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家引领提纲(合集)

时间:2019-05-13 02: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专家引领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专家引领提纲》。

第一篇:数学专家引领提纲

数学专家引领提纲

(注:仅是提纲,视频与该提纲有一定出入,但不违反原意。)

聚焦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的简介

(康武)1.本次小学数学新课程远程研修,试图开发“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指向的新课程教学研讨”。

本次研修我们特聘了几位专家参与指导,他们是深圳大学的康武教授,北京教科院的吴正宪主任,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李红婷教授;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郑庆全教授。还有5位齐鲁名师为我们这次研修全面展现了网上磨课的过程,提供了研修和讨论资源。

(李红婷)磨课流程:

今年我省实施“双对接”远程研修模式,这是首次在小学学段实施,是以课例打磨为载体,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模式。

小学数学课例打磨经历了三次备课,两次改进和超越的过程,被称为“三次备课两次飞跃”。首先是基于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备课,称为第一次备课; 然后组织团队集体观看第一次备课后的教学录像,进行集体研讨,再备课,称为第二次备课,由于这次备课融入了团队群体智慧之后和个体再反思,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备课是在组织团队观看第二次备课后的教学录像基础上,再一次进行团队更深层次的集体研讨和反思。由于融进了团队和更深层次的反思,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郑庆全)2.五位名师的专题和课例打磨工作简介 本次研修共有五个专题:

第一个专题是“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以“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例为载体,探讨计算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第二个专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深度理解”,通过对“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例的研究,探讨概念教学的有关问题。第三个专题是“数学好玩”——“聚焦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通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例,探讨怎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好玩”。第四个专题是“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打磨“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例,探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问题。第五个专题是“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相遇问题”这一经典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问题。

五个专题选题范围较为广泛,有概念教学,有计算教学,有几何图形的教学,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还有将数学应用题的模型化教学。探讨的主题也是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对于引领老师深入研究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例打磨的指导思想(康武)数学课程标准不仅是本次项目要对接的数学新课程的灵魂,也是我们数学课例打磨的指导思想,因此我首先来请参与过课标修订的吴正宪老师来介绍一下课标的修改原则和思路:

(吴正宪)本次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修改过程中力求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康武)这次修改涉及到体例与结构、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标准、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实施建议的修改,特别是:

(吴正宪)1.基本理念的修改。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作用的表述做了调整,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做了一些修改,力图使得表述更加准确、易于理解、便于实施。如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目标的修改。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改革方向。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3.关于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孙颖课例:

课例用俄罗斯方块游戏作为情境引入,俄罗斯方块游戏是学生喜欢、熟悉的,学生对这个简便易懂的情境有了的活动经验。

用俄罗斯方块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疑惑)

三、关于我们数学课例打磨实践的几点思考(康武)

(一)什么是好的数学课例? 课例≠范例

一堂好课≠一个好的数学课例

高超的拍摄技术≠一个好的数学课例

数学课例是一项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因此,对数学课例的评价应侧重于研究的标准,而不是课堂教学的标准,或者技术的标准。后两者,一个是研究的对象,一个是研究的工具。

例如:姚宗岭团队的执教教师刘万元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也逐渐得到完善,在教学中正确的处理了算理和算法的关系,采取的策略也就非常有效,从而能引领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形成了算法。这就较充分体现了磨课的关键步骤:三次备课两次飞跃。

(二)数学课例打磨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 选题 • 教学设计 • 课例分析 • 资源库建设

(吴正宪)1.选题

• • 选题就是选择课例的主题。这是数学课例研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课例,主题首先必须鲜明、突出。

• • 主题的形成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既需要深入的调查,也需要较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 • 选题时,必须考虑:(1)选题的依据;(2)选题的意义;(3)别人做过哪些相关的研究。

• • 选题的依据:据聚焦课程改革、反映数学的学科特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典型性。

例如,孙颖老师的选题是关于“数学活动经验”,而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聚焦了课程改革。

(李红婷)选题

赵国防团队的分数的意义案例,姚宗玲团队的计算教学课例,都是小学数学中的最为普通,但又是非常典型课例。大家知道,分数概念的产生,将数域扩由非负整数集扩充到了非负有理数集,学生的认知视域因此而具有较大的拓展,有关式的运算、方程的求解等的复杂程度就大大增强,因此分数的意义始终是小学数学最被关注的课题之一。赵国防老师通过设置实际例子,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在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基础上,有效地达成了深化分数意义理解的目的。姚宗玲的计算教学课例,在近年来争议一直很大,课程标准强化了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在教学实践出现了有的教师追逐形式化的算理展示和算法探究过程,有些老师担心被扣上把学生当成“廉价计算器”帽子,不敢强化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因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也有的教师依然依循传统的计算技能技巧训练模式,导致学生不理解算理,机械套用算法,不仅使计算教学枯燥乏味,而且也增加了学生机械训练和记忆的负担,应该怎样进行计算教学呢,选择这个专题就很有必要了。

(康武)教学设计是课例研究的一部分,请李老师谈什么是教学设计(李红婷)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课题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将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话题:教学设计还可能影响是否能够突出重点。比如,姚宗玲团队的两位数乘法的教学设计,在第一次备课后,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在课前增加了5分钟的一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目的是为学生体验算理和算法过程做好铺垫,但教学实践显示,过多的铺垫,不仅束缚了学生多向度思维活动,而且学生在理解算理、探究算法的时间过于紧迫,为此,在第三次教学设计时,删去了这组前置性口算题目,促进了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算理和算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康武)在实践中教师更关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请吴老师来谈一下(吴正宪)李玲课例:解决问题的经验

设置合适的情景,以问题为主线,创设认知冲突。再用合适的策略解决认知冲突,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有效的情境串中,以问题为主线,创设了认知冲突。有学生个体间不同原始经验内部的“矛盾”。李玲老师又选取了合适的策略让学生解决了这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感受、运用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话、点子图圈画法、在脑子中过电影法、现场模拟法。

教学设计要注意: • 要有创意 • 要有理论思考 • 要因材施教 • 要准确定位

(康武,吴正宪补充)魏瑞霞的设计颇有特点:

师生模拟表演上学情境,老师要故意走错,借助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逐步理解相遇问题:

1.老师的第一次出错——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地方”的意思; 2.老师的第二次出错——引导学生理解“同时出发”的意思; 3.老师的第三次出错——引导学生理解“相对而行”的意思; 4.老师的第四次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最后相遇”的意思;

(康武)3.课例分析

• 数学课例是一项研究,课例分析是研究的主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课例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例分析,而不是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 课例分析的根本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实践反思,而不是给出一些教条式的结论。课例分析要注意: • 焦点突出 • 注重观课方法 • 具有多种观点

• 课例问题具有启发性 • 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连接

(郑庆全)例如:孙颖老师的观课:

(李红婷)4.观课的维度

观课是研修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活动,通过观课,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个观测点上处理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其关系处理是否妥当等。广义上来说,参与教学活动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观课点,但通常还要考虑观课的针对性,如执教教师的特点等,以有利于通过观课反馈,及时帮助教师改进。观课的维度多种多样,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时间分配、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提问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老师们可以去查阅孙颖团队、姚宗玲团队等具体的观课活动。

(康武)刘万元的课例问题分析

“新课程在计算教学中强调要做到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什么是算理?什么是算法?怎么才算有效结合?有效结合的措施有哪些?”

例如对“计算的熟练程度”提出了一些极有争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极端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新技术如此发达和广泛应用的今天,应大大降低对计算的要求,甚至“九九表”一类的口诀都可以不要求学生记忆,计算的问题可以借助计算器来解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现行教学中对计算的要求不应降低,小学阶段不应引入计算器。大多数人主张,基本的计算要达到熟练程度,但现行教材中繁杂的计算应精简,对计算的速度也不应有太高的要求;在小学高年级应当引入计算器,用来处理复杂的计算,解决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探索有关数字的规律。

算理与算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它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为计算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它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很有必要,它不仅关系着算理能否掌握,还直接关系算法能否落实。

(郑庆全)4.相关资源建设

• 教育研究离不开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否则只能是“经验之谈”。• 收集相关资源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别人已经做了什么,现在在什么,以及准备做什么?

相关资源建设要注意: • 资源的丰富性 • 资源的有效性 • 资源的真实性 • 资源的开放性

(以姚宗岭刘万元为的相关资源为例,参见其网络资源)

(康武)各位老师,谢谢大家一起参与小学数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我们的工作仍然有许多尚待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聚焦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3)我们追求一个什么样的课例——谈课例的“灵魂 ” 请您下载阅读:

我们追求一个什么样的课例——谈课例的“灵魂 ”(4)香港大学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

【原文出处】教育发展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402 【原刊页号】9~13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05 【 标 题】如何开展案例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原稿是英文,译者是陈静,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教学论方向(英语)博士生。作者对陈静在极短时间内把文章翻译成中文,深表谢意。【 作 者】徐碧美

【内容提要】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兼任英语教师资源中心总监徐碧美(Amy B.M.Tsui)200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专著《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同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本文是作者于2003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上所作的介绍该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摘 要 题】教育科研 【 正 文】

一、案例研究:一种研究策略

研究者所采取的研究策略应取决于:

①研究者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类型

②研究者对所研究的事件或行为的控制程度

③研究焦点是当前发生的事件还是历史事件

在下面的讨论中,我将阐释以上每一个要点。

(1)研究问题的类型,即“谁,什么,哪里,怎样和为什么”

“什么”类的问题可以是探究性的。例如,“教师对关于什么是好的教学的信念?”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或综合使用这几种方法。研究者可以给教师发放一张列表,上面罗列出对教师信念的各种陈述,请教师指出这些陈述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信念,也可以请教师在实验条件下完成一些任务;同时可以开展针对教师个体和他们的教学信念是如何蕴含在他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案例研究。

“什么”类问题也可以是关于“多少”和“多大程度”的问题。要回答这类问题,采用调查和档案研究的方法比案例研究要好;同样,有关“谁”和“哪里”的问题最好也采用调查的方法。“怎样”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是解释性的,对这类问题可以开展实验、案例研究和历史研究。

(2)对事件或行为的控制程度以及(3)聚焦当前发生的事件还是历史现象

当我们对事件或行为不能控制时,我们应该使用案例研究,而不是进行实验,当焦点是过去的事件,应该用历史研究法,如果焦点是当前发生的事件或行为,可以采用案例研究。

当然,在开展案例研究时也可能需要运用历史研究法。例如,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时也会对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学经历和学习经历进行调查。因此,除了把历史研究(使用文献和实物资料)当作案例研究的一个部分外,还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证据,如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的)观察。

总之,进行案例研究的问题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问题要与当前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有关,我们对此类问题几乎没有控制能力,以及有关“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案例研究也涉及到过去的历史,也可以用来回答除了“多少”和“多大程度”之外的“什么”类问题。研究者应牢记,选择何种研究策略并不是绝对的,而应依据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采取综合的方法。

案例研究是实证调查的一种独特方式。然而,人们对于案例研究却存在不少误解。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案例研究是研究者对所收集数据的主观诠释,因此缺乏严谨性,一些研究者存在一种为了得出某个结论而把数据牵强附会的倾向。

还有一些研究者主张对数据分析采用“扎根”(grounded)方法,即研究者在不具有预先存在的理论或概念性框架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并完全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之上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我个人认为案例研究者往往需要以某些理论框架,或起码以某些假设或某些理论倾向为起点,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否则会不知从何入手。但研究者要保持开放灵活的态度,充分让数据本身去说明问题,此外,研究者还要乐意去质疑、修改甚至否定他们原来用于分析数据的概念或理论框架。

2.案例研究不能为科学推论(scientific generalization)提供基础。从事案例研究的人经常受到的一个质疑是:“你怎么可以基于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研究的结果而做出理论上的概括?”

实际上,我们对实验研究也可以做出同样的批评,但很少有人对它提出质疑。案例研究可以推论到理论主张(理论假设)(theoretical proposition),而不是从几个个体推论到全体。案例研究与实验研究一样,案例并不是一个样本,研究一个或几个案例,并不旨在从小数目的案例推论到全体,而是旨在理论上的扩展或概括。

3.案例研究耗时长,且数据太多,难以处理

在开展案例研究时,因为研究者对事件不具控制能力,所以他们不能不对情境和收集到的数据作出迅捷的反应,并决定在后续的研究中以怎样的方式收集何种数据。这就要求研究者能清楚地了解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并且还要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想要研究什么问题、目前所收集到的数据是否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否则,研究者可能会面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之后却发现其中大多数数据与自己的研究问题并不相关的危险。

综上所述,案例研究是对真实生活情境中的现象进行的实证调查,是当研究者认为情境与所研究的现象极为相关,但现象与情景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明显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要处理的现象常常具有很多变量,而且需要研究者对来自多种来源的证据做三角互证。(注:三角互证指为了保证研究效度、根据多种资料来源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的一致性,来评估资料真实性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它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以确定它们是否相互证实。它是一种在共同发现或概念上寻求信息会聚的方法。(见袁振国主译,1998,《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案例研究常常是在理论主张(理论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因此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灵活开放的态度,充分让数据说明先前所采取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能否确立和是否要修正。

二、案例研究的设计

尹(Yin,1994)列出了研究设计需要包括的五个要素。

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如果有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它是什么?

3.分析单位是什么?

4.怎样把数据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相联系?

5.诠释数据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第一个要素,现在对后面几个要素加以讨论。

如果有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它是什么?

在少数情况下,虽然有一些研究没有任何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尹强调即使如此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的,并基于此对数据的收集进行决策),但强迫自己陈述一些理论主张(理论假设)是很有用的,因为这些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反映了一些理论问题,并能引导研究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所开展的案例研究中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一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有关,一些与影响他们专业发展道路的因素相关。现举一个理论主张(理论假设)的例子:教师在他们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相似的阶段,但各人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另一个例子是:工作环境可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这些理论主张(理论假设)会帮助研究者决定从何处去寻找证据。

案例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是什么?

分析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实体,如一门课程、一个过程或一次机构改革,后者比前者较难界定。可以有主要的分析单位(main unit of analysis)和嵌入的分析单位(embedded unit of analysis)。尹给了一个例子:对能增强三星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政策进行案例分析,其中主要的分析单位是三星公司的关键政策,同时还存在一个嵌入的分析单位,即把其生产微波炉的过程作为一个典型进行研究。

对分析单位的界定与对研究问题的界定是相关的。例如,在我所撰写的对四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中(参见Tsui,2003或中译本),其中的一位是专家教师,另外两位是合格的教师,还有一位是新教师。这些案例的选择取决于我的研究问题,即:

(1)这四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是什么?

(2)哪些因素导致了这四位教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这些研究问题中可以明显看出,我是把教师个体作为分析单元。为了按照“全人行动,人境互动”(Lave,1998.p.17)来理解这些教师,即她们如何回应自己具体的生活环境,怎样理解自己作为教师的工作;她们的知识、看法和对工作的理解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发展的。我研究的这四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所以我只需要在她们所处的学校环境中对她们进行分析。如果她们在四所不同的学校任教,那么就应该收集她们各自所处学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包括学校的文化、教学人员、学生、课程等等。

怎样把数据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联系起来,以及在诠释这些结果时应该使用哪种标准?

为了把数据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联系起来,在设计研究阶段时就必须对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进行明确的表述。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在反复阅读数据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主张(假设),这就需要根据新的主张(假设)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例如,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时,我采纳了休伯曼(1993)提出的框架。他指出教师的发展要经历明确可辨的阶段。我努力把从这四个案例研究中收集到的材料与这几个阶段匹配起来,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四位教师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对此,我改进了这些阶段,并重新把数据与其进行匹配和比对。这一过程我反复了无数遍,直至我认为所列出的阶段能恰当地反映我在这几位教师身上所收集到的有关她们专业发展道路的数据的特征。

单一案例设计和多个案例设计

在设计案例研究时,研究者要确定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便是进行单一案例研究还是多个案例研究。在以下情况中我们可以采用单一案例研究。首先,该案例是测试某一理论的关键性个案。这理论已经有一套主张(假设),以及说明了这套主张(假设)在什么情况下是正确的。而且,这关键性的单一案例是用来证实、挑战或扩展该理论的,因此,单一案例的研究发现有助于建立理论。第二,该案例代表了一个极端或独特的情况,因其罕见而值得记录并分析。第三,该案例在过去是没有条件进行研究的。尹(Yin,1994)举的一个例子是艾略特·列堡(Tally's Corner,1967)进行的著名的案例研究。当时在美国的各大城市盛行一种次文化,这种次文化源于黑人社区,但在当时并未被人理解,由于得不到在黑人社区生活的黑人的合作,所以无从进行研究。后来,艾略特·列堡对在华盛顿的毗邻遇到的失业黑人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调查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对待失业的态度。这个案例研究为理解这种次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当研究要涉及的不止一个案例时就应采取多个案例设计。案例的数量不是由抽样逻辑所决定的,因此不会出现样本大小的问题。研究者在选择案例时应该审慎仔细,所选择的案例应该能预测相似的结果或基于可以预测的原因得出相反的结果。尹(Yin,1994,p.46)把前者称为“原样复现”(literal replication),后者称为“理论复现”(theoretical replication)。在同一个研究中的一些案例可能是“原样复现”,而另一些案例可能是“理论复现”。以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的研究为例。如果起初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是要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就要具备某些条件,那么研究者也许会选择三个或四个实施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也会选择三个或四个校本课程实施不成功的学校。选择几个成功的个案是“原样复现”,选择不成功的个案作为比较则是“理论复现”。在选择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时,研究者会定下成功所需条件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并选择那些可能会揭示这些条件是否是关键的案例。

无论对单一案例研究还是多个案例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整体的分析单位或嵌入的分析单位。

要牢记案例研究的设计不是在开始时就固定,并在研究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实际上,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该设计可能就会有所变化,原来认为独特的案例研究也许最终只是常规情况。在多个案例研究中所要选取的案例也许会根据所收集的新信息而作出修改。

开展多个案例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常常要一组研究者才能完成,它也要求收集数据的程序步骤和数据的分析应该符合标准,这一点将在下节进行讨论。

三、案例研究的开展

开展案例研究需要的技能是什么?

开展案例研究需要的技能被概括为“提问、倾听、观察和检测”(见Wolcott,1992,Yin,1994)。此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需保持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态度。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几乎没有哪项案例研究结束时会与原先计划的一样,研究者在追随一个出乎意料的线索时可能会对研究计划进行细微的调整或因为发现了新的“案例”而对研究计划做较大的改动。

案例研究计划书

案例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工具,以及使用该工具的程序步骤和要遵循的规则。要使自己的研究具有可靠性,拟订研究计划书很有必要的,对于进行多个案例的研究,尤其是有一组研究者参加的时候,它更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具体包括下列要点:

1.程序

·实地参观:如何进入,数据收集的设备和时间表,如何收集背景资料

·数据来源:要访谈的人,要观察的事物,要收集的证据

·案例研案的数据库:数据的类型、实录(日期安排表),对数据的组织和修正情况

2.应提出的问题

·对于研究者而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及原因

·访谈计划书:研究者在进行访谈之前需要确定一系列的访谈问题。在访谈时研究者应该基于被访谈者对问题的反应提出更进一步的探索问题,以及后续问题,甚至提出新问题。

案例研究的问题

在决定案例研究的问题时,尹(Yin,1994,p.71)建议研究者对以下五个层次的问题加以关注:

第一个层次:对具体被访谈者提出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对个案提出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根据跨案例的发现结果提出的问题

第四个层次:对整个研究提出的问题——要求获取案例之外的信息,包括其他研究文献

第五个层次:对于研究范围之外的政策建议和结论。

四、数据收集

数据的来源

案例研究常常会收集多种来源的数据,其中,很重要和很常用的数据来源是文献资料、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档案记录和实物资料。这些数据的来源是相互补充的,不应该孤立地使用。以下我逐一简略说明。

文献资料包括信件、通知、会议纪要、政策文件、提案、剪报等等。例如,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会检视陈述课程政策、目标和目的的文件、会议纪要、课程计划和课程材料。

档案记录可以是质和量的数据的记录。例如,这些数据可以是关于一段时间内人口增长的统计数据、一个地区的地图和图表、组织机构的记录等等。

访谈是案例研究中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访谈的类型如下:

1.开放型访谈:在访谈之前,研究者不必预先设定访谈问题。受访者充当信息通报者,向访谈者提供他对某个事件的见解。为了避免过分依赖于一个主要的信息通报者,研究者也可采用其他来源的证据来证实该信息通报者所提供的论点和见解,而且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相互矛盾的证据保持敏感的态度。

2.结构型访谈:也有研究者称这类访谈为“聚焦式访谈”。研究者事先准备了很多访谈问题,在这类访谈中,重要的是访谈问题的措辞。访谈者应该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而应让受访者对每一个问题作出自己的评述,也就是说,问题不应带有诱使受访者作出某种答案的倾向。

3.半结构型访谈:在开展这种访谈之前,访谈者应预先准备好一系列的访谈问题,并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同时根据受访者的回应提出后续问题和探究问题。这种访谈形式在定性研究中经常被使用,因为它提供了访谈的焦点,同时访谈者也可以灵活地根据受访者的回应迅速作出反应。

观察分为非参与型观察和参与型观察两种。前者指研究者不是他所观察的群体或社区的一个成员。研究者进行非参与型观察时,相当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可能避免突显自己的存在,以免干扰所观察地区人们正常的行为和活动。除了做实地笔记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能记录所观察现象的方式,如照相和录影。参与型观察是指研究者成为所观察的社区或社会交往中的一个参与者。人类学研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某些类型的教育研究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案例研究的研究者可以扮演实施校本课程的一所学校的教学人员。这种观察最大的好处在于研究者能够获得其他方式不能获得的数据。但参与型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它可能带有潜在的偏见。研究者可能不像旁观者那么客观,也不能对所调查案例的所有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和客观地提出问题。

实物资料也是一种证据,可以为所调查的案例提供相应的信息。例如,在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家庭作业、校内作业、张贴栏内的作业都可以使研究者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数据收集的原则

尹(Yin,1994)提出了数据收集的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使用多种来源的数据,这一原则是基于它允许研究者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三角互证。研究者可以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对不同调查者所收集到的数据、对按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三角互证。

第二条原则是建立案例研究的数据库,也就是说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成文字。尹(Yin,1994)建议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库:一种包括研究者收集到的数据,另一种包括研究者撰写的研究报告。前者使其他研究者能直接查阅所收集到的数据,不必局限于研究者所写的报告。数据库可以包括研究者的笔记、文件,基于调查形成的表格材料、档案数据,以及研究者对所收集到的证据和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的关系所做的叙述。这种叙述是撰写案例研究报告的基础,也是后续跨案例分析的基础。

第三条原则是建立证据链,这一原则使一个外来者能够从最初的研究问题,跟随着相关资料的引导,一直追踪到最后的结论,反之亦然。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引用数据库中的有关部分,并在引用时能清晰地显示数据是在什么情况下收集的。

分析案例研究的数据

这是案例研究方法中发展得较不全面的部分。尹(Yin,1994)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分析数据的策略。第一个策略是使用研究者已经形成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来指导研究,这些理论主张(理论假设)有助于研究者聚焦到相关的数据,并组织案例研究。第二个策略是形成组织案例研究的描述性框架。这一策略无需理论主张(理论假设)作指导,描述性框架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维度或各个方面的。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类型比对(pattern-matching)和建立解释(explanation-building)(后者是前者的一种方式)。类型比对是指把数据与所形成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进行匹配和比较,建立解释是指建立一系列因果的关系。两者都是一个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到数据的不断重复的逆反过程。研究者要根据数据的发现修改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并把修改后的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应用于对数据的重新分析。这种数据分析方法的危险在于研究者也许不能注意到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不相关的数据。因此,研究者需要对数据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并不断提醒自己去寻找与理论主张(理论假设)矛盾的证据。另一个危险是研究者在修改理论主张(理论假设)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研究的初始目的。因此,研究者应不断回顾研究的最初目的。

第三种方法是在分析时使用时间序列。研究者使用一段时间内的事件作为理解数据的一种方法。例如,把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所出现的趋势与在研究开始之前就确定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趋势和一些相矛盾的趋势做比较。

五、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案例研究的定义、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何种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开展案例研究。教育牵涉到的问题很复杂,因此要恰当地理解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对在具体环境中的不同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进行整体研究。所以在教育研究中采用案例研究越来越常见,案例研究能够对高度复杂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是实验性的研究所不能提供的。当然,开展案例研究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投入,因此,研究者必须在开始研究之前明确案例研究是否为最佳研究方法,并且要做出详细的研究设计和计划。

第二篇:专家引领 名师助教

专家引领 名师助教

——山东省初中语文名师来我校助教活动掠影

为深入贯彻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进一步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9月20日,山东省初中语文名师送课助教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省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博士,泰安市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孙善利老师,肥城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秦红玲老师,以及来自肥城市各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学骨干和我校各学科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项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曾两次获得省教学能手、两次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的原莱芜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凤城中学副校长于立国老师和曾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济南市第十二中学王茜老师就《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为大家奉献了两堂生动高效的示范课。两位老师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科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送课教师不但业务精湛,而且亲和力强,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真正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堂就如同春天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讲课结束后,结合我市的观课议课活动,与会老师分视角就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泰安市教研员孙善利老师和省教研员张伟忠博士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孙老师用“把玩”和“等待”两个词形象的概括了两节课对语言欣赏和知识拓展、智慧生成、情感增值等环节处理的共同妙处。张博士则从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三方面生动而形象的解读了这两节课。

多年来,孙伯中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教研机构的关注与支持,张伟忠和孙善利老师也多次来我校指导工作。这次送课助教活动,又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次与专家交流、和名师对话的好机会,让大家实现了教学思想的沟通,教学智慧的共享,教学方法的共建,这对孙伯中学乃至全市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专家访谈提纲

《昭通市篮球裁判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访谈问卷 尊敬的裁判员:

您好!我是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硕士生雷世松,现在导师王宁梅副讲师指导下进行《昭通市篮球裁判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毕业论文设计。您是本领域的专家,为了使本研究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此研究过程中迫切需要您的宝贵观点与意见。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帮助,您的帮助是我完成论文的关键,请您认真填写。对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访谈问卷采取不记名填写方式,问卷所涉及的填写内容一律保密!

专家访谈提纲

(1)您认为昭通市体育相关部门的领导对篮球裁判工作是否重视?

(2)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否完善?如果不完善,是哪方面不完善?

(3)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员的等级与数量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可否给出您适当的建议。

(4)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员的培训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可否给出您适当的建议。(5)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培训的监管力度是否足够?(6)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的知识结构、学历情况能否满足篮球事业发展的需要?

(7)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执裁场次的安排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可否给出您适当的建议。

(8)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的心理素质情况能否适应昭通市篮球事业发展的要求?

(9)您认为昭通市篮球裁判的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情况如何?如果有不足之处,是哪方面存在不足?

第四篇:专家访谈提纲(范文模版)

山东泽祥纺织有限公司

专家访谈方案

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完成山东泽祥纺织有限公司“非捻织物市场研究方案”项目,就有关非捻纺织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向相关专家询问。在本次专家访谈过程中,我们希望在专家的帮助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非捻技术询问

二、目前和非捻纺织技术上相似的技术询问

三、非捻织物的市场前景询问

1.非捻织物优点询问

2.非捻织物缺点询问

3.目前非捻织物的市场应用状况

3.1非捻织物的市场份额描述(大概描述)

3.2非捻织物的主要产品形式

四、针对上述非捻织物缺点,改进的方法及市场前景估计询问

五、对专家的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山东泽祥纺织有限公司项目组

2008-3-17

第五篇:专家访谈提纲(范文模版)

专家访谈提纲

1.采访对象: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体育舞蹈协会、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

2.访谈目的:通过专家访谈,进一步了解广州市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3.访谈形式:个人导出访谈

4.问题提纲: 专家的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

性别:

学历:

职务:

1.您是否了解积极教学法?

2.您觉得怎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您觉得广州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发展水平如何? 4.您觉得哪些因素制约着广州市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发展? 5.您在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6.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您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你会怎么解决? 7.您对积极学习法引入广州市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有何建议或看法?

下载数学专家引领提纲(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专家引领提纲(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家引领总结(精选多篇)

    专家引领,拨云见日 “国培计划(2012)” —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2012年11月12日,成都体育学院迎来一批特殊的学生——“国培计划(2012)”全国各地13个省市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学......

    专家引领微课程创新

    学习高品质沟通 创建和谐教师团队 ——记我校召开2014年春学期教师开学培训会 (通讯员:苏翠萍,审稿:肖家慧) 2014年2月13日上午,我校在多媒体召开全体教师开学培训会,培训会由肖家......

    专家会议发言提纲

    2013年淮南市评标专家培训工作会议讲话 提 纲一、评标专家在我市招投标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简单概述) 二、评标专家出现的一些问题 1.责任心和履职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部分......

    《专家名师课堂教学引领活动》心得体会

    《专家名师课堂教学引领活动》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25日,暖阳高照,微风习习。我有幸能到石麟小学参加教学下乡--《专家名师课堂教学引领活动》。通过这次的《专家名师课堂教学......

    科研:专家引领与教师及成长

    听余应潮老师上课有感 或许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外出学习机会太少,虽然也隐隐约约听说过余映潮老师的大名,但却对这位名师知之甚少。终于有机会在驻马店接触了这位大师,听了他......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

    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 ——阳光师训学习心得 丹凤县西河中学余亚军 “阳光师训”送培下乡活动于2012年07月14日在我县隆重开班,开班典礼上我们550名参训教师听取了省教......

    “走出去”——让专家引领引领教师成长

    “走出去”——让专家引领引领教师成长.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登录 |......

    专家引领方向,课题带动发展1

    旬阳县成功举办“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第二次研讨会 为深化省级规划课题《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提高课题研究拉动学科校本研修效能,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