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用落实、生根课堂
让语用落实、生根课堂
—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语用课堂案例赏析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麻舍所小学 马江莲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我的理解,“语用”就是语文实践。课堂上实现语用教学就是要采取“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让语用落实、生根课堂?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
9月20日我参加了曲靖市小学语文培训活动,很荣幸的听到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让对“语用”雾里看花的我,顿觉眼前一亮。下面是我对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的赏析:
一、抓住文中关键词,打开读写结合的语用切入点。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生朗读)
【直接入题,干净、简洁。“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学生猜想回答)
师: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月亮升起来的晚上。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从“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生齐读)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教师深情引导,随机指学生朗读这个句子)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师:孩子们,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树和鸟儿、鸟儿和树之间的什么感情?(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板书:深厚)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预备,起——(生齐读)
【这个环节,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创设各种情景,在反复的想象,朗读中,品味“天天”,把简单的文字读成了画面。在清脆叮咚的回环诵读里,学生们自然感受到了树与鸟儿那一唱一听,相伴相守的美好】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来,打开作业纸,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写的时候,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语。
(屏幕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__________ ; 鸟儿呢,长得 __________。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写话,教师巡视)
【一个词,大师如此睿智地寻觅到期间包罗万象的想象空间与训练元素,为学生找到了读写训练的切入点。大师真高明啊!在教师诗意的引导中,学生读出了树与鸟儿真挚的情谊,自然会想知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童话本身没有任何说明,恰好留给孩子们想象,说写的欲望,何须生硬地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手中的笔。大家一定会想,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为什么只喜欢跟这棵树做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笔下的这棵树。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高大、粗壮、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
师:孩子们,森林里有千万只鸟,树为什么只喜欢跟这只鸟做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笔下的这只鸟。
生:美丽、可爱、小巧玲珑、像小精灵(教师板书)
师:这个比喻真贴切。孩子们,我们看黑板。森林里有千万棵树,然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样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接读。)
师:同学们,借鉴这两位同学的写法,你试着修改一下自己写的树和鸟的外貌,先写“特别怎么样”,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学生修订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是的。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多么深的缘分哪!当你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我想,你的感受又会不同。(生齐读)
师:可是,孩子们,你一定已经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写树的模样和鸟的外貌,是吗?
(教师擦去板书:高大、粗壮、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美丽、可爱、小巧玲珑、像小精灵)
师:如果故事的开头有了树的模样、鸟的外貌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感觉很具体。
师:是啊,仿佛树和鸟就在我们面前了。但是故事既没有写树长什么样,也没有写鸟儿长什么样,读了这样的开头,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不生动。
师:是的,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命名它,就叫平淡。(教师板书:平淡)至于平淡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你还可以继续往下读这个故事。打开课文,自由地朗读《去年的树》,看看这个故事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童话的开头简单素朴,王老师却敏锐地抓住“天天”这一关键词,打开了启发想象、训练读与写的切入点,创设出了美好的课境。学生们在一次次情景诵读里感受,在想象中发现,在写作中品味,树与鸟儿和谐共处的画面已如在眼前,教师再提醒孩子们关注文字风格的平淡,如此,想象的丰富与文字的简朴形成落差,也构成了课堂教学第一次张力。故事为什么写得如此平淡?故事会平淡地写下去吗?老师不动声色,接下来的阅读已悄悄充满期待。】
二、补白提示语,打开语用训练的通道。
师: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会说话的人物,谁还记得是哪五个?找出他们的对话。
生:树、鸟儿、大门、树根、小姑娘。
【“找出五个会说话的人物”,显然,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向了对话。因为五个人物的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情节。】
(学生找出,屏幕出示四次对话,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最后说说谁读的好,谁读的不好,自然引出提示语。)
师:他是实话实说,真是,旁白没读好。当然,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发现我读的提示语,或者说旁白,太简单了。读着没劲儿。你看,是吧!“树对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问树根”,“鸟儿问大门”,“鸟儿问女孩”,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三个问,你让我怎么读?真没办法读啊!
【由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的问题,巧妙!“旁白读得不好”,意外的答案使课堂曲折生姿。这也是本堂课里唯一一次幽默的调侃,猜一猜,笑一笑,节奏得以调节,一张一弛,课堂之道。同时,这也为后面补白提示语,打开学生的语用训练通道,做了铺垫。】
师:孩子们你说怎么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有味道,有感觉啊? 生:给提示语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会让它更有感觉,更有感情。
师:是啊!你真有经验,怎么加提示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其实咱们这个单元前面学过的课文就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大家看,前面的那个童话《巨人的花园》。(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给予引导,在朗读中发现提示语的妙用。由此引出本文故事开头缺乏提示语。引入《巨人的花园》,是复习旧知,也是品读比较,更是接下来小练笔的范例,一石三鸟。如此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朗读能力在不在不觉中得到提升】
师:好的,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我们先来看一看树跟鸟儿的那一次对话。(大屏幕出示:
1、树______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2、鸟儿 ______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3、“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______ 问树根。
4、她 ______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5、鸟儿______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学生练习加提示语。)
师:好,不要着急,让我们再重新走进这个故事,在故事当中,我们来好好揣摩、体会他们内心的情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为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鸟儿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过冬,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什么?鸟儿的心情又是什么?(生在反馈中加提示语朗读句子。)
(师生根据板书,加上提示语,再次合作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声情并茂。)【在教师诗意的引导下,通过想象、写作与朗读,孩子们把这个简洁含蓄的故事读厚了、读丰满了,树与鸟儿离别的情景如在眼前。】
师:是的,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分手时依依不舍,就在他们分手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次约定。
(屏幕出示:“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学生朗读)师:孩子们,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这是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带着这个约定,树开始了这个冬天最漫长的等待,寒风起了,大雪落了,但是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因为他的心里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学生再次朗读那两句话)
师:我们的鸟儿开始了跋山涉水,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大河,飞过了原野,飞过了沙漠,她飞得千辛万苦,然而她的心里却是甜的,却是温暖的,因为她的心里一样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学生再一次朗读那两句话)
【一遍又一遍地在朗读中重温这关于春天的约定,一遍又一遍地体会树与鸟儿的深情,也就一遍又一遍地为后文苦苦地追问与寻找做好了铺垫。】
师:是的,就这样,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鸟儿迫不及待地从远方飞了回来,她飞呀飞呀,越过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了这片森林,来到了她的好朋友大树的地方。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他惊呆了。孩子们,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屏幕出示:“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____问树根。)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
师:然而,得到的结果让人揪心,伐木人把树砍倒了,拉到了山谷里去了。鸟儿告诉自己,必须去找,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我还要为他唱去年的歌。就这样鸟儿飞向了山谷,飞到了工厂,她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前。这时,她的耳旁,传来了锯木头的“沙、沙”声,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树一定会更加危险。孩子们,这个时候,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生: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是的,她心急如焚,她能不心急如焚吗?然而答案再一次令人不愿相信,因为她的好朋友树被切成了细条条做成了火柴。那一刻,鸟儿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春天,她又一次跌入了那个可怕的冬天。然而,她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那一场关于春天的约定——
(屏幕出示:“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师:这个约定一遍一遍地在她心中回响着——(学生含泪再次朗读)【追问与寻找的苦旅中,那个关于春天的约定在孩子们含泪的朗读里反复重现。鸟儿如何知道啊,那分手时轻轻许下的诺言,竟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兑现!】 师:就这样,带着这个约定,鸟儿继续了她的寻找。她飞呀飞呀,她飞向了村子,飞向了暮色。她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大屏幕出示:鸟儿______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教师板书:伤心欲绝)
师:对,她的悲伤到了极点,甚至觉得自己的气息也要终止了。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鸟儿这一问是这个故事当中的最后一问。来,我们一起替鸟儿做最后一问。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我们回头看黑板。真没想到原来在鸟儿、在树的内心有那么丰富的感情啊!当一对好朋友分手的时候,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难过。师: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恋恋不舍。师: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寻找她的好朋友——树的时候,她发现树已经不见了。这时,她的内心是如此的——
生:(齐答)急切。
师: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被伐木人砍倒,拉到工厂里去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如此的——
生:(齐答)心急如焚。
师: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树已经被切成细条条、做成了火柴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那么样的——
生:(齐答)伤心欲绝。师:孩子们,从鸟儿的心情当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她跟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那就是——
生(齐答)深厚。
师:请允许我再写一遍深厚,你也可以在书上再写一遍。(板书:深厚)让我们体会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鸟儿的这些对话。我读旁白,你们读人物的对话。
(师生根据板书,加上提示语,再次声情并茂地合作朗读文中的四次对话,)【仍然是想象、写作、朗读,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填补了文中的空白,也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如此,孩子们对童话的阅读与思考便是诗情的、诗性的,而不是抽象的、理性的。】
师:通过这样的写,通过这样的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是那样的——深厚
师:然而,我们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写鸟儿和树的任何表情和心情。(在“写表情”前,板书“不”,形成“不写表情”)你读这样的文字,感觉是什么?
生:要是有了这些提示语,我就感觉很生动,没有就感觉很无味。师:无味,是的。这样的感觉就是平淡。我们再写一遍“平淡”。(教师板书:平淡)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王老师以前面学过的课文片段《巨人的花园》为例,着力引导学生在加提示语的过程中反复品读文中的四次对话,打通了语用训练的通道。这种设计、引导,为机械的、无病呻吟的感情朗读指导找到了具体、有效、自然的方法;也于润物无声之中进行了写作上的指导。这四次对话,串起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也是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最佳依托。执教者巧妙地运用想象、补白提示语与反复的入境朗读让学生进入了文本,进入了人物内心。
“让我们重新回到故事里”,老师用自己深情的描述创设了四次对话的背景,也在课堂中营造出一个强大的“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写作、朗读,以及那只执着追问着的鸟儿,一切都在境中。
当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老师一一擦掉黑板上的文字,再一次让孩子们感受文本语言的平淡素朴,强烈的落差形成课堂的第二次巨大的张力。
为什么故事要这样平淡地讲述?王老师似乎又是把它提了出来就置之不顾。孩子们对作者的冷静与无情似乎有些不满了,执教者却依然从容不迫地看着故事走向结局,引着思考走向深入。】
三、捕捉语用训练点,写法引路,习得语用方法。
师:故事有一个平淡的开头,故事又接着平淡的讲述。故事的结尾是否还会平淡呢?我们来看一看。
(屏幕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生朗读)
师:孩子们,读完这个故事的结尾,你可能会留心这样一个细节。在鸟儿唱歌之前和唱歌之后,她有一个看起来很简单很简单的动作,前后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你留心到这个细节了吗?这个细节就是——
生:她唱歌前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歌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师:一个字,那就是—— 生:看。
师:没错,就是看。师:谁都知道,鸟儿为了这一刻历尽了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现在却只能“看”。静静地看,默默地看,就这样看着,看着,她的眼前仿佛又一次出现了过去的画面——
(舒缓而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课件再次依次播放鸟儿给树唱歌的温馨画面,教师根据画面深情提示,学生再次反复朗读句子“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他分明记得自己站在树枝上给树唱优美的歌,树呢?
生:(读)听着鸟儿唱。
师:她分明记得自己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生:(读,含泪地)听着鸟儿唱。
师:他分明还记得自己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生:(读)听着鸟儿唱。
师:他分明还记得自己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生:(读,声音哽咽)听着鸟儿唱。【又是重现。这次重现的是鸟儿与树曾经相伴相守的画面——那曾经像夏日小情歌一样清新、像晚安小夜曲一样温馨的画面。往事重来,悠悠难忘,我曾经就这样唱给你听。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背景,同样的音乐,甚至老师引读的话语也几乎一字未变,唯一不同的是孩子们含泪的眼。】
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来了。留在鸟儿面前只有这样的画面——(大屏幕回到灯火的画面)
师:她看啊看,她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灯火。
师:是的,她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她的好朋友树。
师:是的,她看到了树,那已经是去年的树了,此时她的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树说呀!孩子们,拿起你的笔写一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写一写她内心的真情告白。写的时候,请你用“树啊树”开头。可以是伤心的话,也可以是责备的话——(学生在音乐声中练笔写话,教师指导巡视。)
【“此时她的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树说呀!”——简单,自然的一句过渡语,再一次为学生捕捉到了读写结合的语用训练点。同时,写前,教师给予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学生漫无边际的写作,也更好地为学生打开了与文本对话的窗口,为学生的感情提炼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有没有写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个瞬间,你完完全全化成了故事中的那只鸟。为了这个春天的约定,为了给自己的好朋友唱起去年的歌,鸟儿历尽了千难万险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是,留在她眼前的只有这盏用朋友的身躯化成的灯火,这一刻鸟儿有多少话要对他说——
(学生在朗读中反馈小练笔)【第三次动笔写作。孩子们的话语稚嫩却真切,我们相信在提笔的那一刻他们已完完全全化成了故事中的那只鸟。】
师:孩子们,你们写得多么感人又多么真切!我们在鸟儿的内心独白当中,感受到了她的——深情怀恋、责备与不舍。)(学生接答)
师:是的,面对着灯火,面对着去年的树,鸟儿的内心有那么多的话,让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那就是——(自由应答)深厚。
师:此深厚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却不见一个字,不见一句话。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样一个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动作,那就是——
生:(自由应答)看。
【千言万语只化为一个简单的“看”,孩子们在反复的对比与体验里感悟着“情至深,语至淡”。】
师:多么普通的一个字眼,多么平常的一个细节,甚至让我们感觉有点枯燥,有点乏味,但故事就是这样写的。看着,看着,鸟儿就唱起了去年的歌。假如大树在天有灵,他听见他最要好最思念的朋友唱起了去年的歌,他的心情又是什么呢?(生:自责,内疚)
师:其实它无需担心,当鸟儿为他唱歌的那一个瞬间,我相信一切担心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这样一首歌,在大树的心目当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在鸟儿的心目当中也不会随着岁月的老去而老去。这是一首超越了时间的歌,这是一首永恒的歌。孩子们,带给我们这首永恒的歌的故事,就叫做——(教师指课题)
生:(齐读)去年的树
【鸟儿的再次歌唱,是践约,是怀念,更是对死亡、对无常的超越与对抗。是的,世事难料啊,当大树与鸟儿相约春天的时候,他们如何能预知如此的命运、如此的结局?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无常就是宇宙的真相。鸟儿面对生命的无常,寻找,追问,歌唱,并在这永恒的歌唱里得以释然,所以在故事的最后,“鸟儿对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就飞走了”。
当然,如此厚重的主题实在无法向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清楚地讲述,于是,王老师的教学也是含蓄的,他只是让孩子们体会、理解与想象,然后在师生的交流对话里引导他们去感知树与鸟儿深厚的情感,感知这歌唱的意义——
“这是一首超越了时间的歌,这是一首永恒的歌。孩子们,带给我们这首永恒的歌的故事,就叫做——去年的树。”
由此,课堂中“阅读理解”的线绾结,系上。】
师:孩子们,我们看《去年的树》。它没有写外貌的句子(擦去板书“不写外貌”),它没有写表情的词语(擦去板书“不写表情”),它也没有写心理的言语(擦去板书“不写心理”),请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生:不是)作者明明会写,为什么不写?
(教师板书:在三个“平淡”与三个“深厚”之间画出空白框)生:可能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平淡的课文。师:你还固执地认为它就打算平淡到底。生:可能作者想让我们自己琢磨。
生:作者想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来感受这一种的感觉。不写出来,自己想的可能更加有趣,更加伤感,更加漂亮。
生:可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想像空间。
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看到这个留下的框了吗?(手指板书)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是的,它不写表情,它不写外貌,它不写心理,它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在框内板书:想象)正是留下那么多的想像空间,这个故事才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巨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
生:(齐读)去年的树。
【教学的最后指向了这个童话的言语特征,也是这个童话最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显然,执教者不满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他将课堂的最后一锤敲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前面的疑惑由此解开,至此,课堂中“学习表达运用”这一语用训练的线也绾结,系上。
欣赏完大师的这堂课,教者的审美,音乐的选择,诗意的引导,淡淡的忧伤始终萦绕在我心中。
回望,课堂中三次练笔后,不难发现,一个词,一个句,一个片段,大师都能寻出语用训练点。如果语文课堂时时都有这样的结合点,并把这个点当成语文课的常态,语文课必然生气盎然,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这种训练中也必将有长足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语文学习的本体。”这句话是王崧舟老师在《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的专题讲座中一再强调的。王老师围绕着“回归本体,指向语用”阐述了:文本细读的视角就是语言文字运用;文本细读的重点是发现文本秘妙;文本细读的目的是确立语文价值。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堂”。在生活中,任何一个地方,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综合性体现了人们交往的能力。语文素养的体现就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发现文本秘妙”,捕捉语用训练的结合点,让语用落实、生根课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回归本体,指向语用》(王崧舟老师2014.9.21在曲靖的专题讲座)
(字数9115)
第二篇:让德育与课堂共生根
让德育与课堂共生根
【摘要】2016年4月,《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正式发布,“德育课程一体化”走入了学校的眼帘。“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做到四位一体。作为一线实践者,深知在“四位一体”中融通“学科课程”无疑是最难的一环,怎样能“既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还能让各学科内容的德育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联通“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几番探索,历经两年的研究历程,学校以“主题整合”为切入点,对“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通进行了重点攻克,孵化了主题式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 渗透点 实施策略
一、分解梳理――纵向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点,为主题式课程奠基
1.梳理,让德育目标“有迹可循”。众所周知,受学科本位思想的限制,“德”与“智”一直是“隔江而治”。学校首先组织教师依据教参及教学经验,将各年级各学科各单元渗透的德育目标进行挖掘梳理,编辑完成《分年级分学科单元德育目标指导手册》,依据手册,老师可以直接看到某年级某学科某单元需开展的德育教育及目标。同时《手册》在装订时便直接按照“各学科纵向汇总、各年级横向汇总”两种样式进行装订,这样“纵连成线、横结成面”的指导,更有利于让教师利用丰富的学科文化渗透德育,实现全科育人。
2.分解,让德育目标“落地生根”。即老师先将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然后再将教学内容与分解后的课程标准,进行一对一匹配,“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还包括方法性知识内容。比如,数学学科我们结合一体化实施纲要中数学“思维严谨、理性精神”两条德育范畴,围绕教材及教学经验,提炼出“分析综合”“归纳”“分类”等18类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仅“分类”这一种数学方法,我们就将其进行了五个年段十个学期的能力分层,然后再将教材中相关教学内容与之匹配。这样,老师对于这项能力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达到的标准一清二楚,学生也在各个年龄段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另外,众多学校的实情是,德育课程经常作为一门副科,没有专职教师,所以教师对其德育任务、德育目标并不十分清晰。基于此,我们先对《品生》《品社》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再将分解出的目标与教学内容一一匹配,如一二年级品生课标内容中有这样一条“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匹配后我们发现它分别存在于“二上: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二下:我们的大地妈妈,美化家园”两个主题单元,那么我们把对学生开展有关于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就直接放入二年级品德课中,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许多班会、校本课的课时量,而且这样的德育目标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它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既有全盘的架构、把握、梳理,又与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深知,评价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要想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就必须先改变学科评价。所以,我们在目标打通的基础上,分别在语文、数学学科根据不同课时研发不同的评价量规,这些量规中很大一部分比重就是??绕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内容制定。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五年级的评价量规,会从“参与性、责任分配情况、互动的质量、成员角色扮演甚至是冲突的管理”几个方面从“师评、自评、互评”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目前学校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评价量规都已经从学期的课程纲要到单元计划再到每课时都进行了精心研制。
二、融合统整――横向融通各个学科的德育渗透点,构建四位一体的主题式课程框架
在分解与梳理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后,我们发现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蕴含了广泛的德育目标。而且许多学科之间的育人目标或育人内容是有交叉或重复出现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育主题相同”。例如,《我换牙了》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春节》主题分别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与《音乐》教材;《秋天》主题分别出现在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而“爱国”的主题仅在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就被分别安排在语文――《开国大典》,《品德与社会》――《不能忘记的屈辱》,数学――《中国的世界遗产》等。
2.同一主题出现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例如《认识对称美》被先后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美术《对折剪纸》、三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对称》、四年级下册数学《对称》等教材。比如“认识事物的变化”主题,三上语文有《利比亚的木匣》,三上美术有《万花筒》,五年级科学有《认识人体》等。也许因不同学科教材编写人员的不同,所以导致很多教育主题,学生是被重复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其中一些内容进行整合,既减少教师的授课压力,学生还可以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合二为一”,依托品德课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领域,确立了我校“健康、校园、家庭、家乡、国家、世界”六大一体化课程主题,并从内容、目标、评价、实施四方面构建了一体化课程框架。每学期各年级会围绕指定主题,选取恰当的小主题,采用“1个周+2个月”的方式开展教育,“1个周”即集中利用一个周的时间在全年级开展全学科整合式教学。“2个月”即在主题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至少还要将爱绿护绿行为持续2个月。这样全学科、整合式的一体化教育,既避免了重复、零散,又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愿景,而且主题式的全学科课程教学,将以往单一的、碎片化的育人转化为全科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学生学得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和饱满。
三、实践提升――超越学科开拓德育教育的时空,打造丰盈师生生命的无边界教育
“我们给孩子精心编辑了课本,却忘了最好的教材是生活本身。”学校在整合所有课程资源之后,还专门开发了一门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无边界主题式德育课程――《奇妙的变化》。通过整合自习、校本等课时,按低、中、高年段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自然、社会”三个层次探究身边的变化,在不断的认识变化中,学会正确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比如,一年级同学在学习《奇妙的变化》“牙齿”主题单元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诸如“牙齿小实验”“阅读牙齿绘本”“牙齿自画像”等小项目学习,在“教室小课堂学习、学校中课堂展示、社会大课堂实践”三维空间的学习中,培养了品格,提升了能力。此外,学校的无边界课程还包括“每个教室都是一门课程”的教室主题课程、以及为特长、特需、特殊等不同类型学生专题打造的星星课程等。当我们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打通之后,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也就自然而然相互贯通。比如,今年清明,我们就做了一期“印象清明”的主题课程。在班会课上“知清明”之后,就号召学生将语文与美术学习经验相结合的“诗情画意话清明”活动;将综合实践课与传统文化课相结合的“捏面燕儿”活动;将亲子实践活动与“烈士墓前祭英魂”相结合,不同的教育活动,传达了同一教育主题,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围绕同一教育目标,实现了360度的无缝衔接。
在一步步筑基的过程中,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也逐渐完善、清晰起来。有人说,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伴随着学校主题式德育一体化课程的研究,学校育人已呈现出“花繁枝秀香已馥”的良好态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让德育回归教育的中心”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
第三篇:落实语用教学
落实语用教学
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1、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要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在认知上出现问题,无法自行建构,教师此时不能简单粗暴的纠错,而是要善于在言语实践中帮助学生自己建构。)
2、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倾吐的过程应该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应该完全同步。
二、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
1、思考着读 思考着读的核心是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自学、先学,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领会、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
2、比较着学 要真正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落实到实处,必须完成语文课堂的转型,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思。比较着学,不失为一种选择。
3、拓展着写写是语言的一种编码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课堂就有了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时空,避免了在内容繁复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无声,“趣”味盎然写景类文章独立阅读的方法:先读出景是怎样的探究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追问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达的读写结合阅读过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
四、让词语在交际中活起来
1、结合课文情境,第一次点击词语
2、结合练笔语境,第二次点击词语以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为目标,把重点词语、短语复现,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练笔,让这些词语成为积极语汇。
五、语用,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教师的提问,要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有关联性和层次性,不要个个孤立,更不要没有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然后根据这些语言现象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语用的意义有两层:首先是正确的理解词句的本义,其次是在运用过程中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
六、让“词语盘点”教学“实”起来一词一世界。词语教学是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是散落在单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谁分得最正确
2、比一比,看谁积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谁找得最正确
4、填一填,看谁填得最恰当
5、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形象
6、写一写,看谁写得最连贯
1、画面相辅,让“日积月累”鲜活起来
2、拍客寻美,让“日积月累”生活起来
3、照片注释,让“日积月累”活用起来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载体,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个语言点,不同年级的教学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经验的起点研制阅读教学内容,举要删芜,才能让不同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看似寻常最奇崛,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欣赏的眼力,教师须慧眼识珠,看到学生看不到的语言风景,引导学生在疏忽处驻足欣赏,平中见奇,体味语言魅力,发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管建刚《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自然段摆出观点,是“起”;第三自然段顺着观点,举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举出反面例子,是“转”;最后总结,是“合”。如此梳理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式样,也开始关注揣摩篇章结构特点。
第四篇:让感动在心灵深处生根doc
学习英雄大爱无言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真善、信义、孝道等传统和时代精神。2月27日上午,宝应县石桥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分批次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视频。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守护“炕头课堂”14载的高淑珍、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听着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字眼,看着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身影,十大人物的事迹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中国,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感动中国人物”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这次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培育民族精神。引导每个孩子都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篇:语用课堂的魅力
语用课堂的魅力 普洱观摩心得
2014年9月20日至21日,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语文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普洱思茅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行。两天时间听了四堂课,一个讲座和一次评课,五堂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每堂课都有值得借鉴和引发思考的地方。这几堂课虽然教法不一样,教材不一样,但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即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知来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品味语言文字的特色,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知识渊博,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超凡,细读文本并能超越文本,超越教师本身,没有囿于教材的束缚,传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听课中有很多收获,总结归纳以下:
1、创设情境手段巧妙。
王崧舟老师在《去年的树》一课教学中,善于挖掘文本中浅近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事物的价值,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以及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和语言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童话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整堂课就像一首美好但带着淡淡忧愁的诗歌,令人回味无穷。
2、评价中肯充满激励。
几乎每位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和回答都能迅速作出反应,给予中肯的评价,那一声声“真好”“你真是太棒了”是给听课的孩子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让孩子能够自信大胆的表达,营造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些评价并不是空洞的表扬,而是实事求是中肯的评价,同时又带着激励,带着鼓舞,带着智慧,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学生,进入其中,忘却了学生的身份,在场的每位学生相信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这样的课堂,学生受到尊重,得到肯定,发现自我,从而成为真正的主人。
3、细读文本超越教材。
张敬义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他带领学生积累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手法,每一个环节的设定就像一个个连环套,一步一步走入文本的深处,却又是那么不漏痕迹,这正是文本细读后的领悟,对教材张弛取舍后的思虑,一切是那么不经意间,仿佛妙手偶得,却又是精雕细琢后的精品却不着痕迹。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会有学生的感动。什么是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与孩子、与文本、与作者产生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这堂课让我走近了这群上课的孩子,也感受到了王老师的真性情。真好,课已经无足轻重,心灵的交融已经开始。
4、语言训练脚踏实地。
几堂课听下来,发现自己与真正的语文课堂是愈走愈近,因为在他们的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所有的不平凡均来自于平凡之中,这是实实在在毫无花架子的课堂,这是踏踏实实进行语言训练为孩子成长奠基的课堂,这是能让坐在台下引发思考却又能模仿学习的课堂,王崧舟老师在评课中提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也就是学语文是为了什么?道出了语文的本质属性:学习语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他的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线展开教学的。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呢?首先要创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王老师利用文本浅近的语言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通过学生自己独特的想象和体会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带学生入情入境。其次就是增加语言的容量,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也不是童话欣赏课,要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升语用的质量。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每次的教学实践都是有备而来,语言的运用前有要求,运用后有评价,如写小树和小鸟的外貌时强调“特别”二字,体现鸟和树的“唯一”之处,在指导孩子进行写作时为孩子提供词语菜单,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构筑语言的大厦。这样的语言学习并没有脱离文本,却又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融入到了课文的教学之中,没有生硬的提问文章主要内容和段落大意是什么,而是不断重复鸟儿与树在春天的约定引导学生勾勒出文章的大体轮廓。一切都是那么不显山漏水,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情感的熏陶,人生意义的启迪与思考都在这里显现,短短的一堂课却让思绪飞越千年,一段永恒的感情超越时间、空间,听课的我心也成了痴痴的了。
5、方法传授不漏痕迹。
很多时候会提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身在其中,很知道这样的道理,却不能在课堂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要么是割裂开来,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么是工具性过浓,上成乏味的学法指导课而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在这几堂课中,听到了老师们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引,例如:老师在课的伊始就强调学生书名号的用法,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复述问题,为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提高分辨筛选信息的能力。精彩之处在于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优点进行提炼归纳,形成意识,如“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提出问题,查查资料”“一边思考还要一边听别人发言”。在课堂上强调“做完一件事马上去做另一件事就是节约时间”来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效率。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进行思考,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整整两天的听课结束了,心却满满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老师们上课的情景,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声叹息早就留在了心底,浮现出在他们的课堂中的孩子们,那迸发的一朵朵小小的火花是被点燃的一盏盏的心灯,浮现的还有课文中的那些人与事心中有了丝甜甜的味道,因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其实是很幸福的,因为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点燃文学的火花,点亮一盏盏心灯,和孩子们获得心灵的成长。心也蓦地变得沉重起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是觉得任重而道远,那因为心灵的懈怠一稍不留神就会毁坏至少属于自己的那畦秧苗,走进名师的课堂,聆听大师的心声,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心灵充盈,让自己的学识丰富,从而意志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