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参加组别:幼儿园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学科分类:美术教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果能把音乐融合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体现学科的整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多方面激发兴趣,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 音乐烘托 激发兴趣 培养创造力
一、研究目的:
幼儿美术和音乐都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审美创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眼、手、脑协调练习的机会较多,而听觉参与的机会仅限于听教师说、听同伴说。近年来,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结合我班的美术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把音乐贯穿在美术活动中并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美术活动服务。
二、研究方法
1、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美术活动重要的环节,一个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吸引幼儿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节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是一个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导入部分很精彩能在短时间内就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心,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从而使活动更加有效,调动幼儿求知欲。
在欣赏活动《波洛克和他的画》中,我不是直接向幼儿展示视觉作品,而是先让听觉参与,播放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小蜜蜂》的主题曲,让幼儿听音乐跟着节拍做自己认为可以做、想到做的事,欢快而优美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幼儿跟着音乐的起伏陶醉了:有的用手打着拍子、有的有节奏的点头、有的想溜冰、有的想跳舞、有的想画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波洛克也是一个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的美国画家,幼儿带着好奇进入了欣赏。
以音乐导入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活动,也为幼儿单一的操作活动增添了活力,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了活动,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开朗。
2、音乐融入美术欣赏,帮助理解作品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低,在理解艺术语言上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对作品的点、线、面、色、情感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许多时候还是似懂非懂。而如果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配以与作品表达情感相似的乐曲,不仅能加深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使幼儿更加投入、更加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欣赏邳州农民画《迎新娘》时,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鲜艳的色彩、热闹的场面、迎娶队伍中动态各异的人物的同时,配以乐曲《喜洋洋》。节奏明快、兴奋热烈、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在教室里回荡,每个幼儿都被震撼和感染。听着欢快的乐曲,观着热烈的场面,孩子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见他们在教室里尽情地跳呀、唱呀„„由于经历了多方位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作品在幼儿的心中因赋予情感而得到活化,幼儿融视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于一体,艺术通感的桥梁使幼儿步入了最佳的审美境界。
3、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情境创设,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境的创设对于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幼儿完全投入到情境中去。既能张扬个性,又能轻松愉快地消化知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幼儿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恰如其分的引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
在美术活动《小鸟的家》中,首先让幼儿感知体验。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怎样叫的?小鸟是怎样飞的?小鸟是怎样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绕有兴趣地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小鸟的各种姿态。接着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心情豁然开朗。幼儿根据自身感受到的音乐节奏表演各种各样高兴快乐的小鸟。孩子们自由、投入,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只在大自然中,在树林中,在苗岭上空自由飞翔,嬉戏的一群快乐小鸟。他们充分感受到心情的轻松和愉悦,加深了对鸟的认识和了解,为激发幼儿的爱心,引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作了充分的铺垫。
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趣味无穷的模仿秀和音乐情境中达到高潮,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4、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联想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联想创造是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增强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建立创造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优美的音乐可以为幼儿搭起一座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将幼儿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转化为美术创造的源泉。
在《下雨了》活动中,我巧妙地引导幼儿对在雨中的情景进行回忆、体验、想象、表演,在创作前就开始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当幼儿沉醉在音乐中时,我一边喊“下雨了”,一边用喷水壶浇洒“细雨”,孩子们欢呼雀跃,“下雨了,下雨了!”活动掀起了高潮。创作中,幼儿一边体会着《小雨沙沙》,一边描绘着雨中的情景,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点燃了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幼儿创造无拘、画面各异、个性鲜明、稚拙生动。这时音乐一转,节奏有了变化,幼儿都不由自主地看了我一眼我随意的拿起一位小朋友的作品,稍加折叠,插根小棒,一转眼,漂亮的画面变成了一把小雨伞,孩子们惊奇、兴奋,兴味盎然,跃跃欲试。
水粉画《我的梦》活动中,我先播放了音乐《梦幻曲》,该作品是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在幼儿沉醉在乐曲中时,我提供了几种暖色调、较柔和的水粉颜料(如粉红、粉蓝、粉黄、粉绿等),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随乐曲想像自己的美梦,并用水粉表现出自己梦幻般的联想。
三、研究结果:
1、构建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新模式,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方面入手,组织教学活动,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美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2、促进了幼儿积极多元的发展,真正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所知、所想的活动。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3、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明显转变,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4、打造了幼儿园美术特色品牌,幼儿园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在镇教育系统行业和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幼儿园还被评为镇教育系统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四、结论与建议
1、将音乐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音乐激活美术教育课堂,真正使孩子们在音乐和美术活动的整合中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让音乐成为引领幼儿美术创作的导火索,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钻研和摸索,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幼儿放飞思想,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张显个性,在美术活动中享受过程、享受成果。
2、音乐能够激活美术教育课堂,使幼儿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对美术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让美术活动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音乐与美术的完美融合,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小精灵儿童网站http://new.060s.com/article/2008/10/21/135527.htm
2、《自主性
绘
画
与
音
乐的融
合》
中
国
教
育
网http:// 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幼儿美术和音乐都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审美创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眼、手、脑协调练习的机会较多,而听觉参与的机会仅限于听教师说、听同伴说。近年来,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结合我班的美术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把音乐贯穿在美术活动中并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美术活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美术活动重要的环节,一个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吸引幼儿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节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是一个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导入部分很精彩能在短时间内就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心,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从而使活动更加有效,调动幼儿求知欲。
在欣赏活动《波洛克和他的画》中,我不是直接向幼儿展示视觉作品,而是先让听觉参与,播放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小蜜蜂》的主题曲,让幼儿听音乐跟着节拍做自己认为可以做、想到做的事,欢快而优美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幼儿跟着音乐的起伏陶醉了:有的用手打着拍子、有的有节奏的点头、有的想溜冰、有的想跳舞、有的想画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波洛克也是一个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的美国画家,幼儿带着好奇进入了欣赏。
以音乐导入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活动,也为幼儿单一的操作活动增添了活力,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了活动,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开朗。
二、音乐融入美术欣赏,帮助理解作品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低,在理解艺术语言上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对作品的点、线、面、色、情感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许多时候还是似懂非懂。而如果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配以与作品表达情感相似的乐曲,不仅能加深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使幼儿更加投入、更加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欣赏邳州农民画《迎新娘》时,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鲜艳的色彩、热闹的场面、迎娶队伍中动态各异的人物的同时,配以乐曲《喜洋洋》。节奏明快、兴奋热烈、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在教室里回荡,每个幼儿都被震撼和感染。听着欢快的乐曲,观着热烈的场面,孩子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见他们在教室里尽情地跳呀、唱呀„„由于经历了多方位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作品在幼儿的心中因赋予情感而得到活化,幼儿融视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于一体,艺术通感的桥梁使幼儿步入了最佳的审美境界。
三、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情境创设,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境的创设对于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幼儿完全投入到情境中去。既能张扬个性,又能轻松愉快地消化知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幼儿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恰如其分的引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
在美术活动《小鸟的家》中,首先让幼儿感知体验。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怎样叫的?小鸟是怎样飞的?小鸟是怎样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绕有兴趣地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小鸟的各种姿态。接着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心情豁然开朗。幼儿根据自身感受到的音乐节奏表演各种各样高兴快乐的小鸟。孩子们自由、投入,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只在大自然中,在树林中,在苗岭上空自由飞翔,嬉戏的一群快乐小鸟。他们充分感受到心情的轻松和愉悦,加深了对鸟的认识和了解,为激发幼儿的爱心,引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作了充分的铺垫。
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趣味无穷的模仿秀和音乐情境中达到高潮,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四、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联想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联想创造是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增强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建立创造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优美的音乐可以为幼儿搭起一座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将幼儿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转化为美术创造的源泉。
在《下雨了》活动中,我巧妙地引导幼儿对在雨中的情景进行回忆、体验、想象、表演,在创作前就开始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当幼儿沉醉在音乐中时,我一边喊“下雨了”,一边用喷水壶浇洒“细雨”,孩子们欢呼雀跃,“下雨了,下雨了!”活动掀起了高潮。创作中,幼儿一边体会着《小雨沙沙》,一边描绘着雨中的情景,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点燃了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幼儿创造无拘、画面各异、个性鲜明、稚拙生动。这时音乐一转,节奏有了变化,幼儿都不由自主地看了我一眼我随意的拿起一位小朋友的作品,稍加折叠,插根小棒,一转眼,漂亮的画面变成了一把小雨伞,孩子们惊奇、兴奋,兴味盎然,跃跃欲试。
水粉画《我的梦》活动中,我先播放了音乐《梦幻曲》,该作品是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在幼儿沉醉在乐曲中时,我提供了几种暖色调、较柔和的水粉颜料(如粉红、粉蓝、粉黄、粉绿等),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随乐曲想像自己的美梦,并用水粉表现出自己梦幻般的联想。
将音乐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音乐激活美术教育课堂,真正使孩子们在音乐和美术活动的整合中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让音乐成为引领幼儿美术创作的导火索,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钻研和摸索,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幼儿放飞思想,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张显个性,在美术活动中享受过程、享受成果。
第二篇:从三网融合到数字家庭
从三网融合到数字家庭
广电业务新模式应创新
文/高巍(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数字电视推广部主任)
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
国发〔2010〕5号文《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也就是说,用户既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打电话、宽带上网,也可以通过电信网看电视,基础网络本身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竞争的需要都将长期共存。因此,三网融合更多的是业务的融合,而不是网络的合一。而不管是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家庭,市场也主要在家庭用户,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三网融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家庭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数字家庭。
事实上,随着三网融合、4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内容)融合、多屏合一的数字化家庭网络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加快,以家庭为核心的现代数字家庭服务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所谓数字家庭服务,是以家庭融合网络和智能终端为载体,联通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环境,面向家庭提供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社区公益等综合服务的一种现代新型服务形态。数字家庭服务产业是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与服务化融合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发展数字家庭服务,打造功能齐全、网络顺畅、操控智能、内容丰富的现代家庭数字生活娱乐新空间,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新发展趋势。据美国TDG(The Diffusion Group)咨询公司研究报告称,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到2010年将达到900亿美元。在我国,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10年,我国PC、多媒体家电、通信设备和数码产品中,预计将有30%左右具备互连互通的功能,整个数字家庭电子通信产品的规模将达到约800亿至千亿元。
而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人群,将为开展数字家庭服务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格兰研究统计,我国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7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600余万户;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0年6月通信业运行状况》报告,截至2010年6月,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1亿,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用户分别达到8亿户和3亿户;据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宽带网民规模为3.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由此,随着数字家庭增值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仅按我国现有760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每月平均选取4项增值服务
计算,增值服务费用增加60元/月,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年消费增加值便可达到500亿元。据此推算,随着家庭电子通信产品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数字家庭用户的扩容和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预期未来5年内,我国数字家庭产业可达到:数字家庭电子通信产品产值规模约4000亿元,数字家庭服务年消费增加值约1200~1400亿元。
由此,发展数字家庭服务产业,不仅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前景,也正是电信、广电、计算机网三网融合的最大市场所在。事实上,不管哪张网络,如果不能作为数字家庭服务基础网络存在,它在三网融合竞争中就注定是失败者。可以说,电信和广电网络在三网融合的竞争成败,取决于何者能作为数字家庭的基础设施而存在!
反过来,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数字家庭也为广电网络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新的、无限的空间,包含网络建设和接入服务、终端设备、平台建设、应用开发等各个方面,而在数字家庭服务产业链中,广电网络企业又如何定位,才能以弱胜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并赢得三网融合之战呢?
数字家庭产业链中广电网络的业务模式思考
1.大力发展互联网接入,抢占未来的数字家庭网络市场
现阶段的数字家庭应用,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以人机交互为主的数字家庭娱乐、信息服务等应用,未来将是基于家庭融合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包括人机交互、物物相连的家庭安防、家庭医护、家庭娱乐、家电远程控制、智能家政服务等各项应用。而广电网络想要作为数字家庭基础网络存在,必须实现双向网络到户,实现运营商的控制中心与数字家庭各设备(如电视机、摄像头、报警器等)的交互或者互动。
而目前,在家庭网络接入领域(现阶段主要是实现互联网接入服务),电信ADSL、广电的CM以及以太网等几种方式竞争激烈,广电网络处于完全劣势地位。据CNNIC数据,截止到2010年5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1301.7万户,而广电网络宽带用户仅为300余万,仅占全国宽带用户的3%。因此,为了抢占未来的家庭融合网络市场,广电网络必须奋起直追,大力发展互联网接入,让家庭用户先使用我们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才谈得上以后在这些用户家庭中进一步开展基于广电网络的数字家庭应用服务。而为确保用户使用广电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广电可以发挥广电的视频优势,如可以采取类似美国Comcast公司的TV Everywhere的思路(即“电视无处不在”的服务,将原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收看的电视节目转移到互联网及多种终端上),允许已付费订阅有线电视且使用广电宽带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进入加盟该服务的封闭在线视频网站,给其提供海量的高品质视频内容服务,以提高用户粘性。
总而言之,广电网络企业为抢占未来数字家庭服务的制高点,首先必须重新定位,要回归网络运营商本位,明确提供的基础服务是网络接入服务(不管是之前的有线电视信号接入、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接入、还是未来的物联网接入),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营投入,依靠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及用户群优势与互联网进行战略融合,充分发挥广电网络优势,积极开展互联网接入等新业务,摆脱原先单一的基于电视终端的有线电视传输的运营模式,这样才能由弱到强,占领家庭网络接入市场,并进一步抢占未来的数字家庭服务市场。
2.以专业视频服务结合以Google TV为代表的开放的智能电视终端,形成“广电高清交互机顶盒+互联网电视机”的数字客厅终端模式
在实现了网络传输渠道的主导权之后,广电还需进一步实现对数字家庭终端的主导权,特别是对于电视机终端的控制。
对于广电而言,要占领数字家庭,首先要占领数字客厅。数字客厅意思是实现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从而使得通常被动接受节目内容的观众成为更具互动性的参与者,如通过电视机,观众可以利用Twitter发布微博,可以将他们对自己收看的节目评论上传到Facebook上,而且能与朋友分享YouTube视频。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在任何时候、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收看自己想看的任何节目内容。显然,随着智能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的规模发展,户外、办公室、书房等纷纷网络化,占据人们一大部分时间的客厅却尚未完全联网,市场的空白孕育着巨大商机,围绕家庭客厅数字化的一系列变革将是未来趋势,电视机的互联网化、网络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在2009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公布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所谓“互联网电视”有8项期待——直接点播节目为第一、搜索为第二,随后是可以收看YouTube等用户产生的内容,能够直接通过USB外接来播放节目,信息服务,可视电话,下载软件,个性化的电视颜色方案。一言以蔽之,消费者对“互联网电视”的期待就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怎么让消费者在电视的大屏幕上看到那些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内容”是互联网电视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电视机第一生产大国,我国电视机生产厂家“触网”很早,特别是2010年初,TCL首先扛起互联网电视的大旗,国内厂商纷纷转向互联网电视机。但如果按上文消费者的期待,国内的互联网电视并不是真正的互联网电视,其一,它不能做到真正的用户可自由的实现互联网接入;其二,它没有找到用户在互联网上选择内容的精髓——“搜索”。因为真正的互联网的内容是无限量的,存在典型的信息的“过传播效应”,用户浏览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必须借助“搜索”功能。其三,它没有解决用户方便的输入问题,没有方便的输入,就没有互动!其四,它没有解决开放的平台问题,只有开放的平台,才能筑巢引凤,不断丰富基于该平台的各项应用,提高用户粘性,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2010年10月12日,Sony发布了全球首款Google TV电视,这预示着真正的互联网电视的到来。Google TV可以理解为Android手机的客厅定制版,具有如下特色功能:
①在传统的电视中加入了互联网的搜索,并能够根据电视的特性来优化搜索结果,例如搜索到的节目单以及购买信息会被优先处理;
②可以使用画中画模式一边上网一边看电视;
③Android手机可以当作Google TV的遥控器使用;
④最为重要的是Google TV可以运行Android应用程序,Android上数万应用软件和YouTube上的海量视频都可以直接被Google TV抓取,这意味着电视就可以有更多的扩展。
最终,根据接入方式和接入终端的不同,未来以网络电视为核心的数字客厅主要有三种终端实现方式: ①广电数字电视:高清交互机顶盒+高清电视机;
②电信IPTV:IP机顶盒+电视机;
③以Google TV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
对于广电运营商而言,理想的情况自然是“高清交互机顶盒+高清电视机”的终端模式,我们用广电私有的高清交互平台实现包括VOD点播、时移回看、信息发布、电视支付、电视游戏、甚至内容搜索等各种应用。但笔者认为,广电期望以自己的“高清交互机顶盒+高清电视机”的模式实现数字客厅只能是“一厢情愿”,以Google TV为代表的智能化的互联网电视以其开放性、扩展性更有可能成为数字客厅的最主要实现方式。
另外,通过手机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旁证以Google TV为代表的智能电视的发展前景,而不能单方面的期望做大做强广电机顶盒,而只将电视机作为显示屏。手机发展到今天,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摆脱了手机制造商和通信运营商的控制,逐步变成了一个智能终端,基于PC机的互联网应用大量移植到手机上,特别是以Android和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手机越来越不像一个通讯工具了。而电视机的发展路径,势必要复制这个过程。
因此,面对Google TV,作为广电网络企业,我们要做的绝不能是抗拒,如果单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而不考虑政策因素的话),我们也无力抗拒。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积极接驳Google TV,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事实上,广电也大可不必为Google TV而紧张,Google公司对于Google TV的定位是仅仅把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并不直接参与视频服务及各种应用对用户的竞争。而争夺数字客厅的竞争的关键是:“人们既喜欢免费的原创内容——就像你在YouTube上的看到的那些视频一样,也喜欢好莱坞制作的专业内容。” 因此,要赢得消费者,就要恰当把握专业内容与业余内容的组合。而广电在专业视频服务方面恰恰有优势,广电完全可以在Google TV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专业视频服务。
具体而言,面对Google TV,广电要做的是:
第一,专注于专业视频服务。笔者认为,专业视频服务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内容的专业性,像电视台提供的新闻、综艺节目、体育直播节目等,其它互联网上泛滥的视频服务及应用可以忽略;二是品质的专业性,现阶段是高清,未来可以是3D,以此与用户自拍的UGC内容形成差异化;三是版权的专业性,即广电的视频产品都拥有合法版权,没有盗版、版权不明晰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广电网络企业本身是网络运营商而不是内容生产商,其所谓的视频内容优势往往是间接的、不完全可控的。为此,作为广电网络公司,必须向上游延展业务,通过集团化、参股、控股等各种方式尽量控制上游的优质节目源,或者反过来被上游的广播电视台所控股。结果都一样,就是形成优质的、专业的视频服务第一时间只能通过广电网络发布的局面。
第二,不妨放弃在电视屏幕上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显然,广电网络公司基于私有的高清交互平台开发的各种应用是无法和基于开放的Android平台开发的应用相比的(想一想智能手机,现在谁还玩手机厂家自带的小游戏,全是下载的Android游戏)。因此,对于除专业视频服务之外的其它服务,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典型应用,如游戏、地图、搜索等,有大量的公司和个人会比我们做的更好,让他们做就是了,我们不要也不能期望通过高清交互机顶盒实现所有应用,否则只能是白花钱。事实上,即使没有Google TV出现,现在由广电网络公司模仿互联网应用在其高清交互平台上开发的各项应用也基本上没有盈利的。此外,放弃这一领域有利于规避用户因通过广电提供的网络在互联网电视上收看一些UGC视频或无版权视频而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
第三,以最低门槛迅速普及我们的专业视频服务的接收终端,即高清交互机顶盒,必须让用户形成“广电=专业视频服务提供商”的牢固印象,并且要确保在提供专业视频服务的综合成本上我们要占据优势。至于高清交互机顶盒的推广方式,笔者认为,广电采取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推广高清交互机顶盒是非常危险的,在垄断时代靠销售都应者寥寥的机顶盒推广,在竞争时代难道就一下子应者云集了?更重要的是,时机瞬间即逝,广电必须利用三网完全融合前的有限的过渡期、保护期,迅速实现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完全市场覆盖,并给电信构筑尽量高的进入门槛。因此,在这种外部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笔者倾向于“市场覆盖优先”、“快鱼吃慢鱼”的策略,应该采取类似“整体转换”的方式,不惜代价迅速普及广电的高清交互机顶盒,以占领未来数字家庭竞争的制高点。此外,为适应家乐(家庭娱乐)、家安(家庭安防)、家医(家庭远程医护)等多种数字家庭应用,广电高清交互机顶盒必须具备数字家庭网关的功能,支持语音、视频通信、即时消息等功能,支持Zigbee、WiFi等无线通信协议,有多媒体存储分发及控制管理功能,能便捷操作多台电视机和其他家电设备,支持多媒体终端人机交互,丰富用户与设备间的交互渠道等。
由此,只要广电网络运营商能在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海量的专业视频服务,用户为了看这些专业视频节目,必然会购买广电网络运营商的服务,从而也会使得广电网络运营商(免费配
发)的高清交互机顶盒被接受,进而形成“高清交互机顶盒+互联网电视”的终端模式。高清交互机顶盒和广电双向网络主要提供互联网接入和专业视频服务,而互联网电视则为基于互联网的各项应用提供平台,双方各司其责,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共赢。
3.在确保网络和终端覆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家庭应用
在双向传输网络到户、用户使用我们的高清交互机顶盒享受专业视频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家庭网关功能,进一步发展以物联网应用为特点的数字家庭应用,比如连接家庭防盗报警器、火灾报警器、摄像头等的家庭安防应用,连接冰箱、灯光控制、温度控制(空调)等的家居生活应用,连接便携式血压仪、Hotter、呼叫器等的家庭远程医护应用,以及实现数字家庭购物、数字家庭远程教育、数字家庭社区服务等。
由此,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网络企业的业务模式应该立足本身既是网络运营商、又从属于电视传媒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围绕数字家庭,建设无所不在、无所不联的网络,在内容服务上提供专业视频服务,并以专业视频服务和双向传输网络结合Google TV强大的互联网应用,形成“高清交互机顶盒+互联网电视”的终端模式,占据数字客厅,在此基础上开拓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家庭增值应用。而对于互联网更擅长的各项应用,则由类似Google TV等电视机厂家和应用开发商提供即可,广电网络企业不必过多涉猎,兼容即可,让用户各取所需。
2010年12月4日
第三篇:融经典诵读于音乐教学中
融经典诵读于音乐教学中
平果县第一小学 唐凤兰
【内容摘要】“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应用到音乐课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乐感,逐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课上,恰当介入经典就能形象地表现音乐,使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身心健康 兴趣 感受能力 难度 情感
【正文】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倡导诵读传统经典,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而音乐则是人类共有的语言,真正走进心灵的是音乐,这是无可否认的。我们通常认为:音乐代表的是文化,但是也不尽然,音乐更多地代表着精神和情感,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动。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儿童的文化积累,提高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效果,研究音乐与经典诵读如何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典融入音乐教学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吟诵歌唱唐诗宋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而且更能从中体会唐诗宋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教学实践证明,把唐诗宋词谱以优美的旋律,让儿童歌唱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和延长对古诗词的记忆,让儿童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喜爱读诗和唱诗,令学习效率大增,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语言文字记忆在左脑,音乐记忆在右脑。我们每天左脑接受的新的语言文字信息量太大,这些干扰促成了语言文字记忆信息的迅速遗忘;而我们每天接受的新的音乐信息却很少,所以,右脑中的音乐记忆不易遗忘。
2、独特的右脑潜能开发功能,使孩子们的记忆力得到跨越式提升:经典融入音乐教学具有独特的右脑潜能开发功能。现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体制,使孩子们得到训练、开发更多的是左脑,他们很少获得训练、开发右脑的机会。但是,右脑的记忆能力与运转速度要远远超过左脑:左脑记忆是通过语言词汇一个一个地处理信息,速度相当慢。而右脑记忆则是通过将看到、听到的事物图形化处理后全方位地记忆,速度快得多。
3、孩子们将变得更加聪明、睿智,并且更富有创造力 :这些短小精悍的百首唐诗,虽每首只有几十个字,但人文容量却是巨大的。这些内容被广泛储存在大脑的各个神经元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孩子们在唐诗演唱过程中,不仅联系左、右脑的胼胝体中的连合纤维得到了锻炼与活化,而且联系大脑皮层中各个神经元间的大量突触也得到了锻炼与活化。
二、利用音乐帮助学生把握作品情感,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美动听的音乐总是能激起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情绪。在诵读经典诗文时,如果能选择符合作品主题的恰当的音乐,让学生在悠悠的乐曲声中投入地诵读,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诵读氛围,增加学生诵读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更加深切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经典音乐作品是情感传播的途径,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黄河大合唱》中那悲壮浓郁又鼓舞人心的爱国情,《白毛女》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女情,《静夜思》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情;还有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命运斗争的音乐作品《命运》;宁静柔和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欢娱优美的音乐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委婉细腻的音乐作品《鳟鱼》等。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作品的情感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每天不同内容的诵读,都有不同的音乐与之相配,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更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这样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呢?
三、经典音乐配乐诵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绝对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而是给予学生音乐的启蒙教育的,那么,音乐家由谁来培育?学生音乐学习的归宿在哪?我们是满足于学生的唱唱跳跳,调节学习气氛,还是立足于让学生生成艺术的品位,成就艺术的深厚积淀?当学生都会哼《大长今》《披着羊皮的狼》,而不知《将军令》《流水》为何物时,可以说,音乐教学正在失去它的作用,已经被学生所抛弃。音乐理应带给学生古典的气质与艺术的情怀,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天真和自由,给予学生幸福人生的积淀。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欣赏经典作品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理解诗文的大门,又似一只温柔的手撩拨着孩子情感之弦。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经典作品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四、音乐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效果。
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相关工作部署,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开展中华经典语文诵读活动”,此举标志着全国各地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迈出新的步伐,掀起新的高潮,推向新的高度。音乐可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例如,在传统的二声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多次分声部指导演唱,学生在演唱中则往往只顾及单个声部而忽略整体和声感,各声部喊唱,或低声部跟唱高声部旋律。教师可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来突破这一难点。根据音色不同,也可以模仿经典作品选取不同动物来表现不同的演唱效果,高声部选用清脆的小鸟叫声,低声部则用低沉的老牛叫声,让学生通过对小鸟的歌声和老牛的叫声来理解高、低声部所代表的不同音乐形象。从而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形象地感知高、低声部的特点,并对合唱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欣赏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由不同音乐要素构成的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情绪以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渲染,学生将逐渐感受经典诗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鉴赏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例如,诵读《百家姓》,是比较难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的,因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把诵读内容变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就能大大提高诵读的效果。还可以把《百家姓》里的一些内容改编成一个故事、一个小品、一段相声、一段快板等等,如此开放的诵读形式,如此有趣的诵读活动,如此丰富的诵读内容,当然会增加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增强诵读活动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五、倾听经典音乐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用心倾听,没有比倾听更好的方式了,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鳟鱼》时,我说:“我们都渴望自由,望着天空飞翔的鸟儿,看着水中游动的鱼儿,我们好羡慕啊!那么鱼儿真的无忧无虑吗?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音乐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当我以悲痛、低沉、哀婉、缓慢的语调和着音乐引导着学生倾听时,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鳟鱼的悲惨遭遇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很多经典的古诗词,思想性很强,有强烈的爱国情《示儿》、《满江红》,有深厚的友情《赠汪伦》、《送元三史安西》,有浓浓的亲情《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充满哲理的《登鹳鹊楼》、《小池》,有深刻道理的《长歌行》、《锄禾》等等,在诵读这些经典诗文时,教师如能播放相关的曲子,让音乐引领学生进入优美的境界中,学生就能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就会深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音乐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还能启迪人的心智,在诵读活动中,教师运用音乐渲染气氛,用音乐激发学生情感,用音乐陶冶学生性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与文本对话,与经典对话,与圣贤对话,以达到培养学生崇高品质和高尚人格的目的。
总之,经典音乐作品以潺潺细流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效率,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进而达到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目标。“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音乐教师以敬业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双文素养”的课题研究中,努力探索,充分利用音乐的优势,辅助诵读活动,丰富诵读活动,发展诵读活动,与经典诵读活动有机结合,使经典诵读更加有趣,就一定能提高诵读活动的效果。
第四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将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单位:吉林省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
作者:张晶
邮编:133600
电话:***
内容摘要:将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就能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初步地讨论与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老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整合后,就可以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利用和制作教学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特别是对生性好动,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绚丽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铁般,吸引了好动活泼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反应快,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新鲜感和模仿能力较强,记忆力好,听力灵敏。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电教媒体虚拟语境,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对话情景中上,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1.选用录音媒体,营造学习氛围
录音机是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多、操作最方便又容易控制的电教媒体,它能够提供真正的交际语言范例,能够表现各种噪音背景中的言语,能表现各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人们的口语特点等等。所以在教学环节中,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边听边唱边表演,或欣赏配乐英文小诗、童话、短片寓言等,营造愉快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识时,让学生边看投影、幻灯片边听录音,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朗读、抑扬的语流,能感染学生,诱发学习欲望。在进行课堂教学反馈时,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内容播放出来,让学生边听边做题,或听写,或判断正误,或回答问题,或听录音进行表演。还可布置学生在家录音,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全班学生进行批改,等等。在英语教学诸环节中,恰当运用录音机媒体,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2.运用幻灯、投影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
在利用幻灯、投影媒体时,一般要伴随录音或教师的讲解。教师一边放映画面,一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讲解,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同时在利用幻灯创设情境时,还可运用增减和遮掩的办法,逐次显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被遮盖住的画面产生感知的欲望,保持对放映内容的新鲜感或利用活动式投影片来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在逼真的表象基础上,进行积极思维和想象,进而进行表达。
3.运用电视录像,创设逼真的言语交际情境
电视录像以声、画结合的动态方式传递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交际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听力理解与记忆。教师运用适当的演播方式,如无声观看、只听不看、定格观看、创设信息沟等方法,再配合其他教学活动(小组讨论、选择问答、角色扮演、再创表演等),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听力的培养。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外语教学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网络教学以其自身存储大量信息和语言材料的优势,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听创造出了无可比拟的条件。而且网络教学还可以利用图画、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景,以视助听,有利于提高理解力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有时用录音机播放录音磁带,也有时利用网上听力练习材料,利用网上听力材料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进度,听不懂的可以反复再听,不会影响他人的进度;可以看到听力材料的原文,以便学生自我检查;可以立即判断对错,及时纠正错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练习。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的标准的发音,而且利用FLASH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看动画,学英语》网站提供的英语小故事,生动有趣,学生非常喜欢边听边看,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对话或文章内容,提高了听力水平。
三.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的培养。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
1.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如在自学单词和课文对话时,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可以通过按呼叫键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2.小组间的协作学习。即小组和小组,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在情景对话的操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至4人组成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比如,在完成主题为Go to the Zoo时,根据多媒体软件创设的情景,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互相帮助,最后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完成情景对话,共同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协作精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思想和能力。
四.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的创新性并不是要求完全不同于他人,而是能够在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创造性的组合运用,产生出优于基本要求的效果。在网络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范例给学生以参考,要求他们在范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自编自演小对话、小短剧,做小记者采访老师、学生、来宾等,在整个过程中我进行了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这样,同样的范例,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见解,编演出来的对话、短剧,采访的问题却各有不同,不被教师的思维框死,不被教材框死,这就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的表现。
1.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或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编故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2.众所周知,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多媒体教学软件基本上是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
化,信息采集途径均匀化,摆脱了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内过份倚重单一认知方式的弊端,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学习时,往往是在同时调用几种认知途径,这样就使大脑的信息刺激更加强烈,知识的认知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使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把握师生之间的二元主体关系,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软件进行组合、置换,因地制宜地制作相应的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充分挖掘软件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对软件进行操作,使知识信息的摄入以最佳的合成方式来实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积极性去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认知模型,从而使知识的认知方式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总之,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教学并不是常规教学的全部,不是每节课都适用。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的理论与方法,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掌控能力。另外它还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对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寻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把握好“度”,使小学英语教学踏上一个新台阶,还需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在实践中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试论小学音乐美术在动漫教学中的互融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小学音乐美术在动漫教学中的互融
随着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举办,杭城的动漫气息越来越浓郁。漫画书畅销、动画片热播、卡通服饰热卖„„动漫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动漫相关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因动漫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是学生的最爱!动漫是我们童年成长记忆中最难忘的回忆,艳丽的色彩及运用夸张、拟人的个性化卡通造型符合孩子的心理;制作精美、织体丰富、形象鲜明的音乐更是符合学生的喜好。动漫具有强烈的视听觉冲击,能给儿童带来感官的双重愉悦。
音乐美术,因其课程的特殊性,接近于学生“玩”的天性,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但这种直接兴趣为时短暂,随生随灭。一节音乐课,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歌曲范围较小,内容欠丰富,单一教材接触,缺少生活的时代性,学生会觉的学习音乐枯燥,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一节美术课,贫乏的绘画形式、静谧课堂氛围,单一的学习模式,特别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即学生的艺术发展低谷期,一些学生在美术课上总是坐不住,甚至表示不喜欢画画,对绘画表现出抵触,更无创意可言。逐渐的学生音乐课上不喜欢唱歌,美术课不喜欢画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为了强制学生完成课程内容,老师甚至只能以分数来实施“强压政策”!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如何使学生对音美课程的短暂兴趣转换为长久,稳定的志趣?如何通过音美整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感受动漫中艺术魅力,深入挖掘动漫中的音美互通的艺术语言,让学生透过动漫艺术更好的学习音美,感受音美互通的艺术魅力!为人生的艺术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使音乐美术也能成为表露学生心声的持久载体!
《美术课标》指出学会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连结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课程融合。美术教育对激发与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根据画面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产生丰富的联想,让情感超脱世俗在美的世界里驰骋,是十分重要的。音乐的感染力比绘画相对更直接,所以在美术课堂音乐起到了催化剂一样的作用,随着音乐旋律的响起,学生更容易进入艺术的氛围,学生的想象随之一呼而出,源源不断,音乐给视觉上的形、色、线、笔触、肌理、空间等元素提供了具体的情感注释。使学生对这些元素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