涵咏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比较揣摩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触发贯通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欣赏评价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得越主动,学生的语感发展就越主动,教师还的越有效,学生的语感发展就越有效。
“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老师和学生诗意地栖居。”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多美啊,多令人向往啊。这是王老师执著追求的梦,也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梦。
“王崧舟是诗,精神栖息;王崧舟是河,孱孱沁心;王崧舟是土,浑厚粘稠;王崧舟是菘,吐故纳新;王崧舟是舟,沧海一粟;王崧舟是„„”有人用这样一首小诗来形容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我曾听过王老师的课,确实让人震撼,一直以来我很敬佩他,他的教学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越看越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所折服。他的课总是那么美仑美奂,情趣盎然,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
“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就是诗意语文。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这是王老师对诗意语文的精辟解释。“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善、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有的课让人精神振奋、如闻仙乐,有的课却让人昏昏欲睡、枯燥乏味。原因就在于一些课堂语言有余生动不足、阐述有余文气不足,因此导致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听不进、不想听,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把握,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实质上是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语文课应该给人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更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存在。其实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呼唤着诗歌和诗意的回归,具有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诗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对人的关注,这与语文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的需要,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在更高的生命层次上进行积极主动的发展,这是时代所赋予的核心内容──主体精神。语文是一门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课程。语文本身的特点注定了其诗性特质。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 对呀,语文课本该是这样,应该是这样!
那么,如何追求语文教学的诗意呢?
1、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引用诗文名句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意境,更主要是表现在灵气地解读文本。语文课堂的生命同诗一样,需要教师像创作诗一样去推敲、锤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的职责便是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通过人情物理去解读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需要富有艺术性的语文教师来创设。“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
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体会,抒发情感。诗歌一向高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成为文学园地里打动读者心灵的一方净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也就要拿起这面大旗。
3、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老师。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高超的教学艺术,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学习,学会想象,学会感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我们强调语文的诗意,旨在强调一种诗意的人生,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在充满诗意、富有情感意味的课堂气氛里,探求人生的真谛,学生就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丞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丞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茏、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的境界之时。
第五篇:名家推荐
名家介绍
辛晓娟,笔名步非烟,笔名来自于皇甫枚所著的唐代的传奇《步飞烟》。当代的女性武侠小说作家,被称为“北大才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她的作品有《华音流韶》系列、《武林客栈》系列、《昆仑传说》系列、《修罗道》等。2004年,她获得了“温瑞安神州奇侠奖”。此外,她还曾受金山公司邀请,写过《剑侠情缘》小说。
青春文学作家,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学就读于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师从“北大少帅”之称的钱志熙教授。2004年起,在《今古传奇》、《武侠故事》、《新武侠》、《武侠小说》上发表作品数十篇上百万字。2005年中进入出版市场,现已出版作品10余部。其写作风格以武侠和魔幻色彩交相辉映为长,故事性与文学性兼重的写作特色以及学历背景,拥有以期刊读者为基础,但又广泛于期刊读者,因此在以高中~大学的青少年为主的读者群基础上,更受到大学以上的高学历人群追捧,是近年来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锐青春偶像派实力作家。
2004年获温瑞安神州奇侠奖,全国大学生武侠小说征文比赛二等奖。2005、2006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2005嵩山杯武侠征文一等奖。2004年任北大中文系诗社主编。2005年成为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首期专访明星。国内一线网游《剑侠情缘2》新武侠代言人。06年大型武侠网游功夫online文化大使。2008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的访谈嘉宾。
2010年1月6日与“一起写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起写网举办的大学生原创故事、剧本大赛的形象代言人。
2012年3月,最新作品《云天之外·木兰花开》开始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