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语用目标,提高语用能力材料集
在青岛举行的2013年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聚焦如何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问题,经过观摩教学、分组研讨,初步达成共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同志代表论坛传达“共识”并就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谈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本文摭论坛之要,以飨读者。
一、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到位而不越位
在分组研讨中,大家对学段目标初步达成以下共识:各学段目标是“阶段”自然发展的“连续”,又是“连续”中的各个“阶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教学要顾全局而有所侧重——到位(不降标也不越位),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第一学段:
1.重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保护儿童天性;
2.重点做到“四好”:认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
3.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重在方法的学习与指导;
4.字词句训练要抓住关键点,即对阅读理解有帮助、有启发、可以迁移运用的点;
5.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打开学生的思路;
6.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突出“四要素”: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说(敢说想说),背(背诵积累的内容要有价值、终身受用),演(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运用)。
第二学段:
1.重视围绕听(倾听与提问)、说(说具体连贯)、读(表达感情的朗读方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完整、写具体)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2.确立教学目标以段为主,逐步向篇章过渡,渗透学法指导与运用;
3.逐步树立训练意识,重视从文本中发现、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点。训练点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空泛;
4.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提供一定的时空主动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既要保证学习的趣,又不断提升学习的质;
5.了解学生的已知(经验、能力、水平),取舍学生的未知,激发学生的想知,引导学生的需知;
6.加强语言的积累,逐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7.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课堂语言质量,为学生提供示范。
第三学段:
1.挖掘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找到、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要学会取舍,力争一课一得;
2.加强体会、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重视读写结合;
3.增强文体的意识,注重整体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得意得言;
5.注重语言学习的开放性,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扩大学习运用的领域;
6.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和习作的方法,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二、从“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四个维度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
陈先云理事长就“学习语言文字”的内涵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狭隘处理表现为——仅只每节课动动笔写一写就算“运用”了,或多在阅读教学中讨论、在口语和书面语运用中讨论——这是误解、窄化。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还要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学习、运用。
(二)厘清概念,少走弯路。(1)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利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满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需要。(2)其要素有哪些?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或其他方面的运用。(3)“语言文字运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要区分语文课堂运用与生活运用。(4)学校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5)“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文字的训练”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又回到“以训练为主”的道路上去?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忌矫枉过正。训练要在学生已经会用的情况下思考、讨论,不要忽视“过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是不完整的。“学习”与“学会”有本质区别,“学习”要有科学方法的引导,方法贵在实践中运用。“学习”体现由不懂到懂、由知少到知多、由不会到会、由不得法到得法、由不能到能。要体现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综合的、多元的、具体的、实践的。即便如此,训练也不应该成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唯一方式。
(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可以从“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四个维度来认识。
(1)理解。理解与运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理解是前提和基础,运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体会内容和主旨;品味和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方法和实践。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已有能力去思考和推测。联系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阅读经验以及具体语境理解、推断字词的意思、中心句或关键句的意义、文本的主旨和表达方法。思考、推断、揣摩,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用的过程。理解的重要途径是什么?是读。读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形式。要训练,才能获得技能和策略。
(2)表达。形式主要是写。表现为书面语言文字表达,实现由口语向书面语转换。口头语言体现在教学中、生活中,书面语言发展主要通过学校语文课程实现。传统阅读教学的做法——读写结合——值得提倡。理解是手段,运用是目的。
(3)交流。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在谈启发式教学时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反馈评价环节是交流的集中反映。在评价环节,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规范,评价要到位,不要太随意。
(4)分享。有对象才有分享。分享还有个人情感因素,离不开参与者的倾听——倾听的习惯与能力要培养。交流分享的过程既是运用听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情感价值观的过程。
这四者的关系:理解是前提,表达是目标;有了理解和表达,才有交流和分享。四者都不忽略、不割裂。语文课堂不仅是引导学生亲历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课堂,还是情感激荡、思维碰撞的过程。总之,没有理解与表达是空泛的,没有交流与分享是无趣的。
三、用“四种视角”察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目标(学段目标)是清晰与模糊的“混合物”,所以笔者以为,教师要运用四种视角来审视目标,在“清晰”与“模糊”之间“游刃”而至“有余”。
第一种视角——平视,察视学段乃至年级、单元、课时目标,找准此时此在“教(学)什么”;第二种视角——俯视,察视“此时此在”之前,它从哪里来、是什么样;第三种视角——仰视,察视“此时此在”之后,它去哪里了、又是什么样;第四种视角——环视,将平、俯、仰视所得汇聚成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进语言文字运用并汲取语言智慧。这样察视学段目标,练就“庖丁解牛”之功,逐步抵达为我所用,游刃有余之境,实现“不教”之教。比如,阅读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一)目标。其来龙去脉——第二学段是“能初步”;之前的第一学段没有明确要求,但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向往美好情境”“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后的第三学段发展为“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表达方法”,进而又分文体提出阅读要求:“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以及第四学段的再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
加强语言训练 提高语用能力
摘要:实施语用型教学,要落实三个关键。一是积累语言。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库,使学生在今后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二是培养语感。有了语感,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的表达。应从多读、品词析句、联系生活来培养语感。三是语言训练。语用型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准语言训练点,落实并强化语言训练。
关键词:语用 语言 语感 积累 培养 训练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界定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只有学会“运用”,才能让学生逐渐熟练、妥帖、合理使用语言,直至创意性 地“使用语言”。实施语用型教学,要落实三个关键。一是积累语言。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库,使学生在今后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二是培养语感。有了语感,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的表达。应从多读、品词析句、联系生活来培养语感。三是语言训练。语用型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准语言训练点,落实并强化语言训练。
一、积累语言,为语用打基础。
1、课堂教学,积累语言。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多了,读熟了,才能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而只有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读,才会读有所值,读有所得。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要处理好阅读与理解两者的关系,让阅读、理解能力平衡发展,从而达到有效积累语言的目的。例如《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落,写得十分优美。教学时我通过图文结合,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的词有哪些?这时学生语言的储蓄库被打开了,他们说:“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在此,我及时引导:课文中“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语言文字也写得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积累。
2、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我除了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二方面的措施:(1)选择课外读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2)教给阅读方法。教材只是提供了例子,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如: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读时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的以读促积累。
二、培养语感,为语用搭桥梁。
具备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把握言语之趣味,更能使其步
第2/6页
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1、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2、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
3、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使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三、言语实践,落实语用。
第3/6页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用能力得以提高。
1、在词句训练中,加强语用。词和句是构成语言的材料,理解词句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表达的基础。在中年级阶段,词句训练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课上,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词句,而应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去品尝,并加以运用。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出现较多的优美四字词,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这些四字词外,还编写练习题进行训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非洲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刻得(),使我一看就()。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在段落教学中,加强语用。
加强段的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提高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结合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是段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段的理解与表达训练,为向篇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夏天的一段,先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了夏天的什么景物?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各自的什么特点?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掌握了连句成段的方法,就可让学生摹仿课文的写法,进行段的景物描写的训练,学以致用。3.精心设计练习,加强语用。
语言运用的训练是较高层次的训练,是学习课文中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
第4/6页
象的“迁移”训练,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我们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仿写;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选择典型性的句式或构段方式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太阳》一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写法。在学生理解了本段的内容后,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段的训练。
(2)扩写:阅读中抓住文章最感人的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部分设计练习,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加深学生对主人公内在精神的把握。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文“中国留学生久久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时,我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此时中国留学生在想什么,让学生进行扩写,从而加强语用能力的训练。(3)续写: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教材的训练点,精心设计练习。在教学《小摄影师》一文后,我让学生根据高尔基和秘书的一段对话,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男孩为高尔基照相以及高尔基的照片贴在墙报上的经过。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用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
3、《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293期 2012年437期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第二篇:落实语用教学
落实语用教学
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1、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要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在认知上出现问题,无法自行建构,教师此时不能简单粗暴的纠错,而是要善于在言语实践中帮助学生自己建构。)
2、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倾吐的过程应该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应该完全同步。
二、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
1、思考着读 思考着读的核心是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自学、先学,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领会、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
2、比较着学 要真正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落实到实处,必须完成语文课堂的转型,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思。比较着学,不失为一种选择。
3、拓展着写写是语言的一种编码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课堂就有了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时空,避免了在内容繁复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无声,“趣”味盎然写景类文章独立阅读的方法:先读出景是怎样的探究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追问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达的读写结合阅读过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
四、让词语在交际中活起来
1、结合课文情境,第一次点击词语
2、结合练笔语境,第二次点击词语以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为目标,把重点词语、短语复现,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练笔,让这些词语成为积极语汇。
五、语用,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教师的提问,要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有关联性和层次性,不要个个孤立,更不要没有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然后根据这些语言现象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语用的意义有两层:首先是正确的理解词句的本义,其次是在运用过程中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
六、让“词语盘点”教学“实”起来一词一世界。词语教学是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是散落在单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谁分得最正确
2、比一比,看谁积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谁找得最正确
4、填一填,看谁填得最恰当
5、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形象
6、写一写,看谁写得最连贯
1、画面相辅,让“日积月累”鲜活起来
2、拍客寻美,让“日积月累”生活起来
3、照片注释,让“日积月累”活用起来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载体,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个语言点,不同年级的教学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经验的起点研制阅读教学内容,举要删芜,才能让不同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看似寻常最奇崛,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欣赏的眼力,教师须慧眼识珠,看到学生看不到的语言风景,引导学生在疏忽处驻足欣赏,平中见奇,体味语言魅力,发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管建刚《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自然段摆出观点,是“起”;第三自然段顺着观点,举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举出反面例子,是“转”;最后总结,是“合”。如此梳理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式样,也开始关注揣摩篇章结构特点。
第三篇:汉语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结业考查
序号:21班级: 中文11101班姓名:翟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抄题)(20分):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答:排比
2、电线杆子说他成了富翁,搞了半天是那个负翁。
答:拟人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三种)。
答:比喻、夸张、借代
4、祖国啊我的母亲!
答:拟人
5、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答:拈连
6、他的话说得水都点得燃灯。
答:夸张
7、滔滔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答:对偶
8、我跟太行山有个约会。
答:拟人
9、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
答:排比
10、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三种)
答:比喻、夸张、排比
二、发挥想象,写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每句至少写两种)(10分)
1、都三个月了。
答:1.认为时间很长
2.蕴含着失望的感情
2、妈妈,今天星期天呢。
答:1.只是提醒妈妈这个今天是星期天这个时间
2.提醒妈妈在星期天答应要做的事情
3、下雨啦!
答:1.很高兴期盼雨的来临
2.很惊讶雨的到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预设义。(10分)
1、老李早就不在我们学校了。
答:老李以前在我们学校,但是已经辞职很久了
2、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
答:以前上过当,现在不上当了
3、你住100平米的房子还小?
答:现在住100平米的房子,屋主认为房子小,说话人认为房子大
4、这件事暂且放一放。
答:有一件事并且想要解决,但是说话人不想现在解决,让要求人放一放
5、非手术一次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不用手术就能一次性治疗
6、我哥哥因偷盗被判了5年徒刑。
答:我有哥哥,我哥哥还盗窃,并且被判了5年
7、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答:现在还一直在下雨,说话人希望雨能够挺下来,但不知道多久可以停
8、小李再也不是科长了。
答:小李以前是科长,但是现在不是了
9、他不但能演电影,还能唱歌呢!
答:他演电影、唱歌都行
10、部队停止前进!
答:部队开始一直在前进,现在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四、你对“炙手可热”(名气大)、“七月流火”(天气热)、“差强人意”(差劲)、“一网打尽”(全部到位)、“呼之欲出”(新事物即将出现)等成语的新潮用法持何看法?(20分)
答:这些成语新潮用法都属于汉语语用学上的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点:1.收缩成语整体意义的范围,或把成语的整体意义割裂作为部分理解。2.改变原来成语的语气。3.改变原成语的语义关系。4.语义泛化。5.既改变成语的意义又改变其他感情色彩。6.赋予成语的另一个深层含义。7.把成语意义作反向理解。8.仅仅使用成语的字面意义。这些都是成语意义的内容偏移,除了内容偏移还有形式偏移。“炙手可热”原指形容权势很大,现在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就有名气大、影响大的含义。“差强人意”原指形容还过得去,是褒义词。现在则是很差劲,就成贬义词。“七月流火”原指天气渐渐转凉,现在则是指天气很热。“呼之欲出”原指形象塑造的成功,现在则是指新事物即将产生,这就是赋予了它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
对于这些成语的新潮用法的探究,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人的思想解放,思维也变得逐渐活跃,所以,慢慢就出现了这个用法。2.与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关。3.同时也跟人们“标新立异”,典雅、形象化的语用追求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人们对成语的新潮化理解。我们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应该对这种成语偏移的现象做到宽容地对待,不要吹毛求疵;同时还应该多查阅字典和汉语语用工具书;遇见这种用法我们更应该多分析,以理服人,切勿强词夺理。不要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成语偏移这一现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做到与时俱进
五、试论对话语交际原则有意识地违反。(20分)
答:交际原则包括以下几种:1.合作原则2.礼貌原则3.接话原则三种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信息明白准则。违反合作原则的表现有: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B交谈者公开宣称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C交谈者顾此失彼地违反合作原则;D交谈者故意明显地违反合作原则。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会产生如下几种结果:1.会话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中断。2.误解甚至受骗。3.言外之意。
礼貌原则包括:损益准则;褒贬准则;一致准则。礼貌原则的运用关键在于得体要切合语境,选择恰如其分的话语形式。第一,要根据谈话的对象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二,要根据谈话的场合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三,要根据谈话的内容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遵守话语交际原则,减少我们与他人交流的障碍。
六、试论“遭”的反传统用法(20分)答:“遭”字式在上古时期开始萌芽,进入中古时期继续成长,到近古时期以后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遭”字常常用作一个表示“遭受”义的动词,“遭”字式所表感情色彩十分单一,又具有更为浓厚的书面色彩,使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可能就会有人对“遭”字式的被动式性质提出怀疑。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式,主要不是看哪个可以作为被动标记的词是不是可以用作动词。“遭”有时候可以用作动词,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语法化程度不高,认为其不可以用作语法标记,认为其所在句式不可能成为被动式。另外,从语法结构上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虽然一般还比较简单,但是也已经出现了少量带结果补语等附加成分的用例,如:“社稷遭王莽废绝”;“后株城遭石季龙攻陷”等。从语法功能来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一般独立成句,但是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充任宾语和定语的用例,如:“遭虎搏噬之时”等。从感情色彩来看,基本是用于消极场合。近古时期,“遭”字有很大的发展,从施式成分看,近古以前一般为名词,近古以后,名词性短语方面的用例大量增加。其中有偏正短语,也有同位语和并列短语。如“遭章二郎妻子妒忌”;“遭尔小物欺”。从语法功能上看,近古时期被动式也有重要发展,充任句子宾语和定语的用例有所增加。从语义构成看,主语只是谓语动词的对象。
“遭”字式从上古时期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面就举一些例子来更详细地说明:1.遇见,碰到之意:遭遇、遭难;2.周、圈之意:周遭;3.作为名词。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遭随;4.作为量词,回、次:虚绕千万遭;
以上就是“遭“字的反传统用法,我们应该多留意这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对汉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
第四篇:再说语用(范文模版)
再说说“语用” 王村小学 常新涛
语言文字运用,不仅是课标修订版中关于语文教学定义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近几年来小语教师耳熟能详的词汇。说它“时髦”,一点都不为过。但,也正是这样时髦的词汇,才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想当然,也许我们在教学中就有可能剑走偏锋,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而这样的结果,无疑将给我们本已问题层出的小语教学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众多的一线小语课堂,乃至名师的课堂,都将“语用”想象成了数学课堂呈现出的“讲练结合”——似乎,在语文课上没能见到学生写上几句,就不符合课标要求了,就不是语文课堂了!很显然,我们又在“想当然”,又开始从“讲的课堂”向“练得课堂”转移,又开始从“过度关注人文性”转向“过度关注工具性”。
事实上,“语言文字运用”在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有“字——词——句——段——篇”的发展规律和外显形式,同时也尤其重要的内在元素——那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精神主体、思想灵魂对语用的逐步情感认同与发展。
语用,在教学中的呈现须有三个层次:
1、外显层次。
这一层次的语用,基本与我们常见的“口语或书面表达”相对应。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解了一些语言或言语形式后,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一层次的语用,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语言内容,及言语表达的方法、形式,进行一种叫作“工具运用式”的练说、练写。
比如,赵昭老师在执教《乡愁》一课时,就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收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编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娇妻在那头。
师:意思对了!很不错!但是,称自己的妻子为“娇妻”,难免有些炫耀的嫌疑,能不能换个词?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编得好哇!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这,也许是我们喜欢的、想要的语用形式。但是,我们却发现:单单有这样的语用练习,似乎缺少了什么——首先,在我们的课本中,适合进行这种语用练习的文本比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在语用中更好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发展;其次,这样的语用练习,更多地是关注言语的形式,是一个个符号的排列、组合顺序,而对语言情感的把握却很少关注,缺失了对语言温度的感受;还有,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即使在阅读教学中时刻关注这样的语用练习,却很少发现学生能将这样的学习运用到习作和口语表达之中。同时,学生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很难将语用中所学到的进行拓展、升华,变成自己的语文发展能力。
那么,我们的语用缺少了什么?结合众多的名师课例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储备层次。在很多名师的公开课上,我们没有见到“外显”语用练习,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孔子游春》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里有阳光、泗水、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琴声、森林---------(有—还有---)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课堂里有(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红词语)生:读: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师:这样的课堂没有----没有-----生:只有-------只有---
师: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 生:是她宽广的胸怀 师: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轻风 生: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多么美丽的课堂啊!(师生合作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在这样的文本梳理和师生对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进行描写的语用材料(教师却没有让学生运用),学生也发现了文本的言语形式(教师也没有让学生仿写)。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和有感情朗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积累这些“语用碎片”。
这样的课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却又无法否认这是一节语文味十足的课。那么,王老师在干嘛?他在引领孩子们“储备”——这是语用的柔性层次,和“语用构思”相对应。也就是结合文本的语用特性,让学生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积累语用材料,以达到“储备”和“丰富”之效。
3、隐性层次。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语言类学科,我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情感”这一话题(我这里所说的“情感”,并不是简单的“人文性”,更不是文本的“中心思想”,更多的则是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情感的细腻,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温度”的感受和把握,并由此完成对学生精神生命、思想灵魂的塑造。
这就是我想说的语用第三个层次——隐性层次。它和“语用立意”相对应,也就是看起来教学以阅读和感受为主,阅读感受也完全不在“写作本位”上,它只对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及思想灵魂起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之外,深刻体会到语用不是简单的工具,更是为了“表情达意”,真正做到“用一个个带有情感温度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将给语用以生命力,以更大的潜力。
同样在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中,王老师将孔子请下“神坛”,还原其生命本质——老师。课堂教学围绕“课堂——课文——课题”来分别对应故事中的“自然环境、观水悟理、琴歌言志”,并以:
(想象画面品读“有志向”)师:看第三句
生:读: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关于水的这一特点,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水的勇敢。师:哪两个字最能体现? 生:“穿”“凿”
师:除了勇敢,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水的勇气、志向------师:由这两个字会想到一个词? 生:水滴石穿
师:这就是有志向有勇气的水。引读
师:水从雪山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大海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从远古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未来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穿山、凿壁的水啊,就是有志向的水。把这个词圈出来。(切己体察品读“善教化”)此种方式的教学,来引领这些带有情感和温度的语言文字不断叩击学生的心灵,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
这样,外显层次、储备层次和隐性层次的语用相结合,也才构成了语用的完整言语生命,语用也才有可能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发散、升华,让学生带着理性地思考深度和感性地审美诗意,去完成语言学习的使命,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五篇:语用教学
一个人说的话恰当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当首先和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语用交流之上。要想方设法紧紧依托文本所提供的“想象世界”和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各显神通地进行语用尝试,是语文课堂训练的第一要务。
一、“广积粮”——为语用打基础
积累词语,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语文课文中不乏许多好文,美文,词语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累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
1、立足课本
书本是学生主要的“语言积累”来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在一节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呈现新词,好词,不要贪多,以一两个词作为重点进行了解词义,了解词语使用的语境,通过反复练说,达到学生对词语的内化,积累,日复一日,积累的词语量是相当丰富的。比如:《台湾的蝴蝶谷》,本篇课文就含有很多好词,令人难忘,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翩翩起舞等等,课堂中我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反复练说,我相信这些词能存进学生的脑中。
学习写字时,用字组词也是一个很好积累词语的机会,在组词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词语,让学生们互相见识,互相学习。
2、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一二年级集中识字,基本扫除文字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识字教学,集中认字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尽快掌握文字(含语言)这个工具,从而自如地进入阅读领域。拓展阅读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首先要取的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识字量还是有限的,亲子阅读绘本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到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我设计了“我爱看书”家庭阅读表,引导学生每天从故事书中选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签上名字,用累计红花的方式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学校,学生每天下午来校后到第一节上课前,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故事书,目前已经试行一年多了,学生在进行组词的时候,就会说出:扫荡、高贵、万里无云、无精打采„„,都是他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耳濡目染的,虽然有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词语已在心中了,了解其义,也是即将的事情了。
3、生活积累
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还是生活体验问题,学生每天在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接触,接收到许多的语言信息,让其久而久之就内化成学生的语言。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对子的认识,跟学生举例子说,春联就是对子,学生马上就反映出我家春联是迎春——接福,以后学生自然会关注春联的内容。
二、“授以渔”——为语用架桥梁
学生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如果不能使用,那就形同虚设。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把这些内储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该怎么用?教师就需要沉下心来教书,先必须“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只有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还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使用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一课一得”即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利用这篇课文来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篇课文后,能得到一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以课内为主,课内以突出段的精读,课外突出篇的训练,课内以名段为主,课外以精品为宜。比如:《沉香救母》这一课中“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引导学生先弄清“一„„就„„”的意思后,学着联系生活再说。在学到我会写的字“更”的时候,学生组了个词“更帅”,我就顺势问:“xx同学很帅,谁比他更帅?”有一个男生就回答:“我比他更帅”。学生发言热情顿时高涨,请了一位女同学和我站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更”说话:“xx同学很高,老师比她更高。老师头发很长,xx同学头发比老师更长。”学生在说话中,明白了“更”的使用。
三、“磨铁杵”——为语用创情境
学,是为了用,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把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用恰当,用合适,学以致,以用促学,当然运用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多法并举,才能真正内化语用。
1、当堂的词语运用操练,还势必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老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的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成自由有序的语言运用情景。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老师生硬的上课,严肃的批评都导致课堂的冷却,无法形成语用环境,那就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了。
2、通过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较具生活性,形象性、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教学,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这样就越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日常交流语用的渗透。跟学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看到学生打扮特别漂亮,老师夸一夸他,下次他也懂得夸老师,夸别人了。开假时都跟学生聊聊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玩的怎么样呀?明天就要春游了,大家心情怎么样?等等。
我非常赞赏刘仁增老师据此提出的“语用型教学”的一串响亮口号:生命,因语用而绽放;理性,因语用而温润;意蕴,因语用而开掘;语技,因语用而提升。在语用实践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我将学生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从而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