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时间:2019-05-13 02:5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第一篇: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魏丽娟

【内容提要】 我们的语文课,如何给孩子们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还孩子们阅读心灵的自由?如何让孩子们在静静的阅读中,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更多的内涵?如何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如何将“语用”能力训练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李海林老师在<言语教学论>中说道:“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述,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它需要的是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理解。”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个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显然已经被很多专家所认同。【关键词】语用

教学

魅力

【正

文】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其实也就是“语用教学”即强化语言运用的教学,要关注言语形式,并在教学中强化语言的功能,彰显魅力。

一、语用在读中的魅力

有位教育专家说的话,记得不大清楚,大致意思是,教师的真正目的不是带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激起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小学阶段,我想这大概就体现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吧。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有感情的读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才会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曾在网上看过《永生的眼睛》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生:挚爱。

师:一起读。(学生扯着嗓子大声齐读)读得轻柔一点——齐读啊,不见得声音那么高,整齐就可以了。来,预备读。(学生读得声音低沉)唉,别那么低啊,自然的声音最好听了,来,读。(这次学生读得较好)

师:非常好。我想问一问,你挚爱的人都有谁?

生:我的妈妈、爸爸、奶奶、爷爷。

师:看来妈妈跟你最亲、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说(指向另一名学生)。

生: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叔叔、阿姨。

师:唉呦,你还要往下说好多。看来都是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是吧?请坐。那这个词跟热爱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一般我们说热爱,是热爱什么?

生:热爱学习。

生:热爱祖国。

生:热爱大自然。

生:热爱劳动。

师:热爱家乡。

生:热爱家庭。

师:那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后)热爱是喜欢某个东西,可是挚爱总是和谁最亲密。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非常好,自然的声音。看下面这个词。

课堂响起孩子们清脆动听的朗读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品味“热爱”与“挚爱”为突破口,把文字读成了画面,让学生在清新优雅回环诵读里,学生们自然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幸福,这里,老师抓住了关键词“挚爱”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深厚,有了情感的积淀,娓娓动听的朗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片段二:

师:我们为父亲的做法感到骄傲。父亲的内心深处和妈妈一样,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和希望。他们多么希望什么?

生:多么希望哪些盲人能够早日重见天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正如父亲对琳达说的那句话,他是多么希望……(屏幕出现父亲的话,学生齐读:“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师:(指着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你们看,温迪画的这匹马如何?

生:很美。

生:栩栩如生。

生:就像真的一样。

师:女生,咱们来读一读这美妙的马儿。(女生朗读父亲这句话的前部分:“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师:男同学,为父亲感到自豪。来,自豪地读。(男同学语气高昂地、自豪地朗读父亲的话:“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父亲这种美好的心愿、自豪的心情。(学生齐读父亲的这两句话)

细细读读着这些片段,我们不难品到流淌着的浓浓语文味。语文的味道从哪里来?从学字学词的扎扎实实中来,从重点语句的层层锤打中来,从文本意蕴的句句诵读中来。读着读着,读出了语文味,也读出了兴趣,更读出了语文的魅力!

二、语用在写中的魅力

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语言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刚开始接触语用我觉得陌生,甚至觉得自己上语文课就是在生搬硬套。在不断地实践摸索和听课研讨中,“语用”本来陌生面孔,逐渐熟悉,逐渐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曹稼祥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让对“语用”陌生的我,顿觉眼前一亮。片段三:《老人与海鸥》

师:是啊,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每天都来到翠湖边和海鸥相依相伴。第二天,老人没有来。第三天,老人依然没有来。很多天过去了,依然不见老人的影子,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人诉说。如果你就是鸥群中的一只海鸥,你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友情提示:如果你能把动作、语言、神态结合起来写,就最厉害了。(深情的音乐响起,生写话后交流)

生1:“朋友啊,怎么还没有来?是忘记我们了吗?”海鸥在天空中盘旋,在湖面上掠过,目光依旧有神,只不过如今多了一份深深的着急,还带着一丝疑问。海鸥扑闪着翅膀,朝着天空大声鸣叫:“啊,我们想您了!”

生2:海鸥在天空盘旋,四处寻找那熟悉的身影:“老爷爷,老爷爷,您在哪儿呢?为什么还不来看我呢?你可知道,我是多么留恋您慈祥的声音、您温暖的怀抱啊!老爷爷,您快来吧!” 生3:我扇动着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无趣地飞翔,老爷爷许多天都没有来了。那美味的饼干丁也很多天没有再吃到了,好久没有听到老爷爷那亲切的呼唤了。“老爷爷,老爷爷,你什么时候再来呢?太阳又偏西了,我们又有一天没有见到您了!”

在前面的教学中,曹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语用学习点:让学生发现文本中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中,提示语部分都有描写老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这一现象。借此让学生发现了一个写作的小秘密,那就是如果把语言、动作、神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来塑造人物,人物的形象会更加生动、立体。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写话:“如果你就是鸥群中的一只海鸥,你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友情提示:如果能把动作、语言、神态结合起来写,就最厉害了。”

果然,学生写出来的文字不仅是言由心生,而且都能把动作、语言、神态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表达更上一层楼。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寻找设计语言训练点,让语文教学尽量回归本位,指向语用。片段四:

师:孩子们,我们看《去年的树》。它没有写外貌的句子(擦去板书“不写外貌”),它没有写表情的词语(擦去板书“不写表情”),它也没有写心理的言语(擦去板书“不写心理”),请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生:不是)作者明明会写,为什么不写?

(教师板书:在三个“平淡”与三个“深厚”之间画出空白框)

生:可能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平淡的课文。

师:你还固执地认为它就打算平淡到底。

生:可能作者想让我们自己琢磨。

师:有这种的可能。

生:作者想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来感受这一种的感觉。不写出来,自己想的可能更加有趣,更加伤感,更加漂亮。

生:可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想像空间。

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看到这个留下的框了吗?(手指板书)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是的,它不写表情,它不写外貌,它不写心理,它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在框内板书:想象)正是留下那么多的想像空间,这个故事才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巨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 生:(齐读)去年的树。师:下课。

教学的最后进行了写法上的一个总结,指向了这个童话的言语特征和写作特色,也是这个童话最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课堂中三次练笔后,王老师三次将学生的感受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又一一擦去,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不写”的奥妙所在,当黑板上只留下三次书写的“平淡”与“深厚”还有一个大大的空白的框,孩子们已不难理解这想象补白的作用。显然,王老师不满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他将课堂的最后一锤敲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前面的疑惑由此解开,课堂中“学习表达运用”的线索是丝丝相扣,关注了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而“语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谓“根本”,也就是基础。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那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文——教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梳理出文本的语言特色,如精巧的句式、典型的段式、重要的谋篇布局、特别的叙述描写等,就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点,语言的训练点,语言能力的增值点------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让我们还原 “语用”的本来面目,“冗繁削尽留清瘦,繁华落尽见真淳”因为朴素的才是最美丽的,就让“朴素的语用”在语文教学中魅力四射!

【文献出处】《成功(教育)》2012年第9期

《语文课程标准》

王崧舟《去年的树》

曹稼祥《老人与海鸥》

第二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魏文娟

【论文摘要】

“开口能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 是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活动的宣传口号,虽然只有14个字,但是对我校师生普及国家通用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是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主要途径,这也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我校“语言文字规范标 准” 活动提出的全面普及普通话、进一步规范汉字书写,推进我校园文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贯彻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规范、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结合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位置上,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为此,我校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少队部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规划;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专门工作计划和总结,而且各学科的工作计划也都含有其内容,尤其是语文教研组的活动记录,更能体现出各年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程度。各个年级语文教研组都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

二、注重环境熏陶,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

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能够产生宣传、教育和改变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效果。为此,我校在教学楼墙壁上设置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标语牌;每年推普周来临,我校都会在教学楼前悬挂“全国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系列活动”的横幅。在教学楼楼梯转角处设置了常年使用的“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横式标语牌;教学楼增挂了每日都能见到的“请讲普通话”的提示牌;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们则佩戴着“请讲普通话”的绶带值勤,随时提醒师生使用校园规范语言;校园广播也增设了普通话专项栏目,选播推普文章,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的最美旋律。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用字情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找出不规范用字,清除了班级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语言规范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规范化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规范化的认识。

三、加强普通话朗读训练

语文课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学生使之具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普通话,包括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当今时代,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有声媒体高度发达,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会说流畅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就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知识时代,就缺乏必需的竞争能力。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还需更加侧重一些。好在,正在试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将“口语交际能力”与“识字”、“阅读”、“写作”并列起来,并且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要求。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这不仅是对老师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也可用于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朗读训练,要从音量、音准、音色、感情方面一步步培养。为了使普通话朗读“音准调正”。就要抓好汉语拼音的学习。可坚持给每一课的生字生词及特别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的方法,天长日久,学生们对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必能心领神会,驾轻就熟了。再就是搞好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规律研究工作,尤其是自己所处方言区的方言语音和自身所操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可作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画表列出,对照认读。只要我们能认真钻研,摸索规律,勤查字典,刻苦练习,我们是能纠正的。经过努力,朗读“音准调正”了,我们就能在感情的大河中纵情遨游了。

四、认真抓好规范的书写方式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书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实际上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按理说,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读九年的书,读完大学,十几年下来,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仅书写纯熟,而且字体美观大方端正,具有硬笔书法的品位。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班级里,书写较好的能过半的已不错。尤其男生,要么书写尚可,要么连看懂都显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书写仅能让人看明白。而20%左右的学生是让人无法认读的,书写真正达到要求的顶多10%。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1)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练字活动,通过写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由此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

(3)开展演讲、诗朗诵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学习普通话的快乐,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自觉地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五、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才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这样既培养了自己严谨的教风,又养成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风。

第一,要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我们要培养学生读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的语文老师,更应当责无旁贷,意识到自身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这方面的素养。

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有些老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不够标准,但只要勤翻字典,随时纠正自己读音、书写毛病,有诚心,有恒心,有毅力,是会不断进步的。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每一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每一位语文教师能以身作则,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并认真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语文专业知识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1]林治金.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m].济南:山东教诲出书社,2006.[2]夏丏尊.夏丏尊文集文心之辑[m].杭州:浙江文艺出书社,2005.248.

第三篇:魏先生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二年级写话教学

三河镇木兰小学 魏先生

这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二年级语文的教学也有了一些的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我个人觉得二年级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基础,那以后的作文才有保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为此,我们必须重视阅读。读书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写作基础。人教版新教材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读物,因此我在课堂上就很注重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摘抄。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铅笔划出某篇课文中的段落等,然后再摘抄到读写本上。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基本上懂得了该摘抄些什么,他们就会在课外书上也用这方法,细心的同学生甚至会分

门别类去摘抄。如描写人物,描写天气,描写景物等。通过摘抄学生积累了大量语言,写话能力明显提高。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同步作文,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红领巾报、故事会、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二、重视说话训练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听已经有基础了,接着就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就在教材中捕捉说话训练点,大胆设想,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说话能力得到提高。训练过程中学生有个性化的语言要大加赞赏,好词要随机写在黑板上,在写话的过程中共享。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朝会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朝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

三、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1)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2)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

(3)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四、精心指导听记,让学生学会写句子的方法。

由于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对句子的接触有限,因而在用标点符号的时候显得不熟练,不知在哪该标标点。再加上学生对于语句的积累有限,他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也不会很恰当,所以我针对这个问题采用了听记这个方法。

听记是一种单项语文训练,形式很多。我们低年级采用直记法,老师读一句,学生写一句,包括标点符号,教师都要读出来,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学到写句子的方法。听记过程中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听记的内容教师要精挑细选,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内容具体,用词贴切的句段,如谜语、格言、笑话、名句选段等,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特别听记的,如“教师节”,让学生听记:“今天是老师的节日,为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我要为老师献上一束鲜花。”国庆节时让学生听记:“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等。我不但教给学生写句、写段的能力,还使学生受到了爱,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还听记一些词语或成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用词能力。

五、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

六、发挥想象编写童话

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事物、现象,编成了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学生们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用童话对童话的喜爱之情为引导的契机指导他们改编童话、创作童话,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

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方法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我想,教师的引导就像太阳一样,能让学生们的想象之花开得更艳,开得更美„„ 而我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第四篇:刘娟《在语文教学中育人》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育人

刘 娟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格素养 道德培养 育人

摘要: 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架构语文教学桥梁,点燃学生情感火花;在细节中塑造灵魂;从作文教学中教育学生。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同时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感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了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塑造健康的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注重在语文教学中育人,用语文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比枯燥的说理有感染力,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的培育,就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以达“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具体如下:

一、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有的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笔者认为,就应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课文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有的课文描写旧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就借此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教材中写景、状物、山水游记的课文很多,对自然美进行了尽情的描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多姿多彩的自然画面,教材可以让学生如画如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燕子》一文时,美丽的田野、高耸的群山就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可组织学生到田野观察、到山顶俯瞰,映入眼帘的是绵长金黄的油菜地、青青的麦苗、桃花红、梨花白,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含苞待放的花,蜿蜒的公路旁耸立着新修的楼房等,让他们体验春光的无限美好、生活的甜美,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再回到课文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在这个教学中,绿色意识已悄然渗入学生心灵之中。只有当学生沉浸于强烈深厚的情感之中,他们对课文渗透的思想教育才会是深刻的,也才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架构语文教学桥梁,点燃学生情感火花

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是语文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来解读语文学习的内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活力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悉心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这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又如课文《将心比心》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可以让学生将心比心,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他人帮助,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告诉他们要把关爱回报给身边的人。

四、在细节中塑造灵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光的细节是无处不在的、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细节虽微乎其微,却能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作为组成课堂教学世界的教学细节更是一种关注,一种观察、一种创意,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过去,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现在则要求教师成为“点燃”学生这把“火炬”的“打火机”、成为“一汪活水”,用自己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语文教学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授业解惑”,又要“传道”。围绕教材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各项语文能力,又要塑造学生的心灵,真正尽到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义务和责任,这才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教师更应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对待语文作业上,可以给学习刻苦且作业认真的学生,送上一张笑脸,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那些调皮马虎的孩子,也不要忘了给他们提出希望与建议;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让鼓励的爱成为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使学生明白事理,学会做人。

五、从作文教学中教育学生:

写作文要说真心话,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是写作文的重要开端。通过课外阅读选取生动的故事,教育学生。明确说真话的好处说假话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说真话、办实事的习惯,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镜子”,教师从“镜子”中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做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教师可抓住一个个生活小事,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又积累了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习作的水平,更使学生懂得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坚持引导学生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为作文教学的审美基础,实际是坚持了“教书育人”的原则。

教师是一种以塑造人为己任的职业,根据其职业特点,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拥有育人的理念、育人的信心和育人的方法,努力创造育人的环境。几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更成为学生的益友。但一人成木,众木成林,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德育素质,还需要更多的育人者出现,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

第五篇: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小学数学教学活力魏丽娟

论 文

题目:利用数学游戏 激发小学数学教学活力

姓名: 魏 丽 娟

单位:兰州市西固县(区)西固城第一小学

联系方式: ***

利用数学游戏 激发小学数学教学活力

魏丽娟

兰州市西固城第一小学

730060 【摘要】

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课堂,应该是鲜明地体现和谐性、趣味性的课堂。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将知识与游戏结合;注意游戏的安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让孩子在欢快的游戏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到的知识掌握牢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结合自己的一节课堂案例侧重阐述游戏活动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 策略运用 游戏 游戏教学 小学数学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游戏教学越来越多地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逐渐崭露头角。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喜厌感。而游戏活动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本载体。游戏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事物,并在游戏中汲取生长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们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其溶为一体,相互促进,在游戏中乐学、善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儿童天真好奇、活泼好动的特点,把数学游戏活动带进课堂,利用游戏活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力。那么如何选择并运用有价值的数学游戏活动呢?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

了探究。

一、借助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如果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可操作性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再讲解本堂课要学习的具体教学内容,这要比一上课就“直奔主题”效果好得多了。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数学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引入教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游戏教学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在游戏中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研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这就更促进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在游戏中,教师敢于放手,在一边观察学生,有利于了解学生。教师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关系就更和谐。学生在活动中,会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这对独生子女是个很好的教育。通过游戏,使学生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如我在教学“比多少”时,我安排了一个“找姐妹”的游戏,老师拿着数字卡片8,说:“我今年8岁,妹妹比我小2岁,姐姐在哪里啊?”学生想出答案后,举起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比你小两岁的妹妹在这里。”老师继续问:“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9,说:“我今年9岁,比你大1岁的姐姐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和轻松,学习这类应用题也就不再感觉那么难了。

二、借助数学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数学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新课标》指出: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好胜心强、想象力丰富,酷爱各种活动

和游戏。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使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在课后精心为学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运用数学的乐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因此让游戏活动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游戏巧妙融入数学课堂,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左右》这一内容时,除了安排教科书中的“摆一摆”活动外,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听老师的口令,让学生做行动。像左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右手放下去,左手举起来。偶尔也有孩子会出错,渐渐地,他们更加明确了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借助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可操作性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再讲解本堂课要学习的具体教学内容,这要比一上课就“直奔主题”效果好得多了。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结合学生的切身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科学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对新知的掌握需要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这就需教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习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并借助已有的知识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如:教授《统计》时,可以凭借学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观察某一路段上,一个小时中的各种车辆的运行数量,进行调查,学会记录,完成初步的统计,统计出自行车、摩托车、轿车、货车等一个小时过往的数量。实践证明,游戏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增

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动手激发了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的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大脑思维,推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四、借助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应用需求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喜厌感。无论是游戏教学还是普通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获得数学内容,实现教育目标。这两者不管什么形式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到知识。

学生思维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求知需求,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指导开展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游戏便是生活的一大部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便更多的赋予多功能的意义。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应多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即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五、借助数学游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而兴趣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老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授知识,而让学生只是坐着听课的话,有的同学很容易就走神了,根本听不进去。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的活泼好动特点,以游戏和小组讨论两种方法入手,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 的学习知识。学生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后,能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正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突破了过去形式单调、结构封闭、缺乏应用,以个人模仿操作为主的传统解题方式,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游戏形式完成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开放的有选择的作业,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理念,适时、适度地安排一些数学游戏活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趣中练,在乐中长才干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数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思维展开来,才能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构建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发挥和施展成为可能。由此可见,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将游戏教学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教学效率更高,教育方法更加丰富多样。总之,游戏活动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智能,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斯宾塞《快乐教育》 [2]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3] 陈清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4] 夏小刚《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

作者简介:

姓名:魏丽娟 性别:女 出生年月日:1981.2.15 毕业日期:2010.1 毕业学校:西北师大 工作单位: 西固城第一小学

主要科技成果:中国基础教育系统课改成果大赛成果中获得二、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数学教学

通讯地址: 西固城第一小学 邮编:730060 电话: *** E-mail:emma_weilj@sina.com

下载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富宁县第二中学 农永辉 多媒体运用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多媒体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

    语文教学魅力分析的论文

    一、教师角色得以转变。中国几千来尊师重教的传统,把教师定位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赋予了教师极高的地位和权利,于是,拉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距离。因此,教师只仅......

    《论文》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一项综合性的练习内容,是学生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占......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论文5篇

    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型:情境渲染和知识启迪。关键词:语文 导语 设计 类型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

    激趣教学点燃魅力语文论文

    依据现代心理学,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识语文学科或爱好语文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语文及语文活动的底蕴,直接促进学生们智力的......

    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浅析论文

    摘 要: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关键是要迅速提高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全......

    中语课文教学之三·五·七论文

    人教社“六·三”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贯彻新大纲精神,课文的遴选组合坚持贴近而又开拓学生生活领域的开源导流方针;坚持以表达方式为主线,从综合(初步)到分解再到综合,由简及繁......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利用现代化......