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策略的使用——《愚公移山》教例(最终版)
教学策略的使用——《愚公移山》教例
教学策略的使用(2012-05-23 14:43:36)转载▼标签: 钱梦龙 郭初阳 愚公移山 教学策略 文化
分类: 乱弹
1981年国内知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参加“西湖笔会”,在杭州学军中学初一(3)班讲授了《愚公移山》一课;时隔20多年,200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老师再次讲授了《愚公移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位老师的讲授各有千秋,在教育界也引起不小的讨论。
课堂是教师活动的主要场所,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交流活动,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无疑钱梦龙老师和郭初阳老师都是善于运用教学策略。两位教师的授课方式大不相同,但不约而同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高参与教学活动,为当今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下面我就从课堂策略这一方面来解读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教学篇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愚公移山》
教学策略
教学实录解读
培养学生高参与策略:
典型的活动流课程通常以快节奏方式展开,避免出现迟钝和厌倦情况;让学生感到课程不断在进行。
1.铺垫:减轻学生的焦虑,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的轻松、舒畅的心态,专注于上课。
钱梦龙老师一贯文言问教学做法,要求学生20分钟自读课文。通过自读,首先使学生情绪安定下来,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可以首先熟识内容,为接下里的师生互动学习铺垫。但是自读式导学需要较多时间,在布置学生自读学习前,教师要给予自读提示。
相比于钱梦龙老师的铺垫,郭初阳老师的就显得单刀直入。他直接调整板书“愚公移山”——“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郭初阳老师的铺垫更迅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直接给出学生四个思考问题。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实则把整篇课文内容都涵盖了,通过这四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课文解读预设。
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郭初阳老师的铺垫更能直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课堂更快些;钱梦龙老师的自读法,对学生要求层次较高,学生进入状态较慢一些。2.有层次教学:教师要不时地返回主题,而不要致力于一时的掌握,这样,知识能得到不断强化,上课时失去学生参与的危险就减至最小。钱梦龙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
①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②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③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④“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钱梦龙老师强调《愚公移山》的寓言的传统意义,主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自读——字词代问——人物分析——寓言意义”这样一个教学层次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教学层次,但重点是钱老师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掌握与学生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提问与指点的方法,让整个课堂高效运转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钱梦龙老师的主题是《愚公移山》寓言意义,“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在《愚公移山》这个寓言中是一个较普遍意义的结论,钱梦龙老师同过人物对比分析,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人物分析的同时钱老师,不是直接地进入,而是以“字、词、句”点带面的形式。比如在讨论愚公妻与智叟对于愚公移山态度的分析中,以“甚矣”倒装句、“毛”、称谓“君”与“汝”、语气词“其”、“ 疑”与 “笑”等带出愚公妻对于移山的态度——担心他,在讨论遗孀遗男态度,家人态度时亦是如此。
郭初阳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课堂的行进按照“四三二一”之顺序):
①先提炼要素,揭示其作为一个隐喻,包含着励志故事普遍的特征;
②后以同类文本作比,彰显愚公神话特有的异质;
③再提出两种假设,引入生活经验,将枯燥的“寓言说理”,转变为“人情故事”,重新来打量这个人物的种种可能,颇有趣味。
④最后借用西方人视角,评价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让人在悚然一惊后,从浓厚的文化浸润中拔身而出,发掘此文本悠久流传的寓言密码。
郭初阳老师的课与钱梦龙老师的课比起来更显得标新立异起来,他的主题不在于揭示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传统内涵,而是更多地关注对于这则寓言的解构。把愚公移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解构成多个文本指向,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从郭初阳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看,他主要是围绕揭示愚公移山“文化密码”这个主题开展的。在引导“儒家儒家的一种非常朗健的、非常积极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郭初阳老师的层次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等——隐喻——儒家传统精神,接着郭老师又提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普遍意义,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层次,郭老师的讲解环环相扣,十分紧凑。这种紧凑的衔接促使师生间互动性加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过,紧凑的层次安排依赖于学生高效反应能力,过于紧凑的层次安排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我们在安排的时候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反应能力。
协作学习小组策略:需要解释的学生可以从别人的解释中更快地获取所需,而向别人解释的学生则可以在解释中加强自己的理解。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且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习主体——学生的发展权利”、“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愿参与直至终生的求学习惯”等观念已逐渐被接受。协作学习小组策略就是践行这一理念。
最佳辩论选择:辩论一般被视为以下两种方式:赢者与输者的比赛;按照两个对立观点而设计的一场讨论。第一种方式会导致对抗与资料的扭曲。第二种方式更富有积极意义,我们称之为“建设性的辩论”。在这里,教师要树立的就是后者——建设性的辩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研究一个辩论题,如何打开思路,分享看法。
关于“愚公愚不愚”,钱梦龙老师就构建了一个“建设性辩论”:“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随后他从‘移山的动机”、“移山的目的”、“移山的可能”三个方面佐证“愚公不愚”,然后提出“大智若愚”的主题。从钱梦龙老师的教学实录看,他构建的这个辩论显然已经预设好结论——愚公不愚,所以在过程中教师成一个为了达到预设结论而不断提示结果的辩论操纵者,学生就成为被支配对象继而向着教师预设的结果走去。从一方面方面说,钱梦龙老师为了服从主题而预设结论,意在正确引导初中学生的感情价值——投入到“四化”建设中,发扬中华传统精神。从另一方面说,这样预设结论式的课堂辩论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比之,郭初阳老师设计的“建设性的辩论”就更开放。在辩论“愚公愚不愚”这个题目的时候,郭初阳老师采用了两个假设:“假如,我们再给智叟一个发言的机会,假如让智叟最后一个来发言。”;“另一个‘假如’,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这两个“假如”极具诡辩意味,是一个很宽广的思维空间。郭初阳老师的解读已经完全超越愚公移山这则寓言的传统意义,他通过这两个假设剖析这则寓言的表象特征,逐渐分析其内在的文化密码。在师生对答之间,郭初阳老师很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声音,并且很擅长打开学生的思路。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要求较高。我们可以看到,郭初阳老师在课上分发了许多不同相关资料,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宽泛性的课堂思辨虽然更具吸引力,但它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有一定的掌控力、引导力。
引导式训练策略:提出一些问题,从通俗易懂的例子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全新的理解,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引导式训练是每一个教师必要掌握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它不仅适合于教课,也适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责任心。引导式训练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训练自己一步步靠近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调动所有学生投入到练习和理解活动中,也就是让学生们从熟悉的训练逐渐过渡到不熟悉的新知识上。
总的来说,钱梦龙老师和郭初阳老师讲课建立在引导式训练上。两位老师很注重师生互动交流,他们这种引导式交流使整堂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循序渐渐地引导让学生不会感到手足无措。
二者的引导交流别具特色,共同点都是从文本出发,从同学们熟知的内容开始。钱梦龙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从简单地列人物出发,逐渐过渡到各个人物分析,在讲到“遗孀遗男”这个文言知识点的时候,钱梦龙老师提问“他的爸爸同意他去吗?”幽默的语言风格,带出知识点的学习。郭初阳老师则提出四个问题,要求学生直接依照课本回答。学生分别从课本找出答案,在接着郭初阳老师提出“隐喻”的内涵,提出两个“假设”,在这个思维辩论中,郭初阳老师相比钱梦龙老师的引导训练更大胆,更具新意,比如《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中,援引出了两个外国青年对愚公的认识来佐证愚公的“愚笨”和“疯狂”就显得很大胆有新意。但是有些引导也会有偏差,学生提出“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显然是把文中的“子子孙孙” 的“子”理解成“男孩”的意思,这明显是错误的,郭初阳老师当时却没有予以正确引导“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不但每一代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这太难了吧?”。
“引导式训练”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教学法。总体来说,两位老师的引导式训练是成功。从中我们要吸取两位老师的提问技巧,引导艺术,进而形成自己的引导特色。
第二篇:愚公移山教学案
《愚公移山》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老师:李洲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文中愚公的形象:坚持不懈,有变通和发展的眼光,大智若愚。文中智叟的形象: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只会嘲笑别人。愚公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愚公移山教学案】
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
...
3、重点字词解释。【愚公移山教学案】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 词义:(4)甚矣,汝之不惠。通 词义:
5、一词多义
且:①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 之:①冀州之南__________ ②跳往助之___________ ③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⑦河曲智叟亡以应。
⑧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教学案】
7、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写京城氏之子也来帮忙有什么作用?
(3)写两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
(4)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
(5)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事?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6)你是如何看待智叟?
(7)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联系自己谈谈)
(8)根据课文内容用原句答题。
A 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教学案】
第三篇:愚公移山教学案
语文公开课教学案
授课题目:《愚公移山》 授课类型:文言文复习课 授课地点:胶州第九中学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4月17日 执教人:
胶州7中杜运凤
教学目标: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点,复习把握词语的文言现象和句子
的特殊句式。教学重点: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词类活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 激情导入。
二 明确复习任务,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点。三 复习把握词语的文言现象和句子的特殊句式。
1. 一词多义。理解“固 亡 方”等实词和“于 其 而”等
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 通假字。1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2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 陇”通”垄”,高地
3.词类活用。
(一)找出文中的两个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词。
1.吾与汝毕力平险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归纳几种词类活用现象
(三)重点讲解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
别,以及使动用法和移动用法的区别。
(二)句子。
重点讲解四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
四.归纳总结以上复习内容。
五.中考链接。出示“青岛市2010中考试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
部分。
六.考题回顾。出示近几年中考题“课外文言文解释词语”部分。七.拓展迁移。完成课外阅读《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1 识记相关文言现象,完成导学案。学以致用,做《升学指导》273 页课外阅读
十.课后记。
第四篇: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以自学为主的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题愚公移山授时间授时:1自学:1
自读要求
.1
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辨析文言词语3领会这则寓言丰富深刻的内涵,认识愚公精神的可贵学习重难点学习顺畅诵读文言文。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学案)一自学指导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
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
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
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
“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
了!”()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
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
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
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
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
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二学生自学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2.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3.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4.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虚词
之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惠。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一导入:《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
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
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
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二自学展示:理解词语、句子。方:方圆,指面积。
本:原来。之:的。河:黄河。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三质疑点拨::1问“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太难了,这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2问:“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有此“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3问:从寓言故事这个角度看,先写这段有什么作用?(这段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先写这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的兴趣。)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4问分析“家庭会议”。
A、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是“杂然相许”。
B、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意见一致,立即行动。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五人)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A、“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B、从表达上看,增加了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Xb1四总结:这一段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这一段写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子孙后人着想,泽及后人,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愚公要子孙们和他一起“毕力平险”,开出一条能豫南、达汉阴的道路,亲自领着子孙坚忍不拔地挖山运石,其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强可知。)
第五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